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名词解释

2024-05-17 11:24

1. 关于财务名词解释

1、系统风险(Systematic Risk)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系统风险的诱因发生在企业外部,上市公司本身无法控制它,其带来的影响面一般都比较大2、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分散风险。它是与整个股票市场或者整个期货市场或外汇市场等相关金融投机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是指某些因素的变化造成单个股票价格或者单个期货、外汇品种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种下跌,从而给有价证券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3、杠杆租赁是融资租赁的一种特殊方式,又称平衡租赁或减租租赁,即由贸易方政府向设备出租者提供减税及信贷刺激,而使租赁公司以较优惠条件进行设备出租的一种方式。它是目前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租赁方式,是一种利用财务杠杆原理组成的租赁形式。 4、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谢谢采纳!!!!

关于财务名词解释

2. 名词解释财务

财务[cái wù]
财务泛指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前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资金的活动,表明财务的形式特征; 后者指财务活动中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揭示财务的内容本质。因此,概括说来,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财务不仅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更主要的是财产和债务,即资产和负债等。

3. 会计名词解释

1、会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3、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4、可比性原则:是指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6、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7、负债: 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8、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11、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12、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13、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14、总分类账户:又称总账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分别开设的,用来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
15、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16、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纪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
17、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使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8、对账:就是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以后,进行账簿的核对。
19、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会计核算形式,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
20、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21、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22、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23、会计账簿: 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24、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25、权责发生制:也叫应计制,是指企业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归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标准,而不是按款项的实际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也就是以应收应付为标准。

会计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 会计

会计,指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扩展资料:
会计的职能
1、会计的反映职能
①会计主要是从数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通过一定的核算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数据资料。
②反映职能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即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③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2、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3、参与经营决策职能
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

5. 会计名词解释

  你好:
  现值( Present value),指资金折算至基准年的数值,也称折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价值。
  例如:在确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收回金额时,通常需要计算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通常需要使用实际利率法将这些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再通过相应的调整确定其摊余成本。


  盈余公积是指公司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是根据其用途不同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类。公益金专门用于公司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按现行规定,上市公司按照税后利润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二是任意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


  投入资本的形象描述投入资本是指所有者在企业注册资本的范围内实际投入的资本,是指出资人作为资本实际投入企业的资金数额,进一步划分为资本金与资本公积。
  所谓注册资本,是指企业在设立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资本总额,也就是全部出资者设定的出资额之和。企业对资本的筹集,应该按照法律、法规、合同和章程的规定及时进行。如果是一次筹集的,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如果是分期筹集的,在所有者最后一次缴入资本以后,投入资本应等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法定资本,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力保证。
  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投入资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表现为实际发行股票的面值,也称为股本;在其他企业,投入资本表现为所有者在注册资本范围内的实际出资额,也称为实收资本。

  权益的多重含义
  指所有者权益。《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
  (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  (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每个词都有很多解释很多东西,这里简单的说不清的.你可以把你要查的东西输入百度的搜索条,下面的勾选百科.可以查到很详细的资料的

  祝心想事成

会计名词解释

6. 会计名词解释

1.进项税额转出——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
    就是说原来买的东西是用来加工以后再卖出去的,现在发给单位的职工了(集体福利)——比如面包厂买的面粉是做面包的,后来不用来做面包而是发给职工了,那么买面粉时记的增值税就是“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的钱数,就不能再记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所以在相反的方向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就相当于把这笔钱抵消了。 这就是进项税转出了。 
  个人消费举例:饭店里卖的香烟,结果没有卖老板自己抽了。 
2.递延所得税资产——解释这个要从解释所得税费用开始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包括两部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其中:当期所得税=当期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由于税法和会计记账在确认收入和支出时的规定不同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举例: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就是从1+2+...+最后一年,本例中是5=15,第一年按5/15提折旧,第二年按4/15.第三年3/15...)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按年限平均法(一共是5年,每年1/5计提折旧)剂提折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企业所得税税率30%。
   会计折旧额 = 100 * (5 / 15) = 33.33万元   
   账面价值(会计记账交税时应该计算的金额) = 100 - 33.33 = 66.67万元   
   税务折旧额 = 100 / 5 = 20   
   计税基础(税法规定交税时应该计算的金额) = 100 - 20 = 8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80 - 66.67 = 13.33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 13.33 * 30% = 3.999万元 
买了100股股票花了2000元,即,一股20元。到年底的时候,股票涨了,成了3000元,即一股30元。税法规定的用来交税的金额(计税基础)是2000元,会计记账的用来交税的金额(账面价值)是3000元。 
未完……

