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下硫丹在国际上的生产使用概况?

2024-05-18 09:43

1. 简述一下硫丹在国际上的生产使用概况?

硫丹在1950s被德国赫斯特公司、美国富美实公司作为一种有机氯杀虫剂首次报道。全球的硫丹年产量估计为1.8万至2万吨。生产硫丹的国家有印度、中国、以色列等。使用硫丹的国家有阿根廷、澳大利亚、中国、美国等。它是摄入型杀虫剂,被用于多种不同作物、观赏植物和森林树木,还曾被用作工业木材和日用木材的防腐剂等用途。中持新兴处理垃圾焚烧、钢铁冶炼、殡葬等烟气中所含二恶英。但是硫丹基本上已经被危害小的东西多替代了

简述一下硫丹在国际上的生产使用概况?

2. 简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宁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所有权优势理论
  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设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其中包括:   (1)技术优势。即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优势;   (3)组织管理能力。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金融与货币优势。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其条件包括:   (1) 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   (2) 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   (3) 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三)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形成区位优势的三个条件: (1)劳动力成本。一般直接投资总把目标放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寻求成本优势;(2)市场潜力。即东道国的市场必须能够让国际企业进入,并具有足够的发展规模;(3)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是国际企业选择出口抑或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 (4)政府政策。是直接投资国家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3. 简述一下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 )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 

  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保护  

  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 

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苦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荣,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责任。只要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仔细想想我们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枣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有两方面的工作: 

  1、对具体建筑物调查、实测,进行建筑历史研究。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开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介绍、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生、发展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的联合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通过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进行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同时,各地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具体工作也逐步进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支持下,受北京铁路分局文化宫委托对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进行复原改建设计,以保护北京的历史风貌;1993年10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三峡工程淹没区四川境内的近代建筑进行考察,对有重要价值的进行论证,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以保护长江沿岸景观;1994年6月,受西城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托对西城区北京水准原点、陆徵祥家族墓庐等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建档定级保护;1995年6月,受宣武区建设委员会委托对宣武区大栅栏、天桥、白纸坊地区14栋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代建筑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逐步付诸实践。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对其进行保护的现实意义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正在逐渐体现出来。

简述一下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4. 简述在国际经济合作业务中会涉及哪些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

涉及移动的生产要素种类有:
(1)资本。

(2)劳动力。

技术。

其表现形式为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等等。
(5)经济管理
经济管理要素是指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水平、开拓市场意识和进取精神。
经济管理实际上是一种专业化的特殊劳动,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手段对生产和经济活动加以控制,使各种生产要素的组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化。
 
(6)经济信息。

5. 简述国际格局的形态及其影响

首先,当前国际格局正处于一轮新的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冷战后所形成的“一超多强群弱”的国际格局仍然存在,但是其内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强劲。 
  毋庸置疑,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但是其相对实力有所衰落。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国际事务中所发挥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美国学者扎卡利亚在其著作《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每一次权力转移都是权力分配的根本性调整,都重新塑造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他认为,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始于15世纪,加速于18世纪末;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发生于19世纪末;第三次权力转移是当下正在经历着的,可以表述为“他者的崛起”。众所周知,目前被称之为“金砖四国”的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南非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统计,在2000-2008年间,“金砖四国”的GDP占全球比重由8%上升到14.6%,货物贸易额占全球比重由6%上升至12.8%。世界银行估算,中、印、俄三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它们对2007年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首次超过了发达国家。今年9月,在匹兹堡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上,各国首脑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G20集团将永久取代八国集团(G8),成为讨论经济问题的首要国际性论坛。这一事例再次反映了当前国际格局的重要变化。 
  其次,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了一支重要的行为体。此外,诸如欧盟、东盟等区域性国家组织的影响力日益提升。11月19日,欧盟等国根据《里斯本条约》选出了首届欧盟“总统”与“外长”,以便协调欧盟内部事务,从而使欧盟更有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自从9·11事件以后,美国将打击恐怖主义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他国家也纷纷或直接参与,或间接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于恐怖主义这一国际公害的威胁现实性与紧迫性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当前诸如“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集团已经成为美国等众多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威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恐怖主义与现代科技手段的集合将成为各国所面临的重大安全挑战。 
  最后,国际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冲突不断,各种新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世界仍不安宁。巴以和平进程波折不断;阿富汗、巴基斯坦反恐形势严峻;朝核、伊核问题变幻莫测;索马里海盗猖獗,日益成为威胁国际航运安全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说明当前世界形势充满了复杂性与多变性。此外,诸如气候变化、粮食危机以及传染病流行等全球性问题不但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所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一副既多姿多彩,又暗潮涌动的现实画卷。 
1、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 
世界经济及其主要行为主体: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主体超越国境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 
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整体。 
主要世界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功能与特点。 
世界主要经济组织有: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世界贸易组织。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世界经济中,这些世界经济组织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这些组织被发达国家所控制,因此在运作中较多地向发达国家的利益倾斜,有时甚至被少数国家用来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约束和限制。 
区域性经济组织: 
(1)、亚洲开发银行; 
(2)、石油输出国组织;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表现在: 
(1)、领导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2)、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使之成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 
(3)、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和援助日本,并以此控制日本和西欧; 
(4)、实施“第四点计划”企图通过技术援助和投资向亚、非、拉渗透,控制受援助国; 
(5)、实施两个“安全网”(经济安全网、军事安全网),保证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6)、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技术和经济封锁。 
20世纪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表现为: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美国、西欧、日本); 
(3)、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1)、欧洲共同体发展到欧洲联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以多样化为前提,不推行一种模式,而是多形式、多结构并行的办法,在促进地区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新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 
1、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行为主体:联合国;欧洲联盟;非洲联盟;东盟;阿拉伯国家联盟。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国际力量的分化与改组。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 
3、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 
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大国关系深入调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三、当今时代主题与建立国际新秩序 
1、时代主题的转换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全面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意义。 
2、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世界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正确途径。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 
3、建立国际新秩序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的基本特征与实质。国际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四、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原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政策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的现实困难和深层矛盾。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及其实质。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社会、政治问题。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特征和本质。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调整。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演变。西欧、日本的外交政策。 
五、战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1、第三世界的崛起与发展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面临的严峻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进步与存在的问题。 
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关系 
发展中国家普遍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南北关系。南南合作。 
六、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探索 
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及其在20世纪对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探索。战后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 
2、苏联、东欧国家的变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其原因与历史教训。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1、独联体成员国与冷战后东欧国家的概况 
独联体成员国与东欧国家经济、政治转型基本完成。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对外政策。 
2、俄罗斯的经济、政治与外交 
经济转轨及其巨大代价。政治转型过程及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外交政策的调整。普京政府致力于振兴经济、加强中央权力和提升大国地位的全方位外交。 
八、中国对外关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 
1、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调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进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2、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原则和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其新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与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简述国际格局的形态及其影响

