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先验哲学包含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

2024-05-17 18:22

1. 康德的先验哲学包含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

先验(A priori;又译:先天)在拉丁文中指「来自先前的东西」,或稍稍引申指「在经验之前」.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指无需经验或先於经验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与後验知识相比较,後验意指「在经验之後」,需要经验.这一区分来自於中世纪逻辑所区分的两种论证,从原因到结果的论证称为「先验的」,而从结果到原因的论证称为「後验的」.
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究竟是否存在任何重要的先验知识.通常来说,理性主义者相信存在先验知识,而经验主义者认为所有知识根本上源於某种经验(通常是外部经验),即便有先验知识在某种意义上也不重要.还有些经验主义者认为先验知识只是对语词意义的分析,而与世界无关.
理性主义思想家给予使用先验这个术语合适的立足点,如笛卡尔和莱布尼兹,他们认为知识通过推理获得,而非经验,数学和逻辑真理的必然性即是其佐证.笛卡尔认为关於自我的知识,或者说我思故我在,是先验的,因为他认为一个人无需诉诸过去的经验就能确认自我的存在.莱布尼茨区分了先验真理,即理性真理,与後验真理,即由经验确立的真理.
康德说,不论是空间,还是空间的任何一个几何学的先天规定,都不是一种先验的表象,而只有关於这些表象根本不具有经验的来源、以及何以它们还是能够先天地与经验对象发生关系的这种可能性的知识,才能称之为先验的.
^ 对先验感性论的解说 -纯粹理性批判.慧田哲学网 [2012-09-15].
洛克认为反思只是经验的一部分,提出先验这整个观念应被抛弃的纲领.休谟认为所有先验知识不过是观念之间的关系,这在他的《人类理智研究》中多次提及.由於经验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基於经验,对数学真理和逻辑真理提供一个经验主义的说明就成为其重要任务.
伊曼纽尔·康德
十八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提出了一种混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理论.康德声称,「尽管我们的全部知识开始於经验,知识却并不遵循经验产生的途径.」按照康德的理论,後验知识是经验的,由经验的内容所决定.康德说,「……很有可能,我们的经验知识只是我们通过印象和认知器官本身提供的内容(感官印象只提供了一种「偶然性」)所得到的一个集合.」[1] 於是,与经验主义者们不同,康德认为先验知识独立於经验而存在;更进一步地,与理性主义者们不同,康德认为以它的纯粹形式存在,并不混杂有任何经验内容的「先验」知识是对经验可能性的条件的推理.这种「先验」,或者超验的条件,是在人类认知器官中先天具备的,不可能由任何经验得到.康德提出并讨论了纯粹形式推导出来的「先验」而引起的超验逻辑的可能性.纯粹「先验」知识包括类似如时间和因果的概念.康德认为,纯粹先验知识可以由他的超验美学和超验逻辑所确立.康德提出,如果没有这些「先验」知识对人类个体认知的建构,人类个体就不具备经验的能力.例如,当一个人的认知器官中时间和因果律的部分都失效时,他便无法把这个世界认知为一个有规律的,由自然规律所统治的世界.这一看法被普遍认为是康德的主要作品「纯粹理性批判」中的中心论点,超验推理.超验推理并不回避时间和因果律的客观性,但考虑到主观性的存在,康德尝试着去讨论主观性如何产生以及它在客观实体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先验」逻辑.
克里普克在《命名与必然性》中批评康德道,先验性是与认识论相关的性质,而必然性与形而上学相关,两者不应混为一谈.首先,他论证道,某些後验命题被视为必然的:例如,启明星是长庚星.(虽然各自叫法不同,但我们现在知道它们都是金星的名称).它们必然是同一事物(参见严格指示词),但这一同一性却由後验得知.同样,他论证道,可能有偶然先验命题.例如,巴黎的米原器过去作为一米的标准.这就伴随着下述命题,「米原器长一米」,该命题是偶然的,因为我们本可能以其他长度定义一米.然而,它却是先验的,因为一米即由该米原器长度来定义,所以米原器肯定长一米(在它还作为一米的标准的时候),这是重言式.
伯特兰·罗素在《哲学问题》中认为先验知识是共相之间的关系.例如,「2+2=4」,显示了「2」、「+」、「=」、「4」这些罗素称之为共相之间的关系.

康德的先验哲学包含什么 纯粹理性批判

2.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Ⅶ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位于《纯粹理性批判》第二部分先验方法论的第三章,属于全书靠近结尾的部分。受老师推荐先阅读这个部分,希望对于理解第一批判乃至康德整体思想有所裨益。我将不会如之前做笔记的一样读一句写一句,而是概览之后再做分析。
  
 先验感性论讨论数学何以可能,先验分析论讲自然科学何以可能,先验辨证论讲以往形而上学何以不可能;这里先验方法论则要讲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了,就是讨论形而上学的条件和根据。建筑术就是他建筑纯粹理性系统所使用的“术”,即方法。在系统中最根本的是形式统一性,是最根本的形式统一性使知识不是再是量的叠加,而成为有秩序的系统。这样的系统中的知识就不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完整的、确定的。(这里的艺术Kunst,有造型艺术的一层含义,“造型”有形式的暗示。)
  
 系统是注重形式的,而“梦幻曲”(Rhapsodie)就是狂想曲,翻译成梦幻曲或许有所不妥,相比于强调形式的梦幻,Rhapsodie指向其反面“醉狂”,Rhapsodie也指自由(形式的)诗,是有形式的反面。理性要求的是一种形式和系统,一种规定性和秩序。在形式系统中,知识作为质料才能够支持和促进理性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促进系统整体向上的生成。这里既强调了形式对质料的引导,也提及了质料的生成作用;但根本上,康德强调的是质料是在形式中才能发挥生成的作用,形式是质料依托的根据和条件。
  