7. 会计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会计科目是开设会计帐户的依据,帐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帐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就是帐户所要登记的内容 
区别: 
(1)会计科目侧重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不反映特定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不具有核算和监督会计要素的职能;帐户侧重反映特定核算内容的变动情况,能够提供会计要素的动态和静态指标,具有核算和监督职能 
(2)会计科目不存在结构,帐户则具有一定结构

2.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审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有否违反财经制度的现象;原始凭证中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是否真实,有无弄虚作假情况。如在审核原始凭证中发现有多计或少计收入、费用,擅自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巧立名目、虚报冒领、滥发奖金、津贴等违反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情况,不仅不能作为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而且要按规定进行处理。  
(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审核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有否违反该原则的现象。如经审核原始凭证后确定有突击使用预算结余购买不需要的物品,有对陈旧过时设备进行大修理等违反上述原则的情况,不能作为合理的原始凭证。   
(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审核原始凭证是否具备基本内容,有否应填未填或填写不清楚的现象。如经审核原始凭证后确定有未填写接受凭证单位名称,无填证单位或制证人员签章,业务内容与附件不符等情况,不能作为内容完整的原始凭证。  
(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审核原始凭证在计算方面是否存在失误。如经审核凭证后确定有业务内容摘要与数量、金额不相对应,业务所涉及的数量与单价的乘积与金额不符,金额合计错误等情况,不能作为正确的原始凭证。对于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如发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有错误或不完整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如符合有关规定,就一定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来编制记账凭证

3.(1).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3).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4).设置和登记账簿可以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4.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全貌,并可利用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试算平衡公式,来检查账户记录的准确性,它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通用。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6.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用来记载经济业务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根据的书面证明。
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质量的要求。
会计在经济管理所发挥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由于会计凭证是经济业务的载体,经过对会计凭证的整理、归类和汇总后,就能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要保证会计这一信息系统所输出的信息真实可靠,就必须首先保证输入这一信息系统的原始资料是真实可靠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记账前对会计凭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制度、计划和预算进行逐笔审核,审核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合理、合法,并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输入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质量的要求。
(二)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以利于加强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不仅要在会计凭证中写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内容、时间、数量及金额等,而且要由有关业务经办人签名盖章,以示负责,明确经济责任。于是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有关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严格按照规章办事,提高责任感,这就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便于有效的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
通过会计凭证的审核,可以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检查经济业务有无违法乱纪、违反会计制度的现象,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及时加以制止和纠正,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你是不是期末考试之类的要用到?去查查课本,课本一般都有,最好以课本或者老师的课件为主本,我的只是参考。

会计名词解释

8. 企业财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名词解释:公司财务,公司财务目标,财务管理(组织财务活动)
简答题:公司财务的特点,公司财务目标特点,企业财务目标有哪些观点及优缺点,公司财务学与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关系(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
名词解释:金融工具,有效市场
简答题:利息率的决定因素,P43,第3,第4题。

第三章:
名词解释:财务分析,
简答题:P73,第3题,第5题,杜邦分析法优缺点
计算:因素分析法的计算P68

第四章:
名词解释:货币时间价值,年金,递延年金
简答题:考虑时间价值的必要性

第五章:
名词解释:可分数与不可分散风险,投资风险
简答题:风险和收益如何解决均衡问题

第六章:
名词解释:平息债券,零息债券,流通债券
简答:教材课后第1,2题计算题:本章是关键(尤其是债券是否值得购买,收益率的计算)

第七章:
名词解释: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净现值
简答题:P180,第2题,第8题,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资本预算中采用现金流量的原因

第八章:
名词解释:风险投资决策,按风险调整贴现率/现金流量法,差量分析法

第九章:
名词解释:可持续增长率(公式),财务规划

第十章:
名词解释:认股权证简答题:P257,第4题,第6题

第十一章:
名词解释: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可转换债券,长期借款
简答题: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的优缺点

第十二章:
名词解释: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及最佳资本结构,
简答题:债务资本的作用,P325,第1题,第6题,

第十三章:
名词解释:股利政策,股票分割,股票回购
简答题:P347,第4题,第5题

第十四章:
简答题:P360,第3题,第4题。

第十五章:名词解释:最佳现金持有量,经济批量,现金浮游量简答题:影响有价证券投资因素;P396第1题,第3题,第5题,第6题

第十六章:简答题:P424,第3题,第4题

第十七章:名词解释:并购简答题:兼并与并购的区别和共同点

第十八章:
名词解释:公司重整,财务危机,公司财务预警系统
简答题:财务危机有何特征,P484,第4题,第5题
计算题:见公司财务学计算题重点上面的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