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 主要结论

2024-05-18 07:06

1. 本章 主要结论

(1)本章分析了国内外地质工作绩效评价的进展情况,明确了国家地质工作评价体系研究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构建原则,建立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提出了国家地质工作总体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此外,还以地质调查为例,对国家地质工作评价体系进行了适用性分析。
(2)绩效管理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战略规划是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提高政府资源的使用效益,其核心是通过制定公共活动的绩效目标,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实现对预算资金从注重资金投入转向注重支出效果。效益考核与评估的三个基本目标是:效益、效率和效果。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战略规划是重要的前提与基础。每项业务都应当有详实的计划、清晰的任务、具体的进度和明确的考核目标。
(3)成果评估是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举措。成果评估应该有别于我国一般意义上的项目评审。它是由系统内外同行中非相关的科学家、技师或专家等组成的评审组,对重大战略计划或项目所开展的客观、公正的评价。目的是对计划或项目实施进行及时、有效评估,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战略性意见或建议。我国自1999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建议参考美国地调局的成果评估制度,在国土资源部系统内外开展一次“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评估,对大调查项目所取得的成绩、暴露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以及项目结束之后的发展方向等做出客观、公正、可靠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战略性意见和建议。
(4)以需求为导向,由绩效来引导,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强调政府行为以民众为需求导向,及时报告财政资金的绩效状况和执行情况,提高民众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更加注重实效性,改善管理服务质量,从而建立起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
(5)要鼓励以多样化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对国家地质工作的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和扩散,形成社会效益。对地质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求产生更多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应用创新,并以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多种形式宣传转化。对综合与战略研究的项目,要强调为国家宏观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同时,除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外,还要求将可公开的研究内容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
(6)为提高国家地质工作的绩效和质量,需积极开展地质工作成果用户评价。加大开展地质工作用户评价的力度,可以使地质工作的图件、数据、报告等产生更大的直接效益,为用户服务,也能激励和导向地质工作者考虑客户的需要,提高地质工作的绩效和质量。建立后续效益评价、跟踪统计制度,及时对后续效益进行统计、公布。在资料服务环节,要加强和规范使用情况的统计工作,并与后续绩效评价相结合。建议资料服务部门增加提供国家地质工作绩效评价基础参数的职能,并参与国家地质工作绩效评价工作。
(7)支持专家开展国家地质工作间接效益评价。要形成开展地质工作间接效益评价,在项目立项上支持开展地质工作间接效益评价,以推动地质工作者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间接效益。
(8)国家地质工作效益评价是一个难度很大,需要长期跟踪研究的课题,本次研究对国家地质工作效益评价的总体思路、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作了探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今后深入研究,如重大案例的具体分析研究,综合效益的评价方法细化、评价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等,建议继续开展深入研究。

本章 主要结论

2. 国内外地质工作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今,人们已经广泛地运用信息。信息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人类的发展。我们清晰地看到,信息化把人类带进辉煌的21世纪,信息系统建设在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基本完成国家基础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并服务于政府、企业、商业等不同层面。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海量网络数据仓库与互操作、知识挖掘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大量的基础信息和综合信息。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由于涉及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其对基础信息的需求尤为明显。面对全球信息化的竞争格局,对于我国而言,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并实现数据信息化势在必行,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体系中,信息化工程是其中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信息化工程对于我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个信息高度集成、数据高速传递和需要综合分析的过程。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个过程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既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汇集,也有不断产生的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来源于调查、监测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部门。因此,必须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地质灾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集合及合理的部署,以达到信息的二次重组,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为地质灾害信息及其各类相关信息提供海量存储;为多源、异构信息的多目标综合分析和管理提供分布网络操作环境;为各级政府部门及广泛的专业单位的信息传输和共享提供高速有效的数据通道。
11.1.1 国外地质工作信息化现状
(1)各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全过程
掌上计算机、手写识别技术、数字制图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等,已经在属性数据的描述管理、地质调查成果图件的出版、数据的一体化综合管理、野外数据采集等方面,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应用。
(2)地质信息的综合应用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对于多源异构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基本成熟。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应用,已经从单一的数据库、简单的应用系统建设,逐步过渡到分布式大型数据库技术、大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互操作的Web服务技术的综合应用。
(3)支持数据共享和数据互操作的标准化体系已经形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统一对地理信息的理解、促进地理信息的共享所制定的地理信息描述、处理、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共有25项,已经基本形成了可以支持地理信息和地球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标准体系。
(4)基于数据、标准、网络及管理机制的各种应用体系正在形成
目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先后开始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简称NSDI)建设。美国联邦数据委员会提出了空间数据框架的概念,目的是要提供一个通用的基础,从便使各种信息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精确的采集、配准或集成。资源工作部门和资源工作信息对建立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上,建立NSDI已成为领域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并已成为地质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
(5)网络正在成为地质信息传输与获取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元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服务的方式已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发布信息提供了基础设施。元数据技术已成为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寻找、存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在网络上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数据,而是更加注重对信息的二次开发,提供基于知识的深层次的应用。
(6)信息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调查、防治领域得到应用
目前,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等)已经开展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但是覆盖面积比较大的系统尚不多见。在部分地质灾害的自动监测、无线传输、信息发布的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但是,只有少数国家建立了集监测、工程信息、预测与决策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平台。在国外,这类监测系统一般都是以基于空间信息的专业数据库为主,配合以专用的数据库平台系统和监测系统而形成的专业监测网络。
11.1.2 国内地质工作信息化现状
(1)基础数据库建设全面开展,数据资源积累大幅度提高
在几十年的地质勘查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地学空间数据和格式化地学文本与图件资源。近年来,围绕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为基础,全面开展了地学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2)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的数字化技术已经成熟
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已经成熟,并开始推广应用。目前,由掌上计算机、GPS、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集成一体化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野外采集系统”已经建成,是具有创新性的信息技术成果,该成果已经具备实用化。
(3)国家地质调查骨干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分布全国六大区的地质调查骨干网络,通过2M数字通信电路,构成了地质调查Internet系统。为地质调查网络体系的全面建设奠定了基础。
(4)制定了一批信息化工作标准
通过各项工作的部署和实施,制定了一批指导数据库建设、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开发的标准。已经实施应用的标准包括: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矿产地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固体矿产钻孔数据库工作指南,自然重砂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地质调查元数据标准等。正在制定的标准有:地质调查数字制图技术规程,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指南,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指南,国家地质调查网络系统建设技术规程,地质调查软件开发配置管理规程,地质调查软件开发测试管理及工作指南等。
(5)开发了一批应用软件
配合信息化建设及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了涉及地质调查不同领域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地学常用算法工具包,地学可视化工具,区域矿产资源评价系统,西北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地质数据安全发布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公文运转系统等。
(6)建设资源环境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系统
配合国家“863”项目,基于空间信息栅格技术(SIG)的示范应用取得初步进展,正在构建基于SIG技术的国家地质空间数据共享服务体系。

