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怎么做?

2024-05-04 23:29

1. 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怎么做?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据报道,2010年前五个月中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比去年同期 增 加8 3 6 2亿 元 , 增 长30 .8%。结合下半年预期,全年可能将实现8万亿,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成为全球第二富裕的政府。
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但是,国家本身通常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从这一概念的内容可以看出,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

财政收入绩效评价怎么做?

2. 财政绩效评价的介绍

财政绩效评价也称政府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政府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3. 如何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 (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 (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 (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 (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 (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

如何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4. 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理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近20年来出现在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核心是强调公共支出管理中的目标与结果及其结果有效性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面向结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就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预算管理中,使政府预算能像企业财务计划一样,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内控,并通过这种内控,保障政府目标的实现,提高政府运行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从操作层面上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是对财政支出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监督,它的根本意义更是以财政支出效果为最终目标,考核政府的职能实现程度,也就是考核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正因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有着这样的功能,因此,如果仅仅从财政的角度来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就很难全方位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效益与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而形成的管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一项制度。由于财政支出范围广泛,再加上支出绩效呈多样性的表现特点,既有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还有更多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社会效益,而且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长短期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长期以来,财政部门一直无法采取一种比较准确的办法,来对财政支出进行衡量。而这一“盲点”,恰恰是减少资源损失浪费、提高效率的关键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就是要把“不可衡量的事”变为可衡量的,确定政府的职能、财政支出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步骤,在给定目标的前提下寻求最有效率的实现目标的方式,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一般包括:制定明确、合理的公共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并把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为了形成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进行了各种探索,再加上经济理论界的研究,目前,形成了如下几种比较主流的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收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如公共工程项目等,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一般情况下,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2、最低成本法,也称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如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该方法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在效益既定的条件下分析其成本费用的高低,以成本最低为原则来确定最终的支出项目。3、综合指数法,即在多种经济效益指标计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该方法目前被中国多个部门采用,评价的准确度较高、较全面,但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等方面较复杂,操作难度相对较大。4、因素分析法,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5、生产函数法,通过生产函数的确定,明确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借以说明投入产出水平即经济效益水平的一种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Y=f(A,K,L…),其中Y为产出量,A、K、L等表示技术、资本、劳动等投入要素。生产函数法不仅可以准确评价综合经济效益,而且对评价资源配置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都有重要作用,但函数关系的确定较为复杂。6、模糊数学法,采用模糊数学建立模型,对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将模糊的、难以进行比较、判断的经济效益指标之间的模糊关系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价计算,从而明确个单位综合经济效益的优劣。7、方案比较法,主要用于财政项目资金管理。首先评价各方案有无经济、社会效益,然后,对各方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事前估算,并根据估算结果进行方案选择。8、历史动态比较法,将某一类支出或项目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其历史上的变化及效益波动情况,既可以看出其发展趋势,也可以了解各种因素在不同时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而分析其效益差异的成因及改进方向。9、目标平价法,将当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水平与其预先目标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此方法可用于对部门和单位的评价,也可用于周期性较长项目的评价,还可用于规模及结构效益方面的评价。10、公众评判法,对于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益的支出项目,可以选择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并对社会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以评判其效益,适合于对公共管理部门和财政投资兴建的公共设施进行评价,具有民主性、公开性的特点,但应用范围有限且有一定模糊性。三、中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经过系统分析,本文拟从如下几个方法来建立中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一)明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基于中国的现实条件以及改革发展目标的需要,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的需要并推进部门预算制度的完善,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应从两方面进行:1、一般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即评价部门预算的总体绩效从中国现阶段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来看,对政府各机构的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范围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务信息管理;——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公务员业绩管理;——财务质量管理。2、项目支出预算的绩效评价,即对各个具体项目的支出绩效进行评价根据中国政府项目的特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逻辑标准;——管理标准;——成果标准。通过对上述三大标准的评价,来衡量项目支出的目的设计合理性、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等,从而确定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二)确定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及标准参考国外经验,在确定财政支出绩效指标及标准时,我们认为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办法,在指标设计上,按照“投入——过程——产出——成果”这一逻辑程度进行指标设计。具体设计应根据目标的不同而不同,并遵循如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是指衡量指标与政府部门的目标及项目目标有直接的联系,不能因为容易收集就使用,例如投入或产出的衡量相对容易,但与项目成果目标的相关性存在问题,单纯的投入指标或产出指标就不能很好地反映项目的实际影响;2、经济性原则。是指指标的选取要考虑现实条件及可操作性,数据的获得应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收集信息;3、可比性原则。是指在具有相似目的的项目之间有共同的指标,不同项目之间的衡量结果可以相互比较;4、重要性原则。是指根据指标在整个体系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绩效衡量指标体系一般都要综合运用上述四种指标,可以避免单纯追求成果而忽视效率或单纯追求效率而不顾成果的现象。但由于财政支出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而社会效益的量化,一直是财政核算中长期解决不了的技术性难题,如:在计算各项指标与绩效目标的具体相关系数,判断某项投入或产出对最终成果的贡献率等,目前中国都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加之制度基础的不完善,可能导致指标的滥用,带来与指标设计初衷相反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评价时,还需要尽量克服这一难题。(三)确定评价主体本文认为,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主体应由三部分组成:1、负责绩效评价的政府机关中国财政部是负责政府公共支出的综合部门,主要职责应该是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制定和发布相关政策、实施指南和技术规范等,组织评价,综合利用评价信息改进预算管理、提高决策能力。2、具有专业判断能力的专家组由来自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主要负责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协同政府部门确定指标、标准,对各部门的支出绩效进行分析。3、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则是对政府机构的服务质量、服务效果进行评价,财政支出的分配和使用是否有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充分反映社会公众的需要,支出绩效的评价过程中应该通过调查获得公众的满意度信息,检查支出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公众需要。(四)配套的改革措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整个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由它“单兵作战”,独自推开,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因此,什么时候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出台时与哪些财政配套政策相协调,财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规范化呈怎样的关系,在该方案出台前,需要对财政专业人员进行怎样的培养,等等,都是在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所必须考虑的。四、结束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评价体系的推开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评价内容中各部门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的合理与否尤为重要,绩效评价的最终落脚点也是通过各项绩效指标的评价来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而确定与各部门及各项目相适应的预算。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侧重于提供一个基本思路,并引以为玉。

