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什么影史地位这么高?

2024-05-19 19:12

1.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什么影史地位这么高?

《牯岭街》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可谓真正为一代台湾人复制出了那个时代的全景画卷。它就好像一个沙盘,每次你重温它的时候,都可以在角角落落里细致地发掘任何人物的故事。

比如小四的父亲张国柱,在当时是一个普通的机关职员。来到台湾之前有一个很要好的大学时代的朋友(也就是"汪狗"汪国政),经常拜托汪狗帮忙。张国柱和汪狗在上海时的恩师也就是没出场的夏老师因为不知何故潜逃回大陆,导致张国柱被当局软禁审查。而影片也暗示汪狗在遭到审查时供出了夏老师和张国柱的师生关系导致张也被审讯。张国柱在妻子抱怨汪狗的"出卖"时大声呵斥妻子"不懂男人间的感情"。这或许是小四父亲最失落的地方。当时岛内严酷的政治氛围使得最好的朋友间也相互出卖,摧垮了理想主义的张国柱,进而也改变了小四。张国柱故事线当中有一幕,夫妻俩坐在公交车上,路上开着坦克装甲车。导演此时有意提醒观众当时的时代,或多或少是张国柱被审讯的一处伏笔。


小马是马司令的儿子。艾森豪威尔访台时随行的美国记着送给马司令一台豪华的录音机。影片好几处都在暗示当时美台特殊关系,包括冰店里点缀的美国国旗。小马的特殊身份使得各个帮派都忌他几分,但也使得小马形单影只,课上帮他"解围"的小四成了他唯一的朋友。小马的公子哥背景也使得区别于小四的敏感,为人大大咧咧。最后他泡走了小明,但全然无从理解小四对小明一往情深,想当然地以为小四不会在乎。小四因为小明和他反目让他大为光火,但最后又因为小四痛哭流涕。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什么影史地位这么高?

2.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始末,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上世纪60年代,国民党刚进入台湾那段岁月,台湾1961年一则震撼全国的未成年杀人新闻事件,影响了未成年杀人事件的立法,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小四是建中夜间部的学生,性格有些孤僻,虽然也做些离经叛道的事,但是与喜欢四处打架的不良少年们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别。
某天夜里,有个同学跑来叫走了正在胡侃的少年们,原来是小公园帮派的头目滑头被另一个帮派217堵在了楼梯间。小四在追人的时候打开了一间教室的灯,却看到一个女生飞快地从另一端跑了出去。

滑头责怪兄弟们来得太晚,但是对被堵的原因却避而不谈,还说如果真正的老大哈尼再不回来,他们迟早要被别的帮派灭掉。
隔天,滑头找到小四,威胁他不要把那天晚上自己与女生在一起的事说出去,并且还要求小四帮他作弊。小四心里很不服气。
小四在医务室里遇到了哈尼的女友小明,因为哈尼不在,很多人都想趁机与她交往。小四不想回去上课,就和小明在外面闲逛,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
小明谈起哈尼,说他和小四一样,都是很老实的人,只是性格要强,看不惯很多事。她自己也常常劝哈尼,世界是不会被他改变的。
滑头和217的头头山东逐渐勾结在了一起,带着一伙人去找小虎算账,结果阴差阳错叫小四做了替罪羊,多亏前段时间转学来的小马替小四解了围。

得知小马是“马司令”的儿子,217的人便没再继续找茬。小明与小四在冰店里见到了穿军装的哈尼,小公园的老大终于回来了。
滑头公开表示了自己的“叛变”,哈尼逐渐意识到了局势的变化。他与小四谈到了《战争与和平》里的剧情,小四听得似懂非懂。
滑头搞演唱会的那天,哈尼独自一人到场,却被山东设计杀死。剩下的兄弟们决定给哈尼报仇,于是趁着一个台风肆虐的雨夜,冲进217的据点一通乱砍,最终,217帮派只有滑头一个人逃了出去。

