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照华的介绍

2024-05-05 01:59

1. 罗照华的介绍

江西省南康县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及其深源包体的研究;此后,陆续将研究范围拓展到火山岩与煤盆地形成、火山活动与生态环境、岩浆活动与造山过程反演、岩浆作用与成矿等研究领域。

罗照华的介绍

2. 罗照华的简介

 1978年毕业于原长春地质学院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探专业;1982年毕业于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岩石学专业岩石物理化学研究方向,获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至今199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区域岩石大地构造研究方向,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12~1993.3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修;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9.12~2000.5在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进修。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研方面,先后参与完成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1项、部级重点攻关项目2项、行业基金项目3项,原地矿部定向基金、教委博士导师基金、中科院开放实验室项目和本校自选项目各一项。科研过程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固相线以下的相平衡原理再造深部作用过程的方法和应用实例(1984),认为龙岗地区上地幔曾经上隆至少18公里,玄武质岩浆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从而确认了减压熔融的可能性,为邓晋福教授等提出地幔热柱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方面的热力学约束条件;对中国东部新生代煤成熟度高与煤成气提供了深部制约因素,认为抚顺盆地第三纪煤的成熟度高与火山作用提供热源有关(1987);在就山旺盆地火山作用与古生态研究过程中,提出并论证了山旺盆地为火山口成因的观点,对火山作用及其产物与生物大量死亡的关系作出了合理解释(1990);对从岩浆活动及其产物的构造属性再造造山作用过程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与实例,合理地再造了太行山板内造山带的形成过程(1996);从岩浆作用的角度合理指出了东昆仑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和成矿作用的主要控制要素,为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金与铜多金属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基础;根据青藏高原及其邻域的新生代火山岩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探测和构造形变研究成果,提出关于青藏高原形成演化是三种构造体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认识(2003)。 区域岩石大地构造:主要基于火成岩形成条件的研究,探讨各类火成岩及其组合与区域地质演化的时空联系,将火成岩的各项属性及其变异特征与区域地质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代表性作品为《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是国内从火成岩研究角度反演造山过程的第一次尝试,对我校宋鸿林教授提出的板内造山作用科学命题进行了论证。地球动力学:基于地质过程驱动能量的思考,探讨各种地质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综合我校莫宣学教授等提出的事件序列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动力学事件链的构想,在能量驱动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的地质过程有机地链接在一起。代表性作品为《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来自火成岩的约束》,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系统划分为碰撞构造体制、岩石圈拆沉构造体制、大型走滑断裂构造体制和成矿构造体制等四个地球动力学子系统,较好地解释了与青藏高原形成有关的主要地质现象。岩浆作用与成矿:基于地球物质聚散规律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岩浆作用过程对成矿作用的物质与能量支撑,得益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张德全研究员的矿床学理论和方法学指导,与张德全等共同完成了柴达木盆地南北缘成矿地质背景等研究报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973”项目的资助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罗照华带领的研究组,从地球动力学的视角讨论了成矿作用的基本问题,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实际地质观察的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并发展了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岩浆系统和成矿流体系统是来自地球深部的两个地质系统,这两个系统常常因相互需要而叠合在一起,形成我们现在观察到的火成岩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成矿现象。由此揭示了成矿作用的前提条件,以及成矿作用的规模和位置的影响因素。相关成果刊登在《地学前缘》、《岩石学报》等学术期刊上。据悉,研究人员以冈底斯带曲水岩体的野外地质观察为依据,结合矿床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可能意义进行了综述。在综合考虑了近年来地球物理测深、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磁性地层学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整合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青藏高原新生代形成演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3个构造体制:碰撞构造体制、拆沉构造体制和大型走滑构造体制,它们共同受控于印度—亚洲大陆地幔汇聚过程。在这个模型中,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受到来自软流圈的物质流的顶托,其中热流体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青藏高原之下富含深部成矿流体,因为不同深度水平上封存的流体可以由于岩石圈拆沉作用而汇聚在一起。但是,这些流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必然的成矿作用。特别是在藏北高原,由于总体的热环境和流体主要以渗滤方式上升,缺乏大规模成矿的边界条件。但是,随着地幔物质的放射性迁移,它们有可能被迁移到冈底斯带或藏东地区,并在那里与俯冲板块所释放的流体相遇。因此,冈底斯带和藏东地区应当是良好的混沌边界,非常有利于成矿作用的发生。但是,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成矿作用的发生。如前所述,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的重要条件是传递介质和快速上升。岩浆活动是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唯一地质过程。岩浆的起源是岩石圈灾变的过程,亦即要求地质过程发生的突然性。因此,课题组提出了地球动力学事件链的概念,将深部地质过程作为地球浅部所有地质过程发生的触发器。在一个持续挤压的地质环境中,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是触发岩浆活动的最合理方式,长期的挤压实际上是导致岩石圈连续变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岩石圈将逐渐增厚和分异,因而是一个渐变过程。当岩石圈增厚导致的重力不稳定性达到某种限度时,拆沉作用就会发生,并触发岩浆活动和短时间的岩石圈伸展。这时,隐藏在深部多时的成矿流体系统就有可能趁机上升,并“推动”岩浆快速达到地表附近。因此,冈底斯带和藏东地区具有很好的成矿远景,那里已发现许多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

3. 罗新华的主要论著

1. 《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年出版2. 《初级会计学》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年3. 企业家人力资本会计确认的重新审视 当代财经(CSSCI).2007.12 独立4. 人力资本的模糊综合测评研究  中国流通与采购(核心)2007.19 独立5. 企业家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模型的再构建探讨 经济与管理研究(CSSCI).2007.12 独立6.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研究 理论探讨(CSSCI).2007.2 独立7. Fuzzy synthesis evaluation research in the human capital measuremen 第十三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STP)2006.8 独立8.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 太平洋学报(政治类)(CSSCI)2006.7 独立9. 从会计信息供求关系谈改进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齐鲁珠坛(核心)2004.6 首位10. 国有企业实施有效战略成本管理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齐鲁珠坛(核心)2004.3 独立11. 会计师事务所职业责任保险的问题与改进 财务与会计(核心)2004.11 独立12.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对策 山东财会(核心)2003.7 独立1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认定 当代财经(CSSCI)2003.6 独立14. 我国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2003.5 独立15. 论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财务与会计(核心)2003.6 独立16. 有效需求主体的缺失与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研究(CSSCI)2003.8 第二位科研项目: 1.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研究”2006- 主持人2. 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基于ERM框架下的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2006- 主持人3.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2005-2006 主持人4.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03-2005 主持人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对外经济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山东经济园区产业整体布局与协作互动式发展研究”2003- 子课题负责人

罗新华的主要论著

4. 罗照华的讲授课程

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主体基础科学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新成果与新进展,以及有关矿产资源。介绍了岩浆岩的产状和相、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岩石类型及其特征、岩石化学、岩石物理化学、岩浆起源与演化、结晶过程及实验相图、岩浆岩共生组合及成因。介绍了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与机理、构造及其成因、分类命名、岩石类型及其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和沉积相、沉积作用和板块构造的关系、沉积与流体力学。介绍了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变质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分类命名、矿物共生组合及图解、变质相与变质相系、变质岩类型及其特征与成因。

5. 罗照华的科研项目

1、罗照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深源包体、玄武岩及其深部信息·(白志达)·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3-1-1 (已完成)2、罗照华·塔里木盆地南北缘新生代火成岩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白志达等)·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1-13、罗照华·华北地区现今岩石圈导电性结构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魏文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434010)

罗照华的科研项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