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如何投资

2024-05-09 11:56

1. 金融危机下如何投资


金融危机下如何投资

2. 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对股市造成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
2、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中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房地产业的冬天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
4、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
5、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6、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

扩展资料:
金融危机是金融领域的危机。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非常强,因此,金融的国际性非常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可以是任何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

3.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个人和家庭该怎么理财?

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调整的双重治理的形势下,如何理财进行保值增值。最近凤凰网的文章文章不错,本人略整理如下,和大家分享。

家庭理财首要的目标是防范经济萧条导致的收入减少和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缩水,投资者不得不在保本和增值的双重目标下未雨绸缪。所谓保本其实是在规避目前经济危机带来的大量风险,但是过于保守的策略也许让这种目标化为泡影,因为另一个方面,只有财富的增加才能让居民有较高的抵御风险能力,这有赖于一种较为积极的进攻。

但现金融海啸阵阵卷起,投资市场何处是避风港?作为终极商品的黄金,一月之内价格飙升100多美元,国际市场甚至出现盲目购买黄金以避险的投资举动;降息利好债市,股债跷跷板表现明显,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上周走势强劲,这一传统的资金避风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而持续火热;债券基金受益于债市的火热,收益占据基金榜前十,从而备受市场关注,上周南方恒元保本基金开始发售,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保本基金的关注;尽管股市哀鸿遍野,但低价股和合理的防御型配置,仍有淘金的机会,不过要记住:带上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总而言之,投资者如果要让自己尽量减少此轮经济调整的负面影响,让保本和增值获得一个平衡是关键。实现这种平衡自然要关注一下目前我们实现理财的基本手段有哪些,我们需要检审一下,这些理财手段或者理财手段的组合是怎样满足我们的理财目标的。

投资产品

少量配置股票

在当下期货等则因为门槛高,风险大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保险则防守有余,致富有限。由于2006年以来的牛市,股票和基金及相关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理财手段,因此理解这些理财手段所具有的收益与风险,应该是成功实现目前理财目标的基础。
少量配置股票有利于实现增值目的,可以成为理财组合手段之一。而在担心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并且希望长期投资的家庭来说,将股票换入绩优的偏股型基金也是一个较好选择。

新发保本基金

央行在“保增长”的任务下首次降息和准备金,带来了债券市场的牛市,而10月份的再次降息让投资者确信目前中国经济将处于降息通道之中,而债券市场也将迎来一轮持续牛市。因此,在这种债市走牛的预期下,投资者可以更多地关注债券,尤其是当前新发的长债值得重点关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级市场的购买债券并不容易,因此很多投资者往往希望参与二级市场的债券交易,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件风险较大的理财行为。在目前债市供给不足的环境下,在一级市场买入债券也并非容易。因此,对于希望投资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以及资金较少的投资者来说,买入债券型基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总体来看,基金作为一个复合的理财手段,往往涵盖了股票、债券和存款等手段的收益特征,可以成为家庭理财的主要工具,起到主体作用。

黄金

资深玩家的逐利品种,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实物黄金和纸黄金是首选。实物黄金包括金币、金饰和金条等。同样,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银行办理纸黄金业务,其中有中国银行的“黄金宝”,工商银行的“金行家”和建设银行的“账户金”。
如果投资者平时工作很忙,少有空余时间去理财,再加上投资实物黄金存放不便,与黄金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优点是理财专家代你操作,风险较小、本金有保障;缺点是收益率有上限。相反,对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且有一定期货知识的投资者来说,做黄金期货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债券

稳健型投资者最爱
债市的投资品种是很多的,目前可投资的品种主要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和交易所企业债等。交易所企业债(包括公司债)是最近市场的投资热点。

投资债券市场时,我们要善于捕捉热点,这同投资股票是一样的。企业债中的公司债无疑是近期市场的热点。投资者在选择公司债时,首先要把握好买入时机,在遇到公司债价格波动时,可根据债券的期限、票面利率、市场利率等计算出该券的合理估值区间,在该券进入合理估值区间时择机买入。

操作方法

巴菲特说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前两条!

保本理财的三种方式

方法一:存银行定期

风险程度:无风险


新一轮降息周期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存银行定期无疑成为保本理财的一个理想方式。央行这次调整利率,即便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也有3.87%,比货币市场基金收益高,更比偏股或股票型基金强。如果市场真像大摩预计的那样明年还要降息5次,那么现在存三年定期不是赚大了?

