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2024-05-05 06:29

1. 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0%,预计203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0%,基本完成城市化。201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2015年内蒙古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30%,内蒙古城镇化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赤峰市城镇化率达到47.06%,赤峰市城镇化水平提高的空间较大。城市化的不可逆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带来诸如资源短缺、城市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赤峰市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当下经济发展仍然以资源为依托,仍旧没有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是建立在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上,通过无所不在的传感网将它与现实城市关联起来,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交由云计算平台处理,并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各种设施进行自动化的控制[1]。智慧城市可理解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基于城市信息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形成的更高效便捷的城市发展模式[2]。智慧城市建立在城市信息化基础上,其发展目标一种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为城市中的人创造美好生活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一种强调的是以城市为中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早在2011年,赤峰市就与IBM签约,在红山物流园区建设蒙东云计算中心。云计算承担数据收集与处理,其需要与相关的应用相结合才能落地开花结果。各类智慧应用的承载和实现,需要云计算的数据计算与处理综合平台的有力支撑。赤峰市构建了卫生信息云平台。赤峰市设施农业信息化、宁城县作为县域经济信息化综合试点均在蓬勃开展。2016年赤峰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建设175个站点、3500辆车。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对于有效缓解赤峰市交通拥堵、推进城市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赤峰市各社区均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智慧医疗的建立提供前期基础性工作。综合看来,赤峰市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各方面工作并没有按序开展,还停留在筹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准备阶段。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一定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劣势条件: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政府对于智慧城市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角色的认知程度不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前景较好,但网络基础设施现状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智慧城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三、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对本地人力资源培训
和对区外人才引进的力度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农业、工业、环境、能源、交通、建筑、社区、医疗、气象、民生、公共安全、电子政务、金融等众多行业和部门,所以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力资源既需要有各行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懂电子信息技术。最快及成本最低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人力资源,组织这部分人员进行学习与培训,使其快速成为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赤峰市政府应与当地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达成人才共享利用的长效机制。赤峰学院开设48个本科专业和部分高职高专专业,涵盖十个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47人,现有专任教师1012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9%。另外,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技术性问题还需聘请和引入相关的区外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创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优惠条件,加大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外地人才来赤峰市就业。
(二)加强政府及职能部门人员
智慧城市相关知识的学习力度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大力配合、协调以及融合,最终实现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赤峰市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与理解不尽相同,多数人员对于智慧城市重视有余,而认知不足。这就容易导致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出现各自为政,无序状态和重复建设。所以赤峰市政府首先通过自学先进案例以及现场访问学习的形式加强对于智慧城市的学习。其次发挥政府统筹协调和组织引导作用。城市的智慧性应更多体现在对城市运行规则的理解、对城市及其构成元素动态的感知、以结果为导向的对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对城市居民及其他相关方需求的识别和满足[3]。
而基础设施和技术仅仅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在建设初期,赤峰市政府必须发挥政府先导的作用,以便统一规划、循序推进,同时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有效配置[4]。赤峰市政府应聘请参与过智慧城市建设的总工程师和专家开展讲座,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探讨与学习,规避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观念和行为。加大社会上智慧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让赤峰市市民及时关注和了解赤峰市城市发展的动态,提高市民的公众参与度,并从市民中得到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最终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给赤峰市市民创造舒适、便捷的生活。
(三)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和保障
智慧赤峰建设法律法规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国际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凡是成功的案例无一不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应在网络信息安全基础上,针对网络信息犯罪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电脑犯罪法、电子交易法、版权修正法、远程医疗法、电子政府法、通讯与多媒体法等,这些法律制度大都是针对现实而制定的,对一些实际法律问题的防范、解决提供了法律保障。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市政府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通讯企业强强合作,打造具有特色的智慧城市模式。但随着全国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以及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逐步,也显现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难、数据共享难、数据管理难等诸多问题,因此以法律手段做保障是依法推进智慧经济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向规范化、科学化、可持续化迈进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另外,赤峰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加快赤峰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应制定高技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在智慧城市建设ppp.cbi360.net/zhishi/559.html" target="_blank">ppp模式框架下制定相应规范政策。
(四)有序推进赤峰智慧城市建设
总结国际美欧亚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得出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历程存在三个阶段:技术预备阶段、体系构建阶段、智慧产出阶段。美国和欧洲在技术预备期和积累期耗时长达15年以上,亚洲日韩城市在美欧基础上相比之下耗时较短。我国历经十余年技术预备[5]。赤峰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际和国内成功经验基础上势必可以缩短时间,但是目前看来,赤峰市仍然处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初期阶段即技术预备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构建主要涉及智慧城市6大体系:自然资源及能源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与社区、民生与福利、政府管理、产业经济,此阶段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探索期,多数智慧城市都经历了由“单项工程型智慧化”到“系统型智慧化”的演进。赤峰市智慧城市体系构建也应遵循这一发展过程,结合赤峰市实际情况,先侧重于某一单项工程智慧化建设,比如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电子政务等,其中要注意信息孤岛形成。智慧城市实施较困难,智慧城市建设不宜全面铺开。
