如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2024-05-12 17:05

1. 如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如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现实需要,都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权利,但如何理性表达自己的愿望,如何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不断增多。不必讳言,总有一些人的现实需要不能适时得到满足,有些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于是,人们就会通过一定途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希望能解决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和矛盾又会出现,这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正常的现象。而群众通过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社会各方面妥善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这正是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走向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我国,信访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的重要渠道。这个渠道历来是畅通的。新修订的《信访条例》5月1日实施以来,畅通信访渠道被各地各部门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国家信访局建立办信、接访和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到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开门大接访”活动;从一些省市区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月活动,到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拓宽信访渠道新办法,群众信访渠道上上下下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畅通,更好地尊重和保护了信访群众的民主权利。同时,群众信访问题的解决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量信访突出问题都在基层得到了妥善解决。这些都说明,按照《信访条例》的要求,依法信访,是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信访秩序,是有效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前提和保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一定要讲道理,讲秩序,讲法律,这样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如果不是这样,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增添新的矛盾和问题,也有违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初衷。因此,在信访之前,我们一定要清醒、客观地判断一下,自己的利益诉求是否真的合理,合理的成分有多大,再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不迟。在信访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清醒地意识到,什么事都得讲法律,表达诉求同样需要依法,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要知道,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必须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维护社会稳定。人人为和谐稳定尽责,人人为和谐稳定出力,关键就在于要有实际行动。对于信访群众来说,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以理性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自觉维护信访秩序。我们的各级干部也应该从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主动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这样,我们才能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如何正确表达利益诉求

2. 如何引导各族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

 第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群众基本利益保障机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根本。
  第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平正义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活力的基本条件。
  第三,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政府科学决策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增进公民政治参与、强化社会管理源头治理的重要环节。
  第四,群众的诉求,有合理的,也有一些不尽合理的,都要做好群众工作,最大限度求得群众的理解。

3. 如何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

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普及法律常识,进行政策解读,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判读不正确而引发的上访,引导广大群众采取正确的方式,合理合法有序表达诉求并保证渠道畅通;要特别重视并充分利用网络、电子报刊、移动通信等新媒体的信息表达作用,关注舆情、及时回应,并采取合法有效措施予以引导,防止幕后推手兴风作浪;要建立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和巡访制度。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领导机关及领导干部要包干包点联系群众,带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做出表率和示范;开展专职巡视(巡访)活动,动态性了解和收集有关反映,以更加准确地做出判断。

