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的历史变迁

2024-05-10 10:54

1. 黄陵县的历史变迁

秦,实行郡县制后,黄陵县置上郡。据《中部县志》载:“秦置上郡阳周,即翟道县。”西汉,始设翟(狄)道县。据《中部县志》载:“翟道在中部西北四十里有余地。”(即今仓村附近),属左冯翊辖。王莽新朝(公元9年)时,将翟道县更名为涣县,县治仍设翟(狄)道县。东汉初恢复翟道县,旋即撤销,辖地归属北地郡下辖之县(今耀县)。灵帝中平六年(189)以后,上郡、北地郡等被匈奴占据,郡县俱废,此地无建置。
西晋时,黄陵县无建置。黄陵县被大夏国赫连勃勃占据,以秦州剌史镇杏城(今南城村)。东晋(384—386)时,后秦、姚秦在县东部故城(今侯庄乡故城村)设中部县,在中部县城设中部郡,后废。北魏,正平元年(451)于杏城设北雍州,中部郡、中部县,在西部复设狄道县。太和十五年(491)改北雍州为北秦州,复设中部郡,治所设中部。孝昌二年(526)更北秦州为北华州,中部属西魏敷州,西魏大同九年(543)迁往杏城。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北华州为敷州,领中部、敷城二郡。中部(狄道县)县制未变。北周(557—589)时,狄道县制撤销,辖地归中部,治所在杏城。隋,开皇元年(581),因避讳文帝父杨忠之名,改中部县为内部县。三年(583)废中部郡,县治设杏城,属敷州辖。大业三年(607)属上郡,县治自杏城移于今址。
唐时实行道、府、县三级行政制,武得二年(619)七月于中部县址设坊州,属关内道,治所置上城。同时将内部县恢复为中部县。天宝元年(742)改设中部县。十二年(753)十二月分宜君县西北部(今建庄川流域)设升平县。乾元元年(758)复改中部郡为坊州,治所设中部县。宝应元年(762)撤销升平县制,后复设,此时中部县制即袭魏、周、隋制。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坊州归后梁,治所仍设中部县。中部、升平、坊州如旧。宋,中部属永共军路,坊州治。金,仍袭宋制,建炎二年(1128)置京兆路与鄜延路,中部属鄜延路坊州辖。
元,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制度,至元二年(1265)废坊州,中部县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延安路鄜州辖。明,改旧制省为布政司,路为府,中部仍称中部县,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鄜州辖。建文四年(1402)由知县黄琮将中部县治置于隆坊,成化年间(1465—1487)将中部县治移于桥山下城。清,中部县属延安府鄜州辖,雍正三年(1725)废府,中部属陕西省西乾鄜道鄜州直隶州辖。
民国初,中部县属陕西省榆林道辖,废道后直属陕西省长公署辖。三十三年(1944)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将中部县更名为黄陵县,县治设上城。
1948年5月成立了黄陵县人民政府,隶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领导。1950年5月整编后属延安专区领导,治所仍设上城,1953年冬始移下城(今址)。1958年12月黄陵、宜君合县,县治设桥山下城,仍称黄陵县。1961年10月黄陵、宜君又分设,县名未变,县治仍设下城。1968年9月改延安专员公署为延安地区行政公署,辖黄陵县至今。

黄陵县的历史变迁

2. 黄陵县的历史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就有人类劳动繁衍生息在黄陵县区域夏、商(前11世纪)时,黄陵属桥国领域。西周(前11世纪一前771)时,黄陵无建置,称白翟地后为晋国占据。东周(前770—前256)时,属晋,周安王骄二十六年(前376)韩、赵、魏分晋后属魏,魏置上郡。周显王扁四十二年(前327)魏与秦交战,败纳上郡十五县于秦(黄陵属十五县辖区之内),当时无建置,属秦上郡。秦,实行郡县制后,黄陵县置上郡。据《中部县志》载:“秦置上郡阳周,即翟道县。”西汉,始设翟(狄)道县。据《中部县志》载:“翟道在中部西北四十里有余地。”(即今仓村附近),属左冯翊辖。王莽新朝(公元9年)时,将翟道县更名为涣县,县治仍设翟(狄)道县。东汉初恢复翟道县,旋即撤销,辖地归属北地郡下辖之县(今耀县)。灵帝中平六年(189)以后,上郡、北地郡等被匈奴占据,郡县俱废,此地无建置。西晋时,黄陵县无建置。黄陵县被大夏国赫连勃勃占据,以秦州剌史镇杏城(今南城村)。东晋(384—386)时,后秦、姚秦在县东部故城(今侯庄乡故城村)设中部县,在中部县城设中部郡,后废。北魏,正平元年(451)于杏城设北雍州,中部郡、中部县,在西部复设狄道县。太和十五年(491)改北雍州为北秦州,复设中部郡,治所设中部。孝昌二年(526)更北秦州为北华州,中部属西魏敷州,西魏大同九年(543)迁往杏城。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北华州为敷州,领中部、敷城二郡。中部(狄道县)县制未变。北周(557—589)时,狄道县制撤销,辖地归中部,治所在杏城。隋,开皇元年(581),因避讳文帝父杨忠之名,改中部县为内部县。三年(583)废中部郡,县治设杏城,属敷州辖。大业三年(607)属上郡,县治自杏城移于今址。唐时实行道、府、县三级行政制,武得二年(619)七月于中部县址设坊州,属关内道,治所置上城。同时将内部县恢复为中部县。天宝元年(742)改设中部县。十二年(753)十二月分宜君县西北部(今建庄川流域)设升平县。乾元元年(758)复改中部郡为坊州,治所设中部县。宝应元年(762)撤销升平县制,后复设,此时中部县制即袭魏、周、隋制。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坊州归后梁,治所仍设中部县。中部、升平、坊州如旧。宋,中部属永共军路,坊州治。金,仍袭宋制,建炎二年(1128)置京兆路与鄜延路,中部属鄜延路坊州辖。元,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制度,至元二年(1265)废坊州,中部县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延安路鄜州辖。明,改旧制省为布政司,路为府,中部仍称中部县,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鄜州辖。建文四年(1402)由知县黄琮将中部县治置于隆坊,成化年间(1465—1487)将中部县治移于桥山下城。清,中部县属延安府鄜州辖,雍正三年(1725)废府,中部属陕西省西乾鄜道鄜州直隶州辖。民国初,中部县属陕西省榆林道辖,废道后直属陕西省长公署辖。1936年“西安事变”后,以马塔、北长墙、高松树一线为界,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府所辖,东为中部县属国民党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地。三十三年(1944)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黄陵县呈请国民党政务院批准,将中部县更名为黄陵县,县治设上城。1948年3月黄陵解放,5月成立了黄陵县人民政府,隶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分区领导。1950年5月整编后属延安专区领导,治所仍设上城,1953年冬始移下城(今址)。1958年12月黄陵、宜君合县,县治设桥山下城,仍称黄陵县。1961年10月黄陵、宜君又分设,县名未变,县治仍设下城。1968年9月改延安专员公署为延安地区行政公署,辖黄陵县至今。

