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大学专业素养指的是什么

2024-05-06 03:41

1. 财经大学专业素养指的是什么

财经大学专业素养,主要指财经类人才所需要的经济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

     1、获得系统化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2、对专业的认知和知识的运用;
      3、培养所学专业的职业习惯;
      4、培养财经领域的职业意识。

财经大学专业素养指的是什么

2. 财政素养是什么

财政素养是财经相关知识,应用能力和价值观的综合体,它能够使人们对面临的财经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判断和决策。使人们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提升自己和家庭的幸福水平。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财经社会,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财经信息。

财政素养教育的意义介绍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教授何福胜认为,日益复杂的现代经济生活,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财经知识和理财技能,更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财富观和人生观,即财经素养。因此,尽快在学校系统推进财经素养教育,提高国民财经素养水平,这项工作具有面向未来的,基础性的,战略性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发展,中国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理财意识。就财经能力而言,我国居民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和应对意外支出等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体现了较好的守财观念。但财产管理的预算计划,支出监控,信息使用,冲动控制等方面得分不高,理财能力有待提高。在做出面向未来的跨期准备和决策时,如未来态度,成就导向等,我国居民的表现相对保守,用财意识有待加强。

3. 财经素养体现出来的特征有哪些

 
        近几年来,财经素养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研究财经素养的机构,研究财经素养教育政策与理论,探索财经素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等问题。但就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学界对“财经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义,主要参考国际经合组织的定义,即“财经素养是‘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是应用该类知识和理解的技能、积极性和信心’。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受实际经济情况的限制,对财经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并不一定就是直接参与投资活动,也可能是在日常的消费行为、学习生活中,有意或者无意的利用已掌握的财经知识来指导自己作出相应的选择。而就业无疑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   
          为了探讨大学生财经素养与其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笔者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培养层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的财经素养情况以及他们就业选择的倾向,探究财经素养与大学生就业选择之间存在的关系。   
           1.问卷整体情况    
          调查问卷共分为基本信息、消费情况、理财意识、就业选择四大部分,对大学生日常开支、理财知识的掌握、就业意向、就业态度等信息进行了调查,累计收集有效问卷1008份,获取了较为丰富的样本。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获取的问卷信息来看,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本科层次学生84.72%,专科层次学生占15.28%;女生占81.25%,男生占18.75%;年级   
          层次以低年级(一、二年级)为主,占总问卷数的68.75   %,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占比为31.25%。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主要以财务、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   
           3.财经素养基本情况    
          对调查对象财经素养的情况主要通过调查他们的消费情况和理财意识进行了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受访大学生的生活费支出情况以“收支平衡”和“略有结余”两种情况为主(占比为61.41%   ),有26.98%的受访者处于“支出过多”的情况,另有11.61%的受访者没有留意过自己的生活费支出情况。   
          从受访大学生反馈的理财意识来看,有59.33%的受访者选择储蓄这种传统且风险较低的理财方式,同时还有69.05%的受访者会选择余额宝这种新型的易操作的低风险理财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受访者都具备最基本的理财意识,对于常见的理财投资渠道也有了解,而且还能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投资。   
           4.就业选择基本情况    
          从就业选择的情况来看,在薪酬水平相同的情况下,55.16%受访者的职业选择仍倾向于企业员工、公务员这一类较为传统的职业类型,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各种新型职业的受访者合计占比也达到了34.43%。从就业态度上来看,有64.98%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从事自己喜欢但是不够稳定的工作,52.28%的受访者能够接受为了寻找更自由的工作而辞职待业的情况,48.21   %的受访者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更加偏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具有一定财经素养的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也会运用一定的财经知识进行判断。他们自身所体现出来的财经素养特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学生为主。这个年代出生的学生,成长的环境、家庭经济背景等客观条件都比此前出生的学生优越许多。同时,他们接触到的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他们在对待金钱和财富的观念上,也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创造财富的意识    
          从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虽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生活费获取来源是“全部由家庭支持”但生活费“大部分由家庭支持,自己兼职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的受访者比例占受访人数的39.68%   ,“完全由自己解决”的受访者比例为3.17%。这就充分反映了当前已经有很多学生意识到了创造财富对于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和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2.能够合理规划消费行为    
          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是其最为常见的经济活动之一,从大学生消费的情况可以判断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财经素养。根据问卷反馈的情况,受访者生活费“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比例达到了61.41%,生活费“支出过多的比例为26.98%。从这个情况来看,对自己的生活费支出情况有明确了解的受访者比例达到了88.39%。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非常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而对于生活费“支出过多”的受访者,有77.18%的人选用花叹进行预支以解决生活费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会参加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生活费。   
           3.能够意识到理财对于未来发展的意义    
          理财行为是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进行管理,实现财产保值、增值的管理行为。大学生作为无收入或低收入群体,其生活费数额有限且来源基本上以家庭支持为主,因此大学生本身缺乏理财的资金。但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理财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理财的操作更加智能、理财的方式更加多样,使得大学生也开始萌生理财的意识,同时进行一些理财尝试。   
          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受访大学生对于基金、证券、P2P、余额宝、储蓄、保险等理财途径都有基本的了解,并且体现出了一定的理财意愿,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开展一些理财行为。这就意味着受访者已经意识到了对于财产的态度不仅仅只限于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注重财产增值对于未来发展的支持。   
           4.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    
          从受访者对于理财渠道的选择来看,在资金有富余的情况下,有69.05%的受访者选择余额宝这种低投入的理财方式,59.33%的受访者选择储蓄这种低风险理财方式,选择基金、债券这类收益较为稳定、风险程度较低的理财方式的受访者比例为38.4%,有11.71%的受访者选择P2P、保险这类风险较高的理财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不仅能够意识到理财方式之间的风险差异,而且能够评估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能够意识到自身经济实力的不足,进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低风险、低投入的理财方式。   
  

