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相关资料

2024-05-13 07:38

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相关资料

【项 英 原作】1934年10月,主力红军为着到达抗日前线开始了长途远征,同时在江西留一部武装力量来领导群众,以保持南方经过多年血战所建立的革命阵地和保护工农大众已得的利益。在这种任务下,我们曾百折不回地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在这三年的游击战中,大部分的苏区被占领,被截断,使得我们不得不各自独立作战,陷于各个孤立奋斗的状态下,并且我们又是以最劣等武装的游击队来与挟有优良武器、数量超过我们30倍至50倍不等的正规军作战,可以说我们是在非常困难和最恶劣的条件下长期苦斗着。可是我们终于克服了无数的艰险和困苦,终于最后获得了它的结果。第一,保持了南方的许多游击战的支点,这些支点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主要战略支点。第二,保持了经10年血斗所锻炼的武装力量,这种力量在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中成为一个坚强的力量。第三,坚持为实现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而奋斗,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卒至达到抗日战争的实现。第四,红军主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创造了空前的伟大的事业,我们配合主力红军,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对于中国革命在新阶段的开展中,起了推动机的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果,就是我们三年坚持的游击战,成为抗战中一个实际的榜样,对于争取抗战的彻底胜利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三年游击战中,在极端困难与非常恶劣的环境下,我们依靠些什么条件去取得胜利呢?主要的是依靠共产党的领导,依靠我们能够正确地分析和估计整个的斗争形势,适应各个斗争的主客观条件,决定我们的行动方针;依靠游击战术的灵活运用,能够随机应变,以适应各个时期对方进攻的手段;依靠最忠实于革命和民众利益的坚强干部作骨干;依靠有最高政治觉悟以及有经常政治工作的武装部队;最后而且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依靠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参加使武装与民众结成一片。我们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特质,是在于更加以群众作基础,我们整个斗争的主要方式,是以武装的小部队配合广大群众的动作。若是没有群众,离开群众,那么我们即不能坚持,不能存在。我们在一个区域里,曾有二年半的时期,经常转移不停,因为山下的树木多数被砍得一根不留,丛木野草多数被烧得精光,如果我们死停在一个山里,即要被发觉被消灭,所以我们必须经常从此山移到彼山,而且转移的时候很短促。这一事实说明了我们的艰苦环境,在战术上不仅是小部队的战斗动作,而且更主要的是群众中的工作。依靠群众才能利用一切可能条件和优点,来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力量。在1935年,我们曾有一次被围困在山里,附近的民众被驱逐干净,四面包围封锁得非常紧密,我们不仅没有饿死在那里,而且每天还能有白米吃,还能够行动。这完全是由于群众的帮助。他们在深夜的时候,会自动地想尽一切方法,冒险送米给我们。这就是说,我们的一切斗争都变成了群众自己的斗争。在1937年正月间,有一次敌人进攻我们的部队,离我们只有8里路的光景,那时是很危险的,可是我们马上就知道了,因为群众很快地就把消息告诉了我们。诸如此类的事情,简直不胜枚举,群众成为我们的耳目,同时又是手足。在三年坚持的游击战争中,我们在游击战术上加上了过去没有的一些原则。第一,用俗话来说,就是“赚钱就来,赔本不干”,每次战争,我们一定要以最小的牺牲换得大的代价;第二,“有把握就打,无把握就溜”,就是说要一下能把对方弄死才来,否则决不轻易去打;第三,走不赢的就隐藏起来,这“躲”的办法,过去是不知道的;第四,有利的时候就集中来打,否则就分散;第五,利用对方的弱点和空隙的地方去进攻;第六,是“有路不走,没路就走”,因为有路的地方大概都有埋伏,对方常带着干粮,在路旁埋伏着一两天不动,我们只得找没路的地方走,所以时常使我们身上受到许多的刺伤。 这三年坚持的游击战争,无疑地是给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相关资料

2.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涉及范围

赣粤边、闽赣边、闽西、闽粤边、皖浙赣边、浙南、闽北、闽东、闽中、湘鄂赣边、湘赣边、湘南、鄂豫皖边、鄂豫边和琼崖等15个地区,独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3.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点评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的国民党军,在战略上配合了主力红军的行动,为土地革命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为华中、华南地区人民进行抗日战争保存了骨干力量。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点评

4.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大体分为哪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
1、从1934年秋至1935年春,为实现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由苏区斗争方式向游击区斗争方式的战略转变阶段;
2、1935年春至1936年冬,以分散的游击战与优势的国民党军的“清剿”相对抗的最艰苦的阶段;
3、1936年冬至1937年冬,为各游击区的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执行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实现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阶段。

5.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参战军团

1934年8月至11月,红6军团(总指挥萧克、政委王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第25军(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先后撤离湘赣苏区、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后,留在长江南北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和广东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参战军团

6. 长征以后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的意义?

红军主力长征以后,留在长江南北各苏区的红军和游击队5万多人,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8省15个地区,坚持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长征,保存了革命火种。以后,又成为抗日战争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7.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新整编

1937年10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中央达成的协议,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其他14个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先后下山,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支队,共10329人。琼崖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2月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新整编

8. 三年游击战争总指挥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悍然出兵朝鲜,并派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企图以武力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推迟解放台湾的时间,将主要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向东北。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并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毛泽东通过陈毅向粟裕转达,明确要粟裕担任抗美援朝作战指挥任务。就在粟裕积极准备迎接新挑战之时,由于长时间的紧张、疲劳和多次受伤,他身体状况已严重不佳,不得不进行治疗和休养。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六十四师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十一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