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2024-05-04 16:13

1. 从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一、从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G—W阶段中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上。二、具体而言:(一)资本总公式:1、G-W-G【G-W-G′(G'=G+m)】2、公式中,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3、如果用G’表示增殖了的货币,即G’=G+△G,那么资本流通公式:G—W—G’。货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价值的增殖,从而变成了资本。4、公式内容:1)流通目的:资本流通公式G-W-G中,货币所有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将商品重新换回货币,交换的目的是为了再次获得货币,即交换价值本身。2)流通内容:资本流通公式G-W-G的两端都是货币,货币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般等价物,都是社会财富的代表。而货币所有者拿出货币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同等数量的货币,而是为了通过交换过程获取更多的货币,在于价值的增值。即资本总公式准确形式为G-W-G′(G'=G+m),马克思将m称作剩余价值。3)流通次数:货币购买商品重新卖出去换回货币的过程不是一次简单的过程,而是不断循环的过程。如果循环结束,货币就失去了增值的能力,不能再转换为资本。资本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创造更多的货币。所以这个公式的流通(运动)是无限次数的。5、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存在着矛盾,也就是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过程只能使价值形式在商品与货币之间转换,而不能引起价值量的变化。但是,资本总公式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增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6、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说明,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发生价值增值;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所以,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发生在流通领域,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同时也是价值增值的来源。7、所以价值增值的来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创造剩余价值。

从资本流通公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2. 为什么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马克思为了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对重商主义关于剩余价值来源于贸易或流通的错误观点,作了驳斥。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中,以“总公式的矛盾”为题,论证了“为什么剩余价值不可能产生于流通领域”。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流通形式与简单商品流通的次序、流通目的、流通内容均不相同。马克思分两种情况来论证剩余价值不可能产生于流通领域:一种是假定等价物之间的交换,另一种是假定非等价物之间的交换。
在等价物交换的情况下,商品的交换价值是平等的,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交换双方都有好处。这种交换以平等为基础,所以剩余价值是不可能产生的。马克思指出,就单纯的商品交换的流通过程来说,在两个商品所有者彼此购买对方的商品,并到支付日结算债务差额时,流通过程总是表现为单纯的商品交换。这种交换不论对哪一方来说都不是交换价值的增多,因为每一方通过这次行为得到的价值,是和他在交换以前握有的价值相等。为什么前后价值相等呢?因为在这种流通中发生的、除了一种使用价值被另一种使用价值代替以外,只是商品的形态变化。同一价值,即同量的物化社会劳动,在同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起初表现为它的商品的形式的,然后是该商品转化成的货币的形式,最后是由这一货币再转化成的商品的形式。这种形式变换并不包含价值量的改变。商品价值本身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只限于它的货币形式的变化。起初,这个货币形式是待售商品的价格,然后,是在价格中已经表现出来的货币额,最后是等价商品的价格。因此,马克思说:“商品流通就它只引起商品价值形式变换来说,在现象纯粹的进行的情况下,就只引起等价物的交换”。由此可见,商品交换就其纯粹形态来说是等价物的交换,因此,不是增长价值的手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在分析资本的流通时间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资本的流通时间,一般说来,会限制资本的生产时间,从而也会限制它的价值增殖过程。限制的程度与流通的时间持续的长短成比例,而这种持续的时间的增加或减少的程度可以极不相同,因而对资本的生产时间的限制程度也可以极不相同。但是政治经济学看到的是表面的现象,也就是流通时间对资本增殖的过程的作用。它把这种消极的作用理解为积极的作用,因为这种作用的结果是积极的。并且因为这种假象似乎证明了资本为一个神秘的自行增殖的源泉,它来源于流通领域,与资本的生产过程,从而与劳动的剥削无关,所以,政治经济学就更是抓住这个假象不放。对于这种情况,马克思总结说:“假如交换的是交换价值相等的商品,或交换价值相等的商品和货币,就是说等价物, 那么很明显,任何人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都不会大于他投入流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剩余价值形式,商品的流通过程就其纯粹的形式来说,要求等价物的交换。”
在非等价物交换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假定交换过程中卖者享有某种无法说明的特权,可以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他就得到剩余价值,但是,他当了卖者以后,又会成为买者,作为卖者赚得的剩余价值,作为买者又要失去。反过来,假定买者享有某种特权,可以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在这里,买者还要成为卖者。他在成为买者以前,就曾经是卖者,结果是一样。这种特权行为不能导致剩余价值的产生, 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剩余价值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分配,不能增加剩余价值总量。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
总之,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它对剩余价值产生的作用。剩余价值不可能在商品流通之外产生。因为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所有者主要在流通领域里相互发生关系。而在流通领域以外,他们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且这种关系只表明商品的价值是由他们的劳动创造的。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不能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又创造出超过商品价值的余额。所以,在流通领域以外,不与其他的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也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所有者只有在市场上在流通领域,购买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他才能够通过新的劳动给原有价值添加新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增大。可见,商品生产者在流通领域之外,也就是不与其他商品所有者接触,就不能使价值增殖,从而使货币或商品转化为资本。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就是马克思所得的结论。