方法二:货币基金

行情不好,去年牛市中备受冷落的货币基金重新回到投资者的视野中。统计显示,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一年下来在4%左右。

方法三:买债券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央行上周正式宣布降息及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中国进入降息周期正在成为现实,债券的投资价值将逐步凸显。不过,由于连日暴涨,目前多只企业债的收益率已经大幅下降,风险正逐渐加大。截至上周五,8年期的08新湖债(122009)投资收益率为5.19%,5年期的08康美债(126015)收益率为4.61%。

而上周降息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5.58%。因此,建议投资者多看别动,积极关注新券发行,逢低买进。

四、股票忍痛买进

“忍痛买进”的理论基础: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股票投资以守为攻主基调:防御型行业

地球人都知道,现在要在股市里赚钱真是“难于上青天”。对于依然“坚守岗位”的股民,不得不拿着“显微镜”来选股淘金。目前,低价股和防御性的配置策略,也是资金避险的手段之一。

  防御配置:基础设施+必需消费品

  对于股票的资产配置策略,海通证券建议,第一类首选必需消费品行业,包括商业贸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传媒旅游、公用事业、公路港口机场等,以及产业景气度持续增长的行业如铁路设备、电气设备和通信运营设备制造等;第二类又可细分为改善经济基本面的政策如降息、放松信贷之类的货币政策和减税、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受益的行业,以及非价值型救市政策受益者如直接入市增持或回购板块以及市场制度完善举措受益者如券商板块。

分批建仓的两种方式

方法一:倒金字塔法

所谓“倒金字塔”法,是指投资者将准备投资的所有本金分成几份,当第一次买进筹码之后,如果这只股票的股价继续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股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这就像一个“倒金字塔”,开始买的不多,越跌买得越多,这样可以拉低总体的申购成本。举例来讲,假定投资者看好某只股票,他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进500股,但随后股价下跌至18元,他又买进1000股,当股价下跌至16元时,如果仍然看好该股,可以再加仓1500股。这样成本被拉低至17.3元,一旦股价反弹至此价位即实现盈利。

方法二:股票定投

股票定投类似基金定投,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例如每月1日)以固定的金额(例如1万元)买进同一只看好的股票,它的最大好处是平均投资成本,避免风险。

当然,如果没有好的股票但认同目前的点位,最好的办法是定投指数基金。今后只要指数上涨就能赚钱,省却了选股的麻烦。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个人和家庭该怎么理财?

4. 专业者进,金融危机时,股票价格为何下跌?

金融危机,股价为何下跌?
顾名思义,金融出现危机,各行业的经济萎缩,货币流通性差,商品销售缩减,社会消费供大于求,企业出现产量下滑……等因素导致股市的下跌,所谓专家称:中国股市已成为国民经济“晴雨表”。

针对股市主要可理解以下几点:
1、机构,散户等投资者对市场不看好;
2、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
3、股民信心(股市人气)缺乏;
4、国家政策有关(称救股市,救楼市)信息出台。

5. 写一篇题为“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股市基本面分析”的论文,应该怎样写

  金融危机是由一部分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制造的,这帮人都是具有很强的理科背景,数学功夫、想象力都相当的了得,吃饱了整天没事就开始捣鼓怎么样制造出复杂的、让人很难以理解的金融衍生产品来,从博弈论的角度上来说,这些产品很多都是零和博弈产品,但是在金融分析师的改造下具备了存在的价值,有近几年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风生水起的Warrant,还有最近因为巨亏事件浮出水面的Zero Cost Collar以及Accumulator(音译:I kill you later),从一个哲学的角度分析,存在即合理,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存在经过金融工程的改进在某个角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正如巴菲特在本世纪初语言的“大规模杀伤性的金融武器”,市场需要它们,但只是在它们正确发挥本来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需要,比如期货的功能主要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

  应对危机,中国面临四大问题:

  第一,中国虽然出台了四万亿计划,有“国十条”、“金融九条”、“国三十条”一系列的措施,现在的关键是2009年特别是上半年,以总需求拉动和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能不能迅速地生效?从第一季度公布的数据来看,GDP增长率6.1%,主要是因为四万亿投资的刺激。由于一季度投资额已经很多,如果要想保8%下半年投资额必须加大,全年投资额必将超过四万亿。

