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国的经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好大?

2024-04-30 23:20

1. 这次美国的经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好大?

由次贷诱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大火熊熊燃烧,波及世界经济,我国经济也未能幸免。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投资者的资产损失。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包括个人在美国持有一定规模的证券资产,其中多数是机构和公司债券、股票等。比如雷曼公司债券是全球主要固定收益产品之一,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至少有7家中资银行持有雷曼债券或对雷曼的贷款债权。雷曼公司破产导致其股权价值近乎化为乌有,据有关测算,雷曼高级债券可能的损失为票面价值的20%-40%,次级债券将高达96.5%。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受害者,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余额也仅有1.518亿美元(其中高级债券1.39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资产总额万分之一,或工行债券投资规模的万分之三,或工行上半年税后利润95亿美元的1.6%。由此看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
  值得重视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累及世界经济,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这种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可小窥。因为这场危机不仅直接加剧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还必将波及实质经济部门,加剧信贷紧缩,给世界经济复苏投下更多、更浓重的阴影。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经济增长到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出口,美国又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国内出口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这种间接损失,将是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高度关切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内需;同时,在开放中,加强金融监管,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这次美国的经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有好大?

2.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认为,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贷款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4.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5.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政府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政府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

3.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中国市场变动呢?

http://house.cqnews.net/ywcz/200809/t20080923_2304657.htm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危机,再到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银行被收购、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续下跌,预示着华尔街最冷的冬天还没有到来,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必须认真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我认为,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

  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大势所趋,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是必然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的年度报告《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从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出口增长减速远超出预期;

  ②通货膨胀率升高的趋势将使政府采取更严厉的紧缩货币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企业倒闭潮出现,工业利润增长大幅放缓;

  ③信贷紧缩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能出现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危机;

  ④宏观调控下,房地产、钢材、水泥、铝合金和汽车产业投资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完成很困难。农民工回农村种地回潮,农村隐性失业大量增加;

  ⑥由于明年油价和电价可能会进一步上调带来PPI继续上升的传导因素,2008年中国全年CPI涨幅预测值从先前的5.5%上调至7%。2009年预测值从2008年4月的5%上调到5.5%;

  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下降,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于“画饼充饥”。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大、股市的负财富效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费欲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货币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央行的货币政策“左右为难”。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增长率放缓是必然的,但在连续10年的高速增长下的“急刹车”会是一大批企业倒闭和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谐。但放松货币政策又使已经比较严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滥成灾。15日宣布的“两率”下调市场并不领情就是证明。同样,人民币对美元是继续升值或是贬值也是“两难”选择。

  3.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增长出现困难。主要原因:

  ①在经济下滑状态下,银行的业务拓展空间变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稳定性加大和货币紧缩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与贷款增量减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

  ③经济下滑带来的行业、企业破产倒闭,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很大(比如房地产贷款下面专门分析);

  ④资产泡沫破裂后,银行的抵押物大量缩水,贷款的抵押率超过“警戒线”,第二还款来源丧失。如房地产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质押的贷款最为明显;

  ⑤持有美国次级债或对美国破产公司的贷款造成的损失。如中国银行集团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工商银行对雷曼公司贷款5000万美元;招商银行对雷曼贷款8000万美元;

  ⑥中国商业银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购及投资因危机加重,过去的“抄底”行为变成了现在的“垫背”结果。按照高盛的预测,2009年香港H股中资银行的获利大约下降4%-8%;规模较小的股份制A股银行获利下降幅度更达到8%-13%。

  4.各国央行任何救市行为都会“失灵”。

  就在最近两天,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各显神通,为金融体系注入超过3000亿美元的流动性。美联储过去两天连续通过回购协议向市场注资1200亿美元,这是“911”以来最大规模的注资行动。在美国之后,欧元区、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瑞士等多个央行也连续采取注资措施。在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先后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或是贷款利率,印尼则宣布下调隔夜回购利率。

  但各国央行的努力没有马上收到成效,道指、标普500指数、纳指、欧洲股市、伦敦股市全线下跌沪深A股金融股抛压沉重,沪指的十年成本线也岌岌可危。在投资者的信心跌到“冰点”之后,任何的救市措施都会在沉重的抛压之下,变成“昙花一现”的“绿色风景”。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税单边征收就是较好的救市行为。在投资者信心丧失后,最好是彻底取消印花税。

