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镇》:一部颠覆认知的恐怖影片

2024-05-04 04:36

1. 《狗镇》:一部颠覆认知的恐怖影片

《狗镇》绝对不是一个令人心情愉悦的影片,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定义为恐怖片的范畴,不仅观影过程中令人有窒息感,观影后也会让人心情压抑,同时令观者陷入沉思,以一个新的视角、理智、冷静的心态去看待人性、看待身边发生的事情。
  
  
 这部影片放在收藏夹里有些日子了,却一直没敢轻易观看,因为还没有准备好,因为观看《狗镇》至少要做好两个准备,一是影长近三个小时,要安排好观影时间;二是影片的内容过于压抑,要调整好心态。
  
 《狗镇》是由拉斯·冯·提尔编剧、执导的178分钟悬疑影片,由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等主演,于2003年5月19日在戛纳首映。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世纪30年代,讲述了少女格蕾丝在逃离都市后误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镇——狗镇,以及她在狗镇梦魇般的经历的故事。
  
 影片的表现形式是以舞台剧,整个狗镇只是一张平面图,上面画着街道、住宅、果树、矿洞等等,甚至于镇上的狗也只是一个单词而已。虽然场景简单至极,片长又长(3个小时),但由于该片严谨的叙事结构、精彩的独白、深刻的故事内涵,以及妮可·基德曼的精准表演,观影过程中并不觉得时间的冗长、剧情的拖沓,还是被剧情深深地带入其中。
                                          
 道格维尔坐落在美国的落基山脉中,小镇上只有十几户人家和一条狗,居民们善良好客、自给自足,他们也热爱自己的城镇。小镇远离尘嚣,简直就是世外桃源,难怪厌倦了都市生活的格蕾丝会喜欢上这个美丽、简单的小镇,并决定留下来。
  
  
 当格蕾丝刚刚逃到这个小镇的时候,小镇上的居民还带着淳朴善良的面具,他们接受了她,因为他们有利可图。可一旦觉得格蕾丝有把柄落在他们手里,立马改变了嘴脸,开始对她变本加厉。
  
 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又抓住了格蕾丝致命的弱点,于是干脆撕掉了最后的伪装,查克在警察逐户调查时趁机强暴了格蕾丝,并利用一切机会强暴她。事情败露后,又诬陷格蕾丝勾引他,格蕾丝名声扫地。
  
 绝望下的格蕾丝决定逃跑,结果由于汤姆的出卖而以失败告终。为了防止格蕾丝再次逃跑,在众人的围观下,格蕾丝的脖子上被戴上了铁链,铁链的末端安上了重重的铁制轮胎。如此荒唐至极的事情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去阻止,几个女人还在一旁帮忙。当格蕾丝拖着铁链回家的时候,汉森夫人还不忘提醒一句,“明早六点。”
  
 即使是带着链子,格蕾丝每天也要为镇上的居民无偿地劳动,更加可悲的是镇上的每一个男人夜晚都会来她的小屋占她的便宜,就是那个瞎眼的老人每天也要把他那肮胀的双手在格蕾丝的腿上摸来摸去。她像狗一样被人们虐待着,甚至还不如那条狗。
  
 “因为有链子拴着,事情 变得对每个人来说都容易了很多 ,床上的骚动在小镇上已然不再是秘密。它们让人羞愧,因为它们不能成为真正的性行为,就像是乡下人操作母牛一样。“
  
 狗镇还有好人吗?没有,即便是本该纯洁无暇的孩子,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上也失去了该有的纯真,他们以他们的方式欺侮着格蕾丝,往她的身上、床上扔泥巴或者打破她的窗户,他们会恶作剧地不停地敲钟,看着格蕾丝为此忙得团团转,这群孩子对身在困境中的格蕾丝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
  
 看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小镇怎么了,是生病了吗?本该最具善心的老人在这个小镇上也披上了邪恶的外衣,信口雌黄;本该纯洁无暇的儿童也被蒙蔽了心智,没有一丝的善意。狗镇的居民,早已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性。
                                          
 狗镇是龌龊的,狗镇上的人是丑陋的。恰如片中所言,“用那些丑陋的小雕像来描述这镇上的居民恐怕比任何言语都强。”几乎可以这么说,这个小镇上没有一个好人,包括孩子和老人,虽然二者通常都是善良、美好的代名。
  
 汤姆:认为自己是小镇上精神核心人物,具有拯救小镇的使命,想通过讲道的方式唤起人们的记忆,满口的仁义道德,可他对格蕾丝又做了什么呢?
  
 他给格蕾丝提了一次又一次的建议,可每一次的建议无疑都是把格蕾丝推进更深一层的深渊,但他总是有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因为汤姆的每一次的建议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从未替格蕾丝着想过。最后觉得无计可施时,干脆出卖了格蕾丝。
  
 狗镇上人是很可恶,但相比于直接欺负格蕾丝的人来讲,汤姆是这群人中最为可恶的家伙。相比于凶狠、残暴,伪善才是最最令人胆颤心寒的。
  
 查克:原以为这个曾经在都市生活过的人会照顾同样来自都市的女孩,结果却不是这样,他以在树林里捡到的格蕾丝的手帕为要挟,在警察逐户调查的空隙强暴了格蕾丝,以后的日子里,每逢到了格蕾丝为他干活的时候,总是要强暴格蕾丝,这俨然成了习惯。
  
 维拉:查克的妻子,在查克强暴了格蕾丝之后,不问青红皂白地去找格蕾丝兴师问罪,当面摔碎了格蕾丝珍爱的小雕像,也摔碎了格蕾丝和小镇联接的纽带。
  
 本: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不去帮助同样为生活所迫的可怜女孩,而是欺骗她,并趁机强暴她,毫无怜悯之心。
  
 杰克·麦凯:瞎了眼的老者,难道心灵也瞎了吗?在格蕾丝被众人蹂躏之时,他也开始欺负她。在格蕾丝为他工作的时间里,他那双肮胀的手一直放在格蕾丝的大腿上摸来摸去,脸上露出了享受的表情。
  
 杰森:查克的儿子,虽然才几岁的孩子,却也学会了撒谎成性,完全没有作为孩子最起码的纯真,要挟格蕾丝惩罚他,之后又告诉母亲格蕾丝打了他。
  
 老汤姆: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医生,本该洁身自好,谁知夜晚也去了格蕾丝的小屋。“不要把这看成是惩罚!不是的。比尔把链子做的很长,这样你可以睡在床上。”简直就是道貌昂然的伪君子。
  
 比尔:小镇上的手艺人,他设计出了防逃跑的方法:挂在脖子上的锁链,他说这个锁链虽然不美,但是有效。“你能,你能动一动吗?试着动一动。”这个可恶的家伙在助纣为虐时还要装出一副老实、本份的样子,就连说话都是磕磕巴巴的。
  