  第二,结构调整能不能切实融于这次反危机行动中,能否到位?如果不到位,总需求的拉动可能不困难,能拉上去,但是最后还是重复过去的故事,还在干粗活,中国的制造业还在大量的生产过去那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中国的结构调整能否像奥巴马那样出台明确的东西,以结构调整作为拉动内需的主要推动力量,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第三,中国危机可能碰到的问题。中国在反危机措施下面临的形势与美国正好相反。美国是经济体系影响实体经济部门,中国是由于外需问题,由于新《劳动合同法》问题,甚至可能也由于我们2008年9月之前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中国是实体经济部门先出问题,金融部门除了股市之外,其他的部门情况都很好。所以中国碰到的问题与美国相反,实体经济可能影响金融体系。

  第四,商业银行的积极性问题。多年前,中国搞西部大开发,后来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两次大战略的成效很不理想,其实责任不在中央,中央政府有积极性,地方政府也有积极性,但是这两次大开发背后的东西要看到。掌握全国绝大多数货币金融资源的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系统,在内部评级中把西部地区划在末尾,把东北好多地区划为信用的D类和E类地区,有钱就往江浙投。因此,中国扩张内需的关键在于怎样让掌握大部分货币资源的银行行动起来。随着中央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势必会有大量资金投向东北,有了资金的刺激股市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涨幅。

  目前全球金融体系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2007年4月爆发以来的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花旗认为2009年全球经济会进入收缩状态。金融行业调整与恢复的深度、范围和速度仍然是影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即使到2009年下半年,经济收缩的速度有可能放缓,在2010年经济如预期恢复之后,经济增长率可能仍会在低位徘徊。”

  显然,花旗对于全球经济的态势较悲观。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的预测,花旗认为2009年全球GDP增长率在0.5%,到2010年恢复到2.6%;2009年的全球通胀率在2.5%、2010年的通胀率为2.6%。其中,2009年GDP出现负增长的地区为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

  2009年GDP增长率保持领先地位的依然是中国,花旗投资研究部认为不仅保八没问题,而且会略高,达8.2%。

  花旗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认为:“我们相信中国政府有能力实现其目标增长”,他表示,“财政收入和国企利润在GDP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而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银行资产仍由国家控制,可见,尽管经济改革已有数十年,但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并未削弱。”

  尽管中国GDP能够保八,但是企业利润下滑无法避免,也就是说GDP可能软着陆,但企业盈利只有硬着陆。中国在1998-1999年间和2002年遭遇了两次通缩问题,通缩的原因在于出口疲软、生产过剩。而现在外需的疲软态势比过去10年中任何时候更为严重,所以出口减少造成的产能过剩和通缩问题在当前的经济低迷时期,挑战更为严峻。而通缩对企业盈利而言是利空消息。对于中国股市的判断,股价涨跌的因素更为复杂。尽管肯定会受收入不佳等负面影响,但流动性相对充足、经济增长超出预期、估值便宜及风险偏好趋稳等将可能是重大利好因素,市场或在今年上半年就开始复苏。

  尽管受到宏观经济调控和次贷危机的双重影响,2008年中国A股市场延续了2007年末的下行走势,但依然保持相对活跃并从11月份开始回暖。随着各项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的显现,投资者信心逐步恢复,市场有望在2009年展开震荡上行走势。

  2008年A股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

  纵观2008年中国A股市场走势,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下一些重要特点:

  第一,股指大幅下调并于年末企稳。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达到创纪录的6124点以后,中国股市即进入下行阶段,2008年这一趋势进一步延伸。但这一时期影响市场下行的因素更加复杂,除了市场自身调整要求之外,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而采取的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使投资者产生了未来经济降温的预期,同时,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抑制股市走高的措施。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2008年A股市场总体下行。上证指数从2007年底的5261点跌至2008年底的1820.81点,跌幅达到65.39%。此间,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曾探底到1625点的年度最低点。2008年在全球主要股市的跌幅排位中,上证指数跌幅仅次于俄罗斯的MICEX指数,位于第二,远高于金融危机震荡中的美国和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英、法、德、日等国,因此,此轮A股市场的下跌,仅仅用国际金融危机是不能完全解释的。如果以美国道琼斯指数下跌的幅度29.42%为据来估算,假定2008年上证指数在5261点的基础上也下跌同等幅度,那么,其下跌的绝对数为1547.79点,上证指数的年末收盘点应当在3700点以上。因此,可以说,2008年的A股市场属于严重超跌范畴。

