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中如何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2024-05-07 01:23

1. 财务管理目标中如何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财务管理目标中如何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2. 如何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


3. 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不完全一致,有时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在

1、道德风险
2、逆向选择

经营者的目标与股东不完全一致,有时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这种背离表现在

4. 论述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1、解聘:是一种通过所有者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所有者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企业价值达最大,就解聘经营者。
  2、接收: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办法。
  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3、激励:是指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以使经营者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5.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区别

1、目的不同
所有者期望经营者代表他们的利益工作,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则有其自身的利益考虑。
2、利益不同
经营者希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能够获取更多的报酬与享受;
所有者则希望以较小的代价(支付较少报酬)实现更多财富。
3、权利的不同
所有者是指你对产权的拥有权利,所有者可能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
而经营者在字面上体现的只是经营的权限,没有体现产权的拥有权限,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既有可能是外聘的职业经理人,也可能也是所有者。

扩展资料:

经营者履行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义务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约定,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一旦约定生效,经营者应当履行承诺。当然, 约定内容应是法律、 法规许可的事项。如果约定内容违法,比如约定提供毒品,则不受法律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有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营者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区别

6.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

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利益冲突在于: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或股东则希望经营者以较小的享受成本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或股东财富。
通俗的说,所有者自然是追求财富最大化目标,而经营者又希望获得更高的报酬、闲暇时间、避免风险、提高社会地位和荣誉等,因此可能导致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为了自身目标而放弃受托责任或背离所有者的利益。
为了协调这一矛盾,通常可以采用解聘、接收、激励等措施。
1、解聘:所有者通过掌握对经营者的雇佣和解聘,对经营者予以监督。如果经营者未能使满足所有者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解聘经营者。
2、接收:如果经营者经营决策失误、经营不力,未能使企业价值提高,该公司就可能被其他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相应经营者也会被解聘。为此,经营者为了避免这种接收,必须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股票市价。
3、激励:将报酬与经营者绩效挂钩,以使其自觉采取能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措施。

扩展资料:  公司所有者:是指企业财产所有权(或产权)的拥有者,而所有权或产权是指经济主体对稀缺性资源所拥有的一组权利的集合,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等权利。
公司经营者:是指控制并领导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人员,他们是公司中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公司的产权制度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它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产权与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并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作为法人治理机构来确立所有者、公司法人、经营者及员工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营者

7. 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方法有那些

1.监督。监督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水至清则无鱼”
    2.激励。激励可以减少经营者违背股东意愿的行为,但也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钱少,自家的,多了,就是大家的,再多了就是人民的,所以叫人民币。
     【注】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它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目标的方法有那些

8. 如何协调主要财务关系

 公司财务关系和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是世界上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仅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而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

  公司的财务管理过程和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优选投资项目、优化资本结构和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投资报酬率,降低财务风险,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并最终实现各方面的利益均衡。同时,公司在进行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入和分配的过程中,与公司上下左右各方面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与政府税务部门之间的强制和无偿分配关系;

  (2)与投资者和被投资者之间的受资和投资关系;

  (3)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

  (4)与公司内部生产单位,职能部门之间的资金结算关系;

  (5)与公司职工之间的劳资分配关系。

  其中所有者、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构成了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关系。上述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形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的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如何协调好财务关系,有效组织财务管理,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公司财务管理分层及财务主体职责

  公司制企业的组织机构,一般都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和债权人为公司提供了财务资源,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他们处在企业之外,由所有者推举熟悉业务的、有管理能力的人担任董事,组成董事会,并聘请经理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直接从事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除重大决策外,公司的所有者不直接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或参与决策,他们参与和做出决策归结起来一般是涉及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决策,而经营者则是对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包括一般财务决策。同时,所有者推选组成监事会,对公司董事、经理的行为、公司财务进行内部监督。

