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都有哪些人获奖呢?

2024-05-05 13:24

1. 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都有哪些人获奖呢?

据相关消息报道,第三届科学探索奖护角名单正式揭晓,在这份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他就是东阳籍科学家吴刚,当然除了他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科学家。在这份榜单里面,都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最小的才32岁,真的是后生可畏。之所以设定这个奖项,也就是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愿意去探索,愿意去发现。这样才能为我们祖国的进步提供更大的助力,所以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赞的,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首先是,带来新的发现。我们知道,社会在进步,那么我们人类的思想也要跟着进步。我们要勇于探索,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新东西。而且这些新东西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只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东西出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越来越完善,也能够越来越进步。
其次,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我们来说,每一次探索发现,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是一次改变。因为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会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无论是方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影响都是非常的大,所以我们要极力推进这项事务的落实,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保障,也能够更好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毕竟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就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当然他本身所获得的成就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还会有一定的金额奖励。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去争取,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进来,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发现。

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都有哪些人获奖呢?

2. 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这一奖项是由谁发起的?

这一奖项是腾讯公司总裁以及众多科学家共同发起的公益奖项。
自从科学探索奖成立以来,45周岁以下的青年研究学者和科学家的成就得到了认可。只要相关科学家的年龄和各项标准符合奖项的标准和要求,这也使得多位科学家可以获得奖项的肯定。我国科学领域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尤其是多位科学家已经在众多的领域展现了非同凡响的能力。
事实上,科学家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明星的知名度,尤其是没有获得奖项肯定的科学家。明星可以通过流量和营销获得大众的认可,而科学家却需要通过漫长的研究获得重要奖项的肯定。我国大力培养专业的科学家,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内科学技术水平。

45周岁的青年科学家的成就得到了肯定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但是每一个人都要在事业发展或者科学研究领域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汗水。或许我们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想要的成就,但是成就越高的科学家获得的奖项肯定也就越多。虽然科学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奖项,但是大部分科学家通过获得奖项可以被更多的人熟知。

奖项并不是唯一的成就,科学家没能得到奖项,也不要灰心气馁许多科学家研究一生,可他们却并没有获得非常成功的研究成果,甚至知名度远远不如预期。事实上,每一个奖项的肯定和判定标准不尽相同,谁也不可能保证自己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奖项。更何况,奖项只是衡量自己在某一个阶段的成就,而并不能衡量自己一生的成就。如果科学家没有轻松的获得奖项,科学家也应该集中精力研究事物,而并非因为长相而失去自信心。

总的来说,第三届科学探索奖的名单已经公布,无论科学家是否成功获得该奖项的肯定,科学家的努力值得我们尊重,科学家在科研事业上的努力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大家千万不要觉得科学家只要得到了奖项,科学家就不用继续研究特别复杂的科学技术。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为一生,他们会时时刻刻研究某一项技术,并不会半途而废。除此之外,科学探索奖的发起人为马化腾以及科学家,该奖项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3. 荣获2015年度中国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是谁

  自2000年至2014年,共有25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包括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叶笃正、吴孟超、吴征镒、闵恩泽、谢家麟,等。

  其中,2002年度、2006年度和2014年度,都只有1位科学家获得最高科技奖;2004年度,最高科技奖首次空缺。

  2015年度最高科技奖为何再次空缺?

  “对此我们只能表示遗憾。”据负责评审具体事宜的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介绍,“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来的。”

  据介绍,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制不同,国家最高科技奖采取的是推荐制,有推荐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其他单位和科学技术专家。

  据该负责人介绍,有资格推荐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机构和专家共有130多个。通过上述渠道推荐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候选人共有9名,第一轮评审从中选出3名候选人;在第二轮评审中,3位候选人的得票数均未过半,其中有的就差“一两票”。

  “国家科技奖一直遵守‘宁缺毋滥’的原则,最高科技奖更是如此,不能降格以求。”该负责人介绍,最高评审委会的专家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这3位候选人虽然都很优秀,但距离最高奖还有一定差距。

  一位参与评审的专家表示,今后国家最高科技奖“空缺”可能会成为常态。

  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最高奖?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为何未能获评国家最高科技奖?

  1969年1月,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青蒿素的研究工作,1971年10月4日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此后的时间里,她还参加了青蒿素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充分证明了抗疟疾的有效性。

  其实,早在2011年,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这年9月,美国拉斯克基金会把当年的临床研究奖颁发给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拉斯克奖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屠呦呦是该奖设立65年来首次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在2011年的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这样评价屠呦呦: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被国际同行誉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她荣获拉斯克奖后,不仅蜚声国际,在国内也引发广泛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致贺信:屠呦呦研究员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展示了中医药学的科学价值,体现了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奋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

  “我们只能说,我们是严格按照评选程序办事。”据国家科技奖励办负责人透露,在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过程中,没有个人或单位推荐屠呦呦。