  5.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冬天”来临,寄希望于政府救房市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真正“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未来房产业的成交量持续下滑、购房者信心减弱和持币观望、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导致开发商遭遇现金流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将大为提高。

  根据高盛从银行向65家房产商贷放记录分析来看,从去年10月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但开发商仍以较高的利率,从国内外的私人投资者吸引了资金。为了筹集现金,国内大牌明星房地产开发商万科、恒大等都在竞相降价销售,明显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价已陷入下降趋势,尤其是同比下降较多的三个城市是深圳、广州与惠州。中国政府机构在16日表示,8月追踪70个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上海地区下跌了0.2%。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

  此外,曾踊跃投资上海房地产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却要抛售部份最顶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产基金将两栋上海豪宅标售,包括新天地超过100间的商务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兴趣买下上海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楼层,而后也作罢。结合美国的“金融危机”来看,大摩标售中国房地产有可能是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做准备,它可能也预示着部分外资开始准备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这将对本在严冬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先是开发商面临偿付能力危机,其后是实力不济的房地产开发商倒闭,进而殃及国内银行。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中国市场变动呢?

4. 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大吗?

当然有影响  冲击一  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  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和美林公司被收购与始自去年的次贷危机一脉相承,在众多专家看来,这个事件仅是整个危机过程中泛起的一朵浪花,不应该被孤立看待,其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上也是次贷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延续。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来理解这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出口方面,可以预料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由于此次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而更显严峻。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出口额的增幅下行放缓的趋势明显,由于美国是中国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一度在6-7月份冲高的中国外贸出口增速又将遭遇考验,张斌说,外需下降意味着外国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同时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张斌同时分析,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经济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从而导致其国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继续降低,而投资支出将出现增加,“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如果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而制造业因投资增加而逐渐恢复活力,那么势必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冲击二  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  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也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形势在二季度表现优于预期,体现出了足够的韧性,但这是由于美元弱势所带来的强劲出口所致,因此,在金融风暴袭来,国内需求更趋疲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将继续推动“弱势美元”下的出口,给美联储预留出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张斌表示,虽然中长期还是看好美国经济走强和美元汇率走高,但是短期内弱势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场所认可,如此一来,原油、铁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将被再度推高,我国进口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为增加。  冲击三  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美国次债危机的延续,带给金融机构的损失和震动相当大,华尔街五大投行拥有强大的投资和研究团队,资产超过数千亿美元,信息资源也极为丰富,这样大型的投行也纷纷倒闭,说明了此次危机的严重性。“不同的金融机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有所区分的只是损失额度大小,像雷曼兄弟,还包括前面被美国政府接管的“两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购的贝尔斯登等,但与其估算投资者的直接损失不如考量对金融市场的信心打击。  具体到中国而言,郭田勇认为,影响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市场信心,美国出大问题的机构相继破产,给中国的投资者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以获得印证的是,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消息传来的次日,正值A股结束中秋三天假日开市,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其表现只能以“惨不忍睹”来形容,其中,工商银行跌9.95%,建设银行跌9.94%,中国银行跌9.17%。在多方利空消息的垂直打击之下,沪深两市银行股全天放量大跌超过9.0%,多达8家银行股跌停。而据昨日最新披露的信息,16日盘中跌停的招商银行截至昨日共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并且公司尚未对上述债券提取减值准备。  冲击四  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  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Weekly)北美版前执行总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罗伯特道林(RobertDowling)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表达了他对持有大量美国金融机构股票和基金的中国银行业的担心。  根据破产文件显示,雷曼兄弟前30大无抵押债权人主要是亚洲金融机构,包括日本的Aozora银行、中央三井信托、住友三井金融、瑞穗实业银行、信金中央金库、国内金融机构中中国银行再度被牵涉其中。据报道,雷曼对日本Aozora银行欠款额达4.62亿美元,对瑞穗实业银行欠款额达3.82亿美元,对花旗集团香港子公司欠款额约为2.75亿美元,而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主导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道林说,“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其实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郭田勇说,“我们讲输入型通货膨胀,其实经济衰退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输入性,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它对各个国家的商品、投资等方面的需求量都会非常大,所以美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全球或者许多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下滑或者经济出现衰退。”

5. 美国目前处于金融危机状态,如果再这样下去对我们中国和欧盟有影响吗?有多大?