3. 黄陵镇的发展历史

黄陵早在夏商时期就有记载。公元前16世纪,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第一次战例,即汤伐夏的“鸣条之战”遗址就在今黄陵镇境内。现在的黄陵镇平街村,为春秋时卫的阜邑,称为平邱,曾因公元前529年十二诸侯在这里参加兵车之会而得名。古今黄陵都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闻名遐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黄陵人转变思想观念,发展商品经济,跻身市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85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56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4936万元,财政收入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1元。全镇有国有、集体、联合体、私营四级企业一千多家,形成了以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制造装修等业为主的42种行业,从业人数1.34万人。有12个乡镇企业被市、县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两种产品出口,六种产品获省优、市优。黄陵镇建筑业久负盛名,素有“建筑之乡”之称,全镇11家建筑安装公司遍及北京、天津、太原、兰州、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地,建筑工人6400余人,固定资产2600万元。新乡市桐木板材加工厂,是市、县乡镇企业中的重点企业,有固定资产150万元,年生产标准出口板材2500立方米,创产值800万元,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封丘县食用菌专用塑料袋厂,有固定资产60万元,年创产值200万元,主要产品有食用菌专用袋、农用地膜、食品包装袋,以及其他工农业产品包装袋。该厂以产品种类齐全,质优价廉,重合同守信誉,受到山西、河北、安徽等省上百家用户的信赖。黄陵主要特产有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柳编也是黄陵人的一绝。黄陵镇由于地处黄河故道,属沙壤土质,适宜种植花生,所产花生素以品位好、颗粒大、产量高而著称。1990年以来,镇政府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花生生产,每年播种面积3万多亩,产量达到500多万公斤,成为封丘县出口创汇最多的农产品之一。黄陵镇交通通讯便利,西有贯通京广线的106国道,东有碾庄黄河码头,开封黄河大桥距黄陵镇11公里,公路运输四通八达。碾庄码头机船来往穿梭,成为连接山东的水上通道。黄陵镇通讯设备先进,500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市场建设步伐大,集市贸易空前活跃。黄陵是自明代以来就是方圆数百里颇有名气的集镇之一,商品交易波及豫、鲁、皖三省36个县市,素有“小香港”美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黄陵集贸市场更加繁荣。为促进商品流通,镇政府自1992年以来,先后兴建、扩建粮油、百货、建材、家俱等专业市场,每到农历逢双日集会,市场人流不下数万人,日成交额高达百万元,年商品零售额近亿元。1993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截止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790家,私营企业132家,从业人员8000人,1998年全镇私有经济总产值超过8000万元,1998年个体私营企业上交税金占全镇税收总额的52%,私有经济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经过逐年发展,黄陵镇私有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支柱产业渐趋形成。以机械加工、面粉加工、建筑、建材、畜牧养殖为主导的私有经济群体已撑起全镇经济的半边天。全镇大小建筑队有100多个,建材厂11家,机械加工户87家,畜牧养殖90多家,水产养殖500余亩。二是专业村等群体经济带日渐兴起。庄呼村拥有铝合金加工户23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铝合金产品生产专业村。白王村以养鸡为主,拥有养殖户70家,其中有一家的养殖规模超过2万只,目前,全镇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私有企业3家,投资10万元以上的45家。故道上的奇葩,定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广阔大地上开放的更加鲜艳夺目。

黄陵镇的发展历史

4. 陕西黄陵的历史背景

 1. 陕西黄帝陵的历史是怎样的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 北,碑陵高约3.6米,周长48米。
  墓前碑 亭内立有“桥陵龙驭”碑和“黄帝陵”碑。 黄帝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少典之子,原为 氏族部落首领,在阪泉战胜炎帝,统一黄河 流域,他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炎黄之孙 即来源于此。
  相传黄帝创文字、定算术、制 衣冠、造舟车、定音律,被誉为中华“人文 之祖”。中华民族散布世界各地的人每年都 要举行祭祀活动。
  因《史记•五帝本纪》上 有“黄帝崩,葬桥山”的记载,故历代均有 桥山黄帝陵举行祭祀大典。在黄帝庙内有 一株高19米的千年古柏,相传为汉武帝手 植,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人来此寻根问祖。
  2. 黄帝陵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我国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
   