 小镇上的人们,真的是糟糕透了!从里面就开始腐烂了。
                                          
 身为都市黑帮老大的女儿,格蕾丝厌恶都市的尔虞我诈、仗势欺人的生活,她想逃离这种现状,去过一种远离尘嚣、自食其力的日子,哪怕贫穷、劳累都可以忍受。
  
 狗镇的与世隔绝、贫穷落后及居民的“古朴善良”吸引了格蕾丝,这种生活正是格蕾丝所向往的,她便在汤姆的建议下留了下来。
  
 又是什么原因让美丽、善良的格蕾丝备受小镇的摧残呢?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狗镇的丑陋人性,人性从来不会因为贫穷无知而变得善良,小镇也不会因为与世隔绝而变得美好。二是因为格蕾丝的“傲慢”。
  
 格蕾丝认为父亲的仗势欺人是傲慢的,父亲则认为格蕾丝的以德报怨才是天底之下最为傲慢的。。
  
 父亲:在你看来,强奸犯和谋杀犯也会是受害者,如果他们还要去舔自己的脏东西,那就只能抽他们,我管他们叫狗。
  
 父亲:但你必须保持你自己的标准,也应当对他人保持标准,你自己犯错误应受到惩罚,别人犯错误也应受到同样的惩罚,可你连机会都不给他们。
  
 格蕾丝终于明白了,他们做的确实不够好。那么,“如果谁有力量去纠正它,那他就有责任去纠正,为了其他的小镇,为了整个人类,而且也是为了格蕾丝这个人。”
  
 格蕾丝说道,“如果世界上缺了任何一个小镇会更好的话,那就是这个小镇。”父亲于是下令道,“开火吧,烧光了它。”火光冲天中小镇烧了个精光,最后只剩下了一条狗,小镇成了名副其实的狗镇。
  
 正是因为格蕾丝一步步的退让、一次次的忍耐助长了狗镇上村民的贪婪,让他们丢掉了为人的道德底线和标准,这不仅把格蕾丝推向深渊,也把自己置于死地。
  
 对恶人一味地纵容就是变相的为恶,而非善良。经过了这一切,格蕾丝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傲慢。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也为了让人们记住教训,格蕾丝决定屠村。
                                          
 相信在大都市住的久了,人们就开始讨厌城市的喧嚣、紧张和尔虞我诈,心中开始向往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最好是躲进一个与世隔绝、远离文明社会的地方,因为那里有风景美丽、民风古朴,就像善良的格蕾丝一样。
  
  
 但是,事实真的会是这般美好吗?《狗镇》给了观众一个答案:偏远、无知、贫穷、落后并不一定与淳朴、善良相伴,相反,在某种程度上,一旦他们掌握了某种权利,他们就会露出更丑恶的嘴脸。
  
 影片不遗余力地打破了观众的道德心理防线,小镇所发生的一切足以颠覆观众对人性的认知。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心情都是无比压抑的,基调都是压抑的、令人窒息的,体现在色调、布景、台词、剧情、音乐等等,但这所有的压抑却在影片的最后得到了释放,那就是格蕾丝决定屠村,杀光镇上的所有人,包括老人和孩子,一个不留。
  
 格蕾丝的屠村行为暂且不提对错,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善良没错,但没有原则地、一味地纵容邪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犯罪,它会让一些人不知道做人的标准。
  
 人,之所以称为人,是因为人是有一定的道德底线的,有着能称之为人的标准的,而一旦丧失了做人的标准,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人,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
  
 影片的最后,在漫天的火光和狗吠声中,几辆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狗镇。故事结束,影片也本该到此结束,但令人不解的是随后却出现了一帧帧的穷人镜头,有老人,有孩子,他们衣着褴褛、面容戚戚,影片要表达什么呢?
  
 如果在别的什么场合看到这些画面,人们往往会投去同情的目光,然而在《狗镇》的结尾出现这些镜头时,观众多少有些不知所措,这会让他们想起狗镇上的那些人,老人和孩子,也会让他们想起一些触目惊心的人和故事。

