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谁最厉害

2024-05-10 23:05

1. 三国中谁最厉害

楼主请注意!
一吕二赵那些顺口流,不可尽信。

第一、那是民间排名,带有太多的老百姓的感情色彩。如果我们谈历史的话,个人的感情色彩是要避免的。
第二、那些顺口流多成于《三国演义》之后,因此受演义的影响很深。如果我们谈历史,则演义必须区分开。
《三国演义》是小说,怎么能把小说当历史来看呢?
作者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看小说就是看个热闹,别当历史。

好,现在我们看历史。
首先要明确一点,真正的历史上,阵前单挑是很少见的。你看那些“阵前单挑”、“一刀斩敌将于马下”,那些都是编出来的。
真正的大将,主要还是带兵能力强弱。自身武艺也要有,阵前亲自上阵也是有的,但多数是为了提高士兵士气,而不是真的以一敌千。

三英战吕布,假的。
赵云长坂之战,假的。
关羽杀颜良,是乱军之中;杀文丑,假的。
等等等等。
历史不是小说。

不要听信顺口流,不要盲目看演义。 

前面说了,将领首要的能力不是武功,是统兵作战能力。
而保镖就不一样了,首要能力是武功。打架厉害才配当保镖。
所以,那些专业保镖,以及曾经当过保镖的人,其武功应该普遍比纯将领要高一截。

比如曹操的保镖,典韦、许诸。这两人统领虎卫军,专业保镖。虎卫军是什么?就是曹操的专业保镖队,而典韦、许诸就是一代队长和二代队长。
这个虎卫军里,全是打架厉害的武功强人,而典韦、许诸就是强人中的强人。
典韦,其事迹被后世传唱,难得的是,其事迹大部分都见于史书记载。比起赵云、诸葛亮等人,典韦显得较为真实。要知道赵云他们的事迹,十有八九是演义出来的,而典韦的事迹大部分都是有史实记载的。建议楼主是读一下三国志·典韦传,很精彩,我每读一次都感叹一次典将军的勇猛。
许诸,典韦死后成为虎卫军的二代队长,这个职位本身就是对武功的肯定。史书还记载许诸拽着牛尾巴倒行百余步。不说别的,仅这力气就足够吓死大多数人了。
还有些保镖(或武将兼职保镖),比如周泰、赵云、胡车儿等。
说说周泰吧。
此人多次救孙权性命,都是冲进乱军不要命的砍杀,全身刀伤不计其数。
要知道,那是乱军砍杀啊,长枪大戟的玩命那种,不是街头小混混拿片刀砍人。在这种情况下,周态还能救下孙权(孙权自己都已经绝望了),可见武功够强。尤其是全身上下伤处无数,但他却没死,也没残疾,这说明什么?除了武功高以外,还说明了一点,这哥们肌肉一定很厚很厚!!!没有足够厚的肌肉,不死也残废了。

还有赵云。虽然我们知道他的事迹多为演义的,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兼职过刘备的保镖工作。
保镖二字就是武功的证明。
而且刘备封四大将军时,虽然赵云无名(演义中改成了五大将军,硬加入赵云成了五虎上将),但他的职位是中护军。这个中护军的职责选拔武将官员。看看,选拔嘿嘿~~~比如说考考这个考生的武功吧,那么首先赵云自身的武功要高。自身高才有资格去考别人。当然,选拔官员不是只考武功的,但应该是必有这一项。

这类保镖人才,还有一些,楼主可以去史书上发掘一下。

顺便提一个人——文鸯
我把史书中的记载给你翻译成白话,你看一下:
“司马师在汝阳,看到叛军的窘境后又给他们设下了圈套。邓艾将毋丘俭的使者斩首后,立刻带着一万多人先占据了乐嘉城这一要地。司马师这时命令邓艾示弱诱敌,文钦果然带兵来争夺。司马师却偷偷从汝阳带领大军驰援。文钦看到司马师的人马后才知道上了当,惊慌失措。然而,他仅仅十八岁的儿子文鸯初生牛犊不怕虎:"趁他们刚来立足未稳,不如半夜突击。"于是文钦父子分兵两路,夜里文鸯突然就冲进了司马师的大营。司马师听到军营遭受奇袭,大吃一惊,他那本来就长着肉瘤的眼睛居然掉出了眼珠。他紧紧咬住被子强行忍住剧痛,以至于被子都被咬破。而文鸯奋战一夜却没有等到父亲的接应,天亮后他看到司马师大军势头太猛也只好突出重围。司马师当即就命令大家将剩勇追穷寇。文鸯看到有追兵,估计如果不能先将其挫败是逃不了了,带着十几名骁勇的骑兵反复冲杀,硬是把追兵打退。司马师再次命令八千骑兵追击,也被文鸯一个人反复冲杀六七次,每次都杀伤一百多,终于逼退了追兵。”
前面说了,赵云的长坂之战是假的,演义编的。
而文鸯在乱军之中杀人如麻,面对数千人进出自如,这可是史书白纸黑字记载的。而且文鸯是三国后期,离陈寿很近,陈寿收集的资料应该较为可信。

三国中谁最厉害

2. 三国时期哪国实力最强?

