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生活美学|品尝生命之美

2024-05-05 22:49

1. 蒋勋生活美学|品尝生命之美

整理|零露
  
 我们谈到生活美学,希望可以从衣、食、住、行来分析一些可能每个人都有的一些美好的回忆。
  
 可以将生活中点点滴滴,一些不经意,容易忘记的小事回忆起来。这些事情可能在你的人生当中,你不把他当重要的事情。有时候,请你上台谈谈自己,你大概都不会提到这些小事。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有时候很奇怪,我们私下里和朋友聚会,谈到自己生命里一些美好的回忆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像,好多回忆都是和吃有关系。
  
 你是在很私密的,和朋友吃饭聊天的时候,你会说在那里吃过什么…….,对一个地方的记忆常常是和吃有关。
  
 这样吃的话题 ,我们不会在很正式场合去谈起,认为这些难登大雅之堂。我们谈生活美学,希望谈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物,这些小事物的重视和品味会反映出真正的生活美学出来。
  
 品味是懂得同样的名称,可是品质可能是不一样的。生活美学,最重要的是体会品质。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最大的矛盾,是我们离开了农业社会,离开了手工社会,我们现在衣食住行,很多东西是大量的量产。
  
 工厂里量产的东西,很少有人的关心在里面,因为它太快速了,并不是不可能做到品质,在工业的初期,因为太在意量,容易忽略质。我们说质量,质量这两个字其实是矛盾的,大量生产就少掉了质。
  
 一些先进的工业国家,卖得最贵的东西,特别强调“hand made”就是手工制。 Hand made其实是一个对农业和手工业的回忆,是生活美学的重新寻找。 
  
 尤其在工业的初期,量的扩大,忽略了品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老街的小吃,因为他们还保留手工制的传统。
  
 从生活美学里入门提到了和生活非常有关系的食物,特别是小吃。有时候参加宴会,其实食物已经大同小异,感觉不出农业时代、手工业时代中,特别做出来的口感。
  
 其实真的和品质有关,我们一直说的品味,谈到生活美学,最重要的品味,品味说的都吃,和味觉有关。
  
 吃是人类认识美最重要的一个开始,如果吃的粗糙,吃的乱七八糟,大概其它的美也很难讲究。
  
 不要以为自己去看画展、听音乐会就已经有美,美还是要回到生活的基本面,真的讲究一下自己的吃。
  
 在工业社会以后,人类第一个被糟蹋的就是吃,我们现在回想一下,上班族的吃,都很难有讲究。
  
 其实时间短,并不一定说品质不好。自己偶尔在家做个三明治,做些沙拉。都比自己匆匆忙去买一个便当来吃要有品质。
  
 工业时代,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只是匆匆忙忙的将自己喂饱。从食物上来说,怎么样多爱自己一点,从吃这件事情上变成美学。
  
 所有生活美学,只是在抵抗一个字,就是:忙。“忙”就是心灵死亡,你不要再忙,你就开会有生活美学。一个礼拜至少有一天,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好好吃个饭。
  
 生活美学是从做饭的过程中去享受生活,爱你的生活。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的吃过饭,你不会爱你的生活,如果你这样吃一顿饭,你会爱你的生活,因为你花时间,花过心血为它准备过。
  
 现实中我们真的太忙,我们不可能每天这样。生活美学只是建议你在一周抽一天或是一餐,坐下来和你家人好好吃顿饭。 恢复你的生活美学,从吃开始。 
  
 吃到饱,绝对不是生活美学,应该是有品味的去吃,很精致的去吃。不要只是把吃到饱做为食物的唯一目的。
  
 慢慢的你会有很多记忆,一个地方的吃、你自己做的菜等。
  
 我们注意品牌、品质都三个口,从吃开始,它告诉我们一个从吃开始,有了所有讲究,不要草率。
  
 我们要懂得如何吃,美是一种比较精致的品尝。不否认,在忙碌的日子里,我们会随便的打发自己吃的,但是不要忘记,生活美学是留给自己一点点的空间,并没有严苛要求每天如此,我们希望的是给自己周休二日,真正的休息,也许只是一餐,可是你会找回自己对食物的品味,因为找回自己对食物的品味,你会自己专业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因为不认为一个东西,只是粗糙的量产,可以把东西做得讲究,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不只是机器,同时可以释放出人性的品质出来。
  