3.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生态地球化学的调查与评价
生态地球化学是从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应用实践中产生的科学理论,是一项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工程(奚小环,2008)。
21世纪勘查地球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与环境的重大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应用于生态环境与农业地质研究方面的文献近10年来呈明显上升之势。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的全面开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为配合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IGCP259)的实施,俄罗斯、瑞典、加拿大、德国、捷克、南非和新西兰等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性的地球化学填图,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开展环境、农牧业和地方病等多目标应用研究(王徽,2001;施俊法,2003)。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综合考虑了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地球化学状况,为勘查地球化学解决人为污染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并在生态地球化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界审时度势,将工作重点由单一的找矿勘探扩展至以资源与环境并重,立足于为国家社会经济宏观发展战略服务,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服务的综合调查与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一项综合基础地质工作。它以区域土壤和水体地球化学调查为依托,以第四纪地质体为研究对象,以土地质量评估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普查等多领域为目标。该项工作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总体综合研究4个层次(杨忠芳,2004)。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农业地质调查)项目自2002年实施以来,已完成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面积近135×104 km2,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和湖北等31个省(区、市),采集测试分析了54个指标值(2008)。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在很大程度上查明了我国土壤中包括有益与有害成分在内的各种元素指标的组成、类型、含量和强度及其分布地区、范围和面积等,填补了国家长期以来包括土壤污染在内各项元素指标的空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成果。调查表明,国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总体状况是好的,符合种植无公害农作物的土地质量标准的土地面积占调查面积的92%,符合种植绿色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占87%,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类标准的占87%。同时土地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占调查面积13%的土壤存在污染(李敏,2009)。中国存在的主要地球化学现象和问题有:①长江流域 Cd 等重金属异常呈带状分布;②黄河流域高As、高F、低I和高I等地方病问题突出;③城市及周边地区Hg、Pb等异常普遍存在;④全国各大湖泊呈现有害元素汇集的趋势;⑤西南碳酸盐岩区Cd、As等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普遍较高;⑥土壤酸化问题较为严重;⑦各种肥力元素与有益元素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⑧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不均。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研究元素和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在土壤圈的分布与分配规律、异常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针对性地测定元素形态或价态,研究元素成因来源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行为,即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作用途径和机理,预测可能发生的地球化学问题(奚小环,2004)。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又进一步分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针对流域或区带(面积范围为106~102 km2)内元素和化合物分布特征,通过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来源示踪及迁移途径研究,评价它们对生态系统及各组成要素的影响,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以面积小于数百平方千米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化学方法技术,追踪异常物质来源,查明异常成因,研究地球化学环境与生态现象或问题的关系,预测生态地球化学环境变化趋势,提出兴利避害的对策措施。
为指导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5年底正式发布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规定了河流、农田、城市、湖泊湿地和浅海等生态系统的评价技术路线。目前各个省份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全面进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农业和环境等方面得到普遍应用,产生了广泛影响。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结果显示:珠江三角洲土壤Hg污染区面积占11.57%,主要分布于广州—佛山一带,属人为污染。蔬菜类农产品超过食品卫生标准Hg限量的比例为3.12%,已影响蔬菜的品质,但对蔬菜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并不大。土壤Hg绝大部分以硫化物存在,活泼相态Hg含量极低(林杰潘,2007)。冀东平原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富集污染,其中以Hg、Cd污染富集较为严重,综合污染级别以轻—中污染为主,重金属富集污染成因与当地地质背景有关,同时当地强烈的工农业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污染与富集(栾文楼,2009)。浙江省依据杭嘉湖平原区土壤中Hg、As、Sb、Pb、Zn、Cd、S、Cu、Mo、Sn等元素的污染分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进行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朱立新等,1996)。杭嘉湖平原大部分地区属清洁区、基本清洁区,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在杭州市、绍兴市和嘉兴市等地区的土壤出现了从初始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现象,特别是杭州市和绍兴市周围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度污染区。
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研究人类能够感知的和正在进行的地球化学过程。要解决重大的生态地球化学问题,所有研究工作须跨越学科的界线,将生态学、环境科学、地学、农学和医学,甚至政治和经济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通过各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才能了解生态系统复杂性的真谛。中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深入挖掘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是摆在生态地球化学领域的一个现实课题(廖启林等,2005)。生态地球化学的发展要立足地质、地球化学,充分考虑岩石—水—土—大气—生物等层圈的相互作用,评价地球化学因子在不同生态子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区域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土壤污染研究
土壤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是生态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农业生产的基础(赖启宏,2005)。土壤的环境地球化学效应一方面受各圈层影响,同时也对各圈层的生态地球化学过程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由于现代化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土壤污染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性土壤退化的重要因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土壤污染的种类繁多,有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甚至复合交叉污染,其中以化学污染最普遍、最严重,也最难以治理。土壤污染物质,一般分为两大类: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不可逆性和长期性,其后果极为严重。长期以来人们只考虑土壤具有的交换、吸附、淋滤和降解自净作用,将土壤作为废弃物处置场所。然而,在长期污染影响下累积于土壤的化学物质,经植物吸收和动物摄取或溶入水体,可影响农作物产量、农产品质量以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气候环境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时,短时期内土壤污染物有可能大量活化进入水、植物和农产品,危害动植物和人体健康,导致延缓而突然爆发的有害效应,即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stigliani W et al.,1991;谢学锦,1993)。在早期工业化国家都曾发生过因环境污染所引发的环境公害事件,如20世纪50年代日本公布的两起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富士地区高含量镉米导致的慢性中毒的“骨痛病”和熊本地区汞污染导致的“水俣病”,都造成了大量人员致病和死亡,均因土壤和水体长时期的污染导致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污染所引发的。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土壤污染发现最早,也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冲击程度以及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控制并修复土壤污染,诸多国家都陆续开展了不同层面上的土壤污染研究,包括众多的污染现状调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价及其宏观决策管理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关于土壤污染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土壤污染物迁移和转化规律的研究。不同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持留和释放规律,国内外都做了大量研究(Kinniburgh D G,1986),并形成了反映污染物质持留和释放规律的平衡模型与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对于预测土壤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吸附、释放和运移等行为有积极意义。Pagotto等的研究发现,在公路附近土壤中有Pb、Zn、Cd的积累,且随着距离的增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一些土壤样品有少量Ni、Cr(Pagotto,2001)。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公路两侧1500 m的范围内,500 m以内对土壤影响最显著,超出此范围,土壤中的Pb含量达到背景值水平。有学者认为: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迁移实质上受到重金属随土壤水分的迁移,在土壤中的扩散,与土壤颗粒之间和重金属及其他溶质不同组分之间的化学反应变化,以及被植物吸收等多因素制约和影响(隋红建,2006)。
二是土壤污染物的生态效应研究。土壤中污染物会对土壤生物类型、生物数量、生物活性、土壤酶系统及土壤呼吸和代谢等作用产生较大影响,危及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功能与平衡。研究发现,施用的农药有20%~70%长期残留在土壤中(Calderbank,1994)。残留农药对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根瘤菌和根际微生物影响较大。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土壤环境重金属分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李森照(1979)讨论了环境中Cr与人的健康关系,指出Cr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是关于土壤环境质量的研究。土壤污染会直接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围绕土壤环境质量问题,目前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与污染土壤的退化和土壤中重金属的行为与环境质量和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行为与环境质量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壤环境质量及其指标体系做了较多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土壤质量评价的内容,国外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壤质量演变过程及机理等土壤环境的问题。关于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和评价虽然还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但已有许多学者发表过有价值的资料,所采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其中包括有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等。
四是关于土壤污染的防治研究。例如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世界各国都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性、不可逆性、长期性和后果严重性等特点。因此污染的治理应立足于“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有学者利用生物措施进行土壤修复,如陈同斌等发现As的超累积植物娱蛤草,在工程中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湖南郴州市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植物修复基地。此外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换土、翻土和去表土等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污染物和多种条件。汪雅谷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客土处理,使镉等重金属残留量平均下降50%~80%。
土壤圈是个开放系统,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迁移、扩散和生物代谢等途径进入生物和水等环境中,并产生污染。要科学研究评价土壤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效应,必须把大气、水、土壤、生物作为有机整体,研究污染物在不同环境界面上的迁移和转化规律,重点研究土壤-作物耦合系统污染动力学方面的机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综合防治地下水和大气污染及研究土壤环境容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方病与地质背景的关系研究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20世纪60年代,英国地球化学家哈密尔顿研究发现,人体组织中的元素含量曲线与地壳中元素丰度曲线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地质环境中的微量元素通过土壤—水—植物—食物—人体这个食物链进入人体,如果维持人体正常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供量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生长及代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院校及国土资源部的部分研究机构就地方病的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成因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也在不同地方开展了地方性疾病与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的关系研究。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主要的地方病有碘缺乏病(IDD)、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它们在时空上的分布和地质环境中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和水(地表水、地下水)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青海省碘缺乏病、慢性氟中毒病和大骨节病区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黄河干支流第三纪(古近-新近纪)河谷盆地内。在水平方向上,病区具有沿不同河段分布的特点;在垂直方向上,病区具有与地形地貌垂直分带相一致的分布规律(陈梅芬,1994)。
地质构造控制着山崖岩石的分布,由于各地山崖岩石的不同,其危害性矿物对各地区人的身体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引起了地方疾病呈区域性或地区性分布,如地氟病病带范围与氟异常等值线区基本吻合。我国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云贵高原经向构造带与燕山和祁连山秦岭两个东西向构造带交切形成的十字交叉状部位(罗卫等,2004)。
我国地球化学工作者在生态环境领域最早进行探索的就是地方病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利用第二代区域化探资料,进行了农牧业、环境和地方病等领域的研究。如贵州邓峰林(1980)、湖北童霆(1982)和福建蔡以评(1988)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资料进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孙天蔚等(1989)研究了冀东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元素分布与农作物产量和地方病等之间的关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立新等(1993)在浙江杭嘉湖平原区1×104 km2 的范围内,系统地开展了农业和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计划的实施,突出地展示了现代地球化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服务的功能和效用。通过对平原、河谷及盆地地区的系统调查和专题评价,存在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及生态优势潜力得以查明,城乡土、水、气状况及地方病等问题都得到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内外研究概况