后来,小四终于追到了小明,但小明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单纯与透明。小四因为出言不逊被再次叫到了训导处,这次他被退了学。而小明也和小马搞到了一起。
接连遭受打击的小四愈发沉沦,他偷拿母亲的手表去典当换钱,带小翠约会,想要和小翠好好在一起。然而小翠却指责小四想要改变她的想法太自私,甚至嘲讽地告诉他,那天晚上,和滑头在一起的女生其实是小明,滑头因为害怕被哈尼报复,才会叫小翠顶包。
小四跑到小马家,与小马彻底决裂。还扬言只要他和小明在一起一天,就去学校堵他一天。

决心要做个了断的小四拿着短刀,跑到学校的车棚堵人,却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小明。小明发现了小四的意图,想要劝他收手。而小四则再次对她告白。可是小明对此却不屑一顾。
“你太自私了,要改变我,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你以你是谁……”不待小明把话说完,刀已经被捅进了她的身体。数刀过后,小明慢慢地倒了下去。这是台湾第一起少年杀人案件,小四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3.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讲的是什么事啊??

影片以60年代初台北的真实事件为背景。60年代初的台湾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浑浊的空气里也流动着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城市上空。来自四面八方的外省人操着他们各自浓重的口音,山东话,上海话,苏北话,四川话……在这个城市奔波忙碌着。随军逃到台湾的家眷们形成了一个个被人们称为“眷村”的小村落,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小四、小明、小马、老二、小猫王、飞机、滑头、小虎、小翠……他们成长着,并且拉帮结派地出来混,“小公园帮”和“217眷村帮”逐渐成了势不两立的对头。
  在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的男生小四是个置身学校帮派对立之外的好学生,父亲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母亲在小学代课,1949年从大陆迁来台北。家里共有5个孩子,大姐为了帮父母承担家庭重担,放弃出国的愿望;二哥和小四一样,沉默寡言;三姐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谦卑忍耐;张震是家里的老四,所以被叫做小四;家里最小的小妹是个发育迅速的小女孩。
  小四与家世不幸的女孩小明十分投缘,暗生情愫,“小公园帮”的老大哈尼也倾心于小明。小明父亲早逝,母亲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过早地成熟,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数学考试,因滑头抄袭,小四被记大过。哈尼回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
  由于帮派之间的纷争,哈尼一个人去对抗“眷村帮”,结果被对方的老大山东推到了火车轮下。小四参与了围剿“眷村帮”替哈尼复仇的行动,山东被杀。
  小四父亲涉嫌政治被迫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受到迫害,近乎神经质;母亲受牵连被免掉了教职。小四因为冲撞校方被勒令退学,转学日间部。
  小明的母亲到马司令家帮佣,马司令的儿子小马是小四的朋友,是一个早熟但够义气的少年,小明因母亲的原因住在他家。
  家庭和学校所发生的事件让小四难以承受,他觉得小明变了,而小明与小马的交往又使小四陷入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中,他与小马吵翻。在牯岭街的旧书市上,小四看见了小明,再次向她表明心迹,而小明却断然拒绝了。失去控制的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拘捕,被判了15年徒刑。
  小猫王录了他唱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给小四,却被警员随手丢进垃圾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讲的是什么事啊??

