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与晋商的区别

2024-05-09 21:25

1. 徽商与晋商的区别

1,晋商对经理人的考核主要针对其宏观把握局势的能力。“经理聘用之前,先由财东对此人进行严格的考察,确认其人有所作为,能攻善守,多谋善变。”(李宏龄:《同舟忠告》)而徽商更强调经理人的理财能力,对备选人的财务管理能力要求甚高,即所谓“举资负授诸掌计者,坐受成”。此外,工于心计和节俭自律也是徽商选择经理人的标准之一。 2,晋商、徽商均通过实践锻炼来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培养考核来选拔人才,但二者在选才范围上存在差异。晋商选人主要以同乡为主,条件近乎苛刻,没有通融的可能。李谓清《山西太谷银钱业之今昔》载:晋商选拔人才,“年龄必须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身高须满五尺,家世清白,五官端正,毫无残缺,语言辩给,举动灵敏。须仪态大方,习于礼貌,不惮远行者方为合格。”徽商选用人员大多来源于同族。一方面注重考核个人勤苦、谦和、忍耐、变通、俭朴、知义理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家族的利益,《茗州吴氏家典》载:“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族众或提携之,或从其他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勿使游手好闲,致生祸患。”  3,徽商繁盛于明清,晋商繁盛于清代中期。 4,在经营理念上:晋商重钱不重官,“学而优则商”,从小就教育孩子怎样赚钱;徽商重官不重钱,赚钱为做官,从小就教导孩子为官,把成功希望寄托于官场上。 5,在经营内容上:晋商以票号为主,兼营北方所需的粮、棉、盐、茶叶等。徽商崇尚文化,亦儒亦商,培育“贾而好儒”的品格,主要以钱庄为主,经营盐、茶、木,或以丝绸、粮食谋取大利。 6,在地域上:晋商的主要经营范围是通过走西口,向晋北、内蒙及以北等地发展;徽商主要在两淮、江浙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顺运河或海路北上至京津地区。 7,在经营方法上:晋商以小胜大,往往是从小商小贩作起,精打细算,资本逐步积累,稳定发展,且各成体系;徽商则以观察入手,投机取巧,互相联合,形成商帮。

徽商与晋商的区别

2. 古代晋商与徽商的区别

1、所指的人不同: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为三大商派之一。
2、经营方式不同: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等最为著名,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3. 求问晋商与徽商有什么区别?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作为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曾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和葡萄牙。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徽州素称“东南邹鲁”,生于斯、长于斯的徽商,一个显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徽商的本质是儒商。徽商研究是徽州文化研究中的不朽课题,向为海内外学者所关注。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期间,晋商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优秀的商业文化,广拓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经营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金融等的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称雄国内商界长达500年之久。

求问晋商与徽商有什么区别?

4. 古代晋商与徽商的区别是什么

古代晋商与徽商的区别1、所指的人不同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为三大商派之一。2、经营方式不同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等方面。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等最为著名,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5. 古代晋商与徽商的区别?

1、所指的人不同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为三大商派之一。
2、经营方式不同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2、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从周秦到隋唐,尽管山西已出现一些大商人,但比较其它地方商人,并无突出地位,无一定组织.还未形成一种商人势力。
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晋州、潞州、泽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为北都,跨汾河两岸,商业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商

古代晋商与徽商的区别?

6. 晋商、徽商是什么朝代的?

