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知青和插队知青有什么不同之处??

2024-04-30 17:12

1. 兵团知青和插队知青有什么不同之处??

1、政治背景不同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上山下乡的地点最初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
1969年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兵团是在边疆担负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社会组织。
2、政治境遇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由于其性质决定,它延续着从60年代开始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政治审查比较严格,只有家庭出身好的才能够被批准加入兵团。很多人就是带着这种荣耀,带着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边疆的光荣与梦想,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
农村插队,在当时,有一部分青年是“满怀热血”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但更多青年是在政治环境的强迫下,在上学无路就业无门的无奈下到农村插队的。
3、生活条件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发工资或者发生活津贴,准军事管理,因此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
农村插队的生活条件完全取决于所在农村的生产条件。
4、劳动环境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兵团的劳动强度和生活的艰苦程度,有时候超过插队知青,尤其是在兵团初创的时期。
在艰苦的劳动中,知青们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方面兵团整体上所面临的危险更大一些,插队知青中也有人牺牲在劳动之中,但是都是单个的案例。
5、管理环境不同
兵团的管理是严格的,每个知青成为一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知青有很少的自由度,甚至没有。
插队知青谈恋爱是没有人干涉的。而兵团,在初期,以革命的口号来绝对禁止谈恋爱的。
6、业余活动不同
兵团的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冬闲的时候,以团为单位组织宣传队到各处演出,而且不同级别还搞文艺汇演,文艺比赛。
插队知青的业余生活是贫乏的。插队知青的文化生活相当多内容是读书,在农村没有禁书的限制,知青可以城里的禁书带到农村,随意阅读没有人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乡知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插队

兵团知青和插队知青有什么不同之处??

2. 建设兵团知青如何办理退休

本人在建设兵团已工作5年,现已到退休年龄,能否办理退休?
具体手续是什么? 

是这样的,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时间,可以多交,到时就可以多领取。同时,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交纳年限,即断断续续交纳是允许的。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5岁。当然从事高风险工种,失去劳动能力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提前退休并领取养老金待遇。

3. 上海知青政策

我是上海市劳动局的工作人员,回答你的问题:
1、首先上海是没有其他给予你的政策。
2、然后给你些建议吧,你妈妈是知青,按照上海的政策,你如果没有结婚,且还在读书,可以申请转移回沪。
3、你母亲可以到退休后5年申请转移回沪。(是否还在执行不肯定)
4、你爸爸是农民,那么去当地政府,无收入农民有无补助。
5、关于房子要去问当地房屋管理部门,你在百度上怎么可能找到答案呢?
6、还有关于你,如果你还在读书,那么就要好好用工,以后毕业去大城市找好工作,为家里分担。如果已经工作,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国家的家属劳保政策还是没有废除,你父亲生病的费用,你可以找单位报销一半。
PS: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上海知青政策

4. 上海政府对回沪知青关心太少,我们每季知青补助太少了,现以年老体弱,对自己的生存真担心。

谁叫你回上海的.政策是可以回上海.没有说一定要回上海.给你的补助是体现政府的关怀.要拿出当年去插队时的精神.帮助社会挑担子.你的退休工资在当地(加上上海的补助)是可以过的很好.过去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现在是企业家创业者的天地.等到能够达到小康了.你再回来不迟.自己想一想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足了.不要生气我和你一样.也是知青.当年“接受再教育.”如今回来啥没有.父母财产弟全收.和他论理气死你.我又没有权利叫你去插队的啰.你自己作死要出去.还有很多难听话.在此不能一一提.但愿死人有灵感(我是指父母)当初为啥叫我去.兄弟总有兄弟情.有些道理难说清.打好背包再回去.广宽天地再炼心.总有一天教育好.再和兄弟论长理

5. 上海知青网 浦江情论坛是代表什么的网站

上海知青网 浦江情论坛是从黑龙江知青网中分化出来的,人气不旺,派系纷乱.后来挂靠了上海知青网。斑竹是一些干部子女,类似被关闭的旗帜网,很左的…….现在也这样的.