众所周知,我国收这次危机影响较小
金融危机首先是影响的是以美元为首的世界货币
所以要分析对中国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我国的外汇储备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约占70%左右,而且,为了保持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国家把这些外汇储备都购买了外国的所谓的“低风险 高收益 非常安全”的债券。
在市场好的时候,这些债券能带来利息收入,但是,熟悉美国次贷危机(就是这场危机)的人应该知道,就是这些债券出问题了(具体是次级贷款债券),鬼知道我们有多少外汇储备直接或间接的投到了这里面来,现在这些债券都成了废纸,鬼知道我们赔了多少。
但是从雷曼兄弟倒闭我们的损失来看,我们还是转嫁了点风险的,我们的工行 建行等很多银行都表示对雷曼有坏账,而且数量也不是大的不可接受。
至于楼主提的问题,对我们GDP的影响,我认为还是有影响的,毕竟它让我们重新考虑银行信用体系,所以最近金融机构甚至国家肯定也在反思自身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收紧了我们的货币供应。
至于对制造业的影响,物质生产部门有实物支撑,所以影响十分有限。
至于通货膨胀,无从谈起

美国目前处于金融危机状态,如果再这样下去对我们中国和欧盟有影响吗?有多大?

6. 美国债务危机对中国股市影响有多大?

  美国次级债危机这个蝴蝶翅膀引发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发酵,继美国股市前天下跌200多点,可怜的巴西股市在昨天一天之内下跌了约2000点。

  一场全球性的信贷紧缩快要来临了吗?也许是的。新兴市场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波兰、韩国等国股市普跌2%以上;美国国内情况更加危急,新房销售下降6.6%,说明紧缩情况十分明显。更严重的是,从房屋次级债市场已经引发了对债券市场的普遍不信任,高盛、贝尔斯通、雷曼兄弟发行的企业债遭到市场普遍冷遇,克莱斯勒的200亿美元企业债乏人问津,国外财经人士声称,全球性的风险资产的重估已开始。

  周洛华先生说,与以往国外政府在大选年主动加息抑制物价上涨争取选票不同,这次是由次级债市场所引发的资产价格重估,进而引发政府被动实行紧缩政策。美元兑欧元英镑均创下历史新低,日元加息可能性加大,利用美元与日元融资套利者正在加紧平仓。

  因此,美国政府并未心满意足地欣赏紧缩带来的好处,而是四处寻找救市良方。

  首先,政府官员有限度地承认次级债的负面影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7月19日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年中经济评估听证会上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造成的损失,估计在5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但一些市场人士估计,目前暴露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直接损失可能高达3000亿到5000亿美元,间接影响则可能蔓延到整个房地产业,导致全国房价重估,以至于拖累整个美国经济步入衰退。

  其次是向世界尤其是中国转嫁风险。7月13日,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阿方索·杰克逊在北京透露此行的目的———搭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趟顺风车,让中国购买美国的按揭证券,这是利用人民币缓解信贷紧缩压力的围魏救赵之策。

  在以往的全球性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环境下,国际投资者与A股市场一样,患上了风险麻木症,他们忙着进行套利交易,或者将手中的货币尽快地转换成实物与资产,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收益。突如其来的次级债使得危机意识突然被唤醒,世界资金的套利链条中断,令新兴市场股市步伐大乱。

  中国股市从来都有自己的逻辑,由于资本项目的控制,使得A股市场与境外市场之间筑起一道高高在上的堤坝,因此,境外股市的大涨大跌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但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道不断受到升值、地下交易等大浪冲击的堤坝的强韧度,随着中国金融的大门越来越开放,堤坝的作用会越来越弱,中国股市很快将会感受到环球同此凉热。

  中国A股市场会面临双重压力:一是资金压力,在风险压力下,全球投资者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会趋于保守,投资中国的基金近期在美国有折价现象;其次是汇率升值与开放市场的压力,除了QDII的出行外,近日最莫名其妙的一则新闻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新规定,保险公司境外投资总额的上限由占上年末总资产的5%上调到15%,同时投资范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估计将有3000亿元保险资金可以进行海外投资。在企业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如此大幅提高开放的门槛,很有可能是压力之下的产物。

  从表面上来看,国际资金流入减少与人民币升值的效果可以对冲,对A股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实际上,如果人民币在外界压力下被迫大幅升值而引发A股市场大涨,是非常可怕的信号,这说明,A股市场的大涨是外界压力下被迫重新估值的产物,是国际投机的结果,而主要不是中国企业效率提升的结果。因此,中国股市的上涨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要人民币继续升值1%以上,投资者就应该考虑高位了结,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7. 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有什么影响?

