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怎么找水源

2024-05-12 09:29

1. 打井怎么找水源

在冲积、洪积的低洼地带或者河边(距离河10-50米)往下挖,挖到沙积层,就会有很大的地下水,但这些水不是泉眼,水质易受人为活动影响。
要挖到泉眼,首先寻找泉眼的有利条件:
1.必须找到有构造破碎带的存在。
2.中薄层状的沉积岩。
3.地貌上处于低洼地带。
4.两个山脊间的低洼处的汇合地带。
5.寻找已经有泉眼的烂泥田。
6.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只有具备上述6个条件中的2个到3个以上的条件才能挖到泉眼

打井怎么找水源

2. 打井怎么找水源

在冲积、洪积的低洼地带或者河边(距离河10-50米)往下挖,挖到沙积层,就会有很大的地下水,但这些水不是泉眼,水质易受人为活动影响。
要挖到泉眼,首先寻找泉眼的有利条件:
1.必须找到有构造破碎带的存在。
2.中薄层状的沉积岩。
3.地貌上处于低洼地带。
4.两个山脊间的低洼处的汇合地带。
5.寻找已经有泉眼的烂泥田。
6.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只有具备上述6个条件中的2个到3个以上的条件才能挖到泉眼

3. 打井前怎样找水源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主要用地形找水方法: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层,因岩性的局部变异而成为隔水层时,它就能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大山连接得很远,向一头倾没,在其倾没端适当地形之处的含水层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山扭头,有水流”。因山扭头而造成的山湾低处,阻滞顺山流来的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富集,打井有水。
  9、“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一个山的形状向对面凸出来,另一个山的形状向里面凹进去,凸凹直接相对,在凹山低处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在此山咀倾斜方向的低处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湾对湾,水不干”。两个山湾正面相对,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在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
  13、“河漫滩上卵石多,地下潜水似暗河”。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可以截流蓄水,打井取水.

打井前怎样找水源拜托了各位 谢谢

4. 打井找水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认为打井就是“钻个眼,下根管”,看似简单,实际技术含量很高,涉及到水文地质、物探找水、成井工艺、选泵配套等多方面的知识,往往不被人重视,很容易出现失败多、质量差、风险高的问题。打井找水的学问虽然很深,但如果当事人掌握点科学知识,减少盲目性,还是大有裨益的。

要详细研究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如果不懂水文地质,不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只相信仪器,到处乱测点,只能叫“瞎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条件决定了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控制着岩石的风化状况,影响着地下水的丰枯变化。修水库要有流域面积,打井也要有补给面积,道理是相同的。

如果岩性条件相同,地势低洼或有利于汇水的地形更容易成井。但有些小平原小洼地下面往往是以泥质岩石为主,容易被风化剥蚀,形成低地,地下水反而不好。

研究岩石的富水性。岩石按成因可分为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三大类,再细分十分复杂。不论何种成因,用锤敲击时的感觉有的发“艮”(刚性),有的发“绵”(柔性),有的发“脆”(脆性),脆性岩石及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更容易成井。

5. 怎样打井找水

地下水类型大致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承压水)三种。

松散岩类空隙水仅在区内地势较低的低洼地段零星分布,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其动态极不稳定,埋深较浅,水质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供水意义不大。

基岩裂隙水在区内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各向斜及背斜轴部和区内基岩网状风化带中。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浅部风化带裂隙中,地下水分布普遍、埋藏浅,但水量贫乏。

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承压水)主要分布在向斜两翼。含水层主要为泥岩互层,砂岩为透水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形成叠置的多层互无水力联系的层间承压含水层,具向斜自流盆地储水构造特征,多数承压,少数自流。其单井水量大,水质较好,且水质不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是打井工程布置的主要对象。

