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五章

2024-05-07 03:57

1. 《论语·学而》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看到这一章,拍拍脑门想起,古人经典,之所以称之为“圣贤书”,不单单是教我们怎么做人,更重要的是如何治天下。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人的出路几乎都在于做官从政。现代我们不同了,有更多样化的路可走,似乎还更重视技术一些,慢慢的,这些辅佐君王治天下的理论,在头脑中淡了下来。
  
 人说儒家这套仁政思想,是服务于封建制度,重在愚民,我看不然。其实全民被西方金钱的一套思想冲击和灌输,只自顾自赚钱,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愚民”,国不愚民民自愚。古代读书人的治国情怀,还是值得我们再学习的。
  
 即使没有治天下的志向和机会,用在治理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仍然是行得通的。因为“人”=“仁”,这个核心一直没变,两千年来一直被检验。
  
 “千乘之国”,具有一千两兵车的国家,不大不小,“道”即“导”,领导。领导这样一个王国,不过是做到几个要求就好了:
  
 敬事——敬业,恭敬、谨慎为政;信——诚信,讲信用;节用——节约,节俭,不奢华铺张浪费;爱人——对人仁爱,爱护;时——谨遵时节而动,多指农业生产,如今可扩展到各行各业。
  
 若给你千乘万骑,浩瀚江山,你将如何驾驭?

《论语·学而》第五章

2. 论语·学而篇的第12章

 (1)礼:最初的意义是祭祀礼仪。《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2)和:调和、和谐、协调。(3)先王之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4)斯:指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5)节:节制,约束。 (1)近:是接近、符合的意思。(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4)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似有不妥之处。 (1)就:靠近、看齐。(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2)何如:《论语》书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1)患:忧虑、怕。(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3. 论语·学而篇的第6章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5)□:音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论语·学而篇的第6章

4. 《论语.学而》第四章

        我的理解: 曾子是孔子继颜回之后最为重要的传承人,他不仅参与了《论语》的编制,还撰写了《大学》和《孝经》,被后世尊为宗圣(颜回为复圣)。曾子的“三省”是有层次的,一省“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的“人”指的是“人君”,强调作为臣子的“忠”;二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朋友”指的是同窗与同道,强调的是同辈交往的诚信;三省“传不习乎”,指的是自身为学的态度,强调“时习之”,及对于老师的教导要时时落实于行动。“习”“信”“忠”三个字把对己、对人、对国的要求都讲清楚了,对己严于“习”,对人严于“信”,对国严于“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且包涵为人处世的全部智慧。
  
          言语意旨: 这里的“三省”很容易理解为“三次自省”,其实是“三类自省”,如上文所述,自省是否每天都在践行老师所传,自省每天对朋友是否诚信,自省为国家谋划事务是否忠诚。这三类的自省都是为扎实提升自己的修养、洞明自己的心性。每天的自省是“日日知非、日日改错”最直接、最有效、最踏实的办法。
  
         知行合一: 肯定有人会说,我又不当官,我现在已经工作了,我也没有同窗好友在身边,这三类自省于我而言都不需要。《论语》之所以是智慧之言,就因为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向心而去,培育人之根本;向外而发,化育世间万物。单位的一个普通员工,这三类自省也实实在在——规划、执行单位的事务你是否忠诚?与同事相处你是否真诚?是否坚持将古圣先贤的智慧之言落实于行动?现实是这样的:绝大多数人都把单位的事务当成任务而不是义务来完成,常常埋怨领导为啥给这么多事,哪有忠诚可言?与同事相处看似水平如镜,实则暗流涌动,为评职称相互攻击者有之,一句不和争执责骂者有之,推卸责任、互相推诿、逃避难题等等更是如家常便饭,何来真诚可言?而今文凭贬值,单位里博士硕士一大把,因自诩为“博”而不再学习者比比皆是,本专业都无法与时俱进,更不用说向古圣先贤学习,字认不到、文言读不懂,怎么学?再说那都是“故纸堆”,都是“糟粕”,有啥好学的?如此心态,修身就是空话。
  
        肯定还会有人说,每天反省累不累?落实到我自身,每天反省的是,我说过的话是否做到了?我是否说过不适当的话甚至是错话?我今天处理的事务是否有问题......这些问题对错、善恶标准就是古圣先贤的智慧之言。反省真的很累,常常汗如浆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不断反省,我才能每天都改一点错误,每天都进步一点。如果不反省、就无法“日日知非、日日改错”,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迷迷糊糊、浑浑噩噩一辈子,等到有一天这个躯壳没了,所有与你相关的东西都灰飞烟灭,活在这世上几十上百年,就是白吃白喝而已,这种生命毫无价值。

