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打捞的巨型铁牛,为何不搬到博物馆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2024-05-13 02:46

1. 从黄河打捞的巨型铁牛,为何不搬到博物馆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从黄河打捞的巨型铁牛,由于它重达70吨重,难以搬得动,所以一直被放在黄河边上,供游客参观。

从黄河打捞的巨型铁牛,为何不搬到博物馆保护,专家:我们不敢!

2.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为何露天放着不保护?

出土的文物是揭开古代社会神秘面纱的上帝之手,1988年,山西永济县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开始探索黄河蒲津渡遗址,经过一年多的挖掘工作,考古人员挖出了4尊铁牛,4尊铁人,每只铁牛都栩栩如生,约有1.9米高,长约3米,宽约1.3米,重达30吨左右。这些铁牛和铁人都是1000多年前唐朝修建蒲津桥时所铸。
山西蒲州城是黄河边上的一座古渡口城,这里曾是黄河以东连接长安的重要交通枢纽,被称为“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中之第一锁钥”,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这里也经常发生战乱。
唐玄宗时期,朝廷决定对蒲津桥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以便更好地统治黄河以东地区,所以将原来的老旧的竹索浮桥拆除,修建了一座规模庞大的铁索浮桥。
这座桥全身使用铁索铸成,为了稳固铁索,工匠们建造了8尊铁牛充当桥墩,每只铁牛重30吨,底盘和铁柱重40吨,整座铁牛达到了70多座,据记载,修建这座桥所用的钢铁占了唐朝全年铁量的80%。
后来黄河东移,蒲津桥逐渐被废弃,这座古老的铁桥几经战乱仍屹立不倒,随着黄河的改道,三门峡库区蓄洪,河沙淤积,铁牛最终沉入了河底。
1989年铁牛被考古人员挖出后,仍然栩栩如生,没有任何锈蚀的痕迹,依旧身姿矫健,线条清晰,令人惊叹1000多年前,唐朝的先民们就能铸造出如此令人惊叹的瑰宝。
令人们不解的是,如此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捞出后,却任由它在露天摆放,几十年都曾进行任何保护措施?文物就应该呆在文物馆中被珍藏,何以在此整日风吹日晒雨淋。专家其实也想保护它,但是不敢动,因为目前的科技达不到保护的水平,不当的保护反而是一种毁灭。
曾经矗立在沧州城外近千年的“镇海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有的经验都是付出了血一样的教训得来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黄河铁牛的雄姿,那是建立在毁灭沧州“镇海吼”的基础上的。
沧州镇海吼比黄河铁牛浇筑的时间晚了200多年,都是体积30吨和庞然大物,由于镇海吼站在泥土之上,所以在嘉庆8年曾被大风吹倒,到了光绪年间又被扶起,但它的下颌、腹部和尾部都已被严重损毁。
20世纪50年代夏季暴雨,镇海吼的腿脚在水中连续泡 几个月。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沧州市文保所为镇海吼修建了一座八角亭,为它遮风挡雨,结果由于水气不能快速蒸发,反而让镇海吼锈蚀情况变得越加严重,1975年,只得将亭子拆除。
1984年,专家提出再一次对镇海吼进行保护,给镇海吼修建一个基座,避免它长期陷于土中,结果却在吊装的过程中造成镇海吼全身42处损伤,由于吊装时防止腿部挤压灌注的硫磺锚固合剂未及时清除,硫磺合剂降温凝固后体积膨胀,导致镇海吼腿部断裂。
1994年,专家再次对镇海吼进行保护,用铁管做支架加固四条狮腿,结果导致狮子腿部裂纹再度恶化,最后只得用许多钢管将镇海吼牢牢地钉在地基上。
本来雄姿英发的镇海吼在沧州屹立千年,最后却因过度保护,变成了需要靠十几根钢管支撑才能站稳的丑陋形象,这样的造型让不少人惋惜,更是沧州人心中永远的痛。2009年,沧州市宣布重新建造一座铁狮子来作为沧州“狮城”的象征。
正是因为有了沧州镇海吼的惨痛教训,才能让黄河铁牛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能够存活几十年依然生龙活虎。文物保护是一项技术工程,有时候,在技术达不到的情况下,不盲目的保护反而是维护文物全貌最好的方法。

3.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为何露天放着不保护?