荣获2015年度中国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是谁

4. 第9届科学探究得奖结果

2015年9月15日——10月26日,我校学生在科学组老师指导下参加了武汉市第九届科学探究大赛。该比赛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比赛前会给学生准备八个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在选择好课题之后开展自主探究,并完成研究报告。“小课题研究”可以是学生独自一个人完成,也可以是由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我校学生历经一个多月严谨细致的自主探究,最终提交的20份研究报告中有13份获得了一等奖,5份获得了二等奖,1份获得了三等奖。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505   明天仁          《寻找蜗牛呼吸的气孔》
505   谭珞霏          《延缓生姜发芽方法的研究》
506   程张恒          《对小白鼠生活习性方面的研究》
506   唐泳思          《延缓大蒜瓣发芽方法的研究》
601   陈潇雨          《延缓大蒜瓣发芽方法的研究》
601   杨歆玥          《延缓生姜发芽方法的研究》
601   杨知晓 刘欣雨   《延缓生姜发芽方法的研究》
602   吴宇悠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603   乔琛晰          《延缓大蒜瓣发芽方法的研究》
603   伍若华          《对辣椒果实生长发育的观察研究》
605   熊悦涵 高子璇   《延缓大蒜瓣发芽方法的研究》
605   高正昊          《植物在不同酸碱性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606   刘璟涵 邹雨杉   《延缓生姜发芽方法的研究》
二等奖:
601   刘伊婷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601   赵贺泽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603   柯绍仪 张熠晨   《土壤酸碱度对小麦发芽及生长影响的研究》
604   曹怡成 揭予乐   《对小仓鼠生活习性的研究》
604   林慧恩          《对小仓鼠生活习性的研究》
三等奖:
601   杨可乐          《豚鼠识数吗》

5.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是谁?

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1920年生于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吴良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是谁?

6. 2011获中国科技最高奖的两位科学家是谁 及其成就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位科学家是: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
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0年代,他基于国内的工业基础,领导建成亚洲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研制总投资只是国外同类装置的十分之一。这是亚洲第一台产生激光并实现饱和振荡的装置,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及西欧之后实现红外自由电子激光饱和振荡的国家,奠定了我国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发展的基础。这一重大突破受到国内外科技界的广泛重视,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
2000年,谢家麟院士突破加速器设计原理,将电子直线加速器几十年沿用的三大系统精简为两个系统,简化了加速器结构,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经过四年努力,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简易结构加速器样机,验证了设计理论的可行性,并申请了国际专利。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
成就: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做出重要贡献。专著《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中华复兴社出品 希望能帮到您 欢迎讨论~

7. 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谁?

谢家麟,   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1920年生于哈尔滨,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51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1955年后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吴良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1922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是谁?

8. 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的历届获奖者

第一届(1992年)  获奖者  提名奖  数学:堵丁柱  数学:彭实戈  物理学:张泽  物理学:杨卫  天文学:卢炬甫  化学:周其凤  化学:赵玉芬  生命科学:邓子新  生命科学:盛承发  地球科学:李乃胜  技术科学:谢和平  技术科学:曾烈光  第二届(1994年)  获奖者  提名奖  数学:王诗宬  数学:袁亚湘  物理学:杨卫  物理学:王牧  天文学:武向平  天文学:武向平  化学:白春礼  生命科学:张爱民  生命科学:王志新、陈竺  地球科学:张毅刚  地球科学:穆穆  技术科学:朱明  技术科学:陈肇雄、郭雷  管理科学:席酉民  管理科学:陈玉祥    第三届(1996年)  获奖者  提名奖  数理科学:郑泉水、袁亚湘  数理科学:沈保根  化学:李静海  生命科学:屈良鹄  生命科学:樊代明、陈剑平、张亚平  地球科学:郑永飞  地球科学:朱日祥  技术科学:樊建人  技术科学:卢柯、郑南宁、瞿金平    管理科学:席酉民    第四届(1998年)  获奖者  提名奖  数理科学:张杰、张继平  数理科学:符松  化学:李灿  化学:赵新生  生命科学:张启发、郭亚军、王宪  生命科学:贺福初  地球科学:郑永飞  地球科学:杨长春  技术科学:魏炳波、周玉、杨义先  技术科学:孙恒虎  管理科学:唐小我  管理科学:黄季焜  第五届(2002年)  获奖者  提名奖  数理科学:佘振苏、赵刚  数理科学:李嘉禹  化学科学:谢毅  生命科学:冯明光  生命科学:贺福初、宋微波、蒋华良  地球科学:邵明安  地球科学:丁仲礼  技术科学:李卫  技术科学:马伟明、陈左宁、许宁生  管理科学:汪寿阳  管理科学:黄季焜    第六届(2006年)  获奖者  提名奖  数理科学:卢天健、潘建伟  数理科学:陈志明  化学科学:宗保宁  化学科学:江雷  生命科学:王岩、曹雪涛、曾益新  生命科学:邹学校  地球科学:朱敏  地球科学:侯增谦  技术科学:马军、许京军、翟婉明  技术科学:王小云    管理科学:黄海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