  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 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帝陵。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其山势如桥, 沮水环绕之。”
  黄帝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树成林,郁郁苍苍, 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挺拔与苍劲。中华儿女都把黄帝当成自己的祖先,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一首诗中说:“我以 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
  每逢清明节,人们纷纷来 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 征。
  悠悠五千年,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
  3. 黄陵县的历史变迁   秦,实行郡县制后,黄陵县置上郡。
  据《中部县志》载:“秦置上郡阳周,即翟道县。”西汉,始设翟(狄)道县。
  据《中部县志》载:“翟道在中部西北四十里有余地。”(即今仓村附近),属左冯翊辖。
  王莽新朝(公元9年)时,将翟道县更名为涣县,县治仍设翟(狄)道县。东汉初恢复翟道县,旋即撤销,辖地归属北地郡下辖之县(今耀县)。
  灵帝中平六年(189)以后,上郡、北地郡等被匈奴占据,郡县俱废,此地无建置。西晋时,黄陵县无建置。
  黄陵县被大夏国赫连勃勃占据,以秦州剌史镇杏城(今南城村)。东晋(384—386)时,后秦、姚秦在县东部故城(今侯庄乡故城村)设中部县,在中部县城设中部郡,后废。
  北魏,正平元年(451)于杏城设北雍州,中部郡、中部县,在西部复设狄道县。太和十五年(491)改北雍州为北秦州,复设中部郡,治所设中部。
  孝昌二年(526)更北秦州为北华州,中部属西魏敷州,西魏大同九年(543)迁往杏城。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北华州为敷州,领中部、敷城二郡。
  中部(狄道县)县制未变。北周(557—589)时,狄道县制撤销,辖地归中部,治所在杏城。
  隋,开皇元年(581),因避讳文帝父杨忠之名,改中部县为内部县。三年(583)废中部郡,县治设杏城,属敷州辖。
  大业三年(607)属上郡,县治自杏城移于今址。唐时实行道、府、县三级行政制,武得二年(619)七月于中部县址设坊州,属关内道,治所置上城。
  同时将内部县恢复为中部县。天宝元年(742)改设中部县。
  十二年(753)十二月分宜君县西北部(今建庄川流域)设升平县。乾元元年(758)复改中部郡为坊州,治所设中部县。
  宝应元年(762)撤销升平县制,后复设,此时中部县制即袭魏、周、隋制。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坊州归后梁,治所仍设中部县。
  中部、升平、坊州如旧。宋,中部属永共军路,坊州治。
  金,仍袭宋制,建炎二年(1128)置京兆路与鄜延路,中部属鄜延路坊州辖。元,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制度,至元二年(1265)废坊州,中部县改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延安路鄜州辖。
  明,改旧制省为布政司,路为府,中部仍称中部县,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鄜州辖。建文四年(1402)由知县黄琮将中部县治置于隆坊,成化年间(1465—1487)将中部县治移于桥山下城。
  清,中部县属延安府鄜州辖,雍正三年(1725)废府,中部属陕西省西乾鄜道鄜州直隶州辖。民国初,中部县属陕西省榆林道辖,废道后直属陕西省长公署辖。
  三十三年(1944)因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将中部县更名为黄陵县,县治设上城。1948年5月成立了黄陵县人民 *** ,隶陕甘宁边区 *** 黄龙分区领导。
  1950年5月整编后属延安专区领导,治所仍设上城,1953年冬始移下城(今址)。1958年12月黄陵、宜君合县,县治设桥山下城,仍称黄陵县。
  1961年10月黄陵、宜君又分设,县名未变,县治仍设下城。1968年9月改延安专员公署为延安地区行政公署,辖黄陵县至今。
  4. 陕西黄帝陵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陕西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 之巅,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 批文物保护单位,有“天下第一陵”之称。
  陵前有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碑;轩辕庙内有程潜题写的“人文始 祖”匾额;碑亭内有 *** 撰写的《祭 黄帝陵文》石碑。据先秦文献记载,大约距今五千多 年前,黄帝受炎帝之请,联合打败了以 蚩尤为首的氏族集团,黄帝被推举为 “天子”。
  不久,炎帝和黄帝又发生冲 突,结果炎帝大败,黄帝成为黄河中下 游各部落联盟首领。经过兼并融合,到 战国时期已形成统一的华夏族,而华夏 族是汉族的前身,日后发展成为中国民 族的主体民族,所以中华民族称自己是 炎黄子孙。
  5. 秦始黄陵的历史故事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李期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他想,征集这么多人殉葬,必定会遭到百姓强烈反对。百姓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难保。但如不照办,得罪了春始皇,自己必死无疑。想来想去,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也有道理,就改变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几天后,李斯从民夫中挑选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如若不然,定杀不赦。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瓦,谁也没有烧制过陶人陶马,他们试烧多次都没有成功。一百多名工匠因此被砍了头。在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一个办法,在临死之前告诉了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亲后,便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烧成以后再组合。采用这个办法后,陶人陶马终于烧制成功了。 
  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夜又继日,把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丛部烧制出来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以后,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工匠们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枢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取赏金。可怜那些为修建秦始皇陵墓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他们刚刚走进陵墓,便活活地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传说只有一个小伙子逃出来,他就是第一个把陶俑烧制出来的人。因为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是他修砌的,所以当他见情况不妙时,便钻进了水道,直到天黑时才逃出来。后来他流浪中关,依靠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关中放面的器具)为生。直到如今,这些陶制品在关中农村还很受欢迎哩。
  6. 黄陵历史变迁历史人物记载   有史记载的黄帝祭祀最早在战国初期,秦灵公三年(公元前422年)恢复祭祀黄帝和炎帝。汉武帝即位初年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规模最宏大。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臣祭祀,并带上他亲笔写的祭黄帝”御制祝文”。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康熙亲笔用满文写了祭黄帝祭文,同汉文翻译一并刻在石碑上。1912孙中山自撰并书写了祭陵祠,委派十五人祭黄帝陵代表团祭陵。1937年,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1949年后中央多次派员到黄帝陵祭祖。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寻根祭祖,纷纷来到黄帝陵。1992年8月,黄帝陵整修工程破土动工。陕西省 *** 开展'崇敬始祖、奉献爱心'捐资活动,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捐助。黄帝陵基金会共收到海内外各界团体、民众捐资三千多万元人民币。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之心、怀祖之情如沮水长流。
