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池的定义

2024-05-02 23:48

1. 期权池的定义

股权期池是指在不稀释创业团队原始股份的前提下,将一部分的股权预留出来,作为未来引进高级人才的预留股份;

期权池的定义

2. 期权池的介绍

期权池(Option pool)是在融资前为未来引进高级人才而预留的一部分股份,如果不预留,会导致将来进来的高级人才如果要求股份,则会稀释原来创业团队的股份,这会造成一些问题。如果融资前估值是600万,而风险投资(vc)400万,那么创业团队就有60%的股权,VC有40%。也就是说,现在的创业团队把自己的20%预留给了未来的要引进的人才。

3. 期权池的期权池的设立与大小

硅谷的惯例是预留公司全部股份的10%-20%作为期权池,较大的期权池对员工和VC具更大吸引力。 VC一般要求期权池在它进入前设立,并要求在它进入后达到一定比例。一般由董事会在期权池规定的限额内决定给哪些员工发放以及发放多少期权,并决定行权价格;也有直接授权给管理层的。由于每轮融资都会稀释期权池的股权比例,因此一般在每次融资时均调整(扩大)期权池,以不断吸引新的人才。

期权池的期权池的设立与大小

4. 期权池的期权的实现方式

中国公司法框架下股权必须与注册资本对应,因而无法预留股权。灵活的做法:1、创始人代持。设立公司时由创始人多持有部分股权(对应于期权池),公司、创始人、员工三方签订合同,行权时由创始人向员工以约定价格转让。2、员工持股公司。员工通过持股公司持有目标公司的股份。可避免员工直接持有公司股权带来的一些不便。中国上市前一般采用这个做法。3、虚拟股票。在公司内部建立特殊的账册,员工按照在该账册上虚拟出来的股票享有相应的分红或增值权益。华为的做法。

5. 期权池的期权的行权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情况一:合同正常执行此时,员工可按照合同约定的行权价格对已到手的期权(Vested Option)行权,购买不超过到手总额的公司股权。员工只要不离职,该权利将一直有效;情况二:员工离职若员工在达到最短生效期(Cliff)之后、IPO(上市)之前离职,则一般在期权合同中规定公司有权以约定价格回购该部分期权(称为Call Right)。可针对不同原因的离职制订不同的Call Right条款。回购价格理论上应为回购发生时的公允价值,但也可约定为其他价格,如每股净资产等。

期权池的期权的行权

6. 期权池的期权的授予

公司与员工签订合同,载明以下基本事项:1)期权对应的股份数额;2)行权价格(Strike price)。一般来说,A轮融资之前的价格都非常低或者免费送,随着公司前景的不断明朗,价格也随之上升。定价的原则是跟授予时的每股公允价值相对应,同时考虑到对招聘人员的激励作用。3)期权计算的起始日(Grant Date),即开始授予期权的时间,一般是从入职当天起计算。4)授予(Vesting)的期限,即合同对应的全部期权到手(Vested)的时间,一般为4年。一般地,期权按月授予,也就是说,每个月到手1/48(以4年为例),到手即意味着可以行权(Exercisable)。5)最短生效期(Cliff),一般设定只有员工在公司工作满一定时间,期权的承诺才开始生效,一般是1年。也就是说,如果员工在公司工作不满1年,离职时是不能行权的,而一旦达到1年,则期权立即到手1/4,此后每个月另到手1/48,直至离职或全部期权到手。6)失效期限(Cut-off Period)。员工离职后,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内决定是否行使这个购买的权利,通常会设定为180天。

7. 期权池的期权的行权

授予员工期权,他们获得的是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虽然行权时要出资,但是在满足归属条件以后是否行权、何时行权都可以由员工自行选择,只要不超过行权有效期就好。股票期权非常适合早期创业公司和快速发展的公司用作员工激励工具。

在总量规划上,公司如果确实打算做股权激励,那就应该早些把股权预留出来。通常会先预留出10%-20%的股权用来支撑未来的股权激励动作,随着不断融资稀释,到上市时股权池的规模一般在8%-15%。上市后,许多公司还会每年释放1%左右的股权来激励员工。

期权池的期权的行权

8. 期权池的期权的分配原则

一般初创公司都会为实施股权激励预留一定股权比例的激励股权池,早期股权池的股权通常由创始股东转让,且在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完成股权代持平台的设立。若创始股东持股比例较低,还可选择定向增发、所有股东等比例稀释的方法设立激励股权池。

为员工预留多少股权比例的期权池?这个问题对应的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的定总量。定总量,即确定用于股权激励的激励股权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在总量上,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公司预留激励股权的总量不同,但一般会对激励股权的总量严格限制,范围通常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