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2024-05-17 21:56

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姓名: 时间:120分钟 得分:
        一、基础知识(31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何间焉 jiān 玉帛 bó 左右芼之 mào
        B、下视其辙 zhé 望其旗靡 mǐ 昳丽 yì
        C、出入之迂 yū 孀妻弱子 shuāng 始龀 chì
        D、朝服衣冠 zhāo 期年 qī 万仞 rèn
        2、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长短不齐的荇菜,在水中一左一右地摆动)
        B、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那位漂亮的姑娘,我醒时梦中都想追求你)
        C、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那位漂亮的姑娘啊,你弹起琴瑟来表示对我的爱慕)
        D、优哉悠哉,辗转反侧(想念啊想念啊,想得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3、加点词“美”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妻之美我者 B、君美甚
        C、吾孰与徐公美 D、皆以美于徐公
        4、学过了《愚公移山》这篇课文,下面对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和子孙后代。
        B、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C、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D、愚公年近90还亲自上山“叩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正确认识。
        5、下列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河曲智叟亡以应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甚也,汝之不惠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D、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解释加点词。(4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 ) 朝服衣冠( )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 又何间焉(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 虽我只死(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望其旗靡( )
        7、下面这些诗句分别写的是哪些节日?填在句后的括号内。(5分)
        (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 )
        (2)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
        (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
        (4)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
        (5)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 )
        8、填空(12分)
        (1)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 》。列子,名 ,又名 ,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
        (2)《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 编写的 体史书《 》。
        (3)齐鲁长勺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的战例。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
        (4)《诗经》是我国古代 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 篇。表现手法上可分为 、 、 三部分;内容上可分为 、 、 三类。
        (6)出自《曹刿论战》的'一个成语是( )(比喻做事趁劲头足时一气干完);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一个成语是( )(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往来人很多,十分热闹)。
        (7)长亭外,古道边, 。
        (8)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 ,再写出有关他的故事名称 。
        (9)《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的好汉是 ;“丢失金银担”的好汉是 。
        二、阅读答题(39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加点词。(4分)
        (1)伐无道,诛暴秦( )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夫大国难测也(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10、下列加点词与“公将鼓之”中“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鼓作气 B、神弗福也
        C、不蔓不枝 D、其一犬坐于前
        11、下列“之”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将鼓之 B、登轼而望之
        C、故克之 D、故逐之
        12、用原文回答。(3分)
        (1)表现曹刿善于把握战机的话语是 、 ;证明曹刿判断正确的一句是 。
        13、从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鲁庄公和曹刿怎样不同的性格特点。(2分)
        鲁庄公 ;曹刿 。
        (二)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4、解释加点词。(5分)
        (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 且焉置土石( )
        (2)惩山北之塞( ) 汝之不惠( )
        (3)且焉置土石(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4)聚室而谋曰( ) 寒暑易节( )
        (5)其妻献疑曰(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15、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愚公移山的原因 。
        (2)愚公移山的目标 。
        (3)反映移山艰苦情形的语句 。
        16、译句。(4分)
        (1)甚矣,汝之不惠 。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
        年的召唤(马国福)(14分)
        ①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②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像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深情的眼眸盛满泪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卧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出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讷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地凝望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站在大地上最先感知到亲人到来的信息。
        ④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人流、山川、田野、站台,顺着故园的呼唤,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防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衷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没有顾忌,没有痛楚,端起来尽情分享。
        ⑤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游走他乡的游子皈依家园,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 A 的脸庞,B
        的方言, C 的故人,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一直以来,我都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感情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
        ⑥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道具、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你可以在异乡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水汹涌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即便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你的灵魂和这方水土血脉相连的家园,你的孤寂如煤燃烧,不觉寒冷。