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徽商逐渐衰亡。

7. 晋商与徽商的发展史

  在春秋战国时期,山西地区的商业活动就已经非常频繁了.据司马迁的记载,战国时期的范蠡,猗顿,白硅等人,是中国最早的几位富商大贾,其中猗顿经范蠡指点到晋国西河(山西,陕西省界上自北而南的一段).数十年间胜于王侯,后来人们更将猗顿视为山西最早的也是最好的商人!而白硅与范蠡一起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一说.猗顿与白硅这两位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富商大贾,都与山西有着不解之缘.
  到了汉,隋,唐,宋,元几朝代,随着并州(今太原)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突出,山西的商业活动呈现出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繁荣景象!值得一题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就是河东道太原府文水县人,她父亲就是文水县一位经营木材生意发达的富商,他在李渊,李世民父子太原起兵的关键时刻,不计较后果出重资襄赞.李唐王朝建立之后,武则天的父亲被封爵任官,担任过工部尚书,荆州都督一类的官职(我想武则天能够进宫,这也是重要原因吧!).还有就是到过山西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到,山西的"商业相当发达,各种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在武器和其他相关军需更加出名.葡萄数目也很多,葡萄产量十分高,其他水果也很丰富.由于大量种植桑树,养蚕业极为发达".
  山西商人有着悠久的经商传统和丰富的商战经验,一旦出现良好的商机,这种传统和经验就会聚合成巨大的能量爆发.山西人善于经商的传统与明清晋商的崛起有着一定的关系,是晋商崛起的土壤!
  那么,晋商的发展机遇是什么?在当时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在明朝政府建立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洪武三年(1370),政府实行了开中盐法(当时的盐业是由朝廷经营的),为明朝时期晋商崛起创造了重要的机会.何谓开中盐法?"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因为当时明朝政府刚刚建立,溃败大漠之中的元蒙残余势力不断南下骚扰,为了维护北方地区人民百姓的安全和国家主权成为了明朝政府的当务之急!明朝政府只好沿蒙汉旧长城一代修筑工事和驻扎大军,然而如何保证驻军的物资供应,这是明朝政府必须解决的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因此,明朝政府颁布了"商人按照政府的指令把额定的粮食运到北边重镇,才能得到政府颁发的食盐专卖凭证,然后携带盐引指标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盐引,再到指定地点领取食盐,商人不得用些金银直接购买盐引,以此保证北方边军对粮食等大批物资的需求."(引自<天下晋商>孙丽萍著)
  可以说"开中盐法"的实施,对山西商人来说是一个决好的发展契机.山西商人从明朝初期开始不断的往边关输送粮草,取得河东,长芦和两淮盐的专卖权,然后到指定地点去行销,去牟利.可以说,山西盐商是最早把经营范围扩大到全国的专卖商!
  晋商的兴盛,除了国家政策的因素外,还有两个条件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山西有着丰富的物资如盐,铁,绸等可交换;有着十分有利的地理优势.到了洪武后期,政府取消了铁业官营政策,山西民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整个明朝时期,山西的盐商,铁商,绸商都是闻名全国的.加之,明朝迁都北京后,山西成为护卫京师的重要屏障和战略要冲;从商业发展的地理优势上看,山西是长城内外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这就给晋商以最大的机会"走西口"和进入国际市场!
  明朝后期,晋商与蒙古人民开始了大批的贸易合作.晋商把茶,生活用品运到蒙古草原从而换取马,牛,羊等!后来,明朝政府鉴于边镇官吏和戍边兵卒同边商勾结走私难以禁绝,而蒙古势力由日益强盛的实际状况,于正统三年(1438),允许在大同边镇上定点开设马市.虽然后来马市几禁几开,但还是阻挡不了汉蒙的经济贸易进一步的扩大和加深.晋商的资财,有相当一部分就好似晋商垄断了清代民间对蒙贸易所得.山西祁县人范家在张家口开设的商号兴隆魁,清处开张,清末倒闭,就是歇业时,员工也有七八百人.祁县和太谷人合伙创办的大盛魁商号(朋伙帮衬和合作,是晋商形成商帮劲旅的重要手段和经营管理模式!)在与蒙古贸易的鼎盛时期,仅驼队的骆驼就有一两万峰,大盛魁大伙计,职员在商家鼎盛时期达到了六七千人之终.有人曾形象的比喻当年大盛魁的财产用50两重的银元宝可以从库仑到北京铺出一条大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晋商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与之自身的财力的强大!
  其实,晋商和商业资本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国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人从陆路对俄贸易,山西人最早.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其中规定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均可越界往来互市,从此晋商就开始了对俄贸易活动.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签定后,此后杂恰克图建立了中俄贸易口岸市场.这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可看出,乔致庸南下贩差北上恰克图.
  在恰克图进行贸易时,政府不收市税,商人因此获利颇丰.此中情况一直延续到晚清咸丰年间.山西商人在这里积蓄了大量的资本,为山西票号的兴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仅在恰克图一地,就有实力雄厚的山西商号30余家,其中榆次常家的大德玉,大美玉等"玉"字商号,占有特别重要的一席之地.另外还有祁县乔家的恒隆光商号,太谷曹家(乔致庸的大嫂的娘家)的锦泉涌,锦泰亨等商号.除了对俄贸易外,晋商与朝鲜,日本等紧邻国家也积极展开贸易,谱写了晋商国际贸易的一段历史.

  徽商的发展史:http://baike.baidu.com/view/51099.htm

晋商与徽商的发展史

8. 晋商是什么?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时,木材商人武氏从财力上大力资助,李渊父子的就是凭借当时天下最精华的太原军队和武氏的财力开始夺取全国政权。晋商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国内势力最雄厚的商帮。世界经济史学界把他们和意大利商人相提并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一时期,晋商雄居中华,饮誉欧亚,辉煌业绩中外瞩目。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晋商称雄过程中,晋商一共树有3座丰碑,那就是驼帮、船帮和票号。

扩展资料:
晋商成功的根源在于“诚信”和“团结”的商帮政策。晋商的辉煌人物有乔致庸等。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