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有何优缺点?

2024-05-09 02:18

1.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有何优缺点?

优点:小国寡民论者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谴责统治阶级奢靡的生活,反对战争,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应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缺点:“小国寡民论”否定政治上广土众民大国的出现和经济上新的阶级、新的工艺技术及文化知识的产生发展,企图倒退到蒙昧的原始社会去,过“甘”食“美”服的安静生活,体现了没落贵族阶级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心情。是道家政治经济思想保守和消极方面的体现。

扩展资料: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治理土地小,人民少的国家首先要珍视人民,这样有人民不是被用来作奴隶,也不是被武装起来去打仗,这样子的话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用不上了。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
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因为没有人要远走他乡去避难,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生产到多到没有地方要陈放它。因为没人用它去打仗与消耗它。让百姓恢复天真善良的纯朴本性。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
人人恬淡寡欲,使人民有甘甜美味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即使两国人民相处得很近,交往密切到连鸡狗的叫声都混在一起,却从来不发生战争与摩擦。
参考资料:小国寡民论_百度百科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有何优缺点?

2. 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有何优缺点?

曾仕强教授:老子的小国寡民在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3.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小国寡民。”

甘其食,甘于其饮食习惯;
美其服,美于其服饰习惯;
乐其俗,乐于其不移俗;
安其居,安于其不移民。
这句话的主旨就是大邦要保证小邦的风俗习惯,不移俗,不移民,不通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小国寡民。”

4. 老子的“小国寡民”到底什么意思?请看《道德经》最后五章

校正本:小国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民重死而远徙,传世本作不远徙,帛书甲、帛书乙、西汉竹书皆作使民重死而远徙,意思完全相反,今按帛书甲乙本、西汉竹书,改作使民重死而远徙。
  
 
  
  
 此章各版本除了“使民重死而远徙”一句之外,其他少数字句略有不同,内容意思一致。
  
 
  
  
 徙,《说文》本作迻,迁徙也。《康熙字典》引《玉篇》:迁也,避也。又引《尔雅•释诂》:迁运,徙也。注:今江东通言迁徙。徙,就是离开、远去的意思。
  
 
  
  
 《老子》的这一章节,历来争议很大,也是有些人对《老子》诟病最多的一个章节。
  
 
  
  
 那么,《老子》的这一章节,到底想说明什么呢?首先,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这一章来理解,而应该从整篇《老子》的内容来理解,否则容易断章取义。其次,《老子》把这一章放在了《德经》的倒数第二,我们也应该先要了解一下《德经》的内容,再来理解这一章。复次,从《德经》的内容来看,第七十六章与第七十七章之间的分段,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就从第七十七章开始来理解。
  
 
  
  
 《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若此其不欲见贤也。此章各版本除了个别字句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致。
  
 
  
  
 
                                          
 
  
 
  
  
 这一章的意思很简单,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所以有道的圣人宁可将所有多余的都奉献给上天,为而弗有、成功弗居、不欲见贤就是将所有的都奉献给天道,因为越是不足,天道越会补偿,《老子》的意思就是不足总比有余好。
  
 
  
  
 再看《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国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此章各版本除了个别字句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致。
  
 
  
  
 这一章的意思也很简单,是连贯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的,水是最柔弱的、最不足的,天道就会对水有补偿,让水能够胜刚强。所以圣人才会说,受了诟病和不祥,才能成为天下之王。很显然,《老子》是用水来举个例子,说明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所以柔弱不足要比刚强好。
  
 
  
  
 再看《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恒与善人。此章各版本除了个别字句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致。
  
 
  
  
 契当是指契约,彻当是指税收,《论语•颜渊》: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康熙字典》引注:周法,什一而税,谓之彻。彻,通也,为天下之通法。
  
 
  
  
 《老子》在上一章中以水为例,来说明不足总比有余好,受诟病受不祥总比不受好,所以在这一章中,《老子》又说,受怨总比不受好,受怨也是属于柔弱不足,所以没有必要去和解这个大怨,也没有必要拿着契约去追责人,因为这正是体现了柔弱不足,而柔弱不足的司契总比拿着法令去征税好。
  
 
  
  
 
                                          
 
  
 
  
  
 很显然,《老子》这是继续在举例说明,举了和大怨、拿着契约追责别人、征税这些例子,来说明柔弱不足总比刚强有余好,因为天道会帮着柔弱不足的人。
  
 
  
  
 对于《老子》所举的例子,当然仅仅是比方比喻而已,并不是真的要人们这样去做,就如同铁杵磨成针,是鼓励人们做事情要坚持不懈,并不是真的要去拿一根铁杵来磨成锈花针。
  
 
  
  
 再看《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此章节各版本除了个别字句或位置略有不同,意思完全一致。
  
 
  
