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后影响

2024-05-05 22:29

1.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后影响

 原本希望藉由战争夺回西奈半岛的萨达特,则对和平的进展缓慢而感到洩气;在1977年11月,他做出了史无前例的举动——前往以色列访问,成为了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这同时也等于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萨达特的访问加速了和平运动的进展,美国总统吉米·卡特邀请萨达特和贝京前往戴维营(Camp David,美国总统的行宫)与会,会议从1978年9月5日—17日,最后谈判成功,以色列与埃及在1979年签署了以色列-埃及和平条约(Israel-Egypt Peace Treaty)。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所有军队和殖民者,以交换与埃及的正常关系与长久的和平。许多阿拉伯国家对此非常不满,埃及被从阿拉伯国家联盟里驱逐。事实上直到那时为止,埃及还一直被当成“阿拉伯国家里的领导者”。第四次中东战争最大的影响便是,在战争结束时签署的和平协议是自1948年的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首次公开进行对话。对于阿拉伯国家而言(尤其是埃及),从六日战争以来一直承受的战败感得以克服,并让他们能平等的与以色列进行谈判。然而,战争中埃及只在西奈战线获得一小部分土地,以色列却在戈兰高地以及运河西岸获得更多的土地,这场战争使阿拉伯国家了解到他们无法在军事上击败以色列,也因此使以阿间的和平得以展开。这场战争震惊了整个以色列,之前六日战争的大胜让以色列军过度自信,一直以为以色列在中东拥有优势军事实力。而战争初期的挫败造成以色列国内心理上的恐慌。以色列承受了比例极高的人员伤亡,以人口比例而言,以色列在三周内便承受了美国十年越战的伤亡比例。  以色列群众对以色列政府的抗议活动在战后4个月展开。抗议由Moti Ashkenazi所领导,他是“布达佩斯堡垒”的指挥官—也就是那个唯一死守到最后未被埃及军攻克的巴列夫防线上最北边的堡垒(Rabinovich,499),愤怒的群众非常不满以色列政府在战争中的表现(尤其是针对莫夏·戴扬)。以色列最高法院为此展开了调查,调查为何战争爆发前未能及时备战,和战争开头几天内的挫败。特别委员会在1974年4月2日发布了初步的调查报告,六个人必须为战争前期的挫败负责:·以色列国防军的参谋长大卫·埃拉扎尔(David Elazar)被提议免职,委员会认定他必须承担“对战争前的准备工作和战争情势发展的责任”。·情报机关首长Eli Zeira和他的副手Aryeh Shalev被提议免职。·Amam军事情报部的埃及情报工作小组负责人Bandman中校、和南方地区情报首长Gedelia中校,被提议调离情报机关。·南方战线的指挥官史密尔·葛农(Shmuel Gonen),被提议除役现役(Rabinovich,502)。他被迫在报告发布后的1975年1月30日离开军队。报告中指责他“他无法达成他应履行的职务,并应对我军在战役中的危险处境负责”。与公众的不满不同的是,这份报告“因为受到压力,报告调查的是主要是执行者的责任,而不是政府高层的责任,然而那已经超出他们能力所及”。然而梅厄总理和莫夏·戴扬显然必须负起责任,公众要求他们辞职(尤其是戴扬)的声浪越来越大(Rabinovich,502)。最后,在1974年4月11日,梅厄总理辞职了。她的内阁也一起总辞职,包括已经请辞两次而被梅厄挽留的戴扬在内。原本担任埃拉扎尔的顾问的伊扎克·拉宾,在6月继位成了新政府的总理。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战后影响