 全世界吃的记忆,只说明一件事情。 人类在长久吃的文化中,其实是把吃变成了信仰,变成了传统,变成了历史。 
  
  也希望在生活里,能够把吃的生活品质保留下来。 懂得吃的人,懂得工作和生活。

蒋勋生活美学|品尝生命之美

2. 谈谈蒋勋的美学

难怪林青霞会说蒋勋的声音是她的半颗安眠药,因为多次听蒋勋的音频节目,都给人一种平静安宁的感受,不像一些娱乐节目那么闹腾,蒋老师自己懂美术,通过声音传递了他对美的理解,他来自宝岛台湾,有着大部分大陆人不具备的学术功底,不端着专家的姿势,说的语气平实不造作。
  
 这几年,有时晚上会失眠,有时听一段蒋勋的声音,总是让自己心里平静下来,大家知道睡觉先睡心,心情平静了会更容易入睡,不会让自己在床上胡思乱想白天的事情,有-个美的艺术的心灵。
  
 蒋勋说的美,应该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才能读懂,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我们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的知识,世界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认识和感悟蒋老师说的美,这些美,有的在庙堂之上的阳春白雪,有的在江湖之远的下里巴人,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与生命,如果再用乐观的心态去理解他的美学,能把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加诗化与美丽。

3. 蒋勋这样的美学大师,因为太自我,是不是不配拥有婚姻呀

不是不配拥有婚姻,而是在蒋勋的眼中认为每个人对于婚姻的选择不同。有的人选择接受世俗婚姻,而有的人反对,蒋勋正式反对世俗婚姻的一方。

从正面来说,蒋勋先生温文尔雅,包容性也有,婚姻应该不成问题,不过我也是打从心底觉得蒋勋先生挺适合做居士,参禅悟道的。从另一面来说,听说,蒋勋先生有喜欢的人,只是是个男的而已。听说,在台的部落格(博客)里,蒋勋先生自己说的。

谈论爱情这个主题,蒋勋认为常要很小心,因为他自己对于爱情有不同的角度和形式,也比较不会从世俗的层面去考量,但他想大部分的读者,还是比较接受世俗的观念,譬如说到了某个年龄就要结婚,结婚是要昭告诸亲友,得到法律的保障,婚后双方都不可以有外遇,这就是爱情最圆满最顺利的结局。

蒋勋不是说这样不好,也不是要鼓励任何一个人去学习沙特和西蒙波娃,事实上他们是在做一种实验,实验人性有没有可能不要靠法律的保障,靠人真正内在的吸引力去维持关系。比如两个人愿意住在一起,不是因为法律,也不是道德的约束,而是因为爱。
在蒋勋对婚姻的看法中,他认为爱情是很复杂的,里面有很多微妙的东西,连当事人都不容易搞清楚,只有从一个非常宽容的角度,你才能够了解到在这样的事件当中,每一个人是如何在努力调整自己,使自己进步,增加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比重。

蒋勋这样的美学大师,因为太自我,是不是不配拥有婚姻呀

4. 蒋勋是不是没有结婚呀,美学大师。。。。

是的。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福州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扩展资料:
1947年出生在历史古都西安的蒋勋,似乎血液中便流着一种传统的古风,他即使学的是西洋艺术,也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家,永远流露对儒家思想的执着。
“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遇见比我母亲更会讲故事的人。小时候我们家孩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母亲今天心情好,能讲个故事来听。”蒋勋的母亲是前清旗人官宦家庭的独生女,她曾经和外祖母守着一幢古宅,听着仿如大观园的家族故事,也历经改朝换代、战乱逃亡的颠沛流离岁月。
这些在母亲刻意渲染之下,都成了一篇篇神奇有趣的中国古老传说,也是蒋勋记忆中最早的文学感动。而大龙峒庙口看的歌仔戏,也是奠定他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基础。

