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不要复制粘贴的,最好通俗易懂,然后请讲关键点~

2024-05-18 01:29

1. 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不要复制粘贴的,最好通俗易懂,然后请讲关键点~

挤出效应我的理解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要借款,由于政府对利率是非弹性的,即不管利率是多少都要借到钱。此时市场上的可贷资金供给没变,需求却扩大,因此利率会由于政府的借款而上升。利率的上升就会导致一些公司借款成本的只能增加,所以他们选择不借。因此就是政府借款行为把市场上一些其他的想借款公司挤了出去。
乘数效应: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下调使商业银行有更多的可贷资金,银行放款后假设贷款公司把贷的款项减去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同一家银行,这样这家银行又可贷出。如此循环,最后市场上可流通的资金是: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乘数效应与挤出效应的区别和联系 不要复制粘贴的,最好通俗易懂,然后请讲关键点~

2. 如何计算挤出效应

令I=c-dr??C=a+by??L(r,y)=e-fr令s=1/{1+de/[1-b]f}??s<1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乘数w=s/(1-b)??至于挤出效应就是(1-s)/(1-b)*△G了至于比例税率,把1/1-b统统换做1/1-b(1-t)。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
扩展资料搭配使用:1、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2、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降低需求水平,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分提高;3、当经济出现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时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4、当经济严重萧条时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克服“挤出效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挤出效应

3. 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

宏观经济学认为:短期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的因素是社会总需求。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中,社会总需求由三部分组成,即: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支出。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个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总需求与社会生产能力之间出现缺口,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膨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是在货币供给量保持稳定的情形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政府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效应下降。这就是挤出效应的一般理论模型。为了克服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应当把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混合使用,以便使市场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弱化或者完全避免政府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表明,政府在对经济增长进行调控时,一定要注意政策的一致性,避免政策上的矛盾,也就是减少政策的成本支出,增加政策的收益。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决定于市场经济中的多种因素,如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模型,即“IS-LM”模型分析,它决定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斜率主要反映的是市场经济中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由于投资是利率水平的减函数,投资对利率的变动十分敏感,通常所讲的投资利率的弹性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大;投资利率的弹性小,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小。如利率不变,即在凯恩斯陷阱区域,挤出效应为零。如随着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利率上升的非常高,即在古典区域,挤出效应将无限大,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等于零。在一个完全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市场,挤出效应问题不存在,因为政府支出的变化,不受利率水平的影响。挤出效应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从总需求的角度看,政府扩大投资需求,一定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反而使私人投资下降,这就减弱了政府支出的扩张效应。我们可以把这种挤出效应界定为需求型挤出效应。从总供给的角度看扩张性财政政策也有挤出效应。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为应对社会总需求的不足,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政府开支。如果产出效率很低,必会引起社会物价总水平上升,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形下,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个人投资需求减少,积极的财政效应减弱。如果社会产出率高,供给型的挤出效应可能不存在。

挤出效应的理论模型

4. 如何计算挤出效应

令I=c-dr  C=a+by  L(r,y)=e-fr令s=1/{1+de/[1-b]f}   s<1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乘数w=s/(1-b)  至于挤出效应就是(1-s)/(1-b)*△G了至于比例税率,把1/1-b统统换做1/1-b(1-t) 。
挤出效应是指增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
政府支出增加会以下列方式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减少。

扩展资料
搭配使用:
1、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
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2、当经济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
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降低需求水平,用紧缩的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分提高;
3、当经济出现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时
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4、当经济严重萧条时
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克服“挤出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挤出效应

5. 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区别,怎么理解

1、范围不同:
产出效应是通货膨胀效应里面的一部分。挤出效应是政府支出的部分。
2、效果不同:
产出效应是当有闲置资源和通货膨胀是未预期的且通货膨胀是温和型时,会增加产出和就业水平。
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扩展资料:
挤出效应的应用:
1、财政开支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政府财政几乎集中了企业与居民储蓄的绝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不仅以税利形式将企业创造和实现的纯收入上缴财政,而且企业的剩余产品价值也通过价格剪刀差的形式集中到财政手里;
政府直接管理全民所有制企业,以组织职能代替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甚至部分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都来自于财政,银行仅仅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给财政计划建设项目以补充资金的辅助机构。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现象。