  7. 秦始黄陵的历史故事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 
  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来大量民夫。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令李期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见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他想,征集这么多人殉葬,必定会遭到百姓强烈反对。百姓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难保。但如不照办,得罪了春始皇,自己必死无疑。想来想去,只好上书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如此众多童男童女殉葬,必使天下骚乱,不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也有道理,就改变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制规模宏大的出巡仪仗队,而且要求烧制出的陶人陶马要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几天后,李斯从民夫中挑选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如若不然,定杀不赦。 
  但是这些工匠只会烧砖瓦,谁也没有烧制过陶人陶马,他们试烧多次都没有成功。一百多名工匠因此被砍了头。在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一个办法,在临死之前告诉了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亲后,便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制,烧成以后再组合。采用这个办法后,陶人陶马终于烧制成功了。 
  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夜又继日,把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丛部烧制出来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这些陶俑排列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以后,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工匠们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枢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取赏金。可怜那些为修建秦始皇陵墓流血流汗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他们刚刚走进陵墓,便活活地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传说只有一个小伙子逃出来,他就是第一个把陶俑烧制出来的人。因为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是他修砌的,所以当他见情况不妙时,便钻进了水道,直到天黑时才逃出来。后来他流浪中关,依靠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关中放面的器具)为生。直到如今,这些陶制品在关中农村还很受欢迎哩。
  8. 简述“黄帝战蚩尤”的历史背景   1.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黄帝姬轩辕的有熊夹在神农跟九黎两部落之间。当时这三个部落是黄河中游至汾水之间最为强大的,于是争霸战开始了,姬轩辕怕两面受敌,所以他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突袭神农部落,在阪泉郊野的大战中击败了神农部落。姬轩辕乘胜挥军渡过黄河,一直挺进到九黎部落的根据地涿鹿,会战在涿鹿郊野,这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中国神话学者将这场黄帝战蚩尤的大战神化,双方都动用了神仙法力,风伯、雨师都来参战。最后黄帝击败九黎部落,杀死蚩尤。这一著名战役使姬轩辕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酋长们称呼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帝”。黄帝者,黄色的土地。
  2.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3.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牛头双角又是传统的龙文化里的龙角有相同之处。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约在5000多年以前,黄帝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 ,蚩尤战死,东夷九黎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9. 延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啊   历史名城: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邻,西面与甘肃接壤。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五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夏朝,延安属商州之域。
  春秋战国时期延安先后属白狄、晋、魏、秦国所有,秦汉属上郡所辖。魏晋南北朝,延安先后纳入前秦、后秦、大夏的版图。
  隋朝大业军间始设延安郡,唐宋为延州,明清为延安府,民国期间属榆林道。建国前,延安为陕甘宁边区首府。
  1935年至1948年,延安曾是 *** 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建国后成立延安地区。
  1982年延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方面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轩辕黄帝陵、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子长钟山石窟等;在自然景观方面有延安黄河壶口瀑布、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等。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特殊位置,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 *** 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稼坪; *** 中央旧址凤凰山;以及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等地。
   延安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著名的有陕北民歌、安塞腰鼓、上元转九曲等,这些都为陕北农民喜闻乐见。 延安属于暖温带,年平均气温为9.3oC,夏季的延安城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这里每天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你不妨准备几件稍厚些的衣服。
  每年的7、8、9三个月是旅游的最佳时间。 *** 在延安的读书生活 我们在参加编写中国人民 *** 历史资料丛书和军队高级将领传记的过程中,曾到过一些革命纪念地收集历史资料,并采访了一些革命老人和专家学者,获益匪浅。
  深感编写史书和传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在革命圣地延安采访到的一些关于 *** 在延安时期读书生活的轶事,尤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从凤凰山到杨家岭,从枣园到王家坪, *** 曾经使用过的书桌、书架、书箱等物品,都摆放在他的故居里。身临其境,在 *** 居住过的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仿佛能见到他博览群书、勤奋笔耕的身影。
   1937年1月, *** 到达延安后,通过各种渠道从 *** 统治区购买了各类书籍和报刊,后来,他的书逐渐多起来了,直到他的书架和床上都摆不下了,只好在离他住处不远的一间平房里放了一些书,并由专人替他管理。后因日军的飞机轰炸延安,他又将存放在平房里的书转移到一个比较深的窑洞里,保护起来。