 系统不是杂多知识的排列组合或简单相加的整体,而是有内在形式统一性的,康德甚至说系统就是统一性,就是知识中内在的最高的形式统一性,正如先验逻辑中的统觉。在形式统一性的规定和引导中杂多知识各得其所,整体处于和谐的状态。
  
 理性的概念,即理念,柏拉图将“理念”看作一个起统一性作用的概念,是“一”,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理念系统。而康德这里的理念是纯粹的、先验的,纯粹理念应该从最高层次理解。而这里我则先将其粗浅地理解为一种最高形式。
  
 康德这里强调理念中包含的目的和与目的相一致的整体形式,形式与目的的一致性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提出过,形式因是中间阶段的目的因,任何形式都趋向于其目的。理念的“一”就表现为形式与目的。知识整体中的理念,也就是整体中的目的及其形式,内在于整体的各部分知识,使得整体具有形式统一性和方向性。比如将人看作一个整体,提到手就能想到脚(每个部分都能在其他部分的知识里被想起来),人不会长出第三个手(没有任何偶然相加)。整体中的各部分具有联系,部分以整体为前提生成,而不是从外部加入(人吃饭是将饭消化吸收,不是把饭挂在人身上)。
  
 理念的实现需要图型,正如范畴的实现(运用到直观上)也需要图型。康德曾说过,图型作为一种表象,是纯粹的,一方面是知性的,另一方面又是感性的。在康德看来图型应该按照理念产生,提出目的,在知识整体中实现理念,即规定本质性杂多和各部分的秩序,这样建筑术就有了统一性。图型在这里是作为理念与杂多知识的中介。
  
 科学的形而上学需要建筑术,杂多东西的类似性和知识具体地在所有各种随意的外部目的上的偶然运用都是外在的、经验性的。凭借建筑术,整体中内在的,并使整体成为可能的目的就可以推导出科学。这之中的图型则需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先天包含整体轮廓,二是划分整体各环节,三是依照原则将整体与其他整体划分。
  
 图型及其提供出的定义在开端时与理念是有距离的,这是因为理念内在于科学系统,系统在初始阶段还在生成之中,没有充分体现理念。
  
 科学的创立者没有搞清楚理念,就不能对这个科学系统整体提供一种规定性。这个任务交给了哲学家,清晰的理念提供了系统一种自然统一性,系统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而普遍联系。科学系统中的理念在理性本身中有着根据,这也体现了康德哲学中人为自然界立法以及由此得到的主客同一性。
  
 系统的生成是有过程的,在历史中沿着一种方向由残缺到完备。诸系统各自都有着源自自我展开的理性的图型,由于这种本源的统一性,诸系统之间也有着整体的合目的的统一性。
  
 知识的建筑术是从纯粹理性中建构出来的,康德意在寻找纯粹理性与知识系统的本源的形式统一性,也是一种主客同一性。这个工作的立足点也是包括了知性的作为高级认识能力的理性,合理的东西与经验性的东西对立也是理念与杂多的对立。
  
 历史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是一种先天的划分,前者是出自事实知识,即源于经验;后者是出自原则的知识,即通过对设定的原则演绎得来的。本源地被给予的知识就是源于理性运用,从理性的源泉中汲取的。
  
 对于康德所说的这个人来说,沃尔夫的体系就是历史的知识,出自经验,是外在给予而非出自理性运用的。这样的出自经验的历史的知识是封闭的,无法拓展而超出其自身,本质上只是记忆和背诵。
  
 一个人的哲学知识倘若不是出自自身的理性,那就是历史的,只能模仿他人的知识而不能自己生产,学习哲学知识需要从自身的理性的普遍源泉即源泉中汲取。这样的知识才是对于主体而言真正的理性知识。
  
 这里说的前一章指先验方法论第一章“纯粹理性的训练”,概念的构造(entwerfen)在这里指的就是“把与它相应的直观先验地展现出来”。康德说:“哲学知识只是在普遍中考察特殊,而数学知识则在特殊中、甚至在个别中考察普遍,但却仍然是先天的和借助于理性的,”哲学与数学的差异是形式上的差异,数学的知识(量的知识)可以构造,即可以先天地在直观中展示;而哲学知识(质的知识)则只能在经验性直观中表现出来。
  
 康德意在说明,哲学知识客观上的确是来自理性的合理的知识,但由于不能构造,只能通过经验性直观表现,所以在主体学习哲学知识中,哲学知识就在主观上成为了历史的知识。而数学知识则因为可以构造,而在主客观上都是合理的理性的知识。
  
 数学知识的需要的是概念的构造,构造是先天的,没有经验因素的干扰,不能通过经验学习,使得学徒学习中也同样需要理性对于概念的构造,这样就不但保证了数学在传授中不会成为历史的知识,也使数学具备了确定性。
  
 哲学本质上是不能学习的,历史地学习哲学无法拓展哲学知识,也无法超越前人,是在学习哲学史,我们在理性方面仅仅可以学习做哲学研究,学习开发和运用理性,用理性来建构哲学知识。
  
 哲学本身是哲学知识的系统,是一种形式。真正的哲学系统是客观的,建立于主客同一性之上,而各门派的具体哲学知识及其体系则有差异。
  
 哲学是一种理念,所有各个门派的哲学都是理念的摹本,哲学的诸摹本有着向哲学的理念趋近的方向,揭开感觉的障蔽,达到最终的蓝本。
  
 学习哲学在康德看来是学习哲学研究,即运用理性的原则,锻炼理性的能力。但是理性对于自身的原则也应该保持警惕,对理性的原则进行溯源,对理性原则运用的范围进行考察,这也是第一批判力图完成的工作。
  
