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激励专业员工的案例

2024-05-07 01:58

1. 企业激励专业员工的案例

你好亲[微笑]企业激励员工的案例如下,日本松下员工激励1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了解彼此的经营成果。开会以前,把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 A、 日CD四级。会上,**部门首先报告,然后依次是 B、 CD部门。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因为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后。【摘要】
企业激励专业员工的案例【提问】
你好亲[微笑]企业激励员工的案例如下,日本松下员工激励1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了解彼此的经营成果。开会以前,把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 A、 日CD四级。会上,**部门首先报告,然后依次是 B、 CD部门。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 因为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后。【回答】
2美国西南航空员工激励美国西南航空的内部杂志经常以“我们的排名如何”这个部分让西南航空的员工知道他们的表现如何。在这里员工可以看到运务处针对按时 、行李处置、旅客投诉案等三项工作的每月例行报告和统计数字。并将当月和前一个月的评估结果做比较,制订出西南航空公司整体表现在业界中的排名。还列出业界的平均数值, 以利员工掌握趋势,同时比较公司和平均水准的距离。西南航空的员工对这些数据具有十足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公司的成就和他们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当某一家同行的排名连续高于西南航空几个月时,公司内部会在短短几天内散布这个消息。到最后, 员工会加倍努力,期待赶上人家。西南航空第一线员工的消息之灵通是许多同行无法相比的。【回答】
3Lawson员工激励Laws on是日本第二大连锁便利店,当Take shiNiinami在5月份接任Laws on的总裁职务时,当初的过度扩张Lawson留下了太多的分店,随着日本的通货紧缩压低 零售价钱,许多分店都亏损了,该公司所涉足的新业务,如自动取款机,ATM和网上购物中心,都未能带来收益,该公司的快餐不但以“单调乏味”而著称,现在又有了“令人恐怖”的名声。此后, Niinami 就像一阵旋风一样接管了 Lawson,在日本的企业界,他那晒得黝黑的脸庞已为人所熟知【回答】

企业激励专业员工的案例

2. 关于员工激励的企业例子

案例:索尼公司的内部招聘制度

有一天晚上,索尼董事长盛田昭夫按照惯例走进职工餐厅与职工一起就餐、聊天。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以培养员工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们的良好关系。这天,盛田昭夫忽然发现一位年轻职工郁郁寡欢,满腹心事,闷头吃饭,谁也不理。于是,盛田昭夫就主动坐在这名员工对面,与他攀谈。几杯酒下肚之后,这个员工终于开口了:“我毕业于东京大学,有一份待遇十分优厚的工作。但是,进入索尼之前,对索尼公司崇拜得发狂。当时,我认为我进入索尼,是我一生的最佳选择。但是,现在才发现,我不是在为索尼工作,而是为课长干活。坦率地说,我这位科长是个无能之辈,更可悲的是,我所有的行动与建议都得科长批准。我自己的一些小发明与改进,科长不仅不支持,不解释,还挖苦我赖**想吃天鹅肉,有野心。

对我来说,这名课长就是索尼。我十分泄气,心灰意冷。这就是索尼?这就是我的索尼?我居然要放弃了那份优厚的工作来到这种地方!”这番话令盛田昭夫十分震惊,他想,类似的问题在公司内部员工中恐怕不少,管理者应该关心他们的苦恼,了解他们的处境,不能堵塞他们的上进之路,于是产生了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的想法。之后,索尼公司开始每周出版一次内部小报,刊登公司各部门的“求人广告”,员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应聘,他们的上司无权阻止。另外,索尼原则上每隔两年就让员工调换一次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精力旺盛,干劲十足的人才,不是让他们被动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动地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在索尼公司实行内部招聘制度以后,有能力的人才大多能找到自己较中意的岗位,而且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发现那些“流出”人才的上司所存在的问题。

优先从内部提拔要求组织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与规划。可以采取以下的程序:

(1)发布工作公告。通过一定的方式将空缺职位信息传达给本组织内所有部门的所有人员。信息包括职位名称、所属部门、薪资等级、该职位上司姓名、工作场所、工作内容的简单描述、资格要求以及对候选人选拔的方法、技能评定的方法。组织内的人才还可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咨询,询问该职位以后的发展机会。

(2)建立人事记录。可以审阅以往的人事记录或利用申请表建立新的人事记录。通过审查这些人事记录,可以发现哪些候选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低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可以发现哪些人具有发展潜力,人才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可以发现哪些人已经具备了从事空缺职位的能力与背景。

(3)建立人才技能库。例如,在医院“药剂分析师”库中,医院将所有接受过这种培训或者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名都列出来。如果门诊部门急需一名药剂师,而技能库显示具备这种技能的赵小姐在住院部做护士,就可以由人事部门直接去找赵小姐,征求她对到门诊部做药剂师的意见。

在无法晋升的时候,授权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参与激励 

管理大师杜拉克说:“知识是生产资料,它的所有者是知识工人,而且随时可以带走。这一特点同样适用于高级的知识工人,比如科学家、理疗师、计算机专家和律师助理。

知识工人提供资本与企业主提供钱是一样的。二者彼此依赖,这使得知识工人获得了与企业主平起平坐的地位。管理知识工人要基于这样的前提,即公司对他们的需要要远远高于他们对公司的需要。他们知道自己可以走。他们既有灵活性又很自信,这就意味着必须采取非赢利公司对待志愿者的方式来对待及管理他们。这些人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公司想要什么,目标是什么?其次,他们对个人成就和个人责任更感兴趣——也就是说必须把他们放在适合的岗位上。知识工人渴望继续教育和继续培训,毕竟,他们希望获得尊敬,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自己的知识领域。在这一方面,他们比传统的工人向前迈进了好几大步,后者通常期待别人告诉他们做什么,更希望参与。知识工人则希望在自己的领域内自己做决定。” 

案例:德国企业里的工厂委员会

在德国企业里,参与管理主要通过工厂委员会的协商、董事会的共同决策、监事会的制衡及其他一些方式实现。工厂委员会由不包括管理阶层的所有员工选举代表组成,委员会定期与雇主举行联合会议。法律规定雇主有义务向工厂委员会提供各种信息和有关文件,尤其是涉及财务生产、工作流程的改变等方面。员工超过100人的企业,工厂委员会必须委任一个财务委员会,定期与管理层会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1000人以上的企业,每季度雇主还必须书面报告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委员会几乎可以对企业中所有重大的决策与举措表达看法。在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方面,委员会还具有共同决策权,特别是当发现劳动条件的改变损害了员工的人性化需要时,可以要求雇主予以改变或赔偿。


竞争激励 
我们来看看这个案例:日本松下公司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各部门经理参加的讨论会,以便了解彼此的经营成果。开会以前,把所有部门按照完成任务的情况从高到低分别划分为A、B、C、D四级。会上,**部门首先报告,然后依次是B、C、D部门。这种做法充分利用了人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因为谁也不愿意排在最后。

案例分析:美国西南航空的内部杂志经常以“我们的排名如何”这个部分让西南航空的员工知道他们的表现如何。在这里,员工可以看到运务处针对准时、行李处置、旅客投诉案等三项工作的每月例行报告和统计数字。并将当月和前一个月的评估结果做比较,制订出西南航空公司整体表现在业界中的排名。还列出业界的平均数值,以利员工掌握趋势,同时比较公司和平均水准的差距。西南航空的员工对这些数据具有十足的信心,因为他们知道,公司的成就和他们的工作表现息息相关。当某一家同行的排名连续高于西南航空几个月时,公司内部会在短短几天内散布这个消息。到最后,员工会加倍努力,期待赶上人家。西南航空第一线员工的消息之灵通是许多同行无法相比的。