5. 财政绩效评价的意义

(一)评价是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环节 财政绩效评价是从一般意义上的评价发展而来的。评价是目标管理的基本环节之一,它是指管理目标与运行(管理)结果之间的对比。评价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指明事物的状态,即说明事物运动的现实状态是否偏离目标。二是总结经验,为改善政府管理、纠正目标与实际的偏差提供依据。因此,评价是管理的一个基本环节。(二)财政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首先,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借助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向政府和人民提供一个说得清的资金使用的效果。我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宪法规定了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我们知道,民主权利不仅是指人民对政府的重大的政治决策享有知情权,也包括人民享有对公共资金用于哪里,有无效果的知情权。在过去,政府只向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政府资金的分配,由于没有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因而我们无法对公共资金效果作出回答。随着我国的民主制度的深化,以及由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人民对政府监督的加强、纳税意识的加强,人民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果的知情权问题也已经提出来了,而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开展政府绩效评价工作。其次,它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可以说,我国财政改革,从“基数法预算”到“财政绩效管理”,变化最大的是增加了绩效评价环节。或者说,如果没有这一环节,那么财政绩效管理只能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同时,绩效评价运用量化指标来说明财政资金效果,可以从效率的观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各政府部门改善管理、提高资金效果。因而,它既是改进财政管理的需要,也是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手段。(三)财政绩效评价是摆脱财政困境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我国财政管理存在的重大问题是“重分配,轻效果”,这是造成财政拨款与效果脱节,因而财政收入增长很快,但财政收支状况越来越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绩效评价的机制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途径。这是因为,虽然我们建立了项目的前期评价,部门预算“跟踪问效”等制度,但它们往往“隔靴搔痒”。而财政绩效评价是一种“后发制人”管理。由于它以事实为依据,对公共支出效果能作出客观评价,因而它必将成为解决财政支出膨胀问题的关键措施和途径。总之,财政绩效评价是实现由财政控制支出转到“用制度、规则和社会力量”来控制支出的关键措施。

财政绩效评价的意义

6. 如何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摘要】
如何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问】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一)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三)摊提计算法。研究某项支出通过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时限,即计算投资回收期或投资风险。摊提时间越短,风险越小。(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项公共支出不易观测或计算其效益大小的情况下,可采取比较多个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评价和选择成本最低的方案。(五)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及成本的内外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的方法。(六)历史动态比较法。将历史上各时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则和类别分类排列,分析比较,确定公共支出效率变化的情况。(七)横向比较法。将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项目通过比较其在不同地区间的实施执行情况来分析判断支出的绩效。(八)专家评议与问卷调查法(公众评判法)。通过若干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分析,同时,设计不同的调查问卷,发给一定数量人员填写,最后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评价判断。【回答】

7. 财政绩效评价的任务

如果说,预算评价只是政府绩效评价的前期拓展,那么,效果评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价。概括起来,绩效评价任务有以下三项: (1)验证目标指标,以确定事物运动处于何种状态;(2)确定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异程度,为纠偏决策提供依据;(3)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

财政绩效评价的任务

8. 财政绩效评价等次有

财政绩效评价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是科学规范原则;
二是公开公正原则;
三是分级分类原则;
四是绩效相关原则。
     
科学规范原则,要求绩效评价严格遵循既定程序,科学可行;分级分类则要求根据评价对象特点分类组织实施;绩效相关则要求支出与其产出之间有紧密相关关系;然后,评价结果应客观公正,并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绩效评价的主体。其中:财政部门负责拟定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指导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需要对本级预算部门、下级财政部门支出实施绩效评价或再评价;提出改进预算支出管理意见并督促落实。预算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绩效评价规章制度;具体组织实施本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落实财政部门整改意见;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改进预算支出管理。

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3)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
(4)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5)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
(6)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
(7)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
(8)其他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