  
 这是《老子•德经》的最后一章,也是对《德经》的全文总结:真话并不好听,明白真理的人不会显得博学,真善的人不会争辩,他们反而会给人一种柔弱不足的感觉,因为他们知道,柔弱不足总比刚强有余好。所以圣人不会占有,只会给予别人,越为了别人自己越多,越给予别人自己越拥有。所以说,天道是不会害人的,人依从天道就是为而弗争。
  
 
  
  
 根据这四章的内容,完全可以整理出这样一条思路:第七十七章讲的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原理,第七十八章是以水为例,来说明柔弱胜刚强、不足胜有余,第七十九章是以受大怨与不追责人为例,来说明宁可柔弱不足,也不要刚强有余,第八十一章就是对全篇的总结,说明不用怕柔弱不足会害了自己,天道是不会害人的,自己越柔弱不足,天道会给予自己越多。
  
 
  
  
 根据这个思路,小国寡民跟上善若水和有德司契一样,无疑也只是一个举例说明。
  
 
  
  
 很显然,小国寡民是指柔弱不足的国家和百姓,当然就不要去用十百人之器的大东西,也不要去拥有舟车甲兵,否则就是追求强大了。更不要冒险去接近危险的死地,生活过得越纯朴越好,越简单越好。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指的是对已有的吃、穿、玩、居都感到满意,不要去追求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玩得更好、住得更好。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指的是不需要去跟别人来来往往,不需要再有什么追求。也就是说,《老子》又举了小国寡民这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柔弱不足,象小国寡民这样的生活状况才是柔弱不足。
  
 
  
  
 《老子》的小国寡民跟上善若水一样,只是一个比方,并不是要求大家去照做!并不是真把人口众多的大国变成若干小国。如果有人一定要把这一章节理解为《老子》在描写一个世外桃源式的欢乐田园,认为《老子》向往原始落后的生活方式,提倡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还有人认为那是《老子》在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等等,那真是太不懂《老子》了!《老子》说过的上善若水,水能柔弱胜刚强,在他们看来,就是《老子》要把人都变成水?
  
 
  
  
 明白了以上这几点,才可以来讲讲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柔弱不足真的好吗?真的能得到天道的弥补吗?天道真的能损有余而补不足吗?
  
 
  
  
 
                                          
 
  
 
  
  
 我们都知道,落后要挨打,弱小要被人欺,所以我们才要国家强大,这又如何解释呢?
  
 
  
  
 说到这些问题,又免不了要说一说道和术这两个概念!
  
 
  
  
 《老子》之所以称为《道德经》,因为《老子•道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先天地而生的道,道的形体是虚无飘渺的,道的作用却是生生不息的。所以《老子•德经》提出了,只要人能够像道体一样的无,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就会让人得到有;人若是拼命想要有,道就会让他变成无,这就是有无相生的原理,也就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无我、看清、做对、双赢,无就是让自己的心达到虚无,也就是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抛开《老子》中所说的一切可欲和不知足,抛开自我的一切先入之见和主观成见,摘掉所有的有色眼镜,才能看清客观事物的真相,才能做对事情,才能获得双赢,才能得到自身的利益。让自己通过柔弱不足来达到无我,然后再得到利益,这才是有无相生,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由此可知,道的体是虚无的,人能够效法道体的虚无便是学道,人能够达到无我便是合道,合道也就是有德,所以《老子•德经》全篇不厌其烦的讲述了要上德若谷、知足、生而不有、大国以下小国、柔弱、不争等字眼,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效法道的虚无,能够达到无我,这就是所谓的道。
  
 
  
  
 在运用无我的智慧看清了客观事物的真相之后,所具体采用的方法手段才是术!有了这些具体的术,才能把事情做对,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道和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法!千万不能把《老子》的道当成了术!《老子》讲的是道和德,并没有讲到术,如果把道当成了术来理解,真是对《老子》莫大的误解。
  
 
  
  
 明白了道和术的概念,再看《老子》第八十章,就非常清楚明白了,这是《老子》在教我们如何达到无我!这是《老子》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像小国寡民一样了,还会有自我吗?还有自己的情绪私欲吗?
  
 
  
  
 《史记•老子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都很清楚的讲了这个道理,对于《诫子书》中提到的淡泊宁静,诸葛亮并没有提倡一个人只要淡泊宁静,而不要明志致远,对不对?那干嘛要说《老子》的第八十章是提倡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呢?诸葛亮是《诫子书》,《老子》难道不是诫大家书吗?

