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后,吕雉独掌大权,为什么她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2024-05-04 08:30

1. 刘邦死后,吕雉独掌大权,为什么她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首先是因为吕雉和武则天生活的朝代不同,吕雉生在男权至上的汉代,而武则天却生活在开放的唐朝,这在根本上决定了吕雉并无可能称帝。汉代是比较封建的,女人称帝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男尊女卑在汉代尤为明显,吕雉在那个时候虽然手握重权,但是她仅仅是以太后的名义掌握朝中大权。

吕雉自己本身也是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虽然她想得到更大的权力,但是她也扶持了一个傀儡皇帝,通过这个傀儡皇帝来掌握大权。她从来都不会想到更进一步,去称帝,因为她没有开明先进的思想,所以压根想都没有想过自己称帝这件事。

然而大家都知道唐朝非常开放,从女性的衣服就足以看出唐朝有多么开放,而且女性的地位在唐朝也得到空前提高。因为唐朝对外开放,引进很多其他国家的思想,而且不断向外学习,玄奘取经也是由大唐开始的。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武则天就想过要自己称帝,因为她的思想比吕雉开放。

还有一点也决定了吕雉并不能自己称帝,因为吕雉想扩大自己的权力只是通过在朝廷上安排吕氏的人,而武则天不同,武则天会笼络那些重臣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权力。这也代表了吕雉思想上的狭义性,她仅仅以为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够帮到自己,忽略了其他大臣可能臣服于自己。总的来说还是生活的背景决定着基础,而个人的能力决定着发展。

刘邦死后,吕雉独掌大权,为什么她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2. 刘邦驾崩后,吕后如果称帝,能不能像武则天一样成功?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武则天,其实,在武则天称帝800多年前,也出现过一位“女皇帝”,就是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雉的权力范围、对权力的控制力,跟武则天相比毫不逊色,大臣们都称她为“陛下”,她自己也自称“朕”,可以说,吕雉什么都有了,只是没有正式称帝罢了。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果吕雉真的称帝,她会像武则天一样成功吗?


吕雉的性格非常刚毅,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吕雉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刘邦在铲除韩信等开国功臣时,有时不方便出面,就让吕雉出场扮黑脸,搞掉韩信、彭越等人。
刘邦是个聪明人,作为权力交换,他只能立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就是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刘邦也知道,与其说刘盈为帝,不如说是吕雉为帝。
吕雉掌握权力后,就迫不及待地封侄子吕台、吕台之子吕通、吕产、吕禄四人为王,另六人为列侯。吕雉的意思很明白:让更多的吕氏族人掌握权力,以保证吕氏对最高权力的控制。
但是,吕雉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她根本不可能像武则天那样正式称帝。为什么呢?主要有两点,一,吕雉在朝中有很多反对她称帝的势力;二,在朝廷之外的地方诸侯中,还有大量的掌握地方实权的刘氏皇族,也不会允许她称帝。


刘邦驾崩后,还有大量的开国元勋在,文有曹参、陈平、王陵、任敖等人,武有樊哙、周勃、郦商、夏侯婴等人。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资历和气场丝毫不弱于吕雉,吕雉在他们面前是摆不了什么谱的。
比如,吕雉想立诸吕为王,还没有想称帝,就遭到了右丞相王陵的极力反对,说:“高皇帝(刘邦)曾杀白马刑于盟,非刘氏宗族不能立为王,敢立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杀之!”
吕雉面对王陵的折辱,非常不高兴,但也只是“不悦”而已。
然后,吕雉又去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陈平和周勃都是有名的官场猾头,认为诸吕为王没有什么问题。王陵指责陈平等人忘记了高皇帝的誓约,陈平则说:“当面耍人,我不如你;保全刘氏,你不如我。”


陈平的意思非常明白:现在是吕氏掌权,不要把吕后逼急了,否则这老太婆还会没完没了地折腾。再者,陈平和周勃对吕氏的最高承受限度也只是诸吕称王,如果吕氏称帝,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道理很简单,开国皇帝身边总是要有一批开国功臣的,吕雉如果当了皇帝,势必要培养一批新的开国功臣,不管是诸吕还是其他什么人,陈平、周勃这些人作为“前朝余孽”,都是要被束之高阁的。试问,谁能接受这样的局面?
王陵和陈平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维护刘氏,反对吕氏称帝,只不过手段不同。《汉书·荆燕吴传》说的很清楚:“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仅仅是立诸吕为王,就已经得罪了很多开国大臣,吕雉如果还要称帝,试问需要得罪多少人?就凭吕台、吕产、吕禄这些花花大少,能帮得了什么忙?