        ⑦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像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⑧ 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17、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⑤段的横线处。(3分)
        A处应填 B处应填 C处应填
        1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4分)
        (1)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2)一直以来,我都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19、在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2分)
        20、这是一篇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3分)
        21、请简要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2分)
        三、作文(30分)
        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进行取舍。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犹豫不决?你是自己做主,还是听从他人?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文题自拟。可适当议论,600字以上。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2.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和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41分) 
        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10分)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形貌昳丽( ) 期年( )
        荷担者( ) 无穷匮( ) 窈窕淑女( )( ) 寤寐( )( )
        2、你能说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吗?(4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3、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4分)
        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通 的意思。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的意思。
        C、甚矣,汝之不惠
        通 的意思。
        D、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的意思。
        4、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3分)
        A、何以战?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以一战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以君之 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你的气力,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D、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译文: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7、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共10分)
        (1)、 ,未能远谋。
        (2)、衣食 所安, ,必以分人。
        (3)、 ,受上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 。
        (5)、蒹葭苍苍, 。
        (6)、蒹葭萋萋, 。
        (7)、蒹葭采采, 。
        (8)、 ,故克之。
        (9)、 , ,受下赏。
        8.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这时,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4分)
        示例:(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离情别意)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思想抱负)
        临别赠言:第(1)句 , (离情别意)
        第(2)句 , (思想抱负)
         二、阅读欣赏(59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8-18题(30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 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 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①公问其故( ) ②故克之( )
        B、①望其旗靡( ) ②公问其故( )
        10、“惧有伏焉”中的“焉”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兼词,“于此”之意 。下面各句中的.“焉”字用法,意思与此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D、又何间焉
        11、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省略的字。(2分)
        一鼓作气,再( )而( )衰,三( )而( )竭。
        12、请分别指出下列句中“之”字所指代的对象。(4分)
        A、公与之乘 指代:
        B、登轼而望之 指代:
        C、故克之 指代:
        D、故逐之 指代:
        13、“公将驰之。刿曰‘未可’。”原因是 (   ) (2分)
        A、齐国是大国,兵力雄厚。 B、按照“穷寇勿追”的军事原则。
        C、等待追击的有利时机。 D、鲁国军队的勇气已经衰竭。
        14、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说明追击齐师的时机   B、记叙长勺之战概况
        C、描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D、记叙曹刿的军事才能
        15、第一段通过写曹刿的言行,表现他(   )(2分)
        A、忠于国君的思想。 B、深谋远虑并协助国君指挥作战。
        C、冲锋陷阵的勇敢精神。 D、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
        16、第二段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2分)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主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17、根据文段内容填空(3分)
        A、文中叙述鲁庄公急躁进军的句子是:
        B、叙述曹刿实地观察从而发现追击时机的句子是: ?
        C、表现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克敌制胜的句子是:
        18、选文略写战争的过程,而详写曹刿和鲁庄公的谈话,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9、从写作方法上分析,对鲁庄公的描写(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答:
        (二)阅读《关雎》,回答19-22题(15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① )。 窈窕淑女,(②)。
        参差荇菜,( ③ )。 窈窕淑女,(④)。
        2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君子好逑: B、参差荇菜:
        C、寤寐求之: D、左右芼之:
        21、选择下列诗句放到文中①②③④处,保持诗文的完整,正确的顺序是① ② ③ ④ (4分)
        A、钟鼓乐之  B、左右采之  C、左右芼 之  D、琴瑟友之
        22、请从诗中找出三个成语(3分)
        A、
        B、
        C、
        2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关雎》选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三)阅读《赵威后问齐使》,回答24-27题 (14分)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①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②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③,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④而问末者耶?”
