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上市有哪些?

2024-05-13 10:16

1. 海工装备上市有哪些?

  1、船舶制造:中国船舶(600150)、中船股份(600072)、广船国际(600685);
  2、海洋油气开发:海油工程(600583)、中国船舶(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中集集团(000039);
  3、海工平台制造上市公司有:振华重工(600320)、广船国际(600685);
  4、油气开采服务:中海油服(601808);
  5、设备设计总承:上海佳豪(300008)、江钻股份(000852)、杰瑞股份(002353);
  6、海上石油直升机服务:中信海直(000099);
  7、综合录井仪、采油气树和油品分析仪:神开股份(002278);
  8、钻采设备电控自动化产品:宝德股份(300023);
  9、钻头、钻具制造上市公司:江钻股份(000852)、杰瑞股份(002353)、中原特钢(002423);
  10、海工设备钢材:鞍钢股份(000898);宝钢股份(600019);二重重装(601268);
  11、油气输送不锈钢焊接管:久立特材(002318);
  12、海上起吊设备吊索吊具:巨力索具(002342);
  13、船用锚链和海洋系泊链:亚星锚链(601890)
  14、海底光电缆:中天科技(600522);
  15、船舶舱室配套上市公司有:雅致股份(002314);
  16、钻井、油田综合测试服务:000084 海默科技等。
  17、国内唯一一家全产业链一站式石油钻采装备制造商:山东墨龙(002490)
  18、钢制管件、法兰以及管子加工和Ⅰ、Ⅱ、Ⅲ类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中南重工(002445)
  19、海洋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干扰与对抗、电子科技产品和系统等: 海兰信(300065);四创电子(600990);中核科技(000777);北斗星通(002151);海格通信(002465);歌尔声学(002241)。

海工装备上市有哪些?

2. 海工装备中的高风险是什么

高空作业。拖航时桩腿全部升起,平台处于漂浮状态,平台受风面积大,重心高,摇摆惯性巨大,对平台的稳性和桩腿强度要求较高,一些平台还安装了大型风机安装辅助设备,在拖航过程中遭遇强风浪,有可能出现拖缆断裂失去航向控制,导致结构受损、舱室进水致使稳性不足最终倾覆。海工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3. 中国海工船舶装备差距是什么?

中国海工装备产业现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认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具备部分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部分船企先后建成交付了第六代深水半潜钻井平台,工作水深在3000~3600 米,钻井深度可达 11000~15000 米。
其中,“海洋石油981”号已在南海服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我国船企建造的全球首座圆筒型深水钻探储油平台、钻井船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都属高端产品。
“海工装备制造能力的快速扩张,是中国在2014年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第一的主要原因。”黄平涛表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少造船企业转型发展海工产品。至今,前后约有20多家企业承接了海工平台订单,约有100家企业承接了海工船舶订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认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具备部分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部分船企先后建成交付了第六代深水半潜钻井平台,工作水深在3000~3600 米,钻井深度可达 11000~15000 米。
其中,“海洋石油981”号已在南海服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此外,我国船企建造的全球首座圆筒型深水钻探储油平台、钻井船以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都属高端产品。

吴有生也指出,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仍比较落后。虽然低端装备已具备完全自主设计能力,但是高端装备的设计、建造能力与欧美、韩国、新加坡等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从海工装备自主设计和总包能力来看,除少数企业具有自升式平台设计、建造的自主知识产权,能进行基本设计外,多数企业主要还是采用国外的设计。半潜式等其他作业平台的核心技术基本依赖国外,主要标准受制于人。
大部分企业智能制造低端产品,即使能制造高端产品的企业,也不具备自主配套能力,有些产品还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需为此付出高额的专利费。
在海工装备配套设备方面,我国海工配套设备技术已有一定基础,有能力生产部分产品。由于其技术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更高,对安装维护有特殊要求,其研发及产业化难度较大。
目前,各种功能模块及动力、机械、化工、液流、电控设备等多数依赖进口,而且水下生产系统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非常薄弱。
在国家“863”计划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专项的支持下,我国海工装备配套设备的研发工作近来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国产动力定位系统(DP3)通过了海上实船试验并验收,国内首台3000米深水防喷器样机研制成功,3000米水深钻井隔水管接头技术取得突破。不过,这些成果要得到实际应用尚需时日。
参考资料:中国报告网--中国海工装备产业现状

中国海工船舶装备差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