(五)赤峰市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及建议
赤峰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政府预算资金相对有限,2015年赤峰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仅为4,253,011万元。如何保证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效率与质量,需要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吸引和鼓励非政府资金进行投资[6]。赤峰市智慧城市的运营模式应提高企业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可以采用政府、运营商、企业和公众参与结合的互动建设模式,政府在该建设模式中主要是进行规划和部分投资或者全部投资,以电子政务作为切入点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应将企业和公众为中心,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促进新型信息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公众是信息化服务和消费的主体,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应充分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
只有智慧城市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建设绩效[7]。公私合作关系涉及融资、建设、运营服务以及所有权界定等内容,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如何规避道德风险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所提供服务或产品的质量与效率是PPP的核心问题。PPP主要应用形式包括:服务协议(servicecontract)、承包协议(运营和维护协议operate-maintenancecontract)、租赁协议(租赁-建设-运营LBO)、建设-转移-运营(BTO)、建设-运营-转移(bot)、建设-运营-拥有-转移(BOOT)、打包协议(Wrap-aroundAgreement)、购买-建设-运营(BBO)、建设-拥有-运营(BOO)等[8]。而赤峰市智慧城市PPP应用模式倾向于建设-转移-运营、建设-运营-转移、建设-运营-拥有-转移、建设-拥有-运营。根据PPP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实践,地方人民政府或PPP主管部门牵头,尽快加强在PPP人才队伍、机构设置、PPP项目基本监管制度、监管实施、要求与问责等方面的能力建设;PPP项目所在行业主管部门在地方政府制定的PPP项目基本监管制度框架下,搭建行业PPP项目监管架构落实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考核方式和建立监管失职问责制[9]。
本文介绍了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的内容。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2. 智慧城市的现状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正着手起草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研究在区域范围内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三大运营商已经与300 多个城市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 亿元。发展智慧城市,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从设备厂商角度来说,光通信设备厂商、无线通信设备厂商将充分发挥所属技术领域的优势,将无线和有线充分进行融合,实现网络最优化配臵,以加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与之相对应的通信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等将从中获得巨大收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显示以下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主要城区「智慧城市」发展水平  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  追赶者:重庆、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东营  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推动智能城市的模式分为全面推进或重点突破,大致区分为五类:中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天津、重庆、无锡、深圳、沈阳、武汉、成都等主要都市建立了RFID产业园区,期望能率先发展物联网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国内前列,各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策略详如下:  主要城市  北京  《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  上海  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  宁波  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以杭州湾新区做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试验区,提出「智慧新城」及「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  佛山  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提出智慧服务基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希望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及加快国际化的作用。  广州  建设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牵手营运商」的无线城市官方门户网站,推动市民、企业及社会各界高效便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  深圳  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智能交通、培育智能产业基地。希望在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认证中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提速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撬动的更以万亿元计,新一轮产业机会即将到来。国家鼓励开展应用模式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国深圳市、昆明市、宁波市等多个城市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出了打造智慧城市的第一步。北京市拟在完成“数字北京”目标后发布“智能北京行动纲要”,上海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此外,佛山市、武汉市、重庆市、成都市等都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国内优秀的智慧产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智慧城市的研究,特别是对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和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智慧产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翘楚!2013年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我国已有311个地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并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最新启动了100多个数字县域建设和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每年将选择1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至3年,经费总投入不少于3600万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数字生活等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到来。 我国规模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透露,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达到了154个,投资规模预计超过1.1万亿元。在“无线城市智慧生活”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首席工程师单志广讲述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54个,计划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而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报告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有41个,其中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正四处开花,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专家指出,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配套的完善,在未来几年,技术与标准国产化、运营与管理体系化、产业草根化将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三大趋势。2013年4月10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编织培训会在京举行。来自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继国开行提供不低于800亿元的投融资额度后,又有两家商业银行作出承诺,表示将提供不低于国开行的授信额度,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另有其他投资机构也在4月初签订了2000亿元的投资额度。粗略估计,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智慧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使得城市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下一个阶段的“城镇化”建设需要走“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智慧城市”由此应运而生。“智慧城市”是指利用领先的信息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据赛迪信息预测,到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的IT投入预计可达到1700多亿元的规模。