        注释 :①发:启封。②恙:灾害,忧患。③说:通“悦”,高兴。④本:根本的,重要的。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4分)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不然 ( )
        3、苟无岁( ) ( )
        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 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分)
        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中包含有成语____ ____,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形 容__________ ______。(3分)
         答案: 
        1、jiàn mǐ yì jī hè kuì yǎotiǎo wùmèi 2、A、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B、偏爱C、通 D、上水、逆流 3、A、“徧”通“遍”;遍及,普遍 B、“反”通“返”;往返 C、“惠”通“慧” ;聪明 D、“厝”通“措;放置 4、D 5、D 6、B 7、A、肉食者鄙B、弗敢专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门庭若市 E、白露为霜 F、白露未晞 G、白露未已 H、彼竭我盈 I、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答案:8.示例:离情别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思想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A、①缘故 ②所以 B、①他们的 ②指代“克”,即“取胜的” 10、C 11、鼓,气;鼓,气 12、A、指代曹刿 B、指代齐师 C、指代齐师 D、指代齐师 13、C 14、B 15、D 16、A 17、A、公将鼓之。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18、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非肉食者”——曹刿的“远谋”,即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19、衬托曹刿的“远谋”。20、A、配偶。B、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寤,醒时。寐,睡时。这里指日日夜夜。D、挑选。21、①B②D③C④A 22、A、梦寐以求 B、求之不得 C、辗转反侧 23、A
        赵威后问齐使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 百姓怎么样 国君怎么样 ?”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 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年成,收成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
        四, 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3.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学习了第六单元,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信未孚(fū)肉食者鄙(bí)牺牲玉帛(bó)
     B.昳丽(yǐ)朝服衣冠(zhāo)期年(jī)
     C.万仞(rèn)魁父(kuí)箕畚(běn)
     D.孀妻(shuāng)陇断(lóng)冀南(jì)
     2.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1)又何间焉()A.jiānB.jiàn
     (2)弗敢专也()A.fúB.fó
     (3)小惠未徧()A.biànB.piàn
     (4)公与之乘()A.chéngB.chèng
     (5)望其旗靡()A.mǐB.mí
     (6)遂逐齐师()A.suìB.suí
     (7)夫大国,难测也()A.fúB.fū
     (8)齐师伐我()A.fāB.fá
     (9)惩山北之塞()A.chéngB.chēng
     (10)河曲智叟亡以应()A.yīngB.yìng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1分)
     A.彼竭我盈,故克之。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4.下列句子与课文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C.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5.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3分)
     (1)齐师伐我()()(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小惠未徧()()(4)齐师败绩()
     (5)公将驰之()(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6.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分)
     A.十年春,齐师伐我。
     B.既克,公问其故。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7.加粗的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遂逐齐师遂:于是,就;逐:追赶既克既:既然;克:战胜
     B.彼竭我盈盈:充满,这里是指士气正旺盛必以信信:信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C.夫大国,难测也测:推测,估计惧有伏焉伏:埋伏
     D.望其旗靡靡:倒下吾视其辙乱辙: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8.在括号内补出省略的词语(2分)
     (1)()乃入见。()问:“何以战?”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9.按原诗填空(4分)
     (1)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择正确的翻译,把序号写在括号内(2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A.当官的人品格低下,不能为百姓考虑。
     B.吃肉的富人们卑鄙,不会作长远打算。
     C.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A.大大小小的监狱,我虽然不能都去察看,但我总是把它们记在心里。
     B.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查清断明,但一定尽力根据实际的案情慎重处理。
     C.所有的冤案,我尽管不能一一审查,但心里是很同情的。
     (3)夫战,勇气也。()
     A.打战,是靠勇气的。
     B.战士作战,要有勇气的。
     C.敢于战斗,就是勇敢。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A.舍弃了玉帛之类,不敢再增加了,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B.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C.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再增加了,一定要守信用。
     11.判断下面作品、作者、朝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曹刿论战》左丘明战国
     B.《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春秋
     C.《愚公移山》列子宋朝
     D.《诗经》两首屈原西周
     12.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2分)
     伟大的发现,杰出的成就__________值得欣赏,_________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_____________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也都同样值得赞赏。____________我们敞开胸襟,我们__________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A.固然即使以及只要就
     B.固然即使甚至只要就
     C.不仅而且以至只要就
     D.固然即使甚至只要才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当日本友人来到北京游览时,受到了北京的热烈欢迎。
     B.人们在广场聆听着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观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
     C.能否提高运动水平,关键在于刻苦努力地锻炼。