《狗镇》:一部颠覆认知的恐怖影片

2. 全片没有一个好人!这部电影《狗镇》,揭开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的书中,讲过这样一个   “献祭处女”   的故事: 
    在一个村庄里,有一条恶龙盘踞其中,要求村庄   每年献祭一个处女   ,这样他才不会摧毁村庄。 
    村庄也每年会派一名勇敢的少年前去和恶龙搏斗,但是从来没有少年回来过。 
    直到一年恶龙又让村子给它献祭处女,一个少年带着宝剑出发了。这时,村子里有人偷偷地跟在他的后面,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少年来到恶龙的巢穴,找到恶龙,并用宝剑杀死了恶龙。之后少年坐在恶龙的尸体上,看着龙穴里一地的金银财宝,最终他的头上长出了犄角,背后长出了翅膀,少年变成了恶龙。 
    这也是网上流行的   “屠龙少年变成恶龙”   的故事原版。 
    当皮哥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不禁想到—— 
    究竟少年是被欲望侵蚀变成恶龙,还是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盘踞着一条恶龙,只是缺少了一个契机爆发?而那些勇敢的少年遇到了这个契机。 
    直到看到了这部电影,我似乎想通了一些。 
     《狗镇》  
       这部电影不仅剧情“冗长”,而且布景简陋。 
    甚至有人调侃道,与其说《狗镇》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是一部舞台话剧。 
    所有的一切,都仅仅发生在一个个格子铺中。 
    没有建筑,没有华丽的布景,有的仅仅是一个不断述说背景的旁白。 
       但,就是这么简陋的背景,寒酸的镜头,却得到了豆瓣8.4的评价。 
    有人说,这是一部真正的恐怖片。 
    他不需要音效画面来让你颤抖,他只需要在你面前剥开人性的一角,压抑绝望就会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对人性的关怀探讨始终是拉斯·冯·特里尔导演(Lans Von Trier)电影中表现的主题,本片更是在探讨人性善恶的分歧上达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极致快感。 
    人,原来是这么丑陋的吗? 
     01、令人发指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偏僻的乡村小镇道格维尔镇。 
    一个美丽少女的闯入,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少女格蕾丝为了躲避歹徒的追杀逃到了道格维尔镇。 
       格蕾丝的美丽让小镇作家汤姆一见倾心,他极力请求村民保护格蕾丝,村民却一致反对。 
    他们无法相信这名外来的女子,他们甚至不清楚这个格蕾丝为什么会被人追杀。 
       最后,汤姆提了一个建议: 
    通过两周的时间观察格蕾丝是否值得保护,最后在村民会议上集体投票决定是否留下她。 
    为了让格蕾丝获得村民的认可,汤姆建议她尽量去帮助每一个村民,不过村民渐渐懂得“怜香惜玉”,不忍让她太过劳累。 
       两周后,会议上全票通过格蕾丝留在村庄。 
    年轻、美丽、善良的格蕾丝以为,她终于脱离了曾经的地狱,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打破宁静的,是一张通缉令。 
       当村民们看到告示栏张贴的格蕾丝通缉令后,他们开始害怕格蕾丝,他们认为格蕾丝应该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把风险持平。 
    这一次,没有人再假惺惺地客套。 
    他们把所有的脏活、累活扔给了格蕾丝,他们认为这是格蕾丝应该付出的。 
          格蕾丝妥协了,善良天真的格蕾丝即使认为这些工作自己无法接受,但她还是没有反抗。 
    在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得寸进尺。 
    人性的贪婪,从来不会被满足。 
    格蕾丝的善良,也成为了她最大的软肋以及悲剧的导火索。 
       果然,当警察再次来临盘查的时候,她被村民查克威胁要么别出声,要么他出声。 
    格蕾丝沉默了,然后被强暴了。 
       穷乡僻壤的村民,他们的罪恶从来都不是忽然到来的。 
    他们的言行举止,是在一点一点地试探格蕾丝的底线。 
    先是餐桌下偷偷摸腿的猥亵,若是没有反抗,那么接下来便是强暴。 
       格蕾丝悲剧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她成为了勾引有妇之夫的荡妇,成了人人唾骂的婊子。 
    她被查克老婆带着人痛殴,当着她的面摔碎那七个至爱的陶瓷娃娃,并说道: 
    “如果你能够忍住你的眼泪的话,那我就给你留下几个。” 
       瓷娃娃破碎的瞬间,格蕾丝对这个村庄,对这些村民,也随之四分五裂,荡然无存。 
    她迫不得已求助汤姆,准备搭乘邻居本的火车逃离道格维尔。 
    但是车行驶到半路,本阻拦在她的前方,要么给钱,要么付出身体。 
    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肮脏的肉体再无遮掩,格蕾丝一脸木然,无悲无喜。 
       第一次被威胁强暴,她是为了留在道格维尔。 
    第二次被被威胁强暴,则是为了离开道格维尔。 
    绝望,像涟漪一般荡开。 
    当少女终于以为自己逃离了地狱时,帷幕揭开。 
       她还是身处道格维尔,原来她逃跑的一切都早已被村民知悉,本欺骗了她。 
    村民为了防止格蕾丝逃跑,打造了一个沉重的铸铁车轮,像一个狗链一般,栓在了她的脖子上。 
    那一刻,在村民的眼里,也许格蕾丝不再是人,而是一条任人摆布、不会反抗的狗罢了。 
       到了夜晚,格蕾丝的床成为了每个男人的必经之处。 
    他们发泄兽欲,提裤走人。 
    在他们的眼里,格蕾丝只是一个工具,一个美丽的发泄工具。 
    作家汤姆是村子里唯一一个没有和格蕾丝发生关系的男人。 
    阻止汤姆的是他的道德准则吗? 
    显然不是。 
     是他在格蕾丝眼中的人设。  
          村子里的每个人都不理解、甚至看不起汤姆,只有格蕾丝把汤姆当成了一个好人,一个英雄,只有格蕾丝会依靠他,这满足了汤姆的虚荣心与成就感。 
    但是,汤姆最终还是忍不住了。 
    他来到格蕾丝的床上,而格蕾丝却拒绝了他。 
    少女戳破了作家的假面—— 
    你本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威胁我,强迫我和我发生关系,但是你没有。 
    阻止你的是你的人道主义精神吗? 
    不是,   你只是想与其他人不一样   。 
       汤姆举报了格蕾丝。 
    他的成就感、虚荣心被格蕾丝狠狠地撕碎,无地自容。 
    而让所有村民意想不到的是,黑色轿车传奇式的汽笛声,是村子毁灭的声音。 
       原来,追捕格蕾丝的人,是她的父亲,一个黑手党老大。 
    格蕾丝无法忍受黑帮的残酷与邪恶,离家出走。 
    父女二人久别重逢,这一次格蕾丝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个村子的人,和黑帮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枪声响起,焰火冲天,这个世界再没有道格维尔。 
     02、谁才是真正傲慢的那个人?  
    三个小时的铺陈叙述,在我看来,是为了最后十分钟父女之间的对话。 
    那一刻,我才知道导演想要述说的是什么。 
    格蕾丝最后命令手下杀光了村子里的所有人,她还是曾经那个善良的少女吗? 
    皮哥认为,   她不曾变过   。 
    曾经的格蕾丝,鄙视她的父亲,认为黑帮老大是一个傲慢的人。 
    因为他可以定夺他人的生死,这是上帝才能行使的权力。 
       但老父亲却说道: 
    “你才是真正傲慢的人。” 
       格蕾丝被性侵,被侮辱,被背叛,却仍为这些村民开脱辩解,认为他们有着不可言说的苦衷。 
    她认为宽恕别人的罪恶才是真正的善良。 
    老父亲说道: 
    你甚至认为强奸犯和杀人犯也会是受害者。 
    那是上帝才该做的事,你才是真正傲慢的那个人。 
       格蕾丝对于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接近于一个圣人,对于其他人的道德标准则是几乎没有底线。 
    因为她心底里傲慢地认为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傲慢。 
    罪人犯了错,就该受到惩罚,而不是受到宽恕和谅解。   
       最后,格蕾丝做出了改变—— 
    她让手下先杀了妇人的孩子,让妇人看着。 
    若是妇人能忍住流泪的话,就停手。 
    “这是我欠她的。”   
       这一刻,格蕾丝才真正的从一个圣人,变成了人。 
    没有人可以为他人开脱,就像没有人可以替他人承担犯罪的后果。 
    开篇时,皮哥曾说过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故事。 
    现在,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就像道格维尔小镇一样,若是没有格蕾丝的闯入,也许,没有人会成为一个罪人。 
    但格蕾丝无底线的忍让,妥协,铸成了一切。 
    少女可怜,却不值得同情。   
       导演所要表达的,除了通过格蕾丝可悲的经历,讲述人性的险恶,还有告诉人们:犯错,就要承担结果。 
    村民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 
    格蕾丝屠杀村民,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改过。 
    看完电影,我们也不免会问《狗镇》里有一个好人吗?我想答案是悲观的……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Cc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3. 揭开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电影《狗镇》的剧情究竟是怎样的?

有一个黑帮老大的女儿为了逃离父亲,她来到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家家户户没有门,他们过的很安宁,她的到来格格不入,最后大家接受她了,可是逐渐对她苛刻,变本加厉,她想要逃离最后被抓回来,接受更严苛的对待,最后她父亲把她接走了,她要求把这里的人都杀了,只有一条狗没有为难过她,这个镇成了狗镇。

揭开了人性最丑陋的一面,电影《狗镇》的剧情究竟是怎样的?