怎样打井找水

6. 如何自己找水打井

打井怎样找水源:
把握地下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一些地方废井多、不出水或出水少,主要原因之一是井址不准,深浅不适。因而把握地形水系的一般规律十分重要。按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可划分为基岩破碎带或风化带含水层、碳酸岩岩溶含水层和第四系松散岩系孔隙含水层3种;含水层贮水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含水层的厚度和岩性组成.含水层的厚度愈大,组成的岩土颗粒愈粗大,其贮水量也就愈大。比如川中丘陵地区,风化裂隙水的含水层一般在20-30米的深度.对于井址的确定主要是找准"泉眼",找水歌诀:"两山夹一嘴,地下必有水","碎石带下水汪汪,红石头下干梆梆","湾对湾,嘴(指山嘴)对嘴,长流水"等,主要是说一般要把钻孔布置在岭状中丘坡脚、丘陵谷地、洼地或风化裂隙发育及风化裂隙与构造裂隙勾通处. 专业打井技术的技巧就是根据不同地层来判断不同的水线,从而达到找水的目的。
根据地形特点找水: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层,因岩性的局部变异而成为隔水层时,它就能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大山连接得很远,向一头倾没,在其倾没端适当地形之处的含水层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山扭头,有水流”。因山扭头而造成的山湾低处,阻滞顺山流来的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富集,打井有水。
9、“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一个山的形状向对面凸出来,另一个山的形状向里面凹进去,凸凹直接相对,在凹山低处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在此山咀倾斜方向的低处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湾对湾,水不干”。两个山湾正面相对,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在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
13、“河漫滩上卵石多,地下潜水似暗河”。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可以截流蓄水,打井取水。

7. 打井打在那里水源更充足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如果孤山底下的岩层,因岩性的局部变异而成为隔水层时,它就能阻滞地下水的流动,而在孤山的上游打井,便可以出水。
 6、“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两边山较长,中间有一短山,在中间山的山嘴处,若是上有透水层,下有不透水层,在倾向低处打井,就能出好水。
 7、“大山低嘴下,打井挖泉水量大”。大山连接得很远,向一头倾没,在其倾没端适当地形之处的含水层中,可以找到地下水。
 8、“山扭头,有水流”。因山扭头而造成的山湾低处,阻滞顺山流来的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富集,打井有水。
 9、“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一个山的形状向对面凸出来,另一个山的形状向里面凹进去,凸凹直接相对,在凹山低处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长山中间突出一条较短的山,在此山咀倾斜方向的低处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湾对湾,水不干”。两个山湾正面相对,在湾的中间发现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现,是山中积压水的表现,在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一般山与山之间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头处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头之处出露成泉。
13、“河漫滩上卵石多,地下潜水似暗河”。冬季河流虽然已经干涸,但是河漫滩下面有潜水流动,可以截流蓄水,打井取水。
14、在大河沿岸寻找古河道。古河道现在虽然被掩埋,但是含水层为砂砾石,仍有潜水流动,是打井的好地方。

打井打在那里水源更充足

8. 打井 如何确定水源位置

1、“撮箕地,找水最有利”。三面环山的撮箕地,地下水集中流向撮箕口,所以在撮箕口附近打井,出水量较多。
2、“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两山之间夹一沟谷,在河谷下游两岸的岩层中容易找到水源。
3、“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两沟交汇之处的山嘴下,可能有泉水流露,在这里打井,水源较为可靠。
4、“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个山嘴相对、距离相近,两个山嘴之下地势平坦,在锁口之处打井,容易打出水来。
5、要方便,健康。打好井,找些炭用袋子包着丢下去。压在井底,可以吸收外来的毒素。有水了。放几条小鱼。试验水质的安全。都是很灵的。6、要考虑到井的深度是否合理。是否有破坏倒电缆线管之类的。

扩展资料:
尽量远离住宅,因为住宅区内的污水排放可能就近排放,容易渗入地下,造成污染。
一般要打井的地方,应该是城郊或小一些的城镇或农村,由于这些地方的排污或排水设施不够健全,容易污染水井。
有的郊外或村庄地区有农田或菜地,现今的农作物都要施化肥和农药,这些农药及化肥在土地中不容易分解,会随水源渗入地下水中,所以,要远离污染区。
如果周围有农田或菜地,无法避免,建议将井打深一些,井的四周要作防渗处理,比如用空心水泥柱体形成隔离等。
现在有专业的打井施工队,咨询一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