2.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给埃及空军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是联军位于塞浦路斯和航空母舰上的战术飞机。这些飞机对埃及空军可用的喷气式战机只有大约2:1的数量优势,并不是想过去一些中文刊物上描述的那么悬殊。如果有所准备、运用得当的话,那么埃及空军尽管缺乏经验,但是仍能给英法联军带来相当大的麻烦,甚至“火枪手”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也会是一个问题。不过,恰恰是在战前的情报收集和分析上,埃及人出了漏子。在运河危机爆发后到战争爆发前,这之间的3个月时间里埃及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如何应对英法采取的外交和经济攻势。对于英法军事力量在地中海的大规模调动,埃及人虽然有所察觉(他们和塞浦路斯的反英势力以及马耳他的工人运动有着不错的合作关系,后两方提供了一些英国部队正在不断进驻的情报),但是这段时间里,埃及政府和军方领导层考虑更多的冲突可能,是以色列在边境地区的小规模闪电式突袭(之前以军已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这种作战),对英国重夺运河区的行动虽有所顾及,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仅仅是将部分驻西奈的部队撤回本土。而对于大量的装备和给养,没有进行哪怕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疏散或隐蔽。联想到宣布运河国有化以来,英法的一连串应对措施在国际上的都没有收到成效,而且美国也对诉诸武力并不支持,很可能这些信息使埃及放松了对英法的警惕、更着重于眼下与以色列之间的紧张关系。结果,这场入侵计划之周密、规模之大、来势之猛,完全出乎埃及人的意料。
  埃及人低估了他们的行为将英法惹怒的程度,而纳赛尔更不会想到,他本人和他的国家此时已经成为了三方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当他满不在乎地摸了英法这两只暮年老虎的屁股时,也许不知道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这样的一句话:帝国主义虽然是纸老虎,却也是真老虎。

3.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战争影响

苏伊士运河危机不但导致了一个政府的垮台,英法两国在全球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此外,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对法国来说,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平衡力量。此外苏联的核攻击威胁也让法国下定决心,必须研发自己的核武器。对埃及的纳塞尔来说,虽然埃及在军事战略上彻底失败了,但在政治上却获得胜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并是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根据地。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战争影响

4.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争影响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战争后,以色列将有6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中东成为恐怖主义的热土,巴勒斯坦人用接二连三的自杀性人体炸弹的袭击以色列人,并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等政治恐怖事件。1988年,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建立,获得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00个国家的承认,政府办公地点位于约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

5. 第四次中东战争有什么影响?

第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10月,又称十月战争;阿拉伯人称之为斋月战争,以色列人则称它为赎罪日战争。这次战争是在1973年10月6日,以埃及、叙利亚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利用伊斯兰教斋日和犹太教的赎罪日的有利时机,向以色列侵占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发动突然袭击为发端的又一次收复失地的战争。虽然这次战争历时仅18天,但其影响是深远的。战后,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长达30年的战争状态,极大地推动了中东和平进程。不仅如此,这还是一场具有现代化特点的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引起了世界军事界和军事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第四次中东战争有什么影响?

6. 如何评价第四次中东战争各方表现

1、叙利亚,一如既往地差劲,虽然一开始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在戈兰高地,准备不足又过早投入预备队,结果苦心准备的攻势早早停顿,接着被一路逆推

2、埃及,应该说一开始的时候,埃及军队的表现很出色,强度苏伊士运河和使用反坦克导弹很有想象力,防空网的构筑也出乎以色列意料
但之后的行动,实在不行,完全违背了克劳塞维茨所说的,战争开始前,战争服从于政治目标,开始后,必须服从自身特性的原则
结果盲目进攻被以色列大败,随后在大苦湖更是被以色列突袭得手,打回原形

3、以色列,一开始的确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战争前三天,一度趋于崩溃,但关键时刻,下层士兵的主动性得以充分体现,之后也是快速恢复,体现了其战斗能力

4、其他阿拉伯国家,一如既往打酱油

7. 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

  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 
    中东,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四次中东战争都与此地区的巴勒斯坦问题有关。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希伯来王国,定都耶路撒冷,但不久被灭亡。公元前65年罗马帝国入侵该地后,曾三次镇压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运动,大批犹太人被屠杀,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此后的一千多年间,该地区成为 *** 人的长期居住地。
    犹太人逃往西欧各国以后,饱尝欺凌和迫害,他们渴望重建犹太人国家,摆脱苦难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19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一运动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企图借此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托管地,大批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地区。1922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叫外约旦(1946年5月,英国被迫承认外约旦独立),西部仍称巴勒斯坦。 *** 人和犹太人都想在这里建国,双方矛盾非常尖锐。
    二战削弱了英国的实力,但犹太复国运动日渐发展。同时, *** 民族的反殖斗争也不断高涨,英国的统治难以为继,因而被迫于1947年2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同年11月,在美苏控制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 *** 国家的决议。该决议因分裂巴勒斯坦、偏袒犹太人而引起 *** 人强烈的不满。l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建立。次日,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五国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结果,阿方失败,以色列乘机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的要多4850平方公里。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由约旦和埃及军队控制,上百万 *** 人沦为难民。此后,以色列进一步靠拢美国,并不断侵犯 *** 国家,使阿以矛盾更加激化。
   