5. 《论语.学而》第五章

       我的理解:先来讲讲“道”。古本有直接用“导”的,“道”是“导”的本字,这里读作“导(导)”应符合孔子本意的。“道”在此句可理解为“治理”,既是“治理”之意,何不用“治”而用“道”?明陈际泰撰《四书读》云:“不曰治而曰道者何?治者,法术之名。道者,仁义之用。”此论甚切。治,以强权为本,刑律为用;而“道”则是以仁义为本,劝善为用,即以“道”导之。这句话需要重点解释的、或者说我的理解与他人有大不同的是“而”。“而”甲骨文造字本意为胡须,后借作代词“尔”,更多借为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等义。大多数所谓的研究者都认为这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如确表示并列,“而”字前后两个词语的词性应当一致,否则就不能是并列之意。“敬事”显然是个动宾词组,具有动词性质;“信”则是形容词无疑。动词与形容词如何并列?单从词性分析,“节用而爱人”似乎是并列关系,因为“节用”与“爱人”均为动宾词组,但语义上又说不通,“节用”与“爱人”在概念的外延上明显存在包含关系,因为“节用”也是“爱人”的表现之一,故此句中两个“而”均非并列关系。“敬事”与“信”,“节用”与“爱人”,在语义上均没有递进和转折的关系,无需分析,一眼即明。排除了并列、转折、递进关系,唯有承接关系在逻辑上、语义上才能说得通,即通过“敬事”来取信于人,通过“节用”来关爱大众。有些“糟粕主义者”认为,孔子这里的“人”是指士大夫阶层,“民”才是普通百姓。此为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人”从造字以来就泛指所有个体的人,没有哪部古代典籍明确解释“人”指士大夫。
  
        言语意旨:从表面上看,孔子实在告诫居上位者要以道治国,如何以道治国?具体方法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实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一个普通人,只有“敬事”才能取信于人,只有“节用”才是爱人,只有充分考虑他人的实际情况,他人才会甘心情愿帮助你。
  
        知行合一: 据统计,《论语》中涉及“敬”的句子有22句之多,包含敬己、敬人、敬事、敬天命、敬鬼神。不管“敬”的对象是什么,我们都应该从根本上理解“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内心状态。“敬”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构型和本义说法不一。我们从字形来研究——金文左边是个“口”,中间是犬的象形,右边是手拿鞭子或棍子的象形即“攴”。左边和中间构成“茍”的象形,与右边的“攴”构成会意,表示手举着木棍用口吆喝,或者理解为牧羊人用口吆喝羊群,表示的都是戒、慎的意思,故字形从“茍(jì)”从“攴(pū)”(隶变后“茍”与“苟”逐渐混同)。《中庸》第一章就明确提出“戒慎恐惧”的思想:“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因而我认为“敬”就是内心“戒、慎”的状态。清代学者徐灏和近代学者郭沫若先生都认为“敬”是“警”的本字,亦可作为例证。至于当代使用的尊重、礼貌之意,实为戒慎之引申。
  