4. 《狗镇》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狗镇》于2003年5月19日在戛纳电影宫的卢米埃尔大厅首映,是由拉斯·冯·提尔编剧、执导的178分钟悬疑影片,该片由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劳伦·白考尔、保罗·贝坦尼、詹姆斯·凯恩等主演,影片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1930年代,讲述了妮可·基德曼出演的女主角格蕾丝,一个警察重金悬赏的逃犯,在逃亡中来到了洛基山脉的深处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狗镇”。留在小镇上的她要为小镇上的居民做一些杂务,以获得小镇居民的收容和理解,同时赚一些生活费用。渐渐地,小镇上的人发现了她的秘密,于是,小镇的人逐渐转变了态度,他们开始向她要求更多的代价以换得这里的平静生活。

        《狗镇》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第1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提名、第29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欧盟电影”提名、第18届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提名,最终获得第48届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欧洲电影”。

        《狗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乏味。首先引起观众注意的肯定是影片奇怪的造型。这是一个摄影棚的场景,“房屋”都没有门,开关门的时候,就依靠人物的手势加配音;屋内的家具非常简单,除了生活必需的床和桌椅,别无其他;墙与道路由水泥地面上的白线划定,名字则用大字直接写在地面上;醋栗树林和灌木丛也全是划在地上的示意图,昼夜的转换完全依靠灯光照明;影片中还多次用俯拍镜头把整个狗镇展现为一张图纸。导演在摄影棚中构建了象征性的小世界,并且毫不掩饰它的无稽性,甚至充满了喋喋不休的细节,尽管整个故事仍然显得荒诞不经,不过却映射了最真实的处境。

        《狗镇》是一部考验观众心理承受能力的电影,通过不断的将人物始料不及的心灵隐私公诸于众,使观众诧异、迷惑,同时还不断地打破观众根据自身的主流文化语境而做出的预期,将观众自以为是构建的美梦逐个无情的打碎,最终,愤懑已极的观众发现他们其实是在一面镜子前看着自己表演,剧中的男男女女正是他们自己——道貌岸然披着文明外衣的丑陋的野蛮人。

        总体来说,《狗镇》不是一部让人愉悦的电影,倒不是因为拍得不好,事实上影片的叙事结构严谨、构思精巧、风格冷峻、造型布景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妮可·基德曼的表演也非常精准。说它不能使人愉悦,是因为它毫不客气并且不遗余力的打破了观众的道德心理防线。

5. 《狗镇》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狗镇》是由拉斯·冯·提尔编剧、执导的178分钟悬疑影片,该片由妮可·基德曼、哈里特·安德森、劳伦·白考尔、保罗·贝坦尼、詹姆斯·凯恩等主演,于2003年5月19日在戛纳电影宫的卢米埃尔大厅首映。

《狗镇》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6.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狗镇》的导演/编剧是丹麦籍的拉斯·冯·提尔。他的《黑暗中的舞者》曾创下丹麦电影史上最高投资记录,该片是他“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原有望夺得金棕榈奖,后来输给了《大象》。这部电影借鉴了不少舞台剧的形式,布景非常简单,都是象征性的,像是实验话剧。一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进入状态就好了。按照导演的说法,是为了让观众忽视外在形式,更加关注人物和情节。电影还像戏剧一样,分了章节。9个章节都有主题,交代了大致情节。还有大量旁白,交代了村民的背景。拍摄方式是手持摄象机,略有些摇动,但不明显,可以忽略。
故事中的狗镇坐落于美国洛基山脉的峡谷之上,这里住着很少的居民,他们很普通,也善良。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居住的房子也很破败,但却安居乐业。汤姆家的房子是整个镇上最好的,在兴旺的年代堪称为豪宅。汤姆是一个爱思考的年轻人,说他是作家也可以,他常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开导别人。特别是在道德上,他有一种优越感。有一天晚上,他在小镇唯一的街道爱姆大街闲逛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枪响。不久一个美丽的陌生女子格蕾丝无意中闯入这个平静、保守的小镇。小镇的街道通向幽深的死路,她无处可去了。她在躲避一个黑社会老大,她希望能暂时躲避在此。汤姆答应帮助他,支走了向他打听的黑社会老大。她给镇子带来了一种潜在的危险,居民们希望她离开。但在汤姆的热心开导下,居民们给了格蕾丝2个星期的考验期,如果她表现得好,便可以留下。
镇子上的生活清苦又闲散,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做。格蕾丝小心翼翼地敲开小镇每一户居民的房门,并以温和的态度迎合各式各样性格怪异的人们,以求得他们的肯定。两个星期过去了,格蕾丝终于被接受了。此后一段短暂的时间,她和居民们相处愉快,似乎她已经融入这个环境了。不久,警察到来,贴了一张画着她人像的寻人启事。小镇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人们局促不安。他们把格蕾丝看成给小镇带来危险的人,但经过汤姆的开导还是允许她留下了。7月4日,狗镇人们迎来了重大的庆祝活动,居民们借此机会表示他们真心诚意的接受了她,并期望她能永远与大家生活在一起,汤姆也在聚会前向格蕾丝倾诉了爱意。然而,正当怀着美好心愿的人们共同举杯庆祝时,警长再一次光临了狗镇,他将寻人启事换成了通缉令,谁在两星期内找到失踪的格蕾丝便能得到丰厚奖金。小镇人们心情又开始起伏,刚建立起来的所谓友谊在考验面前,脆弱无比。在汤姆的提议下,格蕾丝可以留下,但代价是她要付出双倍的劳动,而收入会更少。格蕾丝还是很感激,每天她更加忙碌。但似乎她做得再多也无法讨得大家的欢心,她很难从居民们的脸上看到笑容。
不久,小镇又有警察到来,格蕾丝正在给查克家的7个小孩当家教。查克知道她此时不敢声张便趁机强奸了她。而几天过后,查克的老婆维拉带着几个女人半夜摸进格蕾丝的家里,查克的凌辱却使格蕾丝成为了勾引有妇之夫的荡妇,维拉撕扯着格蕾丝。作为惩罚,维拉砸碎了格蕾丝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换取的7个心爱的小瓷娃娃,也砸碎了格蕾丝的心。并冷酷地扔下一句:“如果你能忍着不哭,我就给你留下一二个。”
格蕾丝看透了狗镇居民的伪善、冷漠和狰狞的面目,决心逃离。格蕾斯在汤姆的安排下以支付开货车的本10美元作为报酬。格蕾丝清早上了装满苹果的货车,车颠簸的开出了镇子,开了好一阵突然停了。本说前面有警察,说这是危险的运送,要付出更高的报酬。格蕾丝身无分文,本强奸了她。颠簸了一天,终于到了目的地,格蕾丝迫切希望摆脱不幸看到异地的阳光。车停下来,她却听到熟悉的狗叫,原来她又被带回了镇子。她被愚弄了。镇子里的人早就得到了她要逃走的消息。为了防止格蕾丝再次逃走,又加上诬陷格蕾丝偷了钱,她被当成狗一样拴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拖着沉重铁圈,缓缓地走回了家。
格蕾丝已完全麻木了。白天照常拖着刑具为居民工作,晚上她成为镇上所有男人发泄性欲的工具。后来她得知,出卖她的人就是汤姆,偷钱的也是。汤姆伪善的解释着原因,并想占有他,既然其他的男人都已经这样做了。格蕾丝拒绝了他,并认为他们的相爱是个错误。汤姆认为既然得不到格蕾丝,何必再失去小镇对他的信任和地位?于是,他找出当时老大给他的名片。
接下来的这几天,小镇的人们骚动不安,无心支使格蕾丝,他们似乎都在等待什么人的来访。过了五天,寂静的道路上终于响起了汽车声。汤姆代表小镇欢迎老大的到来,并向他们邀功,希望得到更多的赏金。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原来格蕾丝是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她原是为了不愿意当父亲接班人才逃离的。格蕾丝一直相信人是善良的,而狗镇让她明白了许多。老大谆谆善诱让她回到原来的生活中,而她还在犹豫。他的父亲让她选择“你先下去转一圈,想明白了你再上车”。
格蕾丝下了车,当她再次面对狗镇的人们,内心的凄凉让她做出了选择。她回到车上问老大“如果我答应重作你的女儿,我何时才能得到权势?”老大说“现在”。“好,那我不想再见到这个狗镇”。在“老大”的指示下,爪牙们放火烧毁了狗镇上的所有的房子,并开始屠杀。格蕾丝吩咐手下“有个家庭有好几个小孩,当着她(维拉)的面杀先她2个孩子,如果她能忍住不哭,那就停止……她欠我的”。外面熊熊的火光,哭声震天,格蕾丝含泪看着这一切,非常镇定。人都杀光了,只剩下汤姆。格蕾丝握着枪走出车厢,汤姆还在伪善的说什么这样的题材给了他怎样的灵感,他要写一本小说……格蕾丝用枪指着他的脑壳,“砰”的一声,什么都结束了。她回到车上,对父亲说“有的人,要自己亲手去解决。”狗镇消失了。那只粉笔画的狗跳了出来,对天狂吼!
看完这部片,心情十分低落,这种感觉就像当年看《天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样。《狗镇》是一个人性的试验场,拷问着人类的灵魂。人性诡异、黑暗。善,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人们往往疏忽了这一点。如果没有法律从外界约束,如果缺乏自省的内在精神,善很容易滑向邪恶的深渊。最可怕的是人们“正大光明”的做着罪恶的事情,却不以为耻。
格蕾丝在危难之时被狗镇居民收留,以为只要自己善良隐忍真诚的对待他人,居民也会同样对待自己。她对别人一无所求,只求一个容身之地。她每天天不亮起床,按钟点挨家挨户的忙个不停,拿着稀薄的人工,还要时常受人白眼,被人讥讽或挑衅,连盲了的老头都要吃她豆腐。她默默忍受,不辩解埋怨,一点牢骚都不发。格蕾丝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笃信与人为善,她认为村民们应该是善良的,她原谅他们。但随着外部的压力越来越大,居民对格蕾丝越来越刻薄。他们把允许她留下当作一件莫大的施舍,变得贪婪自私和冷漠,无论格蕾丝怎样劳动,他们都觉得不足以偿还他们的恩赐。甚至,格蕾丝做得越多,他们便觉得自己得到的应该更多。这些最普通的人们,当他们自以为宽容、大度,当他们掌握着一切权利,而面对一无所有的弱者的时候,他们人性中恶的一面终于暴露了出来。白天女人们尽情奴役她,孩子们欺负她,晚上男人们玩弄她。镇子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毫无同情之心的利用她、榨取她。当他们把格蕾丝当狗一样拷起来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沦为了两足动物。而自诩爱她的汤姆除了把对她的帮助用来满足自己的道德感外,无所作为,甚至把偷窃之罪嫁祸于她,向居民和老大告密。而最终一切灰飞烟灭,不知是毁灭还是救赎。《狗镇》让我倍感悲凉。

