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我国历史上什么时期

2024-05-09 12:48

1.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我国历史上什么时期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在秦汉时期便已存在,已知有关中外海路交流的最早史载来自《汉书·地理志》,当时中国就与南海诸国接触,
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国对外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之后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转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主通道。唐代,中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这条航线全长1.4万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宋元时期是范围覆盖大半个地球的人类历史活动和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载体 。

扩展资料:
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实际上,丝绸之路有两条: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从汉代至唐代,陆上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从唐代中叶之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而海上丝绸之路则逐渐成为东西方交往的主要通道。
过去,在论及中外交流时,人们往往较多地描绘陆上丝绸之路,而很少谈到海上丝绸之路。其实,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贸易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我国历史上什么时期

2.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是因为陆上丝绸之路不稳定,经常遭到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破坏。
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等各种原因,时断时续。春秋时期至汉朝我国西北部的陆路交通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时期至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与中亚地区发生了政治交往和经济联系,“中国探险队穿过中亚,与印度西北部的贵霜帝国建立了联系。”但秦汉之际,匈奴趁中原王朝内乱之际崛起,控制西域诸国,中断了西域地区与中原的联系,阻塞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第二阶段是张骞出使西域时期,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后,汉朝经济得到发展,军事力量也有了加强。汉武帝积极进取,派兵扫荡匈奴,夺回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并设关屯田进行护卫,此时汉朝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大致畅通。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在西域都护府的管辖下,陆上丝绸之路更加繁荣。  
第三阶段是西汉末期到东汉建立初期,彼时外戚专权、王莽篡位,农民起义频繁,中原王朝无力他顾,对西域的管治逐渐减弱,匈奴再次乘机略取西域,河西走廊又被匈奴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再次中断。  
第四阶段是班超再通西域时期,汉明帝出兵击败北匈奴后,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前往于阗等国活动,班超发挥自己的优秀外交和军事才能,使于阗、疏勒等国又相继与汉王朝再次和好,使中断了60余年的丝绸之路,重新恢复交通。  
陆上丝绸之路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这些弱点阻碍其进一步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是必然的。

扩展资料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宋朝之前东海航线主要由宁波进出港,南海航线则主要由广州进出港。
一、南海航线  
(一)阿拉伯主导期  
丝绸之路的西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并不是现代所说的西方或西欧。罗马帝国和汉朝之间也并没有直接的商业往来,之间的往来,全通过阿拉伯等中间商进行交易,西欧人想要获得中国丝绸瓷器都要通过阿拉伯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  
(二)中国主导期  
宋朝中期前,朝廷对华商出洋并不鼓励,甚至一度禁华商下海,属被动型国际贸易,此时在广阔的海洋世界,仍是阿拉伯商人们掌控着优势。
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依赖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使得中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被阿拉伯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印度的航运。  
(三)蒙元主导期  
元朝辽阔的版图第一次与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接壤,第一次使欧洲人穿过阿拉伯人的帷幕与中国人直接交往贸易。海路陆路全畅通,马可·波罗从陆路来海路回,并不是偶然的。元朝的兴起使得欧洲人可以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
二、东北亚航线  
东北亚丝绸之路是中日两国之间一衣带水,水路交往十分方便。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丹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船员百工数千人东渡日本已成中日佳话。西汉时中国的罗织物和罗织技术已传到日本。三世纪中国丝织提花技术和刻版印花技术传入日本隋代,中国的镂空版印花技术再次传到了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海上丝绸之路从何而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上丝绸之路

3. 海上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的“丝绸之路”倒是有,但说不好是谁开辟的。非要找出开辟者的话,应该是阿拉伯商人们先把珠宝贩卖到中国,后来中国朝廷曾派官员出使。
明朝早期,郑和下西洋不是以贸易为目的。按史书记载,是宣示大明皇威。后来,美洲被发现,西班牙曾经从海上把美洲的白银运到中国,换取瓷器、茶叶、丝绸。但很快就因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得不把贸易中心转到了现在的菲律宾当时叫吕宋。贸易的对象也从商人变成了以郑成功家族为代表的倭寇(汉族海盗)。到了满清,广东若干家大的官商与吕宋进行垄断贸易。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谁开辟的

4. 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了海上丝绸之路。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其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其实它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长安(今西安)、郏鄏洛阳、平城(今大同)、汴梁(今开封)、大都北京曾先后为丝路起点。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5. 海上丝绸之路指什么


海上丝绸之路指什么

6.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原因

1、宋朝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已经有较大的发展,船体的隔舱、司南等对航海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发明已经出现;
2、宋朝商业及其繁荣,宋太祖、太宗都曾下令鼓励商业活动,商业在宋朝近乎打到了极致;
3、我国以贵金属为货币,在南宋时期,统治区域内并无较大规模的贵金属矿藏,而贵金属产量较多的日本、南洋等地又必须经过海运方可到达,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兴起;
4、由于西夏、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相继隔断了中国与欧洲交往的路上通道,并对贸易商人征收高额税率,极大的抑制了陆路商贸,商人为将丝绸、瓷器、香料等货物运至欧洲,换取高额利润,只得改走水路,导致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7. 海上丝绸之路谁开辟的?

海上丝绸之路郑和开辟的。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 。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唐代,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逐渐兴起。宋代,宁波成为中韩日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
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了!无论是南海丝绸之路,还是东方海上丝路,都是海上丝绸之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国的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及。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绸之路谁开辟的?

8. 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是什么?

自汉朝开始,丝绸业发达之后,我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做交易之道,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