3. 《资本论》中,为什么说“资本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

马克思指出:”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这句话表明:资本总公式G―W―G′的矛盾是:
价值增殖和等价交换的矛盾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必须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只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取出的价值必须大于他投入的价值。他变为蝴蝶,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因为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资本论》中,为什么说“资本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

4. 怎么理解资本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这是概念混乱的结果。
原话应为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首先要区分价值与价值符号。金银货币既具有价值,也是价值符号;而纸币只是价值符号。
其次,明确价值创造的不同机制。金银货币来自挖掘,通过买卖进入市场,不给市场带来债务;纸币来自央行再贷款,给市场带来债务。
再次,央行出现前的经济为实物经济,金银货币等同于实物,没有独立的货币循环;央行出现后的经济为货币经济,纸币既充当交换等价物,更创造了债务,经济学教科书上的所谓货币创造应为债务创造。

总结如下:
最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试图区分上述论点,但最终没有成功,它的资本循环公式是不彻底的,即没有指出流通领域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实质上,流通领域中不过是资本家发出货币与回收货币的过程,由于存在储蓄,故资本家在货币上必然亏损,而实物盈余,也就是通货紧缩,库存积压,商品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5. 《资本论》解读(十三):产业资本的流通

关键概念:
  
  
 生产资本——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它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
  
 商品资本——指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
  
 货币资本——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
  
 产业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这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三种职能形式,相应地完成三种职能,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最终实现价值增值。由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构成。
  
 生产时间、流通时间——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在第四章里,我们已经知道了产业资本是如何获得剩余价值的。但是剩余价值并不是创造出来就结束了。我们也知道,商品经济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商品是用来和其他人交换的,这些商品对他自己是没有用处的。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只是一般等价物,是货币。因此,这些商品必须变成货币才行,这也是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生产的商品的唯一用途。否则等待商品生产者的就只有破产,商品生产就不能维持下去。商品经济也就不复存在了。资本主义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劳动被雇佣之后,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之中,劳动与资本结合,生产出了剩余价值。所以我们前边关于剩余价值和工资所谈论的内容,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资本在生产阶段的形式,马克思叫作“生产资本”。购买的生产资料是用来生产的,是资本;生产出来的商品是资本的产品,同样也是资本,马克思叫作“商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是资本,商品卖出之后换取的货币同样是资本,马克思叫作“货币资本”。资本要不断地运动起来,购买、生产、销售,不断的循环往复。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资本才能获得剩余价值,才能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货币,才能实现资本增殖。在总循环过程中,生产过程之外的阶段就是资本的流通过程。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什么叫“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呢?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说在循环过程之中,产业资本在不同时间段要表现为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的不同形式,而每一种形式都要向其它形式转化。产业资本会表现为每一种形式,但是又不会永久停留在这些形式上,而是尽可能快地转化为其它形式。这里所说的产业,包括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也就是使用雇佣劳动生产商品的部门。
  