如何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

4. 工会应当如何引导职工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

职工应当如何理性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工会怎样发挥群众组织的优势、努力化解矛盾和引导职工合理诉求?我们必须认真的思考并作出自己的正确判断。在当前社会转型及社会利益格局调整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地认识利益诉求的多元化?随着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迎来了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不仅带来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而且导致社会阶层深刻分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不要说是整个社会群体,即使在一个家庭里,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利益诉求也很可能大不同。因此,利益诉求多元是现代社会的正常特征,表达不同的利益诉求是公民的权力,关切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也是企业等基层单位组织的职责。以我们六十所为例,我们所在关注各个层面群体的利益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收入调整,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总额范围内向科研倾斜、向低收入群体倾斜的政策。因为我们是自负盈亏企业,要靠高科技产品研发和自主市场开发为企业提供积累和可分配收入,收入只有市场化才能引进相应的人才,提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在工资总额控制的前提下,我们坚持采取向低收入倾斜的政策,逐步改进完善现有的薪资体系,努力解决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客观存在的在岗与内退、新职工与老职工、长期与短期合同等错综复杂的矛盾,既尊重历史成因,又要统筹兼顾考虑到各个不同层面的利益,这些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职工的肯定。我们应当怎样文明地反映或表达个人诉求?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之前,首先我们一定要清醒、客观地判断一下,自己的利益诉求是否真的合理,合理的成分有多大。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表达诉求需要合乎法律法规,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外,作为一个国防科研单位的职工,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时需要合乎所里的规章制度,要考虑所里的实际情况,把个人的利益与所里的全局利益结合起来考虑问题,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利益诉求而置其他职工的利益于不顾。现在各单位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涉及到全体职工切身利益的岗位、工资、工时定额、困难补助、劳动纪律、待岗转岗、福利、奖惩等都有相关的程序和审批手续,不可能再由本部门主管或职能部门主管或所领导一人说了算,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有的管理都要合符程序和规范,要按相关程序执行和办理,把领导个人的主观因素降到了最低,以期实现公平公正,这也是为了为更广大的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职工负责。当然,如果有人一意孤行地用非理性方式表达个人利益诉求,非但无助于诉求的解决,而且只要违反了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处理,并视情节严重程度或将诉诸司法程序。第二,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实现研究所快速和谐发展是每个职工热切期盼的,公平公正是一切和谐事务的前提和基础。要想构建和维护和谐研究所,就必须维护研究所政策的严肃性。如果一味地放任自流,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以理性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自觉维护研究所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把事情闹大了就可以解决问题。我们所有位职工通过正常的渠道诉求解决他本人的工资待遇问题,部门给予了相应的解释和解答。眼看自己的诉求无法实现,这位职工极不冷静地拉下了车间的电闸。由于影响了军工生产导致公安介入,最后以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并罚款为代价来为自己的冲动买单,小问题最终酿成大问题,事后他自己也追悔莫及。怎样的诉求表达才是合理的呢?我们应当看到这样的事实,当今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同时满足所有利益群体的所有诉求,更何况是一家企业一个单位。因为满足利益诉求不仅受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受其他利益群体的制约,受到国家、社会给予的条件的制约。再说利益诉求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经济社会越发展,利益诉求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就越迅速,而诉求的分散性、多样性、复杂性也相应地增加了有效满足的难度,因而“合理性”就成为表达诉求的必然要求。首先,利益诉求不等于表达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利益诉求有一个“度”的问题,包括对合理性的掂量和正确对待利益诉求的满足。打个最简单的比方,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不再满足于“蜗居”,纷纷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我们现有资源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职工的住房需求,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职工的这种“度”的要求。其次,利益诉求表达不等于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表达合理的诉求也有一个“度”和“方式”问题。“度”是一个合理的、有可能实现的期望值,“方式”要基于沟通、理解和换位思考,而且要有利于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个人利益诉求有很多解决方式和渠道。现今社会,人才是不会被埋没的,报纸、网站、招聘会充斥了大量的招聘广告和机会,岗位的招聘和应聘都是双向选择的。就我们所的一些岗位而言,一方面为人才流失而惋惜,另一方面又为招不到合适的人员而着急。所里在大量引进外部人才的同时,为照顾内部职工的职业选择,也有相应的岗位首先满足内部招聘调配,个人完全可以通过所内应聘或者参加社会应聘,去获取一份自己认为理想的工作和理想的收益。 再次,利益从来不是孤立的、单向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个个人和群体都是人民整体中的一员;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权利,都是以他人或其他群体负担的义务为必要条件的。因此,在伸张自身权利的同时,必须顾及他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政策和规定面向全体职工,你若超出规定伸张的是你个人利益,主管或职能部门维护的是群体利益。假设通过闹访缠访等方式获得了个人利益,那么对其他兢兢业业忘我劳动的职工就是一种不尊重和不公平,这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组织只有在均衡利益的前提下,有条件地逐步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不可能一味偏袒一方,否则一定会发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纠纷和矛盾。所以诉求者应当了解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在了解情况、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是一种理性的利益表达,只有理性的表达才是有效的表达,并等待机会成熟,才有利于双赢、多赢局面的形成。工会组织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强对职工的情绪疏导和素质教育?合理的利益诉求表达,需要合理的利益诉求渠道和机制相配套。这不仅是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各级领导了解民意、满足民愿的内在要求。我们所职工的诉求渠道始终是畅通的,比如我们设有领导方法接待日,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所党委书记或工会主席都会在工会接待室热情接待职工的诉求。再比如我们有比较完善的职代会议事制度和巡访制度,所工会通过职代会和定期到车间、班组、科研室进行巡访等形式,了解和收集职工包括诉求在内的各种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所领导坚持把关心民生问题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他们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每年都大幅度地增加职工收入和其它福利待遇。即便如此,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是职工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但路漫漫兮修远,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要动员各级工会组织和全体职工,共谋经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满足职工越来越多的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一是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信息畅通。要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自己的社会价值有清醒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加强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特别指出的是需要保持信息的透明和畅通,职工对所里一些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度缺乏详尽的了解,容易造成许多的误解误传。在信息的上传下达过程中,工会组织责无旁贷,不仅要对相关政策制度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解读,还要把文件精髓准确传递给职工,只有如此才能规范、畅通职工的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才能增进理解,减少化解矛盾。二是工会干部要勇于承担责任。工会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工会干部常常处于各种矛盾的风口浪尖上,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会干部要具有承受压力和承担责任的坚定勇气,善于发现并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引导职工在反映自身利益过程中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同时要竭力维护公平正义,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切实履行好监督、管理职能。三是建立诉求表达制度,规范职工诉求行为。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诉求表达制度,尤其是信访接待回复制度,以此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程序和职工诉求行为。工作实践证明,做好信访接待具有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的重要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我们要在现有信访接待格局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信访接待责任制,建立完善的信访接待回复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做到责任部门、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仅认真接待还要有书面回复,做好解释和信息披露传递工作,努力化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四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各级工会组织要用不同形式收集各方意见,了解掌握职工思想状况,发现苗头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疏导和教育,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受理职工诉求工作既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遵循为职工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原则,尊重、理解、关心职工,对来访职工做到耐心细致、热情周到,做到情理交融,亲切可信,让来访人员在宽松的环境中,理性地表达诉求,接访人员又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掌握政策执行政策的水平。