  受A股市场下跌影响,与2007年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和交易也跌幅下落。2008年境内融资减少了4386.58亿元,跌幅高达56.80%;其中,A股IPO的融资额从2007年的4590.62亿元减少到2008年的1036.52亿元,减少了3554.1亿元,降幅高达77.42%。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交易日增加了2天,但股票成交金额却从460556.2亿元下落到267112.6亿元(降幅达到42%),股票成交数量从36403.76亿股减少到24131.38亿股(跌幅达到33.71%),这些下落幅度都超过了2000年以来的任何1年。

  2008年总体下行的市场行情给投资者带来了比较严重的投资损失,但此轮的市场走势与2001-2004年的持续阴跌行情有较大不同。首先,2008年行情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对2006-2007年将爆发性行情的理性修正色彩。2007年前10个月上证指数上涨126%,最高超过6000点,这种上涨速度在全球股市都非常罕见,在中国股市历史上也不多见。虽然当年国内外经济景气状况较佳,股权分置改革基本结束,市场流动性充裕,但无论基本面发生如何重大变化,都不足以支撑股市以如此速度上升,更难以支撑股指继续上涨,股市向下调整是必然的。其次,2008年市场下行并没有引致成交量的历史新低,市场仍然保持一定活跃度。2008年上交所周均成交量351.6亿股,低于2007年的526.1亿股,但高于2005年(190.5亿股)和2006年(230.1亿股),是中国股市历史上周均成交量第二高的年份。交投活跃表明市场调整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投资者信心,场内仍然存在大量买盘承接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抛售,这是日后股市回暖的重要原因。第三,2008年股市调整的低点接近于2006年年末的水平,并没有严重损失掉2006年股市上涨的成果。如果舍去2007年股市爆发性行情所造成的指数虚高,那么2008年11月市场调整结束后,可以看作是承接2006年牛市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A股市场的走势受到欧美股市的明显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动荡在2008年下半年对于中国股市的影响日益明显。2008年欧美股市的走势对中国A股市场走势的影响有着加大的效应(这种影响的内在机理和机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和欧美各国政府救市措施陆续出台,欧美股市的波动幅度加大。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经济衰退的预期对于股市投资者的心理影响逐步加强。自2008年9月份起,A股市场紧跟欧美股市的趋势逐渐形成,这成为A股自年初以来股指跌去60%以后继续下探的重要原因。跟随走势持续到年末后才逐步发生改变。事实上在A股市场提前进行了幅度远大于欧美市场的调整以后,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偏低,这个时候市场继续跟随欧美股市下探,缺乏基本面依据。

  第三,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08年中国股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股本规模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上市公司从2007年的1530家增加到1604家,市场总股本从1.42万亿股增长至1.89万亿股,其中,已上市流通股从4946亿股增加至7000亿股。年末股市总市值12.4万亿元,流通市值4.7万亿元。虽然低于2007年水平,但仍高于2006年水平,这是继2007年之后中国股市第二大融资年份。另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所产生的限售股解禁和2007年新股上市锁定的逐步解除,使市场中的上市流通股本总量有所增加。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到2008年年末股改产生的限售股份共4682亿股,其中1364亿股已经解禁,占比达29.1%。未来限售股份还会逐步解禁,从而增加上市流通股数量。股本结构的变化不仅扩大股市流通盘规模,而且将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进一步影响。

  第四,市场平均市盈率下探至历史低点。

  股指迅速回调挤除了2007年市场大涨的虚高成分,股票平均市盈率在2008年10月末降至12.86倍,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点。此后,随着市场回暖,市盈率有所回升,到2009年2月16日,市场平均市盈率达到了17.74倍。市盈率不是股票估值的惟一可靠依据,但从这一指标可以发现,股市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预期比较消极。但是,如果认真审视和对比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很难得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将全面陷入极度恶化的结论。暴跌之后,股价有可能被低估了。市场平均市盈率从66倍跌到13倍,只用了1年的时间,这种非同寻常的变化原因何在?难道在这1年中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至于投资者必须大幅调低全部上市公司盈利预期吗?通过分析最近3年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并没有发生普遍恶化的现象。2006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2007年由于大盘股集中上市的原因,这一指标迅速达到7.8万亿元,同比增长52.9%。2008年各季度上市公司主营收入保持基本稳定,表明市场总量指标受新股发行影响较小,各季度主营收入介于2.6-2.9万亿元之间。营业利润逐季有所下降,从一季度的3028亿元降至三季度的2440亿元,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实出现了下降趋势,但上市公司利润的下降幅度有限,而且总体来看各项财务指标相较2007年仍有一定增长。2008年前三季度的主营收入、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已经超过或者接近于2007年全年水平,可以肯定2008年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将超过2007年,只不过增长幅度有所收窄。因此,可以说,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并不支持市盈率大幅调降,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可能处于被严重低估状态。