3. 智慧城市的核心需求

  智慧城市究竟什么样呢?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提升未来发展潜力。金鹏信息智慧城市小组带着大家解析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什么。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目标之一 · 市民宜居体验
  是指城市居民在智慧出行、智慧居家和智慧学习三个方面的良好舒适感受,是基于深厚技术储备、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和开明的思想文化氛围所形成的综合环境。智慧学习是构建技术储备、人才培养、开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是持续维持良好综合环境运行的动力来源。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之二 · 城市创新活力
  是通过智慧学习构建的创新文化(831635,金鹏信息)、便捷交通和协同机制的智慧环境,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是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呈现在智慧经济、智慧环境和智慧管理,这些都是智慧学习所指向性的内容所在。因此,智慧学习是驱动智慧城市两个核心建设的根本动力所在。
 
  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经济发展,能惠及政府、市民和企业三个主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过多地依赖信息化,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制度、体制以及模式,技术作为支撑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的核心需求

4. 智慧城市的发展预测

作为重大的创新和投资的驱动力,“智慧城市”运动在各级政府不断涌现和发展,IDC Government Insights的全球智慧城市分析团队提出了 2013 年该市场的10大预测,认为其将对技术投资、管理和评估的方向及幅度产生最为重大的影响。10大预测如下:  在 2013 年,智慧城市项目的全球支出中有 70% 将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领域,其中90%的项目将至少由国家或国际政府提供一部分资助。  至少 50% 的智慧城市计划将在业务线或城市职能层面发起。  智能水资源解决方案的全球支出在 2013 年将达到 18 亿美元。  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挑战将开始被视为一个大数据问题。  地方政府在机器对机器(M2M)的通信技术方面将仍然停留在研究和评估阶段,而针对非常具体的城市功能的增长将主要出现在大中型城市。  使用开放数据措施的城市所推动的专属型、大众型和众包型移动应用程序将比其它城市多出50%。  在2013年,地方政府将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和社交媒体实现与市民的交流,从而加快一种新型市民/政府关系的诞生。  智慧城市计划将尝试一种新的、风险回报共享的公私合作伙伴模式,使资金保持可持续状态。  至少又将有三家一线全球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供应商带着自主品牌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进入这个市场,导致现有供应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将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获得成功的智慧城市计划中至少有70%将由市领导作为关键管理代表的合资企业完成。  随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和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将规范和推动国内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当做数字城市的新包装,一些城市被企业营销牵着鼻子走,国内智慧城市虚火过旺和盲目贴标签的行为也广为诟病。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将在试点探索和指标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对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误区和认识进行矫正和澄清。必须认识到,智慧城市引领的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发展的扬弃,它是低碳、智慧、幸福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质量提升和智慧发展的城市化。智慧城市建设不可偏废或仅仅是强调技术应用而忽视社会经济层面的创新,智慧城市的试点也必将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引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不断发展中的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持续完善。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强大驱动力,发展智慧应用,建立一套新型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从而勾勒出一幅未来“智能城市”的蓝图。2013年,中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级大城市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也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其中,湖北省和广东省的“智慧城市群”分别涉及17个和21个省内城市。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技术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到2015年将超过2万亿元。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掀起一轮新的热潮,正逐渐改变着中国新一轮城市竞争格局。

5. 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对策?

