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审计风险

2024-05-06 11:38

1. 分析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很多,从被审计单位、审计过程和会计师事务所三个角度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
  某些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为达到上市、借款等目的,采用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甚至串通舞弊,造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过于薄弱,审计这样的高风险企业时,审计风险自然增大。并且避免审计人员查出公司的问题,这类公司的管理层往往不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无疑会给审计工作带来困难。

  2.审计方法的固有局限性
  由于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性和审计人力的限制,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济业务都进行核查,审计所采用的方法不可能是全面检查,而是抽样。抽样的过程中存在抽样风险,并且根据抽样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本身也存在误差。因此注册会计师并不能保证审计结果绝对可靠。

  3.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审计人员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工作经验不足,所审行业不熟悉,都有可能在复杂的审计业务中判断错误,因此产生审计风险。有些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不遵守审计职业道德,讲人情、收好处,遗漏重要审计程序,提供不实审计报告,也会形成审计风险。

  4.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很大一部分是规模较小的事务所。这些事务所可能呈现出的特征是有业务则承接,没有建立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比如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不注重甚至完全忽视质量管理,导致发生错弊和过失。

  5.审计活动法律环境不健全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法律并不健全,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力较小。比如许多法律涉及刑事责任或者吊销注会资格证书、罚款等行政责任,这些法律条文中存在大量原则性、抽象性条款,忽视对受害人损失的赔偿。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尚不配套,条文规定不明确,审计活动法律环境不够健全,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约束力不足。

分析审计风险

2. 如何分析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源于审计客体方面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风险
从根源讲来自审计客体,固有风险则是其根本因素。它是审计主体进行审计活动直接考察的对象与依据,一切审计风险均与之有关。
首先,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及会计工作是否规范是固有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作为审计主体的审计机构或人员,并不直接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对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并不十分清楚,往往是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这些资料为基础进行事后审计。因此,审计的质量有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其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完善是控制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的基础。如果被审计单位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同时兼管了不相容的职务,就增加了舞弊的可能性。这类问题有时难以被审计人员发现而使风险增加。
再者,影响控制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企业经营状况越稳定,管理越健全,内部机构设置越透明,其经济活动就越规范,控制风险也就相对较低。反之控制风险相对较高。
源于审计主体方面的检查风险
首先,个人专业水平、审计技能及工作经验等因素是制约检查风险的重要根据。审计工作由始至终需要一种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它来自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审计风险的主观性因素。如果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越高、审计经验越丰富,那么对审计对象的把握能力就越强,所发现虚假信息及挖掘问题的本领就越高,反映到审计主体方面的检查风险概率就越低。反之,审计检查风险概率就越高。
其次,个人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等非业务因素也是制约检查风险的内在根源。在实践中,如果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职业道德,会影响到对审计事项的准确评判与把握,影响到审计的质量,使审计结论偏离事实,审计风险势必增大。
最后,审计主体选择审计方法本身也是形成检查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抽样审计是审计的基本方法。由于抽样水平受到审计人员自身的能力以及审计经验的限制,极易产生误差、遗漏,造成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特征,审计风险势必增大。
规避审计风险的主要对策:
面对审计风险应采取分析性对策
一是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收集和整理审计风险资料,评估审计风险,分析选择风险最小的方案,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是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账证记录不全,会计核算存在过多的不确定因素时,可停止审计或拒绝发表意见;也可以待其完整建账后,再开展审计工作。
三是对审计结论的表达持谨慎态度,详细、清楚地说明实施审计的范围和事项,并只对此负责,避免使用绝对化的表述。
四是分清风险产生的原因,如涉及其他部门或个人,与其联系,通报情况,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从而把风险转移。五是提高审计机关权威性和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有效地抗拒来自审计工作外部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保证顺利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主动性对策
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人是决定因素。一是要求每个审计人员排除一切干扰,廉洁自律、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二是要注重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经常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方法。三是在审计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使审计行为符合准则的要求。四是严格按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实施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办法进行全面量化和细化。五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规避审计风险应采取技术性对策
一是要加强审计项目管理,包括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实施过程重点、难点的控制。
二是要建立项目主审负责制,明确主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三是要重视审计文书撰写。审计文书必须认真推敲,力求无懈可击。此外,项目方案、工作底稿、调查方法等共同构成审计质量的技术要素,也是项目管理不可忽视的内容。

