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2024-05-05 21:25

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1、财务报表审计需明确审计范围和内容。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必须明确审计范围和具体内容,这是审计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2、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有效获取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相关信息的方法。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范围涉及面广,内容多,各内容复杂程度不一,因此,要获取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相关信息,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询问、观察与检查,分析程序和穿行测试等。
3、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要合理估量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合理估量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一个尽可能节约审计成本与努力降低审计风险的判断过程。
4、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需拟定总体应对措施。由于影响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每一因素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一般情况下,难以限于某一具体认定。因此,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后,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
5、财务报表审计需设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CPA应针对认 [1]  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6、财务报表审计要注意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从重大错报情形的最终显现来看,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有关,也可能与多个具体认定有关。因此,要注意财务报表层次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



扩展资料
被审计单位在实施战略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经营风险。
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表审计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1、财务报表审计需明确审计范围和内容。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必须明确审计范围和具体内容,这是审计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
2、掌握财务报表审计中有效获取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相关信息的方法。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范围涉及面广,内容多,各内容复杂程度不一,因此,要获取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相关信息,必须运用适当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询问、观察与检查,分析程序和穿行测试等。
3、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要合理估量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合理估量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是一个尽可能节约审计成本与努力降低审计风险的判断过程。
4、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需拟定总体应对措施。由于影响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每一因素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一般情况下,难以限于某一具体认定。因此,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后,应采取总体应对措施。
5、财务报表审计需设计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所采取的总体应对措施,对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具有重大影响。因此,CPA应针对认 [1]  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6、财务报表审计要注意两个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从重大错报情形的最终显现来看,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有关,也可能与多个具体认定有关。因此,要注意财务报表层次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审计的内在联系。



扩展资料
被审计单位在实施战略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经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经营风险。
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报表审计

3. 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


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

4. 如何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

  一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是风险评估的最后一个步骤,获取的关于风险因素和抵消控制风险的信息将全部用于对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将作为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范围和时间的基础,以应对识别的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该考虑一些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已识别的风险、错报发生的规模及发生的可能性。 1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 
第一,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例如被审单位因相关环境法规的实施需要更新设备,可能面临原有设备闲置或贬值的风险;竞争者开发的新产品上市,可能导致被审单位的主要产品在短期内过时,预示将出现存货跌价和长期资产的减值。第二,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发生的可能错报的领域相联系。如销售困难使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可能导致年末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而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这显示出存货的计价认定可能发生错报。第三,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第四,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2 识别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在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后,应当确定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与特定的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还是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特定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认定相关。如被审单位存在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该事项表明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认定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某些重大错报风险可能与财务报表整体广泛相关,进而影响多项认定。如管理层缺乏诚信或承受异常的压力可能引发舞弊风险,这是与报表整体相关的。 3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 
特别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识别和评估的、根据判断认为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通常与重大的非常规交易和判断事项相关。非常规交易是指由于金额或性质异常而不经常发生的交易,如企业并购、债务重组等。判断事项通常包括做出的会计估计,如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估计、需要运用复杂估值技术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等。 
二 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采取的应对措施》规范了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程序,即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 1 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总体应对措施 
审计过程中应对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以下总体应对措施:第一,向项目组强调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第二,指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由于各行业在经营业务、经营风险、财务报告等方面的特殊性,审计人员的专业分工细化成为一种趋势。第三,提供更多的督导,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审计项目组的高级别成员要对其他成员提供更详细、更及时的指导和监督并加强项目质量复合。第四,在选择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时融入更多的不可预见的因素。被审单位人员如果熟悉审计人员的套路,就可能采取种种规避手段掩盖舞弊行为,因此在设计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应当考虑使某些程序不被预见或了解。第五,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点,意味着此类风险可能对报表的多项认定产生广泛影响,并增加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难度。因此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及总体应对措施对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具有重大影响。 
2 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考虑风险的重要性、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被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质及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及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生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性。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或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期中或者期末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在期中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有助于在审计初期识别重大事项,并在管理层的协助下及时解决这些事项或针对这些事项制定有效的实质性方案或综合性方案。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应当考虑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是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在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时应当考虑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及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当重大错报风险增加时可以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但是只有审计程序本身与特定风险相关时,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才是有效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通常是通过一定的抽样方法加以确定,并综合使用一定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5.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应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如果通过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发现下列情况,并对财务报表局部或整体中可审计性产生疑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1)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的状况和可靠性存在重大问题,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发表无保留意见;
(2)对管理层的诚信存在严重疑虑。必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解除业务约定。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应如何考虑财务报表的可审计性?

6. 简述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方法。

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方法主要有:(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7.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与风险相关的控制)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识别风险。
2、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3、评估识别出的风险,并评价其是否更广泛地与财务报表整体相关,进而潜在地影响多项认定。
4、考虑发生错报的可能性(包括发生多项错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错报的重大程度是否足以导致重大错报。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8. 根据审计准则,在风险评估阶段,应从哪些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答:从以下方面了解: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验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