5.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有什么历史意义

首先,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并不是要复古或倒退,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在追求一种淳朴的民风。正如冯振甫所云:“老氏称上古之治,莫非要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莫动干戈而已。这样,才能遂其所求,至于‘大顺’。若谓在求返于‘小国寡民’之世,又岂其然?”老子追求的小国寡民之世,是风淳太平之世,生活安定,不动干戈。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社会,在社会生产大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战争,分配的不均也相伴而生,而人类的贪欲、残忍与欺诈等丑恶面也日益滋长。正如老子自己所说的那样:“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而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对于这一点,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曾引马克思、恩格斯的话说明:“氏族社会长期延续于正式的阶级社会之前,它确乎有为阶级社会所丧失掉的许多人类的优良制度和个体品德。”老子所向往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制度:没有军队与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这虽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却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对人类社会的一种良性的设计。 


其次,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正是与其无为而治的思想相表里的。老子以他的道论为出发点,引申到他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小国寡民”的理想,其理论浑然成一整体。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不主张通过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来治理天下,相反地,他认为要尽量减少扰民,来达到天下大安的目的。因为老子相信天下万物循道而行,因此不必多加干预。此外“有为”(如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只会使智巧的人从中造事,这是祸乱的根源。而且过多和反复不定的政令只会使人民疲于应付,无法按照其本来的规律生活,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此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反对权力的集中和“有为”。 


再次,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人们各安其所,“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对于这一句,各家的注解有所差别,但结合“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一句及《老子》其它章节进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老子这句话的重点放在这样一层意思上:使人民安于所处,乐于所有,衣食住行,皆能适意,知足常乐,不求变化。因为民风能保持一种淳朴的状态,人们安于现有的条件和生活环境,就会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没有过多的追求,也就不会有机巧与智谋,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于是“有舟舆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样,社会自然安定,易于治理。 


在老子的哲学中,其思考的出发点是整个宇宙。这使他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全局观念,这是老子较其它先秦诸子高明的地方。因此作为他开出的救世良方,“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全局的观念与长远的眼光。虽然它也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原样实现,但当我们今天回过头去对它进行审视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许多合理性所在。正是因为这些合理性,我们在处理今天的许多社会问题时,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社会发展到如今,环境、能源、生态等等问题开始凸现,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提上议程,再回思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就会觉得老子这样设计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实在有他的道理可言,可以看出他的智慧所在。 


有人批评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保守的、复古的,这实际上是过份要求古人了。詹剑峰在《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中曾分析过:中国古人有“变化的观念”,有“发展的观念”,但没有“进步的观念”。进步的观念,在欧洲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中才出现的,随着西方哲学的传入才进入中国的,因此老子没有“进步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他在经过一番哲学的思考之后,得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长治久安,是要“为万世开太平”。因此当我们一味地追求社会的快速发展的时候,老子的思想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好的警示。 


此外还应注意的一点是,老子所说的“国”与今天国家的意义有着较大的区别,多是指的一种分封的邦国,他所谓的“小国寡民”,主要的是一种地方自治的主张,而这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往往不利于其发展。如美国的联邦制度,其各个州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性,而今日的欧洲,也正朝着这一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世界不断地一体化,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个人的独立空间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对老子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给出了一种新的注解。 


中国古代几乎没有逻辑思维,老子的思想尤其如此。没有像西方那样严密的分析论证过程,他的哲学思想只是一种对世界的直观体认,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也是在其哲学认识基础上的一种对社会的美好设计。但这种直观的认识却往往有着不可低估的合理性,这只能说是哲人的一种大智慧,不可简单地视为古人的空想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有什么历史意义

6.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怎样的?

甘其食,甘于其饮食习惯;
美其服,美于其服饰习惯;
乐其俗,乐于其不移俗;
安其居,安于其不移民。
这句话的主旨就是大邦要保证小邦的风俗习惯,不移俗,不移民,不通婚。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7.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什么意思?

意思: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
出自春秋李耳的《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原文: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一个国家,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放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
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的漂亮,住的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扩展资料:
小国寡民的优缺点:
1、优点:
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谴责统治阶级奢靡的生活,反对战争,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应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肯定。稳定政治,有利于休养生息。
2、缺点:
否定政治上广土众民大国的出现和经济上新的阶级、新的工艺技术及文化知识的产生发展,企图倒退到蒙昧的原始社会去,过“甘”食“美”服的安静生活,体现了没落贵族阶级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及新生事物面前的消极退缩心情。是道家政治经济思想保守和消极方面的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国寡民
百度百科-小国寡民论

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什么意思?

8. 道德经·小国寡民的哲学含义

黄帝认为:“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而异理,审知逆顺,是谓道纪。以强下弱,何国不克?以贵下贱,何人不得?以贤下不肖,何事不成?”①故,“古之贤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道居军,其军胜;以道居国,其国昌。”②反之,因嫌货财少,却落吃糟糠;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也是这个极反规律的作用所致。这就是黄帝所说的“祸福同道”之义。其关键,就是一个明道理而用之与不知道理、逆行而致的区别。顺逆之界,皆从道来,顺也是道,逆也是道,逆过既顺,就是不管逆顺都要遵循天道。就是学道修身与不学道而任其本性的区别。然而,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③一样的简单。《道德经》为远古华夏语录体著作。《道德经》第八十章是为小国设计,为小国提供自处的一个方案。但是她更多的是为大国,比如《道德经》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然后接下来有好几张都是为大国。《道德经》不仅谈小国、更多的是谈大国。小国、大国老子都提供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