对于干部竞聘的方式,建议采取外包的办法,比如请人才测评中心、管理咨询顾问公司全权负责。这些外部人力资源专家与企业干部既不认识,也没有关系,整个操作程序完全是在公开的状态下进行,完全凭考核业绩和测评数据说话,确保公正、公平。最近北京同仁堂集团总部的200多名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委托了北京一家咨询公司来主持负责。

3. 企业如何激励员工的案例和方法

企业激励员工的方式

企业如何激励员工的案例和方法

4. 薪酬如何激励员工案例

  经过我们长期的管理咨询发现,由于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经验的积累时间很短,企业对这方面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严重缺陷,企业薪酬矛盾非常突出。企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达到三个目的:第一是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以吸引有才能的人;第二是确定组织内部的公平,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第三是薪酬必须与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奖励优秀的工作业绩,利用金钱奖赏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企业的薪酬水平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有对外部环境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才能吸引发展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

  例如某客户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较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公司的业务增长了110%。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员工也增加了很多,人数达到了220多人。但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随公司业务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还是沿用以前的。公司领导原以为公司的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经营业绩理应超过以前,但事实上,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不断滑坡,客户的投诉也不断增加,员工的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出现了部分技术、管理骨干离职,其他人员也出现不稳定的预兆。其中:公司工程部经理在得知自己的收入与后勤部经理的收入相差很少时,感到不公平,他认为工程部经理这一岗位相对后勤部经理,工作难度大、责任重,应该在薪酬上体现出这种差别,所以,工作起来没有了以前那种干劲,后来辞职而去。因为员工的流失、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致使该公司的经营一度出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领导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过对公司内部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诊断,发现问题出在公司的薪酬系统上,而且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公司的薪酬结构也不尽合理,对内缺乏公平,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针对这一具体问题,该公司就薪酬水平进行了市场调查和分析,并对公司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新的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资方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发展又开始恢复。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企业的薪酬制度科学与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上述案例中的企业薪酬水平偏低,特别是关键的技术骨干力量的薪酬水平较市场明显偏低,对外缺乏竞争力,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造成企业人才流失的后果是极为明显的,其结果是造成企业不断招聘新员工以满足运作需求的同时,老员工又不断离职的恶性循环,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求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企业采用何种薪酬体系和怎样的薪酬结构必然存在差异,只有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才能较好的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结构设计的目标是要让员工所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在员工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了员工个人能力、品行和发展前景。所以,薪酬激励不单单是金钱激励,实质上已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一种复杂的激励方式,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等,因此,薪酬激励能够从多角度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欲望,成为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员工期望通过积极表现、努力工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另一方面争取薪酬的晋升,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会体验到由于晋升所带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和被尊重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客观、公正、合理地报偿为企业做出贡献的每一个员工,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又能保证员工从薪酬中获得经济上、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5. 如何激励员工知识和如何激励员工案例

