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可通过基因检测预知

2024-05-18 01:47

1. 哪些疾病可通过基因检测预知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基因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关注。\\中 源 协-和基因公./众./号 知己基因(zhijigene)疾病诊断是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引起遗传性疾病的突变基因。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基因检测是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的检测、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某些常见病的辅助诊断。目前有1000多种遗传性疾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做出诊断。近年来令人非常兴奋的是预测性基因检测的开展。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发生前就发现疾病发生的风险,提早预防、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常见疾病一共(71项)消化系统(7项):食管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胆结石、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肠腺瘤呼吸系统(4项):哮喘、急性肺损伤、特发性肺纤维化、肺气肿循环系统(12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房颤、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高血压肾病、脑出血、脑梗塞、深静脉血栓免疫系统(9项):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炎、白塞氏病、小柳原田综合征、硬皮病、多发性硬化神经系统(9项):失眠、偏头痛、丛集性头痛、抑郁症、认知功能减退、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发作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病内分泌系统(12项):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高甘油三酯血症、血脂异常、肥胖、痛风、甲状腺功能减退、突眼性甲状腺肿五官(6项):高度近视、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闭角型青光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耳硬化症血液系统(1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皮肤-运动系统(6项):白癜风、银屑病、川崎病、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泌尿-生殖系统(5项):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多囊卵巢综合征肿瘤类疾病(29项)消化系统(7项):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胆囊癌、肝外胆管癌、胰腺癌、大肠癌呼吸系统(3项):鼻咽癌、喉癌、肺癌神经系统(2项):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内分泌系统(1项):甲状腺癌五官(1项):口腔癌血液系统(5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皮肤-运动系统(2项):基底细胞癌、骨肉瘤泌尿-生殖系统及乳腺(8项):肾癌、膀胱癌、散发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哪些疾病可通过基因检测预知

2. 基因检测有哪些好处 基因检测可以预测疾病

作用大概有几项
1、了解自身是否有家族性疾病致病基因,成年人对这一块的在意程度比较弱,但对新生儿的意义大。
2、正确选择药物,避免药物浪费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这方面的意义就是科学的地指导患者使用药物的种类与计量,目的合理用药。
3、提供健康风险管理最好的依据,因为现在的环境影响因子很多,且生活习惯的差异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明显,而疾病的发生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这方面的好处就是有针对性避免不良条件与习惯,起到预防作用。
--------------特·普基因  为您解答,如需帮助可询 Q308578235   微 KKK114421

3. 基因检测知多少

导言:2013年5月,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突然宣布,因为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她有极大风险患上乳腺癌,于是做出提前切除双侧乳腺的决定,一时之间基因检测成为大众和媒体所追逐的流行词汇,同时相关商家和医院借此东风开始大力推广和宣传。而2014年2月,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停止国内所有已经开展的基因检测,让舆论一片哗然。但这只不过意味着,为长远发展计,该行业亟需制定相关的规范,同时,大众在决定进行基因检测之前,需要接触更多信息。
            
   要想看懂一本小说,你不仅需要认识每一个字,更重要的是看明白字的顺序。而某些时候,某些政府会禁止一些书出版,那并非是因为该书用了非法的字,仅仅是因为,作者把一些字按某种特殊的顺序排在一起,因此犯了忌讳或者违反了某些管制条例。作者通过字序传递信息,而生命也同样如此,只不过它仅仅通过TACG这四个字,就能世代传递如何构造新生代身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细胞中通过奇妙的工具解读,以构建生命的躯体,并控制着它的运转。如果初始的信息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改变,在某些时候,就会发生一些相当糟糕的事情,比如可以世代相传的血友病,又或者各种癌症。
  
 对生命的理解越多,科学界就越发的认识到,如果想读懂人类身体运作的奥秘,首先需要读出生命的字序,并且破解它的含义。幸运的是,随着自动化测序仪和计算机性能的飞速提高,在2000年到来之时,人类基本读出了自身基因组那长达30亿的字序。并由此吸引了众多生物高科技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投入到寻找有价值的字序以及破译这些字序对人体的影响之中,至今已取得丰盛的成果。这从媒体上时不时就冒出的一些大黑标题就能知之一二,比如,最近突然火爆起来的“单身基因”,即为众多研究成果中的一例。但如果仅仅有这些研究成果,基因检测的普及化,仍不可能成为现实。
            
   今天,基因检测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关键在于新一代测序仪,测序成本的剧烈下降以及测序速度的极大提升。人类的第一个基因组测序,大概花费了30亿美元,用了十年时间才完成草图。而在可预期的未来,测序费用会很快下降到1000美元,时间则缩短到24小时。这是推动基因检测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基础,对每一个人都进行基因组测序,在技术和成本上都已经成为可能。
                      