7.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天堂:

要理解结尾为什么这么安排,要先理解grace和她爸爸的那一段互相指责。他们并没有指责对方的人性堕落,而是指责对方“arrogant”。这个词,就是理解这个片子的关键。要理解,整部电影中,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狗镇的居民都并不认为自己在做坏事,而且因为做坏事而受到了惩罚。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保护了你grace,你要为你的受保护付出一定的价格(我不想用代价这个给人很多联想的词)。保护你的成本提高,我们自然要提高价格。你要逃跑,我给你枷锁,不过是阻止你逃跑。他们自始至终是站在一个施舍者的角度作恶,所以他们不觉得自己在作恶。他们的病因是arrogant,一种站在高人一头角度的洋洋自得。一旦这种高人一头的地位被彻底巩固,也就是片中grace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留在狗镇,这种arrogant就自然而然的演化成恶了。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以善的名义作恶的具体事例,文革,十字军东侵,等等等等,太多了。后面之所以选择让grace报复,实际上点明的是,grace也是一样的人。这种arrogant是人性之恶,不是少数人身上的恶,grace不是天使,她一旦有了施恶的机会,她也会这么做。而且她也是以惩罚为目的,不是以恶本身为目的来做这件事情的。恶的发生并不一定要有恶的理由,而是需要一个具有绝对权力的条件和arrogant 
   
公路:

arrogant在影片的开头即出现过,在末尾更是作为主题出现,但是在整部影片中,这个词没有被用到狗镇居民身上过。我认为狗镇居民所象征的东西很简单,就是普通人的罪恶。所以,我不赞同arrogant是恶的来源。 
   
其实,这部影片的寓意是非常明显的。在基督教话语中,grace这个词就是“上帝的恩典”的意思,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来指耶稣。我们把基督教文化和古典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区别开来,认为古典的特征在于“此世道德”,其核心是一种善恶报应的质朴的正义观,而基督教的特征在于“彼岸信仰”,其核心是绝对宽容,以宽容来超越此世道德的善恶之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古典世界中,人和人是不平等的,有德性的人比没有德性的人更高贵,而区别一个人有没有德性的最明显的标准,就是他的行为是不是好的。而在基督教,不管一个人行为好不好,在理论上是无所谓的,哪怕是无恶不作的罪犯和一个虔诚的修道士,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信仰的超越性要求宽容一切罪恶。 
   
我们承认,基督教的“宽容”是一种优秀的精神和高贵的理想。但是这种绝对宽容的精神,如果发展到极端,就失去了人性的支撑,因为人生在世,是不可能完全宽容一切罪恶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善恶之分,恰恰需要古典的“正义”来承担。因此,即便在一个基督教的世界中,最高的境界也不是纯粹基督教的宽容和博爱,而是如何在基督教的宽容逻辑中,最大程度地容纳古典的正义精神。 
   
这是哈姆雷特的主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贯的主题,也是狗镇的主题。而狗镇的特点在于,它把上帝的形象(grace的老爸,一个黑帮首领)直接等同于古典精神,并且借他的口,讲出了基督教的宽容逻辑的内在弊病,那就是arrogant 
   
基督教的宽容,本来是从arrogant讲起的。基督教讲,用道德审判别人的人,是一种arrogant,因为真正的审判权在上帝手中,人不可僭越。而grace的老爸指出这种逻辑的吊诡之处,那就是企图宽容一切,恰恰是最大的arrogant。这句话是grace的老爸讲出来的,也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自己说出来的,那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既然只有上帝才有审判的权力,那么也只有上帝才有宽容的权力。其实,无论是审判还是宽容,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错误的审判,是僭越的,错误的宽容更是僭越的。基督教的真正精神,应该结合审判和宽容,那就是,即便是承认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罪人最终会得到上帝的宽容,但是人间的事务,还是必须在人间的正义精神之下得到真实的执行,不能以宽容的名义敷衍了事。 
  

行者:

“arrogant是人性之恶”。确实。 
关于“基督教的绝对宽容超越了善恶,是神才能达到的境界,而面对人间真实的善恶区分,这种不现实的理想却无法承担正义的要求。”

我这样理解: 
种种的恶和罪,在神成为神之后,自然无法也不会加之于神之身上。他所看见的种种,不过是人所受而已。所以,他可以去要求别人绝对宽容。哈哈。看起来,神也arrogant。《MR73左轮手枪》里,老警察最后干掉了两个恶人。一个是坏警察,一个是大恶人。干坏警察时,是用手枪柄将他在妓女床上生生敲死,因为老警察恨死他了,那个垃圾警察。干大恶人时,简单的一枪。 痛快淋漓。 决不宽恕。 
连迟到的正义都是非正义的,何况无法伸张的正义? 
   
