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出自哪里?

2024-05-07 12:56

1.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出自哪里?

出自《易经》,意思就是讲天地之间,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总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机。
古人认为数之极为九,再大的话就超越极限成了十,事实上是又回归到了零,因此“九”为最大的数字,比如九五之尊、九九归一、九天之上等,都是用来表达极限的意思。
超过了这个极限就是要逆天追求完美的行为,“大道五十”就是规则,是最完美的自然现象,但那只是属于自然界理想化的状态,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最完美的道理是“五十”,而生长于天地间的万物却只能依循着“天道”衍化的规律“四九”来生存,达不到完美的“五十”。这是千万年亘古不变的环境法则。
而“人”被称为万物之灵长,是唯一可以通过自身来自我满足的,从而打破这缺失隐遁而去的“一”。这也并不是说人就可以逆天改命或者超脱一切。
恰恰相反的是,这是在告诉人们做事时要积极努力,深耕不辍;遇事时要平淡宁静,不离不弃。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尽性而知命”,坚韧不拔。能够达到真正尽性而知命的人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命运的,因此也被称为一线生机。

《易经》概述:
《易经》内含有三卷,分别是《连山》、《归藏》、《周易》。其中《连山》主讲的是山川地理和气候变迁,《归藏》主讲的是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则,而《周易》讲的是八卦推演万事万物的原理。这是一套古人留给我们包罗万象的世事变迁和万物运转规则的巨著。
《连山》和《归藏》大部已经失传,现在很多人看《周易》,大部分是为了掌握测算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测占卜。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出自哪里?

2. 诸位道友,如何理解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是中国玄学中的一句,具体出处不可考。一说出自伏羲,一说出自周文王,一说出自鬼谷子。


五十,在国学里边是个全数,也可以理解为极数。四十九,是七七四十九化了,可以理解为尽数。


意思是说大道至极,能夺天地造化,推衍十之八九,不能尽全。

3.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出处:《周易.系辞上传》
原文节选: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译文:
大演天地之数以卜筮,是用五十根蓍草,(无则用竹代之,一加至十减五行为五十。)其用唯四十九根而已。
(留一不用,放会袋中以象太极。)任意分为二堆以象两仪,从右手堆中取一根挂于左手小指无名指间以象三才,以四根四根分之,以象四时的运行,先以右手取左手的蓍草,以四根四根数之,将其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挂于无名指与中指间,以象农历的三年一闰,再以左手取右手堆的蓍草用四四分之,将其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挂于中指与食指间,以象农历的五年两闰。
如是将挂于左手的蓍草取出,非五即九,即成一变,是谓再扐而后挂。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总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机!而实际生活中天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它们显现的时候比较少且不易被人察觉,才会让人感到天机难寻!
对《易经》的基本原理,《系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两卦、八经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阴一阳构成,没有阴阳对立,就没有《周易》。
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系辞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4.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这句话最早是出自《周易.系辞上传》。
原文: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表示终极真理、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等等。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天道,指运作永恒一切的道。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又以百态存于自然。道有非恒道,恒道,可想象,不可想象,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属性,无属性等等·....之分。
道,这个字包含无数法则,而不是一个组织,一个家族,所为悟道就是超脱,不停的升华,寻找生命的本源,成就永恒。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佛把不同的生命状态,因相对的智慧、业力不同、感召的果报不同,对应的境界和状态等的不同,假名划分为六种形态以及对应的空间属性(数字只是表法):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
拓展资料:
《周易》的作者是姬昌。
《周易》最早是卜筮用书。古人常用两种方式占卜:一种是用龟甲,观看灼后的纹理,来判断吉凶;一种是用蓍草,通过四营十八变,得出数字的奇偶,来判断祸福。古代人对占卜是很虔诚的,为了表示慎重,经常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周礼》说: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无论是观看龟甲的纹理形象,还是计数蓍草的奇偶,最后都要有一套固定的符号体系和解释文字来作为参照,才好对占卜的结果作出判断,这就是卜筮用书的由来。卜筮活动是古人最神圣的活动,是古人精神生活的最集中体现,所以,卜筮用书在流传的过程当中,也就积累了古人丰富的智慧,具有了哲学的意味。

5.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是什么意思?