金融机构损失有限

  中国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相当有限。由于美国政府信用担保,我国金融机构持有的大量美国机构债不会有损失。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

外围金融市场的动荡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消极传导作用。

  陆挺:此次全球金融海啸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首先,金融机构的直接投资所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 据初步统计,我国共

持有海外公司债券约为120亿美元,其中仅有小部分受到影响。如中国各银行借给雷曼资金总计大概为7.2亿美元左右。在外汇储备投资方

面,截至7月底,我国持有519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大约4440亿美元为机构债。对于美国的机构债券,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对此进行担保,

只要持有到期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二,实际上,最近由于金融市场动荡,美国国债价格正向上走,这是因为大家发现持有其他资产反而变得更加不安全、从而更愿意去

持有美国国债。当然这里面也有风险。由于美国的救市行动而发行的大量国债势必会导致更多的货币供给。从中长期角度看,会抬高美国国

债利率和引起美元贬值,这会对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固定收益资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但这仅是一种风险而已,美元的汇率涉及美国经济、全球

经济、美国货币供给、其他经济体货币供给等多重因素,所以将来也未必一定会出现美元币值走弱的现象。

  至于美国中长期利率是否会走高的问题,其实首先要搞清楚是什么“利率”。目前的联邦基准利率只有2%,而且进一步减息的可能非常

大。美国国债的利率最近也持续走低。但由于市场信心走弱,互相不信任对方,金融机构间的借贷利率不断上升,这就是这一段时间出现的

所谓credit crunch(信贷危机)问题。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近来不断通过各种手段扩大货币供给,目的在于提振市场信心,降低拆借利率

。当然,如上所言,如果美国发债较多,从中长期而言会拉高国债利率,但这并不是目前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李稻葵:短期而言,对中国金融机构影响有限,因为我国金融机构在投资方面还是趋于保守,而这次投资在美国、雷曼等投资银行的大

部分还是美国、欧洲等的机构。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我们在境外的机构是否有投资,比如一些“中”字号的企业,它们手头拥有大量外汇,是

否进行过投资尚不得而知。

  中期而言,确实存在风险,如果中期内美国金融市场能够稳定、金融机构不再继续破产、金融市场进入整顿时期,则未来半年内,发达

国家投资在中国的各种资金有可能出现逆转回流,由此导致新兴市场国家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等。

  美国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使得美元对全世界其他货币汇率保持稳定。如果美国金融界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对美国会形成进一步打击。至

于汇率问题,我相信,美国在中美汇率问题上不会有太大要求,而是主要希望中国不从美国国债上撤离。

  黄益平: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从目前金融危机发展的情形来看,金融机构面对的

最大问题,第一是投资者信心,第二是流动性。毫无疑问,随着国际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我国在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已经出现亏损。不过

这些国外资产本身就是用外汇购买的,因此尚不至于对国内的流动性造成重大影响。况且对于许多金融机构而言,这些亏损也仅仅是账面上

的。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美国的金融危机会引发国内金融机构系统性的风险。我国大多数大型金融机构都是国家所有或控股的,不会出现

倒闭的现象。即使是非国有的银行,也受到政府隐性担保的支持,因此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一些短期资本的流出、在证券市场投资的回撤等存在可能性,但是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抵御这种冲击绰绰有余。另

外,如果美元币值出现大幅波动,有可能使得人民币汇率很难再持续盯住美元。最近2-3个月的进展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越来越

大,而对一揽子货币汇率变动则越来越稳定。这实际是一个好现象,意味着汇率政策开始真正落实2005年提出的参照一揽子货币的有管制

的浮动,实际反而能增加汇率的稳定性。

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有什么影响?