4.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真实故事吗

影片以60年代初台北的真实事件为背景。60年代初的台湾好像一切都是灰的,浑浊的空气里也流动着灰暗的味道,失落和绝望的情绪笼罩在城市上空。来自四面八方的外省人操着他们各自浓重的口音,山东话,上海话,苏北话,四川话……在这个城市奔波忙碌着。随军逃到台湾的家眷们形成了一个个被人们称为“眷村”的小村落,在这样一个城市里,小四、小明、小马、老二、小猫王、飞机、滑头、小虎、小翠……他们成长着,并且拉帮结派地出来混,“小公园帮”和“217眷村帮”逐渐成了势不两立的对头。
  在台北,建国中学夜间部的男生小四是个置身学校帮派对立之外的好学生,父亲是奉公守法的公务员,母亲在小学代课,1949年从大陆迁来台北。家里共有5个孩子,大姐为了帮父母承担家庭重担,放弃出国的愿望;二哥和小四一样,沉默寡言;三姐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谦卑忍耐;张震是家里的老四,所以被叫做小四;家里最小的小妹是个发育迅速的小女孩。
  小四与家世不幸的女孩小明十分投缘,暗生情愫,“小公园帮”的老大哈尼也倾心于小明。小明父亲早逝,母亲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过早地成熟,同时周旋于几个男生之间。数学考试,因滑头抄袭,小四被记大过。哈尼回台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
  由于帮派之间的纷争,哈尼一个人去对抗“眷村帮”,结果被对方的老大山东推到了火车轮下。小四参与了围剿“眷村帮”替哈尼复仇的行动,山东被杀。
  小四父亲涉嫌政治被迫写交待材料并被解聘,受到迫害,近乎神经质;母亲受牵连被免掉了教职。小四因为冲撞校方被勒令退学,转学日间部。
  小明的母亲到马司令家帮佣,马司令的儿子小马是小四的朋友,是一个早熟但够义气的少年,小明因母亲的原因住在他家。
  家庭和学校所发生的事件让小四难以承受,他觉得小明变了,而小明与小马的交往又使小四陷入友情和爱情的矛盾中,他与小马吵翻。在牯岭街的旧书市上,小四看见了小明,再次向她表明心迹,而小明却断然拒绝了。失去控制的小四接连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当场死去。小四被拘捕,被判了15年徒刑。
  小猫王录了他唱的英文歌《阳光灿烂的夏日》送给小四,却被警员随手丢进垃圾桶。

5.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因爱生恨的悲惨案例!

 对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估计很多人都看过以它为原型改编的同名电影,这部电影详细还原了这起悲惨的故事!看过电影的人,或者会觉得这是一个少年因爱生恨的故事,他们之间的故事很是悲怆,其实这从社会层面来说这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问题,映射出未成年心理教育的问题!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60年代的台湾,故事人物是一位少年因为告白心仪女生遭到拒绝而当街用刀杀害了这位女生。而在1991年的时候杨昌德执导的同名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主角是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等人。
  事件发生的背景  
  这部电影高度还原了当时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环境和事件的过程,当时20世纪60年代初的台湾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那是 *** 刚到台湾不久的时期,很多随军家属也到了那里,在这个弹丸之地聚集了很多外来人口,各个地方的人都在这个小地方生存着。
   
  
  而故事的男女主角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他们彼此拉帮结派,形成了“小公园帮”和“217眷村帮”,而男女主角都被牵扯进去这场拉锯战中。在这种大环境下这男主角小四跟女主角小明青梅竹马,一起上学读书,青春时期的两人的感情有些微妙跟复杂,或者正是这样的因素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事件的经过和细节  
  事件中的男主角都是台北建国中学的学生,他并没有加入到帮派之争中,父亲母亲都是知识分子,父亲更是 *** 官员,家庭环境相对来说比女主角小明好很多。所以男主小四才会对女主小明特别照顾,而 “小公园帮”的老大哈尼也喜欢小明。小明由于是单亲家庭,家中贫困,所以比较早熟,善于周转在几个男生之中,或者也正是小明的这种态度才会让一直钟情于她的小四从一个乖宝宝成为一个杀人犯吧!
  
  小四因为考试偷袭而给学校记大过,哈尼由于帮派之争受伤了,所以小四也参与了围剿 “眷村帮”的行动中,没想到这次事件好朋友山东也死去了。而这个时候小四父亲因为工作涉及政治问题工作丢了,还被压迫,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了,母亲也受到了牵连没了工作,而这这种环境下的小四开始慢慢产生了变化。
  
  没想到小明却在这个时候跟马司令家的儿子小马交往了,这对小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最喜欢的女孩怎么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呢,他友情爱情的双重打击让他丧失了理智,所以他选择了在牯岭街的旧书市上捅了小明7刀,小明死了,小四也被抓了,这两位青春年华的少年的人生就这样毁了!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对我们来说是悲剧,但也是一个警钟,让我们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要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因爱生恨的悲惨案例!