5. 蒋勋的美的回响──多才多艺的蒋勋

蒋勋于一九七六年自巴黎、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德国、瑞士、英国及希腊各地旅行,做艺术札记,同年底返国。一九七七年主编雄狮美术,将它扩大成为综合美术、建筑、戏剧、文学等多样化的刊物,而且使雄狮美术成为当时反映台湾本土化最具挑战性的杂志,掀起本土化与民族性之广泛讨论的热潮。一九七九年开始任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淡江大学等,讲授“美学”及“艺术史”等课程。一九八三年担任东海大学美术系之创系系主任。担任过金马奖、联合报小说奖、金鼎奖、文建会国际版画展、世界华人文学奖等之评审;一九八九年广播节目“文化广场”获文化教育节目主持人金钟奖,同年生日在台北举行第一次个展,展出六十多副水墨书画作品。现任东海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在初中的时候蒋勋爱上了诗,数学练习簿上写满了诗句,诗是他少年寂寞心灵的最佳寄托之处。书店的世界文学名著译本,更是他立志成为作家的梦想。曾写了篇浪漫式的爱情小说,在《中国语文》刊登。进入高中以后,他继续写诗,也尝试写起小说。这时期遇到两位贵人──陈映真、 痖弦,鼓励他在小说、新诗的创作。受英文老师陈映真(也是台湾乡土作家)影响,《笔汇》、《现代文学》。 哑弦介绍他读了许多当代的新诗作品、评论,使他得以进入现代诗的殿堂。诗作曾发表于《自由青年》、《蕉风》上,也曾以第一人称的小说〈洛洛的故事〉,得了全省高中小说第一名。可惜,进了大学以后,竟停止写诗,虽然视野开阔了,但内心的情绪被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所纠结,彷佛一个沉重的担子压在肩头,无法再浪漫起来。大一暑假,以写小说的方式,处理对生命的质疑,完成〈劳伯伯的畜牧事业〉,综合了中学时期的浪漫主义,和大学时期的存在主义;刊载在「中国时报」的前身「征信新闻报」。同年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的小说还有〈希望我能有条船〉,并分别选入《联副三十年小说选》、《人间选集》。但因初试啼声即受到作家楚戈等的赞美,将原本喜欢以讲故事的形式拿来写小说的兴趣给压抑了,一停笔又是十几年。一九八0年,再度发表〈相亲〉于《现代文学》。而迟至一九八八年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传说》(皇冠)。畅销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时报),是一九九二年令文坛惊艳的佳构。大学四年蒋勋曾停止写诗,直至一九七四年的夏天,到法国研究西洋美术史时,才又因为无法排遣的乡愁而动笔写诗。也因独自旅游的关系,怀乡的情绪彷佛经过酝酿而开始发酵起来,在内心翻涌澎湃,在压抑不住之下,于是买了笔记本,背出昔日熟悉不过的诗句,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而这些诗句似乎就是乡愁的病根,整整写完一本,好像把重重的乡愁呕吐尽了,原本抑郁的心,才舒畅起来。同时也重拾荒废已久的诗稿,将自己真实的感情,以最自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丢七、八年的写诗习惯,终于重新找回来了,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少年中国”(远景)。继之而起的有一九八二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母亲》(远流),并获得中国时报推荐特别奖。七年后又出版诗集《多情应笑我》,同时入选畅销排行榜及联合报质的排行榜。一九九二年创作诗集《来日方长》出版(东华)。蒋勋曾说:“我写过小说,出了两本诗集,散文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我也知道,散文到最后,恐怕不只是文学技巧,而是要在情怀、气度上完成一种典范。”他认为散文几乎一直是中国文学的正统,诗和小说都必须要从散文的基础发展出来。