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样式

2024-05-07 20:33

1. 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学样式

2. 关于传统文化的对联

上联:水底月为天上月;
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

上联:三代夏商周;
下联:四诗风雅颂。

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上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下联: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上联: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下联: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上联: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下联: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上联:门对千根竹;       下联:家藏万卷书。
上联:门对千根竹短;     下联:家藏万卷书长。
上联:门对千根竹短无;   下联:家藏万卷书长有。

上联:因荷(何) 而得藕(偶),
下联:有杏(幸)不须梅(媒)。

上联:未老思阁老;
下联:无才做秀才。

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下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上联:一担重泥遇子路;
下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上联:昨日钻狗洞偷桃,不知是谁?
下联:他年步蟾宫攀桂, 必定有我。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 有关对联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看到一家家、一户户、一副副字体不一、内容丰富的对联,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乡风民俗和浓郁的年味,感受万家团圆、和和美美、喜气洋洋的欢欣和对美好愿景、幸福生活的殷殷期盼。
  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传统春联是由人手以毛笔书写,现在亦有机器印制的春联。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每幅春联都有横批。
  有些地区“春联”也是各种春贴的统称,而有些地区又把条状、不成对的春贴称为春条、春挥。朝鲜则有立春榜、立春书、立春贴等名称,简称春榜、春贴等。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即今春联)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有关对联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4. 对联属于什么文学?实用文学,抑或民间文学?

对联雅俗共赏,应属于民俗传统文学!

5. 节日对联大全

身气月鉴两袖风镜高悬
(传统节)清明
巧夺工独具格
(传统节)
摘穷帽挖穷根放胆改革观念新
(传统节)腊八
金风玉露相逢便胜却间数
(尚名词)明星见面
许仙端午掀罗帐犹雪水倾
(节气二)白露、寒
缕月光洒窗前
(传统节)元宵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与读书灯
(电脑名词)断点续传
埋搞改革旧貌变
(传统节)重阳
园俏声笑,笑声渐消,隐星桥
(传统节)元宵
园月露初觉寒
(传统节)元宵
山枕夕阳归窗前待别离
(习俗)守岁
折柳独寄阵前枝连理圆梦
(传统节)除夕
月潭边春色满
(传统节)清明
皂白非作歹
(传统节)七夕
月落明别
(传统节)
金顶显现明月隐
(传统节)
铁扇隐姓霹雳火扬名
(传统节)清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乐曲)新进行曲
晴转阴零星雨
(传统节)清明
爆竹声岁除
(质检名词)载震
乡寒食远堪悲
(病症)关节酸痛
百花园百花春景晴明四处同
(传统节)元
登山第射击拿金牌象棋获冠军
(传统节三)元、元、元
七夕仰看牛渡
(电视用语)节目星
雾点点露画乱云堆
(传统节)冬至
要三省
(传统节)春节
富贵淫贫贱乐男豪雄
(传统节)重阳节
苑倾湖倒影月
(传统节)花朝
玉札前梦碎
(传统节)七夕
王允先于布、卓前许
(传统节)元
三迁居处终定
(传统节)元
轻舟远猿声起空高月传箫音
(传统节)元宵

节日对联大全

6. 对联是我们传统的文学形式.仔细阅读下面这副对联,完成后面的题目

回复:
 
              一,中秋;二,除夕!?
 
                   号外:元宵节、龙台头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打油翁!书荐!

7. 中华民俗礼仪对联大全

  书    名                             中华民俗礼仪对联大全
  作    者                             马银春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简介
  在古代,过年的时间并不一致。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才把农历
  正月初一改为“春节”,把阳历(又称“公历”)一月一日称为“新年”,一
  九四九年进而把“新年”改称为“元旦”。
  二、传统春节的习俗和传说
  进入腊月后,天寒地冻,农活较闲,人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可以开展
  各种喜庆活动,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届时,市场上年
  货充盈,卖年画、窗花、鞭炮、灯笼、脸谱、春联以及节日食品用品等,人
  们摩肩接踵,货摊一个挨一个,讨买叫卖,热闹非凡。
  在几千年形成的节日习俗中,像接神、敬天等带有迷信色彩的活动,随
  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经逐渐被淘汰。其他像贴春联、挂年画、贴剪纸
  等习俗延续至今,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息。
  1.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对子”等,是春节时贴在门上或楹柱
  上的吉祥语,由上联、下联和横披组成,它是中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每
  逢春节,家家户户无不贴春联庆贺。鲜红的春联,抒发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点缀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联起源于“桃符”。最初是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郁垒”这两个
  神像;挂在大门上,用来镇妖避邪。后来,大概由于雕刻神像太费时,就用
  两块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叫做“桃板”。再以后进一步简化,只在桃板
  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往门上一挂就完事,这叫做“桃符”。
  这种春节挂“桃符”的习俗从战国延续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上才出现联
  语,代替原来的“神荼”、“郁垒”的字样。
  桃符改称为“春联”和用红纸写春联,都是开始于明代。因明太祖朱元
  璋十分喜欢春联,所以他大力提倡,及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一种风俗,流传
  至今。
  2.贴年画
  按照中国古老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
  舍,人们在屋内墙壁上贴崭新的年画,给人以春意融融、喜气洋洋的感觉。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它是伴随春庆祈年和驱凶避邪的活动
  而产生的。年画起源于门画,与桃符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门画最初的题法
  是门神,据南朝《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缯二神贴户左右,左
  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众所周知,世界上本来就没鬼,然而人们通
  过年画来祈求全家平安吉利的愿望却是可以理解的。
  3.放鞭炮、燃焰火
  春节期间,无论是繁华的城镇,还是偏僻的乡村,“噼噼啪啪”的爆竹
  声此起彼伏,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