2、总税负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八五”计划执行中尤其严重。1980—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4.18倍,年均增长率为18.2%,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23.3 %下降到1997年的11.6%,1995年这一比重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为10.7%。
一般地,财政收入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职能的健全而逐步扩大,从经济起飞较早的一些亚洲国家情况来看也是如此。相比之下,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保持低水平的状况似乎不大正常。
日前,税收收入业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包括企业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业税等)占财政收入(不含内外债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54.9%上升到1996 年的 93.28%;因此,宏观税负水平(即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的高低决定着财政规模的大小。

3、国债发行
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已历时17年,以国债为代表的财政信用在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1997年,国债余额已达4020亿元。
据国家计委有关人员根据1994—1996年的国债发行速度,结合后几年的债务还本付息水平、赤字规模和必要的财政开支等因素推算,“九五”期间的国债发行总规模至少在12000亿元左右。
从8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财政赤字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财政基本建设规模的增加,使得国债发行规模逐年上升,并且从1994年起,国债发行量进入了跳跃式增长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货膨胀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挤出效应

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区别,怎么理解

6. 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区别,怎么理解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产出效应(output effect of money)----指货币供应量变动对实际产出量发生影响的一种反映.

7. 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定义

1、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使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这就是公共支出造成的财政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
 
 2、挤出效应取决于私人储蓄和投资对市场利率的反应程度和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政府债券从而调整货币供给的程度。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不调整货币供给,那么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促进和阻碍的作用将是有限的; 而单纯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利率上升,使私人投资和支出受到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奉行了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即在繁荣和就业的条件下,政府应该增加税收或减少公共支出,抑制总需求的增加; 在萧条和出现失业时,或减少税收,或增加公共支出,或双管齐下,在减少税收的同时增加公共支出,从而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增加有效需求,这样就产生了财政赤字。
 
 3、公共支出造成的赤字对私人投资和支出的挤出效应也就成为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分岐点在于: 凯恩斯主义认为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有直接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认为财政手段只通过利息率和货币流通速度间接地作用于总需求,而挤出效应则是单纯的财政手段所产生的一种政策效应。

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定义

8. 产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区别,怎么理解

1、范围不同:
产出效应是通货膨胀效应里面的一部分。挤出效应是政府支出的部分。
2、效果不同:
产出效应是当有闲置资源和通货膨胀是未预期的且通货膨胀是温和型时,会增加产出和就业水平。
挤出效应是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扩展资料:
挤出效应的应用:
1、财政开支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政府财政几乎集中了企业与居民储蓄的绝大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不仅以税利形式将企业创造和实现的纯收入上缴财政,而且企业的剩余产品价值也通过价格剪刀差的形式集中到财政手里;
政府直接管理全民所有制企业,以组织职能代替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甚至部分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都来自于财政,银行仅仅是实现资金流动和给财政计划建设项目以补充资金的辅助机构。因此,在这种计划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现象。

2、总税负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八五”计划执行中尤其严重。1980—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14.18倍,年均增长率为18.2%,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23.3 %下降到1997年的11.6%,1995年这一比重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为10.7%。
一般地,财政收入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职能的健全而逐步扩大,从经济起飞较早的一些亚洲国家情况来看也是如此。相比之下,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 保持低水平的状况似乎不大正常。
日前,税收收入业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包括企业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业税等)占财政收入(不含内外债收入)的比重,从1980年的54.9%上升到1996 年的 93.28%;因此,宏观税负水平(即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的高低决定着财政规模的大小。

3、国债发行
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已历时17年,以国债为代表的财政信用在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1997年,国债余额已达4020亿元。
据国家计委有关人员根据1994—1996年的国债发行速度,结合后几年的债务还本付息水平、赤字规模和必要的财政开支等因素推算,“九五”期间的国债发行总规模至少在12000亿元左右。
从8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财政赤字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财政基本建设规模的增加,使得国债发行规模逐年上升,并且从1994年起,国债发行量进入了跳跃式增长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货膨胀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