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有几个要素,控制活动有哪些要素?

2024-04-30 16:31

1. 内部控制有几个要素,控制活动有哪些要素?

编辑本段内部控制要素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内容,归恨结底是由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及其构成方式,决定着内部控制的内容与形式。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2.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等。
 
3.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阶层辩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 
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直接部门管理、对信息处理的控制 
、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分工。
 
4.信息与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沟通
 
5.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具体包括:持续的监控活动、个别评估、报告缺陷。[1]

内部控制有几个要素,控制活动有哪些要素?

2. 控制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控制活动的内容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的内容:
1、授权控制。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和批准,才能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未经授权和批准,这些人员就不允许接触这些业务,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个过程、环节责任、权利明确,使某些事件在发生时就得到了控制。

2、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对于相关的职务,必须进行分工负责,不能由一个人同时包办兼任。这一控制制度使经济业务在处理时,有关人员能够互相制约、相互监督。
3、业务记录控制。业务记录控制是指在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及时和正确。
4、财产安全控制制度。财产安全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5、书面文件控制。书面文件控制是指在业务处理过程中,把企业对于经营管理的要求,有关注意事项等制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下发给各级工作人员,或悬挂在办公室、仓库等公众场合。

3. 控制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因而,这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进行仔细和反复预测,把预测和预期目标相比较,并促进计划的修订。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为了保证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必须在经营开始以前就检查企业是否已经或能够筹措到在质和量上符合计划要求的各类经营资源。如果预先检查的结果是资源的数量和/或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就必须修改企业的活动计划和目标,改变企业产品加工的方式或内容。已经或将能筹措到的这些经营资源经过加工转换后取得的结果是否符合需要?这种利用预测方法对经营成果的事先描述,并使之与企业的需要相对照,也是事先预测的一个内容。如果预测的结果符合企业需要,那么企业活动就可以按原定的程序进行;如果不符合,则需要改变企业经营的运行过程及其投入。
2. 同期控制
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主管人员愈早知道业务活动与计划的不一致,就可以愈快地采取纠偏措施,可以在发生重大问题之前及时纠正。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其作用有两个。首先,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指导下属的工作,培养下属的能力,这是每一个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现场监督,可以使上级有机会当面解释工作的要领和技巧,纠正下属错误的作业方法与过程,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其次,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通过现场检查,可以使管理者随时发现下属在活动中与计划要求相偏离的现象,从而可以使经营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或者避免已经产生的经营问题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
3.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由于这种控制是在经营过程结束以后进行的,因此,不论其分析如何中肯,结论如何正确,对于已经形成的经营结果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它们无法改变已经存在的事实。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成果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以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反映资金运动过程的各种财务资料,了解本期资金占用和利用的结果,弄清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维持营运的能力以及投资能力,以指导企业在下期活动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决定缩小或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分析是通过比较标准成本(预定成本)和实际成本,了解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各成本要素的情况,了解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的消耗与利用对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找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质量分析是通过研究质量控制系统收集的统计数据,判断企业产品的平均等级系数,了解产品质量水平与其费用要求的关系,找出企业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 为组织下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确定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提供依据。
职工成绩评定是通过检查企业员工在本期的工作表现,分析他们的行动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判断每个职工对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贡献。成绩评定不仅为企业确定付给职工的报酬(物质或精神上的奖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而且会通过职工对报酬公平与否的判断,影响他们在下期工作中的积极性。公开报酬的前提是公开评价,这种评价要求以对职工表现的客观认识和组织对每个人的工作要求(计划任务或“职务说明书”)为依据。

控制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4. 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外,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秤制、复点制等,也都是防错防弊的内部控制制度。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
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
对各种账簿记录,要求帐证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统驭关系的规定;还有会计核算中规定的双线核对、余额明细核对、各种报表相关数字核对,以及由此而规定的内部稽核制度等。

4、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
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付后,要实行永续盘存办法核对库存帐实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卡物相符或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5、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
(1)计算机代替手工填制记账凭证是比较容易的,比手工制作的凭证更规范、效率更高。
(2)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和会计工作的水平。
(3)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部控制制度