3. 审计风险的对策

内部审计是在现代企业下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在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内部审计职业自身分析,普遍存在审计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许多人误认为内部审计在工作目标上没有特定要求,所提交的内部审计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内部审计无所谓“风险”可言;或者认为内部审计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只是“奉命行事”,即使出现工作上的误差或疏漏,也无须承担“风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内部审计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及其特点 现代审计是以“风险导向审计”为特征的。审计风险既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分配审计资源的先决条件。一般认为,广义的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审计职业风险和审计工作风险。前者是指对内部审计职业界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与环境总和;后者是内部审计主体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审计时,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或者由于审计人员能力所限,作出不恰当的审计判断或是对存在的错弊未予揭示,从而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权责明确。这不仅体现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多层次、多环节之间,从而形成分权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内部审计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界乎其间,起着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监督与评价作用。这样,企业所有者对聘任经理,以及经理对所属各职能管理部门的经营行为监督和业绩评价,就由各级内部审计机构来完成。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对接受的审计项目所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当,未能发现重大错弊或出具的审计结论失误,从而产生不良后果,这就是内部审计风险。因而,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存在,内部审计风险也就成为必然。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与企业相一致的目标。作为企业组织的构成之一,内部审计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密相联,可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因而,内部审计风险与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致性。 其次是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扩大化。社会审计接受委托,其风险仅限于约定审计项目涉及的内容,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根据管理的需要,其监督与评价的范围就不仅限于财务方面的问题。凡属企业经营行为,都可以成为审计对象。因而,从违反财经法规到经营活动失误,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未能予以揭示或判断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的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中已充分、客观地揭示了所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管理当局未能予以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解决方案,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不是内部审计的责任。 其三是内部审计环境的局限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系数。内部审计在性质上属于企业自我约束的管理控制行为,当审计事项涉及外单位时,往往难以进行调查取证,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与本单位员工长期共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和感情联系。当审计中涉及具体人和事时,难以遵循审计回避制度,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性,最终使内部审计人员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 其四是内部审计对审计事项不具有选择性。社会审计在接受审计委托之前,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对审计风险作出评估,当预计审计风险水平高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时,可以拒绝接受审计委托。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职能,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在审计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之下展开日常工作,不可能对风险水平不同的审计项目作出选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 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内在动因和自身规律。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应当重视对内部审计自身特点与规律的分析,不仅要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风险管理,更要对内部审计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风险管理,形成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力求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水平,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1.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在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避内部审计风险的合理选择。按照我国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设置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由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审计委员会制定内部审计方针,决定内部审计项目,审核批准内部审计报告,协调企业各部门关系,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拥有在董事会发表意见(包括保留意见、不发表意见和反对意见)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们认为,不仅只是上市公司,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所有企业,都应当逐步建立审计委员会,使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具有可靠的组织保障机制。 2.行业自律机制。我国自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以来,由内部审计协会负责各行业内部审计的协调与指导工作。内部审计协会是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行业自律组织。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重视塑造自身的社会形象,维护企业信誉,提高社会地位。为此,企业具有对自身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社会环境作出客观公正评价的内在需求,这正是内部审计协会对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并予以评价的基础。内部审计协会一方面要为协会成员传播内部审计信息和知识,致力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研究内部审计工作的模式,不断开创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积极主动参与内部审计协会活动,支持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为防范内部审计风险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 3.交流沟通机制。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接受国家审计的业务指导,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在企业管理当局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为维护本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在这种双向性的责任导向中,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对象之间,并非单一的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内部审计要摆正自身位置,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为企业管理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职业形象,提高企业领导和各职能管理部门对内部审计的认识。通过交流和沟通,积极向企业领导者宣传企业与国家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唯有在守法经营、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更好地维护本企业的利益。通过交流和沟通,使企业领导者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是自己的参谋和助手,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取得企业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取得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4.风险评估机制。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除了审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之外,最主要的来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协助企业管理者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是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风险评估就是结合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在预期的可能状态下,对实施方案结果风险的评价。风险评估注重向管理者提示企业所面临风险的性质及其强弱,以期管理者采取相应对策,回避或降低风险,而不是对风险的控制。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就企业的经营环境、决策目标、战略规则和未来经营状况的变化,与管理者充分交流,对风险性质及大小取得共识,并以此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审计对象及审计方法。其次要收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相关审计资料,明确每一审计项目的风险概况,制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提交审计委员会审批。最后在具体实施审计项目阶段,要评价实际产生的风险及控制风险的效果,提出有关风险控制的建议。 5.交互审计机制。在大型企业集团中,所属的控股子公司以及设置的分公司或分支部门众多,为适应这种企业组织结构中的内部经营关系、财务关系和审计监督关系,需要建立多级内部审计制度,并形成交互审计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各级企业组织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在上级组织指导下开展审计业务,同级企业组织每年(或半年)在上级组织统一领导下,对内部审计业务质量进行交互审计,以交流审计资源,总结审计经验,揭露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计工作评比,以推动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整个企业集团中形成自审、互审、抽审的交互审计机制,有利于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各级企业组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意识,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6.激励约束机制。为了考核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激励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在企业中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一套审计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包括审计工作效率、审计程序规范、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效果和审计职业道德等。在审计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对内部审计人员及其审计业务质量进行定期评比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质量优秀的特定审计项目和表现突出的内部审计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晋级升职挂钩。对玩忽职守、内部审计业务质量低下,造成企业损失或影响企业社会信誉的内部审计机构和相关内部审计人员予以行政和待遇处罚,对造成重大过失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处罚结果备案,根据过失性质和程度决定其去留;对已取得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的人员,应将对其工作表现的评价(奖励或处罚)报送地方内部审计协会备案,从全行业的角度激励和约束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审计风险的对策