    埃及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失败,国内政治、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引起人民、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1952年埃及爆发了由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次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法令。为了破坏这一行动,英法以三国首脑在伦敦制订了入侵埃及的计划。1956年10月29日晚,以色列出动4。5万人的兵力,向西奈半岛发动全面进攻,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英法以的侵略行径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谴责,美苏两大国也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表示反对。1956年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英、法、以军队撤出埃及,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第二次中东战争明显暴露出英法两国在中东影响的逐步衰退,但这一真空地区又被山姆大叔和北极熊视为战略要地而进行争夺,真可谓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又叫“六五战争”或“六天战争”。这是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发动的一次闪电战。
    阿以之间的矛盾随着两次中东战争而变得更加尖锐复杂,以色列对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叫嚣:“我们准备跟 *** 人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第七次、第八次战争!”由此可见,以色列的侵略野心未死。此外,美苏对中东的争夺也使该地区的形势更加复杂。
    在战前,以色列多次发出假情报,通知美国,埃及不久将进攻以色列。美国立即向苏联施压,苏联要求埃及“不要首先开火”,并强调苏联已从美国得到保证,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如果以色列动手,苏联
    亦不会坐视不救。埃及因此放松了警惕,以色列遂于1967年6月5日拂晓,突袭埃及,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军在几天内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全部地区、戈兰高地的一些地区,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6月8日,安理会下令停火, *** 国家因战败而被迫接受停火协议。
    第四次中东战争又名十月战争、“斋月战争”或“赎罪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中东地区出现了“不战不和”的局面。以色列继续占领着大片 *** 人的领土,巴勒斯坦难民仍然流浪在外。1970年萨达特出任埃及总统后,决定打破“不战不和”的僵局,收复失地。1973年9月,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在开罗举行首脑会议,协调了三国的军事行动。经过认真准备后,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得人民决定利用犹太教的赎罪日,对以军发动突袭。根据犹太教规,在赎罪日,凡犹太教的信徒,从日出到日落,不得进食,不得喝水,也不能抽烟。1973年10月6日,埃及军队向守在西奈半岛的以色列士兵发动突袭,叙利亚军队也在戈兰高地向以军发动全面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也运用游击战术在以色列占领区袭击以军,阿尔及利亚、苏丹等 *** 国家,都先后出兵参战,正当双方酣战之时,美苏两国却抛开交战双方,进行中东停火问题的谈判。在美苏的威逼下,埃及、叙利亚在22日和24日先后宣布停火,以色列在22日也宣布停火。但以军并未遵守停火协议,却向埃、叙发动新的进攻,占领了大片土地。为此,联合国不得不派维和部队到中东监督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沉重打击了以色列,粉碎了其不可战胜的神话,但它也给 *** 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 国家收复失地的目标也没有实现。战争期间, *** 国家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器──石油打击以色列及其背后的支持者,引发了震憾世界的石油危机。在石油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滞胀。这一行动鼓舞了第三世界国家反霸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进入90年代,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以双方通过谈判的方式使中东的和平进程明显加快,但关于圣城耶路撒冷的 *** 和归属问题一直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巴以双方目前的冲突也无不与此有关。命运多舛的耶路撒冷,不知何处是归宿!
   

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

8. 从四次中东战争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1突然性是获得战略优势的不二法宝,这次埃及和叙利亚成功通过战略欺骗,获得了主动权,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2即便是中高强度的局部战争,战略储备非常重要。战争开始后,大家的储备迅速用光,要不是美国和苏联的输血,早就打不下去了
3制空权是关键,不要梦想什么以地制空
4战前侦查是关键,看看戈兰高地
5最后,就是克劳塞维茨说的,战争开始前,军事为政治服务,开打以后就不能干涉军事行动
以色列击破叙利亚后,埃及为了援助,改变战略向以色列进攻,结果大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