出土文物是上帝揭开古代社会神秘面纱的手。1988年,山西省永济县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开始探索黄河蒲津渡遗址。经过一年多的挖掘工作,考古学家挖出了四头铁牛和四个铁男,每头都栩栩如生,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重约30吨。这些铁牛铁男都是1000多年前唐朝修建蒲津桥时铸造的。

山西省蒲州市是黄河边上的一座古老的渡口城市。它曾是连接长安和黄河以东的重要交通枢纽。被称为“河北河东绿道入关中第一把钥匙”。由于它的地理重要性,战争经常在这里发生。



唐玄宗时期,为了更好地统治黄河以东地区,朝廷决定大规模重建蒲津桥,于是拆除了旧的竹缆浮桥,建造了一座大型的铁缆浮桥。

整座桥是用铁索铸造的。为了稳定铁索,工匠们建造了八只铁牛作为桥墩,每只重30吨,底盘和铁柱重40吨,整只铁牛达到70多只。据记载,唐代造桥用钢占铁总量的80%。

后来黄河东移,蒲津桥逐渐荒废,这座古老的铁桥几经战乱依然屹立不倒。随着黄河改道,三门峡库区被淹,河沙淤积,铁牛终于沉入河底。



1989年被考古学家挖掘出来后,铁牛依然栩栩如生,没有任何生锈的痕迹,体态依然矫健,线条清晰,令人叹为观止。一千多年前,唐朝的祖先就能铸造出如此神奇的宝物。

让人不解的是,这样珍贵的历史文物被捞出来之后,却任由其露天放置,几十年来都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文物要珍藏在文物博物馆。为什么这里整天刮风,晴天,下雨?专家其实是想保护它,但是不敢动,因为目前的技术达不到保护的水平,保护不当就是一种破坏。



曾经矗立在沧州城外近千年的“镇海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有的经验都是付出和鲜血一样的教训获得的。时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黄河铁牛的雄伟模样,它是以沧州镇海吼的毁灭为基础的。

沧州镇海吼比黄河铁牛晚倒了200多年。这是一个巨大的怪物,体积为30吨。因为镇海吼立于土上,嘉庆8年被强风吹倒,光绪年又被托起,但颚腹尾受损严重。



在50年代的夏季暴雨中,镇海在水中嚎叫了几个月的腿脚。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沧州文化保护研究所为镇海豪修建了八角亭,以保护其免受风雨侵袭。结果水蒸气不能很快蒸发,镇海豪的腐蚀越来越严重。1975年,展馆不得不被拆除。

1984年,专家建议再次保护镇海吼,并为镇海吼建造一个基座,防止它长期被困在土壤中。结果镇海吼全身在吊装过程中造成42人受伤。由于吊装时用于防止支腿被挤倒的硫磺锚固混合料未及时清除,硫磺混合料冷却凝固后体积膨胀,导致镇海咆哮支腿断裂。



1994年,专家再次保护镇海吼,用铁管加固四条狮子腿,导致狮子腿再次出现裂纹恶化。最后镇海吼只好用很多钢管牢牢钉在地基上。

本来雄壮壮烈的镇海吼,在沧州屹立千年,却因为过度保护,变成了一个需要十几根钢管支撑的丑陋形象。这样的造型让很多人后悔,是沧州人心中永久的痛。2009年,沧州宣布重建一只铁狮,作为沧州狮城的象征。

正是因为沧州镇海吼的惨痛教训,黄河铁牛才能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生存几十年。文物保护是一项技术工程。Som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为何露天放着不保护?

4. 千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不好好保护起来,反而随意摆放?

自中国古代以来,我们从未缺少像铁一样坚硬的东西,美丽的青铜器已成为许多人的记忆。 自唐代以来,我们的炼铁技术逐渐成熟,从那时起就有中国古代艺术品。在黄河,专家曾经打捞了70多吨铁牛,根据检查,其中大部分铁牛来自唐朝,被视为文物。 但是为什么将这些打捞的文物露天放置, 有没有防护措施? 

实际上,这并不是说我们国家不重视文物保护,而是这四个铁牛的保护步骤太尴尬了,专家们甚至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每一个铁牛的重量都超过70吨。 除了巨大的质量外,它们也非常大,很难为他们找到一个密闭的空间来避免风吹日晒。 其次,如果没有大量人员和专业工具,就不可能移动这些巨大的铁块, 转移的巨大困难使人们放弃了将它们放在狭窄空间中的想法,而只允许将它们放置在露天环境中。 

铁质文物的保护一直是一个古老而棘手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铁器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时很容易生锈。 如果保护措施无效,那么这四个珍贵的铁牛很可能会被锈蚀吞噬,并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消失, 这是我们绝对要做的。 允许在被抢救之后,专家学者还试图将黄河铁牛运输到其他地方以进行保护。 结果,黄河铁牛看起来生锈了,黄河铁牛的重量和体积都不正常,因此必须将它们放在第一位。