4. 国内外区域地质调查现状

区域地质调查一直是被高度重视的基础性地质工作,是一个国家主要的公益性、服务性工作。世界各国的小比例尺1:500万,1:250万,1:100万,1:50万基础地质填图已基本完成。欧美发达国家中比例尺1:25万,1:20万,1:10万地质填图已基本完成,大比例尺1:6.336万,1:5万的地质填图,少数国土面积大的几个国家除外,有些已经完成,有些也基本完成。个别国家正在进行更大比例尺1:2.5万填图方向的工作。
由于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地质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更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欧美发达国家开始了第二轮、第三轮的地质填图及修编工作,并不断向社会提供第二版、第三版等多版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及相关图件。
20世纪末,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主要受矿产资源的影响较大,各国更加重视地质填图找矿工作,有些发达国家设立了“国家地质填图计划”。如美国的国家合作填图计划、俄罗斯国土资源调查计划、英国的新系列填图计划、加拿大的国家地质科学填图计划、澳大利亚的国家地质科学填图计划、印度的陆地地质填图计划等。各国地质填图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都高度重视南北极地和各大海域的洋底填图,把向海洋要资源变成了地质填图的新领域。
我国自1916年前中央地质调查所成立后,少数中外地质学家也做过一些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对一些著名山系如秦岭、南岭、祁连山、天山及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做过一些局部工作。对一些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如北京西山、江苏宁镇、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还填制过少量的大中比例尺区域地质图,奠定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锻炼培养了一批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及国家基本建设对基础地质的需要,从1953年起国家有计划地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1953~1980年间先后完成了除台湾省外的全国区域地质调查942.8×104km2,编制出版了全国1:100万地质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分布图、内生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图、地震等值线图、遥感地质图等一系列图件。
1956~1999年间我国除内蒙古、青海和西藏外,大多数省(区)完成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陆地面积691×104km2,占国土面积的72%。
自1985年以来,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比重加大、速度加快,重点完成了一些成矿区带、重大地质实害区和重要经济开发区1:5万区域调查159.3×104km2,占国土面积的16.6%。
经过近40年完成的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由于地质理论研究滞后和技术手段落后,许多还不能用于国家经济建设中去。已完成的近160×104km2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虽然提供了新的地质资料,但还未形成整体全貌的区域资料。
我国的区域调查工作方法基本上是沿用前苏联的工作规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不同阶段的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1991年制定完成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岩类1:5万工作方法指南,1995年制定出版了可适应计算机成图的《地质图色标标准及用色原则》,这些标准的制定保证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了此项工作大力开展。
几十年来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截至1997年共出版2896幅1:5万区域地质图,已向全社会公布。1994年全国各省区完成了“区域地质志”、“区域矿产总结”,对国家近30年来的地质调查成果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1994年“中国区域地层数据库”顺利完成,实现了全国地层的动态对比研究。
当前区域地质调查正在拓宽服务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填图,运用了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充分应用RS和GIS及CPS等“多S”高新技术,全面提高区域地质调查的科技含量和调查质量与效率。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需要高效、快速、准确和全方位地提供基础资料。