         我们继续来讲“敬事”的状态。既然“敬”是“戒慎”之意,“敬事”就是当事情来临的时候,应当以“戒慎”的态度来对待。《中庸》讲的“不睹、不闻”并非是“看不见、听不到”之意,而是主观上“不看、不听”而自以为是的“不明”状态。《中庸》紧接着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临事都会产生喜怒哀乐,我们要“戒慎”的是不“过”,“过犹不及”是也,这也就是“发而皆中节”之意。如何才能不“过”?只有内心无私而明,才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就不会别表象所迷惑而产生过渡的情绪,既不会像魏晋时期和峤为母亲的离世哭得“鸡骨支床”,也不会如范进中举般喜极而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本就福祸相依,自然转换,何必为眼前的“祸”而悲痛欲绝,又何必为眼前的“福”喜不自胜?如此说估计仍是不能明白“敬”到底是个什么状态,“事”到底又是指什么。先说“事”,这里的“事”不是我们一般性的完成某项事务或者任务,我们生活中的所有遭遇都是“事”,例如你和同事发生矛盾了、开车遇上路怒了、参加社招考试没考上、你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孩子胡乱发脾气......如此等等,皆是“事”。大学所言“格物”中的“物”就是“事”,而非具体的物体(王阳明先生年轻时格竹子格出毛病方才醒悟,“格物”非“物”,乃“事”也),“格物”就是“格事”,“格事”即以“戒慎恐惧”之心态临事,在每一件“事”上磨砺自己的内心,以拨云见日而“致良知”。前几日,一位家长未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小一报名资料,按照公告的规定将被取消学位。孩子的外婆便找到学校上级主管部门领导要求上学,相关部门领导要求学校必须解决该生的就学问题。作为学校招生负责人该如何处理?此时就该以“戒慎恐惧”之心来面对这件事——学校校舍严重不足,能少招一个是一个,从学校的现状考虑问题,这是“公”,是学校这个小团体的“公”。招生公告也具有法律效力,严格按公告执行似乎也无问题,但结果必然与家长产生矛盾,也与上级领导产生矛盾,家长会不停地上访,从而增加从上到下的更大负担。而且与“上位法”相抵触,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即使他违反了公告精神,也不能因此而拒收,否则就是违法,这就是“公”,国家大局的“公”。小团体的“公”相较于国家大局的“公”就是“私”而非“公”。若招生负责人能做如此思量,就能把事情处理得很好,完全可以对询问的领导说:“是吗?那可能是家长误解我的话了,我们是不会拒绝的。这件事我们一定会处理好,请领导放心!”临事作如此思量、如此行为即为“敬事”,只有“敬事”方能取信于人、取信于民。如此已明了,以“戒慎恐惧”之心临事即为“敬事”即为“格物”,敬己、敬人、敬天命、敬鬼神均是同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作分析,读者可自思之。

《论语.学而》第五章

6. 《论语.学而》第二章

         我的理解 :有子在这里给我们作了一个逻辑严密的三段论式推理:“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前提),“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小前提),“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结论)。描述清楚一点即是:本立而道生,孝悌合道,故孝悌为仁之本。我们再来研究一下这三个命题是否均为“真命题”。先从“小前提”开始——一个在家能孝敬父母、敬爱兄弟的人,会犯上作乱的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这里难免有些反对者会认为“犯上作乱”是儒家思想的所谓“糟粕”,其实我们把它看成违法犯罪就行了,所谓“糟粕”者,纯属教条主义泛滥而已。当代影视剧中有个别孝敬父母的罪犯呈现,但是他完全没有想过自己犯罪后无法奉养父母,此为假孝,所以这是真命题。再来看“大前提”——“本”在树木就是根,在人就是心。树木能否成长,全在树根;人能否立世,全在人心。内心的善念就如树木的营养,善念越多,营养越丰富,人在世上就活的更好。所以君子应该重视内心的提升与发展,不应该追求外在的细枝末节,根长好了,枝叶就自然繁茂,无须追求。这也是真命题。最后看“结论”——君子“志于仁”从何处着手?就从孝敬父母、敬爱兄弟姐妹开始。大家可以调查,凡是事业有成的人,都是有真孝心的人,都是能处理好家庭关系的人,那些假孝之人、无情无义之人,即使成了也很快就会败掉,例子不胜枚举,无需赘言。这也是个真命题。所以有子的逻辑完全没问题。
  
          言语意旨 :有子在这里就是想告诉我们,想真正成为君子,就一定要从内心之根本来提升,要想真正合乎“仁道”,就应该从孝悌开始。有子这是给了我们这些有志于君子之道的普通人一个最为基础的“台阶”,就看你是否迈步。
  
         知行合一 :孝悌,并不在于你要给父母、给兄弟姐妹多少钱或多少物质享受,而在于你的内心是否真的敬父母、爱兄弟姐妹。若是以钱物、享受为标准,给多少钱物、给多好的享受算是“尽孝”?这完全无法确定,穷人的子女就谈不上“孝”,所以这个标准是不成立。唯一能成立的“孝”之标准,就是你的心,内心有真敬、有真爱就是“孝悌”。那怎样的外在表现才是真敬、真爱?只要看看别人家的父母怎么养孩子就能明白,父母怎么真心对你,你就怎么真心对父母就可以了。我过去比较喜欢看“今日说法”栏目,经常会看到孤寡老人把子女告上法庭的案例,也有兄弟姐妹之间为了父母的遗产而对簿公堂的案例,心理特别不是滋味,不得不感叹“圣学不传久矣”,亦由此而为民族的何去何从深深忧虑。孝悌具体要怎么做,《论语》有多处谈及,日后再详细讲解。

7. 论语学而篇第十章

学而篇第十章: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与,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篇第十章

8. 论语学而篇第十一章

学而篇第十一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