  魏国实力最强。
  魏国(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

3. 三国中哪个最厉害

如果是真实历史的话,毫无疑问是魏国。
一、经济上:
魏国占有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在当时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纵观曹魏的地盘:最早的豫州、兖州、青州因为黄巾之乱和连年天灾战乱人口大减,但曹操早早就实行了屯田制度,这使经济的基础——农业得到了保证,而三州良好的农业基础也使它们恢复起来格外地快,大平原便利的道路也使安定后的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冀州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人口充盈的大州,曹操拿到手的时候冀州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因此曹操才会很快把自己的政治中心转移过来,事实上,当时冀州是北方经济状况最好的州;徐州虽然在陶谦统治后期由于陶谦施政不当以及曹操征伐的影响受到较大损失,但根基稳固,很快恢复了繁荣,而且作为天下的枢纽,商业上发展很快;淮南一代本来是长江下游最繁华的地区,否则袁术也不会依靠着这半州之地就妄想代汉自立,但也正因为袁术残暴不仁、横征暴敛,当曹操取下此地时淮南已相当凋敝,不过因为后来邓艾等人在淮南的积极屯田、兴修水利,淮南的经济至少自给有余,甚至常年供养曹魏大军驻扎,当然东吴的连年骚扰和后来的淮南三叛都使淮南始终无法重现往日辉煌;荆州北部是拖累,实际上由于长期处于三国交界处,驻军的消耗和战争的威胁都使这一地区需要大量援助,而荆北本来就是荆州欠发达地区;司隶地区由于董卓之乱和常年战乱可以说成渣了,不过曹操能臣多、屯田很逆天,先是钟繇恢复了长安周边的经济,后又有司马懿在司隶大搞屯田、大建水利、大炼钢铁,后来关东饥荒关中甚至有力援助,而关中作为抗蜀前线,一直都可以不依靠经济支持对蜀国保持守势;凉州最大的经济作用在沟通西域,这也为后来曹魏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而和西域的交流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并州和幽州经济上没多大用处。
小结:魏国经济方面可以说一直是向上发展的,其经济由于总量高、人口多,发展速度远超其余两国。魏国经济一直都是最强的,甚至超过其他两国之和。(这也是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不断北伐的原因——现在不打以后更没机会),鼎盛时期人口不下500万。注:三国的人口都有隐匿现象,总的来说,从隐匿比例上应该是吴国最严重,魏国次之,蜀国最好。(这里的隐匿指不在官府掌握下的人口)
蜀国最初有半个荆州,而且也是繁华地区,荆州又少战乱,反而有不少人口从别处逃难过来,因此经济实力极强,曹操的征伐至少对刘备控制的荆南没有造成太大损失;后来取了益州,益州和荆州情况类似,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汉末刘焉的大清洗、刘璋和张鲁的攻伐、刘备入蜀、刘备和曹操争汉中以及大的天灾使刘备得到蜀地时只有90多万人口;诸葛亮后来平定南蛮实际上没有直接的经济好处,因为南蛮又不交税,只是上供一些奇珍异宝,但是稳定了后方,又减少了驻兵和派官吏的开支,而且也有利于商业交流。总之,以蜀国的最大版图来看,应该是刘备称汉中王时,这时下辖人口应有100余万,后来失去荆州、丢失汉中、武都阴平,接近灭亡时只有94万也不奇怪了。蜀国所拥有的地区要不就是太难开发,要不就是不用开发也很肥沃的土地 ,所以蜀国在农业上没啥建树,不过政策上是中规中矩的,天府之国也没有变得更坏;另外诸葛亮盐铁锦官营对国家实力虽然没什么提升,但对政府很有好处。蜀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两点(人口且不去说):1.商业不兴,蜀国的特产蜀锦只能卖给盟友东吴,但这种奢侈品东吴也不需要太多;2.连年征战不仅损失了大量壮丁,也消耗了大量财富。蜀国不修史,所以资料最少。
小结:蜀国的经济在刘备得汉中时达到顶峰,从关羽失荆州开始走下坡路,经过诸葛亮的十年恢复接近鼎盛,数次北伐后又将至低谷,费祎死前是缓慢地恢复,等到姜维掌权就是大踏步后退了。蜀国经济在任何时候都是三国最弱的。
吴国的江东不算富庶,但战乱较少,经济上比较落后,不过人口上由于东汉末年以来持续的北方人南迁,因而户口充实。另外对山越的讨伐也使东吴获得了大量人口的补充。荆州部分经济可观,不过因为位于三国交界,因而一直只能自给自足,对江东支持有限。交州地处偏远,东吴掌握得也最晚,虽然人口不少,但夷汉杂处,管理不便,也对吴国经济贡献不大。吴国在水利方面投入比较大,屯田也做得不少,加上沿海渔业、盐业发达,所以农业、商业都比较发达,但长江由于吴魏对峙无法用于商业。吴国经济的最大问题是1.豪强势力太强,因而国家经济实力实际不弱,但政府所能发挥的实力有限;2.开发不足。
小结:吴国经济在孙权执政前期是快速增长,后期由于孙权有点自满甚至犯糊涂进入缓慢失血状态,孙权之后由于政争和君主无能残暴,经济大为衰退,吴亡时只余230万人。
政治上:政治制度  魏国最完备,曹魏的各项政策也实施得比较好,像九品中正制还是到了晋朝时才彻底腐朽的,在曹魏时代,特别是司马炎之前还是很先进的用人制度。蜀吴平手。
名份上 魏代汉以后各家实际上都失去了正统,刘备的皇叔身份其实加分有限,并不像演义上表现的那么有用。拥有北方的曹魏实际上才是大部分人心中可以扫平乱世的势力。至于东吴嘛,忽略它就好了~
统治阶层的团结度 该说魏、蜀相差不多、吴国最差。虽然魏国叛乱最多,最后还被司马氏给废了,但事实上曹睿死后的一段时间里魏国高层还是很和谐的,要不是曹爽太草包,司马懿也不会那么众望所归地出来收拾局面,曹魏后期司马氏当权实际上是最高权力比较平和地转移的过程,和曹魏代汉是一样的。特别地,魏国由于国力、国势一直是三国之首,所以上层自然有向心力。蜀国虽然内乱很少,但荆州士族和益州士族以及刘焉所带来的人马之间从未和谐过,另外随着国力渐衰、朝政日乱,作为地方政权的性质越来越浓,等到灭国时政治上已经乱成一团了。吴国由于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地方士族实力过于强大,政权除孙权外一直被大士族所操控,凝聚力最低,最保守。而孙权时代后期又太昏庸。
政治清明度 于曹魏君主或权臣总体上最优秀、人才最多,所以也最好;蜀国由于诸葛亮死后还有蒋琬费祎等人,所以也还不错,真正的混乱开始于费祎死后的宦官乱政和姜维政事较弱,一路滑向深渊;吴国从孙权后期犯糊涂开始就一路政争不断、君主一个比不上一个,三国中最差。
 