如果您随便采取行动并造成黄河铁牛损坏,那么谁也负担不起后果。 此外,任何人都无法窃取这么重的黄河铁牛, 在找到更好的保护方法之前,最好将其放置在空旷的地方。 刚开始时,河北沧州铁狮子镇海吼是由于保护不足,生锈和几乎坍塌所致,这使人们感到非常抱歉和心痛。 从过去吸取的教训中,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从铁狮子 镇海吼的保护经验可以看出,对铁制文物的保护确实非常困难,稍加疏忽将对文物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文物专家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都想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 只是有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善意地做坏事,而如此珍贵的文物遭到了不可挽回的破坏,真是可悲。 因此,文物专家不敢轻易对黄河铁牛采取保护措施。

5. 千年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放置不保护?

千年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放置不保护?专家:想但不敢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而能够见证这些历史的,无非就是过去的一件件文物了,因此每发掘出来的过去朝代的器物,都是十分尊贵的国宝,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意义,但是凡事皆有意外,1989年,我国永济县博物馆在黄河古代著名渡口蒲津渡黄河东岸打捞出来了唐朝开元时期的铁牛和铁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永济县博物馆的这次打捞行动,并非巧合意外之举,而是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并且获得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一年多的勘察,,这才发现了沉睡在黄河水面下2米河滩的铁牛。历史上,这一尊黄河铁牛已经是久负盛名,史书曾经对其有明确的记载,唐朝政府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在永济市西方15公里,蒲州城的黄河古道两岸,放置了四尊铁牛,用来稳固蒲津浮桥,这里也成为了秦晋之地的关键要道,并且一直沿用到了宋。

铁牛每尊高1.9米,长大约3米,栩栩如生,牛角上还有纹饰,形象逼真,造形生动,牛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矫角、昂首,牛体矫健强壮,尾施铁轴,用来牵连浮桥。这也象征着唐朝精美的工艺水平。同时牛还象征着别的寓意。
《易经》上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正所谓“水来土掩”,因此铁牛也象征着土地的保护神,防止河水的泛滥。

不过到了元朝时期,因为战乱,浮桥被破坏,铁牛也就单纯的成为了镇压黄河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器物。到了后来的明清世界,黄河屡次改道,铁牛也受到了冲击,民国时期,河水沿着蒲州西城墙流过,有在此地游泳的人,下水的时候还可以摸到铁牛的牛角。河道里面的行船还有过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一直到六七十年代,铁牛这才深入河滩里面。

为何当地工作人员将它打捞出来之后,就放在露天,而非运送回博物馆保护呢?原来,铁牛一尊,就有将近30吨之中,在打捞前,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曾经对黄河铁牛打捞一案提过意见,运送这尊铁牛很是费力,而且考虑到常年来受到河水的侵蚀,铁牛在运送的途中也很害怕遭到损坏,因此有关部门选择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护建议,也就是就地提升,在铁牛掩埋的始发地点,直接将原来的铁牛、铁人、铁柱原地提升了12.2米,在地表上恢复它的原貌,露天摆放。

根据山西文物局的考古研究专家说,这样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保护铁质文物,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在漫长的时间里面,铁和空气以及水分的微元素反应,材质也变得更脆,在实际施工当中遇到的困难也远远超过时限的预计,比如说如何做铁牛底架,如何让其安全着陆,入伙防锈除锈等等,因此,也没有人敢管理这座铁牛,将其送往更远的地方,就地安置确实是一项最科学的选择

千年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放置不保护?

6. 为什么千年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不保护起来就露天放置?

千年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放置不保护?专家:想但不敢

永济县博物馆的这次打捞行动,并非巧合意外之举,而是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并且获得了县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一年多的勘察,,这才发现了沉睡在黄河水面下2米河滩的铁牛。历史上,这一尊黄河铁牛已经是久负盛名,史书曾经对其有明确的记载,唐朝政府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在永济市西方15公里,蒲州城的黄河古道两岸,放置了四尊铁牛,用来稳固蒲津浮桥,这里也成为了秦晋之地的关键要道,并且一直沿用到了宋。

铁牛每尊高1.9米,长大约3米,栩栩如生,牛角上还有纹饰,形象逼真,造形生动,牛前腿作蹬状,后腿作蹲伏状,矫角、昂首,牛体矫健强壮,尾施铁轴,用来牵连浮桥。这也象征着唐朝精美的工艺水平。同时牛还象征着别的寓意。
《易经》上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正所谓“水来土掩”,因此铁牛也象征着土地的保护神,防止河水的泛滥。