 哲学在没有达到哲学的理念的形式统一性以及明确的合目的性,而缺乏内在的秩序和逻辑完善性。这样哲学就难以达到普遍性和必然性以及确定性,康德意在指出前人哲学的缺陷,并为哲学向理念的前进探索方向。
  
 哲学是人类理性的目的论与基于人类理性的一切知识的关系,哲学家则是探索人类理性原则,及其根源的人类理性立法者。
  
 数学家、自然科学家和逻辑学家都是运用理性在一个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而哲学家则是考察他们工作的基础和条件,即人类理性的,并且还兼有对各门专门知识进行安排和计划,使其合乎人类理性的根本目的。
  
 理念就内在于人类理性,哲学家对人类理性立法正是基与理性自身的理念,是理性为自身和世界的立法,
  
 最高目的只有一个,是人类的全部使命,根本目的从属于最高目的。因此有关于人类理性最高目的的哲学就是道德学。如果说理论理性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世界,基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学,则关系到人在世界上的生活、行动,人类理性的最高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人类理性的两个对象是自然和自由,前者针对实然之物(存有之物),后者针对应然之物(应当存有之物),这里说的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都是人类理性所立之法,康德的前两大批判分别对其进行考察。
  
 康德关注的是来自纯粹理性的纯粹哲学,一切经验性学科,如物理学、天文学、等等都可以算作是经验性哲学。哲学的外延在古代和近代比现代要广。
  
 批判哲学是检查理性能力的一种入门,形而上学是基于并包括前者并的全部系统的纯粹哲学。数学虽然也是先天知识,但排除在形而上学之外。
  
 康德将哲学的体系已经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了。可以说康德的哲学是关于形式的哲学,体系各个方面都是形式,由高到低的形式,知识得以可能的原则、实践需要遵守的原则,都是形式。因此康德的哲学是纯粹哲学。康德第一批判里提到质料,都是作为概念来运用,而不包含任何具体的内容。如果包含具体的质料,就不得不将质料纳入纯粹哲学中,成为经验性哲学。形式是先天必然的,质料是经验而不确定的。
  
 道德性如数学一样由几个根本的原则(公理)先天推演出来,但区别是,前者的原则源自人类理性,后者的公理源自人类感性直观的纯形式。道德形而上学不考虑经验性因素,是纯形式的哲学。
  
 来源于理性的知识与经验性的知识需要作出区分,源于理性的知识在运用中会与经验性的要素结合,但康德要将其分离并展示出来。
  
 形而上学在人类理性的思辨中一直都存在着,但没有区分其中的成分。
  
 知识有先天和后天要素,这在康德前的形而上学中没有被清晰地指出和划界,这是形而上学在长时间中没有实现的原因。
  
 先天知识与经验性知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种类的知识,形而上学追寻人类知识的第一原则,这个定义是模糊的,经验性原则也可能混入其中,虽然其本有着更根本的先天原则。比如根据范畴派生的知性概念与原初的十二个范畴。经验性原则隶属于先天原则。后者是最初的,前者是最末的。但这还不够,康德要找出先天和经验的分界。
  
 隶属等级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就像柏拉图的理念论,“运动”和“静止”的理念都隶属于“有”的理念,“上升”和“下降”由可以隶属于“运动”的理念。康德将这种寻找确定的普遍性和共相的层层抽象的思路转变成了划分先天和经验性要素、为经验寻找先天要素的思路。
  
 形而上学与数学同为先天知识,以往的哲学家都意识到了他们的同质性,笛卡尔以数学的方法代替经院哲学的四因说,斯宾诺莎运用几何学公理推导的方式从事形而上学。但是却很少有哲学家说出数学与形而上学的区分标准。康德认为数学是通过对概念的先天构造来做判断的一类知识,而形而上学则出自概念。
  
 形而上学在以往遇到的困难。
  
 纯粹先天知识唯一位于其中的特殊认识能力就是单纯源自理性(包括知性)的认识能力,理性能力的统一性保证了纯粹先天知识的统一性。形而上学应将这些知识展现在一个系统中。“其所是的”(iwie sie ist)指本质(essentia),指向了本体论、存在论领域,“所应是的”(wie sie sein stollte)指理想世界,指向了道德哲学和神学。这种“存在学/神学”,是海德格尔认为的形而上学典型的双重结构。
  
 较狭窄意义的形而上学就是考察“其所是”的形而上学。先验哲学是其中的基础,只考察先验的知性及其概念原理以及理性本身,不考察具体的客体,也就是说,考察的是认识客体的先验条件基础,及其发生过程。纯粹理性的自然之学考察作为被给予的对象总和的自然,其实就是经验对象,合理的自然之学就是说考察的对象是合乎理性的对象,就是现象。而对于现象背后的物自体,则不能认识。
  
 理性在对合理的自然之学的考察中的运用有两种,分别是自然性的、内在的、在具体经验中的运用,和超自然性的、超验的、超越于一切经验之上的运用(经验对象的超验连接)。以超验的自然之学的内部连接为对象的是先验的世界知识;以全部自然界与超自然的存在者的关联的知识是先验的上帝知识。
  
 这里“先验的上帝知识”看起来与康德强调的对物自体没有知识和上帝作为理念的存在有矛盾,但可能康德说的是上帝与自然界之间的关联的自然之学,而不是关于上帝的知识。
  
 内在的自然之学从自我意识的角度看自然,将自然看作感官对象的总和,自然界被给予我们的方式就是通过直观被给予我们,这种给予需要的先天条件就是空间和时间感性形式以及知性范畴。对于外感官的对象,我们以空间形式直观,即将对象直观成有形自然;而内感官对象则以时间形式直观,以灵魂为对象,但认识到的还是符合时间形式的现象,就是合理性的心理学知识。
  