  在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下,企业的财务权分属不同的财务主体,而且每个财务主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必然要行使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权。所以,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公司财务包括了监控、执行和落实等三个层次的分层管理体系。各分层管理的主要职责如下:

  监控层职责。监控层的主体包括所有者代表组成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作为公司所有者,主要行使一种监控权利,其职责就是约束或激励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以保证资本安全和增值。从总体上看,应从保护所有者的资本权益出发,凡是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有可能损害、减少资本权益时,都应得到必要的约束;反之,都应得到必要的激励。据此,监控层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项:

  (1)决定公司经理、财务经理人选及其财务责任;

  (2)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决定公司经理、财务经理报酬事项;

  (3)建立财务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代表现实的股东或所有者的监督式审计制度,对执行层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二是建立代表法人所有权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对公司所属分公司、子公司和职能部门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三是由代表潜在的投资者利益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公正审计。

  (3)对执行层财务行为进行约束。为维护所有者财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一是对经营者的筹资行为、对外投资行为、资产使用和成本费用进行必要的约束;二是对公司增减资本、合并与分立、解散与清算等重大财务问题做出约束;三是对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信用政策、折旧政策以及其他财务政策做出约束等。

  执行层的财务职责。执行层的主体是公司经理,即经营者,经营者作为法人财产的理财主体,对公司承担全部的财产责任,包括所有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和对债务人到期还本付息的责任。因此,执行层的主要财务职责就是决策和协调。包括:

  (1)提请聘任和解聘财务经理;

  (2)制定具体的财务政策、财务战略;

  (3)拟订公司的财务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4)制定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具体财务规章;

  (5)进行动态的协调和例外管理,组织实施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落实层的财务职责。

  落实层的主体是财务经理,财务经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其主要管理对象是企业资金的具体运营,特别是现金流转。落实层职责包括以下几项:

  (1)    负责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

  (2)负责拟订筹资和使用方案、资本结构管理;

  (3)组织公司内部的经济核算、财务会计和成本管理工作;

  (4)进行成本费用控制、分析和考核,参与公司决策;

  (5)拟订工资奖金分配方案、负责利润分配等。

     公司财务关系中主要矛盾及其协调

  企业是所有者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所有者的目标,但经营者和债权人的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公司必须协调这三方面的冲突,才能实现“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上述财务分层管理体系不仅仅涉及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科学、有序,更重要是涉及到所有者、经营者和企业内部包括财务经理在内的管理人员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制衡关系。为使“三个层次”之间能有效的协调与配合,应完善监控层的约束机制,确立执行层的主导地位和对落实层的合理定位。

  (1)完善监控层的约束机制

  所有者对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对执行层的约束。对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以及各个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公司法》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这些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权责的划分既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也体现了所有者对公司执行层的约束。二是采取监督和激励的办法,实现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为了防止经营者背离股东的利益,可采取监督和激励两种办法,监督和激励可以减少经营者背离股东意愿的行为,但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所有者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相互制约,通常所有者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办法来协调自己与经营者的目标。

  (2)确立执行层的主导地位

  在公司制企业组织形式中,公司的运转是建立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与受托责任的基础上的,公司在客观上获得了法人财产权,经营者对公司的财务活动和资金流转拥有直接控制权,从而使公司成为独立的财务主体,并且所有者的目标只能通过成功的经营者财务管理得以实现。也就是,公司经营者在财务决策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原始出资者一般难以再直接参与公司财务决策,企业法人产权也越来越由经理人员支配,法人财产日渐脱离原始产权而独立。从而确立了执行层在财务分层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对落实层的合理定位

  在强调监控层的约束和激励、执行层的决策和协调作用的同时,我们还要关照落实层在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而这种重要地位要通过其在公司财务体系中的合理定位来体现。监控层的最终目标要通过执行层的决策和协调具体实现,而执行层又要通过财务经理和财务人员的具体操作来落实。因此,作为公司财务最低层次的落实层同样是企业财务分层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落实层的合理定位是由财务部门、财务经理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