  第五,投资者信心保持稳定。

  2008年的股市大幅下滑,尽管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较大冲击,同时也有一部分投资者作出了离场的选择,但与前一轮熊市不同的是,此次市场回落并没有完全抑制新投资者的进场热情。2008年新开A股、B股和基金账户数合计达到1664万户,虽然低于2007年水平,但仍相当于2006年的3倍。从历史上看,新开账户数量与股指的变化存在跟随关系。在股指回落年份,新开账户数量会减少,在股指上涨的年份,新账户会增加,这一跟随效应在2007年表现得尤为明显。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96.7%,新开账户数也从2006年的538万户,暴涨至6057万户。可见,新账户数量与股指之间的这种跟随关系在2008年依然存在。随着股指的逐步回落,新开账户数量也稳步减少,但仍然维持了一个相对较高的绝对水平。11月份股市启稳之后,12月新开账户数量又迅速从11月份的77.7万户增加到108.7万户。

  当然,投资者新开账户数量并不一定意味着进入股市的资金总量净增长。在股市回落阶段,新投资者进场的同时,可能会有大量老投资者离场。虽然缺少直接数据说明2008年股市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真实情况,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月度投资者持仓报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走势。从图7中可见,根据该公司统计,A股持仓账户从2007年6月的3432万户,稳步增长至2008年7月的4789万户,此后持仓账户数量有所回落,但一直维持在4700万户以上,持仓账户占全部账户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持仓账户数量的增加虽然不能说明进场资金量绝对增加,但至少可以说明进入股市的投资者数量是增长的,而且持仓投资者仍然具有相当的资金实力,2008年11月和12月的股市回暖之际,持仓投资者总量没有明显增加,表明本轮反弹行情主要是现有投资者继续增加投资而形成的,行情初期基本可以界定为“自我解围”式反弹行情。投资者的损失承受力和再生能力是考察一个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而下半年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人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出现市场回暖的事实说明,A股市场现有投资者群体的投资能力已经可以支撑市场在回落期稳定运行,投资者群体正日益走向成熟。

  2009年股票市场走势展望

  2009年是中国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一年。发达经济体短期内不太可能从危机中恢复,面对不利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有力举措,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今年的宏观经济走势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比以往更大的影响,同时,尚存的制度性缺陷和新的改革措施也将继续从不同着力点影响市场运行。

  宏观经济因素。国际经济方面,金融危机对于发达经济体的实体经济已经产生深远影响,2008年美国GDP累计值同比下降0.2%;3季度欧盟GDP同比增长0.6%,日本GDP同比下降2.1%。12月,美国工业产值同比下降7.8%,欧盟下降12.7%,代表发达经济体经济景气度的OECD综合领先指标延续了年初以来的持续下跌走势,降至92.9,较上月回落1.1,较上年同期回落8.2。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截至2009年2月1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近月期货价格已降至每桶34.44美元,铜、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也在低位徘徊。世界银行预计2009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为-0.1%,2010年可恢复至2%;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则分别为4.5%和6.1%,其中,中国为7.5%和8.5%。

  中国经济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到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低至6.8%,全年经济同比增长9.0%。工业全年增长12.9%,其中11月和12月份仅增长了5.4%和5.7%。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4万亿元,同比仅增长4.9%。2009年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3%,显示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出现萎缩迹象。宏观经济增速回落态势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预计2008年四季度将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从而拖累全年盈利水平。2008年年末开始,国家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陆续启动,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业等支柱行业的国家振兴计划出台,为2009年保持经济继续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但总体上应适当调低2009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预期。

  关于资金面因素。由于对中国来说,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紧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上,对银行体系的冲击比较小,因此,2008年中国的银行体系仍然表现出较强的信贷投放能力。2008年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余额从年初的27.8万亿元增长至年末的32万亿元。与此同时,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也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年末企业存款余额16.4万亿元,增长13.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2亿元,增长26.1%。在发达国家银行体系大规模去杠杆化和收缩信贷的形势下,中国银行体系能够保证信贷规模具有一定幅度增长,缓解企业在不利条件下的财务困难,体现了中国银行体系长期稳健经营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同时,企业和居民存款的增长,为二者顺利度过经济调整期储备了资金。当然,一般来说过于宽松的资金面有可能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但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已经预先进入调整期的情况下,今年国内资产价格再次飙升的可能性不大。