一九八四年蒋勋的第一本散文集《萍水相逢》(尔雅)才告诞生,而且一炮双响,隔年获中兴文艺奖及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一九八三年是散文的丰收季,共出版《大度山》(尔雅)、《欢喜赞叹》(林白)两本散文集。在文字创作的世界里,蒋勋触角十分宽广,他以诗歌吟诵年少的激情和乡愁的心声,用散文细说生活的曼妙情境,和对美学的深刻反省,更用小说处理人性神秘而复杂的内心,始终藉以关照社会的用心。且由于从事艺术工作多年,在作品中不时流露对“人”的关怀,也显示丰富的视觉意象,仿佛以文字代替了线条,透过艺术的融合,产生了无比深挚亲和的美感。小时候,蒋勋在父亲严格的督责之下开始习字。每天日课包括大字三篇,小字一篇;常为免于一顿痛打,总在父亲下班之前,挑几个笔画简单的字,如,“上”、“大”、“人”、“己”等来蒙混过关。但在饱食母亲的丰盛晚餐后,又是一次晚课,重新铺纸研磨,小手被爸爸强壮结实的手掌,听着爸爸运笔时的呼吸,虽然父子如此贴近,写书法却还是童年的苦差事。二十几年后,蒋勋才真正贴近书法,觉得其中的顿挫点捺,是生命的一种实践。经由颜真卿的气势宏浑转向笔法苍劲的魏碑。也曾在研究所时期向王壮为老师学习书法艺术,这样的改变,到了法国,竟也成解乡愁的万灵丹,从此书法已成蒋勋生命的一种信仰,自认是对前一阶段生命浮躁嚣张的惭愧之情。小学时期的蒋勋喜欢在数学簿上画连环图,一本本的杰作是爱画的开始。初中以后,至民众服务站的绘画班旁听,教山水的老师是溥心畲弟子萧一苇老师,却只教教他悬腕写字、背古文。反倒是教花卉课的陈瑞康老师鼓励他放手挥洒,画个富贵的牡丹、雄赳赳的大公鸡。后因车祸骨折而中断国画的练习,只能随姊姊画明星以自遣。考大学时,因家人反对放弃美术系,但求替美术生背画架过过瘾,直到进了研究所才又回到艺术领域。受到庄严老师的生活艺术的熏陶──在外双溪的宅院写字、喝酒、看书画;与李霖灿老师共同陶醉在中国美术史、以及和晓云法师走在华冈上听溪水潺湲,领悟佛教艺术。追随那志良、谭旦冏老师在超级教室──故宫,学玉器、铜器、陶器等。第二次习画是随好友奚淞拜师于张谷年先生,只记得一个端正严谨的老人,很费力地在纸上示范“横平竖直”。为了研究中国绘画史,曾向老先生请益,虽然老先生不固执于故国山水,选择台湾秀丽美景入画,但还是会用《芥子园画谱》的笔法,,用了很多斧劈来皴阿里山的山石,但经蒋勋的细腻观察,阿里山的的林木,是包含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层次多变山林,所以除亲身经历、学理验证之外,再加上实地演练,发现阿里山的山林有的像赵孟頫用的“解索皴”,有的地方像王蒙用的“牛毛皴”,可是还要湿润芜蔓一点。从此回到故宫看画不再在枯燥无味 ,因为每一幅山水都能看出它的不同风貌,展现独特的风情,也诉说着历史的风采。这是蒋勋对绘画自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看法。引地指出,蒋勋的审美趣味是走在读者之前,直到有一天我们社会反璞归真,他的作品就会受到重视。他的《今宵酒醒何处》、《萍水相逢》、《大度山》等都是以自己的水墨小品作封面,从简单的线条,不难看出其雅、拙兼具的特质。在艺术方面的作品有毕业论文《渐江研究》,以及出版的有《齐白石研究》(雄狮)、《艺术手记》(雄狮)、《美的沉思》(雄狮)、《给少年的中国美术史》(东华)等书。一九八七年与席慕容、楚戈举行“山水”联展。一九九0年四十二岁生日举行生平第一次水墨画个展,隔年与小鱼、陈仕卿联展,两年后又与大姊蒋安联展。蒋勋曾说:“我有一个梦,总觉得自己是一棵树,根在土,种子却随风云走去了四方。”他就是 一个眷恋故乡的大地之子,也是爱好流浪的旅行品味家。从一九七二年十月赴法国巴黎留学,次年把部分时间都到电影图书馆看三、四部电影,当时最心仪的导演为卓别林、黑泽明、费里尼、维斯康蒂等。在一九七四年夏天以搭便车的方式,在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德国、瑞士、英国及希腊各地旅行,作艺术杂记至年底返国。一九八一年受邀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与来自世界山时各地区的作家相处四个月,其中包括老作家丁玲、萧军、吴组湘﹍﹍等。年底又重游旧地──巴黎、希腊等处。一九八三年旅游日本京都、奈良,寻找大唐遗迹,一九八七年又以此为出发点,作全球旅行,创作“路上书”系列,赴新加坡与大陆美学家李泽厚晤谈。再赴印度尼西亚巴利岛,远征布鲁塞尔、重游巴黎、阿姆斯特丹、希腊等地,乘船游历爱情海诸岛屿,土耳其伊凡塞斯、伊斯坦堡等古文明区。