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2024-05-08 10:56

1.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影响有限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花旗银行经济学家黄益平也表示,次贷危机对中国没有直接影响。同样,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郑京平 8月19日 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人民银行的易纲当时(8月)也认为,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不大,因为目前我国银行业整体信贷资产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北大教授林毅夫甚至说,次贷危机对中国几乎没有任何直接的影响。 与此相反,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次贷危机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向阳研究员(2007年底)就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放缓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从贸易来说,美国经济如果降低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的增长率将会下降6个百分点,所以通过贸易这个渠道毫无疑问会产生重大影响。但通过金融领域的影响反而没那么明显,因为中国的金融机构开放的步伐比较慢,所以还没有分享到当初美国人搞房地产抵押贷款发行的各种各样的有价债券带来的好处。至于对中国金融领域的影响,许多人的观点是影响有限。以中国股市(2007年8月)为例,分析认为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中国股市受全球及美国股市的影响并不大,甚至存在“背离”现象:美国经济增长目前已跌落至五年以来的最低谷,而中国经济的增速却达到了三年以来的最高值;美国股市7月以来连续暴跌,而中国股市却连创新高。 可见,在次贷危机发生后不久的几个月里,大多数人持有比较乐观的观点,认为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进而对世界经济影响有限,对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影响就更加微弱。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的实际冲击远超出人们的预期 不过,回顾一年来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大多数经济指标均超出人们的预想。首当其冲,美国经济2007年全年仅增长了2.2%,为2002年以来最低(第四季度甚至仅增长0.6%),而今年一季度增长可能为零甚至为负,全年最乐观的估计也在2%左右;欧盟预计增长2%,远低于去年预测的2.4%的水平;最新预测,日本2008财年增长可能在1.1%,比2月份预测值又低了0.6个百分点。另外,全球股市普遭重创,半年内,道琼斯工业指数(DJI)下跌15%、日经指数 OSA 、和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 SES 跌幅均在20%左右。毫无疑问,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已经造成了实质性危害。同样,在此次浩劫过程中,中国也难幸免,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对中国贸易而且对中国金融也已经产生了实质性冲击。 资本市场受到严重冲击,股市大幅下挫 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一路走高,1月末上证指数只有2786点,到8月23日,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上证指数就突破5000点大关,10月15日又站上了6000点的历史高位,10月16日达到6124点,再创历史新高。但此后,股指一路走低,截止到2008年4月11日,上证指数为3493点,下跌2500多点,跌幅超过40%,是今年以来全球跌幅最大的证券市场。我们认为,在本次大调整中,至少有40%与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有关,即至少有1000点跌幅与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有关。随着股指的大幅下挫,沪深股市总市值也急剧缩水。2007年11月5日,随着中国石油(601857)的上市,沪深股市总市值一度达到33.6万亿元,但随着股指一路下滑,目前两市总市值约为23万亿元,缩水10万亿元,蒸发速度之快为世界罕见。半年来,大陆股指巨幅下挫,一举推翻了此前有人认为的“中国股市受全球及美国股市影响并不大,甚至存在背离现象”的观点,让社会各界深切感受到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大陆资本市场的影响。实际上,有研究表明,2003年以后中国大陆股市与世界股市关联度已经达到了60%左右。 外汇储备急剧增加,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在次贷危机不断扩散的过程中,美国不断采取降息、注资、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剧了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更是无法阻挡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步伐,使中国再次成为国际资本保值增值的避风港。实际情况是,目前中国大陆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远高于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25%,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仅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上涨了4.2%,很多人预计今年的涨幅在10%左右,这样即使不做任何投资,国际资本只要把钱转移到中国存进银行,就能得到稳定的(低风险)高回报(收益10%以上)。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一季度宏观数据的佐证。央行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68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9.9%,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539亿美元,同比多增182亿美元。扣除外贸顺差(414亿美元)和FDI(274亿美元)之后,一季度外汇储备增量中不能被解释的部分仍然达到851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比重的55.3%,这充分表明了目前中外利差倒挂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使得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由于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美元走软、预期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直到2008年4月10日首次“破七”。数据显示,一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升值通道中,而且进入2008年以后,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截止到2008年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首次跌破人民币7.0000元,美元开盘报人民币6.9920元。反过来,人民币升值又激发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冲动,使外汇储备、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加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使人们对央行加息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外资进入中国的冲动更加强烈。由此可见,央行加息、热钱流入、外汇储备增加三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金融领域运行的突出特征,使得央行多项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2. 由美 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次级贷款贷出去呢?有几点原因。我只从银行高管上说说。西方银行高管的工资除了基本工资外,还加了业务奖金以及其他的资金,通过这样的贷款出去,银行的交易额会显著增加,那么高管们得到的就会更多。美国前段时间一银行的总裁被迫辞职时也得到了1000亿美元呢!从这个层面上说,就是他们那些高管不顾市场,自私导致的。
给你个最通俗的说法,那就是美国的次贷造成的,中国现在跟着感冒发烧了!
次贷,里面有个次,你也知道是信誉不好的人贷款,信誉不好怎么能贷款呢,
美国方面的贷款最主要还是表现在楼市,因为他们坚信,信誉不好的人,要是他们还不起贷款的话,可以把房子拿回来!但是那个天啊,有不测风云呀,楼市也是根据市场而定的,就像抛物线一样,有起有落,落的时候就成了人家还不起贷款,当他们收回房子,而房子已经不值钱了。那些以前大幅度发放的债券,现在已经完全是坏账了,导致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3.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中国的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
第二、我国将面临经济增长趋缓和严峻就业形势的双重压力。
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面临巨大压力。而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中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