     D.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
     14.下面一段广告中有三个别字,请改正(1分)
     《思想录》参差不齐的芸芸众生,要想活得冲实、萧洒、美丽,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人世的启悟》、《人类的顿悟》、《人生的省悟》帮你解答一些人生的困或、疑问,是一套不可不读的书。全套邮购价:31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划线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1分)
     要集中阐述重要成绩和经验、具体做法和体会,认真地进行分析和概括,力求把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的高度,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作为今后的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语文常识填空(2分)
     唐代的诗歌最发达、最繁荣。在文学史上,唐诗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很多有成就的诗人出于唐代。初中阶段我们已学过他们的很多诗;请你列举四个唐代有名的诗人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1分)
     1.选择正确注音,在正确的上面打“√”。(1.5分)
     刿(guìsuì)帛(bóbǒ)间(jiānjiàn)
     2.语段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0.5分)
     3.找出语段中跟“何苦而不平”的语法现象相同的是____________(1分)
     4.选出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1分)
     A.间——参与B.专——专横
     C.狱——监狱D.虽——虽然
     5.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1分)
     A.弗敢加也(译:不敢随便增加祭品)
     B.可以一战(译:可以打一仗)
     C.民弗从也(译: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D.何以战(译:为什么去打仗)
     6.“何以战”从语法上看,它是__________句式。(1分)
     7.选择“必以信”加粗词的正确释义()(1分)
     A.信件B.信用C.信实,对神说实话
     8.曹刿“请见”的主要的原因是()(1分)
     A.齐师伐我B.公将战
     C.肉食者鄙D.战则请从
     9.曹刿认为作战取胜首先要靠“取信于民”,文中“取信于民”指的是下面的哪件事()(1分)
     A.齐师伐我。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从哪里可以看出“肉食者鄙”?(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用原文回答)(8分)
     1.“公与之乘”中的“之”指谁?“乘”的意思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鲁庄公“鄙”的句子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下视”看见什么?“登轼”望到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将鼓之。”刿曰:“未可。”为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在“齐人三鼓”时,刿曰:“可矣。”?(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为何又说“未可”?后又为何说“可矣”?(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是哪几句?(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什么?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1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将近)
     B.聚室而谋(室:家,这里指全家人)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负荷,挑)
     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遗男:一个名叫遗的男孩)
     2.对文中“且焉置土石”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B.将要把土石放到哪里啦!
     C.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土石呢?D.你们把土石抬到哪儿去呀?
     3.下列对文义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1分)
     A.愚公之所以要移山,是因为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B.愚公移山的主张一开始就得到了除妻子以外的全家人的赞同。
     C.对妻子提出的疑问,愚公的回答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D.愚公一家人的挖山行动带动了邻居的参与。
     4.愚公决心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宏伟目标是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分)
     6.愚公移山的不利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愚公移山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愚公移山的无比艰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1分)
     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叹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孙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4分)
     1.智叟嘲笑愚公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制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是如何反驳智叟的?(用原文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 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廉者 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 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 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 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9分)
     【注释】①遗:丢失。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相传孔子过盗泉,因憎恶它的名字,渴了也不喝盗泉的水)。③廉者:方正的人。④引刀趋机:拿起刀,快步走到织机前。⑤稽:迟延⑥懿(yì):美好。
     1.根据句意和文意,给词语中加粗字选择恰当的解释。(5分)
     (1)羊子尝行路()
     A.尝试B.曾经C.经历
     (2)乃捐金于野()
     A.改变B.找不着C.丢弃D.失掉
     (3)无它异也()
     A.不同B.奇异C.意外D.奇怪
     (4)累寸不已()
     A.已经B.停止C.后来
     (5)日知其所亡()
     A.逃跑B.死C.通假字,通“无”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羊子犯了哪两个错误?(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羊子妻引用了哪些事例批评了乐羊子的错误?这些事例和所批评的错误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50分) 
     题目:我珍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在你的生活中,总会有某件事情值得回忆,某段经历难以忘怀;有时一份情谊能激荡心潮,甚至一件小小的物品也会引来联翩的浮想。请选择其中一项内容,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完成题目;
     2.记叙具体,要有适当的描写、议论的文字;
     3.字数600~900字。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4.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和学习工具,如果语文学不好,其他学科也会大受影响;同时,语文又是提分最慢的一科。不妨看看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以下仅供参考!