五月,首次踏上回乡的路途──西安,游历干县,兴平等汉唐古陵墓区。一九九0年二月赴广西贵州采访西南地区傩戏资料。并赴北京,访问钱钟书、杨绛、夏衍、卞之琳、冰心、等老作家。一九九一年二月与建筑师黄永洪游赏苏州庭园之美、杭州西湖之春。七月又与席慕容长征外蒙古乌兰巴托及南戈壁等地。一九九二年七月意大利阿西西、西耶那古城,一九八二年再往巴黎与沙特尔城。蒋勋多年来的旅行心得是:旅行是最佳的休闲方式,可以寓教于乐的一种绝佳的自然生活课程,使他获得更宽广的创意空间。所以建议将旅游纳入教育体系,让青年藉由“朴素”的旅游,磨练世界观及独立能力。而且他认为要深入认识作者,不妨亲临作者生活的家园走一走,才能体会出作者如何能孕育出不朽的佳作。蒋勋的童年阅读是淡水河与基隆和两岸的自然熏陶,和民间庙会、母亲的说书开始的。读书则是严父督励的功课:《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真正接触到阅读乐趣的地方,他戏称是年少时期的图书馆──东方出版社,饱览世界名著:《简爱》、《咆哮山庄》、《基度山恩仇记》、《战争与和平》等都使他浸淫于书香气息中。到了高中,英文老师陈映真带领他们看英文原著的《异乡人》,介绍台湾现代作家白先勇、黄春明作品,以及大量阅读存在主义的著作:福克纳、卡夫卡、乔伊斯、伍尔福,都是滋润他求知饥渴的心。大学以后,较偏向史学、哲学,也曾在狮头山玄光寺里读佛经。《史记》,这一部旷世巨著,蒋勋认为可以当成美学来阅读,因为太史公不以成败论英雄,为每一个历史人物留下完美的形象。如楚汉相争的项羽、刘邦,他们 不只是两个历史角色,而是深具生命力的血肉之躯,读了它便有了荡气回肠的感觉。所以,认定它是真正影响人一辈子的“经典”。当年就是受《史记》的影响,而从史学再转入美学的领域。他以为:中国图书自有一种将个人生命情怀提升在艺术之上。“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蒋勋对阅读的第一个建议。要先“博览群书”,在求精微的细读,才能打下深厚的根基。“文学不见得只是文学”,是他的第二个建议。根据他的阅读经验,即使是医药书籍《本草纲目》,也有打动人心的优美词句,值得一读。“无所不在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是他的第三个建议。他在巴黎的时候,为了多亲近巴黎,每天步行两小时,身边总会带本诗集,以便在歇脚的时候,读几首波特来尔、韩波、马拉美、阿波里耐的诗,让诗有呼吸的空间;法国人也都在有鸽子的喷泉小广场、露天咖啡座,徜徉在诗的世界里。蒋勋的相貌最大的特征是头很大,自然的卷发,喜欢穿着简单明亮的衣裤,肩上喜欢挂搭一个装有纸笔书本的背包,走路时常低头不语,兴致一起便会昂首高歌,声音之大令人不知所措,但就有如他的诗一般,给予人一种年轻的生命活力。他上起课乃有板有眼,胆小的学生可是十分敬畏,但在周末时,他家中的屋子总充满了师生的笑语不断。他是个难得见到脾气好,心地也好的人。诚如挚友奚淞所言:“藏在蒋勋内里的,是一个可以高歌、可以挥泪的少年形象。”他最可爱的美德是与人分享。他的小屋后院种了十多株玉米,便邀好友共享田园丰收之乐;偶吃到佳果,也不忘留下一幅画来与朋友共享,上面还落款为“这是水果”!或拿吃过的樱桃籽滓,随兴地画出一幅樱桃小品;或题上“三颗柿子未吃之前”。更为可贵的是:蒋勋先生以甲子的岁龄,,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蒋勋是这个地域的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蒋勋曾得过台湾全省小说比赛第一名、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以及吴鲁芹文学奖。他还有另一个特色就是曾经做过广播节目《文化广场》、此节目由台湾警察广播电台播出,相当受到好评,获得了1988年的金钟奖。蒋勋认为“即使在大城市里,我们还是可以活得很悠闲。人要能自在、独处,不是依靠外在环境,而在於心灵的感知是否敏锐。”蒋勋说“前阵子停课在家,学会了用电脑来写作,来传输我认为最美的图片给朋友和学生。他们看了这些图片大笑,驱走了原本因为SARS而感到焦虑的情绪。”心中一盏灯,可以驱走满室的灰暗。 蒋勋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以生活美学、心灵健康为出发,让自己的生活、整个的社会,都能更美、更好。