财经素养体现出来的特征有哪些

4. 财经素养体现出来的特征有哪些

 
        近几年来,财经素养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都成立了研究财经素养的机构,研究财经素养教育政策与理论,探索财经素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等问题。但就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学界对“财经素养”这一概念的定义,主要参考国际经合组织的定义,即“财经素养是‘关于财经概念和风险的知识和理解,是应用该类知识和理解的技能、积极性和信心’。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受实际经济情况的限制,对财经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并不一定就是直接参与投资活动,也可能是在日常的消费行为、学习生活中,有意或者无意的利用已掌握的财经知识来指导自己作出相应的选择。而就业无疑是他们大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   
          为了探讨大学生财经素养与其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笔者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培养层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的财经素养情况以及他们就业选择的倾向,探究财经素养与大学生就业选择之间存在的关系。   
           1.问卷整体情况    
          调查问卷共分为基本信息、消费情况、理财意识、就业选择四大部分,对大学生日常开支、理财知识的掌握、就业意向、就业态度等信息进行了调查,累计收集有效问卷1008份,获取了较为丰富的样本。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获取的问卷信息来看,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本科层次学生84.72%,专科层次学生占15.28%;女生占81.25%,男生占18.75%;年级   
          层次以低年级(一、二年级)为主,占总问卷数的68.75   %,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占比为31.25%。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主要以财务、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   
           3.财经素养基本情况    
          对调查对象财经素养的情况主要通过调查他们的消费情况和理财意识进行了解。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受访大学生的生活费支出情况以“收支平衡”和“略有结余”两种情况为主(占比为61.41%   ),有26.98%的受访者处于“支出过多”的情况,另有11.61%的受访者没有留意过自己的生活费支出情况。   
          从受访大学生反馈的理财意识来看,有59.33%的受访者选择储蓄这种传统且风险较低的理财方式,同时还有69.05%的受访者会选择余额宝这种新型的易操作的低风险理财方式。由此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受访者都具备最基本的理财意识,对于常见的理财投资渠道也有了解,而且还能有意识地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投资。   
           4.就业选择基本情况    
          从就业选择的情况来看,在薪酬水平相同的情况下,55.16%受访者的职业选择仍倾向于企业员工、公务员这一类较为传统的职业类型,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各种新型职业的受访者合计占比也达到了34.43%。从就业态度上来看,有64.98%的受访者更倾向于从事自己喜欢但是不够稳定的工作,52.28%的受访者能够接受为了寻找更自由的工作而辞职待业的情况,48.21   %的受访者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更加偏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综合以上情况来看,具有一定财经素养的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也会运用一定的财经知识进行判断。他们自身所体现出来的财经素养特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就业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前,高校大学生主要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学生为主。这个年代出生的学生,成长的环境、家庭经济背景等客观条件都比此前出生的学生优越许多。同时,他们接触到的价值取向也更加多元,他们在对待金钱和财富的观念上,也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创造财富的意识    
          从调查问卷反馈的结果来看,虽然超过半数的受访者生活费获取来源是“全部由家庭支持”但生活费“大部分由家庭支持,自己兼职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的受访者比例占受访人数的39.68%   ,“完全由自己解决”的受访者比例为3.17%。这就充分反映了当前已经有很多学生意识到了创造财富对于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和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2.能够合理规划消费行为    