扩展资料:
次贷危机危机特征:
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连续加息引爆“定时炸弹”:
1、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2、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贷危机对中国影响到底多大 
www.cnfol.com 2008年03月27日 17:55 国际金融报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缓和的迹象。美国部分金融机构经营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在这一背景下,此次危机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关于“次贷”形成的背景、表现和原因、损失及影响,以及一些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干预和效果评价等问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违约增加,进而影响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在这一危机中,高度市场化的金融系统相互衔接产生了特殊的风险传导路径,即低利率环境下的快速信贷扩张,加上独特的利率结构设计使得次贷市场在房价下跌和持续加息后出现偿付危机,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与次贷有关的金融资产价格下跌风险的传染性与冲击力,而金融市场国际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动荡从一国向另一国传递的速度。在信贷市场发生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 

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是,次贷危机中风险的承担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损失是不确定的。次贷的证券化分布以及证券化过程中的流动性问题,使得经济金融发展中最担心的不确定性通过次贷危机集中体现出来。也正是由于上述不确定性造成了次贷损失的难以计量和对市场的巨大冲击。既然如此,那么次贷危机会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有哪些有用的启示呢?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一)直接影响:比较有限 

1、国内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国内一些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由于我国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较严格,这些银行的投资规模并不大。虽然还没有明确的亏损数据,但这些银行的管理层普遍表示,由于涉及次贷的资金金额比重较小,带来的损失对公司整体运营而言,影响轻微,少量的损失也在银行可承受的范围内。 

2、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必将对我国国内金融市场产生消极的传导作用。一方面,会直接加剧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会从心理层面影响经济主体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预期。以2008年年初为例,部分国际知名大型金融机构不断暴露的次贷巨亏引发了一轮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续动荡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互动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场的持续动荡很可能对内地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压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很可能会引起国内资产价格的调整,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1、出口增长可能放缓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经济总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升高,2006年超过1/3,2007年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长了25.7%。从就业上看,外贸领域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8000万人,其中,加工贸易领域就业近4000万人。2001年以来,在所有的对外出口中,中国对美国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由于外贸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之一,因而美国经济放缓和全球信贷紧缩,将使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消费者信心快速下滑。尽管中国出口结构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美国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从未与美国经济增长脱节。只要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出口就有可能明显放缓。2007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也显示,中国的出口增速较前三个季度下降了6个百分点,低于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贷危机可能会对我国未来的出口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一方面会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而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2、货币政策面临两难抉择 