5. 当前世界地质工作发展趋势及几点思考

刘 树 臣
一、对当前国内外地质工作总体形势的基本判断
地质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先行性和基础性工作,在保障资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工程基础和防治地质灾害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全球地质工作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
地质工作的发展随着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19 世纪 30 ~40 年代和 20 世纪 50 ~60 年代都曾出现过快速发展时期,自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全球地质工作逐渐走出低谷,近几年更是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 19 世纪 30 ~4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需要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并为各项建设提供地质信息,但这一时期的地质工作主要是地质填图和矿产评价。20 世纪 50 ~ 60 年代,航空遥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现代地质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从整体认识地球,同时许多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对油气资源的旺盛需求,掀起了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大发展的浪潮。这一时期地质工作的重点是油气地质、矿产地质、海洋地质等。20 世纪 70 ~ 80 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对资源消耗强度有所减缓,而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地质工作的重点由 “矿产型”拓展或调整为 “环境型”。国际地质调查机构随之出现结构性调整,重新确定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将地质调查机构定位于科学研究和信息机构,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服务,以美国地质调查局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在经历了 “生死”考验之后,重新确立了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得到了新的发展。
进入 21 世纪后,全球地质工作和矿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一是能源和矿物原材料需求旺盛,资源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石油、金等为代表的矿产品价格飞速攀升,拉动地质工作和矿业快速发展; 二是矿产资源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全球矿产品贸易活跃,资源安全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国际矿业和地质工作合作与竞争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 三是全球矿产勘查市场活跃,勘查投资迅速增加,新的储量和重要矿床不断发现,世界主要矿产保证程度提高,如石油和天然气可采储量在最近 10 年 ( 1996 ~2006 年) 都增长了 20% 以上,1995 ~ 2005 年,铁矿石、铜、金储量分别增长了61% 、54% 和 48% ; 四是高新技术引领世界地质工作,信息技术、现代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遥感技术广泛应用。
2. 我国地质工作总体上与全球地质工作发展同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趋旺盛,地质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国务院 《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出台,危机矿山找矿计划和地质勘查基金等的实施,使我国地质工作总体上与全球地质工作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地质工作正在走出低谷,地勘经济快速发展,矿业行业利润增长迅速; 地质找矿深受重视,勘查投入主体多元化,勘查经费快速增长; 矿产勘查新发现不断,储量有新的增长,国内矿产生产和供应能力增强; 地质工作融入地方,与经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矿业总体走向繁荣,地质工作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正是由于地质勘查投资的大幅增长,中国重要矿产的储量最近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01 ~2006 年,中国 45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中,36 种矿产储量增长,45 种主要矿产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的占80%。其中,煤炭查明资源储量增长 13. 7%,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长 12. 6%,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增长63. 6% 。基本扭转了本世纪初期出现的储量入不敷出的局面。
矿产品生产增长加速,国内供应能力增强。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2001 年的 12. 09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 2006 年的 22. 1 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12. 8%; 同期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由 13. 09 亿吨标准煤增加到 24. 6 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3. 4% 。石油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天然气产量连续 3 年增长幅度在 20% 左右,带动了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006 年,全国主要矿产品生产继续较快增长,其中,氧化铝、铁矿石、天然气、生铁、钢材、粗钢、10 种有色金属和水泥产量等增幅均高于全国工业生产增幅。一些主要消耗钢材、铜、铝等行业,如汽车、工程机械等增长幅度均在 20%以上,继续拉动主要矿产品需求扩大。铁矿石价格连续大幅上涨,刺激了国内铁矿行业的投资和开发,铁矿石产量大幅度上升,远高于同期粗钢产量。2006 年,我国铁矿石和粗钢累计产量分别为 5. 88 亿吨和4. 23 亿吨,同比分别增长 38. 0% 和 19. 7% ,其中铁矿石产量增幅比 2005 年上升12. 7 个百分点,大量低品位和超贫铁矿的开采利用,有效地缓解了我国铁矿石供应紧张的状况。
但是,地质工作发展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实质性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地质工作体制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难以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化快速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地质工作作为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的多功能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下文所述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中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二、世界地质工作发展的基本态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资源产品需求旺盛,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对地质工作影响巨大,致使世界地质工作的驱动机制、运行体制、主要任务、技术手段、服务意识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需求驱动、领域拓宽、技术先导、服务优先、政企合力、大小分工。
1. 需求驱动———公益性地质工作驱动机制由供给驱动型向需求驱动型转变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国地质调查工作的驱动机制逐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供给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 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为目的,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提出的新要求为基点,以国家需求为主导、社会需要为动力。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供全面的地质信息和产品。
以往的地质调查工作基本上是 “供给驱动型”,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根据自己拥有的技术、人才和设备等能力,提供相应产品, “用户”的需求从属于地质调查人员的条件和能力等。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成果的表达形式,都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像英国、美国等工业化国家或传统地质工作发源的国家,在地调机构成立百年后,传统地质工作的社会作用正在削弱,传统地质领域的投资不断萎缩,这正是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世纪末世界地质工作不景气的根本原因。为此,各国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及时转变驱动机制,从自己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供给机制,转变为社会要求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的驱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体现地质工作的价值,以求得到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承认。
现在,用户的需求决定了地质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世界多数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定位于地学研究和信息机构,主要任务是: 基础地质 ( 调查和研究) ,矿产资源 ( 包括油气等) 调查评价,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资源管理和地球管护。这实际上是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面对压力和挑战而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
2. 领域拓宽———地质工作涉及领域不断拓展,从以找矿为主的矿产资源型,转变为兼顾资源与环境保护、灾害减轻的资源与环境并重的社会型
地质工作重点发生变化,特别是发达国家正由矿产资源型拓宽或转向社会 -环境型,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地质学向 “大地学、大资源、大环境”方向发展,不断扩展研究方向及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
工作重点向环境和灾害领域拓展。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各种需求,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工作重点正在发生变化,灾害地质、城市地质、水文地质等迅速发展。如美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思想是: 从以往重点研究调查非再生资源转移到水文和灾害等方面,把重点放在经过精心挑选的 7 项工作上,即水量和水质、灾害、地理和制图信息、环境污染、土地和水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传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资源技术评价为主,转变为环境评价、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为了保证美国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美国国会责成地质调查局制定国家矿产资源调查计划,其目标不仅要解决 21 世纪矿产资源供需问题,而且要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与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该计划明确是一项可供国家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与矿产供应决策使用的矿产资源与环境研究计划。战略重点由以往重点调查研究矿产资源的分布和数量,转移到矿产资源的质量和可供性。具体来说,要满足用户在如下方面对矿产资源信息的需求: ① 土地利用的明智管理; ② 公共卫生和安全; ③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④ 矿产供应与国家安全;⑤ 保持繁荣和提高生活质量。
地质工作的重点在发达国家已经转移,但在发展中国家,解决矿产资源问题仍然是相当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3. 技术先导———地质工作的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新技术正在引领和推动发现更多的矿产资源
矿产勘查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为此,人们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寻找深部矿、隐伏矿和难识别矿的新技术新方法。现代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已引起矿产勘查手段的巨大变革,大大提高了矿产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在大陆深部、深水等寻找矿床的能力,技术先导的作用日益显现。现代矿产勘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分辨率遥感技术、高精度的地球物理技术和高灵敏度的地球化学技术,而这些技术综合的成功核心是信息技术。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 CSIRO) 开展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称为 “玻璃地球计划”,目的是研制在线技术方法,特别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地质模拟技术,“使澳大利亚大陆地表 1000 米及其发生的地质过程变得透明,以便可以发现澳大利亚下一代巨型矿床”。澳大利亚采矿工业和研究团体形成了一个合作联盟,即矿产预测发现合作研究中心,以解决澳大利亚矿产勘查预测相关问题,研发预测矿床位置的新方法。加拿大地质调查局自1989 年开始实施的勘探技术计划 ( EXTECH) ,旨在通过开发综合的区域和矿床尺度的地质模型以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和设备,改进应用于勘探的概念和技术,从而促进矿产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加拿大安大略省实施矿产勘探技术计划 ( OMET) ,目的是研制可以帮助在复杂地质区发现下一代矿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 服务优先———公益性地质工作信息服务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并从以采集基础地质信息向传播信息和提供服务方向转移
地质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地质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地学信息和资源保障,促进地学有关产业的发展。这方面的信息主要包括: ① 降低商业性矿产勘查风险的地学信息,公益性地质工作引导商业性地质工作的突破口是开展关键地段大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及特殊需要的多目标地质填图; ② 促进地质工程市场发展的地学信息,城市建设和城市化、重大工程、水利、水电、道路、桥梁、隧道等建设所需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稳定性评价等基础地学信息; ③ 能源和矿产品供应、加工合成的冶金化工工业、建材工业及建筑和房地产业、矿泉水及特殊地质材料的医疗保健业、支撑特色农业的土壤地球化学工程等所需的地学信息。
为了实现服务优先的宗旨,各国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巨大努力: 一是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将海量的地质调查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存储、管理,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时出图; 二是加强网络建设,更加有效地传播和宣传地质科学和地质调查成果信息; 三是改革成果内容的表达方式,为公众和决策提供通俗易懂的信息。
英国地质调查局战略思想的显著变化表现在: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于新战略之中; 强调应用知识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 强调通过 Internet 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建立元数据索引。努力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通过 Internet 的电子信息进行传递。美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用户服务政策,努力提高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和产品的水平,每年召开用户听证会,了解用户的需求,使服务更具针对性。研发 “按需出图”的地质信息系统,转变成果发布方式,有效地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电视等通讯技术,广泛宣传地质调查成果。
5. 政企合力———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地质工作不断发展
从国际地质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特别是对于矿业大国而言,一般呈现出中央政府、省 ( 州) 政府和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等同心协力,共同推动地质工作的不断发展、促进矿业繁荣的局面。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各级政府,特别是省 ( 州) 政府非常重视促进矿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是满足国家对矿产资源信息的需求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需求。一是开展并不断加强基础地质调查,为商业性地质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信息和资料; 二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地质工作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商业性地质工作行为,保护商业性地质工作者———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开展开拓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提高保持地质工作的动力和技术支持能力。除了开展国家地质填图计划外,政府往往还开展一些重要的开拓性项目,如美国地质调查局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展了 “国家矿产资源调查计划” ( MRSP) ,最近又开展了 “矿产资源工程”( MRP) ,其长期目标是确保未发现的矿床潜力得到最新的定量评价; 确保有限考虑的联邦土地得到最新的地质环境评价; 确保得到可靠的地质、化探、物探和矿产地数据; 确保获得国家安全需要的矿产生产和消费长期数据。澳大利亚联邦工业、旅游与资源部 2002 年推出 “通往发现之路———矿产勘查行动议程 ( MEAA) ”,组织对矿产资源勘查状况进行调研,重点解决4 个问题:① 勘查区的土地准入; ② 勘查筹资; ③“竞争前”地质科学数据资料的质量和可得性; ④ 人才资源。围绕解决深部找矿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澳大利亚成立了矿产勘查技术中心 ( AMET) ,政府机构与企业和大学合作开展矿产勘查新技术研发。
企业投入大量的地质勘查经费,不断发现新的矿床。国际商业性地质勘查费用不断提高,一些矿业公司在国际能源和原材料需求旺盛、价格不断增高的情况下,加大了对矿产勘查的投入,如2006 年戴比尔斯和英美集团矿产勘查的投资分别达到2. 9 亿美元和2. 7 亿美元,著名的三大铁矿石生产企业———淡水河谷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勘查投入也都在1. 5 亿美元以上。在2002 年矿产勘查跌入谷底后,最近 4 年连续大幅度增长,2006 年比 2002 年增长了近 3 倍,约 295%。
6. 大小分工———大型与小型公司在矿业发展中的作用不同,大型公司垄断地位加强,小型 ( 初级) 矿业公司在推动矿产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矿产勘查的主体———矿业公司来看,一方面公司兼并日趋活跃,大型矿业公司的垄断地位不断加强。1996 ~2005 年,全球贱金属和金并购额超过 1100 亿美元; 2005 年大型矿业公司并购达到顶峰,涉案金额 428 亿美元。矿业公司的大规模联合和兼并,使得全球矿业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对全球资源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如世界铁矿石前三大公司所占份额由 1975 年的 19. 2% 增长到 2002年的 41. 7%,前五大公司所占份额由 1975 年的 27. 0% 增长到 2002 年的 51. 3%( 表 1) 。
表 1 铁矿石生产公司所占份额 ( 西方国家)


