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到期的投资为什么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024-05-14 00:17

1. 持有到期的投资为什么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1.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
2.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
3.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如上两点所述,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4.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

持有到期的投资为什么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期末要按公允价值计量,又要计提减值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 

因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预计收回时间和到期可收回金额都是明确的,且明确不会在到期前处置,因此在到期前的交易日因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风险和报酬与本企业(作为持有人)无关,在此情况下,在报表上反映出其公允价值的变动,并不能给报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反而容易导致混淆和误导。

3.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计价,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的关系

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计量是以公允价值计量,这里的公允价值一般是指的按照市场的规律公平交易的价格,入账价值即是在其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加上在交易发生时的各种费用及税费的总和构成了持有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这个科目一般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时,其最初取得时的成本,包括其成交价格与交易费用税费而组成的。
债券的面值一般不是公允价格的,这个是有区别的,一般面值都是比其公允价格要低。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初始计量以公允价值计价,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的关系

4. 关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到底是不是用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代表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1.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
2.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
3.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如上两点所述,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
4.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

5. 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为什么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呢? 求解释,谢谢~

这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上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资产方面的一项体现就是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全面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其中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损失准备、存货跌价准备。

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为什么可以计提减值准备呢? 求解释,谢谢~

6. 由于其他债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按公允价值计量,因而不计提减值损失。这句话为什错?

这句话错就错在“因而不计提减值损失”。

其他债权投资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确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按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科目。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的一般处理
  (1)减值与价值下滑的关系
  ①先认定总的价值下滑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价值下滑总量)
    贷:其他债权投资(价值下滑总量)
  ②再认定事实贬值部分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2)减值恢复
  减值幅度内恢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信用减值损失
  超过减值幅度的公允价值上升部分,确认为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债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7. 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不能转为成本法核算

您好主要差异第十四条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第十四条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分步投资变为联营,按照公允价值认定法处理:投资成本为原持有权益的公允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即视同投资方处置原持有的股权然后再购入联营投资。第十五条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分布处置丧失子公司控制权的,区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个别报表中,剩余股权构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追溯采用权益法,剩余股权构成金融资产的——按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中视同处置子公司然后再购入股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摘要】
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不能转为成本法核算【提问】
您好主要差异第十四条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按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第十四条 投资方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分步投资变为联营,按照公允价值认定法处理:投资成本为原持有权益的公允价值加上追加投资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即视同投资方处置原持有的股权然后再购入联营投资。第十五条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分布处置丧失子公司控制权的,区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个别报表中,剩余股权构成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追溯采用权益法,剩余股权构成金融资产的——按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报表中视同处置子公司然后再购入股权,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回答】

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不能转为成本法核算

8. 成本法后续计量会出现 “至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吗?

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购买日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子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子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子公司其他综合收益。
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对母公司的价值):在购买日以后,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在母公司合并报表层面体现的价值,例如在上述2中确定的购买日公允价值的基础上,扣减按该公允价值为基数计算的折旧、摊销、成本结转等后的摊余或折余价值。

扩展资料1、有价证券按当时的可变现净值确定(见“可变现净值”);
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按将来可望收取的数额,以当时的实际利率折现的价值,减去估计的坏账损失及催收成本确定;
3、完工产品和商品存货,按估计售价减去变现费用和合理的利润后的余额确定;
4、在产品存货,按估计的完工后产品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尚需发生的成本、变现费用以及合理的利润后的余额确定;
5、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
6、固定资产应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对尚可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按同类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计价,除非预计将来使用这些资产会对购买企业产生较低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