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方面来对付互联网产生的负面影响?

2024-04-30 17:21

1. 几个方面来对付互联网产生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国际信息交流中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上的差异和隔阂,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但由于无法对这种交流进行限制,发达国家也更容易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和思想的渗透。同时它也为制造假新闻提供了方便。在这里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任何新闻都可通过它传播,而且由于传输速度和范围都超过传统传媒,所以造成的影响更大。
互联网固然是个信息宝库,在促进各国交流和发展科技、经济上起了巨大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目前,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付这些问题。第一,通过法律加强管理,并采取法律手段制止和惩罚利用互联网犯罪。第二,通过技术手段进行防范,如对商业用户采取特别的信用卡核准、数据编码加密等。对保密的计算机系统采取与互联网隔开的措施,以确保其安全。第三,增强用户安全意识,如设计更精密的口令系统、经常变换口令等。

几个方面来对付互联网产生的负面影响?

2. 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会危害社会稳定

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有些平台不正规,当投资者选择了这种平台的时候,就会有相当大的损失,这样造成投资者的不满
有些投资者不懂如何操作,造成经济损失严重,又接受不了
有些投资者有赌徒者的特性,不懂得撤离,亏损之后更想着翻本,在不懂得经营操作的情况下回越投越输,最后成了真正的赌徒。
这些都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其实这些不能完全怪金融公司,有些是投资者的问题。

在平台的选择上,有权威的平台查询中心可以帮助辨别真假,让投资者不会因为平台的问题造成资金损失,剩下的就要靠自己的操作了。

3.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人们的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水电燃气费、看病挂号、手机充值、加油打车、发红包,这些都可以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完成,只要有一部手机,不带现金就可以出门,特别是近几年,投资理财方式也在逐步改变,P2P网贷平台兴起,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通过网贷平台来进行投资。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4.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

你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网络小额度贷款便利的申请手续和高效的审批速度极大地提高了金融工具的使用性。过度负债一旦形成,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自身利益,还会危及金融稳定,造成金融压力,影响金融市场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摘要】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提问】
你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网络小额度贷款便利的申请手续和高效的审批速度极大地提高了金融工具的使用性。过度负债一旦形成,不仅会损害消费者的自身利益,还会危及金融稳定,造成金融压力,影响金融市场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回答】
负债消费的群体规模越来越大,以贷还贷的现象更是多有发生。【回答】
过度借贷、重复授信、过高息费、暴力催收、侵犯个人隐私等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回答】
互联网公开、透明、共享的信息传播能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借贷行为的信息不对称性,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由此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柠檬市场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整个行业,并影响着借贷行为。【回答】

5.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
您好亲,3.1居民投资额度

互联网金融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居民比较常见的理财产品都是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产品。互联网金
融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居民传统投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多层次运作的现象,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投资
途径。在传统的居民投资模式下,投资产品对居民投资的额度有一定要求,也就是有最低投资限额,低于
这个限额无法购买投资产品。相比而言,只有银行储蓄对资金没有额度要求,股票或者基金等都有额度限
制。投资额度的限制导致很多年轻投资者望而却步。新时期,互联网金融对投资额度并没有做到明确规定,有部分投资产品是一元起投,就比如微信理财等,这就提高了居民的投资热情和积极性,很多人都愿
意参与到投资活动中,没有额度限制的投资产品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人的特点就是好奇心比较
重,而且愿意寻求刺激,喜欢挑战自己,他们投资时是带着一种愿赌服输的心态,并通过购买投资产品来
掌握一些投资技巧。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对投资额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了大
量资金,实现双赢。
3.2居民投资途径
在传统的居民投资模式下,居民要想购买投资产品需要亲自到金融机构购买,而且需要提供相关证件等信息,程序比较繁琐,需要消耗很多时间。互联网金融下,金融投资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居民可
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购买投资产品,购买投资产品的方式更加便捷简单。目前,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互联
网金融的研究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途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对投资额度没有限制,而且居民所
投资的资金可以随时取出,这也是居民比较认可的。
3.3金融投资态度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态度有很大影响。在传统投资模式下,虽然部门居民也有投资意识,但是只是少数人具备投资意识,大多数人观念比较陈旧,认为钱还是放在自己手中比较安全,导致居民参与投资度
比较低,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不景气时,大多数居民都处在观望的状态,不愿意尝试,这就导致居民的资金
无法集中在一起,银行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很多居民的投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居民开始主动尝试购买金融产品,而且愿意尝试新的投资产品,突破限制,互联网金融给居民提供了【摘要】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提问】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
您好亲,3.1居民投资额度