小结:魏国10分,蜀国8分,吴国6分。
军事上:步兵——士兵整体战力三国中魏、蜀相当,吴较弱;数量上魏40——50万(鼎盛时期超过50万)     蜀 鼎盛时期也不到20万,大部分时期10余万,衰落时期不足10万 
吴20余万;水军吴第一,魏第二、蜀第三;(晋灭吴时水军第一)骑兵魏第一,吴蜀是渣。
人才上:政治人才——魏国最多质量最好、吴国次之、蜀国最次,(诸葛亮是第一流的政治人才,蒋琬费祎法正也是人中龙凤,但数量上确实不如魏吴);军事指挥人才——魏国仍然第一,蜀国第二,吴国第三;军师型人才——魏国第一,蜀国第二、吴国第三。若是从纵向时间上来对比,魏国优势也是越来越大,而蜀国是越来越差,吴国是逐渐减少。
小结:人才上,魏国就不必说了,蜀国是死一个少一个,吴国反而因为士族力量的强大总有能人。
总结:从各方面来看,魏国的优势都最大,而且它与其他两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蜀国以刘备得汉中、关于失荆州、诸葛亮休养生息、诸葛亮北伐、诸葛亮之死、费祎之死为节点,经历了强——弱——强——弱——强——弱的变化;吴国以孙权后期为节点,之前一直呈上升态势,之后一路下滑。

三国中哪个最厉害

4. 三国中谁最厉害

是武力,还是智谋?
三国演义:武-----吕布;文-----诸葛亮。
三国志:武------文鸯;文-----贾诩。

 吕布。字奉先,号温侯,五原郡九原人,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闻名于并州;先随丁原,后事董卓,于虎牢关前大战十八路诸侯,威镇天下,连环计后杀董卓,自立门户。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猛将,武艺天下无双,战场上无人能挡,统军能力优秀,手下之军是当时天下难敌的精锐,数次将曹操打得狼狈不堪,曹操视为心腹大患。    相关战绩:无五合杀河内名将方悦;一照面杀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武安国手腕;数合败公孙瓒;五十合战平张飞,三十合战平关羽、张飞联手,后刘备加入战团,吕布不敌,全身而退;数合战败夏侯惇;战败乐进、于禁联手;二十合平许褚,后曹营六大将上前群殴,吕布全身而退;下邳城一百合平张飞。    温侯的武力在三国时期稳坐头把金交椅,与人对战基本均占压倒性优势。配上超级装备赤兔马和方天画戟,手下几乎无百合之将。吕布简直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战神,单挑能与之战十合之人已是将才难觅,数次冲阵如入无人之境,对手皆闻风而逃。曹操言吕布非一人可胜,所以吕老大面对群战是家常便饭,本身以一敌众就是困难的事情,对手往往还非常强大,虎牢关前一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两员超级战将联手进攻尚且战其不倒,从此天下第一名号非其莫属。被高手围攻毫发无伤,提膂力过人的纪灵如提稚童,超强的实力使温侯不把任何敌手放在眼里(貌似忌惮经常叫嚣与之拼命的张飞),也不屑使用阴谋诡计,最后败于曹操刘备联军,被手下叛徒捆绑,遭擒。刘皇叔痛打落水狗,唆使曹操忍痛将其绞杀。顺便说一句,吕老大似乎喜欢给人当干儿子,可能从小缺乏父爱,最后一次没有成功。

诸葛亮就不用说了,太牛了!!!