   毫无疑问,基因和疾病的关系密切,也因此人类拥有众多千奇百怪的遗传性疾病。从东非高频率发生的镰型红细胞性贫血,在那里大约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拥有一个“糟糕”的基因,其提供的信息发生了一点小小的改变,因此产生的蛋白质也随之发生了一点改变,结果就是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因此有较高概率,在放下氧气的时候沉淀下来,把红细胞变得像一把镰刀,堵塞毛细血管,导致各种毛病,与此同时,骨髓来不及制造出更多的红细胞,血液的运氧能力也因此受损,这些遗传病患者大多在四十岁左右就会丧命。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比如异常严重的肥胖。1994年,瘦素基因被发现,Amgen公司迅即以两千万美金的代价,获得该基因的专利。然而,让公司沮丧的是,虽然世界上肥胖症患者如此之多,但公司只发现了十余个患者,是因为该基因的遗传性缺陷所导致的。
                      
 我国比较常见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有:蚕豆病、地中海贫血、血友病、苯酮酸尿症(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以及色盲等。相关专家初步统计后,认为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和遗传病,有79种。在基因检测技术已经成熟的现在,很有必要利用它,搜集并调查这些疾病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因此,今年八月有关部门启动了重大出生缺陷和遗传病调查与生物资源收集工作。这也许意味着某一天,国家甚至可能会像提供免费疫苗一样,免费提供某些种类的基因检测服务。至于这么做是好是坏,到时自然会有一番唇枪舌剑。
            
   除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之外,还有众多大家更熟悉的疾病也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如高血压、二型糖尿病等。但由于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都和多种基因相关,因此对检测结果的认知和分析,就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性。这类众多基因都来插一脚的遗传相关性疾病,拥有这些“缺陷”基因的人是否发病,以及什么时候发病,往往和环境以及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事实上,许多人根本没有进行检测,只因自己家族的长辈中存在这些患者,就开始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转向低糖低盐低脂的膳食习惯并且加强运动。这提醒我们,无论有没有那张检测单,追求健康生活本身,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难道,如果因为各种幸运的因素,所有可疑的不良基因都不存在,难道就可以放纵自己了吗?
                      
   在这个领域,学界争论十分激烈,甚至充满了火药味道,一边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专家另一边则主要来自其他专业领域,尤其是教育界。毋庸置疑,一些科学家为了发表论文和申请经费,会有意无意的夸大自己发现的重要性,但更多的误解,则主要来自媒体为了吸引读者,会脱离语境对新研究成果进行不恰当的夸张宣传,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以最近媒体集中宣传的“单身”基因为例,北大的科学家,在利用头发分析了579名大学生的DNA后,发现5-HTA1的基因存在两种稍微不同的字序,他们将之命名为:G型和C型。而统计数据显示,拥有G型基因的人有六成是单身状态,拥有C型基因的则只有一半是单身者。这一差异无法用相貌或者金钱的差异进行解释。所以,由于这一基因和是否单身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对于这种宣传,反对者认为这是典型的基因决定论,加以驳斥,而支持者则认为,知道自己是哪种基因型,或许有助于刻意改善自己的行为。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争执,都是鸡同鸭讲。毕竟,几乎没有分子物学家真的相信基因决定一切。人类行为事实上异常复杂,大脑的构造也不仅仅和基因的字序有关,还和胚胎发育时期的子宫环境密切相关,最后与出生后的成长环境也同样密切相关。但是,科学家无法控制这些复杂因素,他们只能尝试用基因来对复杂的人性进行初步解释。事实上,对于多基因与环境共同协作的复杂行为,单个基因的解释能力都是很小的,除非出现了真正重大的异常,比如某些严重的精神性疾病,重度抑郁症等等。大多数人的实际表现,都可以用经典的正态分布曲线进行描述,即多数人的状态都差别不大,只有分布在两端的人,才需要基因方面的特别理由进行解释。
            
   如果信息不能被正确解读,也许还是不知道更好?关于基因检测的是是非非,不是一篇小短文能够尽述,与此同时新的发现,每天都在涌现。笔者的建议是,当前基因检测技术对明确的单基因相关的疾病,其结果高度可信,对多基因相关的部分,则只具有概率上的一定价值,但对任何非疾病类的人类行为,其结果更多的还需要从乐观的态度进行看待,记住大脑具有非凡的可塑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古话,还是需要牢记在心中,古往今来的历史,早已将血统论否定,无论我们对基因认识到什么程度,这一早已被验证的事实,只会得到最终的确认,而不是反之。