互联网金融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之上,居民比较常见的理财产品都是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产品。互联网金
融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居民传统投资模式,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多层次运作的现象,为居民提供了更多投资
途径。在传统的居民投资模式下,投资产品对居民投资的额度有一定要求,也就是有最低投资限额,低于
这个限额无法购买投资产品。相比而言,只有银行储蓄对资金没有额度要求,股票或者基金等都有额度限
制。投资额度的限制导致很多年轻投资者望而却步。新时期,互联网金融对投资额度并没有做到明确规定,有部分投资产品是一元起投,就比如微信理财等,这就提高了居民的投资热情和积极性,很多人都愿
意参与到投资活动中,没有额度限制的投资产品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人的特点就是好奇心比较
重,而且愿意寻求刺激,喜欢挑战自己,他们投资时是带着一种愿赌服输的心态,并通过购买投资产品来
掌握一些投资技巧。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对投资额度没有严格的限制,导致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了大
量资金,实现双赢。
3.2居民投资途径
在传统的居民投资模式下,居民要想购买投资产品需要亲自到金融机构购买,而且需要提供相关证件等信息,程序比较繁琐,需要消耗很多时间。互联网金融下,金融投资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居民可
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购买投资产品,购买投资产品的方式更加便捷简单。目前,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互联
网金融的研究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途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对投资额度没有限制,而且居民所
投资的资金可以随时取出,这也是居民比较认可的。
3.3金融投资态度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态度有很大影响。在传统投资模式下,虽然部门居民也有投资意识,但是只是少数人具备投资意识,大多数人观念比较陈旧,认为钱还是放在自己手中比较安全,导致居民参与投资度
比较低,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不景气时,大多数居民都处在观望的状态,不愿意尝试,这就导致居民的资金
无法集中在一起,银行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出现后,很多居民的投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居民开始主动尝试购买金融产品,而且愿意尝试新的投资产品,突破限制,互联网金融给居民提供了【回答】
更为广阔的空间,居民投资不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非常大,居民随处
可见金融投资宣传资料,这加深了居民对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认识和理解,虽然互联网金融没有投资限
额,但是互联网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居民在增强投资意识的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希望可以帮到您哦。【回答】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

6.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

互联网金融投资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一些优势条件,也是吸引居民参与投资的主要原因。根据对一些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这几项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也是一些居民选择购买互联网金额产品的主要原因。【摘要】
互联网金融下居民投资行为受到哪些影响?【提问】
你好好, 一、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活动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 对于社会居民来说,投资理财已经是社会的一种时尚[左捂脸]【回答】
互联网金融投资具有操作方便快捷,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一些优势条件,也是吸引居民参与投资的主要原因。根据对一些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基于互联网金融投资的这几项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也是一些居民选择购买互联网金额产品的主要原因。【回答】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购买者的调查显示,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多以小额资金投入为主。多数居民的投资金额在“十万元以下”投机金额超过30万的占极少数。对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存在谨慎的态度,认为互联网金融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回答】

7. 网民基于什么判断互联网金融发展

大神回答:

1、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从广义上讲,凡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

2、从宏观分析来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开始慢慢被放大。当人们手里有部分余钱时,就会去考虑投资。由于每个人手里的金额有限,大批量投入基金等产品不够现实。此时,互联网金融就发挥出了其特定的优势,金额小、数据可靠、方便快捷,更符合客户定位。