 康德在这里完成了理性建筑术的先天划分部分,将形而上学先天划分出了四个部分。由于康德在这里的划分及其各部分的定义在文本中不甚规整,下面进行一下汇总:
  
 1.哲学(一切哲学知识的系统)
  
     1.1.纯粹哲学(由纯粹理性而来的知识)
  
         1.1.1.批判(在一切纯粹先天知识方面检查理性能力的一种入门(预习)。)
  
         1.1.2.形而上学(出自纯粹理性并系统关联起来的全部(真实和虚假的)哲学知识。)
  
               1.1.2.1.思辨运用的自然形而上学(更严格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1.1.2.1.1.先验哲学(只考察知性,以及在一切与一般对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的系统中                  的理性本身,而不假定客体会被给予出来(即 本体论 )。)
  
                 1.1.2.1.2. 纯粹理性的自然之学 (考察自然,即被给予的对象的总和(不论它们是                          被给予感官的,还是被给予另一种类的直观的,如果我们愿意这样说的话)。)
  
                     1.1.2.1.2.1.先验的世界知识(是内在的,是自然知识能够被(具体地)应用于经验                      中这个范围内针对着自然界的,以内部连结为自己的对象,是全部自然界的自然之                      学。)
  
                         1.1.2.1.2.1.1 .合理的物理学 (针对的对象是外感官的对象,因而这些对象的总                              和,即有形自然。)
  
                         1.1.2.1.2.1.2. 合理的心理学 (针对的对象是内感官的对象,即灵魂,以及根据一                          般灵魂的基本概念而来的思维着的自然。)
  
                     1.1.2.1.2.2.先验的上帝知识,即 合理的神学 (是超验的,针对着经验对象的超越于                      一切经验之上的那种连结的,以外部连结为自己的对象,是全部自然界与一个超自                      然的存在者的关联的自然之学)
  
         1.1.2.2.实践运用的道德形而上学。
  
     1.2.经验性哲学(由经验性原则而来的理性知识)
  
 可以看出来,“ 合理的宇宙论 ”在康德的之前的划分中并没有出现,这里直接提出,可能与之前提出的某个或某些概念有包含关系。
  
 这种划分源自纯粹理性本源的理念,是先验而非经验地按照建筑术进行,是确定不可改变的。
  
 康德要回答的问题是:何以在经验的对象中得到先天知识,达到形而上学?何以按先天原则认识到事物的本性,达到合理的自然之学?据之前的划分这里的形而上学应指先验哲学。康德的回答是:考察我们的经验的发生结构,即内外感官的客体如何分别通过“我思”和物质概念发生。
  
 这一段讨论了经验心理学的位置,康德认为其不能与形而上学混淆,而应该暂时归于应用的哲学中,它的最终归宿是人类学。
  
 形而上学在这里有几个角色:其一,宗教的捍卫者;其二,一门约束理性的科学;其三,防止思辨理性在道德和宗教中破坏。形而上学在康德看来必不可少。
  
 在康德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只有:自然形而上学、道德形而上学和批判。它们都具有合目的性,与人的生存的方向息息相关。而数学、自然科学等经验性知识则并不直接与人类的根本目的相符合,需要通过形而上学知识才能达到合目的性。
  
 教养(Kultur)是对文化修养,对文明的培育,在这里则应当指形而上学对人类理性具有一种引导和限制的作用,引导人类理性符合人类的根本目的地运用,限制人类理性不越界。形而上学还要为具体科学的可能性和科学的运用奠定基础。并且,形而上学更多时候是作为否定性的,也就是消极的作用,用于防止错误而不是扩展知识。形而上学要将一切其他学科引导向人类的根本目的,在这康德说,就是普遍幸福。
  
                                                                                                                                    2017.12.10.

3. 手把手带你读透哲学经典|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1)

1.【标题】德文原文: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批判】一词源出英文,但主要是作为形容词,应用于美学之中。康德在德文中首用该词,并从美学领域扩展至哲学范畴。【纯粹】即绝对“在经验之先的”,出于理性自身且独立于经验。因此【纯粹理性】即“从其自身,独立于经验,而提供出来,以普遍性和必然性为其表征的先验因素之理性。”【理性】一词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有三种意涵,一种是标题中作为一切先验因素的源泉,它包括感性的先验和知性(Verstand)的先验的。另一种较为狭窄的含义与知性区分开,指一种不满于已知知识,而追求未知的、经验之外的范围的性质、内容、知识的能力。第三,康德常将理性与知性混用。康德的术语并不绝对固定,须在语境中具体对待,对此,谢林与黑格尔都曾有批驳,海因里希·纳特克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术语通释可供参考。有学者指出,【纯粹理性的】(der Reinen Vernunft)有三重歧义,(1)对“纯粹理性”的批判,意味着批判只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2)既然是纯粹理性的“批判”,那么这一“批判”属于“纯粹理性”,这一“批判”是通过“纯粹理性”进行的。(3)前两种的合义,即纯粹理性是主体,又是研究对象,同时还是一种方法和工具,即通过批判达到自我认识。因此康浦·斯密将标题解释为“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性判断。”因此,康德所要做的不仅是提供一个方法,也是提供关于纯粹理性的一个体系。
  
  2.【题辞】 
                                          
 
  