另一方面,公司功能的分化日趋明显,大型矿业公司更加重视矿业开发和生产,小型 ( 初级) 矿业公司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小型矿业公司 ( 勘查公司) 依靠自身的灵活机制而加强矿产勘查的投入,并在有了重大发现后,将矿权转让给大型矿业公司。全球矿产勘查投入创历史新高,初级勘探公司领衔勘查热潮,小型矿业公司在勘查投入中所占比例比大型矿业公司高 18 个百分点。大型矿业公司勘查投资所占比例由 2001 年的 59. 5%降低到 2006 年的 33. 4%,小型矿业公司勘查投资所占比例由 2001 年的 26. 2%上升到 2006 年的 51. 4% ( 图 1) 。

图 1 各类矿业公司勘查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的变化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 统筹规划和部署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需要提前 2 ~ 3 个五年开展相关工作,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为此,温家宝副总理在新中国地质工作 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 80 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 “要搞好全国地质工作的统一规划,正确引导地质工作布局和结构调整”;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 “科学编制地质勘查规划,分别纳入国家和省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规划”。目前有关规划尚未出台,需要进一步加快进程。另外,最近国土资源部正在加快编制新一轮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指导全国矿产资源调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此建议,协调各种规划,统筹规划全国地质工作; 协调地质大调查、危机矿山找矿、地质勘查基金等工作部署,统筹安排中央资金; 协调不同部门 ( 部委之间) 、中央与地方之间、地勘单位与地方政府之间等的关系,协调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统筹部署全国地质工作。
2. 紧紧抓住矿产资源勘查的核心,力争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世界地质工作和矿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等新兴国家旺盛的资源需求所推动。尽管发达国家的地质工作重点已经发生转移,但对于我国而言,找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是第一位的,是核心工作。一方面需要在重点成矿区带上集中优势兵力和多种技术进行攻关,谋求突破;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技术集成示范,特别是对于深部找矿,要以提高精度为出发点,加强矿产勘查技术综合工作。矿产勘查正进入以技术为先导的新时代,未来大型矿床的发现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新技术及多技术的综合。在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技术方法基础上,应开展以提高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遥感等技术精度为主的技术改造,有选择地针对矿集区开展技术融合和继承,为寻找新一代的巨型矿床探索最佳技术组合。
3. 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是矿产勘查的主体,必须发挥和使其能够发挥主体作用。在国际矿产资源竞争日益激烈与合作机遇并存的情况下,国土资源管理要在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需要在引导企业走出去、创造环境引进来上下功夫。一方面需要引导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大型矿业公司,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能力; 另一方面,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活跃勘查市场,充分发挥小型矿业公司在勘查市场的作用。
4. 不断提高地质工作的服务能力
服务是地质工作的生命线,地质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地学信息和资源保障,促进地学有关产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一是不断拓展地质工作领域,充分展现为环境保护、灾害减轻、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土地利用、国土规划等方面服务的能力: 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服务手段和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第三是完善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法规,使服务上一个新的台阶。

