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2024-05-09 09:27

1.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情。袁隆平,虽然并不是杂交水稻最早的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将杂交水稻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袁隆平首先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而这个理论是对传统遗传学理论的挑战,等于否定了水稻这类雌雄共体,自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这种“否定”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基本全盘否定了传统水稻育种理论。

袁隆平还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的几大难题,这是袁隆平的伟大贡献。首先袁隆平遭到了野生不孕稻,而且将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了杂交,并且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这个“有效途径”,使得三系法成为主流,让业界恍然大悟,有了“还可以这样做”的感叹。其次袁隆平培育了一批强势杂交种子,并且得到了推广,而且效果还很好。最后袁隆平解决了杂交稻的产量问题,而国外这种研究也比较多,但是最终都放弃了,只有袁隆平成功了。

袁隆平还在两系法中解决了关键性的难题。当年两系法的研究遭遇“滑铁卢”,袁隆平凭借敏锐的直觉和多年的经验,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得两系法走出低谷。后来,袁隆平又在两系法中,提出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挽救了两系法,并最终将其推广应用。

总之,袁隆平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是“战略家”,其从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的研究,使得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稻向全领域发展。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2.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是什么?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主要贡献: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科研成就
2016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测产验收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同样该攻关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3.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有哪些?

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
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科研成就
2016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测产验收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同样该攻关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有哪些?

4.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和贡献是什么?

袁隆平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了“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余载,一生浸在稻田里,直到今年年初,这位乐观的老人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袁隆平早已成为国人心中的“神农”,成为中国农业乃至科学界的代名词,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夸大了袁隆平的成就,让中国人“吃得太饱”不仅仅是袁隆平一人。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

5.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是什么?

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
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人物影响
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9年,北大星光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省文联、中视天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电影《袁隆平》,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讴歌了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高尚品德。

袁隆平主要事迹及贡献是什么?

6.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情。袁隆平,虽然并不是杂交水稻最早的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将杂交水稻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袁隆平首先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而这个理论是对传统遗传学理论的挑战,等于否定了水稻这类雌雄共体,自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这种“否定”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基本全盘否定了传统水稻育种理论。【摘要】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50字左右?【提问】
亲,您好,我正在为您查询相关信息,请您耐心等待一下,会在六分钟之内回复您,不要着急哦【回答】
袁隆平是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绝对不是“一颗种子”那么简单的事情。袁隆平,虽然并不是杂交水稻最早的创造者,但是他普及了杂交水稻,将杂交水稻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袁隆平首先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而这个理论是对传统遗传学理论的挑战,等于否定了水稻这类雌雄共体,自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这种“否定”在实践中获得了成功,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基本全盘否定了传统水稻育种理论。【回答】
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一九五二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几十年一直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是国内杂交水稻研究的开拓者,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卓越贡献,把传流水稻亩产400一500斤提高到1600斤【回答】
如果该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您可以结束咨询,拜托您点击评价五颗小星星呢~十分感谢!如果有问题没解答可以留言或者再次咨询,我会竭尽全力帮助到您😘 😘 😘【回答】

7. 袁隆平的事迹和贡献

袁隆平的事迹和贡献如下:
袁隆平是一位视科学为生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水稻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默默奉献。刚开始研究时,许多人说他是自讨苦吃,他坦然回答:为了大家不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

他注重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将团结协作看作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了科研基金和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他将实验材料“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
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0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科研成就
2016年1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测产验收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兴宁,对华南双季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现场实割测得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同样该攻关模式,2016年7月20日在兴宁经过专家组实割测得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加上本次实割产量,实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1537.78公斤,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

袁隆平的事迹和贡献

8. 袁隆平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一、袁隆平的主要事迹:
1.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2. 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