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严峻挑战着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信贷萎缩、企业获利下降等现象,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产、股票等价格震荡加剧,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粮食、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所以,我国不但要面对美国降息的压力,而且要应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些都使货币政策面临两难的抉择。 

3、国际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上升。一方面,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净流入规模加大。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恶化,美国可能采取放松银根、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来防止经济衰退,而这些政策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剧全球的流动性问题,国际资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动荡、保守势力的抬头、我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出产生影响,导致资本净流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可能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境外市场的动荡可能会影响到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加大资金调节的难度,而且一旦出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能会加大我国国际收支波动的风险。 

4、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加大 

在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来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加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在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同时,中国趋紧的货币政策会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近几年,在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为了缓解国际游资投机人民币的压力,我国央行倾向于把人民币存款利率与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离。自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为应对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了减息等货币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联储分别宣布,降低联邦基金利率75个、50个和75个基点,减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经形成了倒挂。如果中美货币政策继续反向而行,扩大的利差将增大热钱流入的动力,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弱势美元政策在不断向全球输出流动性的同时,会直接影响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1%,对欧元汇率累计贬值6.12%,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14.04%。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大部分非美元货币贬值的结构性差异一直伴随着汇改,并在最近几个月的国际金融震荡中更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非美元货币地区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会加大,不对称的汇率结构体系给人民币升值带来新的压力。 

5、境外投资风险加大 

从企业“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影响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利的是,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金融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货币紧缩,无疑加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风险和投资经营风险。而且,随着次贷危机的不断深入,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和离场情绪会引起更高等级的抵押支持证券的定价重估,从而危及境内金融机构海外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目前,次贷危机还没有结束,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尤其是要重视观察前期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结合外围和内部情况的变化适时作出灵活反应,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5.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的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贝尔斯登投靠摩根大通,财政部接管两房,然而,最后还是没有避免雷曼的破产。雷曼的破产让整个世界彻底陷入恐慌,金融危机,来了!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的