不过到了元朝时期,因为战乱,浮桥被破坏,铁牛也就单纯的成为了镇压黄河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器物。到了后来的明清世界,黄河屡次改道,铁牛也受到了冲击,民国时期,河水沿着蒲州西城墙流过,有在此地游泳的人,下水的时候还可以摸到铁牛的牛角。河道里面的行船还有过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一直到六七十年代,铁牛这才深入河滩里面。

为何当地工作人员将它打捞出来之后,就放在露天,而非运送回博物馆保护呢?原来,铁牛一尊,就有将近30吨之中,在打捞前,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曾经对黄河铁牛打捞一案提过意见,运送这尊铁牛很是费力,而且考虑到常年来受到河水的侵蚀,铁牛在运送的途中也很害怕遭到损坏,因此有关部门选择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护建议,也就是就地提升,在铁牛掩埋的始发地点,直接将原来的铁牛、铁人、铁柱原地提升了12.2米,在地表上恢复它的原貌,露天摆放。

根据山西文物局的考古研究专家说,这样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保护铁质文物,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难题,在漫长的时间里面,铁和空气以及水分的微元素反应,材质也变得更脆,在实际施工当中遇到的困难也远远超过时限的预计,比如说如何做铁牛底架,如何让其安全着陆,入伙防锈除锈等等,因此,也没有人敢管理这座铁牛,将其送往更远的地方,就地安置确实是一项最科学的选择

7.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

不少文物的发掘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今天小编要聊一聊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为什么捞出后放置在露天当中不保护呢?

在元朝,黄河水泛滥严重,为了震慑黄河水,铸造了黄河铁牛。铁牛重达上百吨,其实当时的铁牛并没有淹没在黄河水中而是因为黄河水冲上岸并且冲垮了桥梁,才导致铁牛坠入了黄河水中。在早期,民众还能够摸到黄河铁牛但是随着铁牛被不断冲入水床深处,黄河铁牛逐渐看不到了身影。

直到近代,国家对文物越来越重视,并且下令打捞起黄河铁牛,但是黄河铁牛被打捞上岸后,很快又面临到新的问题。如何固定铁牛,如何将铁牛更好的展示,种种难题萦绕在专家的心头,所以最终决定不动黄河铁牛,就让它露天摆放,黄河铁牛历经少年仅仅只有一点点的生锈,而铁牛雕刻非常精美,也让不少人目瞪口呆。

更令大家震惊的是,在元朝没有高科技,如何铸造重达百吨的铁牛,又如何将黄河铁牛运到桥梁上,这些都是世界谜题,也让着手发掘黄河铁牛的专家感到疑惑重重。但是不得不否认,中国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而且他们审美非常高,能够把铁雕刻成如此精美的牛,确实让人非常惊叹。而想要更好的保存好黄河铁牛,也只有将它放在原地并且展示在露天当中,这也更加契合黄河铁牛这一形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赏一下黄河铁牛。

1200年前的黄河铁牛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

8. 70吨重的黄河铁牛被捞出后,为何露天摆放不保护?

露天摆放主要有两个原因:
1、体积庞大,难以移动;
2、铁制品难以保存。
说白了就是放在那里不动对于铁牛来说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被捞上来的铁牛
铁牛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浑浊的黄河里面捞出来的。它们叫开元铁牛,由名字就可以知道,这四只大牛是在唐朝铸造的,还记得历史课本里面的“开元盛世”吗?虽然是唐朝铸造的,但是技术一点都不逊色,跟平时看见的大活牛一样,两只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前额还给它们刻了漂亮的花纹,是一件举世难得的艺术品。

铁牛的雕刻细节
这些铁牛不是唐朝人闲着没事干做出来的,它们被做出来是为了镇河压桥。我们的黄河虽然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偶尔会河水泛滥,大禹治水治的就是黄河。每个朝代都会因为治理黄河而头痛。唐玄宗为了保护黄河周边的百姓,就下命令让工匠做了8只大铁牛,又按照风水摆设,河岸边各放4只,情况确实有了好转。更朝迭代之后,河道也被更改了,所以8只“巨无霸”就沉到河底了。直到1989年以后才被捞出了4只。

四只大铁牛
铁牛被捞出来大家都很高兴,难得这么久的文物还能被找到,但是专家就开始烦恼了。这4只铁牛,每只重70吨,一共就是280吨,你说它们能被放进哪家博物馆?并且这些事铁牛,不是什么金牛钢牛,铁非常容易氧化,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生锈。就目前的状况看,铁牛还是挺好的,不得不夸奖古人的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