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使用审阅法时,对原始凭证的审阅重点是什么

2024-05-09 08:57

1. 审计使用审阅法时,对原始凭证的审阅重点是什么

您好,对于您的问题【审计使用审阅法时,对原始凭证的审阅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为您做出如下解答。审阅法主要用于各种书面资料的审查。从查账中检查的书面资料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会计核算组织有关的会计资料。虽然现代审计不是查账,但查账仍然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会计资料是审阅的重要内容。另一类是除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经济信息资料及相关资料。现代审计除了进行传统的财务查账以外,还要进行经济效益查账。因此,若只对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则难以实现现代查账的目标。所以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资料,亦是审阅的重要内容。 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摘要】
审计使用审阅法时,对原始凭证的审阅重点是什么【提问】
您好,对于您的问题【审计使用审阅法时,对原始凭证的审阅重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为您做出如下解答。审阅法主要用于各种书面资料的审查。从查账中检查的书面资料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与会计核算组织有关的会计资料。虽然现代审计不是查账,但查账仍然是现代审计的重要内容。因此,会计资料是审阅的重要内容。另一类是除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经济信息资料及相关资料。现代审计除了进行传统的财务查账以外,还要进行经济效益查账。因此,若只对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则难以实现现代查账的目标。所以会计资料以外的其他资料,亦是审阅的重要内容。 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回答】
以下是相关拓展,希望对您有帮助:1、原始凭证的审阅审阅原始凭证时,应注意有无涂改或伪造现象,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管理的要求和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有业务负责人的签字等。在检查有关会计记录有无合法的原始凭证时,应重点查看收写是否整洁,有无涂改、刮擦等情况;各种冲销更正记录是否正常等。这些方面都极易出问题,故应特别注意审阅,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一些查账要点:1)审阅凭证格式是否规范,要素是否完整。如发票上有无税务局发票监制盖章,抬头(即户名)、日期、数量、单价、金额、经手人签章、单位公章等是否齐备。2)审阅凭证上的文字、数字是否清晰,有无挖、擦、涂改的痕迹。复写的凭证可看反面复写字迹的颜色是否一致,图章是否清晰。如凭证某些内容有更正,应审查更正方法是否符合规定。3)审阅填制凭证日期与付款日期是否相近。如发现几个月以前的凭证,应深入检查原因。4)审阅填制凭证的单位是否确实存在,防止利用已合并、撤销单位的作废凭证来报销。5)审阅凭证的抬头是否即被查单位。始抬头不符,应深入检查原因。6)审阅凭证的审批传递是否符合规定,有关人员是否都已正式签章。7)审阅收款付款原始凭证是否有财务公章或收讫、付讫的图章。如发现没有财务公章,而只有单位或业务公章,应深入检查。【回答】

审计使用审阅法时,对原始凭证的审阅重点是什么

2. 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 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什么系统

审计实施是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财务收支项目实质xing审查,进而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出审计评价等,也就是说,审计实施阶段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延伸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即审计人员自身实施审查与取证的过程。这个阶段在整个审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审计人员的任何一点疏忽,均有可能增加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成本,甚至造成整个审计项目的失败【摘要】
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 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什么系统【提问】
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 首先要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什么系统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内部控制系统的u【回答】
审计实施是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财务收支项目实质xing审查,进而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出审计评价等,也就是说,审计实施阶段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协调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延伸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即审计人员自身实施审查与取证的过程。这个阶段在整个审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审计人员的任何一点疏忽,均有可能增加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成本,甚至造成整个审计项目的失败【回答】

3. 什么是审计依据,选用审计依据应把握哪些原则

审计依据是指查明审计客体的行为规范,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的客观尺度。

选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一)从实际出发
审计人员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需要选定适用的依据;选用时一定要根据依据的权威性、层次性、区域性、时效性、相关性的特点及其要求,尽可能选用权威性大的,令人信服的依据;尽可能选用高层次的依据,如选用的低层次依据一定不能与有关高层次依据相抵触;应选用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适用的依据;应选用适用于被审计事项发生时有效的依据;应选用与被审计事项有关、有利于做出审计判断、表示审计意见和做出审计决定的审计依据。
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定要选用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如果选用的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存在矛盾,应以宪法、法律规定为审计依据;国务院各部门之间的规定相抵触时,应以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审计依据;地方人民政府与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相抵触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以国务院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审计依据;下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规定与上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规定相抵触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以上级人民政府部门规定为审计依据。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没有明确的审计依据时,应当请示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审计机关,或从是否合理、是否正确、是否违背了国家法律、法规,是否损害了国家利益或是否侵犯了被审单位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去判断。
(二)把握实质问题
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错综复杂的,经济情况是瞬息万变的,因为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断变化的。因此,既要历史地看问题,又要辩证地看问题,认真仔细地研究多种问题中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本质问题;多种因素、矛盾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并据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做出令人信服的决定。
(三)准确可靠
审计人员所运用的依据必须准确可靠,决不能把道听途说的主观臆测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无论引用什么资料作为依据,均要查看原件、签发单位和签发时间,并判断其适用性;凡引用数据,一定要亲自复核,决不能照搬照抄;凡列举的定额、标准,必须要有原文资料,并核实其有效期和适用的单位;凡引用的单位管理制度,一定要有文字记载,领导的口头指示和某种会议精神,如没有文字依据,均不得作为审计依据;凡引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一定要查到原文原件,做适当的摘录或复印,决不可断章取义,妄加推论。
总之,准确而合理地运用审计依据,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判断,有利于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和做出正确的审计决定,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什么是审计依据,选用审计依据应把握哪些原则