                                          
 第一版没有,增加在第二版上。摘自培根《伟大的复兴》序言,此序曾作为《新工具》导论出现,以拉丁文写就。这一序言代表了康德的启蒙信念,康德借用培根之口,意为自己在此书中的所做的工作不是一种意见,而是一种“正当的工作”(李秋零译为“事业”),这一工作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为了人类的福利(李本译为“公共事务”,英文为common wealth)而努力。培根的说法极具煽动性,对康德有很大刺激,在这篇序言的另外两处,培根的说法似乎在表面上与康德在此书中的努力有“互文”之处:
  
 其实,康德所致力于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与此处“完成了经验的和理性的两种机能的真正而合法的婚礼”是建立在完全不同的立场、手段以及最终目的之上,但在广义上,他们所共同面对的就是理性与经验的难题。
  
  3.【献辞】 
                                                                                  
 康德所献的这位国务大臣十分推崇康德,在他给康德的一封信中,他提到,希望康德用一些方法使得当今的大学生规避那些为着面包和牛油的学业,转而投身到法学、医学等领域,并且鼓励他们每天利用几小时学习哲学。对于康德的事业,这位大臣是十分支持的,在他的帮助下,康德的信念得以传播更远,因此,康德将这本《纯粹理性批判》献给他,认为他关怀各门科学,也不足为怪。
  
  4.【第一版序第一段】 
  
  
 
  
                                          
 理性的困境在于:理性不能解决自身的最高状态所提出的关于自身的问题,不能解决和摆脱他自身的本性所提出的问题,这也是理性的命运。这就是本书的必要性:尽管这一困境超越了人类理性的有限性,然而康德的任务正是要寻求一条解决之道。
  
  5.【第一版序第二段、第三段】理性的悖论式命运 
                                          
 进而康德探讨理性为何会遭遇此困境——因为理性的本性。理性总是尝试通过经验获得更多知识,换言之,理性不但要知道经验知识,还要追溯其得以可能的条件(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及条件的条件,从而“达到更远的条件”。然而,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但却要追求可能的无限延伸的条件,这就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根本上已经误入歧途了。因此,这种工作必将“停留在未完成状态”。一个悖论在于,尽管人类理性无法完成这一工作,但其本性也不会终止这样的工作,所以理性开始诉诸一些(形而上学的)原理。虽然(形而上学的)原理“超越一切可能的经验运用”,但是,这些原理已经无需任何经验的验证,换言之,形而上学原理离开了经验领域,而求索着纯粹的理性,并这种纯粹理性的逻辑结构是可以为一般人所接受的。这样的危险在于:当这些原理“超出了一切经验的界限时”,也就失去了经验的验证,最终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真理性,也就是说,虽然形而上学原理在逻辑形式上为人所接受,但却失去了证明自身的手段,因而也就根本无法攀登真理之巅了。可见,形而上学的缺陷正在于其自身的无法推翻性,因为任何推翻都是暂时的,而不具有经验验证的直接否定性。所以,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女王已经倒下。不过,康德并未放弃他,而是着手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未来形而上学”。正如我们后来知道的,康德的工作在他以及很多人看来,摧毁了旧形而上学,而建立了新形而上学。
  
 6. 【第一版序第四段、第五段】旧形而上学的衰落 
  
                                                                                  
 康德善用政治学术语打比方(如内战、专制、无政府状态等)。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的统治是专制的(despotic)独断的,并且通过独断与独断间的“内战”,又分裂为唯理论、经验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从而形成无政府状态。但他们的共通特点仍旧是独断和专制的,而怀疑论者(休谟)则类似于“游牧民族”,企图拆散一切坚固的专制独断论。然而怀疑论者毕竟是少数,不足以摧毁独断论的联盟,只不过这一联盟的计划已经四分五裂了。在近代,这一问题似乎通过了一位出生自“普通经验的贱民”的女王(queen was traced back to the lowest mob of common experience),即经验主义的独断论(洛克等人),解决了,康德的意思是,通过最“卑贱”的经验来解决最“高贵的”理性,这不会得到理性自身的赞同,更没有理性的、逻辑的合法性,因为经验主义的胜利意味着不是通过逻辑证明,而是通过“经验”,所以这位平民女王的要求是理应受到怀疑的(have justly rendered her claims very suspect)。一旦进行这种怀疑,这样“一切来自经验”的经验主义的做法,实际上必然要成为“独断论”,经验主义要真正的说服他人,证明自己,必然要独断、专制,因为她涉及的问题就是上述的理性的悖论,在此,康德也预示着,一方面,经验主义并没有解决理性的问题,另一方面,康德的立场仍旧是站在理性这一端的。
  
 最终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已经臭名昭著,得到了“伪科学”的恶名。然而,形而上学这一衰落正意味着真正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拉开了序幕,而采取无所谓或逃避态度(拒斥形而上学,不用学院语言而以大众化语言伪装)的则是不可能的,那些虚伪者总能碰到他们故意冷淡处理的核心问题上去,因此形而上学的基础性危机必须得到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是理性的问题,也是整个人类的问题。形而上学那些“无所谓态度”是不可取的,但从另一方面发现,这种“无所谓”态度并不是极端意义上的逃避,人们也确实从未有丝毫放弃过为之努力的深思,这种态度并非空穴来风的自信心爆棚,而是“这个时代的成熟的判断力的结果。”
  
 一切都要经受批判的检验,只有经过检验的知识、信仰才配得到敬重。而批判需要时间,因此,上文所说的有些逃避或无所谓的态度其实是深思熟路所表现的“犹豫”。
  
 康德声称,这个时代是“对理性的吁求”,并重新开始那最困难的任务:自我认识的任务。然而这一自我认识需要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康德对以往的哲学形而上学的知识类型提出了对其原则加以校正的观点,正所谓“我们的时代是真正的批判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康德以“法庭”比喻之,这个“法庭”就是“纯粹理性批判”。于是,康德至高无上的理性法庭建立起来了。
  