6. 美国次贷危机是如何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

2008年夏末美国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被看做是次贷危机的“升级版”,那么,二者之间的关键联结点在哪里?为何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危机中深受诟病?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内的相关专家和学者。 
  危机本质:美国过度透支消费 
   “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是债务。”经济学家谢国忠这样形容美国的消费膨胀。 
   宏源证券(18.15,-2.02,-10.01%,吧)结构融资部总经理宋鸿兵告诉本报记者,2006年美国的总负债还是48万亿,到今年已经达到53万亿。由于其每年GDP的增加值不抵债务增量,所以这个债务会一直增加下去。现在美国必须每天吸纳25亿美元的国外资本,才能维持自身的流动性,而且这一数字也在变得越来越大。 
   而其储蓄率在近20年来却逐年下降,自2005年之后美国就一直处在负储蓄状态。 
   “全国都不储蓄,花的钱比挣的钱多,而且已经积累了很大的债务,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宋鸿兵说,美国以负债为代价,借外国人的储蓄来消费。但一直透支别的国家的储蓄,能透支多少年?真金白银越来越少,债务越来越大,形成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当透支到不能再透支的时候,当负债足够沉重且没人借钱给你的时候,危机必然会爆发。 
   在透支消费的过程中,看起来美国成了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实际上却积累了大量的系统性风险。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国产能畸形庞大的问题。宋鸿兵认为,美国危机从源头上讲,是全球经济的严重不匹配,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资产膨胀型过度消费模式”和“以中国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的经济结构失衡。从更深层次上讲,此次危机在本质上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是对需求方过度消费能力、供给方过剩生产能力的总调整。 
  百姓违约 引发信贷危机 
   53万亿美元是美国GDP的4到5倍,这个数字意味着平均每个居民都有20万美元负债。 
   资料显示,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和房价暴涨是诱致美国家庭过度负债的主要原因。美国家庭房产占名义GDP之比2005年达到顶峰,家庭债务与资产之比从2001年起急剧上升,过去7年家庭债务与收入之比超过之前39年的水平。但房价不能无限上涨、在债务系统撑不住之后,债务回归也将导致美国过度消费能力的回归。 
   专家指出,百姓是否违约主要是看收入情况。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当收入确实负担不了消费的时候,百姓的违约案件开始增多。其中信用最差的次级贷款也就最早出现了问题。 
   资料显示,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过程中,根据借款人不同等级的信用水平,分为次级贷款、次优贷款和优质贷款三个级别。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在针对次贷危机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与优级贷款发放机构不同,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大部分缺乏销售网点,大多以经纪人、客户代理为销售渠道,而且这些机构大多不能吸收公众存款,而是依赖于贷款的二级市场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来获得流动性。相关的代理机构缺乏类似于金融机构贷款审查和风险管理制度,他们在利益驱动下,盲目发展客户市场,忽视借款人风险,成为孕育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大型商业银行直接卷入次级贷款的不多,因此遭受的直接影响也不大。但是,一些商业银行投资于与次级贷款相关的各种证券化产品,则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刚刚过去的6、7、8月份中,由于利率大规模重设,百姓债务负担也迅速上升,导致了美国优质借款人也开始出现大规模违约。这个时候,美国危机就变得很不一样了。 
   美联储再调降利息已不管用了,因为货币政策调降只能对金融机构管用,它的资金成本有所下降。但普通老百姓违不违约,则取决于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2008年美国百姓的收入7年来出现的第一次下降,粮油消费品价格却在暴涨,生活成本在上升,加之面临调息高峰,几方面因素促成了包括优质借款人在内的大规模违约。 
   宋鸿兵说,房地美和房利美出问题就代表优质客户的违约大量出现,因为“两房”95%以上的贷款都是优级贷款,次优级和次级非常少。然而从2006年到目前“两房”的贷款违约率却涨了7倍。 
  信用衍生品, 
  将信贷危机引至金融领域 
   “华尔街的种种高风险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沃伦·巴菲特2003年发出的这一警告,在刚刚过去的这个9月得以应验,华尔街第一次让全球领教了金融衍生品的杀伤力。 
   次贷危机本来是信贷市场的问题,但经过复杂衍生品,最后变成了证券市场的问题。MBS(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就是次级贷款发放机构因为无法通过吸收存款来获得资金,为获得流动性而把次级贷款组成“资产池”,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等技术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后来,以MBS为基础资产进一步发行ABS(资产支持证券),其中,又衍生出大量个性化的CDO(担保债务凭证),以及进一步衍生出“CDO平方”、“CDO立方”等等。持续上涨的房价以及较低的利率水平使风险溢价较低,于是,这些产品成为机构投资者不惜以高杠杆借贷进行投资的对象。 
   因为次级贷款是上述信用衍生产品最初的基础资产,所以次级贷款的运行状况直接或间接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市场运行。一旦次级贷款发生危机,上述产品的市场将很难幸免于难。 
   由于资产支持证券的反复衍生和杠杆交易,实体经济的波动(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使这些信用衍生品市场及相关的金融市场产生更为剧烈的波动。 
  对赌违约事件, 
  大型金融机构梦断CDS 
   当优质借款人出现问题,“两房”危机显现时,拖垮包括贝尔斯登、雷曼、美林、AIG和“两房”的CDS(信用违约掉期)浮出水面。 
   据了解,CDS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创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种金融资产的违约保险。其中,购买信用违约保险的一方被称为买家,承担风险的一方被称为卖家。双方约定如果金融资产没有出现违约情况,则买家向卖家定期支付“保险费”,而一旦发生违约,则卖方承担买方的资产损失。一般而言,买保险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卖信用违约保险的是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也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从表面上看,信用违约掉期这种信用衍生品满足了持有金融资产方对违约风险的担心,同时也为愿意和有能力承担这种风险的保险公司或对冲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事实上,信用违约掉期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热烈追捧,其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膨胀到2008年3月的62万亿美元。据统计,仅对冲基金就发行了31%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至此,CDS早已不再是金融资产持有方为违约风险购买保险的保守范畴,它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了信用保险合约买卖双方的对赌行为。双方其实都可以与需要信用保险的金融资产毫无关系,他们赌的就是信用违约事件是否出现。 
   而当违约事件大规模出现的时候,凡是跟这些相对应的金融衍生品的大型金融机,如贝尔斯登、雷曼、美林、两美、AIG这些CDS“超级玩家”都接连倒台。 
   美国危机带给世界的另一个教训,是他们给予了市场过大的融资杠杆比例和过长的金融衍生品链条,过于复杂的衍生产品使监管变得非常困难,其中又涉及到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的问题,更容易出事。