   *** 读书学习和写作时非常专心,当时,延安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天也很冷,有时他的手脚都冻麻了,便放一盆炭火在桌子底下,炭火经常把他的棉鞋烧坏,他把棉鞋上的火熄灭后,继续坚持读书写作。 在延安枣园 *** 故居的办公桌上,还放有一根铁条,这是在大生产运动中,延安炼出的第一炉铁的样品。
  当时,延安人民怀着喜悦的心情,把这根来之不易的铁条样品敬献给 *** ,并向他报喜。 *** 十分珍爱这根铁条,爱不释手,并把它摆放在案头。
  既作镇尺用,又用于健身。有时候 *** 写作时间长了,手指发酸时,他就拿起这根铁条握一握,使手指放松一下再继续写作。
   在延安杨家岭 *** 的窑洞里,摆放着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一个书架和一个木箱,还有一些小木凳。 *** 习惯于晚上通宵的学习和工作。
  当时延安没有通电, *** 晚上写文章和批阅文件,都是点着蜡烛照明,昏暗不稳的烛光使眼睛非常疲劳。他感到累了,就用双手干洗几下脸,揉一揉双眼,再到窑洞外活动活动腰腿,走一走,又回到窑洞继续写作,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才睡觉,上午10时起床继续学习和工作。
   据几位革命老人回忆,每到星期三晚上, *** 都约10来个人,在他自己的窑洞里开哲学座谈会,当时,参加的有何思敬、艾思奇、任白戈、徐懋庸、许光达、肖劲光、陈伯钧和郭化若等人。他们围在一支蜡烛前,漫谈马列主义哲学。
  每次都是 *** 亲自主持,并事先指定一个报告人,准备好发言提纲,作中心发言,然后让大家发表意见。 *** 对每个人的发言都认真听,并作笔记。
   *** 酷爱学习马列主义哲学,引起了许多中高级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初步形成了党政军干部学习哲学的热潮。 *** 还经常到红军大学(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去讲课,他讲哲学深入浅出,讲得非常生动、活泼、有趣。
  他历来都是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两句成语统一起来,认为教学相长。 *** 在刻苦学习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还把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本和讲堂上解放出来,他竭尽心思不断地把唯物论辩证法用通俗、易懂、易记的语言传播出来,创造性地发展了辩证法的许多方面,如“矛盾的特殊性”、“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一分为二”、“要抓主要矛盾”、“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和“总结经验、提高认识”等等。
   *** 勤奋地刻苦地钻研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始终立足于与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相结合,对马列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 *** 在延安住了10。
  1. 要黄陵县的本土文化资料   黄陵地处陕西省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综合发展优势。
  全县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6镇1乡3个社区服务中心,191个行政村。
   黄陵县 丰饶的资源是黄陵的最大优势。一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全县土地面积348万亩,农耕地34万亩。覆盖面积64%的西部林海为陕西五大林区之一。
   蕴藏其中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总储量27.3亿吨,年原煤产量2500万吨以上,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陕西四大煤田之一;二是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黄陵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属黄陵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果园面积20万亩,年产26万吨以上,是全国绿色苹果示范基地和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黄陵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1.5%以上。三是人文资源得天独厚。
  黄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黄陵人文景观独特,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目前拥有8个国字号招牌,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
  县境内有仰韶文化遗址276处。名冠天下的轩辕黄帝陵,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号古墓葬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天下第一陵”之美称。
  簇拥黄帝陵的八万余株古柏,为全国最大的古柏群,是凝聚中华心魂的稀世瑰宝。境内还有逶迤千里的秦直道,巧夺天工的宋代石窟等,与黄帝陵庙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景观。
  四是民间艺术源远流长。黄陵面花、黄陵龙鼓、霸王鞭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黄陵县属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略呈倾 黄陵县 斜,分为西部梁峁、川道河谷、东部塬面三个地貌单元,平均海拔1200米。
   印池(龙池) 系由沮河古道改建而成,占地300余亩,蓄水量46万立方米,满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若在皎洁的月光下,则更显得纯净素朴,自古有“桥山夜月聚风光”之美誉。
  而印池四周,碎石铺路,柳树成荫,更是一幽美去处。传说黄帝总在此淘洗玉玺大印,对面即为黄帝置印的印台山。
   黄帝脚印 凡是来黄陵县谒陵拜祖的人,几乎都要到轩辕庙院内看一看黄帝的脚印。这双脚印留在约一米见方的青石上。
  看的人总爱把自己的双脚,放在黄帝脚印上试一试,用他们的话说,这是“踩着黄帝的脚印前进。” 黄帝的这双脚印为什么能保存到今天?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相传黄帝时期,当初没有衣帽,更没有鞋袜,不是用树叶遮体,便是以兽皮缠腰。黄帝也和其他的群民一样,腰间缠着兽皮,光着脚板,长年累月奔走各地,为民造福。
  每到冬天,天寒地冻,黄帝出外巡察时伤脑筋光着双脚。 后来,胡巢和于则发明了了帽子和木屣,有人给黄帝也做了一双木屣。
  穿起来虽比光着脚板走路好多了,但行动却有些不便,出外巡察、上山狩猎仍不能穿。到了冬天,有人给黄帝也做了一双木屐。
  穿起来虽比光着脚板走路好多了,但行动却有些不便,出外巡察、上山狩猎仍不能穿。有年冬天,黄帝出外回来,脚冻烂了。
  穿木屐不方便,黄帝身边的一位名叫素雀的女子偷偷用麻布给黄帝缝了个布筒。黄帝在脚上试了试,太短小了。
  根本穿不上。即使如此,黄帝也不见怪,还表扬了素雀的创造精神。
  素雀却十分难过,有一次她去河边担水,发现黄帝独自一人从河滩走过,留下了深深的脚印,素雀仔细一看,心里亮了。原来黄帝的脚特别大,如果按脚印做下去,就不会再小了。
  于是素雀担完水,取来石刀,在黄帝脚印四周的胶泥上划了四方格,晒干后,捧回家,放在了石板上,然后按尺寸做成了一双软木作底、麻布作帮的高筒靴子。黄帝试穿后,觉得很满意。
  人类第一双高筒靴子就这样做成了。黄帝十分珍爱这双靴子,平时舍不得穿它,只是遇到节日或开庆功会时才穿上它。
   黄帝乘龙升天时,臣民们今璎藏在黄帝东宫。到了近代,这块刻有黄帝脚印的青石板被移到轩辕庙院内,一直保存到现在。
   祭祀大殿 轩辕殿位于广场北端在总高6米的三层石台上。功能性设施都建在隐蔽处,环境得以净化。
  殿院周围绿化工程独具匠心,用四季常青的成林侧柏为背景配以玉兰、丁香、连翘、迎春,强调春季景观,突出了清明时节桥山峨峨,沮水泱泱,翠柏参天。殿区融入桥山山林之中,庄严神圣,殿区内不设其他楼阁廊榭,而是凭借山川地貌与植被构成的大环境,体现出“大象无形”的境界。
  大殿檐下正中悬挂着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先生书写的隶体“轩辕殿”匾额。目前全国最雄伟、壮观的仿汉花岗岩建筑,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由36 根圆形石柱(高3.8 米)围合成40米X40米的才方形空间,柱间无墙,上履巨型覆斗屋顶,体现了“黄帝明堂”风貌。
  屋顶中央有直径14 米的圆形天光。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整个空间显得恢宏神圣而通透明朗,殿内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色花岗石铺砌,隐喻传统约“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祖国大地。
  整个轩辕殿形象地反映出“天圆地方。
   