   目录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第一节农历传统节日——春节
  一、春节的由来
  二、传统春节的习俗和传说
  第二节全国各大城市的春节风俗
  第三节少数民族怎么过春节
  第四节端午节的传说
  一、美丽的传说
  二、端午别称知多少
  三、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第五节踏青扫墓的清明节
  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二、清明节的习俗
  第六节其他传统节日
  一、七夕节l
  二、中元节,
  三、中秋节
  四、重阳节
  五、腊八节
  六、冬至
  第二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风情
  ——漫谈中华各民族的民俗民风
  第一节西部地区的民俗风情
  第二节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第三节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第三章婚俗漫谈
  第一节有趣的婚俗
  一、最奇特的婚俗一抢亲
  二、汉族婚姻风俗——回门
  三、彝族泼水迎亲
  四、先“嫁”后“娶”的婚俗
  五、“从歌堂”及“打亲
  第二节民俗有融合,婚俗有风情
  ——少数民族婚俗种种
  第四章中国食俗大观
  第一节我国古代十大名厨
  第二节中国各大城市特色小吃
  第三节少数民族的饮酒风俗.
  第五章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第一节礼多人怪的礼仪
  一、藏区的绝对禁忌
  二、侗族对罢山歌开路迎宾
  三、客家的“崇九”风俗
  四、满周岁的“抓周儿”风俗
  五、蒙古族独特方式呈真情
  六、达斡尔族礼仪传统源远流长
  七、苗族“以心换心”交朋友
  八、热情的维吾尔待客礼
  九、天祝藏族的白色崇拜
  十、土家族的迎宾礼
  十一、瑶族香茶药浴宴宾客
  十二、裕固族双杯美酒敬贵宾
  十三、中国奇特的跪拜礼
  十四、中国情人节习俗
  第二节美丽动人的传说
  一、“踢乌兰”的传说
  二、藏族笛子的由来
  三、傣族赛龙舟的由来
  四、丢花包
  五、冬不拉的传说
  六、满族冰滑子的由来
  七、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八、苗族划龙船的来历
  九、畲族打尺寸的故事
  十、畲族的盘瓠图腾崇拜
  十一、耍狮子的来历
  十二、羊眼包子的来历
  十三、瑶族长鼓舞的来历
  十四、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第三节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一、有关财神的传说
  二、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三、赵公明——专管人间财富之神
  四、比干——公正无心的纣王叔
  五、范蠡——生财有道的陶朱公
  六、关羽——忠诚信义为本的关公
  第四节展现中华民族的国粹
  一、中华吉祥画与传说
  二、老北京民间绝活:吆喝
  第六章中国生肖文化与民俗历法
  第一节十二生肖的来源
  第二节十二生肖在中华民俗中的作用
  第三节闲话“本命年”
  第四节十二生肖的文化象征
  一、鼠的文化象征意义
  二、牛话牛说,牛字牛词
  三、情趣洋溢的虎的谚语
  四、兔文化趣谈
  五、龙的象征意义
  六、蛇的象征意义
  七、马的象征意义
  八、妙用“羊”语
  九、望猴生义
  十、鸡的象征意义
  十一、狗的象征意义
  十二、猪的象征意义
  第五节鸡为何是五德之禽
  第六节龙起源的种种说法
  一、龙的原型为蛇说
  二、龙的原型为鳄鱼说
  三、龙原型的其他说法
  第七节与公历同步的民俗历法
  一、夏历(农历)__一阴阳规范历
  二、农历闰月的计算方法
  三、公历和农历之间的转换
  四、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
  五、立春风俗
  第七章中国民俗工艺与民俗建筑
  第一节民俗的奇葩——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
  一、“泥人张”与惠山泥人
  二、北京皮影,
  三、冰灯史话
  四、大理草编
  五、风筝的起源
  六、佛山灯色扎作艺术
  七、精致的瑶族马尾帽
  八、面塑艺术
  九、民族扎染工艺
  十、木版年画
  十一、平遥推光漆器
  十二、泉州提线木偶
  十三、唐三彩
  十四、天津杨柳青年画
  十五、蔚县剪纸
  十六、西湖竹骨绸伞
  十七、中国刺绣
  十八、中国毛笔
  十九、最理想的饮茶器具——紫砂壶
  第二节色彩斑斓的中国民俗建筑
  一、北国冰雪建筑文化
  二、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三、潮汕传统民居
  四、侗族风雨桥
  五、哈尼族蘑菇房
  六、海南传统民居
  七、胡同里的皇都遗韵——北京四合院
  八、江南水乡
  九、静悄悄的团山村
  十、蒙古包后的木杆
  十一、苗族吊脚楼,
  十二、南方自由式民居
  十三、羌族的碉楼
  十四、上海的民居最风情
  十五、神奇的客家土楼
  十六、四合院的影壁
  十七、桃花源里人家——馓州古民居
  十八、走进傣家竹楼
  第八章对联大观园
  第一节趣联漫话
  一、对联简史
  二、名士联话趣闻
  三、妙联点评
  四、春联漫谈
  第二节对联欣赏
  一、趣联
  二、春联欣赏
  三、婚联
  四、寿联
  五、挽联,
  六、中堂联
  七、集句联
  八、白话联
  九、长绝联欣赏
  十、无对联欣赏
  十一、古今名人名联欣赏
  十二、名胜对联欣赏

中华民俗礼仪对联大全

8. 对联与对联文学

山静风和仁者寿,荷香花明圣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