  
  7.【第一版序言第六段】纯粹理性批判 
  
 于是,我们看到康德把我们时代的最中心的问题引出来了。康德对纯粹理性批判开始进行的初步描述:
  
 可见,实际上,康德所谓自我认识,其实是理性对理性自身(过去的理性或理性的成果)的检视与批判。因此,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并非是主要针对对某种具体学说的批判,毋宁说是对普遍人类一般理性的批判,换言之,康德构想了一种更高的理性更进步的理性,用以检视和批判一般的理性,这种理性是独立于一切经验的,康德就是想看看,这种纯粹理性到底能够带领人类追求什么样的知识,何种程度的知识。如此一来,在这样一种元理性的高度上,我们就可以“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进行裁决”。所以,黑格尔讽刺康德为一个游泳教练,告诫他人:“未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确实,康德的“批判理性”确实存在一个悖论:你在批判理性,然而这种批判本身就来自理性。黑格尔在这一思路上引入了时间的向度,把“批判理性”的方式过程化了,于是所谓批判理性,后面的理性是高于过去的理性的,这形成了他的“否性性的辩证法”。
  
  8.【第一版序言第七段、第八段】自信的康德 
  
  
 
  
                                          
 Kant对自己尚未勘察的道路相当自信。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理性在经验的运用中与其自身分裂的一切谬误。换言之,Kant欲以厘清理性运作时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如二律背反就是典型的理性分裂。同时,于Kant而言,Hume的怀疑论不过就是“借口人类理性无能而加以回避”,因此Kant正是要直面理性分裂的原因,从批判的角度,按照严格的理性原则,来梳理、安排理性运用的范围、限制等等这些问题。
  
 Kant的这一思路将构造一个普适的通则,具有完全可靠性,因为Kant认为如果一个系统哪怕其自身“一切问题中的一个问题上是不充分的,人们就只好将这个原则抛弃。”所以Kant十分强调研究的详尽性或曰系统性(comprehensiveness)。于是,他自信道:“没有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在这里没有得到解决,或至少为其解决提供了钥匙。”
  
 
  
                                          
 为了说明Kant不是盲目自信,或给人反感,Kant开始为自己辩护。他的策略是区分自己与独断论者。Kant认为他的言论终究还是比那些独断论者温和的多,因为那些独断论者企图用最普通的纲领,证明灵魂的本质或更为根本的问题。在Kant看来,他们的错误在于,想要把“人类知识扩展到可能经验的一切范围之外”。对此,Kant强调,自己只和“理性本身及其纯粹思维打交道”,并且“不可以远离我自己去寻找”,只在我自身内部探求纯粹思维本身的“详尽的知识”。对于超出自身的(人类可能经验之外的),采用高于人类理性的力量则是不可取的。因此,Kant虽认为自己的方法有毫无遗漏的详尽性,那是因为他在“人类知识可能经验的一切范围之内”,也就是人类认识能力的合法范围内进行探讨,并达到彻底。由此可见,康德的著作就是一场自我反思之旅。
  
  9.【第一版序言第九、十、十一、十二段】 关于确定性(certainty)  
  
  
 
  
                                          
 接着,Kant顺势申明他工作的四个标准。在内容方面,他要求“每个目标的完备性”和“一切目标的详尽性”,以上他已经作了相关说明。在形式方面,他要求确定性和明晰性。
                                                                                  
 关于确定性。康德认为哲学是真理,因此在他的考察中,“不允许任何方式的意见”,一切关于类似于假设的东西皆为禁品,必须予以摒弃。而假设必须依赖于确定性的前提之上,也就是说,首先应当建立起确定性,才可以进行假设,也是康德所谓“悬设”。那么这种确定性是如何得以合法的呢?由此引出康德先天性的概念:
                                          
 这里,“据认为”,暗示着,存在着看似是先天地知识而实际上不是的。例如由后天经验知识掺杂的,又如李泽厚所谓“经验变先验”的“积淀说”。在康德看来,“纯粹先天的”,即不掺杂任何后天的经验的,不是由任何后天的经验所变化成的,就是最高的确定性。
  
  
 接着,康德举本书中的例子论证自己提出的“确定性”原则。他开始述说其在先验分析论第二章所从事的工作,即关于知性能力及其运用规则和界限的规定加以探索。换言之,这是关于“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这种演绎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演绎,即探讨知性的对象何以可能,说明关于对象的先天概念(范畴)的客观有效性,简单说就是从客观上求证;另一方面即主观演绎,探讨知性本身何以可能以及它所依据的认识能力,诸如感官、判断力、统觉等,简言之即从主观方面求证。
  
 但最主要的问题是:
  
 关于“认识什么?”,问题的核心是在经验知识中,哪些成分是知性先天地赋予经验的,而不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因此,脱离经验所认识到的就是诸范畴。关于“认识多少?”,则是针对理性的狂妄,即理性不满于关于现象的知识,而总去扩展至自在之物(物自体)上去,因此必须对认识程度加以限制。康德在先验逻辑的两个主要部分所做的:在先验分析论中讨论知性,解决了“认识什么”的问题;在先验辩证论中讨论理性,主要解决了“认识多少”的问题。
  
 在主观演绎方面,康德探讨的是知性在建立客观知识的过程中,它的内部是如何运作的,康德分为三个阶段: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想象力中再生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当然,主观演绎易被误认为一种假设或“意见”,对此康德分析(在正文),主观演绎不是什么个人意见,而是任何可能的知识的先天结构的展示。当然,这个联系到客观演绎才能完成这层意思,主观演绎本来就是为客观演绎作准备的。(邓晓芒《句读》)所以康德证明自己仍旧是在做确定性的工作,而非意见性的。
  