6. 有谁能简述一下中国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

中国排名第二,千年老二。在国际上,以强盛的国力和经济实力威摄它国,但也有不管用的时候。

7. 简述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概况?

一、知识体系

本课作为《经济常识》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以及相关内容,特别强调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它是经济四个环节中交换环节的补充和延伸,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前后呼应,并与经济的其他三个环节共同构成了经济常识各课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本课的学习要求突出体现了学习经济常识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辩证地、历史地观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以及政治课学习中的迁移能力。

本课考点为:1、当代世界市场 2、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3、经济全球化 4、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5、世界市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外汇与汇率

二、重点难点

1.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区别:

1)产生的时间不同:国内市场产生于原始社会第一个社会大分工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出现;国际市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各国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和劳务交换关系突破国界扩大到世界范围。 

2)活动的范围不同:国内市场主要在国内进行;国际市场则不同,主要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但并不是各国国内市场的简单相加。因为各国的商品和劳务交换相当大的部分仍然在国内市场进行,而不进入世界市场。 

3)市场的主体不同:由于世界市场的活动范围超越了一国国界,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包括各个国家主权政府,它们往往以各种方式干预国际竞争格局,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在世界市场上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的垄断价格。 

联系:

首先,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其次,可以说国内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市场形成的前提。再次,也可以说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各国国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突破国界建立世界市场,这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从国际市场的形成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世界市场的萌芽阶段。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东西方新航路开辟,以及资本的原始积累,商品交换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发展成为国际性的商品交换,出现了世界市场的萌芽。

第二阶段为世界市场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与美国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使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巨大生产力所带来的大量产品,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所消费的大量原料与粮食,需要日益扩大的供给来源,从而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使世界市场得以最终形成。 

第三阶段为国际市场迅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使当代世界市场迅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其次,从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同三次科技革命有着密切联系。

3、当代世界市场的特点 

商品结构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

4、对货币贬值的具体分析

1)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首先对出口收入有影响:一国货币贬值通过降低本国商品相对外国商品的价值,使国外人们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国居民减少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外国货币购买力相应提高,贬值国商品、劳务、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旅游业发展;其次对国际资本流动也有影响,如果贬值趋势不断发展,那么人们将会把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引起资金外流。

2)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贬值后,一国的贸易收入往往会得到改善。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部门所占比重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有更多的产品同国外产品竞争,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贬值对物价也有影响:一是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二是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对物价的影响会逐渐扩大到所有商品,引起全社会供求不平衡,甚至导致通货膨胀。

3)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贸易战和汇率战。在国际贸易和借贷活动中,收进贬值货币的一方会遭受损失,而要付出贬值货币的一方将从中获利。主要工业国的汇率变化还会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还会给国家储备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

三、典型练习分析

例1(单选题)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

B. 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

C.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D. 产业革命的胜利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世界市场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世界市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才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就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来说,则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因为社会生产力提高,生产出了大量商品,才有可能建立世界市场,而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有必要建立世界市场。所以,该题答案中题肢C才是正确答案,题肢ABD讲的不是根本原因,因而不选。所谓“根本原因”是指事物发展的来源或最重要、最主要的原因。

例2(单选题)1999年1月13日,巴西总统卡多佐突然宣布: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已经换人,紧接着,新任央行行长洛佩斯宣布: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8.5%。在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蔓延,新一轮金融危机再次拉开序幕,世界经济处于十字路口的形势下,而中国却紧守营盘,严正承诺:人民币绝不贬值。我国政府承诺的根据,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这一承诺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B. 这一承诺对我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C. 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

D. 人民币贬值会减少外资流入,制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外汇与汇率、人民币与通货膨胀等。我国人民币不贬值,首先,是我们的“硬件”过关:几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低通胀高增长的好局面,经济运行态势良好,这为人民币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人民币并非可自由兑换货币,没有来自国际金融市场的抛售压力。最后,目前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危害更大,因为贬值会减缓外资流入,加剧外汇流出,这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直接影响国际收支平衡,有可能造成人民币进一步贬值,再度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使政局不稳定。可见,我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并不以出口贸易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为根据,所以C为正确答案。

简述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