  

吴功青:

闲来又看了一遍《狗镇》,来翻师弟的文字。大体都是同意的,觉得师弟一开始问题就把的很准,大的方向我觉得都没有问题。提几个小点,一起讨论。 
   
1,首先,我并不是太同意拿基督教这个大概念来与古典比。这是因为,“超善恶”的观念虽然蕴涵在《圣经》之中,但并非本来如此。严格来说,我们或许应当断定,是新教改革对“因信称义”的极端强调才导致了尼采总结出来的“超善恶”。这也就是说,“超善恶”本身是新教的,是现代性的一种体现。我们很难说天主教里有绝对的宽容。而且,就《圣经》本身来说,虽然福音的精神是宽容的,但也有《启示录》的存在。并且历史上也一直都在争论这两种逻辑的统一性问题。这就表明,基督教自身在对待宽容问题上也是复杂的,也是历史地变化着的。 
   
2:我当然同意这部影片是对福音书的改写,如你所说,或许可以称为“另类福音书”。或者说是,“反福音书”的“福音书”。基本的原因在于,影片的最终目的是拯救,但是渠道与《圣经》的基本精神不统一。 
但是,如果仔细推敲最后一段话并把Grace本人也当成一个历史中的神,那么还有两个问题:1,影片假定了Grace是神,因而当然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恶。通过和父亲的争论,她清楚地知道了狗镇里的人都是不好的。这是她最后审判的基础。但是,就影片所企图达到的社会言说来讲,这个神其实也必须过渡到人和国家。这样,他们本身还能知道什么是好吗?2,即使我们假定了狗镇的是不好的,人也知道他人的恶,但是,审判的权利在哪呢?这是我觉得影片主题的一个危险性所在。拒我说知,导演对社会的丑恶和不公极度不满,并且苛求政治言说。这,其实也就是影片末尾的“权力”之争。从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认为:在导演的逻辑里,只要我们的权力是用来行善的,能达到善的目的的,手段的不正义或许是可以原谅的。导演是反美主义者,他想做的当然是可以猜想。但问题是,即便他真的知道了善,并且拥有权力,他就真的可以用这个权力去行使他要做的事情吗? 
   
我说的第二点,简单地表达出来就是:影片的基督教逻辑和其政治—社会逻辑是有张力的。虽然在相当的意义上,这个影片揭露了基督教的困境。但是,在我看来,当它以一种反基督教的方式去实现福音时,我觉得他的逻辑有些简单、甚至有些危险。基督教诚然是讲对人的宽恕,可并不意味它没有惩治人罪恶的手段。基督教自身、基督教所影响的法律精神都是一种体现;用暴力的权力方式诚然可以消除恶,但这自身并不一定就达到了善。Grace把狗镇消除了,但其实自身又处在罪里。这样看,影片最后的讨论也有很多模糊和伸展的空间。 
   
随手写了两点,也不大严谨。你觉得有问题我们继续讨论。 
  

公路:  

我先简短回复如下,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详谈 
   
1,我认为新教是更彻底的基督教,它没有创造新的原则,而是把内在于基督教的逻辑发挥到了极端。说它是现代性,没有问题,可是现代性也是基督教的子嗣。 
   
2,消除狗镇并不是恶,正如哈姆雷特杀死叔父不是恶,二者都是正义的实现。正义的实现要求人不要执著于脆弱而敏感的良心:杀戮是虽然是暴力的,可是正义常常需要暴力来实现。真正恶毒的,是杀戮背后的仇恨。Grace的杀戮并没有仇恨,狗镇的人们该死,Grace只是替天行道而已。 
   
我知道这些提法都太简单,只是这里不可能展开来讲,只能表明我的基本倾向。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再重申一下:认为消灭狗镇也是一种恶,从而受制于良心、怜悯而下不了手,这恰恰是基督教超善恶逻辑的体现,它可以是一种伟大的博爱和善良,但是它对人间的善恶也会造成伤害。我认为另一种选择是更加高贵的:毫不犹豫地做该做之事,但是不要有仇恨之心。即便说暴力始终都是恶,但是人间的正义就是由善恶的轮回来实现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永恒的道理,不要用所谓绝对的善来救赎这个人间,它需要安排,而不需要救赎。 
   
很期待你的回复,另外,一切都顺利吧?

夜奔在第九街:

关于基督教的这些概念 想到另外一部电影《密阳》 
母亲在痛失儿子之后从宗教教义中寻求慰藉,终于有一天在教友的鼓励下前往监狱告知杀死自己儿子的罪犯,自己原谅了他。当罪犯回答自己也信仰了基督并觉得自己已经被上帝原谅时,她崩溃了。 
靠信仰维持自己苦心建立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了。

吴功青:

公路,
1,权且按你说的吧。没有根本分歧 
2:你讲的这点很深,也很儒家。但问题是影片中的恶是否需要这样强烈的方式来实现?我认同适当的暴力,但我也警惕于它的简单和可怕后果。我我之所以觉得影片的结尾是恶的,是因为从神义的角度他虽然是正义的;但是对人来讲,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影片的前半部分积蓄的东西全部被后面极端地释放出来了。那么我们是否也该问:如果你是上帝,你之前的纵容是恶吗?你凭什么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过去?如果你不是上帝,你为何可以这么做,你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权力?所以,我认为影片结尾的价值只能是在极端抽象的角度上是有效的。具体的说,则很有问题。 
  

公路:

我同意。我也是在很抽象的意义上理解结局的。

吴功青:

所以到现在,我最感兴趣的不是电影的核心主题,而是他想带起来的东西,比如:1,Tom的人性刻画。为什么他一直苦苦地寻求文学体裁?为什么他要试图把一切东西都纳入到文字之中?对我而言,或者对其他有同样毛病的人而言,直接地问就是:我们如何用文字和思想的方式脱离了原初的生活与困难、罪恶和堕落,从而在虚幻的关注中自我麻醉?2:和Grace对着干的小孩。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段场景极其心痛。因为我几乎在这里看到了人类可怜的影子。如果影片一直试图着力描绘上帝的遭遇,那么这一幕绝对是核心。无疑,上帝是Grace,是恩典。但恩典之于人,并非很容易就得到实现。人为了自己的罪恶,会排斥恩典,甚至妒忌恩典。甚至,我们可以象宗教大法官那样说,当上帝出现时,人依旧会杀死他。真正说来,人需要的恩典不是上帝的,而是属人的。他必须是宽恕人的罪恶的恩典,而不能是道德拯救的恩典,后者太沉重,不适合于人。如果我们这样看,Grace最后的愤怒和暴力或许更加合理一些:正是因为她无限地用爱来施与自己的恩典,但人却一次次固执地抗拒它(包括砸坏代表七封印的玩具),上帝才需要用极端的暴力(极端的恩典)来惩罚人的自由。因此,这里也就蕴涵了我们一直探讨的主题:恩典与人的自由。3,从中,我们可以再深入思想的一个问题是:基督教究竟意味着什么?表面上看来,基督教有了上帝就有了确定的善恶标准,以及人类最好的精神走向。但另一方面,影片也向我们揭示出:恰恰是因为基督教的宽恕,才把人推向一个无穷的罪恶深渊;恰恰因为上帝存在,那个小孩才有了作恶的动机,也就是所谓的“为恶而恶”;这么说,基督教仿佛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一个幻影,将古典时人性的问题转化过来,因此也变得更加突出。但这作用实在是双重的:在加深人性困境的同时,基督教也极大地提升了人的精神张力,将之推向一个绝对的深度。而对我们而言的难题就是:总是要在这种张力去中去思考基督教对于西方,从而对于中国的思想意义。这就是我写康德的论文认识到的东西:任何近现代的思想家思考问题,都一定是从对基督教最深刻的领悟中开始的。他们裹着基督教的问题,但又深入挖掘了其中伟大的精神。简单地看一方面都很成问题。 
   
其他的下次说,一会上课。


吴功青:

狗镇人内心的恶跟Grace无限制的宽容有内在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出卖Grace,更主要的和他们的处境有关系。正是因为害怕自己会遭受不幸,他们才一次次地要挟Grace。这其实只是说明:普通人的道德总是有限甚至是虚伪的。我想,影片已经客观地表明:人性的这种局限是人的基本本性,并不能说完全说成是Grace刺激的结果。 

不过,就象我们上面的讨论已经呈现的那样:基督教的普遍宽恕确实又在激发恶。人作为人,其道德永远是不足甚至是虚伪的。关键的是,怎么看待这种虚伪?这里,古典和基督教的理解确实是很不同的。古典时代的人并非不知道人的道德如此,但是,他们愿意承认这是事实,然后在可能的基础上追求它的改善。这样,面对恶就应当是以正面的方式去回应,因为这种回应是人的自然本性;基督教恰恰相反,它知道人性是不足的但是它认定人性应当是更完美的,人应当以上帝的样子为榜样,克服私心,达到宽容和救赎。但问题是:基督教的这种做法有无人性基础?也就是说:人是否可以象上帝这样做到对一切善恶的宽容?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确实是很不自然的。回到影片,我们看到:Grace在影片前面部分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基督徒的理想:用普遍的宽容去接纳人类,企图用这种东西去感动人,实现他们道德的提升。但问题是,对人来讲,这种宽容对他们的道德无益,甚至激发了人们内心的罪恶。对Grace自己,她实际上又不是上帝,所以注定在人和神的两重面向上挣扎。按道理,Grace的结局应该如同耶稣一样,被那些民众钉死,但导演却做出了极大的革新:耶稣不仅不应当被钉死,反而应当去审判人。但问题是:Grace的做法是不是对的呢? 

我们可以比较下Grace和耶稣本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似乎都认为她就是耶稣基督。她受苦,承担,肮脏。但是,她又实实在在的不是基督。因为,基督作的这一切是他的自然,他实在的就是神;而Grace的一切却是在痛苦和尝试中完成的。Grace象神但又不是神。他没有神的力量和本性,她无法真正宽容这些人。所以,当最后影片以神义的方式惩罚罪恶时,Grace的形象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果她只是人,她的一切合理性何在?如果她是神,她怎么解释她过去的一切行为? 

这两重面向的纠结和矛盾,深刻反应了导演在这个问题上的模糊,或者说:困境。现代社会的基本语境已不再是神,但我们又必须借助基督教的逻辑想问题。面临人性的堕落,谁可以执掌公义,谁可以作出判决?影片想说的是,用权力的方式来实现公义是正确的,因为这种公义正是对他既有遭遇的一种正常回报。但是,我们还是要质问的是:一:他既有的遭遇是什么?二:他是否知道善好?三:当他知道了善好,他是否就可以判定人?一一对应的看,影片的逻辑都成问题。 

所以,影片的结尾似乎最大限度地呈现了基督教逻辑在现代社会的张力:我们总是需要借助正义来审判罪恶,但我们自身又总是陷入在基督教之中。现代社会的人对基督教是如此不满,但是又总在基督教的逻辑里想问题,做事情。(结尾的极端做法难道不是很基督教的吗?对比《论语》就知道了)这样,表面上看,他们试图回到古典,或者说重塑一种不同于基督教逻辑的现代逻辑,但结果又是非常成问题的。这种困境迫使我们追问:基督教的语境之于现代西方究竟意味着什么?


公路: 

吴功青,
我现在比较能够理解你最初的意思。影片结局的处理,看似是要以一种完全符合古典正义观念和复仇观念的极端形式来批判基督教的无限宽容,结果正是其完成方式的极端性,恰恰失却了古典意义上的“节制”。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没有对这样残忍的复仇的描绘。如果说哈姆雷特最终是在“听天命”的前提下实现了好的复仇,那么Grace则是在上帝(她老爸)的命令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无限制的宽容走向毫无怜悯。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8. 如何评价《狗镇》这部电影