5.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承载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历史价值在于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研究中华文化发展脉络、探索中华文化之源有独特作用。陕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唯一一座黄帝陵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号称“天下第一陵” ,又称“华夏第一陵”  ,“中华第一陵”。
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扩展资料
西黄陵县黄帝陵文物遗存:
1、祭祀保护碑刻
轩辕庙内现存祭祀保护碑刻124通,其中有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记事碑,元泰定二年(1325年)禁伐黄帝陵树木圣旨碑。
2、祭文碑刻
祭文碑刻46通,均是御制祝文,其中有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祭黄帝陵御制祝文碑,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祭黄帝桥陵碑,以及民国元年(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派代表团带上他新自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前往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的碑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陵 (陕西黄帝陵)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承载的历史价值是什么?

6. 历史上有什么关于黄陵有什么故事?

据古书说,黄帝姓姬,号有熊氏,又称轩辕氏、缙云氏。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葬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桥山。神话说,黄帝活到一百一十岁,在河南巡游,天外飞来一条黄龙,告诉黄帝说:你使命已完成,现在该归天了。黄帝于是骑上龙背,腾空环中华大地俯视一周,降落到桥山顶。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纷纷围拢跪拜,有牵着衣角的,有握住宝剑的,有抱住靴子的。黄帝牵挂尚未巡视的地方,立意离去,于是臣民大哭,声震四野。黄帝驭龙而飞,桥山臣民将黄帝的衣物、宝剑、靴袜等掩埋,起土成冢,作为永久拜谒纪念之陵墓,所以黄帝陵也叫衣冠冢。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出现在古史和传说里,纪念他的陵墓在全国各处有不少,著名的有七处。桥山的陵墓年代更久远,规模也更巨大,如今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于是,黄帝陵的碑和碑亭也便成为同类文物名胜中的珍品。

7. 黄陵的黄陵镇

封丘县黄陵镇建于1994年1月23日,位于东经114°40′,北纬35°,西距封丘县城21公里,东与山东省东明县隔河相望,北与长垣县接壤,南跨黄河大桥与古都开封连通,106国道擦境而过,滔滔黄河环镇东流。全镇人口32284人,面积5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225亩,辖30个行政村,137个村民小组。黄陵早在夏商时期就有记载。公元前16世纪,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第一次战例,即汤伐夏的“鸣条之战”遗址就在今黄陵镇境内。现在的黄陵镇平街村,为春秋时卫的阜邑,称为平邱,曾因公元前529年十二诸侯在这里参加兵车之会而得名。古今黄陵都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闻名遐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黄陵人转变思想观念,发展商品经济,跻身市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199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85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56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4936万元,财政收入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1元。全镇有国有、集体、联合体、私营四级企业一千多家,形成了以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制造装修等业为主的42种行业,从业人数1.34万人。有12个乡镇企业被市、县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两种产品出口,六种产品获省优、市优。黄陵镇建筑业久负盛名,素有“建筑之乡”之称,全镇11家建筑安装公司遍及北京、天津、太原、兰州、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地,建筑工人6400余人,固定资产2600万元。新乡市桐木板材加工厂,是市、县乡镇企业中的重点企业,有固定资产150万元,年生产标准出口板材2500立方米,创产值800万元,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封丘县食用菌专用塑料袋厂,有固定资产60万元,年创产值200万元,主要产品有食用菌专用袋、农用地膜、食品包装袋,以及其他工农业产品包装袋。该厂以产品种类齐全,质优价廉,重合同守信誉,受到山西、河北、安徽等省上百家用户的信赖。黄陵主要特产有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柳编也是黄陵人的一绝。黄陵镇由于地处黄河故道,属沙壤土质,适宜种植花生,所产花生素以品位好、颗粒大、产量高而著称。1990年以来,镇政府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花生生产,每年播种面积3万多亩,产量达到500多万公斤,成为封丘县出口创汇最多的农产品之一。黄陵镇交通通讯便利,西有贯通京广线的106国道,东有碾庄黄河码头,开封黄河大桥距黄陵镇11公里,公路运输四通八达。碾庄码头机船来往穿梭,成为连接山东的水上通道。黄陵镇通讯设备先进,500门程控电话可直拨全国各地。市场建设步伐大,集市贸易空前活跃。黄陵是自明代以来就是方圆数百里颇有名气的集镇之一,商品交易波及豫、鲁、皖三省36个县市,素有“小香港”美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黄陵集贸市场更加繁荣。为促进商品流通,镇政府自1992年以来,先后兴建、扩建粮油、百货、建材、家俱等专业市场,每到农历逢双日集会,市场人流不下数万人,日成交额高达百万元,年商品零售额近亿元。1993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黄陵的黄陵镇