    一、积累运用(15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子子孙孙无穷kuì也( )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
   (4)kòu石垦壤( )
   2.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有什么不同。(4分)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义:。 今义: 。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古义: 。 今义:。
   3.下列句子中的“于”与“战于长勺”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然后知生于忧患 D.苛政猛于虎也
   4.下面这句话写得不太生动,请你发挥想象,把它写得生动一些。(3分)
   课堂上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了,老师不再用粉笔黑板,不再用教鞭,而用上了鼠标。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行的工作。(4分)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还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8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②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俟:等待。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妻乃引刀趋机而言
   (2)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去数年,绝无音信
   (4)何岳得金不昧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 )
   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9.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3分)
   10.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1~13题。(10分)
   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谴争者出,顾州纪纲③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人有负盐负薪者。 ( )
   (2)群下咸无答者。 ( )
   (3)惠令人置羊皮席上。 ( )
   (4)同释担息树阴。 (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13.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来?(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阅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较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A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人的愉悦程度大抵与其付出的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成正比。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唯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B“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先生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拒绝,还意味着,既不为某些时髦的写作分心,也不对人为的热点动心,更不为虚假的创造操心。不仅如此,网络的精彩,球赛的热闹,酣睡的香甜,都是应该适当拒绝的。否则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4.阅读全文,说说读“磨脑子”的书有哪些益处。(3分)
   15.文中画线的A、B两句都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句中“现成的肉”“烂杏”各指什么?(4分)
   16.联系实际,你认为文中画线处还可以填入哪些“应该适当拒绝”的内容,请写出来,句式与上文一致。(4分)
   17.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6分)
   名著:《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三、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人生最好的教育》两篇短文,按要求写作。
   人生最好的教育
   (一)
   青年小王到城市打工,因工作勤奋,深得老板器重,很快就做了分公司经理,且业绩突出。一次他请外商共进午餐,饭后桌上只剩下两个小包子,他便让服务小姐打好包,自己带走了。外商对他的节俭顿生敬意。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席间,外商轻轻问小王受过什么教育,他说:“我受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父母辛辛苦苦供我上学,他们说:‘俺们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自个儿事就行。’”外商听后,激动地说:“我建议敬你的老人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二)
   有一个在普通中专读书的女孩叫陈瑛,成绩一般,长相也一般。她决定利用暑假的时间打工,挣点钱为重病缠身的母亲治病。她到××公司去应聘,公司经理看了她的履历表,毫无表情地拒绝了。女孩收回履历表准备离开。当她的手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时,觉得手掌被扎了一下,原来椅子上面有颗露出了头的小钉子。于是她顺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一条镇纸石,把钉尖敲平,然后转身离去。刚走出大门,有个年轻人追了上来,十分客气地对她说:“陈小姐,我们李经理说,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准备重新考虑你的应聘,请你留下地址。”
   人生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上面两篇短文或从正面或从反面或从侧面给了我们不少启迪,这些启迪都是十分珍贵的。然而人的一生可视为珍贵的东西很多,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人生最珍贵的……》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5.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8分) 
        1.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2分)
        A.肉食者鄙(bì) 溯洄从之(shù)
        B.牺牲玉帛(bó) 窈窕淑女(yòu)
        C.朝服衣冠(zhāo) 惩山北之塞(sè)
        D.时时而间进(jiān) 高万仞(rèn)
        2.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即克,公问其故。
        B.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C.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2分)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卑鄙无耻)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而且)
        D.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流动,摇摆)
        4.按拼音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字。(4分)
        A.下视其zhé( ),登shì( )而望之。
        B.邹忌xiū( )八尺有余。
        C.叩石垦壤,箕běn( )运于渤海之尾。
        D.优哉游哉,zhǎn( )转反侧。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A.《曹刿论战》选自《 》旧传为 时期 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邹忌是 时期 国人。
        C.《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选自《 》。
        D.《关雎》选自《 》,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
        6.翻译下列句子或短语。(4分)
        A.一鼓作气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甚矣,汝之不惠
        D.钟鼓乐之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2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3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研读甲乙两段,完成下列表格。(4分)
        出自课文 主要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中心话题
        甲段 议论 据事说理
        乙段 《曹刿论战》
        2.选出每组中加点的文言虚词与其他三句用法不一样的。(2分)
        ① ②
        ①A.亲戚畔之 B.小大之狱 C.忠之属也 D.封疆之界
        ②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天下之所顺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3.(甲)段中,作者着重从“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谈到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后揭示了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 。(乙)段从两个人的对话中,能够反映(甲)段揭示的这一实质的句子是 。最后以肯定的语气指出其结果的`句子分别是 。 。(4分)
        4.这两段都是写战争的,阐明的是同一道理,请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道理
        (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9分)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两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 “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 “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家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仅怒怨相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①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②诮:责备。 ③第:只是。 ④并:连。
        5.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犹水也(尚且) B.乃往诮酒家(去、到)
        C.尔第不循我法耳(遵循、按照) D.及于不得酒(到、等到)
        6.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何异于是
        B.是我忘记下米 何异于是
        C.其人善忘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D.七日而尝之 吾尝求古仁人之心
        7.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8.本文中隐含的一个成语是 (2分)
        (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
        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枭(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选自《太平御览》)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至于其国( )
        ②啄树则灿然火出( )
        10.翻译句子。(2分)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11.故事中的圣人受“啄树则灿然火出”的启发,发现钻木取火。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请试举一例。(2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6分)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宣,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可译为: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13.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近朱者赤,
        。(2分)
        14.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2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无衣《诗经秦风》
        原诗 译文
        岂日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袍。。 我们伙穿战袍。
        王于兴师…, 国王发兵打仗。
        倚我长矛。, 快快修理戈矛,
        与子同仇…。 一齐杀向敌巢。
        岂日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子同泽。 我们伙穿汗衣
        王于兴师. 国王发兵打仗.