蒋勋的美的回响──多才多艺的蒋勋

6. 蒋勋生活美学|快感不等于美感-美是一种放弃

整理|零露
  
 当我们讲到行的讲究,是说怎么维持身体 的速度感。速度感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情,从人类最早的步行、到坐轿子、坐牛车、坐船、骑马,再到现在的坐飞机、火动、动车等等。我们看到人类的速度越来越快,速度越来越快的状况,当然是人希望在短暂的生命中拥有越多空间,或者认识很多事物的愿望,这个愿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因。
  
 现在各个国家在发展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有一天可能去月球、火星上旅行。我们发现对于100年或是200年前的人来说,到月球只是一个空洞的梦想,可是经由科技速度的改变,去月球 变成一个可能。
  
 速度的改变,是人类文明伟大的进步。在行的美学的时候,行的美和前面所以谈到食衣住的美的规则是一样。美是一种自我的选择,可以吃得多,可以吃得很少,里面才有美的问题的存在。如果我们面前一大堆食物,你无所选择的吃到饱,绝对不是美的吃东西的方法,也谈不到美学的品味,看到一个人大吃大喝到贪婪,我们只会嘲笑,而不会赞美。
  
  美是一种选择,美甚至是一种放弃,而不是贪婪。 许多东西在面前的时候,有一个教养,这种教养让你知道自己应该选择其实的那几项就好。住也是一样。
  
 在食衣住行中,我们强调的不是多,而是少。用这样的规则落实到行的品质,你今天或许拥有高科技,给你你各种速度的快感。
  
 快感两个字实际上是双关语,一方面很快,一方面是很爽。可是我们知道爽这个字常常和美是对立的。在感官上爽的时候,常常是不美的。
  
 在近代美学里面总是提醒我们,快感并不等于美感,为什么? 快感是感官的刺激,这个快感可以有刹那的爽,可是往往在快感结束后,会产生一种落寞和空虚的感觉,而这种空虚会变成一种无法弥补的空洞,心灵上真正的荒凉是来自是快感太多。 
  
 你不断在口味上刺激自己吃饱,或者不断在衣服上的满足,不断在居住上买昂贵的房子,不断的投资赚更多的钱,其实这种爽的感觉,未必是美感,而是快感。
  
 在康德的美学中,最重的一部分是不断去分别快感和美感的不同,不断提醒我们快感无论如何去刺激感官,都不会是美感,也不会产生美感的效果。那么美感是什么?
  
  美感反而是在大家都快的时候,是你慢下来了。 人的文明 发展很很奇妙,一方面在追求越来越快,另外一方面,有一个逆势的反省,是说我可以不可以不要那么快。
  
 我们自己是主人,并不是物质的奴隶。如果我们买了一部车,最后变成这部车的奴隶,每次开出去就一肚气,总是塞车,找不到车位,为别人争车位吵得一肚子气……相信你也许可以反省一下,是否一定要追求速度的快。
  
 70年代工商业发达以后,城市所有的人都冲冲,忘掉了慢下来,是另外一种品质。当今天要慢下来时候,遭遇到两种困难,一种困难是客观交通设计上,没有给你慢下来的可能。有时候走在路上,不能慢下来,因为后面人在推着你走。
  
 第一个困难是外在整个的设计;第二困难是我们自己心里的节奏。习惯快速的节奏,到周末很难停得下来。
  
 也许悠闲两个字,变成了非常值得我们重新去反省的一个美学品质。我们不要忘记“悠闲”两个汉字, “悠”底下有一个心灵的状况,是一个跟自己心灵对话的过程。 我们说“悠悠 我心”这个在《诗经》里的句子,是说走出来时候,对外界的一切是有感觉的,如果速度快到对外在环境没有感觉,就不是悠悠我心了。
  
 悠悠当然有慢下来的意思,因为慢你才有心灵的感受。闲这个字更明显,你有多久没有靠在你家门前的大树上走走路,在树下乘凉,因为树荫很美,这个闲字就是一个门,中间一个木。
  
  悠闲首先把心灵上的一个急燥感、焦虑感转换成一个比较缓慢的节奏。 
  
  西方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一直在做工业革命后城市速度的反省。在工业城市发展快速的城市中,慢慢的开始意识到在城市中,由于职场的速度、高科技的发展、人一直在追求速度的快速感,所以人精神上的疾病越来越多。如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等各种奇奇怪怪的精神疾病,人易怒的状况,一触即发生命的紧张,都可能是因为生命中不断加快的速度,最后可能失去一个平衡和缓慢下来的能力。 
  