再说第二点。吕雉如果敢称帝,遍布天下的刘氏诸侯王是不会放过她的。
刘邦平定天下后,立诸刘为诸侯,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刘氏朝廷,一旦有人在朝中作乱,诸刘就会从地方上起兵平定祸乱。
在刘氏诸国中,实力最强大的是吴国,吴王是刘邦的侄子刘濞。吴国的地盘非常大,包括现在的安徽省南部、江苏省淮河以南、整个浙江省、整个江西省、整个福建省,土地肥沃,不缺军粮,还有丰富的资源,比如铜、铁、盐等等。
而且,刘濞是从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非常强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对吴国的控制力不是一般的强。刘邦也看出了这一点,曾对他说:“天下皆姓刘,你不要造反。”刘邦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只有刘濞具有反抗刘氏朝廷的能力。这也说明,一旦吕雉称帝,刘濞是肯定会出兵的。


另外还有楚国,定都于汉朝刘氏的根源之地——彭城(江苏徐州),楚王刘交是刘邦的亲弟弟,德高望重,楚国的综合实力虽然不如吴国,但刘交的政治地位将有助于刘氏的团结,一起对付吕氏一族。
所以,吕雉为吕氏家族能做到的极致,就是赋予吕氏以王位,至于称帝,想都不要想!
再来看武则天为什么能称帝,也是因为在这两个方面有优势,一,很多重臣早在高宗时就被武则天给整倒了,比如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二,李渊、李世民并没有学刘邦,“非李氏而王共击之”,李唐宗室在地方上的实力无法与汉朝的刘氏宗室相比,面对武则天篡位,根本没有多少实力来跟她叫板。
所以,吕雉没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并不是她不想当,而是她根本当不了。

3.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吕雉为何没像武则天那样称帝?

吕雉原本只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后来变得心狠手辣,霸权理政也是因刘邦所迫,最开始的改变是为了想得到刘邦的爱,到最后是为了报复戚夫人,慢慢被权力的欲望所诱惑,但是她的最初目的并不是想争夺皇位,而且,在当时的朝局和环境,吕雉也很难称帝。

刘邦虽然在登基后,除掉了很多当年和自己一起打天下功臣,甚至立下了以后天下只能刘姓称王的盟誓,但是还是根据维护皇权需要,留下了很多重要的大臣,并且予以重要,例如周勃、曹参、陈平等人,即使后来刘邦去世,但是这些人对汉室江山依然忠心耿耿,在朝廷中也具备一定的势力和实力,虽然对吕雉的握拳没有办法阻止,但是却也是吕雉不能称帝的重要阻力。

而且,吕雉虽然掌握的治国的权利,也是因为他毕竟是太后,这是属于皇室的家事。但是如果想称帝,就是变成了改朝换代了,吕雉还不具备发生政变的实力,因为她能得到的助力太少。和吕氏家族有亲密关系的,最有能力和威望的是樊哙,他的妻子是吕雉的亲妹妹。但是樊哙却是一心忠于刘邦和汉室的,即使是妻子的亲姐姐,也很难让樊哙违背自己的对汉室的忠心。

除了樊哙之外,吕氏家族的其他势力都不足一谈,基本都是吕雉分封的王,还是得益于吕雉掌握权力后获得的赏赐,他们根本没有实力可以帮助吕雉发动政变。所以,吕雉即使有想法想称帝,也没有那个实力可以改朝换代当上皇帝,这就是为什么吕雉掌权,但是没有称帝的原因。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吕雉为何没像武则天那样称帝?

4. 吕后称制后,大权在握,为何不像后世武则天一样称帝呢?

原因很简单,不需要。
1.在当时的传统中,外戚权势很强大,名义地位也很高,有充足的理由与刘邦家族共享事业。
2.吕后家族不是纯粹的外戚,更像是合伙人。根据史记可知,吕后的两个兄弟都很早就参与了刘邦的事业,吕后的父亲也出资赞助,吕后本人都算赞助品之一。因此,当吕后大封诸吕时,陈平和周勃都上表说“您家受之无愧。”这并非完全是顺着杆子爬,是有历史依据的。

5. 刘邦驾崩后,大权在握的吕雉没有称帝呢?有哪原因呢?