 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赵云的长坂坡也不过如此吧!!!!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此事见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他厕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时而避难乡间,时而闪身在某个诸侯的厅堂,匹似流窜作案。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逮至晚年,竟又在曹丕的朝廷里充任太尉,权势蒸蒸日上,一派德高望重的模样。这是一个怎样的奇人? 
  他出生在武威,俗称"金武威,银张掖",也算是大西北一个重镇。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有良、平之奇",但因僻处偏远,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在那个天高地远、充满犷悍之气的地方,少年贾诩濡染其中,斯文气中难免也会夹杂若干匪气。与豪爽武夫打交道,与土匪豪强相周旋,这份本领贾诩生而具备。靠一袭长衫,一把折扇就能行走江湖,在四百年后的中国也许可行,当时免不了就会步步涉险。贾诩有一次就在道上遇到叛乱的氐人,同行数十人同时被擒,一张百人坑已经挖就。要活埋吗?看来是的,这些叛氐,把人活埋也许比打牌还要轻松。贾诩面不改色,镇定从容地对氐人说:"先别急着埋我,我是段太尉的外甥,太尉肯定会出重金来赎我,保你们赚一笔。"——诸位,这里的奥妙在于,若叛乱的氐人当真等着段大人拿钱来换人,西洋镜准会被戳穿,因为太尉段颎并没有这样一个外甥。贾诩拿准了他们没这份胆量,当时,段颎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最强蛮的家伙都不敢贸然招惹。结果,贾诩一面看着这拨氐人将其余众人悉数活埋,一面自己却与叛氐的首领推杯换盏,"我会在舅舅面前替你美言几句的,"说完这话,贾诩抹了抹嘴边的美味,在氐人们点头哈腰的欢送之中,骑马扬长而去。 
  骗人骗到这个份上,我只能遥遥地想着:贾诩是深不可测的。让满脑子想着活埋人取乐的强盗俯首帖耳,单靠智慧肯定于事无补,靠胆量也过于笼统。我的解释是: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匪霸之气,正是它让强盗相形见绌,气为之夺。话说回来,注定要呼风唤雨,荼毒江湖的贾文和先生,怎么也不会在寻常沟壑里翻船。他的目标是长安,他相信在那里会有自己的机会。什么机会?如果你这么问,贾诩只会诡秘地抿嘴一笑,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远方。那里,秦始皇建造的巍峨长城上,正幽幽地转出烽火。 
  在贾诩投靠曹操之前,他先后为之献策的,多属造孽江湖的恶棍型军阀。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新旧都城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像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当年董卓伏诛,司徒王允专权。王司徒虽然才能有限,且有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原有两个莽野的部将李傕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网开一面,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极有可能归化朝廷,如此,乱局初定,因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因一时丧失了矛头所向,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刚愎无比的王司徒,本着决不姑息的态度,对李傕、郭汜下达了追杀令。这有点逼人造反的意味了。然而奇怪的是,李傕、郭汜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倘如此,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单人匹马,挡在道上,"二位,急个啥呀?"李傕、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便洗耳恭听。"王允正要捉拿你们,你们若解散部队,路上随便一个小亭长都有能耐把你们绑起来,送给王司徒邀功。横竖是个死,何不先聚集军队,干脆反上长安,为董卓报仇。如侥幸事成,则挟天子以令天下,何其威风;万一事不成,那时再逃向西北故土,也未见得晚呀。"这一番充满流氓智慧的开导,李傕、郭汜听得不住地点头。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教唆相同。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傕、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傕、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辞了。"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 
  于是,李傕、郭汜的命暂时虽被救下,汉朝的命却更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顺着贾诩那番开导走下去,诸如"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之类强盗逻辑,已无可避免。 
  帝国都城长安的城头,刹那间便阴暗了下来。随着李傕、郭汜的反戈一击,东汉再也没有喘过气来。 
  李傕、郭汜所带的凉州兵,凶悍无比,暴虐非常,端的乃"虎狼之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六月,李傕、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堂堂汉家朝廷,就此落入两个无赖军棍之手。据说,董卓初死之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傕、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两人沆瀣一气,作恶多端,这时突然又因一个妇人的嫉妒,陡然翻脸,彼此厮杀起来。世事遂进一步动荡,百姓遂进一步遭殃。贾诩虽曾对两人有所规劝,但正所谓"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面对这一最初由自己造成的局面,当它变得不可收拾的时候,贾诩事实上已一筹莫展。他看李傕、郭汜越来越像两个不成器的野孩子,只知在院子里打架。然而,这是你家的院子么?这可是整整一个王朝啊! 
  贾诩,字文和,他的行为可是与"文和"没什么关系。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 
  似花还似非花,摧国不忘护国,正可见贾诩本色。在挑动李傕、郭汜反攻长安、又间接导致李、郭二人在长安城外自相残杀,京畿震荡之后,他又在皇帝面前扮演起护花使者的角色来,弄得皇帝对他又恨又爱,又嫌又忌。为了拉拢他人联合对付郭汜,无法无天的李傕曾对凶悍的凉州兵大言不惭地许诺:"一旦攻破郭汜,皇帝宫中的美女,可任意使用。"结果,这些莽汉便天天在皇宫外高叫:"李将军答应的宫人美女在哪,快快送出来!"皇家威望,扫地无光。汉献帝可怜巴巴地看着贾诩,希望他能拿个主意,至少别让这些家伙再这么在城外乱叫了。好个贾诩,当即秘密地将强盗首领全部召来赴宴。不就是一些空洞许诺吗?区区李傕能许你宫廷美女,我受皇帝重托的贾诩,就不能许你更具诱惑力的高官厚禄?几桶美酒喝完,凉州兵当晚便奇迹般地撤离长安。李傕由此日渐势衰。 
  贾诩偷偷离开长安的时候,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他处处以汉室忠臣自居,此前有人劝他离开,他还曾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深受国恩,义不可背。"后来当皇帝被迫逃离长安时,贾诩也颇有护驾之功。关于贾诩,在洛阳颓败的"杨安殿"里,皇帝也许会想到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尽管有些不伦不类。萧何之败,无关乎皇朝兴替,贾诩之谋,实已致汉朝江山于万劫不复之境。 