 生活中,你发现个性稳定的人容易给你信任感。速度不在于它快和慢的问题,而在于稳定、在于自己掌握的速度中,是自己能够百分百掌控的,而不是在失控的状态。
  
  失控的状态,是因为我们不是自己在控制速度,而是被速度带着走,最后你会失控。 
  
 在我们自己把行的速度放慢后,相信在心里会生长出非常不同的感受出来。
  
 你有你可以不用才是美,你不见得要变成它的奴隶。比如说你有一辆车,它给你带来方便,如果这个车变成你无法放弃的东西,它最后并不是方便,它最后变成你的负担。
  
 在食衣住行中,这四样任何的东西,如果变成你的负担,就违反了美的规则。意思是说不要变成物质的奴隶,我选择我要吃什么,美是有自我选择的可能在里面的。如果变成衣服和车子的奴隶,都是违背了美的规则。

7. 蒋勋谈美

美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从容,美应该是生命中的一种悠闲,美应该是生命的一种豁达。如果处在焦虑、不安全的状况,美大概很难存在。
  
  
 我们不要忘记汉字里有一个字是非常非常应该去反省的,就是“忙”这个字。 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
  
 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觉得亲近水的心情跟亲近山的心情的确是非常不一样的,水比较柔软,比较温和,比较顺从,也比较沉静和反省。山是比较稳定、雄壮、大气的东西。这两个东西带出了两种不同的美学经验,尤其到南宋以后,因为定都在杭州,就是所谓“临安”,所以它的水的经验更明显。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他知道自己一清如水,所以不在意世俗里沸沸扬扬的传闻。有人性上小小的缺陷,也有人性上小小的欲望。他们在完成他们自己,同时又很真性情。
  
 他要做一个单纯的、真性情的自己。有时候我觉得,我要跟这些年轻的生命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世俗里,我们经历了太多人与人之间权谋的争斗,慢慢会失去对人最单纯的善和美的信念。
  
 大概就在庙宇的周遭,那里变成一个生活的重心;我相信是因为那里有传统,有历史,还是信仰的中心。我总觉得当心里有信仰,有历史感时,连吃的滋味都会不一样。
  
 我相信物质永远不会变成真正美的东西,物质会变美,是因为人给出很多的情感,就是你真正很细心去烹调的那一道菜,你很精心地去洗出来的一件衬衫,你付出的爱使物质变美了。
  
 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我会从这样的基准点去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面的角色。
  
 所以我一直希望在生活美学里,我们要强调的美,并不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机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
  
 “名牌”以讹传讹,大家争相抢购,最后往往掩盖了“名牌”真正存在的核心价值。
  
 徐冰对汉字的颠覆,表现在八零年代的《析世鉴》(又称为《天书》)作品中。
  
 徐冰一共刻了四千多个能懂的汉字,在大张的连续宣纸上印满他所创造的新字,并以垂挂方式铺满天花板和四面墙壁。
  
 另有一套四册的传统线装书,用宋版印刷的风格,印满这些无人能懂的字。
  
 《天书》的第一次展出,是在1989年的北京中国美术馆。1994年,徐冰又创造了“方块英文书法”,他将英文26个字母改造成类似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然后把英文单字合成类似中国的方块字,并用毛笔以颜体楷书书写出来。
  
 与《天书》看似可读而实际不可读正相反,方块英文字是看似不可读但实际上可使用的文字,对懂得英文的人来说,方块英文的阅读、书写都极具游戏性。
  
 宇宙之间存在的东西常常因为我们看不见,变成不存在;可是看似不存在的东西,如果你在意,也会变成存在。
  
 生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经验,能够感受到春天花的绽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时候看到花的凋零的哀伤。 
  
 古人说:昙花一现。昙花的使人赏爱真心,恐怕也是因为他的凋零之快吧。所有美丽的事物,都因为不能久留,令人流连低回,不忍离去。任你如何惋惜眷恋,它都毫不犹豫,只是一径萎谢而去。

蒋勋谈美

8. 蒋勋:好的厨艺是生活美学

一屋,二人,三餐,四季…… 
  
 比甜品还甜,比美好还美,比幸福还幸福的生活似乎都藏在这八个字里了。
  
 一日三餐是人生存的本能需求,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项目。
  
 贵州的一对夫妻的离婚纠纷上了热搜。两人结婚后,女方觉得男方性格古怪,不关心自己,于是二人协议离婚。但是男方觉得女方烧得一手好菜,男方又反悔了。后来经法官调解,双方最终分手成功。
                                          
 又一个明晃晃的巨婴情节,把本应该互敬互爱的婚姻关系,生生的搞成了“主仆式夫妻”。
  
  “女生要不要会做饭?” 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的热门话题。
  
 一方说 “做饭是生活必备技能!自己亲手做的美食才健康。” 
  
 另一方说 “男朋友会做饭就好了,为何要本仙女动手呢!” 
  