6.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原型是什么事件?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原型是1961年发生在台北的真实事件,6月15日晚上10点左右,16岁的太保组织“璧玉帮”成员茅武跟踪恋爱对象刘敏至牯岭街七巷底,试图挽回移情别恋的她,遭到拒绝后,他手持利刃连捅五刀,将15岁的刘敏刺倒在血泊中。
牯岭街一案轰动整个台湾省。经过漫长的审判,茅武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上诉高院后减为七年,但检察官不服上诉,由最高法院发回更审,最后改判为十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背景介绍:
60年代初,牯岭街一案引发了全台湾省的关注,也给当年14岁的杨德昌留下深刻印象。多年以后,人到中年的他重溯少年记忆,参与编剧并导演了这部名作。
全片在台北实地取景,耗资2700万,共加工、修饰、重建了92处场景,选用包括当时仍是青涩少年的张震在内的大批少年演员出演,编织出一张上百个角色紧密交错的复杂网络,最后的成片更是长达4小时之久,俨然是60年代台湾面貌的史诗。
影片通过戏剧化的手法,完整地呈现了牯岭街一案的来龙去脉,影片庞大的制作规模,对年代细节精益求精的雕琢,都反映出杨德昌对成长经验的深切感情,也抬升了影片的艺术成就,是谈论台湾电影时无法绕过的经典之作。

7.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什么没有高清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TUps2KNOVVvq4QJWxr5RA
 提取码: 88wd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是一部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的电影作品,影片由杨德昌执导,张震、杨静怡、张国柱、金燕玲等人主演。故事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在台湾的一宗杀人事件的始末。影片已于1991年7月27日在台湾上映。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为什么没有高清版

8.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愤怒的成长

少年们以为能改变世界,后来发现他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继而改变不了家庭,甚至改变不了自己的Miss。相反,世界反而渐渐将Miss带离,侵蚀家庭和重击自己。
  
 小四是他们一圈混的人中不一样的,他是个好学生,成绩优秀,言语不多,长得也清秀文静。他的父亲张国柱从广东到上海,娶了他母亲,他拥护正义,为人正直。小四在这样的中产家庭里成长,有一颗对世界充满理想的心和趋求道德完美的灵魂。
  
 一辆不偏轨的列车,一旦偏开方向,后果可怕。
  
 小四升到建国中学夜间部,在父母影响之外,多了一群意气朋友,他没有直接卷入这些帮派纷争之中,却与他们密不可分。也许这种若即若离可以使他收获一群朋友并最终完成学业和成长,但是他遇见了小明。
  
 小明对于大陆的九零后们应该不陌生,低年级的数学课本儿上小明和小红永远有数不完的苹果种不了的树。但在牯岭街,小明是每个少年的诗与性的梦境,每个班级里那个被女生鄙夷,男生唾弃又幻想的女同学。我好奇小四这样的好同学怎么爱上了她。在我的记忆里,好同学们总是对这些“小混混”和“坏女人”避之不及。
  
 小四不是普通的好学生。他没有把老师和家长当成天地,他有自己处事行为的准则并一直贯彻。不告诉语文老师谁在开汽水,熟练灵巧地向父母撒谎,翘课约Miss,顶撞训导主任,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他有自己的思想,多么可贵!我在初中的时候,只会算小明和小红究竟有多少个苹果,还有几棵树没栽,从来没有一丝好奇过小明是谁,他的生活和我有什么不同,他是否喜欢过小红。
  
 如小猫王唱的,小四在医务室与小明结识后,似乎她就成了小四的angelbaby.。这个天使般的女孩子,父亲早逝,她与母亲居无定所,因为母亲的哮喘病,做佣人每每不长久而常遭舅舅嫌弃。这个女孩被现实催熟,尽管她的脸好似芭比娃娃(其实我一直觉得芭比娃娃很恐怖)。小四了解她的过去,可能是被这种美丽与凄惨境遇结合的特殊的公主折服,他渴望成为一名王子,去拯救她。这么多年在轨道上毫厘不差地行走,也该有一回是自己选择的方向吧。
  