  关于政策因素。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全力扩内需、保增长是2009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就资本市场而言,保证市场稳定运行应是2009年管理层的主要目标,各种改革措施和新金融产品的推出都必须与此目标保持一致。在这一大背景下,管理层对于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将持更加谨慎的态度,从而使得2009年资本市场在制度层面出现重大调整的可能性降低。

  2009年A股市场的可能走势。2008年的中国股市跌幅远远超过了欧美等严重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同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A股市场属于严重超跌状态。在2008年9月以后,随着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不断下调,在A股市场中存在的几百只市盈率5倍左右的股票,其年收益率大致是1年期存款的8-10倍。这意味着,A股市场已具有重要的投资价值。曾几何时,在2006年(尤其是2007年)股市大幅上扬以后,一些人后悔不已地感叹,2005年入市的好时机已今生不再,但面对2008年后期的行情,可以发现,在最好的投资时机来临之时,许多投资者还在观望,等待着所谓底部的出现。实际上,所谓的股市下跌底部,常常只能在股市上行之后、回过头来看才能发现;即便在股市运行中底部形成,在此底部能够成交的股票也极为有限,并非人人可以买到,因此,希冀于底部购股,即便是机构投资者也往往不能如愿,更不要说,个人投资者了。既然A股市场属于“严重超跌”,在宏观政策放松和股市政策从松的背景下,2009年它就有着超跌“补涨”的内在要求。如果在2009年下半年,实体经济走势能够比较回升,那么,这种“补涨”还可能继续展开新一轮的上行行情。因此,2009年A股市场总体走势是上行的。

写一篇题为“世界金融危机下,中国股市基本面分析”的论文,应该怎样写

6. 金融危机对我国股市的影响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7. 金融危机下如何理财更有效?

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调整的双重治理的形势下,如何理财进行保值增值。最近凤凰网的文章文章不错,本人略整理如下,和大家分享。

家庭理财首要的目标是防范经济萧条导致的收入减少和通货膨胀带来的资产缩水,投资者不得不在保本和增值的双重目标下未雨绸缪。所谓保本其实是在规避目前经济危机带来的大量风险,但是过于保守的策略也许让这种目标化为泡影,因为另一个方面,只有财富的增加才能让居民有较高的抵御风险能力,这有赖于一种较为积极的进攻。

但现金融海啸阵阵卷起,投资市场何处是避风港?作为终极商品的黄金,一月之内价格飙升100多美元,国际市场甚至出现盲目购买黄金以避险的投资举动;降息利好债市,股债跷跷板表现明显,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上周走势强劲,这一传统的资金避风港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而持续火热;债券基金受益于债市的火热,收益占据基金榜前十,从而备受市场关注,上周南方恒元保本基金开始发售,再度引起了人们对于保本基金的关注;尽管股市哀鸿遍野,但低价股和合理的防御型配置,仍有淘金的机会,不过要记住:带上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总而言之,投资者如果要让自己尽量减少此轮经济调整的负面影响,让保本和增值获得一个平衡是关键。实现这种平衡自然要关注一下目前我们实现理财的基本手段有哪些,我们需要检审一下,这些理财手段或者理财手段的组合是怎样满足我们的理财目标的。

投资产品

少量配置股票

在当下期货等则因为门槛高,风险大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保险则防守有余,致富有限。由于2006年以来的牛市,股票和基金及相关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理财手段,因此理解这些理财手段所具有的收益与风险,应该是成功实现目前理财目标的基础。
少量配置股票有利于实现增值目的,可以成为理财组合手段之一。而在担心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并且希望长期投资的家庭来说,将股票换入绩优的偏股型基金也是一个较好选择。