        倚我矛戟, 快快修理矛戟,
        与子偕作。 大家同去杀敌。
        岂日无衣. 谁说没有衣裳?
        与予同裳。 我们合穿衣裳。
        王于兴师, 国王发兵打仗,
        倚我甲兵, 快快修理刀枪,
        与子偕行。 一同奔向战场。
        15.“岂日无衣”改为“我有衣兮”好不好?为什么?(2分)
        16.有人说这首诗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 ”“ ”
        “ ”三句,这使人想像到 的场面。(4分)
        17.“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是每节诗的末句,位置互相调换一下行不行,为什么?
         三、作文(40分)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义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A.辙 轼 B.修 C.畚 D.辗
        i A.左传 春秋 左丘明
        B.战国策 战国 齐
        C.列子
        D.诗经 春秋 风 雅 颂
        6.A.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
        B.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C.你太不聪日月了!
        D.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二、(一)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记叙对活描巧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
        2. A C
        3.得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战争的成败在于是否得民心。(意对即可)
        (二)5.A 6.C
        7. 社会上求学的人,忘记了主要的东西,追求次要的东西,因而求学不成功,与这有什么不同
        8.舍本逐末。写成“本末倒置”也可。
        (三)。①这个 ②就
        10.圣人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于是就用小树枝钻木取火。
        11.例:鲁班受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而发明锯;牛顿受苹果落地现象的启发,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四)12. B
        13.近墨者黑
        14.能辩证地分析这个观点,并能言之成理即可。
        (五)15.不好。“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而且反映了时局的危急,修改后只剩下“关心”一层意思。
        16.“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乒”之句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17.不能调换。诗歌采用重叠复沓的形式,反映了从准备到出发的过程。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试题

6.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冀教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提示:又学完了一个单元,和同学们比比,看谁掌握的知识牢固?一定要计时啊!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共4分)
     ①问渠何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②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共8分)
     ①古诗中反映战争内容的很多,请根据积累填写下列诗句,也可自己任选。(4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
     B、欲将轻骑逐,         。
     C、         ,        
     D 、        ,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二句含有劝勉人读书的的诗句,注明作者和朝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 , 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鲁滨逊漂流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所选的名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 , 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 , 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 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
     (1) 人物姓名及故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人物的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 一)阅读《黄生借书说 》回答下面问题 (17分)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覃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4、解释下列句子加黑字词的意思。(2分)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假:_______________
     (2)摩玩之不已 已:_______________
     (3)姑俟异日观云尔 俟:________________
     (4)归而形诸梦 诸:____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的句子。(4分)
     (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诘书若不相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下列两个词的意思。(2分)
     (1)《七略》、《四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第①段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了 的观点,其目的是 。(2分)
     8、本文观点是同意还是不同意?谈谈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代读书勤奋刻苦的事例很多,你能举出二个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两段,做下面问题。(19分)
     【甲】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不饱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 “ 天下无马 !” 呜呼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千,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 介:披上战甲。 ○2褫(chǐ):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10、解释下列句中加黑的词。(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3)一食或尽粟一石(4)若无事然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也不气喘,这就是好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 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 ,夺而杀之
     B. 虽有千里之能 ; 以君之力
     C. 策之不以其道 ; 成 , 将以攻宋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13、对甲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 ” 正面提出问题 , 然后笔锋一转 , 从反面展开议论。
     B. 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见 ” 的原因 , 作者对无知的 “ 食马者 ”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14、在乙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2分)
     15、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谈谈你对当前人才现象的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鸣机夜课读记(节选)
     蒋士铨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差():同,病愈。
     17、请解释下面句中黑体词的意思。(2分)
     ①暇更录唐宋人诗 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尝寝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辄无言而悲 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 然则何以解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选文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6分)