 产业资本的循环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从货币资本开始,到货币资本结束,也就是“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价值增殖的商品资本——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资本家用货币在物资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在每个具体的企业中,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数量都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我们前边已经知道,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总资本中生产资料部分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购买劳动力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其它各种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因为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货币不是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而是投入到生产之中,用于生产消费,所以这些货币是资本。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入生产过程之中,资本获得了剩余价值,生产出来的商品实现了价值增殖。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比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要多。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在前边的第四章已经说明过了。这些商品出售之后获得的货币数量,也相应的比最初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货币数量要多。这样,从货币开始到货币结束的一个循环,有了商品价值量的增加,以及货币量的增加。这就是货币资本的循环,它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动机和目的是赚钱。而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所以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用马克思的话说,“只是为了赚钱必须干的倒霉事。”因为赚钱本身才是目的,所以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中介而赚到钱。”
  
 资本家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货币资本,除了用来购买生产资料之外,还因为工人的工资不能像购买生产资料那样赊帐或者间隔较长的时间,必须在短时间内支付工资。从工人这方面来看,因为是先干活后拿工资,所以是工人预付给了老板;而从资本家这方面来看,他必须在商品生产出来和销售之前就支付给工人工资,所以是老板预付给了工人。此外,由于在资本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原材料涨价,商品出售遇到困难等等,所以需要有货币准备金来消除循环中出现的干扰。
  
 企业生产的规模要扩大,需要有追加的投资;如果不从信贷资本那里融资,就要靠企业自身的积累。由于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有一个最低限额的投资,所以“要实现企业的这种扩大,剩余价值必须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额”(马克思)。因此,企业赢余的货币需要积累起来,这些货币是潜在的货币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追加到生产中去,投资扩大规模。这就是货币的积累。
  
 第二种是从生产资本开始,到生产资本结束,也就是“生产资本——价值增殖的商品资本——价值增殖的货币资本——新的商品资本——新的生产资本”。把生产资本作为循环的起点来看资本的循环,那就和货币资本的循环有些不一样了。生产资本的循环从生产资本也就是从生产过程开始,生产出来的商品(商品资本)已经包含了剩余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些商品出售之后换得货币(货币资本),货币再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资本),最后再进行生产,回到生产资本的形式。这个循环表明了剩余价值的周期再生产,因为这个循环是以生产开始,以生产结束。如果前后两个生产资本的规模是一样大的,就是简单再生产;如果后边的生产资本规模超过第一个,就是扩大再生产。因为生产出来的商品资本已经实现了价值增殖,比第一个生产资本的价值高了,所以如果是简单再生产,也就是第二个生产资本的规模和第一个一样,那就说明价值增殖没有投入到再生产中去,要么全部被资本家个人消费掉了,要么被资本家全部贮藏起来了。反正是没有进入再生产中去。当然也可能是在市场上亏损了,但是在这里我们假定所有商品都按价值销售掉了。
  
 如果是扩大再生产,那就是价值增殖也进入再生产了,所以第二个生产资本的规模比第一个大。(不考虑信贷融资)价值增殖不可能全部进入再生产,因为资本家要生活,他总要从中抽出一部分来进行个人消费,剩下的才能进入生产。至于有多大部分进入再生产,那要看具体情况了。不同的行业由于有着不同的资本的技术构成,所以不同的行业投资规模也是很不一样的。越是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投资规模就越大。
  
 第三种形式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到商品资本结束,也就是“商品资本——货币资本——新的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价值增殖的商品资本”。把商品资本作为循环的开端和结束,那情况就又有些不同。商品资本的循环,从商品资本开始,商品(商品资本)售出后获得货币(货币资本),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商品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生产资本),生产出商品,回到商品资本的形式。商品资本一开始就是包含了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所以商品资本的循环表现了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循环,也就是表现了全部资本的循环。在后边我们会介绍再生产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建立在商品资本循环的基础之上的。
  
 商品资本是采取商品形式的资本,而商品是有寿命的。而且因为商品是具体用途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也不能像货币那样长久贮藏。所以商品资本需要尽快进入生产过程之中,或者尽快售出变为货币。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资本在货币形式上,比在易逝的商品形式上,能坚持较长的时间。资本如果不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它仍然可以是货币;但资本如果过久地停留在商品资本的职能上,它就不再成为商品,甚至不再成为使用价值。”“由商品体本身会变坏所决定的商品资本流通时间的界限,就是流通时间的这一部分或商品资本作为商品资本能够经过的流通时间的绝对界限。”
  