新发保本基金

央行在“保增长”的任务下首次降息和准备金,带来了债券市场的牛市,而10月份的再次降息让投资者确信目前中国经济将处于降息通道之中,而债券市场也将迎来一轮持续牛市。因此,在这种债市走牛的预期下,投资者可以更多地关注债券,尤其是当前新发的长债值得重点关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级市场的购买债券并不容易,因此很多投资者往往希望参与二级市场的债券交易,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件风险较大的理财行为。在目前债市供给不足的环境下,在一级市场买入债券也并非容易。因此,对于希望投资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以及资金较少的投资者来说,买入债券型基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总体来看,基金作为一个复合的理财手段,往往涵盖了股票、债券和存款等手段的收益特征,可以成为家庭理财的主要工具,起到主体作用。

黄金

资深玩家的逐利品种,对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投资实物黄金和纸黄金是首选。实物黄金包括金币、金饰和金条等。同样,投资者也可以通过银行办理纸黄金业务,其中有中国银行的“黄金宝”,工商银行的“金行家”和建设银行的“账户金”。
如果投资者平时工作很忙,少有空余时间去理财,再加上投资实物黄金存放不便,与黄金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优点是理财专家代你操作,风险较小、本金有保障;缺点是收益率有上限。相反,对具有一定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且有一定期货知识的投资者来说,做黄金期货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债券

稳健型投资者最爱
债市的投资品种是很多的,目前可投资的品种主要有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和交易所企业债等。交易所企业债(包括公司债)是最近市场的投资热点。

投资债券市场时,我们要善于捕捉热点,这同投资股票是一样的。企业债中的公司债无疑是近期市场的热点。投资者在选择公司债时,首先要把握好买入时机,在遇到公司债价格波动时,可根据债券的期限、票面利率、市场利率等计算出该券的合理估值区间,在该券进入合理估值区间时择机买入。

操作方法

巴菲特说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前两条!

保本理财的三种方式

方法一:存银行定期

风险程度:无风险


新一轮降息周期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存银行定期无疑成为保本理财的一个理想方式。央行这次调整利率,即便是一年期存款利率目前也有3.87%,比货币市场基金收益高,更比偏股或股票型基金强。如果市场真像大摩预计的那样明年还要降息5次,那么现在存三年定期不是赚大了?

方法二:货币基金

行情不好,去年牛市中备受冷落的货币基金重新回到投资者的视野中。统计显示,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一年下来在4%左右。

方法三:买债券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央行上周正式宣布降息及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中国进入降息周期正在成为现实,债券的投资价值将逐步凸显。不过,由于连日暴涨,目前多只企业债的收益率已经大幅下降,风险正逐渐加大。截至上周五,8年期的08新湖债(122009)投资收益率为5.19%,5年期的08康美债(126015)收益率为4.61%。

而上周降息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5.58%。因此,建议投资者多看别动,积极关注新券发行,逢低买进。

四、股票忍痛买进

“忍痛买进”的理论基础: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股票投资以守为攻主基调:防御型行业

地球人都知道,现在要在股市里赚钱真是“难于上青天”。对于依然“坚守岗位”的股民,不得不拿着“显微镜”来选股淘金。目前,低价股和防御性的配置策略,也是资金避险的手段之一。

  防御配置:基础设施+必需消费品

  对于股票的资产配置策略,海通证券建议,第一类首选必需消费品行业,包括商业贸易、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传媒旅游、公用事业、公路港口机场等,以及产业景气度持续增长的行业如铁路设备、电气设备和通信运营设备制造等;第二类又可细分为改善经济基本面的政策如降息、放松信贷之类的货币政策和减税、扩大投资的财政政策受益的行业,以及非价值型救市政策受益者如直接入市增持或回购板块以及市场制度完善举措受益者如券商板块。

分批建仓的两种方式

方法一:倒金字塔法

所谓“倒金字塔”法,是指投资者将准备投资的所有本金分成几份,当第一次买进筹码之后,如果这只股票的股价继续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股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这就像一个“倒金字塔”,开始买的不多,越跌买得越多,这样可以拉低总体的申购成本。举例来讲,假定投资者看好某只股票,他以每股20元的价格购进500股,但随后股价下跌至18元,他又买进1000股,当股价下跌至16元时,如果仍然看好该股,可以再加仓1500股。这样成本被拉低至17.3元,一旦股价反弹至此价位即实现盈利。

方法二:股票定投

股票定投类似基金定投,就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例如每月1日)以固定的金额(例如1万元)买进同一只看好的股票,它的最大好处是平均投资成本,避免风险。

当然,如果没有好的股票但认同目前的点位,最好的办法是定投指数基金。今后只要指数上涨就能赚钱,省却了选股的麻烦。

金融危机下如何理财更有效?

8. 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影响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