          大学生日常消费行为是其最为常见的经济活动之一,从大学生消费的情况可以判断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财经素养。根据问卷反馈的情况,受访者生活费“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比例达到了61.41%,生活费“支出过多的比例为26.98%。从这个情况来看,对自己的生活费支出情况有明确了解的受访者比例达到了88.39%。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非常了解自己的消费情况。而对于生活费“支出过多”的受访者,有77.18%的人选用花叹进行预支以解决生活费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会参加兼职等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生活费。   
           3.能够意识到理财对于未来发展的意义    
          理财行为是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进行管理,实现财产保值、增值的管理行为。大学生作为无收入或低收入群体,其生活费数额有限且来源基本上以家庭支持为主,因此大学生本身缺乏理财的资金。但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理财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理财的操作更加智能、理财的方式更加多样,使得大学生也开始萌生理财的意识,同时进行一些理财尝试。   
          从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受访大学生对于基金、证券、P2P、余额宝、储蓄、保险等理财途径都有基本的了解,并且体现出了一定的理财意愿,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开展一些理财行为。这就意味着受访者已经意识到了对于财产的态度不仅仅只限于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注重财产增值对于未来发展的支持。   
           4.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    
          从受访者对于理财渠道的选择来看,在资金有富余的情况下,有69.05%的受访者选择余额宝这种低投入的理财方式,59.33%的受访者选择储蓄这种低风险理财方式,选择基金、债券这类收益较为稳定、风险程度较低的理财方式的受访者比例为38.4%,有11.71%的受访者选择P2P、保险这类风险较高的理财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不仅能够意识到理财方式之间的风险差异,而且能够评估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能够意识到自身经济实力的不足,进而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低风险、低投入的理财方式。   
  

5. 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

财经素养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培养出具有基本的财经知识和能力,具有财富道德与信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公民,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对于打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更是具有战略性的、基础性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重视财经素养教育。



扩展资料: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各地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不同,不同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时间有早有晚,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形式也各异。
高中生对财经素养及财经素养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近九成同学赞同“财经素养教育是一种基于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管理和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财经素养教育是金融教育、财商教育、消费者教育。接受问卷调查者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许多学校已经通过开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很高。

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

6. 财经素养的一般共同特征

财经素养一般共同特征有,具有创造财富的意识;能够合理规划消费行为;能够意识到理财对于未来发展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意识的。符合中国式的财经素养有:财经概念知识、交流财经概念的能力、管理个人财务的能力、做出适当财务决策的能力、对未来财务需求的信心。加强全民财经素养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我国应廓清财经素养核心内涵,借鉴国外财经素养教育经验,提升全面财经素养。