网民基于什么判断互联网金融发展

8. 网络金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的影响 

转载: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学生发表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由单一的计算机和局域网阶段进入到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升级带来了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互联两电子商务,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深远意义的探讨,在金融领域也不例外。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实践目前还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业务上,本文则选择“金融资金运行”这一贯穿金融活动方方面面的范畴为研讨对象,对互联网技术可能给金融领域带来的变化做一个整体性的、基础性的分析,进而对金融投资、金融服务和金融监管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金融资金运行的内涵
  从资金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这一定义出发,我们可以把金融资金定义为,在金融活动中,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通俗地说就是资本化了的货币,其存在形式是各种货币化的或证券化的资产,例如,能够带来利息收入的各种存款、能够带来股息和资本升值收入的股票等。
  金融资金运行强调的是货币的资本化过程,它以货币的增值为动因,在一定组织机制下,通过货币的使用权在不同交易主体之间的转移,实现货币向价值创造领域的流动,最终实现货币的增值。因此,金融资金运行不仅把金融领域中的各个主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也把实现货币资本化的虚拟经济活动与实质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
  需要明确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资金运行都是通过市场交易活动实现的,金融资金的运行应等于广义的金融市场(涵盖借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运行,它明确了从投资者出发的研究立场和角度。资金配置机制除了市场之外还存在计划管理机制,因此,金融资金运行的适用范围较之金融市场运行的概念要广。
回顾社会经济发展史,每一次新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革命和生产方式的创新。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将为我们带来生产的智能化。互联网技术把信息技术革命带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也不妨从效率和方式这两个方面探讨它对金融资金运行深远的影响。
  二、如何理解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升作用
  金融资金运行的动因和目标是要实现货币资产价值的增值,运行效率的提高自然就是指价值增值能力的提高。由于金融资金运行不属于社会财富生产的范畴,其价值增值只能以实质经济部门的生产经营为基础。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最终体现为,金融市场能否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金融资金流向最有效率的经济部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从两个方面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其一是产生了新的产业,给经济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为货币资产价值增值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其二是提高了金融市场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和灵敏性,使资源配置更有效。前者是从增量的角度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后者则是从存量角度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是对金融资金运行机制的又一次完善。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现代投资理论中的有效率市场假说来说明后者。
  有效率市场假说按照市场价格所反映的信息种类和程度,把市场效率分为三种水平状态,市场价格所包含的信息越多,市场的效率水平就越高;当市场价格只是充分反映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时,市场处于弱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历史数据提供的信息,还包合了其它各种公开信息时,市场处于中等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价格不仅反映了各种公开信息,连内幕信息也都包含进去了的时候,市场处于高效率水平状态。当市场处于高水平效率状态时,所有存在的信息都已反映于价格水平中,市场价格将是资产现实价值的反映,亦即资产的市场价格与价值同一。不难看出,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与否,是市场是否有效率的关键。而价格对信息反映的充分性直接取决于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与速度以及市场参与者对信息反映的灵敏度。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上述反映的灵敏度提供了技术支持,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将无数电子计算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台无边无际的、具有无穷威力的超级计算机。形成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互联网的实时性和共享性会使信息迅速传播,很少有人能再凭信息优势独享垄断利润。
当然,先进的技术并不能一定保证市场达到完美的状态,效果如何还要受人的因素的制约,这其中,除了人的主观能力的差异外,还有人的主观动因的问题。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的传散方面,但不具备识别信息真伪的功能;互联网对信息自由传播的贡献也“使谣言贩子如虎添翼”。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也会造成市场价格和资产实际价值的偏离。这说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会有效地提高金融资金的运行效率,但也仍然不会使金融资金的运行保持在绝对的完美状态。从有效率与无效率的辩证关系来看,在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无效率是绝对的,有效率是相对的。而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否会使有效率成为绝对的,无效率成为相对的呢?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毕竟为价格充分反映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具有同样强的纠偏能力。
  三、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潜在影响?
  面对信息技术发展对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潜在影响,作为金融资金运行主体的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者应如何应对呢?
  l.投资者的对策
  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是投资者为追逐超额利润,在激烈的竞争中积极挖掘、分析和消化信息的结果,而在金融资金运行高效率的条件下,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微乎其微,信息挖掘往往徒劳无功。这一矛盾的普遍存在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只会令我们更加坚信投资管理的科学化发展方向。