8. 美债危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会不会再次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开源节流的路子都已堵死,美国会开动印钞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马上就会到来。实际上,8月9日,美国政府方面已经释放了这种信号。
  “这次全球股市的震荡和2008年次贷危机时市场状况有些相似,但这次评级下调并不是由于美国的实体经济出了问题,所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不太可能出现。”8月1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何众志表示,“在美债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之前,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会很快到来。”
  标普降级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一直处于恢复过程中,美国亦然。此次美国遭评级公司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下调主权信用评级,有些突然。这对全球经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何众志:我的基本看法是,标准普尔对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从象征意义上来讲,美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债务,没有办法有效地削减,不能增加收入,标普作为世界上独立的三大评级机构之一,根据自己的测算模型下调美国的债务评级,自有它的商业运作之道。
  从经济学逻辑来讲,如果评级下调的话,首先带来的应该是债务利率成本的上升。实际上,从市场反应来看,却不是这种情况,甚至有些相反。
  记者:这似乎有点不合常规。按理说评级下调,AAA下降到AA+,利率应该上升,为什么市场反应正好相反呢?
  何众志:这让我想起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以后,次贷危机时的一个场景,基本相似,当全球市场出现一个激烈震荡的状态时,投资者为了规避风险,反而去买了美元和美债。
  为什么呢?当全球经济处在激烈震荡时期时,实际上还是只有美元美债是最安全的。这是由美国特殊的霸主地位决定的。当世界经济尤其是股市出现震荡时,投资者会撤资,尤其是一些避险投资基金,会把资金暂时投到安全产品上,举目全世界,哪种产品能提供这种安全性呢?是美元、美债。
  至于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我还没有这么悲观,没有这样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我认为,短期内一定会带来股市的剧烈动荡。世界上一个龙头老大出了点问题,世界经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股市在寻求方向的过程中,处于一个短期震荡状态,是个必然的结果。
  市场很快会消化评级恐慌心理
  记者: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AAA至AA+的时间是美国当地时间8月5日晚间。8月8日是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的首个交易日,全球股市出现抛盘。而8月9日又强烈反弹,为什么美国评级一下调,股市和债券市场会这么动荡?
  何众志:抛盘是好理解的。一旦美国市场出现一个不明朗的迹象,股市上的投资者尤其是避险基金,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的资产,撤出股市,进行抛盘,然后去寻找一个替代的产品。
  我们发现它们还是去买了美债,这从美债的利率走向可以看出端倪。正常情况下,信用评级下调,应该有一个风险溢价,投资者才有意愿去购买你的产品,但目前美债利率没有出现上升的迹象。
  我们看到,在主权评级下调的这几天,美国的债务利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8月9日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在0—0.25%的水平后,美债利率明显下降,并伴随着8月9日股市的强烈反弹。
  这说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目前还没有替代品。投资者很难找到一个更安全的产品来代替自己目前的投资。当然,美国政府的表态一定程度上也起了稳定投资者信心的作用。
  所以说,我认为,当全球处于剧烈震荡状态时,还是只有美债是最安全的。虽然被下调了一个等级,实际上美国并不怕,这从近两天奥巴马、格林斯潘和他们的财长盖特纳的发言表态可以看得出来。
  记者:未来一周的股市走向您预测会是什么样的?
  何众志: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随着短期震荡的恢复平静,市场会很快进入一个正常状态。
  一旦投资者包括其他国家接受了目前美国的状态,消化了标普对美债降级引起的暂时恐慌性心理,市场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次主权债务调级并没有影响美国经济的基本面,这是和2008年次贷危机一个本质的不同。2008年公司债评级的下调是因为次贷危机蔓延,影响到了美国的实体经济,评级机构下调公司债评级,引起市场的恐慌、震荡、崩盘直至金融海啸。但这次是由于美国两党在争取各自利益时引发债务上限的争执,对实体经济并没有实质影响。
  只是市场的反应有点超出美国政府的预期。
  记者:您对评级本身怎么看?
  何众志:在西方,评级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并不认为目前的评级是借两党之争,谋取什么样的利益。以信用评级作为主要运作内容的一个独立机构,它有自己的运作规则和测算模型。
  现在美国主要有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普和惠誉。它们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世界上80%的银行债务都是靠它们来评级的,其评级下调还是会产生一些恐慌性心理的。