4. 审计人员在审计各阶段分别是怎样运用重要性概念的

一、重要性概念在审计计划阶段的运用

    1.评价会计报表和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即确定多少的错误入达即为重要;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的判断,以合理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并据此初步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和重点领域。如对集团公司审计,在了解客户基本业务情况之后,初步确定对重要的子公司采取直接审计方法,对次要的子公司采用审阅方法。如果某些子公司的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占整个集团公司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净利润的比率均在10%以下,也可以不合并审计。又如,通过对会计报表的总体复核,检查波动幅度较大的项目,分析其合理性,对波动异常的项目,确定为重要审计领域。

  二、重要性概念在审计实施阶段的运用

    1.履行重要的审计程序。所谓重要的审计程序,就是确认某一审计项目最关键、具有决定意义的程序。当重要审计程序不能如愿实施时,应当追加相应的替代程序。当发现可能存在错误和弊端的迹象,并可能因此导致重要反映失实时,审计人员必须扩大审计范围,以证实问题或排除疑点。

    2.获取重要的审计证据。所谓重要的审计证据,是指能对重要的审计意见显示出其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相对审计意见而言是重要的,其二是就其本身证明力而言是重要的。越是重要的审计项目,CPA就越需获取充分、相关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对不太重要的审计项目,可适当减少审计证据的数量。

    3.确定要调整的重要会计误差。会计误差是指未正确地记录与报告经济事项或业务发生时存在的事实。会计报表中的会计误差由计算错误、误用会计方法或忽视会计报表编制时存在的事实而引起。CPA对于会计误差,并不是一概作出调整建议,而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和当时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报表各项目可接受的最大差错额,对重要的会计误差作出调整建议,对次要的、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公允性的会计误差事项,可以适当忽略。

 三、重要性概念在审计报告阶段的运用

    1.复核审计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根据审计结果和职业经验,判断会计报表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报表饮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重大遗漏或歪曲。

    2.错报和漏报的汇总。CPA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边当处理。

    3.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CPA在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后,汇总所有的审计差异而形成审计结果,并对其进行评价,这是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前提。CPA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金额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CPA应当考虑采用两种措施以降低审计风险:一是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以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二是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使其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2)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金额的汇总数接近重要件水平,但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CPA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

    (3)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仍超过重要性水平的,CPA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一般来说,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的汇总数可能影响某个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但会计报表的反映就其整体而言是公允的,CPA应当发表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非常重要,可能影响到大多数甚至全部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CPA就应当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5. 根据审查主体和审计内容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

据审查主体和审计内容不同,审计可以分为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和管理审计。
审计法是调整审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审计法律关系:
(1)主体: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和第三方。
(2)客体: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具体反映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中。
(3)内容:主体在审计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根据审查主体和审计内容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

6. 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体现了审计的什么职能?

审计的职能包括经济监督、经济鉴证、经济评价。

经济监督主要是指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监察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忠实地履行经济责任,同时借以揭露违法违纪、稽查损失浪费,查明错误弊端,判断管理缺陷和追究经济责任等。
经济鉴证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及其他经济资料进行检查和验证,确定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公允、合法、合规, 并出具书面证明,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或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并取信于社会公众的一种职能。
经济评价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总结经验,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
综上,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体现了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

7. 审计评价的依据一般包括什么?

(一)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年度财政预算报告等;
(三)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有关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四)有关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责任制考核目标;
(五)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三定”规定和有关领导的职责分工文件,有关会议记录、纪要、决议和决定,有关预算、决算和合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
(六)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七)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
(八)有关职能部门、主管部门发布或者认可的统计数据、考核结果和评价意见;
(九)专业机构的意见;
(十)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
(十一)其他依据。

审计评价的依据一般包括什么?

8. 审计依据有何特征?如何正确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I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您咨询的问题“审计依据有何特征?如何正确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I ”已经查询到:审计依据的特点是层次性、相关性、地域性、时效性。选用审 计依据时,必须遵循准确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辩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依据的种类审计依据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审计依据有。着不同的用途。对审计依据进行适当的分类,有利于审计人员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审计依据【摘要】
审计依据有何特征?如何正确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I【提问】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关于您咨询的问题“审计依据有何特征?如何正确选用适当的审计依据?+I ”已经查询到:审计依据的特点是层次性、相关性、地域性、时效性。选用审 计依据时,必须遵循准确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辩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依据的种类审计依据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种类的审计依据有。着不同的用途。对审计依据进行适当的分类,有利于审计人员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审计依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