当前世界地质工作发展趋势及几点思考

6. 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开展情况

一、国外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概述
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以区域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地质灾害的区域危险性空间分布规律和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地质灾害区域空间预警系统工程的必要环节,主要为制定合理的防灾减灾决策和区域土地规划政策及为减灾防灾管理服务。
自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就开始了以滑坡灾害为主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如:60年代末,美国西部多滑坡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滑坡敏感性预测区划及县行政级别的斜坡土地使用立法研究;70年代法国提出的斜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系统(ZERMOS)等。进入8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预测问题研究,如意大利、瑞士、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新西兰、印度等。从90年代起,为了推进广泛的国际协调与合作,联合国在1987年通过决议,确定在20世纪最后十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1991年,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IDNDR)科技委员会提出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灾害预防、减少、减轻和环境保护纲要方案与目标》(PREEMPT),在规划的三项任务中的第一项就是进行灾害评估,提出:“各个国家对自然灾害进行评估,即评估危险性和易损性。主要包括:①总体上哪些自然灾害具有易损性;②对每一种灾害威胁的地理分布和发生间隔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③估计评估最重要的人口和资源集中点的易损性。”把自然灾害评估纳入实现减灾目标的重要措施。围绕国际减灾十年计划行动,北美及欧洲许多国家在已有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土地使用立法的风险评估研究,把原来单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研究拓展到了综合减灾的系统研究。
美国于1970年开始,对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滑坡等10种自然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1973年完成,得出1970~2000年加利福尼亚州10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为550亿美元。与此同时,由美国地调局和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政策发展与研究办公室,联合支持对洪水、地震、台风、风暴潮、海啸、龙卷风、滑坡、强风、膨胀土等9种自然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对美国各县发生的灾害建立了一套预测模型,估算9种灾害到2000年的期望损失。美国组成了一个由10位成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制定了减灾十年计划,把自然灾害评估列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要求开展单类的或者综合的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日本、英国等一些国家近年来也陆续开展了地震、洪水、海啸、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风险分析或灾害评估,并把有关成果作为确定减灾责任与实施救助的重要依据。
瑞士是世界上开展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十分成功的国家之一。为了确保农业用地、建筑用地的安全,预防自然灾害的损失,瑞士联邦政府1979年从立法的高度提出:“在保障国家土地完整性和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合理使用”,并颁布了联邦政府土地管理法(Loi Fédéral sur l’Aménagement du Territoire),该法律第22条规定:“各州需要调查并确定处于受自然动力严重威胁的土地范围”。以联邦政府法律为依据,各州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州政府法律。如沃州(Vaud)1987年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律第89条规定:“受自然灾害,如雪崩、滑坡、崩塌、洪水威胁的土地,在未得到专家评估、充分论证或危险排除之前,禁止在灾害危险区进行任何建筑活动”。随后制订计划并开展了1∶25000比例尺的斜坡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和1∶10000比例尺危险性区划图的编制和研究工作。瑞士已形成了以国家宪法为指导、州制定具体法、县级政府必须实施的灾害风险评估与预防体系。灾害高危险区域内的建筑一方面属于违法,另一方面作为高风险财产范畴,保险公司绝对拒绝接纳灾害高危险区的财产保险业务,从而保证了瑞士全国范围内对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控制。瑞士灾害的风险区划不仅直接服务于建筑规划、政府决策,而且也间接服务于社会保障系统。虽然瑞士是世界上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最后一次冰川作用以来,还是近一、二百年以来,瑞士都发生过较为重大的滑坡灾害事件(Flims、Elm、Handa等特大滑坡事件),但由于得益于全国灾害风险区划体系,使其近二、三十年来的灾害损失却是世界上较少的国家之一。
法国是洪水、滑坡、崩塌、雪崩等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全国范围的自然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区划图直接服务于减灾和防灾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然灾害的损失。法国在1977年制定的城市发展规划法(Code del’Urbanisme)规定:洪水、水土流失、滑坡、雪崩等灾害危险区的建筑必须受到严格限制。1981年该规划法对自然灾害易发区的土地使用方法又作了具体限制,例如,滑坡灾害危险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筑活动必须禁止的严重危险区,另一类是必须经过充分论证方可从事建筑活动的较危险区。1982年,法国又颁布了自然灾害防治法,并制定了洪水、雪崩、滑坡和地震四种主要自然灾害防治计划。为了进一步预测和尽可能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根据该防治计划编制了灾害易发区危险性区划图,包括红色区域(高危险性区)、白色区域(以一种灾害为主的危险区)、蓝色区域(虽然有灾害,但可以预防)。在红色区域,一切新开工的建筑活动是绝对禁止的,而在蓝色区域,进行建筑需要提供充分的论证及灾害后果可靠性评估报告,如果五年之内不采取相关防治措施,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对建筑方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予赔偿。到1989年,根据全法国的灾害危险性区划结果,法国共有 15600个乡镇受到洪水、雪崩、滑坡和地震四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威胁,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采取了灾害区划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法国的灾害损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二、国内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概述
近20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减灾工作,如《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防灾减灾行动指出:“开展全国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辨识、风险估算、风险评估三个部分”。这表明我国已把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防灾减灾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将之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体系。大多数地方的21世纪议程都把防灾减灾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提出了灾害风险评估行动方案。在我国研究比较系统深入的灾害风险评估是地震灾害。其代表性的工作成果是由国家地震局先后完成的三代《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使用规定》。该图在对全国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估基础上,确定了不同地区一般场地条件下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即地震基本烈度。综合性自然灾害风险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例如,黄崇福等用模糊集方法建立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水利、农林、气象等部门的一些专家分别开展了一些区域性的洪水灾害、森林火灾、台风灾害等风险分析或灾情预测评估研究,编制了风险图,提出了灾情评估或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技术。虽然这些工作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但对指导行业减灾、提高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地质灾害管理工作,自199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以及适应全社会减灾防灾的需要,2004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使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了法律保证。该《条例》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在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明确了评估的主要地质灾害种类,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随着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防治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方向的逐步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与安全使用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控制和减少人为诱发的地质灾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价)研究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减灾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苏经宇(1993)提出了判别泥石流危险性分布的标志和方法。刘希林等(1988)对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估的8个指标和人与财产的易损性计算公式,并提出了判断泥石流危险性程度和评估泥石流泛滥堆积范围的统计模型,对云南和四川省泥石流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估。张梁(1994)等根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初步论证了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和风险评估的经济分析方法。张业成(1995)对云南省东川市泥石流灾害进行了风险分析。张梁、张业成、罗元华及殷坤龙、晏同珍等对滑坡灾害危险性和斜坡不稳定性的空间预测与区划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提出了定量评估的信息分析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判别分析模型等,并对秦巴山区和三峡库区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与区划。朱良峰(2002)等研究开发了基于GIS的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系统,对全国范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和最终的风险分析。殷坤龙等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MapGIS的滑坡灾害风险分析系统(IASLH)。在该系统中,提出了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的信息量模型。该模型根据滑坡分布信息与各滑坡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计算出产生滑坡的信息量,据此,进行滑坡危险性区划,并应用IASLH系统对中国汉江流域旬阳地区的滑坡灾害以及中国滑坡灾害进行了评估。
当前,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今后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其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理论方法更加丰富、先进。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一项具有完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新兴领域。其基本趋势是:向着评估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
(1)从历史与现状分析趋向预测与研究相结合;
(2)从个体分析趋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
(3)从定性分析趋向定量化评估;
(4)从单项要素分析趋向综合要素评估;
(5)从单纯的风险评估理论研究发展为风险评估与减灾管理相结合,风险评估与防治相结合,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
(6)以GIS空间化技术为支撑的多因素信息模型化评估与空间化管理空前发展,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调查统计和手工制图,并向网络技术化发展;
(7)研究理论与方法趋向于内容更丰富,形成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特别是与社会学紧密相结合。
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外的地质灾害风险研究与评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也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薄弱,地质灾害的各专业灾害评估仍处于日益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过程。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1)目前滑坡泥石流灾害破坏损失只考虑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对其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研究很少;
(2)现有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的目标和构成都不够明确,指标体系不够完整,各分析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缺乏普遍共识的评估框架体系;
(3)对于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可接受水平的研究非常薄弱,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体系;
(4)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还不完善;
(5)滑坡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中的易损性分析还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在易损性分析中,一般仅考虑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历史灾情中的人员伤亡,而对历史灾情中的经济财产和资源环境的损失很少予以考虑。

7. 国内研究现状

1.2.2.1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已步入规范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工作,产生了大量的实物地质资料。当时的管理模式是由各地勘单位建立岩心库,一些地质局和地质院校建立地质博物馆,保管资料设施简陋,技术方法落后,服务对象大多限于本单位或本系统,对地质资料的服务意识较为淡薄,基本不提供对社会的服务。对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研究工作开展较少。
2002年,国务院印发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明确提出了实物地质资料的概念“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岩矿心、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明确了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内容:“公开和利用”,并明确提出“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等由地质资料馆或者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予以公开”、“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可以有偿利用等”。
2003年,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明确了国家级和省级地质资料馆的服务职责“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应当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地质资料的处理、保管水平,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开展对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2008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办法明确规定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健全馆藏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利用制度”“并向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
2012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57】),再次明确了“馆藏机构及受托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地质资料库房,依照相关规定对原始地质资料进行保管和提供服务”。
1.2.2.2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开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专家翻译了部分发达国家的相关资料,对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家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情况进行了考察,并撰文介绍了这些国家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先进经验。如:任香爱(2013)发表的《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政策与方法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与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政策方法;刘凤民、任香爱、夏浩东等(2013)发表了《荷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概况》及《英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及其启示》;陈新宇(2013)发表了《俄罗斯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及《国外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特点与加强我国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的建议》。
1.2.2.3 我国各省和各行业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开始起步
近年来,各省主管部门开始了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各省管理人员针对各省的不同情况,介绍了各省的服务现状及管理建议,对建立我国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模式做出了探讨。如任香爱(2013)发表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乐艳莉、陈忠良(2011)发表的《上海市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李东风等(2013)发表的《建立辽宁省矿产资源勘查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分级标准的思考》,李卉、於顺然(2012)发表的《江苏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张红、张美芝(2008)发表的《山东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及对策》等。
各行业也根据行业的不同,对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进行了探讨。如贾显英(2013)发表的《浅谈油田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岳玉山(2009)等发表的《地质岩心实物资料的标准化管理》。
1.2.2.4 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内容由生产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
最初几年,实物地质资料研究的内容大多数属于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即采集、汇交、库藏等方面),服务研究资料较少。近年来,实物地质资料研究的内容开始逐步转向服务研究转变。如:任香爱与张业成(2013)发表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与产品开发的总体设想》,提出了开展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研究的总体设想;高鹏鑫(2013)发表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框架及其内部组合关系》,论述了服务研究的框架及体系内部各子体系的相互关系;本人(2013)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表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初步探讨》。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国情不同,还没有完全可以借鉴的国外关于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研究成果的成熟模式,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服务体系。
(2)国内对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研究刚刚起步,近年来也取得明显的进展。但大多数可借鉴的研究资料属于地质资料的范畴,由于实物地质资料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服务研究还比较薄弱。
(3)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偏重于对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研究,对服务的研究比较薄弱。
(4)对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研究仅限于个别产品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根据公共服务需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