1概述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经济发展不断转型的新形势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也在向建设质量型、内涵型的智慧城市的方向转变。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中小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智慧城市是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企业信息或个人信息,信息中隐藏的商业价值将引发各种利益冲突,这就需要由立法部门进行调节。我国关于智慧城市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做了明确规定,但对具体内容的规定还处于缺失阶段。这就为个人信息的采集、利用、公开或保护应采取的态度提出了难度。
2.2城市管理理念落后当前,多数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仍处于落后阶段,没有对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要性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在新的技术手段或管理方法与传统方法产生矛盾时,对新技术或新方法采取简单的制止措施。管理者受传统理念或旧有工作习惯的影响,往往对新事物采取回避或否定的态度,而不考虑新方法或新技术对提高管理效率的积极作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必须改变思维,更新管理理念。
2.3缺乏协调机制国家各级部门及地方部门在中小城市均设立对应的业务机构,各个部门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未能实现共享,这就造成了众多的信息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以通化市为例,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分割严重,这就导致了部门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城市居民办理业务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办理多种手续,给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部门信息系统仅服务于上级主管部门,城市管理者无法获得必要的信息,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中小型城市信息孤岛的现象不消除,无法建立真正的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大大受阻。
2.4技术障碍中小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而技术标准的缺失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缺失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一方面国家层面未对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动、共享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孤岛现象难以短时间内消除;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缺乏保障,构建大数据库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被非法侵入、利用的危险,这不仅会危害个人利益,还将危害国家安全。
2.5资金短缺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资金数目是庞大的,这是中小城市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建设时期产生的负债较为严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土地财政收入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这就加剧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
3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应采取的对策
3.1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国家应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个人信息及个人隐私的相关数据做出明确的界定,明确个人信息或个人数据在采集、运用过程中的权利及义务,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统一的标准或规范,为消除信息孤岛提供法律依据;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利用网络或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的行为,保护网络信息平台的安全性,为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国家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3.2加强智慧城市的宣传培训,更新管理理念智慧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而产生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构建共享的信息平台,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范围相对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不同,面对即将发生的巨大转变,管理者应首先更新管理理念。为让管理者及广大被管理者了解并认可智慧城市,相关部门可通过各类媒体及传播方式宣传智慧城市的理念,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
3.3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努力,城市建设的进程由不同部门中的短板决定,单一的部门发展无法实现整个城市智慧化建设。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做好统一调度,协同发展;成立权威的领导小组,对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或权利的重新划分等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防止由于利益冲突而发生部门间相互抵制或故意拖延工作的不良现象。
3.4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财政支持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的资金是庞大的,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维持,应改变过去的融资模式,转向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财政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通过私募市场和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增大财政的来源。
3.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协同机制的建设还是资金来源的扩展均需要大批的人才。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主要由人才的多少及其专业性决定,因此应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专业人才的企业或部门之间的联系,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4总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面临着众多问题,城市管理者及其他参与者应用于面对当前的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法律体系的建设、宣传培训、构建协同机制、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培养人才等多种方式方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对策?