  和吕布一样,当西北的战火逐渐向中原燎原的时候,贾诩的身影也随之在中原出没,贾诩的计谋也随之在中原吹奏出杀伐之气。贾诩的谋士品格,只在一点上得到确认,即他从来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实际上却往往收到替将军作主的效果。 
  诚如伏波将军马援所言,"方今之世,不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作为中国历史的"后战国时代",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与天下辐裂的先秦知识分子本无不同,故荀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纷弃袁投曹,关羽义不背主,诸葛兄弟在东吴、蜀汉各事其主,俱忠诚不二。若此乃通例,贾诩便提供了一个例外:他先后投靠的段煨、刘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段煨对贾诩表面敬重,内心忌惮,因为贾诩"素知名",在兵士中威望极高,段煨怕贾诩喧宾夺主。贾诩离开段煨的时机和理由亦很微妙,"我若呆在段将军身边,说不定会遭到陷害;而我一旦离开,由于段将军既希望我外结强敌,又怕我反戈一击,所以反而会厚待我的妻子家人。"结果丝毫不差。至于刘表,贾诩的评价也是既准确又刻薄:"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三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见事变,多疑无决,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贾诩与张绣的关系最好,早在长安时,张绣就有意将贾诩拉拢至帐下,一俟贾诩秘密来投,立刻便对他言听计从。奇怪的是贾诩之所以投奔张绣,不仅因为张绣的张臂欢迎,更在于这样一个判断:"张绣,一个没脑袋的主儿。"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面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他喜欢谋略,他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尽情驰骋的疆场。如果谋略是一种美,联系到他当年不可思议地替李傕、郭汜出的馊主意,则贾诩正好被我们理解成这样一个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看出这一点,贾诩投靠张绣而不是曹操、袁绍,便是最为顺理成章的事了。曹操手下谋士如云,其本人又计谋百出,贾诩在那里注定难呈鹤立鸡群之势;袁绍貌似强大,但这人志大才疏,又有着一个奇怪而又致命的弱点:只要对自己有利的计谋,他一概不采纳;刘表可不去说他了,而好做皇帝梦的袁术,刚愎自用,缺少虚怀下士的品德,贾诩注定没法活得从容。贾诩与吕布有仇,当时尚力单势薄的刘备当然更入不了贾诩法眼,何况刘备还一直和吕布勾勾搭搭,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所有人提到曹操平生所吃之败仗,都不会不提"宛城战张绣之时",那也是曹操输得最为凄惨的一仗,长子曹昂及贴心猛将典韦相继阵亡,自己所乘的大宛良马"绝影",亦中箭而死,可说狼狈至极。毫无疑问,这一仗曹操其实是输给贾诩的。贾诩后来又赢了曹操一回合,那一仗虽无多少战略意义,却极端神奇,可以让曹操作为教科书,好好琢磨研习一番——曹军撤退了,张绣立功心切,急不可待地要领军追赶。贾诩在一边连连阻止,张绣不听。张绣的枕芯脑袋难免会想:与曹操交战,而竟能逼得他退军,此乃千载难逢之机,此时不乘胜追击,痛下杀手,更待何时。然而,不听谋士言,吃亏在眼前,没多久,张绣的追兵就被曹操殿后部队杀得大败亏输,狼狈逃回。"文和,我后悔没听你的话,"张绣诚恳地向贾诩道歉。"先不忙后悔,请将军重新整顿军马,再追一次曹操。""什么?"张绣大惊失色,"我得胜之军追曹操败退之兵都没有胜算,你竟然让我再将失败之军追曹操得胜之旅?"贾诩有点不耐烦了,"将军莫迟疑,只管去追,如不胜,把贾某的头拿去。"张绣此时的心情肯定古怪至极,不过他还是去追了,即使心里一百个不相信。 
  第二次追击,张绣大有斩获,把曹操杀得溃不成军。 
  不仅曹操对自己的失败极为纳闷,张绣回营后见到贾诩,恐怕也得把他好好地重新打量一番,以确定他是人是鬼。就像华生医生总要让福尔摩斯解释一下破案原因一样,张绣此时最想做的,就是让贾诩说个明白。"这还不简单,"贾诩摆了摆手,"曹公与将军作战,并没有占丝毫下风,突然撤退,肯定是后方有事。将军不察,误将曹公的主动退军视为不敌,盲目进击,必无胜算。曹公用兵何等精明,必有精兵良将为之殿后,以防追军。待将军败走,曹公因急着赶路,不再设防,便会调整步伍,将后军挪为前军。此时将军纵用败兵追击,亦必能奏效。"三国之所以多智,端赖贾诩者流出没其中。 
  当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纷纷剿除诸侯之后,世界虽然没有变得安宁,局势却已明朗不少。在曹、袁两只巨螯的钳制下,暴露在外的张绣,势必沦为瓮中之鳖。投靠袁绍还是曹操,就成了张绣迫在眉睫之事。投靠袁绍的理由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一则袁强曹弱,一则张绣于曹操有杀子之仇。于是,当袁绍主动派使者前来招降时,张绣恨不得立刻跪下身来,唯袁绍之命是从。谁知贾诩从幕后倏然闪身,以疾言厉色之态,对袁绍使者痛加训斥:"替我谢谢袁本初的好意,再转达这样一句话:一个连自家兄弟袁术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张将军敬谢不敏!"张绣大惊:"文和,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不然",贾诩平静地说:"投降曹操吧。将军虽与曹操有过节,但依我看来,曹操有雄杰之气,肚量宽宏,肯定不会为难将军。再说,袁强曹弱,将军这点兵马袁本初未必看得上眼,对曹公却不失为雪中送炭。请将军再听我一回。"果然,曹操竟好像完全忘记了当年与张绣结下的深仇,亲自率众出城迎接,给予张绣极高的礼遇。私底下,曹操也紧握着贾诩的手,一脸诚恳地谢道:"使曹某信义著于天下,正是阁下呀!"——贾诩之所以甘冒奇险,正因为他看透了曹操的心。 
  至此,东汉元恶之一的贾诩,人生航道进入了另一片相对平静的海域。虽然作为曹操谋士之一,他仍不时献计供策,尤其在曹操征伐马超、韩遂的过程中,贾诩功不可没。但总体上看,他淡出江湖的意味正日益明显。对曹氏父子,贾诩本来还有可能立下奇功:曹操、曹丕先后两次讨伐东吴,都以失败告终,赤壁之战更使曹操元气大伤。我们发现贾诩都曾预睹先机,加以谏阻。 
  贾诩知道自己的过去并不光彩,所以一直韬光养晦,轻易不发一言。晚年的贾诩尤其乖觉无比,他闭门不出,谢绝交游;为了杜绝他人猜疑,他处理儿女婚嫁之事,也力避攀附名门。虽然如此,在曹操立太子的过程中,在曹丕与曹植兄弟争权的过程中,站在曹丕一边的贾诩,仍以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谋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向贾诩请教太子争宠术时,贾诩的回答竟是那样地冠冕堂皇,霁月光风:"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养,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奇怪的是,就这么一番貌似不切实际的大话,竟使得曹丕从此幡然改悟,自我砥砺,终于赢得了曹操的好感。此前曹操也曾特意屏退众人,向贾诩请教立太子一事。贾诩面露难色,故意不答。"先生为什么知而不言?"曹操再问,"不,我只是突然想起了两个人。""谁?""袁绍和刘表,"贾诩答道。曹操哈哈大笑。"贾诩貌似漫不经心的回答,对曹魏政权的最终确立,也许竟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袁绍、刘表正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好继承权问题,死后遂使得兄弟阋墙。贾诩示曹操以前车之鉴,终于使曹操决下心来,立曹丕为太子。 
	在魏文帝曹丕当政之时,功劳盖世的贾诩被委以太尉重任。然而贾诩老矣,他只仿佛一个大隐隐于朝的隐士,依旧过着恬淡的生活。世事阴阳,果报难料,这个邪恶的播种者,谋略的热衷者,最终是以一副德高望重的神情,安然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依照当时"人过五十不称夭"、"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标准,贾诩真可谓寿比南山。