7.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首先,美国的许多金融在这次危急中“中标”,而且其次贷问题也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
其次,美国经济基本面强健,不乏继续增长的动力。
这是因为美国的各方面仍然是世界最强的,如最新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显示美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在相当的时间内没有国家和组织能撼动;而且美国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像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进行战略收缩就有效的缓解了当时的危机。
而有论者认为,70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根本上没有解决,负债逐年增加,从1975年至今没有出现过贸易顺差。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罗斯福新政也好,还是在七十年代取而代之的新自由主义也好,没有解决社会分配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缺口问题,美国就从根本上无法摆脱其经济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8.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2006年下半年发端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至今,美国经济危机四起,并且正在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尽管美国政府多次降息,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措施,终无法改变美国经济不断衰退的趋势。本文从中美经济的基本面出发,提出美国经济的衰退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金融等领域尚没有完全放开,次级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文章同时认为美国经济的衰退给中国经济“走出去”提供了机遇,为中国经济的赶超发展提供了条件。     一、次贷危机使得美国经济正在衰退中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由来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也译为次级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美国房地产是次贷危机的最先引发者,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到期,普通老百姓无法还贷,然后出现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严重亏损,继而花旗、摩根等银行保险公司受到拖累而出现巨额亏损;鉴于此,美国股市出现连续性的大跌,这又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经济,并迅速波及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中国多家银行也因购买次贷债务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  第三,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美国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我国和美国的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状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将会导致美国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内生产总值等下降,进而会导致美国对进口需求的减少。目前次级债对外贸易的影响已经显现,也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数据中充分体现,“2008年1月份,我国对美国出口19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5.4%,比去年同期增幅大幅回落22.7%。”      (二)次贷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实证分析   1.中国2008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尽管我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次贷危机等复杂严峻的形势,但政府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得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0亿元,增长2.8%,回落1.6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78亿元,增长11.5%,回落1.7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5993亿元,增长10.9%,回落0.4百分点。   2.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次贷已经导致国际证券市场大环境走向恶化,全球股市连续下跌,国内A股市场没有独善其身,连续数月下跌。并且跌破2000点。虽然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救市政策,但这些政策利依旧难改A股颓势。股市下跌会导致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下降,加之2008年国内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会随着宏观调控而放缓,连环反应正在使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调低。年初的雪灾、连续数月的高EPI以及5月份四川大地震给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股市增添了不确定性。   3.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我国受次贷影响相对较大的银行主要有工行、建行、中行,其中中行持有的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最多,2007年末中行持有的次级债账面价值降至49.90亿美元,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2.13%。工行年报表示,2007年末持有美国次级房贷支持债 券面值12.26亿美元,全部为第一留置权贷款支持债券,信用评级均为AA+、AA、AA-。建行年报表示,2007年末持有美国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名义余额10亿美元,账面价值3.7亿美元。信用评级A级及以上占比为93.03%。下表为2007年3季度工行、建行、中行持有次级债资产情况。      