8. 黄士陵的人物生平

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黄士陵出生在安徽黟县五都黄村一户书香人家。其父亲黄德华,字仲和,号印川,曾出任宁国府教授,喜诗文、擅书画、通文字训诂之学,著有《归田录》、《竹瑞堂诗钞》等多卷。由于家学渊深,耳濡目染,黄士陵自幼读书、写字、制印、绘画并举,更对篆学发生兴趣,八九岁即操刀习印,年未弱冠就已经在乡里成为知名人士。咸同年间,连年战乱。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与清军在黄村一带激战数月,兵燹所及,使黄士陵家境顿生变故。特别是父丧不久,黄士陵嫡出之兄,即提出分家,并要独占一半;黄士陵为二娘所出,其生母与士陵及弟妹共得一半。黄士陵之母为此气得自缢而死。按当地俗例,非正常死亡不得入祀祠堂,经黄士陵哭争,始获准暂厝於家祠。自母逝,黄士陵哀毁逾恒,卧母棺之侧守灵达半年,孝行闻於乡里。父母双亡,兄长分家,为了照顾弟妹生活,未及成年的黄士陵被迫离开家乡,前往江西南昌谋生。黄士陵48岁那年所刻的“末伎游食之民”印的边跋中写道:“陵少遭寇扰,未尝学问,既壮失怙恃,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计,溷迹市井十余年,旋复失业,湖海飘零,藉兹末伎以糊其口。今老矣,将抱此以终矣。刻是印以志愧焉。”这里所说“溷迹市井”,当指曾于南昌生活。在南昌他曾为一家书店誊写书签,也曾在照相馆当店员,也曾失业赋闲。大画家傅抱石1940年写的《关於印人黄牧父》(载《傅抱石美术文集》)一文中就有关于黄士陵这一段从金石书画艺的描述。抱石先生在文中还谈到:牧甫有位胞弟厚甫以擦笔画像驰名南昌,在董家塘小巷内设“澄秋馆”为人画像。牧甫先生失业後,就住在弟弟那里,靠卖字卖印生活。有一年农历十二月廿八日,有人拿了一本汉碑的拓本求售,索价八元,牧甫和弟弟正在吃饭,身无分文,也不顾弟妇的阻止,脱下皮袍,马上上当铺典了钱,把拓本买下来。热切追求艺术的寒士生涯,於兹可见。不久,他的书法受到江西学政汪鸣銮的赏识,为之传誉,因而得以结交当时不少社会名流。他不仅得到名家指点,而且观览了许多金石彝器和著录以及书画珍品,由此眼界大开学识大进。28岁左右黄士陵在南昌出版了《心经印谱》,这标志他印艺事业的正式起步。研究黄氏的学者当认为此阶段是黄士陵篆刻艺术的摹拟期。光绪八年(1882),33岁的黄士陵从南昌移居到广州。广州无论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南昌活跃,这对欲以鬻艺营生的黄士陵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在广州,黄士陵又结识了一批文士名士,如沈泽棠、梁肇煌、梁鼎芬、文廷式等,或延入府幕,或为座上客。特别是黄士陵结识了长善将军的儿子志锐。志锐者,字伯愚,光绪庚辰进士,後授编修,是瑾妃、珍妃的从兄。他们给黄士陵提供习艺的金石资料,在生活上也支持他。由于得到像志锐那样有力人物的揄扬荐举和大力资助,黄士陵才有机会在光绪十一年(1885)到十三年(1887)到北京国子监求学。在国子监期间,黄士陵主要致力于金石学。北京是文物荟萃之地,又得从盛昱、王懿荣、吴大澄等名家问学,他不仅开拓了视野,而且多年的印艺实践在国子监得到了理论升华。光绪十二年(1886)八月起,黄士陵以国子监祭酒盛昱之命摹宋本《石鼓文》。在北京三年,黄士陵广泛研求周金汉石,转益多师,从中领悟“印中求印”的不足,而努力探索“印外求印”的途经,作品出现了新的意趣。黄士陵的篆刻艺术开始出现独特的风格,这时“黟山派”篆刻艺术的雏形已经呈现。研究黄氏的学者认为此阶段是黄士陵篆刻艺术的蜕变期。三年后,两广总督张之洞、广东巡抚吴大澄在广州设立广雅书局从事经史的校刻。黄士陵应邀,又回到广州,参加广雅书局校书堂的工作。凡广雅书局所刻好几百种书籍,扉页的篆书,多出陵之手,遇上得意之笔,背面还写上『光绪某年黄士陵署』的字样。此间,黄士陵还抽出一定时间协助吴大澄辑《十六金符斋印谱》,撰集模拓;重刻《刘熊碑》。不久,吴大澄调河东河道总督,黄士陵仍留在广雅书局校书堂工作。广雅书院为张之洞所创办,院长梁鼎芬是牧甫的旧好,因此广雅书院特制的印有『广雅书院』的青砖,及印有『广雅』的瓦当,都是黄士陵手笔,乃至连藏书橱两门用磨沙玻璃磨制的『广雅』二字,也是他所作。还有《广雅书院教规》、《创建广雅书院奏摺》、《请颁御书扁额摺》的篆额,虽无题款,但一看便知是黄士陵的书迹。牧甫在校书之暇,鬻书卖印,生涯并不寂寞。这一次,黄士陵在广州停留了13年,经过长时期艰苦细致的探索,遍摹了古印和当时各名家印,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由此而成为名重岭南的篆刻和书画大师,其篆刻艺术对当时的岭南篆刻发展起了很大影响,时人称为“粤派”。研究黄氏的学者认为此阶段是黄士陵篆刻艺术的创新期,徽州篆刻——黟山派也就是此时正式形成。光绪二十六年(1900),黄士陵谢绝了多方人士的挽留,回到了故乡黟县,修筑了“旧德邻屋”。两年后,又应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端方所邀,带同大儿子黄少牧一道到武昌,协助端方从事《陶斋吉金录》等书的技术性辑著工作,端方的《陶斋吉金录》、《陶斋藏石记》,倾注了黄士陵父子不少心血。此时,黄少牧已有23岁,师承父学,通金石文字及书画篆刻,成为当之无愧的黟山派第二代传人。光绪三十年(1904),黄士陵归老故乡,从此不再复出。回乡以后,黄士陵对篆刻艺术的研究,一直没有放松过。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月开春,他还刻了一方『古槐邻屋』的印章。宣统元年(1909)年,清代印坛的一代宗师黄士陵逝世,享年61岁。“黟山派”篆刻艺术创始人黄士陵,治印最初受邓石如和吴熙载影响,以后日渐成熟,逐渐脱开某家某派风的约束,从古玺和商周铜器文字里推陈出新,为篆艺继承传统开拓了一条全新的路径。