吕雉的性格非常刚毅,在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吕雉是出了大力的。尤其是刘邦在铲除韩信等开国功臣时,有时不方便出面,就让吕雉出场扮黑脸,搞掉韩信、彭越等人。
刘邦是个聪明人,作为权力交换,他只能立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就是汉惠帝。刘盈性格懦弱,刘邦也知道,与其说刘盈为帝,不如说是吕雉为帝。
吕雉掌握权力后,就迫不及待地封侄子吕台、吕台之子吕通、吕产、吕禄四人为王,另六人为列侯。吕雉的意思很明白:让更多的吕氏族人掌握权力,以保证吕氏对最高权力的控制。
但是,吕雉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她根本不可能像武则天那样正式称帝。为什么呢?主要有两点,一,吕雉在朝中有很多反对她称帝的势力;二,在朝廷之外的地方诸侯中,还有大量的掌握地方实权的刘氏皇族,也不会允许她称帝。


刘邦驾崩后,还有大量的开国元勋在,文有曹参、陈平、王陵、任敖等人,武有樊哙、周勃、郦商、夏侯婴等人。这些人都是开国功臣,资历和气场丝毫不弱于吕雉,吕雉在他们面前是摆不了什么谱的。
比如,吕雉想立诸吕为王,还没有想称帝,就遭到了右丞相王陵的极力反对,说:“高皇帝(刘邦)曾杀白马刑于盟,非刘氏宗族不能立为王,敢立非刘氏为王者,天下共击杀之!”
吕雉面对王陵的折辱,非常不高兴,但也只是“不悦”而已。
然后,吕雉又去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陈平和周勃都是有名的官场猾头,认为诸吕为王没有什么问题。王陵指责陈平等人忘记了高皇帝的誓约,陈平则说:“当面耍人,我不如你;保全刘氏,你不如我。”


陈平的意思非常明白:现在是吕氏掌权,不要把吕后逼急了,否则这老太婆还会没完没了地折腾。再者,陈平和周勃对吕氏的最高承受限度也只是诸吕称王,如果吕氏称帝,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道理很简单,开国皇帝身边总是要有一批开国功臣的,吕雉如果当了皇帝,势必要培养一批新的开国功臣,不管是诸吕还是其他什么人,陈平、周勃这些人作为“前朝余孽”,都是要被束之高阁的。试问,谁能接受这样的局面?
王陵和陈平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维护刘氏,反对吕氏称帝,只不过手段不同。《汉书·荆燕吴传》说的很清楚:“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仅仅是立诸吕为王,就已经得罪了很多开国大臣,吕雉如果还要称帝,试问需要得罪多少人?就凭吕台、吕产、吕禄这些花花大少,能帮得了什么忙?


再说第二点。吕雉如果敢称帝,遍布天下的刘氏诸侯王是不会放过她的。
刘邦平定天下后,立诸刘为诸侯,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刘氏朝廷,一旦有人在朝中作乱,诸刘就会从地方上起兵平定祸乱。
在刘氏诸国中,实力最强大的是吴国,吴王是刘邦的侄子刘濞。吴国的地盘非常大,包括现在的安徽省南部、江苏省淮河以南、整个浙江省、整个江西省、整个福建省,土地肥沃,不缺军粮,还有丰富的资源,比如铜、铁、盐等等。
而且,刘濞是从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有非常强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对吴国的控制力不是一般的强。刘邦也看出了这一点,曾对他说:“天下皆姓刘,你不要造反。”刘邦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只有刘濞具有反抗刘氏朝廷的能力。这也说明,一旦吕雉称帝,刘濞是肯定会出兵的。

刘邦驾崩后,大权在握的吕雉没有称帝呢?有哪原因呢?

6. 历史:历史上吕后没有称帝,为什么武则天却称帝

那是因为吕后在前,武则天称帝应该是吸取了吕家全家被灭门的教训,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称帝了,从对于国家政治的干预程度,吕后除了没有皇帝的称号,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
两者不同的只是吕后摄政,没有称帝。武则天是直接称帝了,并且想把皇位传给老武家。
吕后是死后断了权力全家灭门,武则天是被自己儿子和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推翻的。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1]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2]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3]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7. 刘邦的皇后吕雉,为什么说她比武则天更胜一筹?而她为何又会凄惨死去?

吕太后吕雉与唐朝女帝武则天有一个统称,名为“吕武”。从这里可以看出吕姓在前,这是对吕太后作为秦大统之后中国第一个实施临朝称制的女性,吕雉对汉代有着巨大贡献,这是对她的一个肯定。而吕雉由贤妻变悍妇也是对命运的不公进行泄愤,到最后病入膏肓,还没有完成她那吕氏集团就病逝了。

吕雉下嫁大她15岁的刘邦。没有怨言,亦可谓是贤妻良母典范。吕氏一家乔迁至沛县,办乔迁宴时吕公看刘邦面相不凡想将幼女也就是吕雉下嫁给他为妻。当时的刘邦未婚有子且大吕雉十五岁,吕雉完婚后开始了她贤妻良母的生活。
结果刘邦因醉酒失职让一罪犯逃跑,他也害怕逃走了,这让照顾家庭的吕雉又辛苦奔波为他送去吃食和衣物。可是吕雉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男人会如此多情,不能专一一个人呢。