5. 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紧密相连。尽管此五项要素适用于各类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对其应用可能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可能不及大型企业正式、组织性强,但其内部控制也可能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五项要素为: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构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诚信度、职业道德和才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权责分配方法、人事政策;董事会的经营重点和目标等。
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诸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有待评估的风险。风险评估的前提是使经营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衔接,保持一致。风险评估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基础。由于经济、产业、法规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确立一套机制来识别和应对由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控制行为有助于确保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控制行为体现在整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中。它们包括诸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活动。
有效性。 内部 控制的缺陷应该自下而上进行汇报, 性质严重的应上报最高管理层和董 事会。 这五项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对不断变化 的环境自动作出反应。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行为紧密相连,因基 本的商业动机而存在。 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构架的核心部分和基本理 念时最为有效。这时内部控制可以支持经营质量和主动的授权,避免不 必要的花费,并对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内部控制的三类目标之间具有直接联系,他们代表了企业努力的目标; 而五项要素代表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需元素。 所有五项要素都与每一类目 标相联系。 为实现每一类目标——如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需要五项要 素共同发挥作用,以说明经营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内部控制的定义——受人为因素影响、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 内在基本的概念——及其不同种类的的目标、内部控制要素、内控有效 性评价准则、与之相关的讨论,构成这本内部控制基本构架的内容。 内部控制的目标: 提高企业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这里所谓的效果,就是实现组织目标 的程度(比如组织十分取得赢利、利润的多寡等);效率就是一定资源 投入所带来的产出。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由于财务报表是综 合反映企业经验效果和效率的文件,也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因 此财务报告应该是可靠和完整的。 这里的可靠性是财务记录应完全忠于 企业的资产财产状况、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同时要求对财务记录进行 处理的手段和方法是正确的,技术和表达是准确的;所谓完整性,就是 财务报告要全面详尽地反映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而非有所保留 或有所遗漏。 法律法规和合同的遵循性。 法律法规和合同的执行可以从多个方面 反映企业的风险。一方面,违反法律和合同,会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违法 或违约层报(诸如罚款、索赔),另一方面,违反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行 为,可能隐含着对企业资产或股东利益严重的危害(诸如转移资产、破 坏企业信誉等)。

内部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6. 内部控制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7. 内部控制重点内容包括哪些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 :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内部控制重点内容包括哪些内部控制

8. 内部控制工作机制有哪些

为进一步巩固巡视工作成果,贵州专员办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着力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操作规程,深化“两个责任”落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推动形成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取得实效、落地生根。

一、加强学习宣传,牢固树立内控理念

该办党组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坚持力度不减、紧抓不放,营造学习贯彻内控制度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学习领悟。多次组织全办干部职工专题学习讨论《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和《贵州专员办内部控制操作规程(试行)》,进一步强化对内控制度的认识,掌握主要内容和方法,保证各项条款入脑入心,为我办内部形成注重风险防范、强化责任意识的风气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实现有机结合。把加强内控建设与开展财政预算监管、改进工作作风有机融合,一方面,以内控制度健全内部权力制衡机制、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及时发现“短板”、堵塞“漏洞”,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实现内控建设与业务开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二、完善制度流程,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该办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扎实推动内控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一是补齐内控短板。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办实际,以实用、细化、具体、简便为原则,制定或修订了《中共贵州专员办党组工作规则(试行)》、《贵州专员办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贵州专员办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贵州专员办公务车辆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了党建、资产、财务、人事、后勤等多项工作,全面打造有效可行的内控制度体系,以制度促进管理改善和作风转变。二是落实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内控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各环节经办审批流程,狠抓关键岗位的风险控制,以流程化管理、程序性规定、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增强内控制度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提高遵章守纪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使“有规必依”成为全办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内控落地生根

该办注重提升内控体系建设监管水平,突出内控制度运行监督管理重点。一是强化组织建设。为了强化和推进机关内控制度落实,该办成立了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和督察考核办公室,按照内控制度考核细则,统一指导、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定期讲评,形成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确保规范化、精细化监管制度成为常态。二是明确监管重点。以加强对热点岗位、关键环节监督为重点,将完善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办公用-品采购、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公车使用等内容纳入监督重点,强化对干部职工从政行为的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光下操作运行,实现了监督有重点、管理全覆盖的内控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