6. 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建设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就成了必然趋势。由于智慧城市与区域产业经济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因而本文基于智慧城市的概念,重点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
现阶段,我国城市日益朝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而其最终的发展目标就是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基于云计算、互联网及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信息数据整合,同时也是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指基于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传感网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分析和整合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关键数据信息,以及时把握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本质上说,智慧城市就是应用新型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智慧管理模式,确保城市各项机制高效和安全运行,以让城市居民切实享受到便捷和美好的生活工作服务,从而促进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极大地迎合了当前我国的发展理念,即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道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即相互影响、相互协作以及相互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可提升区域产业经济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而且也可以有效延伸区域产业链,实现区域产业经济的腾飞。
二、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智慧城市最初以试点的方式推行,试点申请提出后,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协商,最终符合试点要求的城市数量超过85个。针对这类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其细分为三个建设阶段,同时相关部门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相关目标。现如今,智慧城市建设性战略工作稳健推进,我国投入资金数量超过五千亿元。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其他工业发展效果不断优化,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渐渐转移到新型行业和服务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重点项目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渐渐加快,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粮食产量5000亿斤;2016年,粮食产量超过1100亿斤。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
首先,城市建设者对智慧城市概念存在片面认知。即使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活动,也以形式化推进,未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具体落实。同时,相关建设方案缺乏完善性,现有方案不能对建设活动起到引导作用,预期建设目标会延时实现。其次,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先进技术渗透力度较小,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这类产品的市场销量较少,而传统产业经济效益会大大降低,不利于传统产业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实力会渐渐削弱。再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缺乏针对性,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能与城市发展相同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智慧城市建设和服务平台搭建存在一定的出入。最后,保障机制不健全。即智慧城市建设阶段缺乏保障机制,原有制度落实效果较差,不利于智慧城市顺利建设,不利于扩大城市建设空间。从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和问题中能够看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阻力,要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速度,优化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应为其制定融合发展策略,如强调顶层设计、创新科技手段、完善制度体制、健全信息平台,确保智慧城市有序建设,具体策略如下。
三、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策略
(一)强调顶层设计
要想切实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因此,在进行顶层设计过程中,城市规划人员应综合考量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天气气候等要素,以此来实现顶层设计的科学和完善。顶层设计要强调和谐一致,确保城市的协调统一发展,以绿色环保为核心发展理念,以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为主要驱动力,顾及城市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共享,最终建设出具有快速应答和处理问题能力的智慧城市系统。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项目的选择方面,一方面,城市规划人员应综合考虑城市的实际发展优势,使城市居民能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融合发展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确保城市各项生产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科技手段
第一,增大科技创新力度。城市应推动区域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发展,实现各大企业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个环节的革新。智慧城市中同一区域内的企业应加大合作力度,以构成团结互助、互利互惠和共享发展成果的经济共同体。第二,革新落后区域产业。针对内部存在的落后产业,城市应实现新型现代化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而各大企业则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以让产品内含更高的技术含量,从而不断提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应激励企业实现生产工艺的创新,以此来实现产业的高效升级。第三,开创全新的产业局面。具体来说,就是改变制造企业以往只局限于简单加工的生产局面,延伸区域制造产业链,促使制造企业朝深加工方向发展,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完善制度体制
其一,强化组织领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前城市的实际方式情况,组建专门的工作小组,全权负责智慧城市的一切建设工作。其二,增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这两大层次的财政支持,并对专项建设资金进行高效管理,同时也可加大人才引入力度,以此来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其三,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立示范点,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其四,健全服务体系。组建专业的服务小组,以全权负责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其五,加大监督力度。制定相关的评估规范和奖惩制度,对其中表现突出者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而对表现不佳者给予适当的惩罚。
(四)健全信息平台
城市规划者应促进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健全,根据统一的指标,运用现有的基础设施,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两大层次的资源的高效整合。去除各个部门和企业之间的隔阂和差别,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促进城市全面覆盖数字资源,设立科学的信息管理体系,最终构成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信息平台,以此来为智慧城市建设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将得到长足发展,以此来有效推动智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因此,如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区域产业经济的有效融合发展,已成为建设智慧城市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城市规划人员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创新科学手段,以促进两者的高效融合发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7. 智慧城市运用ppp模式是机遇还是挑战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金额大,工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相应的风险也大,由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任何一方单独承担,都不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因此,设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让建设和运维风险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进行合理分担,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常引进和应用PPP模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将其按市场化模式运作,既能有效的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以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的效率,同时又不会产生公共产权问题。因此,PPP模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运作思路


模式分类

构建我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PPP模式,可以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四种不同类型出发,探索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


表1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四条途径

1.已有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O&M)、转让—运营—移交(TOT)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由政府向民营企业发放特许经营权证,让民营企业进来参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民营企业可以直接向使用者收费,也可以通过政府向使用者收费。