  
   
  
 “为君洗手作羹汤”是自古以来传承的情感。 食物,是表达爱的另一种诠释。 在爱情,婚姻中如果只是单单下厨做一次饭,叫做“时光静好”;如果是日日餐餐的下厨做饭,就难免变成了“负重前行”。
  
  
 其实能够烧得一手好菜是生活情趣,也是生活艺术,还是一个人内心中爱与美好的集成。
  
 《蒋勋说红楼梦》中有一段谈到关于吃的美学。
  
 吃好这件事是需要智慧与文化的沉淀的。智慧不是聪明,文化也不是学识。蒋勋老师说,真正的美食创造者在民间,过去的富人家自己是不做饭的,都是家里的厨子做出来,他们才有得吃。
  
 如果把下厨房做美食看做是生活艺术,把每天做饭,吃饭当做穿衣打扮一样的美的展现,将会做饭、会吃饭变成家庭教育的必须课,那么下厨房做美食这件事在家庭中会变得很重要,而不再是“负重”又“卑微”了。
  
 蒋勋老师曾在一个朋友家吃过一种豆腐。是把豆腐煮48小时,豆腐中间煮成了“冻”,然后把四周切掉不要,只要中间部分。再用鲍鱼,干贝,鸡熬汤淋上……其实就是一块豆腐,却是花了时间和功夫去烹调,这般的吃才是真正懂得吃的艺术的。
                                          
 30多年前的《读者文摘》中有一篇文章,让我至今都不能忘记。题目叫《我的爱情与红烧肉》,讲的是一个漂亮,优雅,博学,能干的优秀女白领,自信自己各方面条件都是优中之优。但是没想到相处多年的男朋友提出分手。因为男朋友有了新欢,而且对方是一个相对很普通的女子,之所以吸引男朋友是因为这个女子会做非常好吃的红烧肉。
  
 这个故事似乎充满了讽刺。那么“完美”的爱情,竟然输给了一碗红烧肉。
  
 爱情,婚姻中重要的是什么?现代女性既要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一面是奋战厨房中的烟熏火燎,一面是优雅知性的职业女性,这个天平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平衡呢!
  
 
  
 “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男人的胃。”这个古训面前有人失败,有人成。
  
 如果爱情,婚姻需要这样的心机去维系,很多女人更愿意选择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生活。谁都不想最后生活里只剩下一只盛菜的器皿。而那个吃饱的男人也未必掏心又掏肺。
  
 给自己吃得好一点,才应该是女人下厨房“洗手作羹汤”的原动力,顺便填饱男人的胃。不为了取悦谁,也不为了抓住谁,只把做饭当做生活的调剂,细细的给自己做一餐精致的美食,为了自己的饮食健康,这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与宠溺。
  
 
                                          
 知名的美食博主文怡,已经是二胎的妈妈,每天分享美食,带学员上美食课,出书,代言厨具,旅游……还能整个人美美哒,她个人的漫画形象被很多人用做了微信头像。瞧她那种游走于厨房,家庭,事业之间的自如、可爱的样子,感觉她的生活完完全全的开了挂。她说她在家写东西写累了,最好的休息方式是在厨房擦擦洗洗。在她的生活概念中下厨从来都是快乐的事。
  
 
                                          
 好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既有餐厅里享受美食的浪漫,又有厨房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
  
 记得有一个作家说过,有品味的生活不一定是丰盛的,品味和贫穷不是反比的。一个有品味的穷妇人,去买一元钱的馒头她可以买到街市上最好吃的那一家。
  
 诗和苟且并不都是矛盾对立的,诗和苟且是生活这支交响曲不可少的音符。懂得并理解生活乐理的人,必能将自己的生活交响曲演绎得和谐又有趣。
  
 借用陈大咖的书名: “不过是一碗人间烟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