5. 公民应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要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先要把问题困难说清楚:
1.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把最主要的前几项列出来;
2.问题要有理有据,用数据说话;
3.如果比较难以描述,可以做成简报,用PPT展示;
4.诉求时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把自己想要获得什么帮助说清楚【摘要】
怎么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诉求?【提问】
要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先要把问题困难说清楚:
1.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把最主要的前几项列出来;
2.问题要有理有据,用数据说话;
3.如果比较难以描述,可以做成简报,用PPT展示;
4.诉求时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把自己想要获得什么帮助说清楚【回答】

公民应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6. 如何妥善 合理的解决群众诉求

权威专家指出,面对新的形势,一些地方、部门、党员干部的工作仍存在不适应的地方,有的甚至成为产生社会矛盾和信访问题的源头。
  例如,有的地方决策不慎重,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重视不够,在处理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上考虑不周;有的干部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淡薄,不依法行政,不公正执法,对群众的诉求置若罔闻、推诿扯皮,甚至损害群众合法权益,引起群众不满;有的干部不愿做、不会做群众工作,致使矛盾越积越多,问题越拖越大,失去群众信任,造成干群对立;有的干部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习惯于采用堵防管控手段,不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思想工作上下功夫,造成了大量重信重访,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除了继续解决信访突出问题,下一阶段信访工作还将在加强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
  源头预防要求包括:要以民生为本,把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最需要的地方和人群,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兼顾好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
  要依法治国,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机关要公正廉洁司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提出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理念和全世界的潮流。信访制度离开了法治,就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信访制度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二者如何有机地对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大课题。
  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搞上去,把“两新组织”、信息网络的积极作用发挥好,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扎实。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信访工作的开展。”孙柏瑛认为,一方面,需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通过组织化的形式来表达利益诉求、协商、沟通,从而减少个体化的对抗。另一方面,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建设,依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
  应该鼓励社会组织的发育,整合多种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参与诉求的表达、利益的整合、矛盾的化解。如此,一旦出现矛盾,将不会通过个体的、无序的方式来上访,而是通过组织化程序来协商解决。
  “源头预防也是要确保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如果在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胡作为、乱作为,甚至和某些利益集团绑在一起,那信访源头治理就更无从谈起。”
  夯实基层基础的核心,在于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家里、做到群众心坎上。
  “80%的信访问题,是基层就可以解决但是没有解决好,导致矛盾上交的。”这关键看党员干部群众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能有了问题才找群众,或者等着群众来找政府。“干群关系好,有些事一句话就能解决;干群关系淡漠,小事也能变大。中央反复强调加强群众工作,是很有深意的。”
  从深层次来看,解决信访问题必须从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入手,走法治化道路。权威专家指出,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信访制度应充分发挥信访、调解、仲裁、司法等多渠道的作用,建立多元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探索建立科学、高效、权威的信访问题解决机制和终结机制,减少重信重访、非正常上访,降低行政成本、社会成本;完善信访工作程序和信访事项处理标准,推行信访公开,提高信访工作效能,等等