  科学化的投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尽管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已经产生了,但是,由于市场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状态的普遍存在,使得传统的、以寻找价格偏离价值的资产和进行价格预测为核心的基础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一直能够在使用人数和总体业绩上与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平分秋色。市场效率的低下辅之以市场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一直在为传统的投资管理方法提供着较高的成功机会,同时使现代投资管理理论的应用显得成本过高,从而难以获得支持。例如,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仍是以挖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为核心的基础分析方法,再加上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手段,使得一些证券投资基金成了新一代庄家,令市场对之刮目相看。真正试图遵循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进行科学化投资管理的基金经理人尚拿不出具有竞争性的业绩来。据称“泰和基金是按照经典的投资原理管理运作的”,但是,它的经理人却被迫申请辞职了。必须承认,科学化的投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尽管代表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但其应用及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有条件的,市场环境很重要,当然,也不能排除运用者的主观能力问题。
  信息技术进步对市场运行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有助于改善管理方法应用的市场环境。因为,按照有效率市场假说,当市场处于弱效率水平时,依据历史数据进行价格预测的技术分析就是无效率的;当市场处于中等效率水平时,连根据各种基本面因素对资产价值进行逻辑推演的基础分析也变得无效;当市场处于高效率水平时,市场就是无懈可击的,投资者只能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为主要目标,这时,通过组合管理实现投资整体效用的最优化,并通过风险管理有效防范系统风险的科学化投资管理方法就应该是投资管理者的理性选择。在亲身从事投资管理或选择职业投资管理者时重视这一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2.金融机构的对策
  互联网技术引发的新一波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从另一个方面,引发了我们对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思考。
  商业银行的产生是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信息传播不充分导致投融资双方难以匹配为必要条件的。互联网技术在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性传递等方面的特长,从技术上解决了金融资金运行中的一些原始问题,使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商业银行生存的基础和业务发展的方向。
  以传统的银行业务为例,银行信贷业务既是其发挥货币保管和结算功能的必然结果,也得益于银行信贷业务具有积少成多、续短为长、变死为活的作用。也就是说,银行信贷在金融资金运行中存在的基础一方面是原始业务的自然派生,另一方面则归因于信息传播的不充分和市场机制不完善。信贷业务克服了金融资金运行的障碍,其宏观和微观效益都是显著的,但是,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合了投融资双方各自利益的割让,因为,银行是靠存贷款利差维持运营的。因此,间接融资相对于直接融资而言是一种较高级的形式的说法,是针对一定技术、市场条件而言的。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本性驱动下,只要技术条件、市场条件许可,投融资双方必然会谋求直接的联系,亦即技术和市场的发展会使间接融资方式被直接融资方式超越。证券市场的发展已经从市场机制的方面证明了这一点,信息技术在金融资金运行中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当然,技术进步对直接融资方式的支持并不意味着对银行信贷职能及间接融资方式的全面否定。这是因为,技术进步与金融业的行业管理和制度规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互联网对商业银行职能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衍生职能的弱化上,并不直接影响原始职能。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也会影响到直接融资方式中的金融机构。在证券交易市场中,有关订单驱动系统和双向报价驱动系统优劣评判一直难有定论。订单驱动系统是通过一定的交易系统,将条件相当的交易双方直接匹配,在众多竞争者中,成交者分别是买方中出价最高者和卖方中要价最低者,既体现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中间也不存在效益的泄暴,点对点的电子自动交易系统在高效、防止经纪商欺诈等方面为它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是,该系统对有行无市、交易过度火爆或过度疲软等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双向报价驱动系统中,做市商负责维护市场秩序,有助于保持市场的持续和稳定。但是,不要忘记,做市商不过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商,盈利仍是其首要目标,其盈利方法类似于商业银行,来自双向报价中的递、要价差。因此,做市商明显是一个有成本的中闻环节,并且,由于做市商在双向报价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垄断性是可以肯定的。其实,订单驱动系统的问题仅在特殊的市场时刻才会出现,而并没有实证结果能证明在这种特殊的市场时刻双向报价系统的运行优于订单驱动系统。
  我国采用的电脑订单驱动系统曾在1996年12月16日出观过有行无市的景观。15日晚,人民日报就市场过热问题发表了言辞强烈的社论,广大投资者深感问题的严重性,16日一早便纷纷挂出了卖单,在几乎没有买单进场的情况下,交易系统陷入了有行无市的尴尬境地。但在国外以做市商系统为主的市场中,也不止一次出现过崩盘。因此,做市商系统的优势显然不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
  金融资金运行对高效率的内在追求和技术进步支持订单驱动系统这一点,应该在我国证券公司确定经纪业务发展战略时引起足够的重视,证监会在发展国债市场、创业板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时,也应像发展股票市场那样,发挥我国市场的后发优势,直接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不必亦步亦趋地尝试西方金融市场发展中的各种制度安排。
  3.监管者的对策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提升金融资金运行效率,这给监管者提出的基本问题就是监管者的地位和作用在新形势下是否需要调试?
  政府介入和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合理依据在于市场机制在很多领域无效或缺乏效率,即“市场失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价格反映信息的速度和程度的提升作用,有助于“看不见的手”发挥对市场的引导作用,因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弱化对政府监管和调控市场以弥补因信息不充分而产生的市场失灵的需求。但是,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和共享性,也给监管者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规范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的建设?信息任意泄露和传言横流同样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管制(也管不了),而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加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可以设想由监管者代表政府为社会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作为市场信息的初始发布点。国内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1999年年报已经被要求在指定的互联网网址上登载,就包含了这种思路,只是在技术和内容上还有待完善。