  10.【第一版序言第十三段】 关于明晰性(clarity)。  
  
                                                                                  
 康德区分了两种明晰性,一种是“逻辑的”明晰性,另一种则是“感性的”明晰性。在《逻辑学讲义》中,也作了如下区分:
  
 同时这两种明晰也是冲突的:
  
 因此,康德谈到自己在处理两种明晰性上的遗憾。虽然康德承认,实例和比喻在他看来是必要的,实际上也在他最初构思时带来了帮助,但是他预料到本书探讨问题的巨大和对象之繁多,光是理论就已经庞大无比了,因而只能够牺牲作为“通俗化”目的的实例了。不仅如此,本书本身就不适合大众使用,并且,作为内行反倒不希望太多实例,而乞求一种方便。因此,康的说:
  
 这表明,有些书为了精简精炼可以放弃一些实例作为解释,从而方便(内行)阅读,而生动的实例则可能干扰逻辑线索,以及影响“思辨知识总体的可理解性”。康德为此必须牺牲细节,而关怀逻辑,因此他说道:
  
  10.【第一版序言第十四、十五段】新的形而上学的建立 
  
   
    
                                                                                  
 在上一部分,康德因为明晰性的原因,不得不舍弃全部的例子,很可能致使这本书的读者范围缩小,而这里,康德似乎想要邀请读者参与(至少是剩下来的读者)康德一起建构新的新而上学体系,换句话说,康德的这本书并不是最终的形而上学完全体,而仅仅是一个方法和开始,康德做了一个批判的奠基工作和概括性的工作,尽管它已经能够自洽,但依旧需要不断的“具体化”(教学法,举例说明等方式;在每一个具体事物上得到印证)。康德在这里的说法,实际上说明了他人类的认知能力、认识条件已经全部确定下来了,剩下的只是不断在世界的方方面面不断的呈现和发展了。这种凭借我们自身来构建学科体系的方式,是一种自笛卡尔以降的现代体系,以区别亚里士多德以物的类别来区分的体系。在《指导心灵的规则》中,笛卡尔意图在人的普遍认识能力(亦即天赋观念)的基础上,而非从对象、事物本身的划分上,构建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知识体系,因为“应该仅仅考察凭我们的心灵似乎就足以获得确定无疑的认识的那些对象”。康德对此是自觉接受的,因此他会认为这项工作不会再给后世留下其他工作,不会对已经建构好的体系有更多的增加。康德的这套体系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全面成功,我们另当别论,但其所代表的建构知识的方式——寻找到全部的必然性,确实是哲学建构的一种主要方式。这样的工作由康德真正建立,并且此后不断由“理性带到光天化日之下。”
  
 
  
                                          
 最后,康德对未来的工作做了展望,下面他可能会去建立“自然的形而上学”,并且这样的工作并不困难,因为只消通过《纯粹理性批判》里那些奠基性的工作,就可以完成,且“这一切将是轻松的,与其说是工作,还不如说是消遣。”
  
 序言的最后一部分,康德说明了一些印刷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
  
 郭立田: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文本解读
  
 康浦·斯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
  
 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海因里希·纳特克: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术语通释
  
 
  
  
 我们的读书会正在阅读康德的这本《纯粹理性批判》,如果有兴趣可以联系我。

手把手带你读透哲学经典|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读(1)

4.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目录

译者序引用方式,缩略表前言第1章 四条理由第1.1节 历史意义第1.2节 一种可供选择的基础哲学第1.3节 认识的世界主义第1.4节 (自然)科学时代的实践哲学第一部分 更加完备的规划第2章 创新与传统第2.1节 知识服务于道德第2.2节 窘困的求知欲第2.3节 法理批判第2.4节 经验的哲学第2.5节 取代自然化吗?第3章 通过主体性的客观性第3.1节 作为科学的哲学第3.2节 认识的革命第3.3节 显相自身就是真实的第4章 哲学的科学理论第4.1节 决定性的问题第4.2节 在科学的关联整体中第4.3节 此岸的超验性第4.4节 三种异议第5章 第一个过渡性结论:关于规划第5.1节 没有语言批判的哲学?第5.2节 世界主义的关切第5.3节 认识的尖峰漫步第二部分 只有人才需要数学第6章 直观的哲学第6.1节 反对轻视感性第6.2节 单纯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第6.3节 两种优先性第6.4节 没有经验的感性第7章 先验几何学第7.1节 数学、元数学与形而上学第7.2节 数学包含先天综合吗?第7.3节 先验空间的不确定性第8章 第二个过渡性结论:感性与世界第8.1节 超越实在论选择的理念论第8.2节 只有人才需要数学第8.3节 面对坠崖危险的尖峰漫步第三部分 先验语法第9章 范畴第9.1节 一种新的逻辑第9.2节 纯概念第9.3节 判断表第9.4节 范畴表第10章 辩护第10.1节 证明的目标第10.2节 先验的自我意识第10.3节 附论:康德一笛卡尔第10.4节 在经验的界限内第11章 未完成的演绎第11.1节 第三种能力第11.2节 辅助性的判断力第11.3节 先验图型第12章 第三个过渡性的结论:知性与世界(一)第12.1节 基本概念第12.2节 三重真理第12.3节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第四部分 先验的自然规律第13章 数学化第13.1节 先验原理第13.2节 直观第13.3节 知觉第14章 物理学化第14.1节 实体:持存性第14.2节 因果性第14.3节 经验思维第15章 第四个过渡性结论:知性与世界(二)第15.1节 反对对于外在世界的怀疑第15.2节 自在之物第15.3节 没有数学就没有科学第15.4节 概率论能够取代因果性吗?第五部分 形而上学之后的形而上学第16章 建构性的解构第16.1节 重新评价辩社论第16.2节 三种错误推论第16.3节 幻相中的真理第17章 精神的批判哲学第17.1节 先验心理学第17.2节 幻想的物化第17.3节 论身心二元论第17.4节 备选的方案第18章 宇宙论的矛盾第18.1节 建构性的怀疑第18.2节 先验的解答第18.3节 论世界的开端与可分割性第18.4节 宇宙论的自由还是实践的自由?第19章 先验神学第19.1节 整全的范式转换第49.2节 新的上帝概念第19.3节 摧毁一切上帝的证明第19.4节 复活(普兰汀加)?第20章 第五个过渡性结论:理性与世界第20.1节 三条研究原则第20.2节 令人惊异的批判的完成第20.3节 形而上学还是实证主义?第六部分 认识的普遍主义第21章 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第21.1节 法律取代数学第21.2节 道德第21.3节 合理的希望第22章 体系与历史第22.1节 建筑术第22.2节 世界概念与学院概念第22.3节 哲学考古学第23章 康德的隐喻第23.1节 “分解物质”第23.2节 “内在的环环相扣的结构”第23.3节 “谎称新陆地”第23.4节 “倒塌了的大厦的废墟”第23.5节 “在真空中飞行”第23.6节 “诉讼取代战争”第24章 回顾与展望第24.1节 再先验化第24.2节 颠覆性的肯定第24.3节 超主体性第24.4节 一个认识与道德的世界共和国附录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主题索引译后记