《直方周易》系辞上
【原文】天⑴一,地⑴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⑵相得⑶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⑷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⑸成⑹变化⑺而行⑻鬼⑼神⑽也。
【译文】奇数一,偶数二,奇数三,偶数四,奇数五,偶数六,奇数七,偶数八,奇数九,偶数十。在十个基础数字中,奇数五个,偶数五个,五个同类的数相加各自有其合计数,奇数的合计数是二十五,偶数的合计数是三十,总计奇数偶数之合是五十五。这是用来确定卦爻阴阳形态改变并且逐爻排列祖先治国方略的东西。
注释:⑴“天地”奇偶。“阴阳”系古代哲学术语,表示相对立的概念。有时表示天地,因此“天地”也是一对对立的概念,“奇偶”也是一对表示数的概念,所以这里的“天地”既是现代数学中“奇偶”的意思。——笔者。
⑵“位”量词。
⑶“相得”相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⑷“凡”总计。《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⑸“所以”用来……的东西。《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
⑹“成”确定。《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⑺“变化”改变事物的性质或形态。
⑻“行”排列。《鹖冠子·王鈇》:“列星不乱,各以序行。”
⑼“鬼”《汉语大词典》祖先。《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⑽“神”治,治国。《汉语大词典》犹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释诂》: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又《易·系词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冒:统括;天下:国家;道:治理。)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是什么意思?

6.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怎么解释?

[原文]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数一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个,五个方位拥有这些数字并且与特定的数字吻合(构成河图)。天数累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累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据此形成的变动和转化可以施展鬼神莫测的运算。

计算大衍的数字用(蓍草)五十,用其中的四十九,分成两份凭此取象两仪,再挂出一个取象三才,把这两部分四个四个的数取象四季,如果有不够四个的剩余用手指夹起来取象闰月,所以要重新用手挂起来。(这样两部分如有剩余,在手指所夹的和就是四)。

计算乾卦的数字用二百一十六,坤卦的数字用百四十四,两项一共三百六十,正是一年的日子。

计算《易》上下两篇的数字用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是天地万物的数字。

因此,用四来衡量就形成易数,天地之数(十)的存在和八个方位的变化就形成了卦象,八卦成为天地之道的缩小版。把八卦用以拓展,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延伸八卦的作用,天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事情都可以推算了。

(八卦)彰显道的神妙和德的作用,因此可以用来应对一切,可以用来保佑自己如同神灵一样。孔子说:“了解变动和转化规律的人,难道了解神灵的所作作为吗?”

7.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数一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奇数)五个,地数(偶数)五个,五个方位拥有这些数字并且与特定的数字吻合(构成河图)。天数累加起来是二十五,地数累加起来是三十,天地之数总和是五十五,据此形成的变动和转化可以施展鬼神莫测的运算。

计算大衍的数字用(蓍草)五十,用其中的四十九,分成两份凭此取象两仪,再挂出一个取象三才,把这两部分四个四个的数取象四季,如果有不够四个的剩余用手指夹起来取象闰月,所以要重新用手挂起来。(这样两部分如有剩余,在手指所夹的和就是四)。

计算乾卦的数字用二百一十六,坤卦的数字用百四十四,两项一共三百六十,正是一年的日子。

计算《易》上下两篇的数字用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是天地万物的数字。

因此,用四来衡量就形成易数,天地之数(十)的存在和八个方位的变化就形成了卦象,八卦成为天地之道的缩小版。把八卦用以拓展,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延伸八卦的作用,天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事情都可以推算了。

(八卦)彰显道的神妙和德的作用,因此可以用来应对一切,可以用来保佑自己如同神灵一样。孔子说:“了解变动和转化规律的人,难道了解神灵的所作作为吗?”

出自《易经.系辞》中的起卦方法,也就是筮占,用蓍草起卦占卜的方法。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这话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8.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凡事不能完美,都总有一些缺憾,凡事也不能绝对,却总有一线生机。

古时候算卦之法分两种:卜和筮。卜主要是用龟甲起卦,筮主要是用蓍草起卦。筮的起卦方法在《易经.系辞》上有详细的解说,方式是取五十根蓍草,留一根不用,只用四十九根起卦。

五十根蓍草来表示天地万物。那个不用的一表示天地未生前的太极, 大衍之数,遁去其一,也就可以理解为由太极衍生出来的万事万物.

大道以五十为满,天衍却为四十九。总是不能完全完美,却总有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