4. 审计风险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你可以上这里看看:http://baike.baidu.com/view/160849.htm

5. 我想要具体的知道关于分析审计风险

(一)重大错报风险
  根据审计风险模型,重大错报风险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是系统固有的一种风险,是针对系统本身而言,无论是否有内控,都无法控制,只能评估其高低。控制风险是指存在内部控制,系统出现了重大错报漏报但内部控制没有起到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此风险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而言。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均与高校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有关。
  1、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来自审计对象,在高校内部经济经济责任中,审计对象主要是高校财务、校办产业、基建、后勤管理部门和院、系、所的主要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评价上述人员在任期间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业绩与问题,分清对存在问题所应承担的责任。固有风险与以下因素有关,如高校领导干部的诚信和能力、遭受的压力,重要岗位人员的异常变动情况,高校的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存在容易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时,将加大固有风险。
  2、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来自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带来的风险。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是否有效履行经济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是否有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部分高校存在领带干部个人独断专行的现象,用于决定重大事项的联席会议也仅仅是走过场;二是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机制未能有效的发挥作用,权力的制约力不足必然会导致权力的滥用,由此会给审计带来相应的风险;三是管理控制体系中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导致了管理目标的偏离。
  (二)检查风险
  审计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对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后,未能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或发现其违纪违规行为的可能性。检查风险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的素质影响审计结果的质量。高质量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懂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懂管理、投资、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宏观经济管理知识,熟练掌握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带来的风险。审计程序是审计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步骤,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的工具。目前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尚没有规范的审计程序和系统的方法指导,审计人员未能按照严格的审计程序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工作。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风险。正确进行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高校内部领导上任前组织上没有明确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具体的经济责任和工作目标,大多数领导干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其经济责任不能进行量化的评价,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我想要具体的知道关于分析审计风险

6. 审计风险是?

课本上不不全,习题那个才是正确的,审计风险的组成就是这3个内容
这个是下面的解释
固有风险   
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固有风险有如下几个特点:   
(1)固有风险水平取决于会计报表对于业务处理中的错误和舞弊的敏感程度。业务处理中的错弊引起报表失实的越多,固有风险越大,反之,固有风险越低。经济业务发生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固有风险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小。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业务,固有风险水平也不同;   (2)固有风险的产生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而与注册会计师无关。会计师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   
(3)固有风险水平受被审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间接影响。被审单位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固有风险的增大。例如,由于科技的进步会使被审计单位的某些产品过时,这就带来了存货计价是否正确的风险;   
(4)固有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又客观存在于审计过程中,且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风险。这种风险水平的大小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认定。   
控制风险   
   是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未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其会计报表上某项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同固有风险一样,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它的大小。控制风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控制风险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错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2)控制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无关。同固有风险一样,注册会计师无法降低控制风险,但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部分的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设定一定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   
(3)控制风险是审计过程中一个独立的风险。控制风险独立存在于审计过程中。这种风险与固有风险的大小无关。它是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度的有效性的函数。有效的内部控制将降低控制风险,而无效的内部控制将增加控制风险。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   
检查风险   
   指注册会计师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其特点是:   
(1)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   
(2)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直接相关。是审计程序的有效性和注册会计师运用审计程序的有效性的函数。其实际水平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有关。它直接影响最终的审计风险。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就是通过收集充分的证据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把总审计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检查风险水平和重要性水平一道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实施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及所需收集证据的数量。
】

7. 审计风险现状分析

(一)审计风险的定义

  对审计风险的含义,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积极探索,不同的人由于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也并非完全一致。

  1.国外学者对审计风险定义的研究。国外对于审计风险的研究是从报表体现的,即财务报表没有公允的体现审计人员所认为的已经揭示的风险。《柯勒会计词典》定义审计风险为: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并未公允地反映出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审计人员未觉察到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错误的可能性。国际审计准则(2004)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人员因财务资料的误报而提供不适当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现状分析

8. 审计风险的介绍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