5. 三国谁最厉害

其实没办法给出答案,因为很多武将都没碰过面较量过所以无从比较选不出谁最厉害。
但如果从他们自身能力来讲我认为 曹魏:张辽,文治武略而且有节气,为曹操南征北战,守住合肥阻挡东吴,让曹操放心的对付刘备。五子良将之首;邓艾,早期曹魏武将之首是张辽那后期就应该是邓艾,文武全才不偏科。灭蜀汉的第一功臣。曹魏没有灭掉东吴所以没有武将可以出其右。
东吴:早期应首推程普,有勇有谋,可以说因为有以程普为首的四大将领才使东吴政权在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两代三人手中交替而不失并且使其发展壮大、巩固。和周瑜分领左右都督,也能表现出他的才能。也有人评论他是东吴的旗帜性人物;继程普之后应该是吕蒙了,从一介武夫到独挡一面的名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可以说吕蒙在那个年代创造了奇迹。上马可制敌下马能治国。而且擒杀万人敌的名将关羽,为东吴夺回战略要地荆州,荆州对东吴非常重要,它不光在地理位置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要地。而且当时荆州经济比较富庶产粮大户。而当时东吴所拥有的东南地区并非为像现在的江南那样繁华富庶,当时江南有大片地区还未开发,所以周瑜一直想要夺回荆州。它对东吴太重要了。
蜀汉:首选赵云,公认的武艺但从一些细节上看赵云不只是一介武夫,他具有战略目光。刘备新得益州许多人主张把田地分封给诸将,但赵云劝谏应把土地归还百姓,然他们安居乐业,这样既能提高威望得到民众拥戴,还能通过赋税满足财政军备需要。巩固蜀汉政权,收复益州当地士民的心,为以后壮势力打下基础。还有在刘备要为关羽报仇出兵东吴之际,赵云劝阻刘备,他认为当时蜀汉主要敌人是曹魏,而且曹魏强,东吴弱。如果打败曹魏,东吴自然会降服。再者可以借助曹魏篡汉人心不满的情绪。这些建议主张都体现出赵云有高远的战略眼光。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也是以联合东吴共同抗曹为主旨。但刘备执意出兵,结果兵败身死。蜀汉也是从此显露出疲态之势为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在此也是三国各方势态的转折。而且历史上“空城计”真正的主人是赵云。赵云也常常救人于危难之际,三国的消防员。他在蜀汉势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无人可替;蜀汉在诸葛亮死后接过北伐大旗的人就是姜维了。我对姜维的评价就是一句话:太有才了。这不是玩笑话,他真的非常有才,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总所周知,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很高,还倾囊相授他兵法并且予以重任,从诸葛亮死后姜维就接过军队大权就能看出。而且他武艺不凡,勇武。诸葛亮曾把蜀汉的精锐部队虎步军交予他统领。而他的政治才能被诸葛亮评价在不低于马良。他曾一度中兴蜀汉。他真正有才的原因是他多才多艺,他不但在军事和政治上有较高的造诣,他在文学上也有不俗的表现。他的《蒲元别传》被《魏晋文学史》评价为“上承刘向,下启魏晋,于志人小说领域别开生面”。而且他是蜀山古琴派代表人物。有不少与他有关的诗词文章。也能看出他的才能被人们所认可。我觉得有些人认为是姜维的多次北伐空乏国力使蜀汉走向灭亡的说法不尽然。其实像我之前提到的在刘备东征打败时就已经使国力下滑了加之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六次北伐加重了国力的空乏。姜维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他的北伐更多主要是为了防守才出兵。是被逼无奈。只不过他的北伐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责任不应该全加在他一人身上。如果他早一些出世应该能与周瑜、司马懿等人同名。
以上列举的六人是我认为厉害的武将,但要评出“最”厉害的一个没法做出选择。像曹魏的郭淮也是不可多的大将。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在怎么多的英雄豪杰当中没有办法评论出谁最厉害,我想如果有可能问他们本人,他们也无法给出答案,更没有人会自居“最厉害的武将”这一殊荣。

三国谁最厉害

6. 三国谁最厉害

  三国演义中将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

  东汉时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

  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你们可以去听那个北方幽州牧的,我依然忠诚于西面的汉献帝;李催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吴魏合作击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原为董卓女婿牛辅部下,按照三国演义看出身的标准应为“漏网之鱼”)伏完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后宫”的人一律不得干涉朝政,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注1),他的车夫(司机)立刻就被处死(曹植失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违法乱纪。曹丕或许是有贼心没贼胆,曹植则根本不把当不当贼当回事);曹植的妻子衣服太华丽,违反了自己提倡节俭的命令后尽管是儿媳妇照样砍头(狠是太狠了)。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诛杀董伏等人,客观上有避免重蹈覆辙之意,并非单纯的以牙还牙。
  曹操虽然大权在握,但一直尊重汉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晋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手持利刃相随。建安十九年,曹操诛杀伏完的同一年,献帝曾对曹操说:“您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听到这样的言语后大吃一惊,汗如雨下(此后曹操真的不敢上朝了)。当然,曹操回去后一句话也可以反过来杀掉献帝,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曹操,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对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至少认为1,他,或者说这个天下还需要曹操;2曹操不会加害他。不明白为什么类似的话,刘备对诸葛说出来,就是赤胆忠心,而献帝对曹操说出来,就是欺君罔上。曹操说过的“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其实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客观地说,应该称曹操是东汉王朝的终结者和继承者,他让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安祥地渡过了最后的岁月并顺利地继承了其“遗产”。
  曹操的军事文学才能很少有人否认,稍微有争议的是他的政绩。