企业在对于员工的管理中,往往有这样的困惑:一些在企业中表现较差的员工,到了其他企业工作的却有声有色,而且还成了优秀的员工。
原因是什么?
是员工与企业的价值取向不同?还是员工吸取了工作教训改变了工作态度?这些可能也许都有道理,但是更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企业自身没有创造出适宜于员工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环境,以及在用人上存在求全、责备的心理。
员工的工作业绩,来源于员工对于自己本职工作的工作激情。
但是,员工的工作激情从哪里来?
美国沃顿商学院经过对全球237家公司的250万名员工进行调查和研究写出的经典之作――《激情员工》一书中有一个根本观点:员工的工作激情,是通过满足员工的事业追求所获得!
也就是说:激情不是不要薪水主动加班,不是终日微笑,也不是雄心勃勃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激情,就是想办法把工作做得更好,让生活更精彩!
员工都有自我激励的本能,企业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一本能去激励他们,甚至不需花费金钱。要激励员工,第一步就是清除公司中阻碍员工自我激励能力的负面因素;第二,在企业中开发真正的激励因素,引导所有员工受激励。
员工自我激励能力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对归属感、成就感及驾驭工作的权力感充满渴望。每个人都希望自已能够作主、希望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希望自己受到人们的认可、希望自己的工作富有意义。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家企业,为了管好员工,都建立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但是在“管好”员工的同时,是否就等于“用好”员工呢?
企业实施各种管理模式的本意在于用好人,但由于片面地进行约束性的管理,反而忽略了一个人在轻松的环境中更能激发潜能的现象。“管人”与“用人”的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管”的目的与结果出现了重大的差异,这也是管理和被管理矛盾的终极表现。因此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约束和规范行为的同时,更应该考虑用一种怎样的机制去激励员工奋发上进的积极性。
首先从制度入手,改变一些无关紧要的约束性条款,使制度本身变得宽松,并留下修改制度本身的余地,让员工明白制度不是永久性的约束条款,在员工普遍接受和适应制度约束的前提下要减少惩罚性条款,增加激励性内容。
其次,将枯燥乏味的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与员工工作中的娱乐性相结合,比如开展岗位技能演练表演等,在娱乐性的工作中,让员工体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身技能素质的提高。
再者,鼓励员工参与公司的基层管理工作,激励员工为公司的管理工作出谋划策。经过这些基础的参与,使员工本身有了“参政”感、使命感,让员工在日常特定工作环境中得不到发挥的个性特长,在这个平台上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另外,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具有组织能力、宣传鼓动能力的可用之才。
管理和被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永恒矛盾,如果企业能为员工创造发挥个性特长的空间,创造出一个能够尊重每一个人劳动成果、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所长的平台,就能使这一矛盾淡化;企业管理制度是一种约束,但更是一种激励,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就能化“管”为“用”。
只有不断找到并协调双方的需求,才有可能在公司与员工之间借助薪酬这个桥梁,达到组织与个人奋斗目标的一致。要坚信,绝大多数员工都不是单单为了薪水而工作,要真正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就要从发掘员工的工作激情开始!

如何激励员工知识和如何激励员工案例

6. 从案例分析企业激励管理员工的方法

      十个事例分析企业激励管理员工的方法         一、分工
         事例: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二、标准
         事例: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分析:本事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
         三、体制
         事例: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显然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分析: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象“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游戏规则,让每个员工按照游戏规则自我管理。游戏规则要兼顾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并且要让个人利益与公司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责任、权利和利益是管理平台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责任,公司就会产生腐败,进而衰退;缺乏权利,管理者的执行就变成废纸;缺乏利益,员工就会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责、权、利”的平台搭建好,员工才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四、表率
         事例: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分析: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五、竞争
         事例: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几百只梅花鹿,尽管环境幽静,水草丰美,又没有天敌,而几年以后,鹿群非但没有发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现了负增长。后来他们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
         分析: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天生有种惰性,没有竞争就会固步自封,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竞争对手就是追赶梅花鹿的狼,时刻让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面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后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按照市场规则,给予“头鹿”奖励,让“末鹿”被市场淘汰。
         六、沟通
         事例: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著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分析: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七、指导
         事例: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他要上场之前故意解开自己的鞋带,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态。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们并没有松散自己的鞋带呀。”勘弥回答说:“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保持热情。”
         分析: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是提高管理水准的有效方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团队执行力,便于增强团队凝聚力。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可以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指导必须注重技巧,就象勘弥大师那样要保护员工的热情。管理者必须避免教训式指导,应当语重心长的激励员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除了现场指导外,还可以综合运用培训、交流会、内部刊物、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
         八、锻炼
         事例: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分析:每个人都希望用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身价值,手下也不例外。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的才华,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和支持。不要害怕他们失败,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指点,放开你手中的“雄鹰”,让他们翱翔于更宽阔的天空。是个猴子就给他们座山折腾折腾,是条龙就给他们条大江大河扑腾扑腾。他们的成长,将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贡献。他们的成长,将促使你更进一步。
         九、发挥
         事例: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 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分析:事必躬亲,是对员工智慧的扼杀,往往事与愿违。长此以往,员工容易形成惰性,责任心大大降低,把责任全推给管理者。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员工产生腻烦心理,即便工作出现错误也不情愿向管理者提出。何况人无完人,个人的智慧毕竟是有限而且片面的。为员工画好蓝图,给员工留下空间,发挥他们的智慧,他们会画的更好。多让员工参与公司的决策事务,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满足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要。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他们会取得让你意想不到的成绩。
         十、鞭策
         事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7. 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案例