  话又说回来,恐慌是恐慌,但也只局限于象征意义,一旦恐慌消退,市场会找到一个平衡点。
  记者:在标普下调美评级前,大公国际首先下调了美国信用评级,为什么没有引起那么大的关注,而标普下调后,市场反应这么强烈?
  何众志:这还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大公国际作为一个新成立的评级机构,通过这个事件,增加了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但相比三大评级机构来讲,影响还是不可比,所以市场没什么反应。当然,这次标普跟着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说明它还是有自己独有的一套做法的。
  中国短期内找不到外储替代品
  记者: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对中国经济影响如何?
  何众志:美国通过新一轮量化宽松来缓解债务危机的举措将造成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价值缩水。同时,美元会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会上升,这又会加大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对这方面的影响,经济学界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
  记者:有评论认为,欧洲债务危机,世界上缺乏足以替代美元的另一种有吸引力的储备货币,这都意味着中国在短期内将被迫继续购买美元。您认为呢?
  何众志:我想反问一个问题:如果中国外汇储备不投美元,还能去哪呢?有别的什么资产可以替代?实际上目前没有。
  比如说加拿大和欧盟一些国家,主权信用评级是AAA,但盘子太小,稳定性差,一旦大宗商品波动,这些国家的债务波动也会很大。而且中国这么大的外汇储备,没有其他国家的债务规模有能力接纳这么大的买单。
  2009年我们提过“超主权储备货币”,这实际需要实力、国际上的话语权做后盾的。还有专家建议去海外购买资产和优质企业,我也赞成这是一个出路,但事实上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操作,会遇到当地政府的各种保护,成本很高。从目前现实的海外资产来看,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记者:美国是不是在游戏全世界?
  何众志:美国的确有点游戏全世界的味道。但目前来看,没有更好的办法去约束。即使全世界都在舆论谴责,美国似乎并不在乎,也没有谁能真正管到它。唯一的办法是其他经济体的真正崛起,欧元真正强大,亚洲也有能足以抗衡的货币,才有办法形成制衡,自动制约。
  站在美国立场上看,有一个“我愿意卖,你愿意买”的问题存在。就像一句调侃“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从美债本身的运行来看,它定期支付利息,没有明显违背什么市场法则。
  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很快要来
  记者: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在8月2日暂告一段落后,并没有最终落幕。而标普称,调降评级主要由于美国政府与国会达成的债务上限协议,缺少标普所预期的举措以维持中期债务稳定。您预测美债危机还会有什么样的走势?
  何众志:我觉得标普的降级并不是引发股市动荡的根本原因,充其量只是闻警而动。美国债务本身有问题,标普只不过给提了个醒。
  解决这么庞大的债务,我认为,目前美国政府没有更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来看,短期内对美国来讲不太可能。
  常说的几个办法对美国来说都行不通。比如说我们常说的“开源节流”,开源,也就是经济有比较好的增长,至少目前看不到这个迹象。节流呢?应该削减财政赤字,尤其是军费,这方面共和党非常强硬,并不愿意。削减社会福利?老百姓不答应。增税呢?共和党尤其是美国富人不答应。
  我认为,美国会开动印钞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马上就会到来。实际上,8月9日,美国政府方面已经释放了这种信号。不然,美债维持不了那么低的利率。
  记者:美债危机的最深根源在哪儿?
  何众志:这和美国一直坚持的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有很大关系。可以说,美国现在是“借贷成瘾”,现在是越借越多,又找不到一个维持高债务的经济增长点,不能真正削减赤字,造成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爆发债务危机。
  记者: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的货币政策?
  何众志:不可能没有影响。但中国的货币政策目前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压力很大。目前留给中国政府的货币政策空间其实已经非常有限,现在已经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提的空间有限。加息呢?对经济马上就会有负面影响,这方面手段的使用可能会更谨慎。准确地预测下半年会加息多少次,还真不好说,只能说这方面手段的使用会更慎重。
  记者:美债危机的蔓延加上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到来,对中国的出口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何众志:对于企业尤其是以原材料进口为主导的企业来讲,其实解燃眉之急的办法有一个,就是购买大宗商品的远期期货合约。
  比如说钢铁企业,需要进口铁矿石,预测到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全球通货膨胀下,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市场信号,购买相似标的的远期期货合约能规避一定的由原材料涨价造成的输入性风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