 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分别采取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和经营的持续,产业资本需要同时表现为三种形式:一部分是货币资本,随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支付工资和经营费用,另一部分正在生产过程中是生产资本,最后一部分已经是生产完毕的商品资本,等待出售或者等待支付。不同的产业、不同的管理模式、不同的企业生命阶段、不同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都会使产业资本在这三种形式上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同时存在。产业资本在不同形式上的同时存在,事实上加快了产业资本循环的速度。因为资本的循环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所以资本循环的次数越多,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的利润也就越多。马克思曾经指出,“就社会范围来说,信用制度只有在不仅加速生产,而且也加速消费的情况下,才会使周转发生变化。”所以对于资本循环来说,消费信贷比生产信贷重要(因为除非用于技术改造、加强协作或者发挥规模效应,生产信贷只能扩大生产却不会影响到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这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合作大力推广信贷消费的主要原因。各家银行都推出与各种消费有关的主题信用卡,甚至大的超市也有自己的信用卡。
  
 二、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在资本循环的整个过程之中,资本先后经历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马克思说,“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所以,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资本完成它的循环的时间越短,说明资本循环的速度越快,同样时间内资本循环的次数就越多,资本的盈利能力也就越高。同样的剩余价值率,一个一年循环10次的价值100万的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和一个一年循环1次的价值1000万的可变资本是一样多的,但是前者的年度剩余价值率是后者的10倍。商业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去,都大大加快了产业资本的循环速度。生产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发育、管理水平的提高、经营手段的增加也都会加快产业资本的循环速度。越是那些小本钱的生意,资金的周转速度就越快,所以他们的利润率就很高,往往能支付相当高的利息。
  
 资本总的循环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生产时间并不完全等于劳动时间,比如有的工厂到了晚上就下班了,比如葡萄酒需要窖藏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生产时间都会比劳动时间长,因为劳动总要有间歇和停顿,只要产品没有完成,就仍然处于生产阶段之中,就仍然算入生产时间。因为价值和剩余价值是劳动时间,显然,这些间歇和停顿是不能创造新价值的,是要尽量避免的。如同马克思说的那样,“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越吻合,在一定期间内生产资本的生产效率越高,它的价值增殖就越大。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趋势,是尽可能缩短生产时间超过劳动时间的部分。”如果缩短生产时间还不够,还有更妙的方法。几年前一个意大利的葡萄酒产区受到当地警方的调查,因为有人发现,当地的葡萄产量不足以生产那么多的葡萄酒。
  
 流通时间在两方面影响总的循环时间。一方面,流通时间是循环时间的组成部分,它的长短本身就构成循环时间的长短。生产时间不变,流通时间越短,循环时间越短,资本循环速度越快。就像马克思说的,“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我们买东西买得特别多,卖方往往就给个价格上的优惠。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帮助他们加快了流通速度(还节约了后边会说到的流通费用)。另一方面,流通时间会影响到生产时间,因为生产和流通共同构成了资本循环,而生产和流通之间是有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如果流通时间太长,企业就会面临经营上的压力,为了加快资本循环就往往不得不压缩生产时间。所以马克思说,“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
  
 资本需要不断地循环起来,才是活的资本。一旦停滞下来,就不但丧失了盈利能力,而且面临破产的危险。资本循环遇到问题,常常表现为商品资本不能出售,生产过剩停顿、资金周转不灵。在现代经济中,由于存在着大量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资本循环停滞,特别是资金周转不灵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常常导致债务方破产或者逃逸,同时债权人血本无归。只要上网搜索一下“无力偿还破产”,就有无数这方面血的教训呈现在大家面前。
  
 小结:
  
 资本的循环和流通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理论的重要独创性贡献,因为前人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做过值得注意的贡献。但是对于现实经济来说,这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马克思科学地分析了产业资本循环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以及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规律,对于理解和深入探讨社会经济的流通环节和过程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马克思的这部分论述,见《资本论》第二卷前五章和第九、十二、十三和十四章。

《资本论》解读(十三):产业资本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