 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案例
                         由于不少中国企业在发展之初,一般将追求企业利润放在首位,而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次要的位置,重视程度不够,而当人员素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后,发现员工和企业成长的不匹配,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今天我为您整理了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案例,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8月27-28日,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15次向社会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在这份榜单中,娃哈哈集团以494.75亿年营收位列第271位。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也现身论坛现场,身穿短袖衬衫,脚穿皮凉鞋,耐心地答复每一位记者的提问,答应每一位参会代表的合影请求。在该论坛上,宗庆后发表了两场演讲,谈论了许多关键话题。主要观点如下:
         1、谈大势:世界经济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甚至还可能继续恶化。我国经济由于长期以来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下行压力也很大。例如,饮料行业的年增幅从20%以上,降到了个位数,去年为5.8%,今年上半年仅有2.8%。
         2、谈产品创新:不仅是娃哈哈,饮料行业中许多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退步,而没有创新就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饮料行业还有极大的创新潜力,大企业应当承担起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责任。
         3、谈企业转型:在成为"生产饮料的企业"基础上,娃哈哈还在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生产饮料企业的企业",也就是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
         4、谈员工激励:每年给员工加工资,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我们一直在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第二,小孩子读书问题,小孩子看病问题。
         以下是演讲全文,欢迎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朋友,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500强企业论坛,刚才聆听了各位领导和企业家同行们的精彩发言,确实很受启发,下面我也冒昧谈谈对当前大企业发展问题的看法,讲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正。
         我认为,世界经济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甚至还可能继续恶化,因为世界各国政府并没有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政策,仅仅是大量印钱而已。
         欧洲高福利、高税收政策导致大家都不愿干活了,吃大锅饭;美国高度负债的虚拟经济下,就业也难以解决。而在当前以WTO为代表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下,发达国家掌握的资源多,消费的财富多,但创造的财富少,而财富主要是靠发展中国家的亿万老百姓创造出来的。现在发达国家出问题了,消费不起了,于是发展中国家也跟着一起倒霉。
         我国的经济由于长期以来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因而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比较严重,下行压力也很大。例如我们饮料行业以前都是每年20%以上的增长幅度,而近几年增速却降到了个位数,去年为5.8%,今年上半年仅有2.8%。尽管娃哈哈行业还是第一的,但也出现负增长。
         因而,对于娃哈哈也好,对各行各业的其他许多大企业也好,怎样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确实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事实上,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经给我们明确指出了方向,就是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要把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这对于广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来讲,就必须牢牢抓住创新与转型两个关键点。这几年娃哈哈在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方面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产品创新:饮料行业还有极大的创新潜力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有效途径。娃哈哈从创业以来能够迅速成长并长期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奉行“小步快跑”战略,始终做到领先对手半步,依靠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但最近几年,我感觉不仅是娃哈哈,饮料行业中许多大企业的创新能力在退步,而没有创新就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以前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又是短缺经济,只要能解渴、口感好,饮料就不愁卖。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选择也更多了,各种吃出来的“富贵病”也日益常见,消费者对食品饮料越来越挑剔,不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喝饮料,而是更注重健康、品味和文化。但很多饮料企业前几年确实没有做好满足消费者的创新开发,推出来的产品消费者不买账。