     善读可医愚
     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 ( 2006-04-22 第07版 )
     22、文章开头提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作者这样写起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过全文,你觉得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简要分析一下你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通过事例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2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____---我说:“ ”
     27、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开卷有益”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依据下列材料,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有一只翠鸟,为了避免灾祸,把窝做在很高的地方,后来孵出了小鸟,因为它非常喜欢小鸟类,担心小鸟摔下来,又把窝做得低一些。小鸟长出羽毛之后,它更喜爱,就把窝做得更低一些。于是人们把它们捉走了。

7.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重点的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 5分) 
     1.按要求默写。(共6分.每小题1分)
     (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鸡声茅店川,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4分,每小题2分)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全球变暖这一不争的事实,让这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一时间,低碳生活的理念备受关注。低碳生活倡导降低生活能耗,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普通居民来说,平时注意节电、节水、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就是积极实践低碳生活。
     A.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错误。
     低碳生活倡导降低生活能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低碳生活倡导降低生活能耗,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B.根据文段,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倡导低碳生活。(20字以内)
     控制地球变暖,低碳生活由我先行。(或:绿色出行每一天,低碳生活在身边。)
     3.名著阅凄。(5分)
     我只求内心的安宁,先生,而不被应接不暇的恩惠压得透不过气来。你还记得你是怎么说塞莉纳·瓦伦的吗?--说起你送给她的钻石和毛料?我不会做你英国的塞莉纳·瓦伦。
     我会继续当阿黛勒的家庭教师,挣得我的食宿,以及三十英镑的年薪,我会用这笔钱购置自己的衣装,你什么都不必给我,除了
     噢,除了什么呀?
     你的尊重。而我也报之以我的尊重,这样这笔债就两清了。
     A.上面的选段是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次对话的节选。(2分)
     B.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3分)
     你什么都不必给我,除了你的尊重。而我也报之以我的尊重表现了简·爱独立、自尊,追求人格上的平等,不为金钱所诱的性格特征。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的氛围,融情人景。
     5.在这首诗中,诗人将怎样的愁绪寄予明月?(2分)
     答: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担忧。
     (二)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①去月谢病②,还觅薜萝③。梅溪④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⑤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⑥相杂,绵绵成韵。即素重幽居,遂葺宇⑦其上。幸富菊花,编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⑧,岂徒⑨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
     ①仆:自己的谦称。②谢病:托病辞官。③薜(bì)萝:这里指隐土。④梅溪:山名,在吴均的故乡故彰。⑤岫(xiù):山洞。⑥英英:象声词。这里用来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声。⑦葺宇:修建茅屋。⑧仁智所乐:《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⑨徒:只,仅仅。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晓雾将歇(消散) (2)蝉吟鹤唳(鸣叫,鹤叫,鸟鸣)
     7.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①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C.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①自康乐以来 ②扶苏以数谏故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9.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描写静景、动景的句子,填入下面的表格。(4分)
     《答谢巾书书》 《与顾章书》
     静景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1O.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感(或:对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三.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蟋蟀出世记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可以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可以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可以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zhōng)斯一样,只是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fū)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1.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2分)
     12.细读文章③⑥⑦段,将下面图示中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3分)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13.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可以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14.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这句话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的欣喜之情。
     15.结合文章,并根据你对法布尔《昆虫记》的了解,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4分)
     法布尔是一位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他用诗人的语言描绘鲜活的生命。他笔下的昆虫是那么生动、美丽、聪明、勇敢,让我们感悟到一位昆虫学家对生命(昆虫、自然)的尊重与热爱;他在郊外的荒石园里,用简陋的设备观察昆虫真实的生活,并记录了那么多珍贵的资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一位科学工作者严谨、细致、持之以恒的可贵品质。
      (二)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50°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30℃的严寒。清晨,迎接我的是一夜的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 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A)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李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 的,而是 地隐现在面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加入中考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精华资料等着你!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B)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C)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一如春天的天空明媚绚烂呢!
