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的新城市主义特点

2024-05-18 01:56

1. 新城市主义的新城市主义特点

1、 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5~10分钟的步行环境内完成。2、 连通性。格网式相互连通的街道成网络结构分布,可以疏解交通。大多数街道都较窄,适宜步行。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使得步行更舒适,愉快、有趣。3、 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混合在一起,邻里、街道和建筑内部的功能混合。4、 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使用期限、尺寸和价格不同的各类住宅集中在一起。5、 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强调美学和人的舒适感,创造一种区域感。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6、 传统的邻里结构。可辨别的中心和边界。跨度限制在0.4~1.6公里。7、 高密度。更多的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8、 精明的交通体系。高效铁路网将城镇连接在一起。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9、 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开发和运转对环境影响到最小程度。减少对有限土地资源和燃料的使用,多用当地产品。10、 追求高生活质量。总的来说,以上各点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提高整个社区居民乃至整个人类社区的生活质量。

新城市主义的新城市主义特点

2. 新城市主义的理论

新城市主义提倡创造和重建丰富多样的、适于步行的、紧凑的、混合使用的社区,对建筑环境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完善的都市、城镇、乡村和邻里单元。其两大组成理论为:一、传统邻里社区发展理论(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二、公共交通主导型开发理论(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3. 什么是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

亦称新都市主义(New Urbanism)。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在美国亚历山德里亚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比标志着新城市主义运动的正式确立和理论体系的成熟。[1]  其核心人物是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

什么是新城市主义的基本思想

4. 新城市主义的名词由来

 从二战期间开始,美国人为了拥有私密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私有住宅而大规模迁往郊区。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空间被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和时间、加大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隔离等问题。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城市以不规则的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社区内街道设计狭小,容许路边停车,沿街步行道平均宽度为1英尺,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哩/小时。新城市主义把简朴自律和可居性强的特点注入其城市里,减少房屋周围的草地面积,停车场地面积控制到最小,并规定停车库不能露在沿街路面。这些社区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有许多维持这种简朴自律的魅力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新城市主义不仅只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重创二战前极受小城镇青睐的社区牢固的联结纽带。通过巧妙布局各种社会、文化、宗教场所、商店、公交中心、学校和城镇行政机构,为居民提供聚居场所;四通八达的步行道,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了对小汽车的依赖程度和相关开支;高效率的土地使用模式有助于保护开敞空间、减少空气污染;别具匠心的邻里特征和个性,避免景观像复制品似的到处出现。新城市主义成功地把多样性、社区感、俭朴性和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

5. 新城市主义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点

 新城市主义十分重视区域规划,因为他们认识到许多与城市规划有关的问题只有上升到区域层面、制定出整体性策略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交通系统(特别是公交与捷运系统)的贯联衔接问题、税收区划及税收分担与共享问题、环境污染与污染治理问题、农田与自然保护区问题、教育系统(特别是中、高等教育)问题、政策不公与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等。但如果将这些问题提升到了州或国家层次,似乎又过于扩大了,也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因此,比较适宜可行的区域规划范围,是一个大城市区或是由几个毗邻大城市区联接而成的区域。而在这样一个区域之内,散布着大小不等的一些市、镇、村落。区域规划的目的是要保障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社会公平、环境健康。为此,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区域规划要点:(1)首先承认城市增长的必然性,容许其增长;(2)建立永久性乡村保护区(带),确保其今后不会被城市发展所侵吞;(3)建立临时性乡村储备区(带),以备将来高质量的城市发展之用;(4)明确设定区域性廊道(铁路、高速公路、水道、绿带、野生动物通道等),作为区域内不同地方之间的联系纽带或分隔界线,形成区域基本架构;(5)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或大的交汇点为中心组织空间开发,形成节点状布局、整体有序的网络结构;(6)正视郊区化蔓延后的既成现实,设法修补、填充、整合松散碎裂的现有郊区;(7)在与中心市区毗邻的边缘区段,应按照城市内部邻里街坊的模式组织空间开发。而在更远的外围地区,则按照镇或村的模式进行,每个镇或村都有各自清晰的核心与边缘,基本功能齐备;(8)注意某地住宅开发量与当地工作机会、教育设施条件之间的平衡;也注意这些要素在区域内不同地方之间的平衡;(9)尽可能顺应地形、保持地貌、避免大兴土木,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扰动。 新城市主义反对僵化的绝对的功能分区,尤其反对尺度巨大的功能单一化。他们倡导每个区段(尤其是邻里街坊)的功能多样化和完善化,从而促使各个区段独自生长成为有机的城市细胞。为此,他们提出了在这个空间层面规划设计的几项基本原则,也就是前面已提及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的几个最基本特点:(1)紧凑性原则。要生成有活力的社区,足够的人口密度是基本前提,因而要有足够的容积率和紧凑度。这样也可以提高土地与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2)适宜步行的原则。步行对营造城市社会生活非常关键。为了支持步行与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出行,应该将各种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布局于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之内,而公交站点与住宅区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在步行范围之内。通过适宜步行的空间设计,减少对汽车的依赖,有助于消解汽车造成的种种负面效应;(3)功能复合(多样性)原则。要在邻里街坊内或以公交站点为中心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布置商店、服务、绿地、中小学、活动中心以及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以便支持步行和公交主导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以这种多样性增强街坊社区的活力与魅力,从而吸引人们外出步行、介入社会生活;(4)可支付性原则。通过紧凑性开发,提高土地以及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与效益、降低开发成本,并“浓缩”了税源,因而让市政当局负担得起(而在松散低密度的郊区,市政所获得的税收及其他收益,根本不足以抵偿所投入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花费,市政是入不敷出的)。通过在社区中提供多种类型不同价格的住宅,让更多不同阶层的家庭都有可能支付得起。 新城市主义认为这一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也相当重要,因为这是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具体化的环节,也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如何做到紧凑而不拥挤?如何营造出让人可以步行且乐意步行的环境?如何吸引人们走出家门而介入公共生活?如何让人们接受一个多元化(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种族混合)的社区?如何同时兼顾行人、汽车、公共交通而不顾此失彼?所有这些问题的确是对设计师匠心与功力的极大考验。其中,“人性化尺度”、“美感”、“安全”、“舒适”、“有情趣”是关键原则。为此,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1)街区的尺度控制在长600 英尺(183米)、周长1800英尺(549米)范围以内;(2)街道不宜过宽,以便于步行者穿越。例如: 干道宽度大约34英尺(10米),标准街道宽约24英尺(7米)等等;(3)道路两旁及道路中央设立绿化带,美化街道同时又收缩了道路视觉尺度,减少行人穿越街道时的心理压力;(4)人行道至少4~5英尺宽(1~2米);(5)中心商业街尽量为步行专用街;(6)减少地上大面积停车场,改用地下停车以及沿街边停车的方式;(7)留出足够多的建筑退后带(收进带),与人行道、沿街停车带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城市街边公共活动空间。并设计一些门廊、凉篷、露台、台阶、屋檐出挑等建筑细节,以提高街边公共活动空间品质;(8)建筑物应将正面、门、窗开在临街一面,而车库、垃圾桶必须安置在背街;(9)建筑物风格应与周边建筑语境相协调,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历史传统;(10)强化突出公共建筑物(学校、教堂、邮局、剧院、市镇厅、图书馆等)的景观价值与视觉地位,以公共建筑作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新城市主义的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点

6. 城市主义的介绍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从二战期间,美国人为了拥有私密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私有住宅而大规模迁往郊区。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空间被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和时间、加大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隔离等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