  个人认为,他的政绩与军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

  自东汉桓帝灵帝以来,旱灾、水灾、瘟疫、暴动、少数民族叛乱不断,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大量减少。根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时期,比较大的灾祸有“延熙九年(公元166年)春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按照这个估计,仅此一年这两地就饿死了大约三四百万;汉灵帝时期,“建宁三年(公元170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光和五年(公元182年)二月,大疫。”,“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夏,大旱”。其余小规模的天灾、少数民族叛乱或入侵,不计其数。加上爆发于公元184年的黄巾大起义和随后的军阀混战后,生产遭到了完全的破坏。这样的乱世中,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使民众丰衣足食,是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然而,汉末三国中的各个诸侯中,军事上有才能的不少,内政上有作为的不多。政治经济上的成功与失败都会自然的反映在军事上(反过来,绝不容易),大多数的人因此吃尽苦头,最终受困于“米”而连证明自己是否是“巧妇”的机会都没有。恢复生产的方法,无非是开源节流,这两方面曹操做得都非常出色。屯田制的实行,实际上是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保证再生产(社会主义?),工作效率当然高于普通的自耕农。因此这个政策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短时间内就将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的欣欣向荣,称其为一大创举并不过分。曹操在攻破邺城后,鉴于东汉后期沉重的人头税,改为户调制,对土地所有者(包括自耕农和地主)收田租每亩为四升,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大力制止对农民的乱摊派行径(这可是连两千年后的毛邓江都头疼的顽疾,温相又打算如何应对?嘻嘻)。这一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得到了一致的拥护。
  曹操在世时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并卓有成效,如在周瑜的家乡舒城建立的七门三堰一直到北宋宋仁宗时还能每天浇灌两万顷良田。

  这些三国演义中不曾提及的“鸡毛蒜皮”之厉害 【确实,演义中不曾提及这些,但细细品来,这些东西才是最厉害的——长弓注】,可以从下面的事例中反映出来:
  第一,曹操在汉中打过两仗,先战胜张鲁后败于刘备,但由于北方的元气恢复他前后顺利地从汉中武都等地迁出了十三四万户人口(虽有利诱不曾威逼)。以一户人家四口人计算,这就是五十多万。想想蜀汉投降时不过二十八万户九十四万口,就能明白这对刘备是什么样的釜底抽薪!毕竟,兵民是抗战之本。
  第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五月,吕蒙提醒孙权,曹操在皖城(即庐江)一带屯田,如果坐等他们收获,无异于如虎添翼。因此东吴趁雨季来临水军来去自如之机,孙权大动干戈亲征皖城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吕蒙甘宁全上阵后俘获太守朱光,迁(说得难听点,劫)数万百姓回吴。有统计称,孙策孙权兄弟曾先后四次打到周瑜的故乡淮南舒城一带,但毫无例外的是劫掠而还。因此周瑜的老家出现了这样的滑稽:曹魏拼命建设大兴土木,孙吴拼命破坏杀人越货(呜呼,我为公瑾一大哭!)。
  曹操之后的曹丕曹睿虽然在个人生活上不够检点,但却基本上萧规曹随贯彻了这些政策。后来曹真张合司马懿之所以能够屡次在祁山等地把战术上没有什么错误的诸葛亮拖垮,就是因为他们“内力深厚”有充足的物质保证。

  与之相对应的是,吴蜀这方面的建设乏善可陈。蜀中是因为先天条件优越,境内已经有了都江堰这样的杰作而无需画蛇添足劳民伤财,尚情有可原。
  东吴则完全是败笔。
  东吴曾两次在丹杨填建湖田,兴建浦里塘。永安三年(魏景元元年,公元260年)初建,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胜数,却因为未能在枯水时施工,导致风急浪高而淹没墩基,结果是“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第二次重建,仍然失败。难怪后世不得不在江南广开运河及兴建水库。江南虽然号称鱼米之乡,三国时的农业水准却相当低下,连牛耕等北方早已是常识的东西都未能普及,又没有水库潭池等可供水灌溉的水利建设,其生产效率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百万雄兵也得饿肚子,又怎么能争霸天下?如果说曹魏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那么蜀汉是保本,东吴则是一屁股债。

  开源的同时,曹操也非常注意节流,并以身作则。史书中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简单地说,衣服没有花里胡哨,鞋子不曾雕花绣彩,帷帐屏风落满补丁,床榻被褥“败絮其中”。在曹操的大力纠正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天下的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宰相刘罗锅中旧官服一集的创意,是否来源于此?)的咄咄怪事。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反过来不得不下令来纠正这一奇怪的不正之风。

  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相比之下,刘备孙权的晚年则是昏聩糊涂。《三国志?刘备传》注引《典略》记载:“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而对孤军奋战的关羽却...他的这些所作所为,后来成了陈群劝谏曹睿弃奢华罢宫室的反面教材:“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后来的夷陵之战中刘备的表现,就更惨不忍睹了。孙权的“老糊涂”就更多了,甚至不老的时候都有些糊涂,以至于张昭以纣王的“酒池肉林”加以讥讽。后来孙权在太子废立上的胡来更是把群臣弄得四分五裂无所适从,已经成了笑柄了。关于曹操的人才政策,因为前面已经有所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诚然,曹操并不是个完人。他在徐州的屠城等都是应该受谴责的。但综合地看,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无愧于陈寿“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论。

