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归因和外归因

2024-05-09 14:04

1. 内归因和外归因

习惯外归因的人,通常表现就是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的不公,抱怨遇人不淑,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好像就他是个倒霉蛋,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外归因,等于告诉自己和别人,你看,错误都是我不可控的呀。告诉别人,是为了博同情,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告诉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心理上舒服,看看,又不是我的问题,都怪他们。
  
 看起来好像是笔合账的买卖,听起来也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外归因的坏处非常大。对人际关系来说,别人会以为你是一个爱抱怨、负能量多、不担责的人,慢慢就会远离你。对自己来说,这种自我麻痹,妨害了成长,成长的过程也是纠错的过程,只有直面缺点,勇于克服,走出舒适区,才能走向人生更高的境界。
  
 有人说,那凡事内归因不就好了。
  
 没有那么简单。
  
 都是内归因的人,容易陷入都是我的错的误区,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悔恨,是招PUA体质。
  
 所以要客观归因,两种方式都要用,既考虑外界因素,又考虑自身因素,才能对事情有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内归因和外归因

2. 内归因与外归因?


3. 内归因的介绍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行为的原因提出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如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

内归因的介绍

4. 归因于内

        伟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需要经常检讨审视自己,有人说是归罪于内、归责于内,我看归因于内更为贴切。回顾自己几年的职业生涯,自己体会到当出现问题时,要眼睛向内,先找自己的原因,检讨自己的问题,不能怨天尤人,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性,所有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应该主动地去检讨自己的问题,才能于己有利。
  
  
         归因于内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归因于内就会不断地检讨自己的问题,找出原因,加以纠正,完善提高自己。归因于内,每一次自身问题的查找和纠正,都是自己一次人生经历的经验总结,每查找一次就是对自己的一次提升和完善,就会使自己不断成长。这就是高素质与低素质人的差距所在。
  
         归因于外,别人的事你管不了,社会的事你管不了。怨天尤人,怪别人发现不了你,怪社会不公平对你,怪领导不重用你,怪同事不亲近你,牢骚满腹,伤害的是自己,与别人无济于事。要多想想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啊,即使是这样,也应该找找自己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你尊重别人了吗,亲近别人了吗,你有值得重用的地方吗。还是学会归因于内好,这是改善心态的良方。

5. 内部归因

这个月走了5个人。3个月前招来的五个金融行业过来的新人,这个月全部淘汰了。几个业绩不达标,一个行为出现了偏差。包括我很喜欢的一个篮球打的超帅、歌唱的超级好听的小帅哥。
  
 我很自责,觉得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
  
 新同学有个放牛班,每周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吐吐槽,聊聊开心的事情,提提建议,提提需求。每周我还试图定一个主题大家随意聊一下,帮助大家尽快融入公司,有哪些需要的支持,也都尽可能去满足。
  
 但是,这5个人的离开,让我觉得放牛班没有起到作用,竟然没能帮助这几个新人胜任和留下,没有提升他们的业绩,没有发现他们的异常情绪变化,没有及时的进行疏导。一周一次会只是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效果,惭愧。
  
 飞总昨天在小群里说:你的放牛班有效果了。
  
 我说:没有,这几个人的离开,就说明放牛班没有什么用。什么时候新人留存率提高了,放牛班就成了。
  
 飞总说:错了,这几个人只是证明我当初在招人时的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
  
 同一件事,我觉得是我没做好,他觉得是他没做好。我们俩的归因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我们都是内部归因,都往自己身上揽责任。
  
 内部归因是归因理论中一种类型,与外部归因相对应。所谓的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这种推论方式认为,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如人格、态度或个性。
  
 我是习惯内部归因的人。不管内部归因还是外部归因,我们都要警惕自己陷入归因谬误中去。
  
 什么是归因谬误呢?
  
 果是一定的结果,但因充满着不确定性。众多的因汇聚在一起,才会产生那个果。所以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包裹,或者说黑箱。它里面有多少东西我们不知道,那些东西又是如何导致这个结果的我们也不知道。
  
 你不能从一个很大的原因包裹里随便拎出某一个原因,就说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这就是成功学常犯的错误。
  
 不仅成功,在遭遇失败的打击的时候,也一样容易犯归因谬误的错误。
  
 所以,我应该知道,这5个人的淘汰,不只是我的因素,也不只是飞总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众多因素导致的这个结果,所以我大可不必太过自责。
  
 放牛班有什么不够好的地方,改变便是。明天开会打算跟大家聊一聊归因谬误。

内部归因

6. 外部归因与内部归因

外部归因:把事情的原因推给外界。
  
 内部归因:将事情的原因归于个人内在。
  
 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倾向于外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则更喜欢内部归因。
  
 不同归因方式所带来的双重标准常会造成一种效果,那就是当我们在回忆过往时,很容易就会只记得那些成就所带来的证明,忽略了失败所代表的意义。
  
 ――《小学问》

7. 向内归因

当遇到一件事,或是碰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是选择向内归因还是向外归因呢?
  
 我们大多会选择向外归因,因为这样便可以找到很多的借口。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便很难找到真正的原因。
  
 如果做错了一件事,向外看,我们能够找到很多的理由。这些理由可能会有影响,但并非是关键。关键在于我们自身。向内归因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追本溯源。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次上班迟到了,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堵车?堵车常常存在。因为出门迟了?为何会出门迟?因为起床较晚,还是晨间利用率不高呢?如果是前者,可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也许是多订几个闹铃,或者提前一点入睡。如果是后者,可以记录一下早晨所做的事,以及相应的时间。这样便可以优化晨间惯例:哪些事是必要的,哪些事可以不做,哪些事可以缩短所做的时间。
  
 再深入思考的话,也可以看看是否与这份工作本身有关。是否因为自己本身对于这份工作没有热情?还是因为自己惯性迟到?惯性迟到本身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只有向内归因,不断地向自己提问,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解决问题。如果只是向外归因,那么问题依旧存在,我们也失去了一次与自己交流的机会。

向内归因

8. 归因向内

早上六点不到就被楼上叮叮咚咚的声音吵醒
  
 中午回来午休,楼上又在闹腾
  
 忍不住到楼上跟房主打了一下招呼
  
 动静小一点
  
 可是并没有什么用[苦涩]
  
 睡不着,总不能再上去吧,就在想着有没有办法解决,冷静下来之后想到了我的降噪耳机[让我看看]
  
 带上放着歌,果然听不见噪音了,心情还变得很愉悦。
  
 
  
 由这件事,我想到了归因向内这个词,我们在发生事情时,第一反应都是找对方的不对,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机智]希望对方能做什么来达到我们自己的想法。
  
 
  
                                          
 
  
  
 
  
 遇到不顺心的事,指责别人,发泄怒火是一种本能。
  
 可是能够反躬自省,静思己过心才是一个人的顶级修养。
  
 学会归因向内,寻求解决的办法,才能眼明心亮,收获更加宽广的心胸
  
 
  
 人生处处是学问[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