国内研究现状

8. 当前澳大利亚地质工作概况

(一)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简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矿业国之一,在矿产勘查、开发、生产、选矿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澳大利亚矿业占GDP的6.4%。矿产品出口522亿澳元,占产品出口的64%、商品出口的48%、商品和服务总出口额的36%。澳大利亚矿业直接就业人员10.3万,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另外,制造业中有30.1万人间接依赖于矿业部门。私人勘查投资17亿澳元,其中石油勘查占55.5%,金勘查占23.4%,基本金属占8.9%。澳大利亚矿业在世界矿业供应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所生产的矿产品80%用于出口。澳大利亚私人部门新投资的16%集中在矿业部门。矿产和能源部门占澳大利亚总财富的25%。来自于矿产和能源部门的财富所占比例,澳大利亚是其他20个最富的国家的2.5倍。
按照产值计算,澳大利亚矿产部门规模居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南非)。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氧化铝、金刚石、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锌矿石生产国(次于中国);第三大铁矿石(次于中国和巴西)、镍(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和金(次于南非和美国)生产国;第五大铝和煤炭生产国。澳大利亚拥有全球最多的铀资源,铀资源占全球总量的40%,占世界产量的18%。澳大利亚地质和采矿技术服务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全世界的矿山60%使用澳大利亚的有关软件。
澳大利亚固体矿产总约400个矿床,其中200多个在西澳州。西澳州占澳大利亚金产量的70%,镍产量的100%,绝大部分的铁矿石和金刚石、铝土矿、矿物砂、锰、钽、锂等也产自西澳。西澳州还生产全澳石油产量的60%,天然气产量的65%。
澳大利亚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对区域能源安全起重要作用。目前澳大利亚石油尚需进口,依存度约40%,但如果其大力发展油气产业,将在全球能源市场上发挥更重要作用。据分析,澳大利亚未发现石油资源量约为50.3亿桶,凝析油60.35亿桶,天然气114万亿立方英尺;经济证实资源量,石油11.68亿桶,凝析油15.54亿桶,天然气87万亿立方英尺,液化石油气13.23亿桶;次经济证实资源量,石油4.09亿桶,凝析油7.07亿桶,天然气52万亿立方英尺,液化石油气4.93亿桶。2003~2004年澳大利亚生产原油1.29亿桶,凝析油4530万桶,LPG2920万桶,天然气332.22亿立方英尺。澳大利亚工业旅游资源部认为,澳大利亚的油气潜力仍然很大,原因在于:目前澳大利亚1600×104km2的沉积盆地(包括海上)仅打石油探井9000口,而美国墨西哥湾面积还小于澳大利亚西北陆架盆地,但钻井已有60000多口。澳大利亚的石油勘查活动主要集中在海上。海上石油产量占澳石油产量9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澳州的Bass海峡、Carnarvon盆地、Bonaparte盆地(帝汶海),陆上石油主要分布于澳中部Copper盆地。
(二)澳大利亚地质工作管理体制简况
法律规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所有权有的属联邦政府,有的属州政府。在澳大利亚联邦体系中,联邦和州政府在资源勘查和开发方面拥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
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包括财政、货币和税收政策,外国投资指南,移民政策、竞争政策、贸易和关税、公司法、国际协定和土著人事务;州政府则主要负责管理和配置矿产和石油的财产权,主要负责土地管理,日常作业(包括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征收权利金等。
在具体权利的划分上,联邦政府负责:①财政政策和投资体制;②降低勘查风险(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开展地学项目,二是加强矿业权管理改善土地准入条件)。州政府负责:①配置矿业权;②地学项目;③勘查和开采的管理,包括环境和安全;④权利金征收。地方政府则负责审批与采矿项目有关的建筑计划以及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注意的是,如在土著地区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有关矿业公司必须事先与土地所有人协商并签订土地准入协定。
联邦和州政府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面共同承担以下4方面职责:①建立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②采取措施取消或减少降低矿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③通过以合理成本生成和分发地学信息,降低勘查的商业风险;④确立勘查、开发、项目审批、安全和环境评价的管理框架。
在具体矿产资源方面,联邦政府①拥有3海里以外海域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对这些矿产资源实行日常管理;②拥有北部地方铀矿产的所有权,对此实行日常管理;③其他矿产资源由州政府所有,但联邦政府可以通过环境保护、安全等方面的规章实施控制和影响。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不直接参与商业性的勘查和开发。
在联邦层次上,由澳大利亚工业旅游和资源部负责全国地质工作和矿产资源管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工业、旅游和资源部是2001年在原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旅游部的基础上更名组建的。澳大利亚联邦最早负责矿产和能源的部门是1950年3月成立的澳大利亚国家发展部,后来澳大利亚于1973年成立了矿产和能源部,负责澳大利亚全国的矿产和能源的开发与管理,该部于1979年与国家发展部合并组成澳大利亚国家发展和能源部,1983年澳大利亚又单独成立了联邦资源和能源部。1987年该部与联邦初级产业部合并组建成初级产业能源部;1998年初级产业能源部与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旅游部合并组成工业、科学和资源部。2001年又更名为澳大利亚工业、旅游和资源部。澳大利亚联邦工业旅游和资源部的演变历程,揭示了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两个发展趋势:一是从单门类资源分散管理向多门类自然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方向演变;二是向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适度联合的方向演变;三是向资源管理与生态管护、资产管理融合的方向演变。
各州政府通过其矿业能源部(名称不一,但功能类似),按照各州的矿业法(或矿产资源法),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进行管理。各州/地方管理矿产资源的机构可见表3–1。
表 3-1 澳大利亚各州政府负责矿产资源管理的部门