上海知青网 浦江情论坛是代表什么的网站

6. 求:上海知青广场的地址在哪里?

乘地铁八号线到航天愽物馆站下车,换乘海湾线公交,直接至海湾园门囗.

7. 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的区别和不同?谢谢各位了,现在急需了解

1、政治背景不同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上山下乡的地点最初通常是边远地区或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县。
1969年中苏关系对立,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全民皆兵”,“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一系列关于备战的指示,兵团是在边疆担负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社会组织。
2、政治境遇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由于其性质决定,它延续着从60年代开始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对政治审查比较严格,只有家庭出身好的才能够被批准加入兵团。很多人就是带着这种荣耀,带着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边疆的光荣与梦想,参加生产建设兵团的。
农村插队,在当时,有一部分青年是“满怀热血”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但更多青年是在政治环境的强迫下,在上学无路就业无门的无奈下到农村插队的。
3、生活条件不同
生产建设兵团发工资或者发生活津贴,准军事管理,因此生活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
农村插队的生活条件完全取决于所在农村的生产条件。
4、劳动环境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兵团的劳动强度和生活的艰苦程度,有时候超过插队知青,尤其是在兵团初创的时期。
在艰苦的劳动中,知青们有时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方面兵团整体上所面临的危险更大一些,插队知青中也有人牺牲在劳动之中,但是都是单个的案例。
5、管理环境不同
兵团的管理是严格的,每个知青成为一部大机器上的螺丝钉。知青有很少的自由度,甚至没有。
插队知青谈恋爱是没有人干涉的。而兵团,在初期,以革命的口号来绝对禁止谈恋爱的。
6、业余活动不同
兵团的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冬闲的时候,以团为单位组织宣传队到各处演出,而且不同级别还搞文艺汇演,文艺比赛。
插队知青的业余生活是贫乏的。插队知青的文化生活相当多内容是读书,在农村没有禁书的限制,知青可以城里的禁书带到农村,随意阅读没有人限制。

扩展资料
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1968年以前的上山下乡以农场模式为主。
因文革造成了中学生滞留学校,到1968年中国出现了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六届初、高中学生(即“老三届”)一起毕业的奇景。这年的冬季起,插队模式就成为上山下乡的主要模式。人数规模之大、涉及到家庭之多、动员力度之强、国内外影响之深,都是空前绝后的。
“插队”从此成为一个特殊意义有代表性的词汇,提到“插队”就不用提“知青”,不用提“上山下乡”了。一代人到了国外也叫“洋插队”,而没有、也不会有“洋农场”、“洋兵团”、“洋干校”之类。
插队模式不同于农场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没有后勤,因此就有一个非过不可的“生存关”,一些尚未成年又在当地没有亲属帮助的知青所处的生存困境,给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影响。结束上山下乡的理由中若干个“不满意”也主要来自1968年以后的插队模式。
插队模式带有明显的“待业”性质,可通过优先当地农民的“农转非”途径回城。兵团(农场)知青为回城提出“我们不是农工,我们是知青”的口号,也间接证实了插队模式“待业”的实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插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乡知青

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的区别和不同?谢谢各位了,现在急需了解

8. 为什么当年有插队知青和兵团知青?如题 谢谢了

下乡知青,从所到农村的性质看,大致分为两类:农场(含兵团)、生产队,后者统称“插队”。这就决定了,同为知青,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几乎所有知青下乡后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场知青,通常能拿到固定工资(每月30元左右)、所在生产队通常能集中约百名知青,大都使用机械,生产率相对较高,吃饭在食堂,住宿在集体宿舍,每年(或每两年)有探亲假(报销路费),所以生活相对稳定,在农场的时间也较长,很多人都是在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前后才回城。插队知青,只能挣工分,而且很难挣到最高的每日10分,所有花费都是自己支付,通常不到10人在一个生产队中,住宿很差,自己做饭,在很多地方,一年到头的分红,还不够支付回家的路费,所以大都较早离开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