  注:关于以上观点,长弓本人大致赞同,但有一段话,值得推敲一下。

  原文如下:
  “回顾三国前的历史,东汉桓帝年间,中国的人口曾经达到五千多万,但到了三国时锐减到七百多万,甚至还不如四五百年前动不动就“斩首十万”的战国时代(那时还有一千多万)。杀光这么多人不可能,但饿死却不难。究其根源,无非是天灾人祸。”

  按本文观点,人口从五千多万降低至七百万,其中少部分人是战死的,杀死的;大多数人是饿死的,病死的。

  对此,袁腾飞老师(《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一书的作者)曾做出解释:
  东汉人口是五千万,到了三国的时候变成了七百万。我滴妈呀!原子弹也没这么大威力吧。人都死了吗?其实不全是,大部分是藏起来了,也就是不在政府编册之内,没上户口。等战乱结束,这些人就又都冒出来了。

  关于这两种观点:到底是饿死了这么多人,还是藏起来这么多人。
  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长弓个人表示倾向于后者。


  另外在说一下,有些广为人们错误认识的问题。
  刘备爱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带着新野的百姓一起逃跑。
  其实这个爱民未必是100%真心的。
  之前他带着百姓跑,后来听探子来报,说曹军马上就追到了,立刻吓得不管百姓自己跑了,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了(很像他祖宗刘邦啊)。
  可见他的爱民,有一定作秀的成分。
  当然,即使如此,也比很多诸侯要强了。很多诸侯连作秀都做不到。

  而曹操呢?官渡之时,他预料到袁绍可能会屠城,于是也带着百姓撤离。
  三国演义没写这段,但史书上却是记载了的。

  为什么刘备带着百姓逃跑就是爱民,曹操带着百姓撤离就没人提呢?

  还有证据证明刘备是“伪爱民”。
  曹操到处兴修水利,发展屯田,为民生做出贡献。
  而刘备呢?早期爱民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只有做出爱民的样子来笼络人心。
  等他拿下西蜀后就不一样了。看看他拿下西蜀后做了些什么:
  首先是下令搜刮蜀中百姓,大赏百官!
  多亏赵云及时劝阻,才没有真的这么干。
  这时候的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不想再“作秀”了,想要“享受”了。
  他修造从成都到白水关的百里长亭,仅为自己享乐。
  而百姓刚刚打完仗,正是 需要修养的时候啊…………
  尤其是,荆州的关羽正在苦战,眼看就要完了,而刘备居然在修造享乐长亭!

  看曹操,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一辈子发展民生,从未间断。
  唯一一次屠徐州城,算是个污点。但那是因为自己的父亲被杀了,大怒之下做出的不理智行为,也可以理解的。之后曹操对徐州做出了免税等一系列措施补偿百姓。

  到底谁是真爱民,谁是伪爱民呢?
  答案不言而喻。

  还有个问题,就是曹操的那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句话实在太坏了,简直没救了。
  可实际上这话也是演义编的。
  真实记载,应该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
  演义中硬是加上了“天下”二字,意境全变了。
  这是演义造成的曹操的冤案。
  我们研究这些历史人物,一定要抛开演义,正视历史。

7. 三国中谁最厉害?

楼上几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看三国的时候有时候会想,到底谁的综合实力是最强的,就算人无完人,是个人就会有失败和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总要有一个综合得分是最高的。
    先说诸葛亮,很显然他最受欢迎的对象,又帅,又聪明的一谈糊涂,我以前看到诸葛亮死了以后就不再往下看了,但实际想想,诸葛亮要是真的很强,为什么自己不是皇帝,就算个人追求不同,至少也说明了他成不了王侯的角色,绝对不是最强的,诸葛亮是谋臣的最高代表,所以要是诸葛亮不算最强的,那么像郭嘉、庞统诸辈就更不用说了。
    再说武将,单说这方面最强的肯定不是关羽,太骄傲,有霸气但成不了大气,也不是吕布,更不用说了,除了武功跟帅,什么都没有,武将最厉害的我个人选吕蒙,因为他代表了一个人通过奋斗成功转型的历史,从猛将华丽转身为文武兼备的大元帅,这一点单轮武将谁能做到,抢过了关羽、周瑜、陆逊诸人,但是吕蒙在三国中肯定不是最强的,武将本身就是受人差遣,怎么可能最强。
    在最强的阶层君王这一层次里,孙权虽然有才华,但是是靠他大哥跟老爹留下的基业,如果让他赤手空拳去创造一番基业,以他早期的那种优柔个性,估计东吴那帮人没几个人愿意跟他。再说刘备,其实刘备虽然窝囊,也是很有能耐的,他的能耐就在于能忍,脸皮足够的厚,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但是刘备缺乏魄力,要不然,他为什么不靠着皇叔的名号,召集一帮子人,率先占领中原,何必要等曹操做大,三顾茅庐请了个诸葛亮,才得了个四川当时还那么穷的地方。
    最强的人,我认为应该是曹操,首先他处在首领这一层,本身就是最强势的一个阶层,其次,读三国的时候感觉曹操手下真的是人才济济,几乎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是无法驾驭的,最得力的文臣武将,大多忠心耿耿,怪只怪曹操的后代不争气,要不然统一天下的绝对还是曹家一脉,所以我觉得曹操是最强的。

三国中谁最厉害?

8. 三国谁最厉害

周瑜
政治不错,军事超强,才华横溢。
论政治,他有自己的见解,也能给孙策、孙权提出较高明的政治思路。
论军事,他绝对是整个三国时期数得上的人物。赤壁大战对曹操,是他周瑜力挽狂澜的。演义上说诸葛亮在这战役中很重要,其实那只是演义美化罢了。历史上诸葛亮的作用仅仅促成联盟,实际军事作战总指挥还是周瑜。
论才华,公谨那更是千古风流。“曲有误,周郎顾”。
按现在的话说,周瑜不仅仅是军队的高官,同时还是个音乐家,参加个快乐男生什么,拿个奖还不小意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