澳大利亚地质工作运行机制畅通。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不直接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体运行,但相互呼应: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服务,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实践为公益性地质工作形成了新的需求和市场。
政府不参与商业性矿产勘查,但在商业性矿产勘查中,政府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主要包括①以法律为主要手段,保障商业性矿产勘查活动的有序运行:a.探矿权的有效保障;b.商业性矿产勘查的低准入门槛和低进入成本;c.商业性矿产勘查活动合理的退出机制;②以地质调查为主要手段,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有效服务:a.公益性地质调查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b.市场经济国家地质调查局在矿产勘查方面的工作;c.地质调查为商业性矿产勘查提供的主要服务手段是信息服务;③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调控措施为主要手段,弥补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内在固有的缺陷:a.在税收设计上充分考虑商业性矿产勘查和矿业活动的特殊性;b.特殊情况下对商业性矿产勘查实行某些财政补贴措施;c.发展矿业资本市场,鼓励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④以规范探矿权市场为主要手段,对商业性矿产勘查活动实施适度监管:a.鼓励行业自律;b.打造诚信环境;c.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澳大利亚商业性矿产勘查运行的市场环境好,勘查商业文化发育。首先,将商业性矿产勘查作为矿业的组成部分。澳大利亚将采掘业三分为: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和采石业,它们的市场运作方式、资源管理模式差异很大。矿业特指对固体矿产,包括煤和铀的勘查采掘加工。矿业的运作由矿产勘查、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矿山建设、矿山生产和闭坑复垦6个阶段组成。商业性矿产勘查是矿山生命周期的起点,是矿业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查(Exploration),一般说来仅指战略选区、野外踏勘、靶区确定、靶区证实、确认矿床的存在,和中国的概查、普查阶段的工作有一定的对比性。这是矿业投资成功率最低,风险最高,回报最不确定的阶段,这决定了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运作的模式。预可行性研究(Pre-feasibility Study)和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则包含了中国详查、勘探阶段的工作,例如,系统和加密的钻探工程、计算资源量/储量,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选矿试验等。
(三)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及其演变
澳大利亚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在联邦政府,主要由工业旅游和资源部下属的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澳大利亚地学局(GA)负责。各州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则由各州矿能部下辖的地质调查局进行(表3–2)。
表 3-2 澳大利亚各州政府负责公益性地质调查的部门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仍然在不断变革中,从其历史沿革看,地质调查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但以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未发生变化。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GA)的前身是1946年组建的矿产资源、地质和地球物理局(BMR)。BMR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系统的地质填图和地球物理填图,确保明智的矿产勘查。对770×104km2的国土面积,按照1英寸∶4英里的比例尺(后改为1∶25万)进行填图。BMR还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设立了办事处并且开展当地的系统填图工作。
20世纪70年代初,系统的填图工作接近完成,此后BMR开始对大陆架及大陆坡进行填图。“大陆边缘调查”项目,开展了18.5万测线千米的调查。陆上的调查则相对集中于特点矿化区详细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努力使地质数据与矿产、矿床数据一体化。
1978年,BMR的工作重点转向大陆架及海区,对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填图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当时政府的需求主要是海上石油的研究,因此,BMR重点开展海上石油调查以支持联邦政府制定相关政策。20世纪80年代,BMR又新开展了遥感及地下水调查工作。同时开展地质灾害评价等项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BMR与各州政府签订了“国家合作地质填图协定”,旨在利用新技术开展陆上第二轮地质填图。这些图件是数字化的,包括许多信息层,并且一般是基于GIS系统的。
1992年BMR更名为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AGSO)。AGSO的定位是:提供地学信息,支持澳大利亚的石油和矿产的勘查开发。同时,地学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其他各个领域的作用开始显现。
2001年8月,AGSO再次更名为澳大利亚地学局(GA),由此,在地学信息获取及服务方面,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得到进一步拓展。GA的目标是,利用地学研究和信息,服务于澳大利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福利,为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安全和社区福利的明智决策服务。就澳大利亚地学局当前的主要任务来说,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①进一步和不断地提高国家的地质研究程度。②开展矿产能源(包括能源和水资源)评价。③对由自然地质作用和认为地质作用诱发的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和研究,阐明危及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各种地质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规律,以便对地质灾害做出科学预测,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免受损坏。④研制为地质调查(尤其是地质填图)、矿产勘查和环境地质工作等所需要的新的先进技术方法,如钻探方法、物化探方法、遥感技术、深海探测技术、地质实验技术和各种测试手段以及测绘技术。⑤系统收集和储存各种地质(包括矿产资源)信息,建立各种地质数据库,为政府决策、规划和管理,为社会公众事业以及地质工作提供服务。
的确,信息的提供对商业性矿产勘查而言至关重要。矿业公司对成矿远景所具有的理解力取决于可得的地质知识、技术能力和地质方面的独创性和观念。所有远景评估,均基本上取决于能够为成功勘查和发现提供一个框架的地学数据资料、概念和知识。澳大利亚AGSO(GA的前身)的T.G.鲍威尔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想在勘查投资方面积极发展并保持竞争力,与远景相关的现代水平的信息就是至关重要的”。在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一直在并将继续在决定寻找什么和到何处去寻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地质学家R.伍德尔称,“在产生勘查项目的阶段,构想有用的概念模型的能力仅为可得和可靠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数据资料的密集度以及我们对地球作用过程的物理和化学的理解程度所限制……大部分数据资料的来源……由政府地质调查机构和大学汇集的宝贵的国家地学数据库”。澳大利亚AGSO的T.G.鲍威尔指出,对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政绩要求的涵义在于信息服务的质量和层次、范围,不在于地质调查机构本身出了多大的成果,更不在于找到几个矿。
国家对澳大利亚地学局有一套系统的绩效评估机制并且相应地建立了评估指标。其主要的成果体现是:“通过运用一流的地学研究和信息,提高澳大利亚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福利的潜力”。主要包括5个评价指标,见表3–3。
澳大利亚地学局有一系列的、规定详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章程。
澳大利亚地学局,目前现有员工639人。其中,正式员工543人,合同员工96人。2004年,新聘用员工106人(其中正式员工36人,合同员工70人),退休、离职73人(其中正式员工37人,合同员工36人)。639人中,男性451人,女性188人。工资分19个级别,最高工资15万澳元,最低2.7万澳元。
表 3-3 澳大利亚地学局绩效指标


澳大利亚地学局2004~2005年国家预算10105.5万澳元,其他来源的收入为979.7万澳元。国家财政预算占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总经费的91.2%。
澳大利亚各州的地质调查局,除西澳州100多人外,员工一般为20~50人不等,6个州和北部地方,合计估计为300~400人。这样,澳大利亚全国从事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人数约为1000多人。
澳大利亚2003年制定了《国家地学战略规划(National Strategic Plan for theGeosciences)》,主要由澳大利亚地学局执行。规划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分4个方面:教育、研究、可持续性、财富创造。值得重视的是,最近其研究重点之一是二氧化碳鏊合,一方面,可以缓解环境压力;另一方面,澳大利亚试图将此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对待。
目前澳大利亚全国地质人员总数,估计为5000~6000人,2001年的统计数字为5067人,其中一半以上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1303人从事商业服务,366人从事工程地质,425人就职于政府管理部门。目前地学大学新生,大约每年600~800人,并且就读地学的大学新生的数量,与澳大利亚每年矿产勘查支出水平呈现直接的相关关系。
据M.Matthews2003年在堪培拉的《Policy Intelligence》上的报道,在澳大利亚,政府每1澳元的在地学研发方面的投资,将使地下资产的价值增加180澳元。
州地质调查局对解决本州范围内的重大地质问题和矿产勘查起关键作用。
以下我们以西澳大利亚州工业和资源部下辖的地质调查局为例来说明州地质调查局的功能。西澳州地质调查局的职能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地学产品,使西澳州成为国际矿产和石油勘查的重点地区”;主要任务是:“研究西澳州地质框架,揭示西澳州成矿潜力和石油潜力,提供高质量空间地学信息、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图件和报告产品;为政府决策服务,为矿产勘查提供支持,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包括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西澳州地质调查局目前员工145人,是各州地质调查局中规模最大的。
西澳州地质调查局目前执行的主要项目包括:①石油系统研究和石油勘查数据;②矿产资源评价和矿产勘查数据;③区域地学填图;④科学、技术和野外支持(包括岩心库)。
西澳州地质调查局目前提供的在线地学数据库包括:①交互式地学数据和图件(GeoVIEW.WA);②矿产勘查数据(WAMEX);③石油勘查数据(WAPIMS);④矿山和矿床数据(MINEDEX);⑤航空物探信息电子交换(MAGIX)。正是因为公益性地质调查服务到位,使西澳占全球矿产勘查总支出的10%,占全国矿产勘查投资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