7. 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

财经素养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财经素养教育,培养出具有基本的财经知识和能力,具有财富道德与信仰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公民,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对于打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更是具有战略性的、基础性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重视财经素养教育。



扩展资料: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各地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也不同,不同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时间有早有晚,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形式也各异。
高中生对财经素养及财经素养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财经素养教育的理解,近九成同学赞同“财经素养教育是一种基于财经知识、理财技能、财富管理和人生信念等基础修养的生活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财经素养教育是金融教育、财商教育、消费者教育。接受问卷调查者普遍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许多学校已经通过开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财经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很高。

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

8. 生活中那些需要财经素养

知识。国人应该具备包含五个方面:财经概念知识、交流财经概念的能力、管理个人财务的能力、做出适当财务决策的能力、对未来财务需求的信心。  第一是内容,即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思维,它是整个财经素养中的基础部分。
  第二是过程,主要是识别和运用具体的概念,进行理解、分析、推理的认知过程。具体来讲,侧重于个人财经决策所用的一些基本技能。我们做一个决策,一般要经过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要有一个计划和目标,然后做决策,这个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完以后还要对结果进行评价,这就是过程。
  第三是背景。财经素养和其他知识不太一样,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财经素养是和具体的场景、任务有密切关系的,这就要求我们对知识和技能有非常强的迁移能力,需要跟实际情景进行很好的结合。举个例子,我们学习储蓄时,要和个人储蓄需要以及储蓄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第四是非认知因素。掌握了知识、技能以及与实践的结合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进行财经方面相关人格特质的培养,比如动机、信心、责任感、金钱观等。刘志阳: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财经素养
2017-10-13 09:41   文汇报   刘志阳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经素养现在已经被认为是21世纪每个人必备的核心素养和生存发展技能。2012年亚太经合组织(OECD)正式将财经素养(Financial Literacy)测评纳入到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考察青少年的财经知识与理解、财经责任与态度以及财经技能与行为。
PISA测试激发了各国对财经素养教育的关注,普遍认为财经素养教育不仅与个人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更与国家未来竞争紧密相连。
截至2015年,已有超过50个国家正在制定或实行财经素养教育国家战略并取得初步成效,还有一部分国家正在计划制定财经素养教育国家战略。
2012年,上海首次参与PISA财经素养测试,并一举夺冠。2015年,PISA测试从上海扩大到北京、江苏和广州。
2016年,中央教科院联合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开展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调查。与此同时,包括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在内的一些教育机构联合有关单位,通过财经素养大赛推动财经素养教育发展。
与国家重视和实践发展相比,教育界对于财经素养教育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财经素养教育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诸多标准性问题的认识仍然不清晰。为了推进财经素养教育在中国的大力发展,当前迫切需要推进财经素养教育中国标准的制定。
推进财经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大力推进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既符合教育自身拓展的规律,也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当下,校园贷等事件引发社会对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关注。今年暑假,校园贷各种暴力催收、裸条贷款、“求职贷”等违法违规现象频发,大学生传销致死案件引起社会各方关注,这些都给校园安全和学生合法权益带来严重损害,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此外,中小学生微信豪发红包现象也引发社会各方关注。
《2017年中国青少年财经素养调研报告》显示,中学生在财经知识积累上也十分欠缺。调查样本中,所有知识题目的平均回答正确率仅为31%,尤其是对复利计算、利息和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购买力问题的认识十分有限,暴露出我国学生金融知识薄弱的问题。
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等三部委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常态化、丰富多彩的消费观、金融理财知识及法律法规常识教育”。所以,主动实施财经素养教育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经素养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强烈需求。因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对各种高素质财经人才的需求仍然旺盛。
财经素养在当下也是培养学生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生存、发展能力的一种核心素养,其直接目的在于教授青少年财经知识,帮助他们提高领导能力和决策分析能力,使其能为应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做好准备;根本目的在于帮助青少年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关系,逐渐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财富观。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