基因检测知多少

4. 基因检测预测疾病靠谱吗

疾病家庭的遗传史就是疾病易感基因的遗传所造成的,所以基因检测能够检测出这些遗传的易感基因型,理论上,检测准确率达到99.9999%。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基因决定人的生老病死,是健康、靓丽、长寿之因,是生命的操纵者和调控者。因此,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基因,一切生命的存在与衰亡的形式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包括您的长相、身高、体重、肤色、性格等均与基因密不可分。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
基因检测可以确定个体性,也可以通过群体比较而确定其群体(祖源)特征,大海捞针先缩小区域、再检测个体性。
检测疾病类型
1.恶性肿瘤疾病31种:肺癌、胃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直肠癌、喉癌、食管癌、鼻咽癌、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原发性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脑膜瘤、口腔癌、皮肤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胶质瘤、多发性骨髓瘤、皮肤鳞状细胞癌、脑动脉瘤、肾癌、睾丸癌、皮肤基底细胞癌、胆囊癌、皮肤癌、滤泡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
2.心脑血管疾病18种:肥胖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腹主动脉瘤、冠心病、脑中风、瓜氨酸血症、范可尼贫血、酪氨酸血症酪氨酸血症、病窦综合症、深静脉血栓、周围动脉疾病、枫糖尿病、血色病、心肌梗死、高甲硫氨酸尿症、房颤、同型胱氨酸尿症等。
3.代谢与免疫系统疾病19种:2 型糖尿病、Iga系肾病、选择性Iga系膜增值性肾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结炎、过敏性鼻炎、牙周炎、白塞氏病、慢性荨麻疹、视神经炎、干燥综合症、过敏性鼻炎、尿毒症、慢性重型肝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1型糖尿病、肝炎后肝硬化等。
4.呼吸、消化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7种:妊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支气管哮喘、胎盘早剥、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先兆子痫、α-1抗胰蛋白酶缺陷、胆结石、结节病、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性卵巢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囊性纤维化、慢性肾病、乳糜泻等。
5.肌肉、骨骼关节及神经类疾病27种:佩吉特骨病、Gaucher病、Mucolipidosis 病、偏头痛、骨性关节炎、糖原累积病1a型、苯丙酮尿症、泰-萨克斯病、RCDP1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丛集性头痛、老年痴呆症、周期性头痛、肌扭转张力障碍、克雅氏病(CJD)、肢带型营养不良症、Canavan病、布卢姆氏综合症、第十一因子缺乏症、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帕金森氏症、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发性硬化症、家族性自律神经失调、原发性震颤、不宁腿综合症等。
6.眼耳鼻喉科及皮肤科疾病12种:麻风、白癜风、硬皮病、屈光不正、剥脱性青光眼、红斑狼疮、瘢痕形成、耳硬化症、异位性皮炎、尿道下裂、老年性黄斑变性、牛皮癣等。
7.精神类疾病13种:酒精性成瘾、躁狂症、阅读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学习行为失调、抑郁症、多动症、双相情感障碍、失读症、抽动性秽语综合症、迟发性运动障碍等。

5. 基因检测有什么好处?发现致病基因准确率竟这么高!可以试试


基因检测有什么好处?发现致病基因准确率竟这么高!可以试试

6. 基因检测疾病可靠吗?

通过基因检测疾病做出预警,并无科学根据,你知道吗

7. 基因检测的准确率

疾病家庭的遗传史就是疾病易感基因的遗传所造成的,所以基因检测能够检测出这些遗传的易感基因型,理论上,检测准确率达到99.9999%。

基因检测的准确率

8. 花几百元就能做的"基因检测",是如何预测疾病吗?

“基因检测”并不能真正预防疾病,毕竟引起疾病的更多是身体的代谢能力,蛋白质含量以及生活习惯。这个号称几百块就可以检测到疾病的“基因检测”,只是通过研究基因而计算出可能会出现的疾病,那么检查出就真的会患上吗?并不是的。它的作用只是相对于检查一下自己的家庭遗传基因,其实没有太大的预测作用,所以很多人对于这个“基因检测”是抗拒的。

一、“基因检测”只是发现可能会出现的疾病,但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无法从基因中发现
对于国外推荐的这个“基因检测”,其实从推出之后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毕竟它的存在仿佛没有太大的意义;“基因检测”其实就是通过DNA去猜估人可能会出现的疾病,但却无法确定一定会发病或者不会患上其他的疾病,就好像某系人家庭中有糖尿病的,他的后代可能根本没有出现!可他们的基因里面却检查出患上糖尿病,那么这个“基因检测”有意义吗?其实真的没有。

二、真正影响到人体出现疾病的,更多在于人体的代谢、蛋白质以及生活习惯上,而并非基因
或许“基因检测”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可能有机会患上的疾病,但实际生活中意外总是要比预测的机会大。影响一个人出现疾病的原因,并非只是本身的基因,更多是因为代谢能力不好,蛋白质缺乏甚至是恶性循环的生活习惯;即使是基因很好的人,如果经常熬夜喝酒吸烟,相信他的未来绝对不会是“完全没有疾病”!所以“基因检测”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基因检测”的预测本来就是不全面,而且意外总是高于计划,自然没有太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