7. 公民该如何理性表达自身诉求

——上海虹桥 段和中 答: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民主观念也在迅速增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群众民主观念的增长是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其中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要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形成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民主意识。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群众中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从过去比较单一、比较一致的利益格局演化为多元化、多样化的利益格局,从主要依靠党和政府以及各级组织实现自身利益到主要是自主性地实现自身利益。这一系列的变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也随之迅速增长,并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向担负着社会公共权力职责的党政机关提出各式各样的诉求。
在此情况下,首先应当正确地看待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和权利诉求。人民群众权利意识和利益诉求的增长,必然会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和更加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于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来说,这意味着更高的工作要求,意味着新的挑战。但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增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积极的因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解决来自经济、社会领域各种矛盾、问题的制度平台。在我国,各种矛盾和问题都应当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下,按照平等、正义、统筹兼顾的原则加以协商解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都可以经过民主过程得到妥善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增长的权利意识以及各种利益诉求,正在成为促使各级党政机关提高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推动力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一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全社会的共识。然而,民主和公平正义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现实中还需要经过艰难探索和反复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和达到。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社会观念;民主建设不仅是一种制度建设,也是一个培养人、教育人,即社会意识发育的过程。“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先要有‘民主人’”。一个国家,只有法律意义上民主的制度,而没有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性的民主法治观念,民主也就只能是徒有其表而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在我国,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形式,如民主选举,人民群众通过选举各级人民代表、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法律制定、重大事项决定和民主监督;意见征询也是实现政治参与的另一个重要形式。我们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形成是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法律法规、政策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已有多种征询民意的机制和渠道,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民意征询系统,主要包括政务公开、民主决策、政策评估等基本环节,以及在立法和重要决策过程中实行公示、听证、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公开征集意见等多种具体制度。
保持参与的有序性,是实现人民政治参与的关键。和任何事物一样,实现政治参与也是需要条件的。由于多元化的利益格局的出现,人民群众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人民群众中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存在着差别和矛盾。这是当前部分群众之间以及部分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使人民群众中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保持顺畅的沟通,形成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局面,是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处在社会矛盾的多发期。要在一个不长的战略机遇期内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富裕,还有许多困难要克服、许多矛盾要调解、许多问题要统筹兼顾地加以解决。在目标一致、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为了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理解十分重要。
对于各级党政机关来说,应当切实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务必使每一项重要政策都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得到群众支持和理解。这就需要在每一项重要决策的形成过程中注意实行政务公开,及时征求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建议,如实地讲清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人民群众能够了解政策的必要性、重要性,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决策。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也要在民主实践中学习如何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利益从来不是孤立的、单向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每个个人和群体都是人民整体中的一员;任何个人和群体的权利,都是以他人或其他群体负担的义务为必要条件的。因此,在伸张自身权利的同时,必须顾及他人、其他群体乃至人民整体的利益,应当了解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必要的情况下要为公共利益克服困难,以至作出牺牲。在了解情况、顾全大局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是一种理性的利益表达。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只有理性的表达才是有效的表达,才有利于双赢、多赢局面的形成。
总之,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是重要的民主意识,是民主素质提高的表现。民主也是学习的过程,我们要在民主实践中学会民主。

公民该如何理性表达自身诉求

8. 党员如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

利益表达渠道是利益表达主体向政府、执政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途径和中介物。在我国,利益表达渠道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利益组织化表达,另一种是公开舆论表达。利益组织化表达又可以分为行政组织和社团组织。行政组织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信访机构等,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制度本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实现社会利益表达方面,它的有效性还亟待提高。许多的群体性事件表明,在这些事情未发生之前,有的群众向政府及其代表机构表达了自身诉求,有的甚至经过了艰难、漫长的信访,但是问题很少能够解决,反而积聚了更多的爆发力量。而社团组织由于自身的组织程度低,又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依附性,导致在利益表达方面软弱无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公开舆论表达主要是指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电台等各种传播媒介表达利益的一种渠道。随着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公开舆论表达来表达自身的诉求,以期给社会造成强大的压力。但是目前这两种利益表达渠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畅通,以至于政府在很多情况下,没有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意愿诉求等而作出错误的决策。由此可见,利益表达渠道的狭窄,阻碍了利益表达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因此,要大力拓宽利益表达渠道,清除利益表达障碍,理顺不同渠道和不同环节的关系,让利益表达主体,特别是弱势群体,享有足够的利益表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