《狗镇》的导演/编剧是丹麦籍的拉斯·冯·提尔。他的《黑暗中的舞者》曾创下丹麦电影史上最高投资记录,该片是他“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原有望夺得金棕榈奖,后来输给了《大象》。这部电影借鉴了不少舞台剧的形式,布景非常简单,都是象征性的,像是实验话剧。一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进入状态就好了。按照导演的说法,是为了让观众忽视外在形式,更加关注人物和情节。电影还像戏剧一样,分了章节。9个章节都有主题,交代了大致情节。还有大量旁白,交代了村民的背景。拍摄方式是手持摄象机,略有些摇动,但不明显,可以忽略。
故事中的狗镇坐落于美国洛基山脉的峡谷之上,这里住着很少的居民,他们很普通,也善良。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居住的房子也很破败,但却安居乐业。汤姆家的房子是整个镇上最好的,在兴旺的年代堪称为豪宅。汤姆是一个爱思考的年轻人,说他是作家也可以,他常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开导别人。特别是在道德上,他有一种优越感。有一天晚上,他在小镇唯一的街道爱姆大街闲逛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枪响。不久一个美丽的陌生女子格蕾丝无意中闯入这个平静、保守的小镇。小镇的街道通向幽深的死路,她无处可去了。她在躲避一个黑社会老大,她希望能暂时躲避在此。汤姆答应帮助他,支走了向他打听的黑社会老大。她给镇子带来了一种潜在的危险,居民们希望她离开。但在汤姆的热心开导下,居民们给了格蕾丝2个星期的考验期,如果她表现得好,便可以留下。
镇子上的生活清苦又闲散,基本上没什么事情可做。格蕾丝小心翼翼地敲开小镇每一户居民的房门,并以温和的态度迎合各式各样性格怪异的人们,以求得他们的肯定。两个星期过去了,格蕾丝终于被接受了。此后一段短暂的时间,她和居民们相处愉快,似乎她已经融入这个环境了。不久,警察到来,贴了一张画着她人像的寻人启事。小镇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人们局促不安。他们把格蕾丝看成给小镇带来危险的人,但经过汤姆的开导还是允许她留下了。7月4日,狗镇人们迎来了重大的庆祝活动,居民们借此机会表示他们真心诚意的接受了她,并期望她能永远与大家生活在一起,汤姆也在聚会前向格蕾丝倾诉了爱意。然而,正当怀着美好心愿的人们共同举杯庆祝时,警长再一次光临了狗镇,他将寻人启事换成了通缉令,谁在两星期内找到失踪的格蕾丝便能得到丰厚奖金。小镇人们心情又开始起伏,刚建立起来的所谓友谊在考验面前,脆弱无比。在汤姆的提议下,格蕾丝可以留下,但代价是她要付出双倍的劳动,而收入会更少。格蕾丝还是很感激,每天她更加忙碌。但似乎她做得再多也无法讨得大家的欢心,她很难从居民们的脸上看到笑容。
不久,小镇又有警察到来,格蕾丝正在给查克家的7个小孩当家教。查克知道她此时不敢声张便趁机强奸了她。而几天过后,查克的老婆维拉带着几个女人半夜摸进格蕾丝的家里,查克的凌辱却使格蕾丝成为了勾引有妇之夫的荡妇,维拉撕扯着格蕾丝。作为惩罚,维拉砸碎了格蕾丝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换取的7个心爱的小瓷娃娃,也砸碎了格蕾丝的心。并冷酷地扔下一句:“如果你能忍着不哭,我就给你留下一二个。”
格蕾丝看透了狗镇居民的伪善、冷漠和狰狞的面目,决心逃离。格蕾斯在汤姆的安排下以支付开货车的本10美元作为报酬。格蕾丝清早上了装满苹果的货车,车颠簸的开出了镇子,开了好一阵突然停了。本说前面有警察,说这是危险的运送,要付出更高的报酬。格蕾丝身无分文,本强奸了她。颠簸了一天,终于到了目的地,格蕾丝迫切希望摆脱不幸看到异地的阳光。车停下来,她却听到熟悉的狗叫,原来她又被带回了镇子。她被愚弄了。镇子里的人早就得到了她要逃走的消息。为了防止格蕾丝再次逃走,又加上诬陷格蕾丝偷了钱,她被当成狗一样拴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拖着沉重铁圈,缓缓地走回了家。
格蕾丝已完全麻木了。白天照常拖着刑具为居民工作,晚上她成为镇上所有男人发泄性欲的工具。后来她得知,出卖她的人就是汤姆,偷钱的也是。汤姆伪善的解释着原因,并想占有他,既然其他的男人都已经这样做了。格蕾丝拒绝了他,并认为他们的相爱是个错误。汤姆认为既然得不到格蕾丝,何必再失去小镇对他的信任和地位?于是,他找出当时老大给他的名片。
接下来的这几天,小镇的人们骚动不安,无心支使格蕾丝,他们似乎都在等待什么人的来访。过了五天,寂静的道路上终于响起了汽车声。汤姆代表小镇欢迎老大的到来,并向他们邀功,希望得到更多的赏金。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原来格蕾丝是黑社会老大的女儿,她原是为了不愿意当父亲接班人才逃离的。格蕾丝一直相信人是善良的,而狗镇让她明白了许多。老大谆谆善诱让她回到原来的生活中,而她还在犹豫。他的父亲让她选择“你先下去转一圈,想明白了你再上车”。
格蕾丝下了车,当她再次面对狗镇的人们,内心的凄凉让她做出了选择。她回到车上问老大“如果我答应重作你的女儿,我何时才能得到权势?”老大说“现在”。“好,那我不想再见到这个狗镇”。在“老大”的指示下,爪牙们放火烧毁了狗镇上的所有的房子,并开始屠杀。格蕾丝吩咐手下“有个家庭有好几个小孩,当着她(维拉)的面杀先她2个孩子,如果她能忍住不哭,那就停止……她欠我的”。外面熊熊的火光,哭声震天,格蕾丝含泪看着这一切,非常镇定。人都杀光了,只剩下汤姆。格蕾丝握着枪走出车厢,汤姆还在伪善的说什么这样的题材给了他怎样的灵感,他要写一本小说……格蕾丝用枪指着他的脑壳,“砰”的一声,什么都结束了。她回到车上,对父亲说“有的人,要自己亲手去解决。”狗镇消失了。那只粉笔画的狗跳了出来,对天狂吼!
看完这部片,心情十分低落,这种感觉就像当年看《天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样。《狗镇》是一个人性的试验场,拷问着人类的灵魂。人性诡异、黑暗。善,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人们往往疏忽了这一点。如果没有法律从外界约束,如果缺乏自省的内在精神,善很容易滑向邪恶的深渊。最可怕的是人们“正大光明”的做着罪恶的事情,却不以为耻。
格蕾丝在危难之时被狗镇居民收留,以为只要自己善良隐忍真诚的对待他人,居民也会同样对待自己。她对别人一无所求,只求一个容身之地。她每天天不亮起床,按钟点挨家挨户的忙个不停,拿着稀薄的人工,还要时常受人白眼,被人讥讽或挑衅,连盲了的老头都要吃她豆腐。她默默忍受,不辩解埋怨,一点牢骚都不发。格蕾丝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笃信与人为善,她认为村民们应该是善良的,她原谅他们。但随着外部的压力越来越大,居民对格蕾丝越来越刻薄。他们把允许她留下当作一件莫大的施舍,变得贪婪自私和冷漠,无论格蕾丝怎样劳动,他们都觉得不足以偿还他们的恩赐。甚至,格蕾丝做得越多,他们便觉得自己得到的应该更多。这些最普通的人们,当他们自以为宽容、大度,当他们掌握着一切权利,而面对一无所有的弱者的时候,他们人性中恶的一面终于暴露了出来。白天女人们尽情奴役她,孩子们欺负她,晚上男人们玩弄她。镇子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毫无同情之心的利用她、榨取她。当他们把格蕾丝当狗一样拷起来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沦为了两足动物。而自诩爱她的汤姆除了把对她的帮助用来满足自己的道德感外,无所作为,甚至把偷窃之罪嫁祸于她,向居民和老大告密。而最终一切灰飞烟灭,不知是毁灭还是救赎。《狗镇》让我倍感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