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龙头崛起,70%的员工搞研发,核心技术实现100%自研

2024-05-16 02:02

1. 国产GPU龙头崛起,70%的员工搞研发,核心技术实现100%自研

   
      CPU和GPU一直被看做是计算机系统的“双核心”,多数人都对CPU并不陌生,殊不知,GPU的研发难度、应用范围等,并不输CPU。
     
    寡头垄断 
   GPU即图像处理芯片,除了计算机系统,数码产品、家用电器、交通乃至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都需要用到GPU。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物联网等新兴行业更是推动了图像处理需求的增长。 在这样的趋势下,GPU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与CPU类似,国内的GPU市场也面临被国外巨头垄断的窘境。目前,全球范围内GPU市场的主要玩家,为英特尔、英伟达以及AMD。
    Jon Peddie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的集成CPU市场,英特尔一家的市占率便高达69%,AMD和英伟达市占率分别达到17%和15%。 
     
      而在独立CPU市场,英伟达则更具优势,去年四季度的市场份额高达82%,领先于AMD和英特尔。
   综合来看,在全球GPU市场,寡头垄断的情况十分明显。作为GPU需求大国,我国急需打破这种依赖国际巨头的格局。
     
       根据IDC的统计,到2024年,国内GPU服务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7%。 
   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加速GPU的国产自研已刻不容缓。
       龙头崛起 
   在国内,以景嘉微为代表的GPU厂商,正在打破国际垄断迅速崛起。
   公开资料显示,景嘉微成立于2006年,并在2014年成功研发出GPU芯片JM5400。 要知道,JM5400是国内第一款100%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GPU芯片。 
     
      至此,国内企业打破了GPU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根据国元证券的研报,在JM5400研发成功后,景嘉微还推出了系列开发平台等。
    2018年8月,景嘉微的第二代GPU JM7200成功流片。 与上一代相比,JM7200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28nm工艺,且已经与龙芯、通信软件等国内主流CPU、操作系统厂商完成适配。
     
      而在这背后,是景嘉微十年如一日的研发投入。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景嘉微共有研发人员587人,占到总员工人数的68.49%。 
   2020年,景嘉微的研发投入高达1.77亿元,同比增长51.41%。国盛证券的统计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景嘉微各个季度的研发费用率基本都维持在20%以上。
     
      各分析机构均对景嘉微持看好态度。国元证券在分析中指出,随着下一代芯片的研发成功,景嘉微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将得到巩固。
     
    仍需追赶 
   2019年,景嘉微便在JM7200的基础上推出过商用版本JM7201,以满足桌面系统的显示需求。 且在JM7系列之后,景嘉微已经通过募资的方式,开展JM9系列芯片的研究。 
   综合来看,以景嘉微为代表的国产GPU厂商正在奋力追赶。但不可否认,景嘉微和国际巨头之间,仍有一定差距。
     
      以景嘉微最新的JM9231和JM9271两款芯片为例,智东西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两款芯片的性能表现与英伟达的GTX1050和GTX1080相近。
    要知道,后者是英伟达在2016年便推出的产品。这意味着,景嘉微与国际龙头的差距,至少还有5年。 
     
      且除了产品性能上的差距,景嘉微等国内厂商还面临着软件生态方面的压力。
   国元证券指出,景嘉微的GPU产品最初主要应用于军用飞机,近年来才开始拓展民用市场, 直到2019年11月,景嘉微才传出为湖南长城 科技 供货的消息。 
     
      反观国际巨头们,以英伟达为例,《经济观察报》此前的报道显示, 英伟达的软件栈已有数十年的积累,旗下的GPU芯片更是遍布 游戏 、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多个细分领域。 
   与国际巨头已经十分成熟的应用生态相比,国内的GPU企业需要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生态,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这并非景嘉微一家面临的难题。 龙芯、通信软件等额国产CPU、操作系统研发企业,均面临生态建设的困境。 从能用走向好用,再到争取更多市场,这无疑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写在最后
   因此,对于国内的GPU厂商来说,技术迭代和加速商业化落地“缺一不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AI应用的大潮下,国内企业或将加速实现弯道超车。
   文/禹汐

国产GPU龙头崛起,70%的员工搞研发,核心技术实现100%自研

2. 国产GPU临危受命,期待一步登天并不现实!何时能成为完全替代品?

我个人认为国产GPU至少在三十年之后才能成为完全替代品,因为国外在这方面的领先太多了。

怎么说呢,不是我不看好国产的GPU,但事实就摆在这里,我们国产的GPU和国外数一数二的GPU大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人家起步比我们早的多,并且GPU这玩意越做越精细,已经变成了并不是你愿意投钱就可以追赶上的东西。就拿国外GPU大厂英伟达来说吧,你现在看到英伟达发布的GPU计算卡,也可以说是显卡吧。其实这些都不是最新的技术,人家英伟达藏的很深,每次都是只放出一点新技术,但依旧是遥遥领先于市场的。另外一个国外大厂AMD的GPU计算卡都难以追上其脚步,更何况我们国产的GPU。所以说,没有个三十年,是别想追上人家的,而且你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三十年还真得不一定追得上。

有一说一,我们应该正视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实话实说,我们在高精尖领域,就是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的。我就拿最熟悉的互联网来说吧,现在某里巴巴是不是搞出了自己的数据库,还什么世界第一。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那是自欺欺人的,也就双十一需要那么高的数据交换量而已。全球基本上所有的公司,采用的数据库和数据库相关设备,还是甲骨文的。因为数据库一开始就是人家搞的,而且人家的数据库相关设备,可以做到不关机运行到报废,稳定的一批。你不信可以去问问高校里面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授。

总的来说,我国的GPU没有个三十年,是不可能和人家发达国家的GPU水平相比的,谈何替代?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