贤妻良母的典范在吕雉心里非常凄凉痛苦。吕雉恨老天的不公,她对刘邦的不满,戚氏的怨恨也是后期她变成悍妇的原因。
刘邦开始长期在外打仗,为他育了一儿一女的吕氏留在沛县三年多。期间汉军大败,刘邦家属包括吕雉也被俘虏,待吕雉母子们回到刘邦身边时却发现自家男人又有了小娇娘,而自己也知她为家操劳,年老色衰自然比不过那位貌美年轻的戚氏,心里肯定会有不满和伤心。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吕太后对戚氏实行极其残忍的刑罚。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她早期对戚氏的痛恨吧。

至此,吕雉开启了一个属于她的时代。刘邦即位,吕雉被封为皇后,这是秦始皇禁后令之后,被历史记载的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位皇太后。刘邦想废长立幼,吕雉请来可刘邦都请不来的四老。
这四老的出现成功阻止了刘邦想换太子的心,断绝了戚氏想靠子压吕氏的心思。也让刘邦知晓吕雉不在是从前那位只为家庭的贤妻良母了。只能用歌感叹:鸿鹄高飞,羽翼已成啊。

吕雉为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展现出了她那比男人还刚毅的一面。为势杀人的吕雉比男人还刚毅,比同为女人的武则天还残忍。诛杀韩信,为杀梁王成笑面虎,帮住刘邦镇压叛乱,为巩固汉朝统一可谓是有着巨大贡献,不仅如此,她也没有忘记对戚氏的怨恨,在刘邦逝世惠帝即位,戚氏的的噩梦也就开始了。
吕后封为吕太后开始专权制,把戚氏等受宠妃子关起来,特别是戚氏,她被做成人彘丢入了粪池中,惠帝接受不了罢政不理政事。吕雉实施“无为而治”,加强政权。
吕太后的临朝称制,实施的政策为“文景之治”打造了一个牢固的地基,她吕氏集团的形成,也为汉代外戚专权主义者有了一个典范,只不过吕雉还是没有在巩固完吕氏大权后病逝。

其实在吕雉后期她可能是靠着对丈夫的不满和那些与她争夫的女子的怨恨活在这个世上吧,终究是抵不过情字啊。

刘邦的皇后吕雉,为什么说她比武则天更胜一筹?而她为何又会凄惨死去?

8. 吕后最终为什么没能称帝?和武则天相比差在了哪里?

吕雉是刘邦的妻子,他在刘邦未发际时就嫁给了刘邦,虽然在吕雉之前,刘邦和曹氏有情,并且还未婚先育,但吕雉才是刘邦的正室。所以刘肥虽是刘邦长子,但却非嫡长子。子以母贵,后来被立为太子的当然就是吕雉的儿子刘盈了。

刘邦驾崩后,太子刘盈登基为帝,是为汉惠帝,吕雉则尊为皇太后。然而此时刘盈虽然身为皇帝,但朝政大权却掌握在吕雉手中,刘盈也不过是形式上的傀儡皇帝。吕雉独揽大权,说的是刘吕一家,但做的却是背刘向吕之事。她大力打压刘氏宗亲、扶植吕家的势力,从而让她的权力更加稳固。吕雉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她还是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甚至还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也沿用此法。而且吕雉还和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大家说熟悉的,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得到认可的正统女皇帝,吕雉能和武则天并称吕武,足以说明她在历史上的地位。当然,吕雉和武则天不同的就是吕雉没有称帝。

那吕后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首先,吕雉之所以不称帝,就是因为她不想称帝,也没有想过要称帝。毕竟在吕雉之前没有女子称帝,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吕雉就算实力再强,一时也无法逾越这个思想。(武则天虽然打破这个现象,但也是一段艰辛之路。)其次,吕雉当时虽然独揽大权,但她清楚地知道天下是刘氏的天下,人心是向刘的。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服吕氏,若她再强行称帝,岂不天下大乱,这是吕雉所不愿看到的。

她之所以能掌握大权,就是因为她是皇太后,皇帝掌握在手中,她可以为所欲为。她以皇太后之尊、用皇帝之名号令天下,已是权力在握。若她称帝,对她不满、忠于汉室的人就会对她发难,这样反而不美。最后,吕雉虽然没有称帝,但她能和后世的武则天并称,足以看出她的地位。再如司马迁也是把她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这就是对她极大的肯定。当时吕雉已经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她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如此又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去称帝呢!

其实,吕雉虽然手段凌厉,心狠手辣,但是她对治理天下这方面的能力和政绩却是值得肯定的。吕雉掌权期间,她推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