5.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简介

人们可以将本研究当作一部致力于系统性的评注来读。在给出《批判》作为现代哲学关键文本的四个理由(第1章)这后,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对于人们通常喜欢的简化进行了反驳,并从题辞、两版序言和“导言”开始,揭示康德更加宏大的、可供当今哲学绝大部分选择的规划。接下来,本研究试图逐一地为康德的“感性论”(第二部分)、“分析论”的“演绎”与“图型说”(第三部分)及其“原理”(第四部分)、“辩证论”(第五部分)与“方法论”(第六部分的第21至第22章)辩护,从而有力地批驳那些鲁莽的指责。每一部分我们都始之于引导性的文字,继之以解说与评注,最后给出批判性的评价,对于与新近的争论相关的讨论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每一部分得出阶段性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最后借助于考察康德的隐喻(第23章)做出总结性的回顾(第24章)。这一回顾给《批判》调以谨慎的节食配方,但又避免消瘦到形销骨立,战战兢兢,无法站稳。由于总是还有许多理由来赞许康德的著作,我们不妨借用荷尔德林的激情,将他的话(《书信》,235)转用到哲学上来:《批判》“你必须加以研究,那时你将没有足够的钱去购置一盏灯与灯油,从午夜到鸡鸣的时间也嫌不够。”《纯粹理性批判》是18世纪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撰写的一部认识论巨著。“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 本书分24个章节,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科学理论、直观的哲学、未完成的演绎、物理学化、宇宙论的矛盾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内容简介

6. 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理性做了彻底的哲学探讨,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耐人深思的观点,这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的扩展,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的观点,据所学知康德提出自由与自律、人非工具等,故选D;A为马丁路德主张;B为苏格拉底的主张;C为普罗泰戈拉的主张。    

7.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什么?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简介:人们可以将本研究当作一部致力于系统性的评注来读。在给出《批判》作为现代哲学关键文本的四个理由(第1章)这后,本研究在第一部分对于人们通常喜欢的简化进行了反驳。

并从题辞、两版序言和“导言”开始,揭示康德更加宏大的、可供当今哲学绝大部分选择的规划。
接下来,本研究试图逐一地为康德的“感性论”(第二部分)、“分析论”的“演绎”与“图型说”(第三部分)及其“原理”(第四部分)、“辩证论”(第五部分)与“方法论”(第六部分的第21至第22章)辩护,从而有力地批驳那些鲁莽的指责。
每一部分我们都始之于引导性的文字,继之以解说与评注,最后给出批判性的评价,对于与新近的争论相关的讨论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每一部分得出阶段性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最后借助于考察康德的隐喻(第23章)做出总结性的回顾(第24章)。

这一回顾给《批判》调以谨慎的节食配方,但又避免消瘦到形销骨立,战战兢兢,无法站稳。
由于总是还有许多理由来赞许康德的著作,我们不妨借用荷尔德林的激情,将他的话(《书信》,235)转用到哲学上来:《批判》“你必须加以研究,那时你将没有足够的钱去购置一盏灯与灯油,从午夜到鸡鸣的时间也嫌不够。”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什么?

8.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是什么?

康德哲学的总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781年,是康德的哲学巨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第二部是1788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第三部是1790年出版的《判断力批判》。
全书除了一个“序言”和一个“导言”之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阐述“先验原理论”,后一部分主要阐述“先验方法论”。贯穿全文的内容是,人们通过对理性的本身,即人类先天认知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其中一些先天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本源、作用、条件和界定等,并用以探讨它能认识哪些和不能认识哪些,在这个基础之上对形而上学的发展和归宿做出明确判定。
该书是欧洲哲学史上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著作。2015年11月,该书被英国“学术图书周”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

《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大体可分三个部分。
首先,书中论述了进行理性批判的原因。作者认为,理性批判本身就是一种科学,且含有能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一套完整而有据的方案。
其次,书中指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的定义、对象、出发点以及批判的范畴。
最后,书中又提到了理性批判应该遵循的原理及其意义。康德不仅在书中论述了数学、自然科学是怎样成为科学的,而且提出哲学也应该模仿自然科学走上科学之路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