特别是他突破了笼罩艺坛多年的皖、浙两大流派,创立了独具一格的“黟山派”,在徽州篆刻低谷之时脱颖崛起,在徽州篆刻衰竭之际独树一帜,使徽州篆刻走向第三个高潮。在章法上,“黟山派”篆刻讲究疏密、穿插,仿佛匠心独运,又好似随手拈来,密字清疏,意趣横溢;大胆开拓篆刻取资范围,彝鼎、权量、诏版、泉币、镜铭、古陶、砖瓦、石刻等,都被溶铸到印章艺术中,使之作品不少带有鼎彝、镜铭等文字风味,看似平常,却变化无穷。在刀法上,“黟山派”篆刻大巧若拙、归真返朴,黄士陵改切刀为薄刃冲刀,完全遵照传统,执刀极竖,无异笔正,每作一画都轻行取势,猛辣刚健、洗练沉厚,每一线条的起讫,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运刀气韵和线条的美感都非常强烈。“黟山派”篆刻艺术还体现在印章边款的镌刻上,边款独具一格,以单刀拟六朝楷书款刻,沉厚而又棱厉,一如其书,或大或小,无不有笔有墨,大者每见沉雄,小者时露秀雅。更可贵的是,黄士陵后期不少印章的边款是其子黄少牧所刻,其布局、刀法无不与其父形神略具。傅抱石先生曾评论黄士陵的印艺说:“我个人往往以为他的印,刚而有余,但变化不足以副之。若把书法作譬,他似是颜鲁公而绝非赵文敏;把画作譬,则密近‘院体’在‘马’、‘夏’之间,而不是石格与梁楷。他的朱文胜过白文,他的小印胜过大印。他既能在细微处显出功力,又能在承转间芟去支蔓。任你如何的天禀,可以学徐三庚很快得名,然不能短期蹈袭他的步履。他的可贵在此!他的可敬在此!他的可惜,我看亦复大半在此”。名重东南、包誉海外的“黟山派”开宗大师黄士陵,是中国晚清时期成就很高的书画篆刻家。 黄士陵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师承皖派邓石如,融皖、浙两家之长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黟山派”。他的篆刻艺术,取法于秦玺汉印,取材于钟鼎、钱币、诏版、碑额、砖瓦等文字,各体悉入,无格不备,兼收并蓄,熔于一炉。黄士陵,字穆甫,出生于黟县西武黄村,父亲黄仲和能诗文,善篆刻。黄士陵幼承庭训,20岁时,他的篆刻在黟县就有了一定名气。后父母双亡,为求生计,也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篆刻艺术有所长进,他带着弟弟黄厚甫去了南昌。在南昌,黄士陵谋生之余,常为居所附近的一家书店写书签,以换取免费借阅图书的方便。不料,竟是那小小书签上的金石书法,成了他扬名发迹的桥梁。 当时,江西学政汪鸣銮,无意之中看到黄士陵写的书签,这位酷爱金石书法的学政大人,独具彗眼,认定黄士陵功底深厚,天分极高,前途无量。得力于这位学政大人的宣传,黄士陵结交了众多学者名流,并随当时金石名家盛昱、王廉生、吴大徵出游,遍览各地所藏金石原器、著录和书画珍品,从此学识大进。1888年,吴大徵调任湖南,黄士陵继续留在广州,帮助著名学者梁鼎芬从事金石书法学术研究,并应湖广总督张之洞邀请,在广雅书局担任校对。黄士陵在广东的艺术活动,是他在岭南及东南亚地区异军突起,名声大噪的关键。他的许多作品,当时在岭南、香港、日本、东南亚各国,即被作为艺术珍品而收藏。奇怪的是,黄士陵在其艺术成就极其辉煌之时,却悄然隐退回到家乡,不再以艺术作品面世。作为晚清印坛开宗立派、成就极高的艺术大师,黄士陵的隐退,无疑是中国金石书法艺术界一大损失。后世人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促使黄士陵做出急流勇退的痛苦抉择? 黄士陵曾有“倦游窠主”的别号,也许是因为在外奔波数十年,身心交瘁,神思困倦,病体不支而回到家乡休养生息;也许是他在艺术创作道路上,遇到了某种难以突破的“极限”,而要突破这种“极限”,通向登峰造极,还须再下一番功夫,积蓄力量作最后冲刺。这从他回到家乡后,仍然勤奋学习,潜心于研究,或许可以得出判断。西武乡关麓村一些老人回忆,据他们的前辈介绍,隐居家乡的黄士陵,闻说关麓村建造宗祠“世德堂”时,曾延请沿江一带有名工匠,雕刻了大量石雕艺术精品。黄士陵一连十余天,每天清晨夹着草席,步行数里来到关麓村,屏神静气端坐在汪氏宗祠前,默默地临摹、揣摩。以黄士陵当时的名气、声望,暮年尚能如此勤学,令汪氏族人无不感到钦佩,并以此策励自己的子孙后代。黄士陵的隐居,还可能与当时封建社会重功名、轻学术有关。黄士陵在广东从事学术活动期间,作为巡抚吴大徵的幕僚,与当时两广总督端方、湖广总督张之洞过从甚密。吴大徵曾劝黄士陵捐纳为官,遭到黄士陵婉言拒绝。以黄士陵当时的社会地位,和那些强有力的政治靠山,如果肯涉足宦海,实在是探囊取物。但当官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终生矢志的金石学术研究,在当官与学术研究两者之间,他毅然选择的是后者。 然而,在视功名为读书人终生奋斗的最高目标的封建社会,黄士陵这种“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品格,很可能为世俗所不容,这样就有可能迫使黄士陵退隐故里,恪守自己的人生信条。1908年,黄士陵病逝家乡。作为清朝政府封疆大吏的两广总督端方送来挽联,联文为:“执竖椽直追秦汉,金石同寿,公已立德,我未立言;以布衣佐于卿相之间,富贵不移,出为名臣,处为名士。”挽联中透出这位权倾一方的清廷重臣,对一位潜心于学术的平民百姓的无限钦慕。想当官的人,往往羡慕那已经当官的人;而已经当官的人,却又往往羡慕那不想当官、淡泊功名,只想一心一意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的人们。世间之事竟是如此奇妙!黄士陵泉下有知,读到端方这幅楹联,一定会感到欣慰,庆幸自己走对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