  在金融资金运行的监管机构中,中央银行的监管手段最为齐全,不仅有行政手段,还有经济手段,加之它可直接控制货币发行,因此,在我国学术界一直有人在依据金融资金的内在联系,试图寻求中央银行调控全部金融资金(不仅是银行借贷资金,还有证券市场、民间借贷资金)的途径。然而市场效率的提高对政府经济干预需求的降低作用,有理由让我们对中央银行职能重点及其货币政策的前途发出质疑。如果政府职能的重点将因技术进步发生转换的话,作为政府调控经济职能机构之一的中央银行也不会例外。中央银行作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其职能重点和发挥作用的途径也应该发生转移。网络货币和网络信用的发展,是否将打破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的垄断?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地位的下降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深化,是否将更加弱化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信贷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和如何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代理国库的职能可能是因技术因素而改变的最少的一项,在任何情况下,理财都是必要的。如此说来,我们是否可以探讨弱化包括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在内的监管者对金融资金运行主动干预,让监管者退回到“守夜人”的角色中去呢?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还可能会给传统的货币政策传递机制带来问题。例如,货币供应量将更难以进行数量界定和统计,从而动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地位。如果货币供应量不再是可靠的调控目标,它的替代品是什么呢?美国已经将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重新确定为利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金融资金运行的特征将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金融交易的价格自然也将是个性化的,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或基准利率的提法是否会失去意义呢?虽然从原则上说,高效率加上新的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出现应该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带来新的时代特色。
此外,互联网技术既有助于金融资金运行的开放式发展,也为金融的国际化监管提供了技术便利,从而使金融资金运行效率的提高突破国界的限制。
四、如何认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创新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影响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在金融资金运行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另一方面是通过技术支持和在线商务的发展,促成新的金融资金运行的组织实现方式——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
  金融资金的运行方式分为直接融资方式和间接融资方式。这两种融资方式在融资性质、流动性、可控性和对经济运行的适应性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各有自己适用的领域。
  直接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它为长期性金融资金融通提供了多种流动性强的选择,从交易双方的收入和付出来看也是直接的,漏损极少,价格的客观性较强。直接融资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低效率。互联网技术引起的信息公开化和金融机构服务功能的增强,有助于直接融资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
  间接融资的优势在于它为短期资金融通提供了便利,而且从传统的银行信贷的萌芽看,间接融资是作为货币保管业务的一种衍生品出现的,属于典型的动员社会闲置资金的行为。因此,只要银行还继续办理结算业务,间接融资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只不过,互联网技术对投资直接化的促进作用会导致银行资金来源的短期化,从而对银行信贷业务提出高流动性的要求。而在网络经济时代,存款货币银行的结算业务是否会受到来自网络机构的威胁?创造派生存款的功能是否仍由存款货币银行垄断?这些并不是技术问题,只要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不发生变化,即使技术实现不成问题也没有用。
  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影响金融资金运行方式方面,最具魅力当属它所带来的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出现和普及对金融资金运行具体将产生什么样的革命性影响尚难以估量,因为,金融资金在线运行的意义不仅在于交易实现过程的自动化、实时化,更在于它可以将金融从业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的脑体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开发、创新,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凸现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保持企业竞争力中的重要地位。电子技术时代的标准化特征将被个性化、人性化特征所取代,社会经济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姿,人的需求将获得极大的满足。
  在线金融资金运行方式的出现和普及除了技术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它在美国这样的计算机、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国家尚初露端倪,在我国自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金融资金运行中的应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从50年代起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就开始使用脱机式电子计算机,60年代银行业务的联机化就开始了。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已经为金融业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客户服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自80年代起我国金融业推行金融业务的电算化,但是,受人力资源知识结构、资金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约束,金融电算化的业务、地域等的覆盖面扩大缓慢、发展缺乏深度。事实上,当前我们很多著名IT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的电子此解决方案,都是西方国家六七十年代时解决的综合业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自动化办公系统等。在我们真正体验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资金运行的革命性影响之前,无论是投资者、金融机构还是监管者都还需要做大量基础性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