根据上述三行2007年年报,以及增加的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债券减值准备支出,次贷危机对中行、工行它们的直接影响已经十分有限,建行也表示次贷对它盈利影响不大。      三、走出美国次贷阴霾,抓住次贷危机带来的机遇      (一)中国有能力走出美国次贷危机阴霾   美国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开放程度高的国家很多产业都出现萎靡,中国的对外开放存在一定程度的管制,因此没有出现像欧洲国家的次贷引发的巨大冲击效应,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受出口、内需、投资三驾马车拉动,数据显示我国出口受到了次贷的较大影响,但是内需和投资依旧发展良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学术峰会上指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面是好的”。所以,中国经济整体形势依旧较好,通过加强内需弥补出口的颓势等途径可以保持中国的经济按照预期向前发展,同时积极调整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二)积极抓住美国次贷危机出现的机遇   次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是全局性、长期性、总体性的,而是局部性、阶段性、结构性的,它虽然放缓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并没有让美国经济失去在全球的竞争力。并且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在经历次贷危机后,经济效率会进一步得到提升,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加强,美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不会因为这次次债而发生逆转,目前美国需要救助的也主要是金融企业。   中国应该抓住美国次贷危机出现的短暂的机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紧对国外优质资产的收购。2008年1季度中国GDP增长10.3%,高于改革以来的长期平均值,根据统计数据可以推测2008年美国GDP增幅会低于2%。中国GDP的增长不会低于10%,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在绝对量上成为全球第一,所以美国经济在面临衰退的同时给中国大国崛起提供了机遇。2008年1季度,亚洲地区(除日本外)企业收购规模同比增长了8.9%,金额达到了1408亿美元,其中有超过394亿美元来自中国收购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收购国。因此,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次贷的影响,但是影响在可控范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改变,同时次贷给予了中国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良金融资产的机会。   (二)美国经济衰退论出现  随着次级贷的不断升级,次级贷正在进一步拖累着美国经济。花旗集团财报显示2007年第四季度花旗亏损98.3亿美元,这是花旗发展至今196年历史上最高的亏损额,因此花旗还同时宣布裁员4200人,花旗集团的财报打击了大众对经济尽快恢复的信心。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近期在国会接受质询时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出现衰退”,同时美国《纽约时报》在2008年4月3日公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近2/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已经处在衰退当中”。  经济学认为,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连续两个季度GDP出现零增长或者负增长,那么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处于衰退阶段。美国官方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9%和0.6%。所以,美国连续三个季度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并且有可能出现衰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衰退主要表现在企业和个人支出疲软、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公众对经济信心持续削弱、社会就业状况不佳等方面。同时,美国不断增加的通胀压力在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CPI超出警戒区间,2008年1月至3月,美国CPI同比增幅分别为4-3%、4%和4%,大幅高于美联储1.5%-2%的警戒区间。第二,PPI增幅创下新高,2008年1月至3月,美国PPI同比增幅分别为7.4%、6.4%和6.9%,1月升幅创1981年10月以来的新高。第三,进口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1月至3月,美国进口价格指数月度增幅分别为1.5%、0.2%和2.8%,能源和农产品国际价格上涨的外部通胀压力不断向美国内部传染。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表现  由于我国仍然存在一定的资本管制,次贷危机通过金融渠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与健康的直接影响比较有限,对中国经济的短期直接影响总体上不会太大。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与美国、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间接影响不可低估。  第一,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中国股票价格追随美国股市下跌,并且跌幅超过美股跌幅,这主要是投资者心理因素造成的。因为前期中国股票估值偏高,在全球经济随着美国经济放缓的过程中,中国A股市场部分股票价格因不具备价值支撑,呈现连续下跌的态势,并且处于非理性下跌状态。这给广大的新老股民上了一次体验式的风险教育课,为中国投资者今后的理性投资奠定了基础。  第二,对我国金融机构和QDII的影响。我国涉及次级债的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以及建设银行,他们均已公开声明其所持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信用等级较高,对银行的经营影响不大。由于我国QDII类投资基金设立运作时间不长,投资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很好地评估次级债的负面性,几乎所有的QDII类投资基金都损失惨重,“截至1月28日,南方全球、华夏全球、嘉实海外、上投亚太优势的基金净值均跌破0.9元,单位净值分别为0.823、0.793、0.754、0.772,一出海就平均亏损了21.5%。假设今年以来这些基金的规模一直没有变化,以已经公布的四季报基金期末份额计算,这4只基金共计亏损约257亿元。”不知对你有用吗?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