 当Honey带着他的英雄孤胆重回牯岭街,早被小猫王、滑头他们絮叨得视Honey如同故人的小四,吸收了这位独挡拿破仑,单挑“二一七”的英雄灵魂。他需要一场拯救真正变成那个英雄。小明的离开恰如其分地站在了锄强扶弱的街头。小四提起刀就冲了上去。他本是堵小马,台北警备司令的儿子,地道公子哥儿,对兄弟有情有义,对女人不屑至极。小明阴差阳错地遇见小四并想阻止他。
  
 小四和小明说小翠亦不屑的“大道理”。小四不懂小明,他俩的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个维度。成熟的少女找寻依靠,不停换着男朋友,那些男人通过泡小明证明自己地位,二者各取所需。但少女的心在青春时光里总会有它一席之地。小明喜欢小四,便是对自己少女心的补偿。她不敢轻言救赎,只能偶尔抚慰,但这份美好让她珍惜。所以她会对小明解释“小医生”,会来试镜,会去广阔枯黄的靶场。
  
 稚幼的心一直停在梦里,成熟的人懂得浅尝甜蜜,在恰当的时候醒来。小明最终选择了小马,小马代表有吃有喝,暂时稳定的生活。小四说大道理时,小明痛心地说:“你怎么跟别人一样啊?”原来你也想来改变我,原来你也不配我的少女心。小四成为了Honey,他在小公园前老大武侠小说中的世界。小明,我想拯救你啊,“我是你现在唯一的希望了”。
  
 两个人的世界开始剧烈摩擦,那种信念不同带来的冲动和热度少年学不会通融,小四捅死了他的马子。软糯的台湾腔说着:“我就跟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激动的少年哭着“不要脸,没有出息啊!”。这把日本女人用来自杀的匕首,在小四捅向小明的时候,只是一个绝望愤怒的出口。
  
 那么它是否能带来价格为死亡的尊严呢?
  
 国民党来到台湾,时刻准备反攻大陆,效仿田单复国。喊了许多年,多数人也开始心灰意冷。当局的极端恐共心理从大陆一直发酵到孤岛,终于爆发,台湾的知识分子们知道毛的厉害,也终究逃不过蒋家的手段。
  
 小四父亲,张国柱上演着两岸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都不陌生的戏码。他从一个正直体面的公家人变成一个神经兮兮苟延残喘的丧家犬。父子两次马路回家的戏将此演得淋漓尽致。第一次父亲可以对他说念书得来的做人道理就应该去相信它,要不做人有什么意思,神采焕发,正义凛然;第二次他只是在儿子一堆安慰的话后,想着用戒烟的钱给儿子分期付款配副眼镜,此时已是双目灰暗,木然无趣。小四亲眼看着父亲面对训导主任时,从第一次的据理力争到第二次的戚戚哀求,他愤怒地拿起棒球棒给了这成人世界一棒子!这时候,他已开始用暴力宣泄怒气。
  
 小波说,愤怒源于自己的无能。在他的世界,他是一名英雄,扬鞭跃马,拯救世界,却又不是像二姐张琼用神的力量,渐渐地接触小太保中,或许暴力因子已潜移默化,入了年轻人的骨髓。现实里,他的Miss被好友小马泡了,小翠不屑他的道理,哥哥为他受过,父亲审查撤职,自己也被学校开除,他成了个在暗夜里抱膝痛苦的卢瑟儿。
  
 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小四无奈愤怒,他依旧是那个瘦瘦高高,仿佛风一吹就倒的纤弱中学生,军绿的服装在他走路时,随着双肩上下起伏,在略微驼背,看似无力的小跑里鼓着一点风。他的内心住着中华民国海军军服,那个叫Honey的孤胆英雄,他渴望用一场暴力改变一切,在尝试用金钱与温柔失败后。他拿走了那把匕首。匕首在行凶前掉落在地几次,自杀的日本女人在明灭手电筒光里明灭不定,他在哭泣和谋杀,小明倒下,小四叫着让小明起来,路人发现了,这是一场中华民国第一起未成年人谋杀案。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现实中的那些人还在活着。一个故事会随文字终结而终结,不过,一定会在另一个时空继续。它有无限的生命力,正如这部电影。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