2.基础设施维修扩建改造的合作模式

对于需要维修或需要扩建或改造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租赁-建设-经营(LBO)、购买-建设-经营(BB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3.正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对于正在建设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通过运营维护(O&M)、转让-运营-移交(TOT)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开展合作。

4.新建基础设施的合作模式

新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已有的基础设施已不可再用,需重新建设;二是根据业务和承载的需求,需要新建。对于新建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可以采用建设-移交(BT)、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建设-移交-运营(BTO)等形式与民营企业合作。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运用ppp模式是机遇还是挑战

8. 2016智慧城市将如何发展 看看专家怎么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

 
  1月26日,市住建局召开贯彻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暨2015年工作总结会议,全体副科以上干部参会。市住建局副局长传达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住建局将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交付的重点工作任务。
 
推动创新 · 全面深化住建管理领域改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市住建局将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全面深化住建行业管理领域改革,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步伐,全面加强全领域质量安全工作。鼓励企业开拓建筑市场,做好住建行业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以信息化提升建设市场监管效能。开展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更好规范和解决招投标、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环节的新情况新问题,严格责任落实。强化全领域、全方位的质量安全意识,对房地产、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全监控,对主管部门管理服务过程和结果全评价。
 
  另一方面,全面落实城市管理改革部署。提高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能力,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秩序管理,创新治理方式,整合信息平台,构建智慧城市。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网格管理,加大公众参与力度,提高全民城市文明意识,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提升服务“三大抓手”重点项目的水平,推动“两个行动计划”各项任务的落实。
 
加强协调 · 统筹城乡发展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市住建局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坚持协调理念上,市住建局将加强协调,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在城市发展方面,市住建局要求统筹考虑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工作,着力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落实清远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将商业地产库存改造为创客空间、商住复合地产。加大货币化安置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打通供需渠道,积极推广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方式,进一步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通道。
 
  其次,在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方面,加强对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综合试点镇佛冈县汤塘镇、专项试点项目连州市中山南“骑楼”街项目的指导,跟踪试点建设情况。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
 
突出绿色 · 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在坚持绿色理念上,市住建局将突出绿色,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一方面,市住建局将继续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与建筑节能工作,研究引进适合清远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组织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等单位完成《清远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审查要点、技术图集的编制。
 
  另一方面,继续在市区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完成《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限期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的既定目标。加强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混凝土预制构件发展和应用的管理。
 
强调开放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开放是地方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贯彻开放发展理念,深入学习廉洁自律准则,增强各项工作透明度,激发群众监督正能量。
 
  在坚持开放理念上,市住建局强调开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强化对权力的制约监督,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三严三实”整改清单。
 
  同时,市住建局还将坚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创新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打造一支能够适应和驾驭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按照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
 
坚持共享 · 补齐住建民生事业短板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民生公平正义的坚守,指出了发展的民生导向,具有深厚的民生伦理意蕴,是对民生伦理的新贡献和新发展。
 
  市住建局坚持共享理念,补齐民生事业短板。首先是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情况,进一步完善清远住房保障政策,继续扩大保障范围,拓宽保障方式,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任务。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大力推进住房保障货币化改革工作,出台《清远市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筹集一批人才公寓,做好高端人才住房保障工作。其次,以“五城同创”为契机,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的短板。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公厕、社区体育公园、公共停车场等民生工程,积极推进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
 
链接 · 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
  市住建局关工委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普法教育活动结束后,市住建局关工委对2015年度该单位学业优秀的干部职工子女给予表彰奖励,鼓励勤学风气,其中三好学生50人、好孩子37人、单科成绩优秀奖68人。
 
  长期以来,在市住建局党组的关心支持下,市住建局关工委认真落实上级关工委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紧跟形势,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稳步推进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切实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5年,根据市文明办关于对“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要求,市住建局关工委向连州市大路边镇18间中小学和2间幼儿园分别赠送了有关文明礼仪的书籍共420本,款项共7999.60元。为培育青少年关爱贫困山区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献爱心的意识,市住建局关工委组织267名职工子弟开展“关爱乡村·阳光行”的捐赠活动,一共募捐了12730元。
金鹏信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