     (作者迟子建,文章有改动)
     16.文章为什么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因为文章写的是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是靠自身的顽强拼争,摆脱冰雪的桎梏,苦煞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北国春天的赞美。文章以此为题用语形象,富有诗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7.将下面的叠词分别填入文章的空格处,顺序依次是:B、C、A、D。(只填序号)(4分) A.闪闪烁烁 B.团团簇簇 C.轰轰烈烈 D.曲曲折折
     18.文章描写北国的春天,却在开篇先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的盛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文章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盛开,以表现南方春天来得急促、迅猛,与下文描写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沉稳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北国春天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和心无旁骛精神的由衷赞美。
     19.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句子和词语作批注。 (6分)
     (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A)句: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在阳光映照下散发出的光芒美妙神奇,表达了作者在看到北国春天特有的景致--美丽霜花时内心的欣喜愉悦之情。
     (B)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绣:刺绣。这个动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初临时,萌发的草芽破土而出,细细密密精心装扮山坡的情状。
     20.文中第④段(C)处画线线的句子属于一般性描写,请从树、花、鸟中任选一种,展开你的想像,进行捕写。要求:①能描写出所选景物在原句中的特征,但不得搬用教材中描写所选景物的成句;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60字以内。(6分)
     ①山坡上的树愈发地青翠了,树叶挨着挤着,混着潮湿的泥土的芬芳,透出淡绿色迷人的清香。②红的、粉的、白的花儿笑成了一片。她们在阳光下精心装扮,在微风里翩扁羽起舞、争奇斗艳。③蹦蹦跳跳的鸟儿,一会儿振翅飞起,停在枝头,啄啄嫩绿的树叶儿;一会儿落下,悠然地在花草间漫步。
      四、作文(50分) 
     21.按要求作文。
     请以秋天的早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必要时可用ABC或 123来代替);③戏剧除外;④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能少于20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重点的测试题

8.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骘(zhì) 贤而辟(pì)之 辄(zhé) 怠(dài)
     B.谒(yè) 省(xǐng)视 叱咄(duō) 如晤(wù)
     C.轩邈(miǎo) 负箧(qiè) 比栖(xī) 媵(yìng)人
     D.缥(piǎo)碧 泠(líng) 烨(huà)然 虐(nüè)待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四知》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作者范晔,宋朝史学家。
     B.“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C.《与妻书》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该文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绝笔书。
     D.《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嘤嘤成韵(和谐的声音) 鸢飞戾(至)天 猛浪若奔[(马一般)飞奔]
     B.援(引述)疑质理 走(跑)送之 口体之奉(供养)
     C.使之肖(像,似)我 可以模拟(体会)得之 君子好逑(配偶)
     D.左右流(寻求,择取)之 宛(仿佛)在水中央 浅草才(刚)能没马蹄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山势的句子是 。
     (2)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 ,父母岁有 , 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诗经关雎》)
     (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诗经蒹葭》)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2分)
     (1)嗜学 (2)叱咄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2)俟其欣悦
     (3)寓逆旅
     (4)皆被绮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当余之从师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气可以养而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使 贪
     刘 基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欲而无他求,以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梁①,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大梁,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 短:
     (2)汤不能臣务光 臣:
     (3)西有虎狼之秦 虎狼: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天下之士莫先焉
     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
     谓为信然(《隆中对》)
     C.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
     D.臣窃为君忧之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2分)
     (2)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欲而无他求。(2分)
     14.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起用吴起的三个理由。(3分)
     (三)(2015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①,犹当博学审问②,古人与稽③,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资:资费、费用。②审问:详细考究。审,详细。③稽:探究,考察。④庶(shù)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⑥勉:勤勉,努力。
     15.解释下列画线的词。(4分)
     (1)或遇其叱咄( ) (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4)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
     16.画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无车马之资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1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其中所说的道理,共同之处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