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字偏旁是什么

2024-05-09 18:17

1. 夏字偏旁是什么

一、夏字偏旁是夂,结构是上下结构。
二、基本释义 
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指中国:华夏。
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三、夏字只有一个读音,拼音是xià。
四、组词有夏天、夏季、华夏、消夏、西夏、歇夏、炎夏、夏布、夏收、夏娃、立夏、夏历、夏侯、夏粮等。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从夊,从页。
白话版《说文解字》:夏,中原之国的人。
三、相关组词
1、坐夏
[zuò xià] 
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
2、宋夏
[sòng xià] 
一个非常漂亮的月季品种,她不同寻常的花朵颜色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或许可以用燃烧的橙色来形容。
3、游夏
[yóu xià] 
子游(言偃)与 子夏(卜商)的并称。两人均为 孔子 学生,长与文学。
4、半夏
[bàn xià]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圆球形,白色,可入药。
5、夏季
[xià jì] 
一年的第二季,我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四、五、六三个月。见〖四季〗。

夏字偏旁是什么

2. 夏字的偏旁是什么?

夏偏旁:夊

夏
释义: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中国朝代名:~代。~历。
指中国:华~。
姓。

3. 夏字的偏旁是什么字

夏_

[xià] 
部首:夂
五笔:DHTU
[解释]1.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2.中国朝代名:~代。~历。 3.指中国:华~。 4.姓。

夏字的偏旁是什么字

4. 夏字偏旁是什么

夏
偏旁:夂
读音:[xià]
五笔:DHTU
释义: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
2.指中国:华~。
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5. 夏字偏旁是什么字

夏字偏旁是夂字,拼音:zhǐ、zhōng,字意从後至也。至当作致。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致、送诣也。凡夂之属皆从夂。读若黹。陟侈切。玉篇竹几切。十五部。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原一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金文中的“夏”字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复杂化:人的头和身躯变成繁体的“页”字形结构;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呈锯齿状结构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脚趾朝向左边的两只脚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由其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只是“脚”只剩下了一只,整个字的结构看起来也更为明朗。

夏字偏旁是什么字

6. 夏字偏旁是什么字?

夂
   
 夏字偏旁是夂字,拼音:zhǐ、 zhōng,字意从後至也。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属皆从夂。
   
 夏字偏旁是夂字,汉语汉字,读作zhōng、zhǐ,字意从後至也。至当作致。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致、送诣也。凡夂之属皆从夂。读若黹。陟侈切。玉篇竹几切。十五部。
   
 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关于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金文中的夏字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复杂化:人的头和身躯变成繁体的页字形结构;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呈锯齿状结构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脚趾朝向左边的两只脚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由其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只是脚只剩下了一只,整个字的结构看起来也更为明朗。约在隶书阶段的后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上面繁体的页被写成了隶书夏字所示的形状,两边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脚变成了夂。由此演变为楷书中的夏字。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这里的中国特指中原一带)。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楷书中的夏字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7. 夏字偏旁是什么字?

     01    夂
    夏字偏旁是夂字,拼音:zhǐ、 zhōng,字意从後至也。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凡夂之属皆从夂。
       夏字偏旁是夂字,汉语汉字,读作zhōng、zhǐ,字意从後至也。至当作致。象人两胫後有致之者。致、送诣也。凡夂之属皆从夂。读若黹。陟侈切。玉篇竹几切。十五部。
    夏,汉语一级字,读作xià或jiǎ,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雄武的中国人或中国人(两处的“中国”都特指“中原一带”),即《说文解字》所谓的“中国之人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关于“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金文中的“夏”字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复杂化:人的头和身躯变成繁体的“页”字形结构;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呈锯齿状结构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脚趾朝向左边的两只脚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由其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只是“脚”只剩下了一只,整个字的结构看起来也更为明朗。约在隶书阶段的后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上面繁体的“页”被写成了隶书“夏”字所示的形状,两边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脚”变成了“夂”。由此演变为楷书中的“夏”字。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这里的“中国”特指“中原一带”)。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楷书中的“夏”字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夏字偏旁是什么字?

8. 夏字的偏旁是什么?

夏偏旁:夊
夏
释义:
一年的第二季:~季。~天。~令。~播。~熟。~粮。
中国朝代名:~代。~历。
指中国:华~。
姓。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