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洋地名泛滥谁的错?

2024-05-18 09:14

1. 城市洋地名泛滥谁的错?

当前,承载着中国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地名不断遭受洋风侵袭,“曼哈顿”“威尼斯”“夏威夷”“耶鲁”“爱丁堡”等欧美地名纷纷落户中国。
哪些洋地名最受宠
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这是一些市民吐槽的“段子”,折射-出多年来洋地名持续泛滥导致的社会尴尬。
目前,洋地名在各地广泛存在,使用范围覆盖城市许多方面。以长春为例,多个房地产项目都以洋地名命名,如威尼斯花园、耶鲁印象、月潭爱丁堡、远洋戛纳小镇、益田瓦萨、万科惠斯勒小镇等,不仅名字洋气,部分楼盘的建筑风格也偏重欧美风。
在福州,至少20余家楼盘用了洋名,以欧美各种“宫”最为受宠,如阳光凡尔赛宫、融信白宫、阳光白金汉宫等。此外,还有三盛托斯卡纳、三木诺丁山首府、阿-波-罗酒店、爱丁堡等。“有些小区明明很普通,非要扯上洋名,让人觉得很怪。”市民王女士说。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曼哈顿”“巴黎”“塞纳河”“威尼斯”“地中海”“加州”等成为高频洋地名。在网络地图平台上搜索,各地地名、道路、机构名中,含有“曼哈顿”字样的达千余处,含有“巴黎”等字样的更多。在中部某城市,巴黎苑、巴黎春天、巴黎豪庭三个楼盘同时出现。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尽管我国近年来多次提出要清理规范洋地名,但受经济利益驱使、迎合崇洋心态等影响,洋地名依然广泛存在。
湖北省房地产经纪学会常务理事李国政认为,开发商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通常先在楼盘名字上动心思。但从长远来看,这些牵强附会、不知所云的项目名称,对项目本身和城市整体形象都是一种伤害。

削弱城市认同、文化特色
地名是城市的底蕴。武汉学者叶祝颐认为,地名中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更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胡乱命名、改名,既剥夺了公众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参与权,也给城市历史文化带来缺憾”。
吉林省民政厅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地名中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洋地名侵入严重削弱了这种认同感和文化传承。

多地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洋地名不仅容易导致认识混乱,也容易导致指示功能欠缺,对外来客商产生误导。
“城市地名与相应建筑同属于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现在小区命名往往与城市文化传统渐行渐远,甚至毫无关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民-族文化本体性发生转变。

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甘满堂认为,好的地名能唤起年轻一代对城市历史的兴趣,增强年轻一代对城市的认同感。“追逐洋地名,不仅容易迷失自我,还照见一种懒惰思维,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不自信。”
别让洋地名迷了居民的眼
地名是“城市的脸,市民的眼”,洋地名打了我国城市的脸,迷了居民的眼,应该得到及时纠正。
我国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并在199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各地方近年来也逐步建立地名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即便如此,洋地名命名、使用依然活跃,凸显管理的约束力和有效性不足。
多地民政区划地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反映,目前各地法规制度虽然不断完善,但国家层面的地名管理规章体-系仍停留在上世纪,已经明显不符合当前需求,亟待调整完善,推动高位立法。
一些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认为,应在法律法规层面、综合整治层面、部门联动层面继续推进探索,推动民政与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协调沟通,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和严格审验制度,在程序上严防洋地名泛滥。
专家建议,还应打造地名文化品牌,挖掘地名文化底蕴,弘扬地名文化故事,倡导使用具有文化内涵的地名。
崇洋媚外的人多了。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

城市洋地名泛滥谁的错?

2. 如何制止洋地名泛滥?

据报道,虽然我国近年来多次提出要清理规范洋地名,但受经济利益驱使、迎合崇洋心态等影响,洋地名依然广泛存在。在全国范围内,“曼哈顿”“巴黎”“塞纳河”“威尼斯”“地中海”“加州”等成为高频洋地名。在网络地图平台上搜索,各地地名、道路、机构名中,含有“曼哈顿”字样的达千余处,含有“巴黎”等字样的更多。

对于洋地名泛滥现象,网上嘲讽的段子不少。比如有段子说,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维也纳”办事,晚上在“曼哈顿”吃饭逛街,不出城也能“周游世界”。或者在纽约路招一辆出租车去“卡迪亚”小区,在“地中海公园”漫步,很多城市足不出户就能“欧洲一日游”了。但这究竟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洋地名泛滥,简直到了让人搞不清楚何处是故乡的地步。
不是说绝对不能用洋地名,但因为地名中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洋地名泛滥严重削弱了这种认同感和文化传承。

我国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并在199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各地方近年来也逐步建立地名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即便如此,洋地名命名、使用依然活跃,凸显管理的约束力和有效性不足。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也掀起过多次清理洋地名的活动,但事后的整治,单就梳理地名而言就意味着海量的工作。比如沈阳从2015年7月开始开展了第二次地名普查,要修改“大、洋、怪、重”等洋地名、洋楼盘名,但是遇到了很大的难题。首先,已有小区改名要征求居民意见。如果小区名改了,公交站名也要改,改名还涉及居民身份证、户口本都需要更改,这不是短时期能够完成的,给各方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目前各地法规制度虽然不断完善,比如,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规定,擅自更改地名最高罚款为1万元。但国家层面的地名管理规章体系仍停留在上世纪,已经明显不符合当前需求,亟待调整完善,推动高位立法。值得思索的是,是否应当在第一道关口就把好关,相关的地名管理部门就该硬起来,把那些“洋地名”拦在门外。因为在起名的环节而不是在房子造好了、小区住满人之后加强监督管理,这样会省力省心也有效得多。
所以,应在法律法规层面、部门联动层面继续推进探索,推动民政与规划、建设、房管等部门协调沟通,明确乱用洋地名的法律责任、执法主体和执法保障措施,更重要的是建立提前介入机制和严格审验制度,在程序上严防洋地名泛滥,在源头上就将这股洋地名的歪风给掐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