         事实上我认为饮料行业还有极大的创新潜力,比如国内外大量具有健康功效的`新资源食品,比如我国传统中医“药食同源”理论,都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创新开发空间。现在我们大型饮料企业都具备了雄厚的人力和财力,完全有能力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菌种技术开发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创新型产品,完全有能力在落实供给侧改革、引领消费者、创造新需求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虽然随着饮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种类的极大丰富,现在要搞产品创新确实比以前要困难,但我们始终坚持在产品创新上不断投入。这两年我们重点开发了一款奶酪酸奶产品,我们都知道奶酪浓缩了牛奶中的精华成分,但中国人往往不适应奶酪的口味,因此我们优选了新西兰奶源和欧洲的奶酪及乳酸菌,通过恒温发酵生产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酸奶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而且因为工艺独特,技术含量高,别人很难跟风效仿,产品的利润率也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大企业有雄厚的实力支撑,仅要认真分析消费者需求,在创新方面还是有较大优势的,能够实现消费者和企业的双赢,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企业转型:生产饮料,也生产饮料企业
         现在我们都在倡导"万众创新",确实大企业应该创新,小企业也应该创新,一些小企业创新搞好了,可能还会产生颠覆性的结果。但是我认为大企业还是应当承担起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力军责任。
         因为创新与转型总是和风险相生相伴的,无论是技术研发也好,市场开拓也好,如果创新失败,不仅高额的投入就打水漂了,甚至对企业生存也会产生影响。因而,小企业要依靠自身力量搞创新、搞转型升级确实有难度,而大企业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经得起失败。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们既要鼓励来自万众的自发创新,更要倡导有组织的创新,形成"政府组织协调,科研机构搞基础研究,大企业搞应用型创新研究,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的模式,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发挥各自优势,从而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且,创新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也不仅仅是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而应当是全员、全方位的创新。
         娃哈哈作为饮料行业的大企业之一,从未停止过转型升级的探索。我们很早就成为工信部和浙江省的“两化融合”试点单位,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已经实现了从经销商下订单开始,到安排生产、发货计划、供应计划,到了车间成本核算,包括质量追溯、财务计算全过程的系统化,这使我们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成为"生产饮料的企业"基础上,我们还在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生产饮料企业的企业",也就是向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通过开展智能化饮料生产线的研发工作,把每台设备的技术参数通过传感器实现实时反馈,以互联网联接并自动控制每台设备,做到对各项技术参数的实时自动监控与调整,从而不断向"无人工厂"的目标迈进,现在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线已经初具雏形。
         另外,我们还在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及机器人本体与核心部件的研制,争取在高端制造业这一战略新兴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我们已经自主开发了多种规格的码垛机器人用于饮料生产线,大大降低了生产线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通过这些转型升级的努力,使我们不断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发展,从而牢牢占据行业领先地位。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们这一代企业和企业家是幸运的,不仅拥有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还有幸赶上了国家和民族蓬勃复兴的伟大时代,能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尽管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了曲折,但我想仅要我们坚定产业报国理想,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就一定能够为国家、为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管理:这些年我们一直比较稳健,没有跟银行借一分钱
         娃哈哈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饮料公司之一,现在在全国各地建了180多家分公司,公司大概有2万多人。三聚氰氨事件发生以后,说娃哈哈的营养快线吃了以后会得白血病,这是谣言。我们这些年品牌做的还可以。今年上半年,我们尽管是负增长,但是也交了31亿的税收。尽管受到影响,但是总的来讲,问题不是很大。不管怎么样,关键是要把产品做好,企业管好。这么些年我有这么几个体会。
         第一,我是坚持稳健发展,娃哈哈一直是在食品饮料行业中发展,我们也做过其他多元化产业的尝试,但是还是坚持在主营业务上发展。我想还是规规矩矩做生意比较好,所以也没去做其他东西。我们是小步快伐,开始比较谨慎,一旦机会来了,我们就大规模投资,就快跑。这些年我们一直比较稳健,没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做企业,做生意,心态要好。有些钱不能赚你要去赚,反而把本都亏掉了。
         第二,不断创新。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我们的创新走过3个阶段:第一个是跟进创新;第二个是引进创新;第三个是自主创新。我们在管理上、营销上都在不断地创新。我们也一直在保证现金流比较好,没有跟银行借一分钱。
         第三,追求技术一流,装备一流。饮料行业,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时候,就是一个罐装,它成本比较高。我们一开始就引进了国际上一流的生产线,从产品进来一直到产品出去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把饮料生产线做成智能化,也就是把我们的关键技术通过传感器,通过系统去自动调节,这样更加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在产品的开发技术上,我们也引进了很多的先进设备仪器和人才,我们技术、装备都是一流。技术上一流,装备上一流以后,质量上得到了保证。第二,效率高,成本低。所以,利润率也高。应该说我们以前的利润率在30%左右,现在还有20%,一般企业一般利润率没有这么高。
         我们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每年给员工加工资,提高他们的收入,我们员工的收入还比较高的。但是收入高了以后,也会产生惰性,所以我们有竞争机制。我毕竟是民营企业,我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当时还兼了党委书记,在我公司我一个人说了算,上面也没人管,也没什么上级主管部门,因为我们是靠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应该说,我一个人做的了主。永远保持他们积极的状态。
         另外,分解授权。媒体说,买个扫帚都要我自己批,开始创立的时候,确实什么都要我批,因为那时候没钱。但是现在不可能说一点小事都要我批。我们整个体制,我们高度集中统一管理。高度集中管理有一个什么好处呢,销售归销售管,财务归财务部管理。实际上,我们分公司就是一个车间,就是管生产,管销售,其他都是公司部门统一管理。
         我们尽管收入比较高,过去我们加班加点时间比较长,我们得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我们一直在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第二,小孩子读书问题,小孩子看病问题。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国营企业经营不善,员工看病医疗费用报不了。但是我们员工到杭州市医院看病什么药都敢给他开,员工感觉也很自豪。关心员工,员工就会卖力地为你企业工作,那你才能有很好的效益。民营企业家没想通,对员工太刻薄的话,他也不会为你厂家效力。所以,我们员工的忠诚度是比较高的。
         另外,全员持股,到我们公司一年以后就可以持股,每年1块钱的股可以分红到8毛钱,这也是解决员工收入的很好途径。我们签好合同,你愿意持股,你走掉要退出,而且每年可以根据工作表现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全员持股后,也会产生惰性,所以你得变动。你表现好可以增加,表现不好可以减少。因为签了协议的话,你就可以按照协议处理。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在管理方面,我们一直是借鉴西方的管理理念和办法,但是西方很少在研究中国企业管理的方法。我们中国的工业其实是很早的,包括GDP以前全世界第一,很早就第一了。我们杭州是南宋首都,南宋GDP占世界第一。但是那个时候是丝绸、瓷器、茶叶,你没有工业革命,你没有先进的武器。我们西方的理论,很多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国情、文化不同,我觉得还是有所区别的。
         其实中国人是比较难管理的,因为中国人聪明,都想做皇帝。我想,中国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开明的领导。既要强势的管理,同时又要关心你员工。我认为要做到怕我不恨我,你不怕我,我也管不了你。但是我也关心你,我也不捉弄你,我也不整你,你改过就好,我善待你。怕我不恨我。我们说商场就是战场,现在企业每天也在上演打仗,企业要有战斗力,要纪律严明。中国的企业确实要激励和竞争相结合,要以人为本,要人家服你,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内涵,要做到威而有信,有些人是威而无信。
    ;

员工激励机制的研究案例

8. 如何激励员工知识和如何激励员工案例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台高效运作的机器,那么每位员工都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如何激活组织的“零部件”,释放员工的活力,在本节课您可以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